大班家教案例_2105
幼儿园大班家教案例

幼儿园大班家教案例精品文档幼儿园大班家教案例中市街幼儿园凌瑗家教案例:幼儿良好倾听习惯培养的家教指导指导对象:越越的家长指导时间:2013、3、13指导地点:越越的家面临的问题:事件一:图书角里,越越和晨晨为争夺一本图书相持不下,一个皱着眉,一个鼓着嘴,谁也不让谁。
很快有人“请”来了老师。
老师说:“一本书,两个人都想看,怎么办,”越越和晨晨都气鼓鼓的,不吭声。
一旁早有人抢着回答:“一起看~”老师笑着说:“嗯,好办法~”于是,晨晨放下了书,说:“给你看吧。
”越越拿过书,说:“本来就是我先拿到的。
”?? 事件二:这天,从室外活动回来,孩子们各自搬小椅子到坐位上去,越越和佳佳的手同时放上了一只椅子。
越越说:“是我先拿到的,是我的。
”佳佳说:“不对不对,是我先拿到的。
”两个人谁也不让谁。
这时,越越说:“妈妈说大的要让小的。
我是弟弟,你长得比我高是哥哥,你要让我。
”??状况分析:1、越越虽然是一个大班幼儿,但是在交往方面依旧1 / 14精品文档存在自我中心的特点,他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的考虑往往是与自我优先、自我享乐联系起来的,在和同伴的相处中还是首先会考虑是否会给自己带来好处。
因此,“争抢”就成为了他们达到目标的最直接的方式。
2、越越妈妈日常所作的一些不十分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他建立起“大的让小的”的道德认识,进而转化为了他不让座的理由。
对于幼儿来说,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处理矛盾的方法,并不是同伴间交往的最佳方式,因此对于幼儿的交往行为的发展是不利的。
3、家长三代人一起生活,祖辈的宠爱使孩子变得更加自我中心,在交往中呈现出小霸王的状态。
预期的目标:1、帮助幼儿逐步地改掉“争抢”的不良行为,能友好地与同伴交往。
2、掌握一些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活动前的准备:1、查找相关的幼儿交往能力培养方面的资料2、和越越家长联系,预约好家访的时间概要介绍及精彩部分介绍:活动一:交流谈话,改变观念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及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发现孩子行为的背后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选择来到2 / 14精品文档孩子的家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家长了解:一、良好交往能力与幼儿终身发展之间关系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幼儿未来发展的基础。
大班家庭教育教案5篇

大班家庭教育教案5篇大班家庭教育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更新观念,以《指南》为指导,自觉遵守园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领导安排,做好本职工作,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和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保教工作方面(一)继续深入学习《纲要》,并根据〈纲要〉中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
(二)在教学中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结合主题加强环境与教育的互动与结合。
(三)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幼儿想说、敢说,发展幼儿的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及其他工作安排,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愉快游戏中学习,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五)抓好幼儿日常生活常规工作,在各项环节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立能力,让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三、保育工作方面孩子健康,是一切目标实现的关键。
本学期我会更加与两位老师做好班级幼儿卫生工作,合理组织好幼儿一日活动,加强室外体育锻炼:(一)做好班级的各项消毒,以防病毒感染。
(二)培养好幼儿的各种生活习惯,以防幼儿病从口入。
(三)开展多样的户外活动,要求活动中要保持动静结合,让幼儿有足够的活动量。
(四)做好幼儿活动的护理工作。
根据天气的变化给幼儿增减衣服,活动前注意提醒幼儿喝水等。
(五)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
活动时教师要先讲规则,并教幼儿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
四、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应当是一名教育者,而不是教师匠。
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所追求卓越,有目标。
教师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为上的有心人。
有心就能成功。
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在本学期,我会有意的做到如下几方面:(一)结合幼儿普遍存在的情况,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多给幼儿讲一些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故事,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渗透到幼儿的内心当中。
(三)多开展合作性的活动,比如合作画、合作表演等,让幼儿体验合作的愉快性。
家庭指导教育案例大班(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班幼儿正处于幼儿园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个性特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个阶段,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案例中的幼儿小杰,今年6岁,性格活泼开朗,但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在日常生活中,小杰依赖性强,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小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家长和教师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的家庭指导教育方案。
二、家庭指导教育方案1. 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引导小杰发现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舞蹈等。
在兴趣的驱动下,小杰会主动去探索、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措施:(1)观察小杰在日常生活、游戏中的兴趣点,了解他的喜好。
(2)根据小杰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3)鼓励小杰在兴趣爱好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
家长要为小杰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让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具体措施:(1)为孩子准备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摆放适量的学习用品。
(2)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3. 培养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是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和教师要引导小杰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措施:(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让孩子了解每天的学习任务。
(2)培养孩子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教育孩子学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4. 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小杰在遇到困难时,主动思考、尝试,培养他的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措施:(1)引导孩子学会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大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大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哎呀呀,家人们!今天我要来讲一个超有意思的大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
案例,保证让你们大开眼界!
就说我们班的明明小朋友吧,这孩子特别活泼可爱,但在学习上有时候
会有点小马虎。
有一天,他妈妈找到我说:“老师,明明在家写作业总是不认真,这可咋办呀?”我就跟明明妈妈说:“咱别着急呀!你看明明在幼儿园里就特别喜欢听故事,那我们为啥不从这方面入手呢?”
于是,我就给明明妈妈出了个主意。
晚上的时候,明明妈妈就对明明说:“儿子呀,今天我们来比赛讲故事好不好?看谁讲得更精彩!”明明一听,可来劲了,立马就答应了。
这比赛一开始呀,明明妈妈就故意讲得特别精彩,明明也不甘示弱,努力想着怎么把故事讲好。
在这个过程中,明明妈妈就趁机引导他:“宝贝呀,讲故事要认真讲,就像写作业一样,这样别人才愿意听呀!”你说神奇不神奇,从那以后呀,明明写作业真的认真多啦!
还有我们班的小雨小朋友,她有点胆小内向。
我就跟她爸爸说:“小雨爸爸呀,小雨这么胆小,咱得想办法让她勇敢起来呀!”她爸爸就说:“老师,我也愁呀,不知道该咋办。
”我就说:“咱可以多鼓励她呀,让她试试一些小挑战。
”有一次,幼儿园组织户外活动,我就鼓励小雨去尝试走那个独木桥。
小雨一开始不敢呀,我就说:“小雨,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能走过去,你肯定也可以呀!老师相信你!”小雨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终于鼓起勇气走过去了,可把她高兴坏了!
这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家庭教育其实没那么复杂呀!只要我们多用心,多观察孩子,就能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
咱当家长的,可不能一味地着急上火呀,要用对方法!这就是我的观点,大家觉得呢?难道不是这样吗?。
幼儿园家庭教育案例范文(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我园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以下是一篇关于幼儿园家庭教育案例的范文。
二、案例描述1. 幼儿基本信息小华,男,5岁,我园大班学生。
小华性格开朗,喜欢与人交往,但在学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他的父母工作繁忙,平时较少陪伴他,导致他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和动力。
2. 家庭教育现状小华的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家庭教育主要由祖父母负责,但他们年纪较大,对小华的教育方式较为传统,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培养。
此外,家庭环境较为宽松,小华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3. 案例目标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小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在家庭和幼儿园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家庭教育指导措施1. 加强亲子沟通(1)建议小华的父母每周至少安排一天时间陪伴小华,进行亲子游戏、阅读等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2)鼓励父母与幼儿园教师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小华在园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2. 培养学习兴趣(1)针对小华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如故事书、绘画工具等。
(2)鼓励小华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类兴趣小组,培养其特长。
(3)在家中设置学习角,让小华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3.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1)引导小华遵守家庭规则,如按时作息、整理玩具等。
(2)培养小华的独立性,鼓励他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3)教育小华尊重他人,学会感恩。
4. 家庭教育方法指导(1)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2)家长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3)家长要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尊重幼儿的个性。
四、实施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育指导,小华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 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成绩有所提升。
2. 行为习惯得到改善,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 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家庭氛围更加和谐。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教案 (精选11篇)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教案精选以下是精选的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教案,供您参考:教案一:活动目标:1.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情感的交流,培养孩子大胆用语言及肢体表达情感。
2.培养孩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游戏教育孩子遇事不紧张。
3.促进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1.皮球、纸棒、头饰、气球若干。
2.《健康歌》的磁带、录音机一台、椅子若干。
活动过程:1.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准备一个呼啦圈,在圆圈上画上五角星、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图案。
2.幼儿与家长面对面手拉手,幼儿站在呼啦圈内,家长与幼儿一起摇动呼啦圈,边摇边念儿歌《转转转》。
当念到“跑”字时,幼儿马上离开圆圈跑开,谁碰着呼啦圈就算输,从圈内退出。
重新再摇动呼啦圈开始游戏。
(可反复多次)3.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每组幼儿手拿四个纸棒,在起点处准备。
游戏开始后,每组第一名幼儿用纸棒头顶一个大气球,跑到终点处再返回起点,将头顶的气球用手交给下一名幼儿,自己排在队尾。
游戏继续进行,每组幼儿放掉一个气球得一分。
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分高的组为胜。
4.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表演《健康歌》,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活动结束:与孩子一起收拾器材及整理场地。
教案二: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和躲闪跑,并提高跑的能力。
2.知道气球的作用,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碰触飘在空中的球,体验玩球和合作游戏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培养幼儿同伴间合作的意识。
5.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1.家长协助收集大量的气球(比参加人数多一些)。
内放一团揉成小团的废纸或花毛茛的种子(豆子)。
皮球若干只(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三分之二)。
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
家长在家里预先指导孩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碰触飘在空中的球(如手碰脚踩、屁股坐等)。
2.电视机录像机电源插座记录纸笔等。
3.活动前请家长给幼儿讲一些相关知识(如氢气的特性、充气方法等)。
4.游戏音乐两段(一样)。
家庭教育案例幼儿版大班(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5岁,大班学生。
小明性格活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但在学习上却显得有些吃力。
小明父母都是高学历,对小明寄予厚望,但过于严格的教育方式让小明产生了逆反心理。
为了帮助小明更好地成长,我们开展了一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二、家庭教育问题分析1. 父母过于严格,忽视孩子的兴趣和需求。
小明父母总是以成绩为标准,要求小明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导致小明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2. 家庭氛围紧张,缺乏亲子互动。
小明父母工作繁忙,回家后总是忙于自己的事情,很少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导致小明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3. 教育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
小明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灌输,忽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
三、家庭教育指导方案1. 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增加亲子互动。
建议小明父母每周安排固定的家庭时间,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戏、阅读等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2. 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求。
建议小明父母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兴趣班和课外活动。
3. 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建议小明父母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等。
4. 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建议小明父母为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四、实施过程及效果1. 家庭氛围改善。
在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中,小明父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开始尝试改变。
他们开始关注小明的兴趣爱好,与孩子进行更多互动,家庭氛围逐渐变得和谐。
2. 小明对学习态度转变。
在父母的引导下,小明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开始主动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3. 小明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在参与各种兴趣班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小明的动手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等得到了显著提升。
五、总结通过本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小明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老师发的教育宝宝案例(3篇)

第1篇案例背景:小明,男,5岁,就读于幼儿园大班。
小明性格活泼开朗,聪明伶俐,但独立性较差,依赖性强。
在家时,事事依赖父母,不会自己穿衣、洗漱,就连吃饭也要父母喂。
在学校,小明与同学相处融洽,但遇到困难时,总是第一时间寻求老师帮助,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班主任李老师深感忧虑,决定针对小明的特点,制定一套教育方案,帮助他培养独立性和责任感。
教育方案:一、培养生活自理能力1. 制定日常生活计划: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小明的日常生活计划,包括穿衣、洗漱、整理床铺等。
每天督促小明按照计划完成,逐步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2. 逐步放手: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逐步放手让小明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任务。
例如,刚开始可以让小明尝试自己穿衣服,逐渐过渡到独立穿衣、洗漱。
3. 奖励机制:对小明在生活自理方面取得的进步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他的积极性。
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 培养独立思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小明遇到问题时先自己思考解决办法,不要急于寻求他人帮助。
2. 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授小明一些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尝试实施等。
3. 适时引导:在小明遇到困难时,适时给予指导,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培养责任感1. 明确责任:与家长沟通,明确小明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责任,如整理玩具、完成作业等。
2. 严格执行:要求小明按照责任清单执行任务,不得敷衍了事。
3. 强化责任意识: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小明认识到责任感的重要性。
实施过程:1. 第一阶段: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制定日常生活计划,逐步放手让小明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任务。
在此过程中,家长和老师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他的积极性。
2. 第二阶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小明遇到问题时先自己思考解决办法。
同时,教授他一些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逐步提高能力。
3. 第三阶段:培养责任感。
明确小明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责任,要求他严格执行。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教案(2篇)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教案(2篇)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教案1活动目标:1. 家长重视幼儿劳动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自理,提高自我服务意识。
2. 能坚持不懈,直到成功,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
3. 培养幼儿自己整理、保管物品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1. 布置家长园地,让家长了解本次半日开放活动的内容及具体要求。
2. 请家长协助老师准备一些适合大班孩子穿的鞋子、袜子、裤子放在教室。
3. 老师预设场景:如,明明家来了许多客人,明明发现地上有一堆脏袜子,为了招呼客人,请奶奶先帮他洗一下。
明明自己收拾书架,把一些没玩的玩具整理起来,把一些废纸放进了纸篓,把书摆整齐。
客人来了,明明有礼貌地和客人打招呼,给客人表演唱歌、讲故事;奶奶在一边忙着烧菜做饭;明明帮着奶奶端碗、拿调羹、盛饭、拿筷子。
大家吃得很开心。
4. 布置一个“娃娃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角色,有娃娃、桌子、椅子、床等家具。
活动过程:1. 讨论:怎样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好帮手。
老师以明明为例,引导幼儿讨论在家中怎样当爸爸妈妈的好帮手,在讨论中,老师重点引导幼儿回忆在家中大人忙的时候,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学着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讲述自己会做的事情,如,会自己穿衣服、会自己穿裤子、会自己穿鞋了、会自己整理玩具了、会帮着大人递东西了等等。
鼓励幼儿夸夸自己能干的事,老师有目的地小结:这些事情虽然很小很小,但也是一种自理能力,会做的事情越多越能干,自己的能干也是大人最喜欢的事,也是自己的本领大。
2. 谈话:怎样当一个好孩子。
(1)请个别幼儿讲讲在家中怎样当爸爸妈妈的好帮手?老师从幼儿讲述中帮助幼儿归纳一些做家务劳动的方法,如:把用完的毛巾、水杯放整齐;把脏手帕洗干净;把桌上的饭菜吃干净;把玩具整理好放整齐;把书架上的书整理整齐等等。
(2)夸夸会做家务事的小朋友,老师请上次在家长园地中“我学会了”这一栏目中介绍自己学会做的事情的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学到的本领,如,我学会了自己穿衣服等。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正处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开始建立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并逐渐发展出个人独立性。
在这个阶段,家庭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幼儿园大班阶段的教育挑战,本文将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探讨如何进行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
案例背景:小明是一个在幼儿园大班就读的男孩,他芳龄稍微小于同班同学,性格活泼好动,富有想象力,但也容易分心。
由于在家中父母的工作较忙,家庭关注方面相对较少,小明常常表现出一些注意力不集中和沟通欠缺的问题。
评估与分析:1. 孩子的个性特点:小明的活泼好动和富有想象力是他的优点,但这也可能导致他在学习和集中注意力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2. 家庭关注度:考虑到父母工作忙碌,可能导致小明在家中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3. 沟通问题:小明可能由于家庭关注度不高而表现出沟通欠缺的问题,这可能影响他与他人的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基于评估与分析的综合观点:1. 培养孩子的兴趣:鼓励小明发展他感兴趣的事物,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比如参加音乐活动、绘画课程等。
通过培养他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提高他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家庭关注与指导:尽量安排父母的时间,给予小明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每天都和他交流一些经历、观点和想法,使他感到被重视和理解。
3. 建立沟通渠道:鼓励小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家长可以从他的兴趣出发,和他进行深入的对话,并引导他思考和分析问题。
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和表达方式,给予他支持和鼓励。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需要充分关注孩子的个性特点和需求。
对于像小明这样的孩子,活泼好动和富有想象力是优点,但也需要在学习和沟通方面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提供足够的关注和指导,以及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我们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大班的学习和社交环境,促进他们全面而健康的成长。
大班教师教育案例(精选16篇)

大班教师教育案例(精选16篇)大班教师教育案例篇1有一个湖,叫天鹅湖,湖中有一个小岛,住着一个老渔翁和他的妻子。
渔翁摇船捕鱼,妻子养鸡喂鸭,除了买些油盐,他们很少与外界往来。
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的。
老夫妇看到这群远方来客,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谁来拜访过。
渔翁夫妇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招待天鹅,渐渐地这群天鹅就和渔翁夫妇成了朋友。
它们在岛上不仅敢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而且在老渔翁捕鱼时,它们随船而行,嬉戏左右。
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往南飞,它们白天在湖上觅食,晚上在小岛上栖息。
当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觅食的时候,老夫妇就敞开他们的茅屋让它们进屋取暖,并且给它们食物。
这种关爱一直持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
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的时候冻死了。
有时候爱得多了也是一种伤害,并且致命。
我们工作中有没有因“爱”给学生造成了伤害?总担心学生无法建立班级秩序,我们建立的班规;总担心学生做不好卫生,我们做出的榜样;总担心学生违规,我们的苦口婆心;总担心学生春游出问题,我们放弃了学生寻找春天的渴望;这些“爱”,有的会伤害他们的心灵,有的会使他们心灵碎弱,有的会使他们逃避责任!太细心的“关爱”使他们无法面对现实。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就要接受社会的摔打。
大班教师教育案例篇2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对我们每个人都极有启发。
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
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
她没有人可谈天——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
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
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
大班孩子家庭教育案例(2篇)

一、背景介绍小明,男,6岁,就读于大班。
小明性格活泼,但自制力较差,容易分心,学习上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
在家庭教育中,小明的父母面临着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
二、家庭教育策略1.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1)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小明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和支持。
(2)父母之间相互尊重,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1)关注小明的兴趣爱好,引导他在感兴趣的领域深入学习。
(2)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1)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2)教会孩子如何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4.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1)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2)鼓励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培养专注力。
5. 家长与老师的沟通(1)定期与老师沟通,了解小明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2)与老师共同探讨适合小明的教学方法,形成教育合力。
三、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育,小明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改善,他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小明的专注力也得到了提升,能够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家庭教育在大班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老师的有效沟通,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共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第2篇一、案例背景小宇,7岁,就读于某幼儿园大班。
小宇性格活泼开朗,但独立性较差,做事依赖性强。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百般呵护,导致小宇在生活中缺乏责任感。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决定开展以下家庭教育活动。
二、家庭教育目标1.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学会自己完成日常生活小事。
2. 提高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对家庭的影响。
3.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教案实例分享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教案实例分享【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教案实例分享】一、介绍在幼儿园大班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教育难题。
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制定一份合理的家庭教育教案,对于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享一份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教案实例,并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二、家庭教育教案实例1. 目标设定-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促进孩子情商、智商和体能的全面发展-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2. 定期交流- 家长与孩子之间要进行定期的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和生活中的情况- 避免长时间玩手机、电脑等,多抽出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3. 家庭作业指导- 鼓励孩子自主完成作业,家长在旁鼓励、指导,不宜代为完成- 多和孩子讨论课外知识,引导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4. 学习生活规律- 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 定时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叠被子等5. 兴趣培养- 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并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指导- 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6. 情绪管理-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引导孩子进行积极的情绪表达- 教导孩子正确的情绪管理方式,如倾听音乐、绘画等三、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大班的家庭教育中,家长的引导和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定合理的家庭教育教案,并且贯彻实施,可以有效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家长不仅要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素质教育,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以上的教案实例分享和深入探讨,相信家长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进而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以上就是本文对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教案实例的分享和相关内容的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关心和教育孩子。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

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引言家庭教育是指家长对孩子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教育在其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通过一个幼儿园大班学生的家庭教育案例,探讨如何在家庭中开展有效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案例描述小明是一位幼儿园大班的学生,他的家庭教育经历充满了爱与关怀。
他的父母非常注重培养他的良好习惯和品德。
他们积极参与小明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保持密切联系,以共同促进小明的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案例1. 关爱与陪伴小明的父母注重与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他们每天都会花一定的时间陪伴小明玩耍、交流。
在他们的陪伴下,小明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这种积极的家庭环境对小明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规律的生活习惯小明的父母注重培养他良好的生活习惯。
他们为小明制定了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并要求他按时起床、吃饭、休息。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教会小明如何整理房间、穿衣搭配、保持个人卫生等。
这些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小明的自理能力和自律能力。
3. 阅读与语言发展小明的父母鼓励他培养阅读的兴趣。
他们定期带小明去图书馆借阅各种绘本和儿童故事书,每天都会陪他一起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他们注重与小明的互动,让他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引导他学习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这样的家庭环境为小明的语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 学习与探索小明的父母积极参与他的学习过程。
他们和幼儿园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小明的学习情况和需要。
在家庭中,他们帮助小明完成作业,鼓励他主动学习,引导他进行探索。
他们还为小明提供了各种学习资源和工具,帮助他拓展知识面。
5. 社交与合作小明的父母注重培养他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他们鼓励小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与其他孩子建立良好的友谊。
同时,他们教导小明如何与他人协作、分享、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这种社交与合作的培养有助于小明的人际关系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结论通过以上的幼儿园大班家庭教育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大班(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7岁,大班学生。
小明性格开朗,活泼可爱,但依赖性强,独立性较差。
在日常生活中,小明经常需要家长的帮助,如穿衣、吃饭、整理玩具等。
家长对此十分担忧,希望小明能够早日学会独立自主,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
二、家庭教育策略1.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例如,当小明能够自己穿衣、吃饭时,家长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2. 设定合理的目标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目标。
例如,小明每天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家长可以让他自己整理书包,挑选衣物,培养他的独立能力。
3. 放手让孩子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先让他自己思考,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再给予适当的帮助。
4. 创设锻炼机会家长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
例如,家长可以组织家庭运动会,让孩子自己制定比赛规则,安排比赛流程。
5.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例如,小明每天要负责整理自己的玩具,保持房间整洁。
三、家庭教育实施过程1. 家长与小明进行沟通,了解他对独立自主的看法和期望。
2. 家长设定合理的目标,如每天自己穿衣、吃饭,整理书包等。
3. 家长鼓励小明尝试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
4. 家长组织家庭运动会,让小明参与制定比赛规则和安排比赛流程。
5. 家长监督小明完成自己的责任,如整理玩具、保持房间整洁。
四、家庭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育,小明在独立自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他能够自己穿衣、吃饭,整理书包,还能在家庭运动会中担任裁判,组织比赛。
此外,小明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他更加愿意承担责任,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
五、案例总结本案例通过家庭教育,培养了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尊重孩子的个性。
大班家教案例

大班家教案例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孩子,就读于某幼儿园大班。
他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照顾他,导致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为了让小明的学习有所提高,他们决定为小明请一位家教。
二、案例描述小明的家教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她非常有耐心和责任心。
在第一次上课时,老师发现小明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数学和拼音方面。
但是小明很聪明,只是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练习。
于是,老师为小明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都会按时来为小明辅导功课。
在辅导过程中,老师发现小明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他总是分心,很难集中精力学习。
于是,老师开始培养小明的专注力和耐心。
她为小明准备了一些小游戏和活动,帮助他锻炼专注力和耐心。
同时,老师也鼓励小明多读书、多写字,提高他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的数学和拼音成绩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了。
三、案例分析这个案例中,家教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她为小明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帮助他系统地学习知识和练习技能。
其次,她通过培养小明的专注力和耐心,帮助他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
最后,她鼓励小明多读书、多写字,提高了他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这些努力让小明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也让他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了。
四、案例总结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家教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好的家教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开朗的性格。
因此,家长在选择家教时应该注重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为孩子选择一位优秀的家教。
幼儿园家教案例

幼儿园家教案例家教案例:小明(化名)的家庭住在市区,他的爸爸妈妈都是白领,工作忙碌,无暇照顾他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他们决定请一位家教来帮助小明。
小明是一个三岁的男孩,非常活泼好动,但是在语言表达和认知能力方面相对滞后。
他的爸爸妈妈希望家教能够帮助他提高语言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监督他的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
在第一次见面时,我和小明的爸爸妈妈进行了详细的沟通,了解了小明目前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并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
我根据小明的年龄和发展阶段,选择了一些适合的游戏和活动,以培养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首先,我给小明准备了一些有趣的绘本和玩具,通过阅读绘本和玩耍,教他一些基础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帮助他提高语言能力。
同时,我也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的表达能力。
其次,我组织了一些启发式的游戏,例如拼图游戏和益智玩具,以提高小明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会给他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他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
此外,我也教小明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自己穿脱衣物、洗手、餐桌礼仪等。
我会用简单的语言和示范的方式教他,同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慢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家教的过程中,我不仅是小明的老师,也是他的朋友和陪伴者。
我注重和小明的沟通和互动,在游戏和活动中与他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
我会定期与小明的爸爸妈妈进行沟通,了解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给予他们一些建议和指导。
经过几个月的家教,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不再依赖爸爸妈妈的帮助,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他的生活习惯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能够自觉地遵守规则和要求。
小明的爸爸妈妈对我的家教非常满意,并决定继续延续家教服务。
同时,他们也感谢我在教育方面给予他们的支持和建议,并表示会继续关注小明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这次家教经历,我深深体会到了家教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教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幼儿家庭教育小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5岁,是幼儿园大班的学生。
小明性格活泼开朗,喜欢与人交流,但在家庭中,小明却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如爱哭闹、不听话、自私等。
小明的父母都是上班族,工作繁忙,平时较少陪伴小明,主要由奶奶照顾。
奶奶对小明非常溺爱,常常满足小明的无理要求,导致小明在家庭中形成了不良的习惯。
二、问题分析1. 父母陪伴不足: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明,导致小明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2. 祖辈溺爱:奶奶对小明过于溺爱,小明在家庭中形成了自私、任性等不良习惯。
3. 教育方法不当:父母和奶奶在教育小明时,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导致小明在行为上出现偏差。
4. 家庭氛围不和谐:家庭氛围紧张,父母和奶奶在教育小明时,常常发生争吵,不利于小明的健康成长。
三、教育目标1. 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提高父母和奶奶的教育素养,改善家庭氛围。
3. 增强小明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使其在家庭中健康成长。
四、教育措施1. 增加亲子陪伴时间(1)父母每周至少安排一天时间与小明共度,如一起玩耍、阅读等。
(2)鼓励父母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2. 改善祖辈教育方式(1)与奶奶沟通,让她了解溺爱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2)指导奶奶采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小明,如鼓励、表扬、引导等。
3. 优化家庭氛围(1)父母和奶奶在教育小明时,要保持一致,避免争吵。
(2)鼓励家庭成员之间多沟通、多理解,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4.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定期组织家庭教育讲座,提高父母和奶奶的教育素养。
(2)针对小明的具体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方案。
五、实施过程1. 第一个月:父母每周安排一天时间陪伴小明,奶奶开始尝试改变溺爱的教育方式。
家庭氛围有所改善。
2. 第二个月:小明在父母的陪伴下,逐渐减少了哭闹和任性行为。
奶奶在教育小明时,学会了鼓励和表扬。
3. 第三个月:小明的行为习惯得到明显改善,家庭氛围更加和谐。
大班教师家教指导案例范文

大班教师家教指导案例一、案例背景小明是我园大班的一名学生,他聪明活泼,但最近在幼儿园中表现出了一些不良行为,如打人、说脏话等。
经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小明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父母忙于工作,由爷爷奶奶照顾,家庭教育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约束。
二、案例描述一天,小明在幼儿园里与同伴玩耍时,因为一个小玩具与同伴发生了争执,最后动手打了同伴。
我问他为什么要打人,他理直气壮地说:“玩具是我的,他凭什么抢走。
”我耐心地跟他讲道理,告诉他分享的重要性,但小明似乎并不理解。
三、案例分析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发现小明在家庭中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爷爷奶奶的溺爱让他养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
同时,由于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小明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家教指导策略1. 与家长沟通:我主动与小明的父母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尽量多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
同时,我也建议他们让孩子多与同伴玩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2. 建立规矩:我建议小明的家长在家里建立规矩,让孩子明确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规矩的制定要合理,并得到孩子的认可。
3. 引导孩子关心他人:我鼓励小明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利。
例如,在分享玩具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先问问同伴愿不愿意一起玩。
4. 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我建议小明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如尊重长辈、爱护公物等。
家长可以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帮助孩子理解这些概念。
5. 鼓励正面激励:我鼓励小明的家长多给孩子正面激励,如表扬、奖励等。
当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案例反思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家庭情况,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我和我家的宝贝儿大班家教案例

我和我家的宝贝儿大班家教案例我和我家的宝贝儿大班家教案例在每个家庭中,孩子都是开心果,也是我们每位家长的希望。
自从上了幼儿园之后,朱铭昊进步很快,每天放学回来都会有一些进步的小表现,比如说有的时候会给我们唱唱儿歌,背背诗歌:《狼来了》《大中国》等等好多好听的,有的时候一回家就突然想起来要玩花片积木,小班的时候都是瞎玩瞎装,慢慢到了中班大班,现在会拼搭飞机、乌龟、花篮……尽管有时搭的很抽象,但是思想意识明显是进步了。
我想所有这些进步都与老师的细心教导是分不开的,所以他每天回来就会向我们展示他学到的小才华,逗的我们家长满是欣喜。
在家里,我们空余时间大多以陪他玩为主,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
下面我将从改掉他的坏习惯、分析他的“为什么”、探索身边的事物,这三个方面,来感受我和宝贝的沟通方式。
一、以身作则,改掉他的坏习惯。
我家朱铭昊有个坏习惯,就是他玩过的玩具被拆坏了,然后就是乱扔,最后东西都是坏的,有的都找不到。
跟他说了好多遍,都不起作用。
有一次他放学回来说:“妈妈,帮我买橡皮泥和画笔,好不好?”我说:“这次不买了,买了你也不知道珍惜,以前买的都被你扔了。
”他说:“这次肯定不会再乱扔了,一定保存好。
”我说:“都不知道听你说过多少遍了。
”呵呵,后来,在他的再三请求下买了。
回来后,我担心他和以前一样,玩过就乱扔,这次我就和他一起玩,做了小鸭子,灰灰的身体,黄黄的鸭掌还有两个黑黑的小眼睛。
还做了其他的小动物,我看他玩的差不多了,就自言自语说:“我要把颜色分好,灰色的和灰色捏在一起,然后就揉成一个球,放在盒子里,那样下次就可以继续玩了。
”我一边说一边做,宝贝也学着我,把颜色分类好然后揉成球。
后来我看着他把桌上的橡皮泥都收拾好了,接下来每当他玩都是这样自己收拾好,看到了很开心,他有了进步。
有一次他画画,画完后他把笔都扔在桌子上,笔盖都不盖。
我就过去,陪他画了一会,然后说:“我们画好画以后一定要把盖子盖好,放到盒子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家教案例大班家教案例时间:07-21:大班家教案例家庭教育案例范文大全大班家教内容幼儿园大班家教知识篇一:家教指导案例幼儿良好交往能力的培养中市街幼儿园凌瑗家教案例:幼儿良好倾听习惯培养的家教指导指导对象:越越的家长指导时间:2013、3、13 指导地点:越越的家面临的问题:事件一:图书角里,越越和晨晨为争夺一本图书相持不下,一个皱着眉,一个鼓着嘴,谁也不让谁。
很快有人“请”来了老师。
老师说:“一本书,两个人都想看,怎么办?”越越和晨晨都气鼓鼓的,不吭声。
一旁早有人抢着回答:“一起看!”老师笑着说:“嗯,好办法!”于是,晨晨放下了书,说:“给你看吧。
”越越拿过书,说:“本来就是我先拿到的。
”?? 事件二:这天,从室外活动回来,孩子们各自搬小椅子到坐位上去,越越和佳佳的手同时放上了一只椅子。
越越说:“是我先拿到的,是我的。
”佳佳说:“不对不对,是我先拿到的。
”两个人谁也不让谁。
这时,越越说:“妈妈说大的要让小的。
我是弟弟,你长得比我高是哥哥,你要让我。
”?? 状况分析:1、越越虽然是一个大班幼儿,但是在交往方面依旧存在自我中心的特点,他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的考虑往往是与自我优先、自我享乐联系起来的,在和同伴的相处中还是首先会考虑是否会给自己带来好处。
因此,“争抢”就成为了他们达到目标的最直接的方式。
2、越越妈妈日常所作的一些不十分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他建立起“大的让小的”的道德认识,进而转化为了他不让座的理由。
对于幼儿来说,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处理矛盾的方法,并不是同伴间交往的最佳方式,因此对于幼儿的交往行为的发展是不利的。
3、家长三代人一起生活,祖辈的宠爱使孩子变得更加自我中心,在交往中呈现出小霸王的状态。
预期的目标:1、帮助幼儿逐步地改掉“争抢”的不良行为,能友好地与同伴交往。
2、掌握一些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活动前的准备:1、查找相关的幼儿交往能力培养方面的资料2、和越越家长联系,预约好家访的时间概要介绍及精彩部分介绍:活动一:交流谈话,改变观念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及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发现孩子行为的背后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选择来到孩子的家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家长了解:一、良好交往能力与幼儿终身发展之间关系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幼儿未来发展的基础。
只有重视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摆脱对成人的依赖,真正地独立面对未来的生活。
二、良好交往能力的养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家庭是孩子接受启蒙教育的第一场所,因此,家长担负着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重任。
而幼儿交往能力差很大程度上与成人的溺爱,过度的保护有关。
因此,家长必须重视并参与到幼儿良好交往能力的培养中去。
通过这次的交流谈话,我们明显的感到,越越的家长开始重视起了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的问题,并且开始积极地和老师交流,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我们的家教指导初见成效。
活动二:解惑答疑,分享方法,面对孩子身上的问题,家长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到底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呢?为此,为了解决家长的困惑,我们也向家长介绍了一些培养的好方法。
一、互动谈话,明辨是非当孩子出现“争抢”等不良的交往行为时,家长可以及时地与其谈话,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帮助他学习明辨是非。
(二)趣味故事,转变行为给幼儿讲述有关的童话故事:《蚂蚁搬家》、《拔萝卜》、《三只羊》等,用作品中生动、鲜活的正面人物教育幼儿要互助互爱。
让幼儿明确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要学习和同伴友好相处,学习团结合作。
(三)快乐游戏,学习交往方法拓展游戏空间,丰富游戏材料,并有意识创设一些游戏的情境,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唤起类似的情绪体验,进而学习一些良好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四)鼓励表杨,榜样引领看到孩子进步,就及时表杨,强化孩子正确的行为,鼓励孩子继续进步。
此外,作为成人,我们也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幼儿以正面的榜样引领。
(五)同伴互助,友好交往给幼儿更多的机会和同龄孩子交流和交往,鼓励同伴之间互帮互助,互相谦让,让幼儿感受到帮助别人也能让自己获得快乐的道理。
让同伴间建立起浓浓的感情,让孩子懂得同伴间友好交往的重要。
三、家园合作,实践指导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钩的情况下,教育是不会获得好的效果的。
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我们指导家长,展开了实践的尝试。
第一个月:1、观察孩子“争抢行为”出现的频率和原因,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
2、和孩子谈话,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容易产生的不良后果。
3、鼓励和表扬会谦让和协商的孩子,给孩子一些正面的暗示。
第二个月:1、多和老师交流,学习幼儿良好交往行为的培养的方法。
2、购买一些和朋友有关的故事书,让孩子听听讲讲朋友间友好相处的故事,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3、在家里开展一些游戏,为幼儿创设一些合作和协商的机会,掌握一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4、观察幼儿的行为,看到幼儿好的行为,进行鼓励和表扬,帮助其进步。
第三个月:1、解惑答疑,继续请老师出谋划策,为幼儿提供一些交往的机会,并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学习榜样。
2、多创设一些外出机会,借助同伴的影响,让幼儿听听看看其他同伴的交往,通过比较,明确自己该怎么做。
3、开展“今天你真棒”记录活动,让孩子每天记录自己的好行为,强化孩子好的交往行为。
活动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
越越不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变得大方了。
他也会从家里带来图书、玩具等,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和小朋友之间的争执、争抢也明显的减少了。
但是偶尔还是会因为一些小事和同伴产生一些小争吵,但是,很快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矛盾。
由此可见,对孩子交往行为的培养方法是得当的,是能有效地促进幼儿一些良好交往行为的形成的。
但是良好交往行为的形成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继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
活动反思与总结:良好的交往能力是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是人与人相处的必要前提,是人今后在社会生存的重要手段。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交往能力,对其今后的发展相当重要。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态度:播种一种态度,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孩子良好的交往能力不是在一个活动中或一朝一夕中养成的,它贯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乃至整个学习生活,更关系到孩子的家庭生活。
因此,我们针对孩子的身心特点,积极地指导家长,家园合作来培养他们良好的交往能力,让孩子在和同伴友好的交往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从小播种下良好交往的种子,将会获得百分百命运的收获。
今天,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指导家长,注重孩子良好交往能力的培养,相信:明天养成良好交往能力的孩子将终身受益,积极指导的家长也将收获感谢!篇二:大班教育案例大班教育案例:站在孩子的角度案例描述:午餐后,孩子们拿着绘本《你在笑什么》,到走廊的座位坐下看书,这是最近几天,我们班午餐后的活动,下周会在班上举行《你在笑什么》绘本故事的班级比赛。
孩子们对此非常有兴趣,所以看书时也格外的认真,有的孩子自己小声的读着故事,有的孩子和身边的好朋友一起读故事,还有的孩子和身边的伙伴分角色读故事。
我徘徊于教室与走廊,关注着每一个孩子。
忽然我发现辰辰正盯着我看,我便走到他身边,问他有什么事情吗?他支支吾吾地对我说:“老师,我想看我今天带来的身体奥秘的书,可以吗?”因为我们班即将开展关于身体的主题,所以请孩子们带来了与身体有关的书籍,辰辰带来的是一本很大、很豪华的百科全书。
我担心如果给他去看自己的书,其他的孩子也会争着要看,那么原本安静有序的饭后活动会被打乱,而且并不是每一位孩子都带了书来,所以我拒绝了他,我回答:“辰辰,现在是看绘本故事的时间,这个故事你会说了吗?”他摇了摇头,“那请你现在继续看看绘本故事,以后我再请你去看你带来的书,好吗?”小家伙有些失落,但还是很听话的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我再到走廊时,发现辰辰跪在地上,和旁边的小伙伴打闹的不亦乐乎,我连忙走过去,问辰辰:“辰辰,请你告诉我现在是什么时间?”他撅着小嘴说:“是看书时间。
”我再问他:“那你为什么要跪在地上和别人玩呢,故事会了吗?”辰辰把头低下去,小声地说:“我已经会说了,不想看了,你又不让我看我带来的书。
”听了这话后,我突然明白了,他是看书时间长了,觉得太无聊了,这样一想,我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是的,我没有想到,辰辰是第一个出来看书的,其他小朋友也许看10分钟去散步,他大概要看20多分钟,才能去进行下个活动,会觉得无聊是肯定的,换做是我,我也该和别人聊天去了。
我弯下腰问他:“辰辰是觉得无聊了吗,这样吧,请你把《你在笑什么》的故事说给我们听,如果你会了,我就请你去拿带来的书,好吗?”小家伙立刻点头。
果然,这个故事他已经会说了,我也履行承诺,请他去拿了自己的书来看。
当他拿来自己的书后,很多孩子都表现出很想看,看到自己的书那么受欢迎,辰辰很开心,还和同伴们介绍呢。
我问他愿不愿意到前面,将书展示给大家一起看,他立刻就回答说:“好啊!”然后就拿着书在大家面前大方的介绍了起来,而我就在一旁帮着他,在不懂的地方,适当的做出解释。
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开心又认真的模样,我也自然的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案例分析:《指南》中提出,幼儿园及老师应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在这之前,更要了解儿童。
在幼儿园,老师是孩子一切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而我却在真正应用时,忽略了这些。
只是在孩子活动时做了领导者,却没有真正的去理解孩子。
对于已经听过看过的故事,孩子确实很难再有太大的兴趣,然而新鲜的事物不仅是对孩子,对成人也是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所以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也应放在自己身上去想一想。
蒙台梭利认为教师要耐心等待,不要急于干涉儿童。
教师不应当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儿童的智慧,更不应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儿童的想法。
而是应当在活动中,引导并鼓励儿童自己进行活动。
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当然,对于儿童的有害的表现,应毫不犹疑地去制止。
大班的孩子,学习新知识当然很重要,但常规更是重中之重。
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有所规划,而作为老师,我也已经习惯安排孩子的时间及活动内容。
这样的行为,显然影响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动性。
我通过这次的事件,彻底地体会到了我所做的不合理,也第一次学会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看事情。
在上述的活动中,从午饭后孩子们起初的阅读绘本故事活动,到后来孩子们一起看身体奥秘书的活动,我先以一个领导者的身份带领孩子开展活动,之后我以一个引导者和观察者的身份为孩子创造一个自主、灵活的环境。
起初的“自由活动”时间,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个别孩子的活动意愿,随即顺应其个体需求,并引发了群体的活动意愿,充分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