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注意分配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最新注意分配实验报告

最新注意分配实验报告

最新注意分配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注意力分配在多任务处理中的表现及其对效率的影响。

通过对比单任务与多任务处理时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分析个体在不同任务类型和难度下注意力分配的特点和规律。

实验方法:1. 参与者:共招募30名志愿者,年龄在18至30岁之间,无明显视觉或听觉障碍。

2.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2×2的混合设计,其中任务类型(简单 vs.复杂)为被试间变量,任务数量(单任务 vs. 多任务)为被试内变量。

3. 实验材料:使用计算机进行实验,包括一套定制的软件程序,用于呈现任务和记录反应时间、准确率等数据。

4. 实验流程:参与者首先接受简单的指导和训练,以熟悉实验任务。

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任务处理,第二部分为多任务处理。

在多任务条件下,参与者需同时完成两项任务,任务之间无直接关联。

实验结果:1. 反应时间:在多任务条件下,参与者的平均反应时间显著高于单任务条件,尤其在复杂任务中更为明显。

2. 准确率:与反应时间的结果一致,多任务条件下的准确率低于单任务条件。

复杂任务的错误率在多任务条件下显著增加。

3. 注意力分配:通过眼动追踪和脑电波(EEG)监测,发现参与者在多任务处理时,注意力在两个任务之间的切换更为频繁,且在复杂任务中注意力分配不均,导致效率下降。

讨论与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注意力分配在多任务处理中受到显著影响,特别是在处理复杂任务时。

这可能导致处理效率的下降和错误率的增加。

因此,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应当合理安排任务,避免过度的多任务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的任务对注意力分配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训练改善多任务处理能力。

注意分配实验报告

注意分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注意分配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注意分配实验的方法和步骤;3. 分析注意分配的影响因素;4. 提高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注意分配能力。

二、实验原理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上。

注意分配的原理在于大脑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即大脑可以通过不同脑区的协同作用,同时处理多项任务。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2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男女各半;2. 实验材料:随机选择1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者,其他1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3. 实验步骤:(1)实验者与被试分别进入实验室,实验者负责实验指导,被试负责完成实验任务;(2)实验者向被试介绍实验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被试按照实验者的要求,同时完成以下两项任务:a. 观察实验者手中的卡片,并记录卡片上的数字;b. 听实验者口述的数字,并记录数字;(4)实验者记录被试完成两项任务的时间,并计算注意分配效果;(5)重复实验,观察不同任务难度和被试能力对注意分配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在完成两项任务时,注意分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2. 任务难度越高,被试的注意分配效果越差;3. 被试的能力对注意分配效果有显著影响,能力较高的被试在注意分配实验中表现较好。

五、实验结论1. 注意分配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但任务难度和能力会影响注意分配效果;2. 在实际生活中,提高注意分配能力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六、实验讨论1. 注意分配实验结果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验证了大脑的多任务处理能力;2. 实验过程中,被试在完成两项任务时,容易受到干扰,这提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干扰,提高注意分配效果;3. 实验结果表明,任务难度和能力对注意分配效果有显著影响,因此在设计任务和培养被试能力方面,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七、实验建议1.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注意分配能力:a.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b. 学会排除干扰,提高自己的专注力;c. 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多任务处理能力;2. 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 企业和单位在选拔和培训员工时,应关注员工的注意分配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

心理注意集中实验报告

心理注意集中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注意力集中是指个体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对象或任务上,忽略其他干扰因素,以提高工作效率。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验证注意力集中的影响,并探讨影响注意力集中的因素。

二、实验目的1. 验证注意力集中对工作效率的影响;2. 探讨影响注意力集中的因素;3. 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将30名被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人。

2. 实验材料:实验任务为完成一系列数字、字母和图形的组合,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记录正确率和完成时间。

3. 实验步骤:(1)实验前对被试进行心理素质测试,确保被试心理素质相近;(2)将被试分为三组,分别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注意力分散训练和对照组;(3)训练结束后,进行实验任务,记录被试的正确率和完成时间;(4)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1. 注意力集中组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注意力分散组(p<0.05);2. 注意力集中组完成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注意力分散组(p<0.05);3. 注意力分散组正确率和完成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五、讨论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注意力集中对工作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被试正确率和完成时间均优于其他两组,说明注意力集中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2. 影响注意力集中的因素主要包括:(1)个体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较好的人,更容易保持注意力集中;(2)任务难度:任务难度适中时,个体更容易保持注意力集中;(3)环境因素: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保持注意力集中。

3. 本研究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以下理论依据:(1)通过注意力集中训练,可以提高个体的注意力集中能力;(2)合理设计工作任务,降低任务难度,有利于保持注意力集中;(3)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六、结论本研究验证了注意力集中对工作效率的积极影响,并探讨了影响注意力集中的因素。

注意分配

注意分配

【2013年8月实践成绩为优仅供同仁参考此报告是北大自考心理学专科实验心理学课程的实践】注意分配实验报告姓名:组号:准考证号:摘要本实验通过对被试的注意分配进行一系列测试,了解了被试的注意分配能力,并学会了计算注意分配量的方法。

关键词注意分配注意分配值1.引言注意是人的心理(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当注意同时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即同时完成两件以上的工作时就需要注意分配。

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是指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这涉及到一心能否二用的问题。

注意分配有不同的水平,它取决于同时并进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及人对活动的熟练程度。

即注意分配是有前提条件的,条件之一是:同时并进的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或几种活动是相当熟练的,甚至已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不再需要更多的注意,这样人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比较生疏的活动,把一小部分注意分配到熟练的活动上,稍加注意即可。

条件之二: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

如果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同时进行这些活动就比较容易,注意的分配也较顺利。

否则,注意难以分配。

注意分配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活动的进程的变化,而随时调配的。

具体点讲,注意分配的能力因人而异,同时又与并行操作的工作性质有关。

当一个人同时做两件工作,其中一件较为熟悉,已到达自动化的程度时,他的注意分配量最高可达到100%;而当注意分配量仅仅为50%时,我们就认为他并没有注意分配,而仅仅是用一半时间做这件事,另一半时间做另一件事;如在50%—100%之间即为程度不同的注意分配能力和注意转移。

注意分配的能力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得到训练发展的。

最初,对注意分配的研究来源于心理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

丁.贾斯特罗和W.B凯恩尼斯发现一个人在一边用一只手快速的敲打时,能很快的加数目和阅读。

另一位心理学家潘尔哈姆,记录了教师一边朗诵一首熟悉的诗,一边手写另一首熟悉诗的例子。

心理学注意分配实验报告[精品文档]

心理学注意分配实验报告[精品文档]

注意分配实验报告娄冠南(222014321062110)(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重庆400715)摘要此实验利用EP708A注意分配仪测定2名大学生对不同刺激——光亮和声调——同时反应时的注意分配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相比单一任务情境下,双任务条件下视觉或听觉的选择反应任务的准确率更低;个体注意分配量Q值约为0.7,分别为0.67与0.73,平均值为0.7。

结果表明此实验条件下:1)双任务提高了被试的心理负荷,降低了作业的绩效;2)被试的分配量Q值存在个体差异。

此外,还讨论了注意分配的必要条件,并从实际出发,拓展探讨了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各类注意分配的事例。

关键词:EP708A注意分配仪注意分配1.引言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

注意分配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的。

丁·贾斯特罗和W·B凯恩尼斯甚至发现一个人在一边用一只手急速地敲打时,能很快地加数目和读书。

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要有熟练的技能技巧,也就是说,在同时进行的多项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需要集中注意于该活动上,而其余动作必须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可以稍加留意即能完成。

条件之二是有赖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联系。

如果它们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同时进行几种要困难些。

当它们之间形成某种反应系统,组织更有合理性时,注意的分配才容易完成。

另外,大脑皮层要保持正常的兴奋性。

注意的分配能力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得到训练发展的。

新生儿不具备注意分配能力。

婴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在与成人交往中,需要视觉、听觉、动觉协调进行,也需要伴随着记忆、想象、情感、意志活动,注意分配能力得到发展。

注意分配能力是从事复杂劳动的必备条件。

例如:驾驶员、运动员、乐队指挥、教师等的工作都需要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差错。

在体育运动中,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时要对他们的注意分配能力进行专门训练。

如进行技术动作分配训练、视觉-动作协调训练等。

注意分配能力实验报告

注意分配能力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个体在执行多项任务时的注意分配能力,了解不同类型任务对注意分配的影响,并探讨提高注意分配能力的可能方法。

二、实验原理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力分配到不同的任务或刺激上。

实验通过设计不同的任务,考察个体在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时的注意分配能力,并分析不同任务类型对注意分配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1)注意分配实验仪(EP708A):用于记录被试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反应时间和准确率。

(2)任务材料:包括视觉任务(如判断颜色、形状等)、听觉任务(如判断音调、音量等)和操作任务(如按键、旋转旋钮等)。

2.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相似的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

3. 实验步骤(1)实验前,对被试进行基本信息登记,包括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

(2)将被试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A组:同时执行视觉和听觉任务。

B组:同时执行视觉和操作任务。

(3)实验过程中,主试操作注意分配实验仪,记录被试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反应时间和准确率。

(4)实验结束后,收集被试的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1. 实验结果描述(1)A组(视觉+听觉任务):被试在执行视觉和听觉任务时,反应时间明显长于执行单一任务,准确率有所下降。

(2)B组(视觉+操作任务):被试在执行视觉和操作任务时,反应时间同样明显长于执行单一任务,准确率有所下降。

2. 实验结果分析(1)注意分配能力存在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执行多项任务时的注意分配能力存在差异,表现为反应时间和准确率的差异。

(2)任务类型对注意分配的影响:视觉和听觉任务对注意分配能力的影响较大,操作任务对注意分配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小。

五、实验结论1. 注意分配能力存在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执行多项任务时的注意分配能力存在差异。

2. 任务类型对注意分配能力有显著影响,视觉和听觉任务对注意分配能力的影响较大。

3. 提高注意分配能力的方法:(1)加强注意力训练,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心理注意集中实验报告

心理注意集中实验报告

心理注意集中实验报告引言心理注意集中是指个体主动将自己的意识聚焦在某个特定的刺激上,并过滤掉其他干扰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力的集中与否往往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

因此,研究心理注意集中的机制和方法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认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讨不同因素对心理注意集中的影响。

实验设计1. 实验参与者:招募了4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参与者,经过初步筛选后,被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材料:- 实验室内设有电脑与显示器,用于呈现实验刺激和收集数据。

- 实验刺激:使用心理学中经典的“蒙迪族研究”作为实验刺激。

蒙迪族是一种由几何图形构成的复杂图案,通过变化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可以创造出许多不同变化的刺激。

3. 实验程序:- 所有参与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实验前的问卷调查。

- 实验组参与者接受专门的心理训练,包括冥想和呼吸调节等,以提高他们的心理注意集中能力。

- 对照组参与者没有接受任何心理训练,仅进行正常的实验。

- 实验过程中,参与者被要求观看呈现在屏幕上的蒙迪族图形,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任务完成。

4. 数据收集与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记录参与者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来衡量他们的心理注意集中程度。

- 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参与者在心理注意集中能力上的差异。

结果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实验组参与者在心理注意集中任务中的反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参与者。

这可能是因为实验组参与者经过心理训练后,拥有更好的注意力控制能力,能够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刺激上,从而提高了任务完成的效率。

2. 实验组参与者在心理注意集中任务中的错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参与者。

这表明实验组参与者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并过滤干扰刺激,保持对目标刺激的注意力,降低了出错的可能性。

结论综上所述,经过心理训练的实验组参与者相比于对照组参与者,在心理注意集中任务中表现出更好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

心理学实验课实验报告(3篇)

心理学实验课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 掌握心理学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名称心理学实验:视觉错觉三、实验背景视觉错觉是指人们在观察物体时,由于受到物体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的与客观事实不符的视觉现象。

视觉错觉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视觉错觉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四、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视觉错觉实验装置(如视错觉图片、视错觉视频等);2. 实验材料:实验指导书、实验记录表、计时器等。

五、实验对象某高校心理系学生,共30人,男女各半。

六、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3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2. 实验过程:(1)第一组进行图片观察实验,观察并记录视觉错觉现象;(2)第二组进行视频观察实验,观察并记录视觉错觉现象;(3)两组实验结束后,进行实验讨论,分析视觉错觉产生的原因;3. 实验记录:要求学生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观察到的视觉错觉现象及产生原因。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第一组观察到的视觉错觉现象:如月亮错觉、埃拉斯托勒斯错觉、潘佐错觉等;(2)第二组观察到的视觉错觉现象:如倾斜的直线错觉、运动错觉、颜色错觉等;2. 实验分析:(1)月亮错觉:由于月亮的亮度与周围环境的亮度差异较大,使得月亮看起来比实际大;(2)埃拉斯托勒斯错觉:由于视觉线索不足,导致观察者将直线视为曲线;(3)潘佐错觉:由于视觉对比,使得观察者将相同长度的线段视为不同长度;(4)倾斜的直线错觉:由于视觉线索不足,导致观察者将直线视为倾斜;(5)运动错觉:由于视觉信息的不稳定,使得观察者将静止的物体视为运动;(6)颜色错觉:由于颜色对比,使得观察者对颜色产生误解。

八、实验讨论1. 视错觉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有:物体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等因素的影响;2. 视错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如建筑、广告、艺术等领域;3.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实验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实验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连续地长时间学习往往会带来疲劳和效率的下降。

关于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安排休息的问题,在心理学中曾经做过许多的实验研究。

休息安排的方式基本分为两种: 1.集中学习:在一段时间内不安排休息的学习方式。

2.间时学习:在一段时间乃安排若干次休息的学习方式。

比较间时学习和集中学习的效果,学习用追踪仪来研究动作学习的问题。

注意力集中是指注意力能较长时间集中于一定的对象,而没有松弛或分散的现象。

可以测定在不同跟踪对西对象、不同的测试时间和不同的转速下,被试者的注意力集中能力,本实验即可作为人的注意力特性的测试,又可以作为视觉—动觉协调能力的测试与训练。

二、实验仪器实验仪器::BD-II-310 注意力集中能力测定仪。

三、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仪器提供了一个可换不同测试板的转盘及控制、计时、计数系统。

当转盘转动时,测试板透明图案产生运动光斑,被试者用测试棒追踪光斑,其注意力集中能力将反映在追踪正确的时间和出错次数上。

其中测试盘转向分为顺时或逆时针方向,测试盘转速为九档,正确、失败时间从0—9999.999秒,精度为1ms ,最大失败次数为999次。

实验中分几个部分,先固定转速,选择三种不同的测试时间,每一时间测三次,记录数据,计算平均值;再固定时间,选择三种不同的转速,每一转速下测三次,记录数据,计算平均值;再更换目标,固定一个时间和转速,测三次,记录数据,计算平均值。

四、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注意:实验开始前不让练习,实验时集中注意尽量的做好。

A.测试在不同条件下的集中学习能力 (1)固定转速和目标,改变时间 测试时间一:转速一:成功时间(秒)60 55.49 59.79失败时间(秒)0 4.51 0.21失败次数0 24 1转速二:在作业中影响注意力的因素主要有:1.对象因素:作业的节奏、作业本身的性质等,2.环境的因素:休息时间的安排,工作场地的布局等,3.主观因素:作业者的情绪和认知能力等。

中学生教育心理学注意的分配实验报告

中学生教育心理学注意的分配实验报告

中学生教育心理学注意的分配实验报告分配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教育心理学实验方法,可以用于研究学生的分配情况和决策过程。

下面是一份中学生心理学分配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中学生在分配资源时的决策过程和偏好情况,了解其对公平和效率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及其在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所做出的选择。

实验方法:选取30名中学生进行分配实验,实验采用问卷调查法。

实验对象通过填写调查问卷进行心理测试,此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问题描述、环节设置以及结果比较。

实验扣除一定的实验费用,共有10个袋子,每个袋子里面放有不同的物品。

实验对象需要在10个袋子中选择其中一个袋子,他们可以免费获得袋子里面的所有物品。

袋子里的物品,编号分别为1-10,使用的是数字而非描述性的名称,这有利于使被试之间不产生固有的模式。

所有的物品都是有选择价值的。

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个部分:问卷描述、游戏设置和结果比较。

问卷描述:为了重在清晰表述实验,问卷明确的表述了实验中要求被试在十个袋子中挑选一个袋子,然后要求学生思考如何调配其获得的所有物品。

环节设置:袋子1里面最有价值$300,袋子2里面最有价值$275,袋子3里面最有价值$250,以此类推,袋子4-10里的价值也依次递减。

这样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在选择袋子时做出更多的取舍,执行实验时运用的是个人调配数量的方式。

结果比较:该部分比较三个部分的结果:选择袋子之前预期价值的计算结果,实际价值的计算结果和抽出折扣率的个人判断计算结果。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下:1. 实验对象在选择袋子时,大部分是根据物品价值,而不是袋子本身属性进行选择。

2. 实验对象普遍认为公平和效率同等重要,他们会考虑物品的价值和分配方式,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尽量优化效率。

3. 大多数实验对象选择了最有价值的袋子,但是他们在分配资源时可能会比较均衡,尽量不偏袒自己或其他人。

4. 选择的袋子和分配资源并不完全符合推理和逻辑,可能存在偏好和个人主观因素。

注意测试的实验报告(3篇)

注意测试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注意测试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注意力的分布和影响因素,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实验时间:2022年3月15日实验地点:XX大学心理学实验室实验对象:20名大学生(男女各10名)实验器材:电脑、键盘、鼠标、实验软件实验方法:1. 实验前,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 实验开始前,对实验对象进行简单的心理测试,了解其注意力水平。

3. 实验过程中,要求实验对象坐在电脑前,通过键盘和鼠标完成实验任务。

4.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注意集中阶段,第二阶段为注意分散阶段。

5. 注意集中阶段:实验对象需在限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完成一系列任务,如辨别颜色、形状、大小等。

6. 注意分散阶段:实验对象在完成注意集中阶段任务后,需在限定时间内,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项任务上,如辨别字母、数字等。

7.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对象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实验前后注意力水平的变化。

实验结果:1. 实验前,实验对象注意力水平普遍较高,平均得分约为80分。

2. 实验过程中,注意集中阶段,实验对象平均得分约为90分,注意力集中程度较高。

3. 注意分散阶段,实验对象平均得分约为70分,注意力集中程度有所下降。

4. 实验结束后,实验对象注意力水平平均得分约为85分,与实验前相比有所提高。

实验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注意力集中程度与实验任务难度密切相关。

在注意集中阶段,实验对象需完成一系列辨别任务,任务难度适中,有利于提高注意力集中程度。

2. 注意分散阶段,实验对象需在限定时间内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项任务上,任务难度较大,导致注意力集中程度有所下降。

3.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注意测试实验,实验对象注意力水平有所提高。

这可能与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对注意力集中和分散的认识加深有关。

实验结论:1. 注意力集中程度与实验任务难度密切相关,任务难度适中有利于提高注意力集中程度。

2. 注意力集中和分散是注意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注意测试实验,可以提高实验对象对注意力的认识。

心理学注意分配实验报告

心理学注意分配实验报告

心理学注意分配实验报告注意分配实验是一项测试个体的注意力分配和运用能力的实验,是1956年由意大利心理学家特尔科(Tecco)首先提出的。

它的实质是测量受试者在任务运行时的行为反应,可以让实验者了解他们的注意力分配情况。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受试者做一些如图形记忆、记忆顺序、测距等注意力相关任务,在完成以上任务时,包括刺激物、调节条件,时间限制等因素都会被加以考察,为考察一个个体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情况,本实验使用了刺激诱导下不同把握、重复能力以及同时任务执行情况作为分析依据。

实验过程中,受试者接受的是一系列的注意力实验,依次向其提出要求,要求完成的任务以及对其任务表现的评估指标分别有:首先,受试者需要对布满机械球的实验箱做出反应。

其次,执行空调录记忆的任务,让受试者运用记忆力完成系统内每一项内容的接受和回忆;再次,受试者需要根据视觉识别指令,在实时内完成形状匹配任务;最后,受试者根据空间层次调整自身注意力,完成空间分辩任务。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统计受试者的任务完成情况、正确率以及反应时间等数据,观察不同刺激条件下受试者的反应情况。

经过数据分析和心理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不同刺激条件下,受试者的表现存在差异,其中有些任务受试者表现较好,有些任务受试者表现较差,而且受试者在任务表现上所提供的反应也有所差异。

比如,当受试者在接受机械球刺激时,做出的反应可以分为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两类,前者指的是受试者可以很快完成任务,而后者指的是受试者完成任务的速度较慢;在空间分辩任务中,某些受试者反应迅速、记忆力出色,而另一部分受试者则比较低落、反应缓慢。

通过注意力分配实验,实验者可以获得以下启示:首先,受试者的反应情况与注意力分配能力息息相关;其次,反应速度会受到刺激条件的影响;再次,受试者需要通过考察不同刺激条件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注意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把握规律和要点,以及正确有效地分配注意力,提升受试者的任务完成效率。

注意点分配实验报告(3篇)

注意点分配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在执行任务时,注意点的分配对任务完成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比不同注意点分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分析注意点分配对任务执行效率和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背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在多个任务之间进行切换,这就要求我们在执行任务时能够有效地分配注意力。

然而,过度的注意点分配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任务完成效果。

因此,了解注意点分配对任务执行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男女比例均衡,年龄在18-22岁之间。

2. 实验材料:准备一份包含50个问题的问卷,问题涉及日常生活、专业知识等方面,难度适中。

3. 实验步骤:(1)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第一组为注意点集中组,要求在回答问卷问题时集中注意力。

(3)第二组为注意点分配组,要求在回答问卷问题时将注意力分配到多个问题。

(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卷,记录两组的完成时间、正确率和注意力分散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完成时间注意点集中组的完成时间为25分钟,注意点分配组的完成时间为30分钟。

结果表明,注意点集中组在完成时间上优于注意点分配组。

2. 正确率注意点集中组的正确率为90%,注意点分配组的正确率为75%。

结果表明,注意点集中组的正确率高于注意点分配组。

3. 注意力分散情况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发现注意点分配组在回答问卷问题时,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导致注意力分散。

而注意点集中组在回答问题时,注意力相对集中。

五、实验结论1. 注意点分配对任务完成效果有显著影响。

在执行任务时,注意点的集中有利于提高任务完成效率和质量。

2.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根据任务特点合理分配注意力,避免过度分散。

六、实验建议1.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分配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2. 在工作中,员工应学会在多个任务之间进行有效切换,提高工作效率。

3.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关注自身注意力分配情况,培养良好的注意力习惯。

注意分配能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注意分配能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测定学生对不同刺激的注意分配能力,学习使用注意分配实验仪,探讨注意分配的可能性与条件。

二实验原理:实验仪器与材料:BD—Ⅱ—314注意分配仪Attention Distribution Tester,电源接线板,记录纸。

右图所示,注意分配仪主试面板说明:从左向右,依次定时间键,方式,,启动,复位,音量,电源组成。

其中定时键有由1—9分钟九档,数码显示于此键上方;次数键可以选择显示的次数为正确次数或错误次数,其键上方的相应指示灯亮;方式键可以用来选择工作方式,数码显示于此键上方,0 ”方式是检测方式; 1 ”方式是中、高二声反应方式;2 ”方式是低、中、高三声方式;3 ”方式是光反应方式;4 ”方式是二声+光反应方式; 5 ”方式是三声+光反应方式; 6 ”方式可以用来方式1、3、4三项实验连续进行的Q值;7 ”方式可以用来方式2、3、5三项实验连续进行的Q值。

三实验步骤:主试打开电源开关设定方式0 ” ,按启动键,开始进行试音和试光被试分别按压三个声音按键,辨别三种不同音调分别按压8个光按键,对应发光亮。

每按下一键,数码管相应显示一组数值。

1.主试将定时设置为1 ” ,方式设置为2 ” 。

指导语当你听到高、中、低3个声音时,请用你左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按高、中、低3个声音键。

反应越快越好。

2.启动键,测试开始。

当工作指示灯亮时,声音键停止发声,表示测试时间到。

3.主试将定时设置为1 ” ,方式设置为3 ” 。

指导语当你看到光亮时,请用你的右手食指尽快按下与所亮发光管相对应的按键。

反应越快越好。

4.启动键,测试开始。

当工作指示灯亮时,灯光键停止发光,表示测试时间到。

5.主试将定时设置为1 ” ,方式设置为5 ” 。

指导语这次要测量你的注意分配能力。

你要一边听声音,一边看灯光。

当你听到高、中、低3个声音时,请用你左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按高、中、低3个声音键;同时用你的右手食指尽快按下与所亮发光管相对应的按键。

心理学实验报告注意力集中

心理学实验报告注意力集中

关于注意力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数据、结果分析影响注意力集中的因素二、实验过程:实验分两个项目——(一)注意划消:被试者要求在120秒内划去屏幕中出现的所有数字5,划错或者漏划均扣分,实验反复进行20次,记录每次结果。

(二)图形数字编码:屏幕中出现一组图形及对应的数字1、2、3.被试者要尽可能快的在图形出现的同时按下相应的数字,按错或漏按均扣分。

实验反复进行20次,记录每次结果。

三、实验结果:(一)注意划消实验结果记录表(二)图形数字编码实验结果记录表四、实验分析:实验(一)的平均分为40,较低。

其中影响得分的主要因素为划漏的个数较多。

注意力这就说明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注意力集中地同时也会伴随紧张情绪的出现,从而导致注意力的分散。

从上表看来:划漏次数遵循三角函数的波动情况。

主要是刚开始的时候不熟练,划漏的就较多;后来又因为实验的枯燥性致使注意力下降。

实验(二)平均得分为62.65.从表上可看出数据呈上升趋势。

也就是说注意力在不断加强。

当时的测试较为有趣,末尾又接近下课,注意力被动集中,故而效果在加强。

五、实验结论:综合以上实可知注意力集中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1.被试者对实验的感兴趣程度。

若被试者对该实验感兴趣则集中程度高,反之则低。

2.时间的充足度。

当被试者感觉时间很充足的时候,情绪相对较平缓,注意力集中程度虽不高,但划漏、划错的少。

同时得分也不高。

时间过于匮乏的话,集中程度就变得高。

相对充足的话,最好。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把握好时间。

3.长时间做同一件事也会是注意力下降。

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

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

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一、引言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心理学理论和实证研究,探索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本实验旨在研究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注意力的分配与控制。

通过实验方法,我们希望探讨不同类型任务对注意力分配的影响,以及注意力在任务中的控制效应。

二、方法参与者:共招募了60名大学生参与本实验,其中30名男性和30名女性,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无心理疾病及注意力障碍。

材料:实验所用的材料包括电脑、心理学实验软件、任务材料(图片和文字)、记录表等。

设计与程序:本实验采用单因素设计,即任务类型(A任务和B任务)为自变量,反应时间为因变量。

实验共进行了两个连续的任务,每个任务包括三个阶段:指导与训练、正式实验、问卷调查。

任务A是一个高负荷加工任务,要求参与者在电脑屏幕上依次点击一系列出现的红色圆圈。

任务B是一个低负荷加工任务,要求参与者在电脑屏幕上辨认出现的黑色字母。

实验流程: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任务A,另一组进行任务B。

每个任务包括5个练习试次和20个正式实验试次。

参与者需要在每个试次中完成任务,并记录反应时间。

在完成全部试次后,参与者需要填写问卷,对任务的难度、注意力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结果数据分析:根据参与者的反应时间数据,我们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任务A的平均反应时间为X ms,任务B的平均反应时间为Y ms。

t(59) = Z, p < 0.05,表明任务A的反应时间显著高于任务B。

问卷调查结果:根据参与者的问卷回答,大部分参与者对任务A的难度评价较高,而对任务B的难度评价较低。

在注意力控制方面,参与者普遍认为任务A需要更多的注意力分配和控制。

四、讨论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类型任务对注意力分配的影响以及注意力在任务中的控制效应。

结果显示,任务A的反应时间显著高于任务B,说明参与者在任务A中分配了更多的注意力。

这与我们的预期一致,即高负荷加工任务需要更多的注意力资源。

心理学实验报告 注意力集中

心理学实验报告    注意力集中
【实验步骤】
1、首先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定时为60秒,另一组定时为180秒。
两组被试均需接受转速不同的三次实验,实验序列如下表:
被试
转速
A
10
20
30
B
20
30
10
C
30
10
20
……
2、主试将附机EPT701与主机连接好,打开总电源。按<运行/待机>键,开启主机。
3、主试根据屏显内容设置:联机模式→学号、姓名→选转速(30转/分,按▲或▼可改变当前转速)→按“确定”键设定时间(60秒,按主机上数字和<Del>键可修改定时)→按“确定”键,主机背面绿灯亮,提示被试实验可以开始。
转速
30
20
10
30
2010Leabharlann 在靶时间45.93
61.85
131.955
12.98
17.91
38.3
脱靶次数
360.37
311.04
184.5
106
122
70
3、比较男女被试的平均在靶时间和脱靶次数是否有差异。
表4定时180s组男女在靶时间及脱靶次数平均值


转速
30
20
10
30
20
10
在靶时间
49.76
在实验中也出现了女生在靶时间低于男生的个别情况,这可能是由于被试在实验时没有集中注意力于实验刺激、实验动机不强或是受到外界干扰所致。
【结论】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注意力集中存在性别差异,整体上女性优于男性;
2、作业的难度水平会影响作业的成绩,刺激为10转/分时的优于20转/分、30转/分的成绩,但也会存在个别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分配实验报告
娄冠南(222014321062110)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
此实验利用EP708A注意分配仪测定2名大学生对不同刺激——光亮和声调——同时反应时的注意分配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相比单一任务情境下,双任务条件下视觉或听觉的选择反应任务的准确率更低;个体注意分配量Q值约为0.7,分别为0.67与0.73,平均值为0.7。

结果表明此实验条件下:1)双任务提高了被试的心理负荷,降低了作业的绩效;2)被试的分配量Q值存在个体差异。

此外,还讨论了注意分配的必要条件,并从实际出发,拓展探讨了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各类注意分配的事例。

关键词:EP708A注意分配仪注意分配
1.引言
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

注意分配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的。

丁·贾斯特罗和W·B凯恩尼斯甚至发现一个人在一边用一只手急速地敲打时,能很快地加数目和读书。

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要有熟练的技能技巧,也就是说,在同时进行的多项活动中,只能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需要集中注意于该活动上,而其余动作必须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可以稍加留意即能完成。

条件之二是有赖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联系。

如果它们之
间没有内在联系,同时进行几种要困难些。

当它们之间形成某种反应系统,组织更有合理性时,注意的分配才容易完成。

另外,大脑皮层要保持正常的兴奋性。

注意的分配能力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得到训练发展的。

新生儿不具备注意分配能力。

婴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在与成人交往中,需要视觉、听觉、动觉协调进行,也需要伴随着记忆、想象、情感、意志活动,注意分配能力得到发展。

注意分配能力是从事复杂劳动的必备条件。

例如:驾驶员、运动员、乐队指挥、教师等的工作都需要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差错。

在体育运动中,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时要对他们的注意分配能力进行专门训练。

如进行技术动作分配训练、视觉-动作协调训练等。

注意分配的测量,即检验被试同时进行两项工作的能力,可用来研究动作、学习的进程和疲劳现象,可用于医学、体育、交通、军事和特殊职业人员的选拔。

本实验呈现二类刺激:(1)光刺激:8盏led灯对应8个白色按钮,要求被试用左手食指按下随机亮起的一盏灯的对应的按钮。

(2)声刺激:声音刺激分高、中、低音三种,要求被试对仪器发出的连续的、随机的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用右手食指按相应反应键。

2.方法
2.1.被试:西南大学大学15级本科生生2名,其中男生1名,女生1名,年龄均
在19岁左右;
2.2.仪器和材料:EP708A 注意分配仪
2.3.实验设计与程序:
a.主试打开电源开关,介绍实验指导语:“这是测试注意分配的实验。


面将分三个阶段做:第一阶段是光剌激的实验,第二阶段是声刺激的实
验,第三阶段是声光刺激的实验。


b.第一阶段的光剌激实验。

主试按“声/光”键进行“声/光”测试模式选
择,直到显示“L”表示选择光刺激作为实验呈现刺激。

按“选时”键进
行测试时间的选择,直到显示“2.000”表示选择测试时间为2分钟。

c.主试告诉被试:面板上有八个灯将会随机呈现,哪个灯亮你就按对应的
那个键。

手离键后,稍等片刻会再一次呈现光剌激,你再作反应…直至
完成实验。

主试按“启动”键,则开始测试,被试用左手反应。

d.第二阶段的声刺激实验。

按“声/光”键进行“声/光”测试模式选择,
直至显示“S”表示选择声刺激。

选择测试时间为2分钟。

为使被试熟悉
声音的状态,在设置了“声/光”测试模式和测试时间后,请被试按声音
反应键,分别呈现高、中、低音。

按左边“红”键,呈现高音;按中间
“绿”键,呈现中音;按右边“灰”键,呈现低音。

e.被试熟悉声音状态后,主试告诉被试:仪器内有高、中、低音将会随机
呈现,哪种声响你就按对应的键。

手离键后,稍等片刻再会随机呈现声剌激,你再作反应…直至完成实验。

主试按“启动”键,则开始测试,被试用右手反应。

f.第三阶段的声光刺激实验。

主试按“声/光”键进行声/光测试模式选择,
直到显示“S L”表示选择“声+光”刺激作为实验呈现刺激。

选择测试时间为2分钟。

g.主试告诉被试:面板上八个灯将会随机呈现的,同时,将会随机呈现高、
中、低音。

哪个灯亮你就按对应的键,哪种声音响你就按对应的键。

手离键后,稍等片刻再会随机呈现剌激,你再作反应…直至完成实验。

被试用左手做光刺激的反应,右手做声音刺激的反应。

h.每个阶段被试需完成三组实验,总共完成九组实验。

每组实验结束后休
息两分钟。

每组实验结束后,主试按“显示”键,记录每组实验的结果。

光刺激反应的结果显示包括光的正确反应平均时间(秒)、光的正确反应次数和光的错误反应次数。

声刺激反应的结果显示包括高、中、低音分别的正确反应平均时间(秒)、正确反应次数和错误反应次数。

“声+光”刺激反应的结果显示包括光、高、中、低音分别的正确反应平均时间(秒)、正确反应次数和错误反应次数。

3.结果
见附表1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学生实验报告
根据表中数据得出,被试一的Q值为0.67,被试二的Q值为0.73。

4.讨论
4.1.根据结果解释注意分配现象。

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
象上。

本实验中被试将注意同时分配到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上,从而得出了Q值来表示被试的注意分配能力。

在本实验中,为了确保实验的精确性,去除了第一次试验记录,让被试进行了多次试验然后求其均值,同时也适当注意了实验的次数以防止联系效应,所以实验结果准确可信。

值在0-0.5范围内表示没有注意分配能力;在0.5-1.0范围内表示有注意分配能力,而且数值越大能力越强,1.0是注意分配能力最强;Q值大于1.0注意分配值无效。

注意分配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提升
的,在本实验中一般正常被试的Q值集中在0.7左右,说明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具备注意分配能力但是能力较低,同时也验证了本次试验的被试没有出现联系效应。

而第一次实验结果无效可能与被试本人的主观声音区分能力及熟练度有关。

4.2.比较两人数据,比较两人注意分配是否有个体差异。

表2可知,在本实验中两人在
声刺激的反应时间上有显著差异,并且准确率也有一定差别,但是最终的Q值差距不大,表明单一某项刺激的反应时间与准确率,并不会对最终结果的Q值造成过大影响,且在本实验中,个体差异不明显。

4.3.分析二人的Q值。

二人的Q值平均为0.70,注意分配能力一般,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如果有这方面需要可以进行专门训练以提高注意分配能力。

而且可以就专门类别的刺激的分配能力进行提升训练。

4.4.思考哪些工作特别需要具备注意分配能力。

在医学、交通方面应该尤其注意分配
能力的训练,尤其提高针对某一类刺激的注意分配能力,使其在本行业能的业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以便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5.结论
注意分配现象是存在的,即个体,相比在单一任务情境下,在双任务条件下视觉或听觉的选择反应任务的准确率更低。

参考文献
1.杨治良.心理实验指导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印制,2006,121 ~123 2.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456~4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