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卡的历史和发展趋势PPT课件
合集下载
智能卡的历史和发展趋势+PPT
管理
四、信息安全助金卡工程有序发展 ——安全缺陷和漏洞
• 信用卡诈骗 • 电子支付 、网络银行 、手机移动支付 诈骗
• 黑客软件、网络病毒、谍件等盗取客户银 行卡号、密码,非法获取银行业网站后台 数据库中客户资料和信息
• 通过网上银行大肆盗划持卡人卡内资金
• 在网上设立假的金融网站,骗取客户银行 卡号、密码的“谍件”,网络钓鱼
各种卡的性能比较
IC卡类别及应用范例
• 银行及零售业 • 有线电视付费 • 娱乐卡 • 公司/单位 • 医保卡 • 通信卡 • 交通卡 • 安全卡
简单CPU卡 简单CPU卡 加密存储卡 加密存储卡 加密存储卡 简单CPU卡 射频预付费卡 高级CPU卡
银行卡付费卡远程购物 有线电视用户卡 电子钱包成绩卡 出入控制卡考勤卡工资卡 医疗记录卡养老保险卡 付费电话卡移动电话卡 汽车行驶卡驾照卡收费卡 军用政府及计算机网络
其中B的长度为l字节.H的长度为2O字节,E 的长度为1字 节,MSG1由其余N一22字节组成 (4)检查字节B是否为6A; (5)检查字节E是否为BC; (6)计算MSG=(MSG1IIMSG2),检查是否满足 H==Hash[MSG],若是,报文合法。
静态数据认证(SDA)
• 终端使用基于公钥技术的数字签名,验证机制进行静态数 据认证。以验证驻留在IC卡中的重要静态数据的合法性。 目的在于判断IC卡个人化后数据是否在未授权的情况下发 生改变。此过程IC卡不执行任何处理。SDA采用了两层密 钥体系(参考图2):认证中心公私钥对、发卡方公私钥对。 使用第3节描述的签名,验证机制。发卡方用其私钥对卡 内重要静态数据签名并存放到IC卡内。处理过程如下:
IC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主体工程是从银 行卡起步的,银行卡工程是金卡工程的重 点
四、信息安全助金卡工程有序发展 ——安全缺陷和漏洞
• 信用卡诈骗 • 电子支付 、网络银行 、手机移动支付 诈骗
• 黑客软件、网络病毒、谍件等盗取客户银 行卡号、密码,非法获取银行业网站后台 数据库中客户资料和信息
• 通过网上银行大肆盗划持卡人卡内资金
• 在网上设立假的金融网站,骗取客户银行 卡号、密码的“谍件”,网络钓鱼
各种卡的性能比较
IC卡类别及应用范例
• 银行及零售业 • 有线电视付费 • 娱乐卡 • 公司/单位 • 医保卡 • 通信卡 • 交通卡 • 安全卡
简单CPU卡 简单CPU卡 加密存储卡 加密存储卡 加密存储卡 简单CPU卡 射频预付费卡 高级CPU卡
银行卡付费卡远程购物 有线电视用户卡 电子钱包成绩卡 出入控制卡考勤卡工资卡 医疗记录卡养老保险卡 付费电话卡移动电话卡 汽车行驶卡驾照卡收费卡 军用政府及计算机网络
其中B的长度为l字节.H的长度为2O字节,E 的长度为1字 节,MSG1由其余N一22字节组成 (4)检查字节B是否为6A; (5)检查字节E是否为BC; (6)计算MSG=(MSG1IIMSG2),检查是否满足 H==Hash[MSG],若是,报文合法。
静态数据认证(SDA)
• 终端使用基于公钥技术的数字签名,验证机制进行静态数 据认证。以验证驻留在IC卡中的重要静态数据的合法性。 目的在于判断IC卡个人化后数据是否在未授权的情况下发 生改变。此过程IC卡不执行任何处理。SDA采用了两层密 钥体系(参考图2):认证中心公私钥对、发卡方公私钥对。 使用第3节描述的签名,验证机制。发卡方用其私钥对卡 内重要静态数据签名并存放到IC卡内。处理过程如下:
IC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主体工程是从银 行卡起步的,银行卡工程是金卡工程的重 点
智能卡
全球智能卡销量区域细分市场份额
中国又是最大的应用 市场,几乎占据了全 球市场的三分之一
全球智能卡销量行业应用细分市场份额
3、智能卡的优点:
可靠 性高
金融、税务、公安、 应用 交通、邮电、通讯、 服务、医疗、保险 范围广 等 IC卡具有防磁、防静电、防机 械损坏和防化学破坏等能力 信息可保存100年 以上,读写次数 在10万次以上, 至少可用10年
照的重要要求。安全证件主要包括护照和证件
卡,其中证件卡包括驾驶员管理卡、军官证卡、
流动人口管理卡、居民身份证、公司员工卡等; 护照包括传统护照和芯片护照。
6、 智能卡的结构
建立智能卡的 程序编制器
处理智能卡 操作系统的代理
智能卡 的结构
作为智能卡应用 程序接口的代理
智能卡物理结构
集成电路
微处理器
其实质是银行卡从磁条卡向智能IC卡转换的过程。
智能卡
银行卡为什么要芯片化升级?
二、EMV迁移原因
迁移原因:IC卡的优势
安全性高
存储量大
可脱 机使 用
支持 一卡 多用
智能卡与磁条卡的比较
我国的IC卡迁移进展
三、试点案例
宁波市民卡是人民银行批准的第一个金融芯片 卡多应用试点项目,于2008年12月启动。该卡采 用PBOC2.0金融标准和非对称密钥体系。该卡除 了可以在当地超过四成的银联卡POS终端刷卡消 费外,目前已可以宁波市公交总公司所属的全部 125条线路公交车上即触即刷、快捷买票、并享 受票价6折优惠。
优点
耐用 性强
最大30G
存储 容量大
安全 性高
一般不易伪造及复制
4、智能卡的缺点:
成本高
制作成本高 专卡专用
智能卡介绍PPT课件
IFD可以是一个由微处理器、键盘、显示 器与I/O接口组成的独立设备,该设备通 过IC卡上的8个触点向IC卡提供电源并与 IC卡相互交换信息。
retu3r0n
1. 4 智能卡的国际标准
标准是IC卡设计制造与应用的支撑点,符合 标准是IC卡生存的条件。
按IC卡数据传送方式分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 式IC卡,故标准不同。
retu2r2n
1.3.2 IC卡存储区的分配和功能简介
一般分四个存储区
1、公开的(不保密的存储区) -内含公用信息,如发行标识符、持卡人帐号等。
2、外部不可读的存储区 -仅供内部使用,如PIN值、密钥。不允许将PIN值向外界传 送。
3、保密存储区 -含帐面余额、卡使用的服务类型及限额。 允许读取数据进行交易,并修改(如余额等)
应用领域:银行、交通、通信、卫生、社保、 公用事业……
retur5n
1. 2 卡的分类 按介质分
纸卡 磁卡 IC卡 光卡
retur6n
按芯片功能
存储器卡:无加密、逻辑加密 CPU卡:普通型、超级智能卡
1.存储器卡-卡中的集成电路为EEPROM 2. 逻辑加密卡-卡中的集成电路为加密逻辑
+EEPROM 3. CPU卡-实质为单片机的嵌入式应用
4、记录区 内含交易细节,称为日志,可供查询。 23
1.3.3 IC卡应用系统的基本构成
24
1.3.4 应用系统结构
Interface device 读写设备/读写器
25
26
27
28
29
1.3.5 IC卡的接口设备
配合IC卡工作的接口设备IFD(Interface device),或称为读写设备/读写器。
▪ 较好符合ISO7816标准。 ▪ 专用芯片设计卡(电话卡、小额电子钱包)。
retu3r0n
1. 4 智能卡的国际标准
标准是IC卡设计制造与应用的支撑点,符合 标准是IC卡生存的条件。
按IC卡数据传送方式分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 式IC卡,故标准不同。
retu2r2n
1.3.2 IC卡存储区的分配和功能简介
一般分四个存储区
1、公开的(不保密的存储区) -内含公用信息,如发行标识符、持卡人帐号等。
2、外部不可读的存储区 -仅供内部使用,如PIN值、密钥。不允许将PIN值向外界传 送。
3、保密存储区 -含帐面余额、卡使用的服务类型及限额。 允许读取数据进行交易,并修改(如余额等)
应用领域:银行、交通、通信、卫生、社保、 公用事业……
retur5n
1. 2 卡的分类 按介质分
纸卡 磁卡 IC卡 光卡
retur6n
按芯片功能
存储器卡:无加密、逻辑加密 CPU卡:普通型、超级智能卡
1.存储器卡-卡中的集成电路为EEPROM 2. 逻辑加密卡-卡中的集成电路为加密逻辑
+EEPROM 3. CPU卡-实质为单片机的嵌入式应用
4、记录区 内含交易细节,称为日志,可供查询。 23
1.3.3 IC卡应用系统的基本构成
24
1.3.4 应用系统结构
Interface device 读写设备/读写器
25
26
27
28
29
1.3.5 IC卡的接口设备
配合IC卡工作的接口设备IFD(Interface device),或称为读写设备/读写器。
▪ 较好符合ISO7816标准。 ▪ 专用芯片设计卡(电话卡、小额电子钱包)。
SIM卡知识介绍 PPT课件
SIM卡知识介绍
移动研究院 终端所 2008年8月
总提纲
SIM卡基本知识简介
SIM卡的发展历史概述 SIM卡的生产流程 SIM卡的主要作用 USIM卡的主要作用
SIM卡技术应用
OTA 大容量SIM卡 Smart Card Web Server NFC SIM卡
分提纲
SIM卡基本知识简介
SIM卡的发展历史概述 SIM卡的生产流程 SIM卡的主要作用 USIM卡的主要作用
增加主动式命令 增加已有主动式命令的可选项 增加事件下载定义 扩展TERMINAL PROFILE 字节定义
➢ USAT优势
能兼容2G业务 提供应用及业务的高速下载通道 提供更良好的用户界面 可开展更多的业务
USIM VS SIM
➢ 可观的数据传输能力 ➢ 高度的安全性 ➢ 完善的多级PIN管理 ➢ 多通道多应用平台 ➢ 强大的电话号码簿管理功能
OTA1
- 提出了OTA技术 的概念,初步 定义了技术实 现方式
- 各个厂商独立提 供OTA服务器 及技术
OTA2
- 解决了各卡商的卡片 和后台服务器的兼 容问题
- 不仅最终用户操作界 面能够统一,后台 系统的管理、维护, 以及SP业务的管理 都实现了统一
- 实现远程文件管理
OTA3
- 不仅支持短信通道 的业务菜单下载,
USIM卡上不但可以存放多个应用,并且可以同时 运行多达四个不同应用,例如用户可以在打电话的 同时进行数据下载和网上支付等。
➢ 强大的电话号码本管理功能 :
支持500条以上电话号码记录; 每条电话记录支持更多的附加信息; 支持分组管理; USIM应用和GSM应用可以共享同一电话号码本。
USIM鉴权方式与算法
移动研究院 终端所 2008年8月
总提纲
SIM卡基本知识简介
SIM卡的发展历史概述 SIM卡的生产流程 SIM卡的主要作用 USIM卡的主要作用
SIM卡技术应用
OTA 大容量SIM卡 Smart Card Web Server NFC SIM卡
分提纲
SIM卡基本知识简介
SIM卡的发展历史概述 SIM卡的生产流程 SIM卡的主要作用 USIM卡的主要作用
增加主动式命令 增加已有主动式命令的可选项 增加事件下载定义 扩展TERMINAL PROFILE 字节定义
➢ USAT优势
能兼容2G业务 提供应用及业务的高速下载通道 提供更良好的用户界面 可开展更多的业务
USIM VS SIM
➢ 可观的数据传输能力 ➢ 高度的安全性 ➢ 完善的多级PIN管理 ➢ 多通道多应用平台 ➢ 强大的电话号码簿管理功能
OTA1
- 提出了OTA技术 的概念,初步 定义了技术实 现方式
- 各个厂商独立提 供OTA服务器 及技术
OTA2
- 解决了各卡商的卡片 和后台服务器的兼 容问题
- 不仅最终用户操作界 面能够统一,后台 系统的管理、维护, 以及SP业务的管理 都实现了统一
- 实现远程文件管理
OTA3
- 不仅支持短信通道 的业务菜单下载,
USIM卡上不但可以存放多个应用,并且可以同时 运行多达四个不同应用,例如用户可以在打电话的 同时进行数据下载和网上支付等。
➢ 强大的电话号码本管理功能 :
支持500条以上电话号码记录; 每条电话记录支持更多的附加信息; 支持分组管理; USIM应用和GSM应用可以共享同一电话号码本。
USIM鉴权方式与算法
《IC卡技术培训》课件
IC卡的应用场景
IC卡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门禁系统、支付系统和身份认证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安全。
IC卡的技术原理
IC卡的组成结构
IC卡由集成电路芯片和外壳组成,芯片负责存储和处理数据,外壳起到保护和连接的作用。
IC卡的工作原理
IC卡通过外部读卡器供电,并与读卡器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数据的存储、处理和传输。
IC卡与射频技术
非接触式IC卡利用射频技术实现与读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无需物理接触,使用更加便捷。
IC卡的安全性
IC卡的安全标准
IC卡采用多重加密算法和安全协议,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交易安全。
IC卡的加密算法
IC卡使用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等加密技术,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
IC卡的防篡改和抗干扰
IC卡具有硬件和软件层面的防篡改和抗干扰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IC卡的维护和管理
IC卡的初始设置
IC卡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初始设置,包括个人信息录入和卡片功能配置等步骤。
IC卡的应用管理
IC卡需要进行应用管理,包括应用的安装、更新和删除,以及权限的设置和管理。
IC卡的故障排除
IC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故障,需要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以确保卡片的正常运行。
总结、应用广泛等优势,但也存在成本高和技术更新换代快等缺陷。
IC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IC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易提供了便利和安全。
IC卡技术的未来展望
未来,IC卡技术有望进一步发展,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为人们带来更多创新的应用和便利的体验。
IC卡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IC卡技术的发展历程
IC卡技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不断演进和改进,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IC卡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门禁系统、支付系统和身份认证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安全。
IC卡的技术原理
IC卡的组成结构
IC卡由集成电路芯片和外壳组成,芯片负责存储和处理数据,外壳起到保护和连接的作用。
IC卡的工作原理
IC卡通过外部读卡器供电,并与读卡器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数据的存储、处理和传输。
IC卡与射频技术
非接触式IC卡利用射频技术实现与读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无需物理接触,使用更加便捷。
IC卡的安全性
IC卡的安全标准
IC卡采用多重加密算法和安全协议,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交易安全。
IC卡的加密算法
IC卡使用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算法等加密技术,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
IC卡的防篡改和抗干扰
IC卡具有硬件和软件层面的防篡改和抗干扰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IC卡的维护和管理
IC卡的初始设置
IC卡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初始设置,包括个人信息录入和卡片功能配置等步骤。
IC卡的应用管理
IC卡需要进行应用管理,包括应用的安装、更新和删除,以及权限的设置和管理。
IC卡的故障排除
IC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故障,需要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以确保卡片的正常运行。
总结、应用广泛等优势,但也存在成本高和技术更新换代快等缺陷。
IC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IC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易提供了便利和安全。
IC卡技术的未来展望
未来,IC卡技术有望进一步发展,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为人们带来更多创新的应用和便利的体验。
IC卡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IC卡技术的发展历程
IC卡技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不断演进和改进,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智能卡工作原理》课件
《智能卡工作原理》PPT 课件
智能卡是一种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的芯片卡片,本课件将介绍智能卡的工作 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智能卡简介
定义和发展历程
智能卡是一种小巧灵活的卡片,经过多年的 发展,智能卡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技术。
分类及应用领域
智能卡根据功能和应用可以分为接触式卡和 非接触式卡,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身份 认证等领域。
2 安全机制
智能卡采用密码学算法、访问控制和安全协议等多种技术手段,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3 密钥管理
智能卡通过密钥的生成、分发和更新等过程,确保安全通信和防止信息泄露。
智能卡的发展趋势
发展现状
智能卡技术不断发展,应用 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推动数 字化社会的关键技术之一。
未来趋势
智能卡将更加智能化和多样 化,与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结 合,为人们提供更便利与安 全的服务。
智能卡的组成
物理结构
智能卡包含芯片、连接线 路和塑料卡身,通过这些 组成部分实现数据的存储 和处理。
内部结构
智能卡内部包含处理器、 内存、存储器和外部接口 等组件,实现卡片功能的 核心部分。
与读写器之间的通信 方式
智能卡与读写器之间通过 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方式 进行通信,交换数据和命 令。
智能卡的工作流程
智能卡与物联网的 结合
智能卡作为物联网中的关键 节点,将与各种设备和系统 相连接,构建能化的生活 和工作环境。1
认证过程
2
智能卡通过认证算法验证用户身份,
确保安全的数据交换和操作。
3
激活过程
智能卡在插入读写器后,激活并准备 开始进行通信和交互。
与外界的交互过程
智能卡与外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交 互,完成特定的功能和操作。
智能卡是一种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的芯片卡片,本课件将介绍智能卡的工作 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智能卡简介
定义和发展历程
智能卡是一种小巧灵活的卡片,经过多年的 发展,智能卡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技术。
分类及应用领域
智能卡根据功能和应用可以分为接触式卡和 非接触式卡,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身份 认证等领域。
2 安全机制
智能卡采用密码学算法、访问控制和安全协议等多种技术手段,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3 密钥管理
智能卡通过密钥的生成、分发和更新等过程,确保安全通信和防止信息泄露。
智能卡的发展趋势
发展现状
智能卡技术不断发展,应用 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推动数 字化社会的关键技术之一。
未来趋势
智能卡将更加智能化和多样 化,与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结 合,为人们提供更便利与安 全的服务。
智能卡的组成
物理结构
智能卡包含芯片、连接线 路和塑料卡身,通过这些 组成部分实现数据的存储 和处理。
内部结构
智能卡内部包含处理器、 内存、存储器和外部接口 等组件,实现卡片功能的 核心部分。
与读写器之间的通信 方式
智能卡与读写器之间通过 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方式 进行通信,交换数据和命 令。
智能卡的工作流程
智能卡与物联网的 结合
智能卡作为物联网中的关键 节点,将与各种设备和系统 相连接,构建能化的生活 和工作环境。1
认证过程
2
智能卡通过认证算法验证用户身份,
确保安全的数据交换和操作。
3
激活过程
智能卡在插入读写器后,激活并准备 开始进行通信和交互。
与外界的交互过程
智能卡与外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交 互,完成特定的功能和操作。
智能卡识别技术及应用课件
智能卡识别技术及应用课件
目录
• 智能卡识别技术简介 • 智能卡识别技术原理 • 智能卡的应用领域 • 智能卡的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 智能卡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智能卡识别技术简介
智能卡的定义与功能
总结词
智能卡是一种集成电路卡,具有存储、处理和加密数据的能力,常用于身份识别、电子支付等领域。
详细描述
智能卡可以用于企业门禁控制、计算机登录 等领域。通过智能卡,用户可以快速完成身 份认证和访问控制过程,同时避免了非法入 侵和信息泄露的风险,提高了企业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
04
智能卡的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信息泄露风险
总结词
智能卡的信息泄露风险主要来自于卡 片本身的安全漏洞和外部攻击。
详细描述
智能卡在制造、发行和使用过程中, 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导致信息被非法 获取。同时,外部攻击者也可能通过 技术手段窃取卡内信息。
详细描述
智能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主要用于身份识别和门禁控制。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智能卡逐渐发展成 为一种具有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的电子支付工具。进入21世纪,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智能卡得到了广泛应用,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能卡的分类与特点
总结词
智能卡有多种分类方式,包括按功能和应用领域分类 。不同类型的智能卡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详细描述
智能卡是一种基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卡片,具有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它能够存储个人信息,进行加密 运算,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智能卡广泛应用于身份识别、电子支付、门禁控制等领域,为 人们提供了方便、安全的身份认证和交易方式。
智能卡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智能卡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成熟期和普及期四个阶段。
目录
• 智能卡识别技术简介 • 智能卡识别技术原理 • 智能卡的应用领域 • 智能卡的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 智能卡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智能卡识别技术简介
智能卡的定义与功能
总结词
智能卡是一种集成电路卡,具有存储、处理和加密数据的能力,常用于身份识别、电子支付等领域。
详细描述
智能卡可以用于企业门禁控制、计算机登录 等领域。通过智能卡,用户可以快速完成身 份认证和访问控制过程,同时避免了非法入 侵和信息泄露的风险,提高了企业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
04
智能卡的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信息泄露风险
总结词
智能卡的信息泄露风险主要来自于卡 片本身的安全漏洞和外部攻击。
详细描述
智能卡在制造、发行和使用过程中, 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导致信息被非法 获取。同时,外部攻击者也可能通过 技术手段窃取卡内信息。
详细描述
智能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主要用于身份识别和门禁控制。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智能卡逐渐发展成 为一种具有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的电子支付工具。进入21世纪,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智能卡得到了广泛应用,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能卡的分类与特点
总结词
智能卡有多种分类方式,包括按功能和应用领域分类 。不同类型的智能卡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详细描述
智能卡是一种基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卡片,具有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它能够存储个人信息,进行加密 运算,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智能卡广泛应用于身份识别、电子支付、门禁控制等领域,为 人们提供了方便、安全的身份认证和交易方式。
智能卡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智能卡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成熟期和普及期四个阶段。
通普智能卡PPT课件
概述
• 非接触IC卡,又叫 射频卡,感应卡,感应式IC卡。 • 其中,我们把只读卡(只能通过读卡器读出卡号(ID号),而且卡号是固化的(不能
修改),不能往卡的分区再写数据,这种非接触卡,我们简称ID卡。EM(芯片厂家) 的ID卡拥有ID卡绝对的占有率,性价比最好,所以又叫EM卡,或者EM ID卡。 • 可读写的非接触IC卡,市面上绝大部分产品选用的是 Philips 的 Mifare One 芯片(有 人简称M1),所以,我们叫他 Mifare one卡,或者 Mifare 卡,或者叫 M1卡。还有些 卡 例如 Ti Logic等卡片,市场占有率很低,这里就不介绍了。 • Mifare One 卡,其中ISO1443 TYPE A 格式应用最为普及,广泛用于 门禁 考勤 消费 等一卡通场合。TYPE B格式用于身份证 地铁公交卡等一些场合。 • ID卡和Mifare卡已经占据了非接触IC卡90%以上的份额。 • Mifare 卡的容量 最常见的是 1K 字节(S50)的,(也有 4K字节(S70)的,在中国用得 还不多这里就不介绍了)
行业
• 银行业:磁条卡、PBOC标准卡 • 住建部:一卡通、市民卡、公共交通卡 • 医保 • 加油 • 高速
智能卡的种类
• 接触 • 非接触 • 逻辑卡 • cpu卡 • 频率 • 厚卡 薄卡 异形卡
按外形分类
• 感应卡根据外形分为 厚卡 薄卡 异形卡
厚卡:价格比较便宜,耐 用,厚度较厚放在钱包里 不如薄卡方便,适合放在 可佩戴的工作证里。
非接触IC卡主要特性
• 非接触IC卡主要特性: • 1) 卡与读写器之间非机械接触。 • 2) 卡本身是无源件,体积小,耐用可靠。 • 3) 读写器不需要卡座,可以完全密封盒子内。 • 4) 使用时无方向性,卡可以以任意方向通过读写器读写,即可完成读写工作。 • 5) 卡不带电源,自带天线,内含加密控制电路,支持DES、RSA等加密算法,
• 非接触IC卡,又叫 射频卡,感应卡,感应式IC卡。 • 其中,我们把只读卡(只能通过读卡器读出卡号(ID号),而且卡号是固化的(不能
修改),不能往卡的分区再写数据,这种非接触卡,我们简称ID卡。EM(芯片厂家) 的ID卡拥有ID卡绝对的占有率,性价比最好,所以又叫EM卡,或者EM ID卡。 • 可读写的非接触IC卡,市面上绝大部分产品选用的是 Philips 的 Mifare One 芯片(有 人简称M1),所以,我们叫他 Mifare one卡,或者 Mifare 卡,或者叫 M1卡。还有些 卡 例如 Ti Logic等卡片,市场占有率很低,这里就不介绍了。 • Mifare One 卡,其中ISO1443 TYPE A 格式应用最为普及,广泛用于 门禁 考勤 消费 等一卡通场合。TYPE B格式用于身份证 地铁公交卡等一些场合。 • ID卡和Mifare卡已经占据了非接触IC卡90%以上的份额。 • Mifare 卡的容量 最常见的是 1K 字节(S50)的,(也有 4K字节(S70)的,在中国用得 还不多这里就不介绍了)
行业
• 银行业:磁条卡、PBOC标准卡 • 住建部:一卡通、市民卡、公共交通卡 • 医保 • 加油 • 高速
智能卡的种类
• 接触 • 非接触 • 逻辑卡 • cpu卡 • 频率 • 厚卡 薄卡 异形卡
按外形分类
• 感应卡根据外形分为 厚卡 薄卡 异形卡
厚卡:价格比较便宜,耐 用,厚度较厚放在钱包里 不如薄卡方便,适合放在 可佩戴的工作证里。
非接触IC卡主要特性
• 非接触IC卡主要特性: • 1) 卡与读写器之间非机械接触。 • 2) 卡本身是无源件,体积小,耐用可靠。 • 3) 读写器不需要卡座,可以完全密封盒子内。 • 4) 使用时无方向性,卡可以以任意方向通过读写器读写,即可完成读写工作。 • 5) 卡不带电源,自带天线,内含加密控制电路,支持DES、RSA等加密算法,
智能卡识别技术及应用优秀课件
条形码逻辑值:对于两种元素宽条形码,宽元素 的逻辑值为1,窄元素的逻辑值为0;对于 多种元素宽条形码,若单位元素宽度是条, 则逻辑值为1;若单位元素宽度是空,则 逻辑值为0。
智能卡识别技术及应用优秀课件
连续型,离散型条形码: 取决于字符间是否有空位。
智能卡识别技术及应用优秀课件
长度固定,长度可变条形码:在条形码符号中,如 果符号所包含的条形码字符的个数是固定的, 则称此种码制是长度固定条形码,否则称为长 度可变条形码。
条形码元素:用以表示条形码的条和空,简称 为元素。
条形码字符:用以表示一个数字,字母及特殊 符号的一组条形码元素。
条:在条形码符号中,反射率较低的元素。
智能卡识别技术及应用优秀课件
空:在条形码符号中,反射率较高的元素。 位空:在条形码符号中,位于两个相邻的条
形码符号之间且不代表任何信息的空。 条高:在条的二维尺寸中较长的那个尺寸。 条宽:在条的二维尺寸中较短的那个尺寸。 条形码符号长度:在条形码符号中,排除两侧静
自校验条形码:如果一个印刷错误不引起一个字符 被译成此码制中的另一个字符,则称此种码制 为自校验条形码。
(n,k)码:具有多种元素宽度的连续性条形码,又 叫做(n,k)码。 n指一个条形码字符中所含 单位元素宽度的个数, k指一个字符中条或空 的个数。
智能卡识别技术及应用优秀课件
条形码符号的结构:
智能卡识别技术及应用优秀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智能卡识别技术及应用优秀课件
UPC码的编码 UPC码的特点: (1)长度固定的连续型数字式码制,字符集为0-9 (2)采用四种元素宽度,每个条或空是1,2,3或4
倍单位元素宽度。 (3)它包括 UPC-A 码和 UPC-E 码 UPC-A 码: (1)前6个字符为左手字符,后6个字符为右手字符 (2)起始字符和终止字符是两个警戒条 (3)每个字符有两个条和两个空,共7个单位元素宽
智能卡识别技术及应用优秀课件
连续型,离散型条形码: 取决于字符间是否有空位。
智能卡识别技术及应用优秀课件
长度固定,长度可变条形码:在条形码符号中,如 果符号所包含的条形码字符的个数是固定的, 则称此种码制是长度固定条形码,否则称为长 度可变条形码。
条形码元素:用以表示条形码的条和空,简称 为元素。
条形码字符:用以表示一个数字,字母及特殊 符号的一组条形码元素。
条:在条形码符号中,反射率较低的元素。
智能卡识别技术及应用优秀课件
空:在条形码符号中,反射率较高的元素。 位空:在条形码符号中,位于两个相邻的条
形码符号之间且不代表任何信息的空。 条高:在条的二维尺寸中较长的那个尺寸。 条宽:在条的二维尺寸中较短的那个尺寸。 条形码符号长度:在条形码符号中,排除两侧静
自校验条形码:如果一个印刷错误不引起一个字符 被译成此码制中的另一个字符,则称此种码制 为自校验条形码。
(n,k)码:具有多种元素宽度的连续性条形码,又 叫做(n,k)码。 n指一个条形码字符中所含 单位元素宽度的个数, k指一个字符中条或空 的个数。
智能卡识别技术及应用优秀课件
条形码符号的结构:
智能卡识别技术及应用优秀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智能卡识别技术及应用优秀课件
UPC码的编码 UPC码的特点: (1)长度固定的连续型数字式码制,字符集为0-9 (2)采用四种元素宽度,每个条或空是1,2,3或4
倍单位元素宽度。 (3)它包括 UPC-A 码和 UPC-E 码 UPC-A 码: (1)前6个字符为左手字符,后6个字符为右手字符 (2)起始字符和终止字符是两个警戒条 (3)每个字符有两个条和两个空,共7个单位元素宽
第1章智能卡概述
第1章 智能卡概述 山东建筑大学信电学院课件
ISO 7811 和ISO 7811规规规规规规规 -4 -5 (规磁1,2,3)
签名规 集集电集 内片规规
ISO 7811 规规规规规 -3 凸凸凸凸规规
图1.1 智能(IC)卡的外观
第1章 智能卡概述 山东建筑大学信电学院课件 1.1.2 智能卡的分类 1.按镶嵌芯片的不同分类 . 按卡内镶嵌芯片的不同可将智能卡分为存储器卡、逻辑加 密卡和CPU卡三类。 1) 存储器卡 存储器卡内嵌入的芯片为存储器芯片,这些芯片多为通用 EEPROM(或Flash Memory);无安全逻辑,可对片内信息不受限 制地任意存取;卡片制造中也很少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不完全 符合或支持ISO/IEC 7816国际标准,而多采用2线串行通信协议 (I2C总线协议)或3线串行通信协议。 存储器卡功能简单,没有(或很少有)安全保护逻辑,但价 格低廉,开发使用简便,存储容量增长迅猛,因此多用于某些 内部信息无需保密或不允许加密(如急救卡)的场合。
第1章 智能卡概述 山东建筑大学信电学院课件
发卡卡
图1.2 接触式IC卡外观
第1章 智能卡概述 山东建筑大学信电学院课件
内内内片
天பைடு நூலகம்天天
图1.3 非接触式IC卡外观
第1章 智能卡概述 山东建筑大学信电学院课件 3.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类 .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将智能卡分为金融卡和非金融卡 (即银行卡和非银行卡)。金融卡又分为信用卡和现金卡。前者 用于消费支付时,可按预先设定额度透支资金,后者可用做电 子钱包和电子存折,但不得透支。而非金融卡的涉及范围极广, 实质上囊括了金融卡之外的所有领域,如门禁卡、组织代码卡、 医疗卡、保险卡、IC卡身份证、电子标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EMV迁移的现状
• 到目前为止,五大国际卡组织中VISA, MasterCard、JCB和American Express 已经宣布向IC卡迁移,据不完全了解,已 经进行或计划迁移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20 个,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太区。英国和法 国最为积极,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迁移。亚 太区的日本,台湾、韩国.新加坡、泰国、 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和菲 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已经进行迁移或正在积 极筹划中。
IC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主体工程是从银 行卡起步的,银行卡工程是金卡工程的重 点
一、银行卡应用发展迅速
• 萌芽、起步阶段 1978年至1992年——实现 了“零”的突破(1985)
• 初步发展阶段 1993年至1996年——全国金 卡工程开始启动(1993)
• 联网通用阶段 1997年至2004年 ——中国 银联成立(2001)
各种卡的性能比较
IC卡类别及应用范例
• 银行及零售业 • 有线电视付费 • 娱乐卡 • 公司/单位 • 医保卡 • 通信卡 • 交通卡 • 安全卡
简单CPU卡 简单CPU卡 加密存储卡 加密存储卡 加密存储卡 简单CPU卡 射频预付费卡 高级CPU卡
银行卡付费卡远程购物 有线电视用户卡 电子钱包成绩卡 出入控制卡考勤卡工资卡 医疗记录卡养老保险卡 付费电话卡移动电话卡 汽车行驶卡驾照卡收费卡 军用政府及计算机网络
因 • 利弊权衡对我国EMV迁移的
见解和建议
EMV迁移的优点
• 防止伪卡欺诈损失 由于传统的磁条卡技术含量低,使得银行卡 欺诈犯罪成为全球银行共同的大敌 ,EMV标 准有效地解决了银行卡的安全问题,能很好 地解决目前主要的银行卡犯罪问题。 • IC卡在多功能运用上的优势 IC卡存储量大并可进行数据处理的特点使发 卡银行可以在其上开发出很多新的功能 。
• 品牌创建阶段 2004年至今——银联标准已 真正成为民族银行卡产业的标准,并成为 国际银行卡产业的一支新兴力量
二、智能卡行业应用向纵深发展
• 电信及网络通信领域:始终是我国IC卡应用的最大市场 (占我国IC卡发行总量的75%左右 )
• 公安领域:采用非接触式IC卡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预 计2008年末完成约9亿张的发行量 ),电子机读旅行证件, 用RFID技术开展汽车电子车牌及智能交通系统
管理
四、信息安全助金卡工程有序发展 ——安全缺陷和漏洞
• 信用卡诈骗 • 电子支付 、网络银行 、手机移动支付 诈骗
• 黑客软件、网络病毒、谍件等盗取客户银 行卡号、密码,非法获取银行业网站后台 数据库中客户资料和信息
• 通过网上银行大肆盗划持卡人卡内资金
• 在网上设立假的金融网站,骗取客户银行 卡号、密码的“谍件”,网络钓鱼
• 典型的基于EMV标准的IC卡支付系统中,有 六个主要的实体
认证机构
(CA) 持卡人
(CardHolder) 卡片
(Card) 终端
(Termina1) 发卡方
(Issuer) 收款方 (Acquirer)
持卡人 (CardHolder)
(Termina1)
EMV迁移
• EMV迁移的优点 • 国外EMV迁移的现状 • 国内EMV迁移进行缓慢的原
金融卡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卡(本质)
金融卡
金融(应用)
一、卡的简介及其历史与发展 二、金融卡的发展与应用 三、EMV迁移
卡的类型
• 光电检测卡 • 磁卡 (银行卡——目前我国主要的金融卡类型) • 接触式IC卡 (接触式IC卡―IC电话卡、SIM卡、社保卡) • 非接触式 IC卡 (IC卡―公交乘车卡、校园卡、第二代身份证)
国内EMV迁移进行缓慢的原因
• 中国的银行卡事业正在进入一个高速 发展的时期,卡种繁多、发卡量激增。
• 我国绝大部分是借记卡,采取的是密 码确认方式,信用风险总量不会太大, 各商业银行EMV迁移的动力不足。
四、信息安全助金卡工程有序发展
——应对措施建议
• 物理安全——信息产品自身安全性(密码 技术,芯片安全性等)
• 确保数据存储和交换的正确性(校验技术 等)
• 信息系统的安全 • 信息内容和资源的可信
——技术性研究和应用性研 究双管齐下
EMV标准/迁移
• EMV标准 • EMV迁移 • 基于EMV标准的金融IC卡安全框
卡的发展过程
条码卡磁卡接触式IC卡非接触 式智能卡
1、打孔卡 条码卡 优点: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技 术成熟,读写时免接触 缺点:信息外露,保密性极差 隐形条码卡
卡的发展过程
2、磁卡:成本低廉,易于使用,便于管理,且具有一定的 安全特性
普及(USA:Visa 卡/MasterCard )在美国由于 磁卡 广泛应用于银行、证券等系统,磁卡的应EMV标准是由EuroPain、MasterCard和Visa三 大国际卡组织共同制定的金融支付系统的IC卡及 读卡终端的互操作规范.它着眼于取代磁条卡, 实现全球范围金融IC卡的跨国界、跨厂商、跨金 融机构的互操作。并提供一卡多用的基础。
• 典型的基于EMV标准的IC卡支付系统中,有 六个主要的实体(认证机构(CA),持卡人 (CardHolder),卡片(Card),终端(Termina1), 发卡方(Issuer),收款方(Acquirer)
系 统非常完善
智能卡系统在美国的发展远比欧洲国家要慢 非常完善的磁卡应用系统(例如银行系统)
弥补了磁卡本身在其安全保密特性上所存 在的不足
卡的发展过程
3、接触式IC卡 存储器卡 逻辑加密卡 多功能智能卡
4、非接触式IC卡(射频卡 ) 公交、轮渡、地铁的自动收费系统,也应用在门禁管理、 身份证明和电子钱包
• 建设及公共服务领域:公共交通、燃气、供水、供电、供 暖、数字社区、路桥收费、停车场管理、风景园林等行业
• 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 :社会保障卡
• 另外还有:卫生领域,旅游行业、食品、药品监管领域、 税务领域 、电子口岸领域、广播电视领域等
三、金卡工程RF I D试点初见成效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面向工业生产过程与安全生产管理 3、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管理 4、重要物品的防伪和安全管理 5、智能交通系统与机动车、驾驶员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