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纪录片家园观后感5篇
《家园》观后感
![《家园》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341041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33.png)
《家园》观后感《<家园>观后感》在观看完《家园》这部纪录片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中展现的地球的美丽与伤痕,让我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影片开篇,那一幅幅壮丽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广袤无垠的草原,成群的野生动物自由奔跑;湛蓝深邃的海洋,波涛汹涌,孕育着无尽的生命;雄伟的山脉,云雾缭绕,仿佛是大地与天空的连接桥梁。
这些画面让我深切感受到地球的美丽与神奇,它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家园。
然而,随着影片的推进,我看到了地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过度的砍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曾经郁郁葱葱的森林变得满目疮痍。
那些被砍伐的树木,不仅仅是植物,它们是许多动物的栖息地,是地球的“肺”。
森林的减少,使得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下降,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
同时,动物们失去了家园,物种灭绝的速度令人揪心。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污染。
工厂排放的废气让天空变得灰暗,污水让河流变得污浊不堪。
曾经清澈见底的小溪,如今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曾经可以直接饮用的井水,现在却充满了有害物质。
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威胁到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人口的快速增长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土地被过度开发用于建设城市和农田。
这导致了生态空间的压缩,许多生物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威胁。
而且,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进一步破坏了土壤的质量和生态环境。
影片中还提到了能源的消耗问题。
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使得能源储备日益减少,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
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虽然在不断推进,但还远远不够。
我们需要加快能源转型的步伐,才能为地球的未来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保障。
看着这些画面,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我们常常把地球当作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却忽略了它也是一个需要呵护和关爱的生命共同体。
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生活便利的同时,是否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地球的承受能力?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累积起来却对地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家园home纪录片观后感(通用6篇)
![家园home纪录片观后感(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16461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d.png)
《家园》(Home),⼀部筹备15年,跨越50多个国家,动⽤88000名员⼯,21个⽉拍摄完成,史上投资最⼤的环保纪录⽚。
以下是Sara店铺为⼤家提供的纪录⽚home观后感,供⼤家参考借鉴! 家园home纪录⽚观后感篇1 前⼏天,我看了⼀部法国纪录⽚《家园》,看完后,感触很深,有许多想法。
这部纪录⽚的开头,旁⽩者定位于地球母亲,就点名了中⼼,她是这么说的:“请听我说,你跟我⼀样,是智⼈。
是⼀个有智慧的⼈。
⽣命是宇宙的奇迹,出现于约四⼗万亿年前,⽽我们⼈类只有⼆⼗万年的历史,但是⽣命却破坏了,地球⽣命赖以⽣存的平衡。
请细听这个不寻常的故事,你的故事,然后决定你就应做些什么。
” 就是这⼀段话,使我更想观看这部电影,并且,我正在这段话的意思! 这部电影⼤部分是采⽤航拍的⽅式,开始是先把美丽的⼀⾯展现出来,表现出⼀种⽣态平衡的完美性。
之后就是⼈类的出现和肆⽆忌惮的扩张。
从不同的视觉来看拥挤的街道、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被虐待的动物以及……这些都是⼈类的杰作。
看到地球这么虚弱了,我们怎能不动⼼?告诉⾃⼰尽可能去善待它多⼀点,尤其是那些富裕的⼈,你们的富裕⽣活在某种程度上过得很残忍,你们就应把你们的钱、物、⼒,⽤在环保、公益上,这样对你们也好,对所有⼈也好。
但⽚中的最后还是给予我们期望。
各国政府都去⽤⼼地参与环保事业,发展洁净能源,对于我们个⼈最主要的还是观念和⾏动。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保护我们的家园。
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我们更需要乐观扎实的⾏动。
⽽这样的⾏动让我们未来更幸福⽽⽣活。
就让我们⼀齐来保护这独⼀⽆⼆的可爱的地球吧!不要再让它受伤了! 《家园》,值得我们去观看。
家园,值得我们去保护。
是啊,为了⼈类共同的家园,是该做出⾏动了!从每⼀个⼈做起。
关注⼈类最基本、最真实、最根本的需要。
节约能源,从我做起! 家园home纪录⽚观后感篇2 地球是⼈类的家园,是⼈类赖以⽣存的摇篮,是母亲。
⼈类的历史只有20万年,地球却已经存在了差不多40亿年。
【观后感】观后感1500字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
![【观后感】观后感1500字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fb6ca1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9.png)
【观后感】观后感1500字纪录片家园观后感《家园》是一部纪录片,通过扎实的拍摄手法展现了中国西部一个独特的藏族村庄的故事。
这部电影给予了我很大的震撼和感动。
以下是我观后的感受和体会。
这部纪录片展现了中国西部一个古老而独特的藏族村庄的生活。
电影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这个村庄的建筑风格、山水田园风光以及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
我通过镜头看到了村中的古老建筑、宽阔的田地和波澜壮阔的山峦。
我感受到了村民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状态,他们依靠山水而生活,同时也尊重和保护山水。
电影通过镜头记录了这个村庄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我看到了村民们在节日中穿着华丽的藏族服装,跳着优美的舞蹈,唱着悠扬的歌曲。
他们保留了自己的传统习俗和礼仪,保持了与祖先的联系。
电影还揭示了村庄中的一些社会问题,如贫困、教育和农业。
通过这些贫困和困难的家庭故事,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个村庄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他们依然坚持秉持传统的价值观念,努力奋斗通过勤劳和智慧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些村民们从容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坚韧和智慧。
这部电影通过拍摄和讲述一个村庄的故事,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启示。
通过这个村庄的故事,我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追求物质的欲望,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也日益严重。
这部电影提醒我们要警惕这种现象,并通过这个村庄的故事告诉人们,需要尊重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才是人类的生活方式。
《家园》是一部十分感人和引人思考的纪录片。
通过扎实的拍摄手法,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这个古老而独特的藏族村庄的生活。
通过镜头揭示了这个村庄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也体现了村民们坚韧和智慧的一面。
这部电影给予了我很大的震撼和感动,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待自然和生活的态度。
我相信,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个村庄的故事,也提供了人们一种思考和启示。
观看央视保护环境专题纪录片共同的家园观后感范文合集五篇
![观看央视保护环境专题纪录片共同的家园观后感范文合集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bd859b1eb91a37f0115cf2.png)
懈怠会引起无聊,无聊会导致懒散。
成功不是得到多少东西,而是把身上多余的东西的扔掉多少。
下面是为您推荐观看央视保护环境专题纪录片共同的家园观后感范文合集五篇。
央视纪录片共同的家园观后感1以前地球山青水秀,有一张美丽的面孔,现在人们乱扔垃圾,让地球母亲美丽的面孔上长起了无数黑色的斑点。
现在我们不能再让地球母亲的面孔上长出斑点,而要把面孔上的斑点除去。
每天我放学回家,走过小区那片绿油油的草地时,看到周围干干净净,就会想起一位老奶奶。
老奶奶是我偶然发现的。
刚开始我看见她拿着个袋子在那捡垃圾,以为她是个环卫工人,但后来才知道老奶奶并不是环卫工人,而是一位退休老人。
有一次,我约了几个好朋友在那片草地上做游戏,玩着玩着,一个伙伴随手把手上的空饮料瓶扔到草地上。
过了一会儿,那位老奶奶走来,弯下腰,把我那伙伴仍的空饮料瓶捡了起来,放到一个袋子里,我看到那个袋子里装满了垃圾和空饮料瓶。
太阳火辣辣地晒着我们,老奶奶已经满头大汗了,但依然认真仔细地捡着我们身边的垃圾。
老奶奶捡完后,就对我们说:“小朋友们,我们大家一定要保护环境,不能乱扔垃圾,知道吗?”我们听后,脸都红了,感到非常惭愧,特别是那个扔空饮料瓶的伙伴。
我想:老奶奶都那么老了,都不嫌脏,天天来捡垃圾。
还那么保护环境,我们是学生,更要自觉保护环境。
老奶奶天天坚持来那片草地捡垃圾,既不怕辛苦,也不嫌脏,用自己的双手保护了那一片绿绿的草地的环境卫生。
垃圾,看起来是一件很普通、很平凡的事情,但她天天能坚持去捡垃圾,那就是一件不容易、不平凡的事情。
我们今后要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才行。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没有地球,人类就没有生存之处,所以地球上的环境要靠大家。
让我们一起珍惜、爱护我们的家园吧!地上变得干净了,似乎山变得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大自然更美了。
央视纪录片共同的家园观后感2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5篇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f8ec05551810a6f42486e3.png)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5篇《家园》是法国生态学家.著名摄影师扬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Bertrand)的杰作,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家园纪录片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家园纪录片观后感1前几天观看了纪录片《家园》,感触颇深.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也深刻地指出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这部电影深深地拷问着你我:我们应该做什么?接着,影片又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示了她是如何创造出了这绝美的蓝色星球.但她却又看着人类一点点将她毁灭,并且将人类自己也一步步送进坟墓.上帝将毒害大气层的碳囚禁在地壳,而人类却又亲手打开潘多拉盒子,让它来毒害自己的肺,但这仿佛还不够,人类还要制造出农药,聚乙烯来加速自己的灭亡.〝人类的欲望与数量似乎都在无休止的增大.人类在积极繁殖的同时,剥夺了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因为人类的存在,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0倍;因为人类的存在,海洋将在2_0年无鱼可捕;因为人类的存在,北极在随便哪一年的夏天都有可能完全融化,而北极圈各国却早早地投入到了争夺北极航道的斗争中,他们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人类的处境不容乐观,地球变得越来越热,海平面越来越高,那么,马尔代夫.东京.纽约.甚至于广州…它们将要怎么办?环境问题没有疆界,更不要以为他离我们很远,未来并不遥远,只是要看我们选择怎样的未来.狂热的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们或是对于数字十分感兴趣的人很多,可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以现在的增长速度,本世纪人口总数将达到90亿;全球花在军备上的资金是援助发展中国家的_倍;每天有5000人因引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十亿人在饥饿边缘挣扎,而全球一半谷物用以喂养牲口或作饲料.每年有一千三百万公顷森林消失,到2_0年全球将至少有两亿五千万气候难民.正如影片所说〝要悲观已经太迟.〞,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面对贫困,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许多国家政府也纷纷意识到这一点.在韩国,全国性的植树计划是被破坏的森林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四分之三纸张是循环再造,哥斯达黎加在军备与环保之间选择了环保,这个国家没有军队,他将本应投入军备的资金投入到了环保中.但是中国每星期就建两座燃煤发电站,再看看丹麦,有一座燃煤发电站将释放的煤送到地底,而非天空.作为一个普通民众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不管怎样做,首先要看你愿不愿意去做了,想想大家都买了些什么吧.〝We all have power to change ,what are we waiting for〞地球很美,但有赖于你.前几天,我看了一部法国纪录片《家园》,看完后,感触很深,有许多想法.这部纪录片的开头,旁白者定位于地球母亲,就点名了中心,她是这么说的:〝请听我说,你跟我一样,是智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生命是宇宙的奇迹,出现于约四十万亿年前,而我们人类只有二十万年的历史,但是生命却破坏了,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平衡.请细听这个不寻常的故事,你的故事,然后决定你应该做些什么.〞就是这一段话,使我更想观看这部电影,并且,我正在这段话的意思!这部电影大部分是采用航拍的方式,开始是先把美丽的一面展现出来,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美性.接着就是人类的出现和肆无忌惮的扩张.从不同的视觉来看拥挤的街道.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被虐待的动物以及......这些都是人类的杰作.看到地球这么虚弱了,我们怎能不动心?告诉自己尽可能去善待它多一点,尤其是那些富裕的人,你们的富裕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过得很残忍,你们应该把你们的钱.物.力,用在环保.公益上,这样对你们也好,对所有人也好.但片中的最后还是给予我们希望.各国政府都去积极地参与环保事业,发展洁净能源,对于我们个人最主要的还是观念和行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保护我们的家园.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我们更需要乐观扎实的行动.而这样的行动让我们未来更幸福而生活.就让我们一起来保护这独一无二的可爱的地球吧!不要再让它受伤了!《家园》,值得我们去观看.家园,值得我们去保护.是啊,为了人类共同的家园,是该做出行动了!从每一个人做起.关注人类最基本.最真实.最根本的需要.节约能源,从我做起!!家园纪录片观后感2前不久,经人介绍,在电脑前一口气看完了电影《家园》.影片仅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却是导演历经_年筹备.历访50多个国家,动用88000多名员工拍摄而成.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也深刻地指出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这部电影深深地拷问着你我:我们应该做什么?接着,影片又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示了她是如何创造出了这绝美的蓝色星球.但她却又看着人类一点点将她毁灭,并且将人类自己也一步步送进坟墓.上帝将毒害大气层的碳囚禁在地壳,而人类却又亲手打开潘多拉盒子,让它来毒害自己的肺,但这仿佛还不够,人类还要制造出农药,聚乙烯来加速自己的灭亡.人类的欲望与数量似乎都在无休止的增大.人类在积极繁殖的同时,剥夺了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因为人类的存在,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0倍;因为人类的存在,海洋将在2_0年无鱼可捕;因为人类的存在,北极在随便哪一年的夏天都有可能完全融化,而北极圈各国却早早地投入到了争夺北极航道的斗争中,他们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人类的处境不容乐观,地球变得越来越热,海平面越来越高,那么,马尔代夫.东京.纽约.甚至于广州…它们将要怎么办?环境问题没有疆界,更不要以为他离我们很远,未来并不遥远,只是要看我们选择怎样的未来.狂热的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们或是对于数字十分感兴趣的人很多,可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以现在的增长速度,本世纪人口总数将达到90亿;全球花在军备上的资金是援助发展中国家的_倍;每天有5000人因引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十亿人在饥饿边缘挣扎,而全球一半谷物用以喂养牲口或作饲料.每年有一千三百万公顷森林消失,到2_0年全球将至少有两亿五千万气候难民.正如影片所说要悲观已经太迟. ,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面对贫困,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许多政府也纷纷意识到这一点.在韩国,全国性的植树计划是被破坏的森林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四分之三纸张是循环再造,哥斯达黎加在军备与环保之间选择了环保,这个国家没有军队,他将本应投入军备的资金投入到了环保中.但是中国每星期就建两座燃煤发电站,再看看丹麦,有一座燃煤发电站将释放的煤送到地底,而非天空.作为一个普通民众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不管怎样做,首先要看你愿不愿意去做了,想想大家都买了些什么吧.We all have power to change ,what are we waiting for 地球很美,但有赖于你.家园纪录片观后感3上午,用手机看了一部让人哭泣的纪录片《Home》,翻译过来就是《家园》.这是一部史上投资最大的环保纪录片,已被翻译成_种语言,中文周迅配音,非常美,非常棒的纪录片.一天内,该片在_1个国家发行,打破了历史上电影发行量最大的世界纪录.导演是著名的法国航空摄影师.环保人士杨?阿尔蒂斯-贝特朗.影片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现地球的绝美以及日趋危机的现状.影片开始以唯美的拍摄手法,介绍经过40亿年的漫长演变,地球变成一个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奇特美丽的蓝色星球.接着,遍历整个地球,遍及50多个国家的摄像,告诉我们:自人类出现已来,只用了20万年的时间,便将地球的宝贵资源消耗殆尽,珍稀物种灭绝,原始资源奇缺,污染日益严重.影片最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对地球的残酷掠夺,应当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人类以及地球的明天将何去何从,是继续破坏直至毁灭还是行动起来拯救我们的唯一的家园.当前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了什么,而是我们剩下的还有什么.现在已不再是悲观的时候,人类应该立即联手,积极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看没有翻译过来的片子很累,要每时每刻看屏幕下面的汉字,否则你就不知道讲什么,坚持看完,很感动,正如周迅所言: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家园纪录片观后感4地球的存在已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个奇迹又美丽的世界.人类的生存已有20万年,聪明的人类在20万年改变了这个地球的面貌.在看了这部《家园》电影之后,让我真正了解到地球在短短几百年之内多种生物已绝种了.电影的开始是把地球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美性.接着就是人类的出现和肆无忌大的扩张.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以及多种动物面临的灭绝危机.温度不断上升,许多地方将遭遇旱灾.饥荒.森林被砍伐,就像电影里面所说的〝森林的多样性被单一品种的棕榈取代〞科学越来越发达,工厂也逐渐增多,空气也越将被污染.人类的需求是无底的炉子,需要更多的燃料,石油终有一天会被采完,以后我们将要面临着怎样的灾难,到2_0年会有2亿人沦为难民.现在,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什么?而是我们还拥有什么?更需要的是一种保护的理念和行动.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我们更需要乐观扎实的行动,而这样的行动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幸福而生活.家园纪录片观后感5前几天观看了纪录片《家园》,感触颇深.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也深刻地指出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这部电影深深地拷问着你我:我们就应做什么?之后,影片又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示了她是如何创造出了这绝美的蓝色星球.但她却又看着人类一点点将她毁灭,并且将人类自己也一步步送进坟墓.上帝将毒害大气层的碳囚禁在地壳,而人类却又亲手打开潘多拉盒子,让它来毒害自己的肺,但这仿佛还不够,人类还要制造出农药,聚乙烯来加速自己的灭亡.〝人类的欲望与数量似乎都在无休止的增大.人类在用心繁殖的同时,剥夺了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因为人类的存在,此刻物种灭绝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0倍;因为人类的存在,海洋将在2_0年无鱼可捕;因为人类的存在,北极在随便哪一年的夏天都有可能完全融化,而北极圈各国却早早地投入到了争夺北极航道的斗争中,他们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人类的处境不容乐观,地球变得越来越热,海平面越来越高,那么,马尔代夫.东京.纽约.甚至于广州…它们将要怎样办?环境问题没有疆界,更不要以为他离我们很远,未来并不遥远,只是要看我们选取怎样的未来.狂热的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们或是对于数字十分感兴趣的人很多,但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以此刻的增长速度,本世纪人口总数将到达90亿;全球花在军备上的资金是援助发展中国家的_倍;每一天有5000人因引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十亿人在饥饿边缘挣扎,而全球一半谷物用以喂养牲口或作饲料.每年有一千三百万公顷森林消失,到2_0年全球将至少有两亿五千万气候难民.正如影片所说〞要悲观已经太迟.〝,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应对贫困,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许多国家政府也纷纷意识到这一点.在韩国,全国性的植树计划是被破坏的森林恢复,森林覆盖率到达,四分之三纸张是循环再造,哥斯达黎加在军备与环保之间选取了环保,这个国家没有军队,他将本应投入军备的资金投入到了环保中.但是中国每星期就建两座燃煤发电站,再看看丹麦,有一座燃煤发电站将释放的煤送到地底,而非天空.作为一个普通民众的我们就应怎样做呢?其实不管怎样做,首先要看你愿不愿意去做了,想想大家都买了些什么吧.家园纪录片观后感范文5篇。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5100d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3.png)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前言《家园纪录片》是一部让我深思的纪录片,片中通过真实的镜头展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发了我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影片内容影片以家园为主题,讲述了一个由人类和自然共同构建的家园。
通过记录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示了人类在传统农业、城市化进程、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在纪录片的开始,导演用美丽的风景镜头引起了观众的注意,让人不禁为大自然的美景所倾倒。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逐渐看到了家园的危机。
通过对农业的描述,我们看到了传统农业对土壤和环境的破坏,以及农药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看到了土地开发带来的生态失衡和资源浪费。
同时,影片也揭示了现代化生活方式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如能源消耗、垃圾污染等。
影片的思考《家园纪录片》让我反思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在追求经济和生活质量的同时,是否应该更加关注环境保护?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尊重自然,积极参与到环境友好的行动中来?看到大自然面临的危机,我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保护家园,为子孙后代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鼓励徒步、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此外,我们还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选择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减少垃圾的产生。
其次,应该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只有当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才能通过集体行动来保护家园。
政府、学校、企业等应该共同合作,加大环境教育的力度,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另外,政府和企业也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制定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
同时,应该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平衡。
结语《家园纪录片》唤醒了我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我们身处这个地球,这个共同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加强环境教育,建立更严格的法律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Thedocumentaryhome.)
![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Thedocumentaryhome.)](https://img.taocdn.com/s3/m/4707944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9.png)
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The documentary home.)One of the more recent environmental films, "home," was seen last night at last. The director and photographer, with impeccable vision and lenses, are alert to the most powerful current events. The beginning is to show us the most beautiful aspect of the earth, showing a perfect balance of ecology. Then came the appearance of man and unbridled expansion. The photographer basically used aerial to overlook the homes in a disastrous state. From this vision, you see crowded streets, vanishing green spaces, melting glaciers, battered animals, and....... These are the masterpieces of mankind. Let us know the true colors of Mount Lu. Narrator, located in the height of the earth mother, set up a master gesture, to see the earth has been so weak, how can we not be tempted?As the film says, what counts is not what we lose, but what we have. What is needed is an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and action. Waste less time in KTV, in the banquet table, luxury shops, down to see this kind of documentary, tell yourself,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ir own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earth, do their best to treat it a little. Especially those rich people, the rich life in you to some extent, is really very cruel.But in the end, the film gives us hope. All governments shoul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caus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 clean energy,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us. Avoid unnecessary waste to protect our homes. Pessimistic expectations for the future, we need more optimistic, solid action. And such action can make our future more happy and live.June 5, 2009, another earth environment day. A largeenvironmental documentary "home" ("HOME STUNNING VISUAL PORTRAYAL OF EARTH A") is released worldwide. It is on display not only in traditional theaters, theaters, but also in the internet. This made the "homeland" instantly spread around every corner of the globe.Thanks to my friend's help, I was able to see the "home" in the first time, and I felt that maybe only two words could describe it: "shock."!The uncontrolled expansion of human desires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arth's ecology, the home we live on, is no longer a new topic. All kinds of materials, pictures, books, TV and movies have already appeared in endlessly. However, how to see the "home" is still deeply shocked? That is because the film produced by the aerial that has never been on the scarred earth overlooking the effect that a unique girl with straightforward commentary which reveals that there are at heart, to chant like reciting music produced by shock......"Home" is a French ecologist and famous photographer Jan ? Bertrand (Yann Arthus Bertrand - Altis) is his masterpiece of human compassion, the great crystallization on the earth. It is said that for 20 years, Bertrand has been relentlessly shooting the earth's ecological changes in the air. And "home" is that he experienced 15 years of preparation, after 18 months, a total of 217 days, through 54 countries, 120 shooting points after the birth of the shooting. You can imagine, in the beautiful scene, that a meaningful interpretation,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is blood and his team. He said, "the biggest feature of this documentary is not fresh, nothing is not known,not by human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 is, "we know everything, but we're not going to face everything, not to believe everything, and now placed in front of all human beings is the question of action, we to change the way we live only 10 years, fleeting, and we do not know the final is not successful, but we must do so before all this must also let us understand what we are fighting." The core idea that Bertrand and his co - authors set for the film was: "what do we have to face when we spend our natural heritage?"" Of course, "home" shows far more than Bertrand's French surge of passion. For reasons of credibility, "home" for all the comments written, by the 2007 Nobel Peace Prize winner Gore (Al Gore) and the famous American environmentalist • Leicester; Brown (Lester Brown) reading and approval. Environmental experts provided Bertrand with detailed and up-to-date data. Therefore, some critics say that "homeland" shows the American rationality and French sensibility, which is perfect.Of course,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big world. Even in face of such a severe reality, there are still different voices. Some say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arth is caused by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orbit that orbits the sun, the angle of the earth's axis, the radioactive decay, and the gravity heat deep beneath the earth's crust ,One of the factors is not human; others say, few people will because of a possible future disasters sacrifice the quality of life, because this is a violation of human nature; of course, more people argue that it is the desire of people in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let people abandon, even is to control their own desires, it is tantamount to doing.Indeed, in many of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oday's earth's greenhouse effect, human beings are not necessarily the only cause, and may not even be the main cause. As far as human cognition of the world is concerned, the exploration of this phenomenon has just begun, and the conclusion can not be accurate. However, the obvious fact is that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and warmer, and the various impacts are emerging. In the face of this change, as the global village most citizens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human beings and what should be done, but not on the sidelines, should not continue to sin. This has become a consensus among more and more people, as well as a core point of view in "homeland" again.Desire, indeed, is a motive force for the progress of man and society. Man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ventions are driven by the satisfaction of human desires. However, to this day,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realized that "everything is related to one another."". All nature is XiangShengXiangKe, interrelated. The der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ything can not be ignored. Once this balance is broken, unexpected changes will take place, which will eventually bring disaster to mankind itself. This is one of the core ideas advocated by homeland. In fact, this is also the truth tha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as long been a hint of truth.As for the pursuit of quality of life is a human nature view though absurd, but because of its strong utilitarian value for many people to. In fact, even now,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ves has been suffering fro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eople aresuffering from all sorts of strange diseases, which are not in line with affluence and poverty. Moreover, any rational person will admit that a man cannot live for himself alone. Even taking into account only for their descendants, should not because the so-called quality of life and let their people under water, dirty filthy air, and by sea level rising to do "climate migration". It is time for man to regain his senses and think with his head instead of his senses!The "shared, intelligent, abstemious life" advocated in "home" is particularly moving. Pessimism and criticism are often useless, Bertrand argues. He said: "I managed to photograph" home "as a gaze at the earth. I hope it's a cautionary movie. Instead of intimidating people how terrible the 50% forests were, we wanted people to understand how we would treat the rest. At the same time, I hope that "homeland" will arouse our love and build a life of sharing, wisdom and moderation." "Home" to the warmth depicts the Israel land irrigation quality planting crops in the desert, praised the government of Costa Rica became the first country to give up the army, all the military expenditure to national education and green tourism, reveals Korean national reconstruction by planting trees, war was ruthlessly destroyed the forest so, the forest coverage rate reached 65%......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nd people begin to control, sustainable, regenerate logging and fishing, and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quality of national life through alternative, regenerative, recycling and recycling methods. Homeland tries to tell people there is hope, and hope lies in our actions.Yes, ac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thing else. Especiallywhen the earth has long been unable to catch up with human desires, we should act early and act more!"Home" by."Home" this documentary, from an objective point of view of the birth of the earth, evolution, and the earth today faces problems. Take a natural and beautiful picture of the scene with the audience to recognize the beautiful earth, and to promote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ll the pictures are taken from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ustralia sea to Africa Kenya Kilimanjaro plateau; the Amazon rainforest to the Gobi desert; the industrial town of Texas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out stop cotton fields to Chinese Shanghai...... But more shocking, from see huge scar of human beings on the earth: Haiti made only 2% of the area covered with trees, bare hills and slopes of Madagascar was devastated by the rain erosion pit, only 20% of the first peak Kilimanjaro glaciers in africa...... All this, shocking,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 earth 6 billion human beings should wake up, our responsibility lies......Two hundred thousand years since human beings appeared on the earth,The planet's balance, established over nearly four billion years of evolution, is no longer in order. We pay the price is too high, but it is not pessimistic moment humans have ten years can reverse the trend of stocks, we understand the past and earth abundance resources complete truth, and change humanconsumption patterns."Home" no stunts, no visual effects, but faithfully presents the earth pollution, hit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control of natural beauty, in contrast, the movie workers assum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arth, contribute to ecological, fashion or pocket, sponsorship shooting, this documentary is not for profit, because the more commercial interests, is far less than the cost of the earth.Just talking about something that should not be enough! After watching the documentary, many people also feel deep, but not in their own actions to reflect. When shopping at the mall, still habitually want a plastic bag to the salesman; when travel can take the train, and can fly, still used to say: "the plane comfortable" and the choice of a plane; when the white A4 paper run out of one side, no matter there is no second used, are used to direct the wastebasket; on time the habit of allowing parents to open the car shuttle......How should we save the earth? Don't give yourself too much comfort. Each summer th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s several degrees or no air conditioning, do not know to protect the ozone layer thick; everyone out more choose public transportation or ride a bike or walk, do not know how much to reduce pollutant emissions; everyone in the pre owned seve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pping bag, do not know how many can use less plastic products...... Share some of your comfort to the earth, and I think that's the way to save the earth.In fact, protect and rescue the only earth, the most importantthing is not what we don't have the living method, but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to realize our previous mistakes and we now for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earth. To save the earth, do not let yourself shed tears of regret。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c6d1d3a0b4c2e3f5727637a.png)
观纪录片《家园》后有感在最后一次环境保护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极其震撼的纪录片叫做《家园》,看过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每天生活的地球是如此的美丽,如此无私的施舍她的所有给她的儿女,就像一位母亲一样那么的无私,那么的爱她的子女。
在课后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家园是导演扬恩·亚瑟花了15年时间筹备,走访50个国家拍摄,由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亚玛逊热带雨林到戈壁沙漠;美国德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的工业城镇。
他旨在唤醒人类,希望我们能行动起来,保护美丽的大自然。
在其中我看到了人类的欲望有多么可怕,当场景从自然变作乡村,变作城镇,最终变成摩天大楼林立的钢筋森林的时候,我一时错觉,仿佛看到科幻片里邪恶力量切入的铺垫。
广袤农场上的巨型收割机,拥挤不毛的人工牧场,铺满塑料的温室大棚,戴防毒面具全副武装的工人在喷洒农药,还有匀速摆动的石油开采机——这一切带给我们生存下去的安全感。
这些画面令我陌生和震惊,以及反胃,我想起那些科幻题材里毁灭地球的邪恶外星生物了。
生命的长度和广度有限,欲望却从来没有限度,那些表面正当的专注力以耗费一切有可能利用的能源和资源为代价,就应当被称作狭隘和残忍。
看似合理的出发点演绎出荒谬的结果。
影片叙述,人类为了抵抗饥饿砍伐森林进行耕作,为了填饱更多人的肚子利用石油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50%的产出没有用来救济饥饿边缘的贫民而用来生产肉类和制作新型燃料,为了满足食欲耗尽地球几十亿年的积蓄。
这很可笑可我一点也笑不出来。
惨象和悲剧就摆在眼前。
和谐结束在人类出现之后,野蛮出现在文明璀璨之后。
我们批判法西斯主义的灭绝人性,却在对大自然剥削屠杀斩尽杀绝的时候毫无愧疚羞耻。
我们自导自演倾情奉献了这出悲剧,那么是不是也要手牵手肩并肩悲壮地写一篇感天动地的墓志铭然后慷慨赴死呢?上帝又要发笑了。
没有人可以逃脱罪责,即使在无意识的状态。
这是我们的家园,以大自然为宏观的视角,一切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观念利益冲突都将失去意义。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375d07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6.png)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家园纪录片》观后感当我第一次收到朋友的推荐,观看了《家园纪录片》后,我被它所展现的家园之美深深感动。
这部纪录片以其真实、质朴的方式,呈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家园,并通过镜头展现了人们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该纪录片以此提醒人们保护环境、珍惜家园,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整部纪录片分为了几个精心设计的篇章。
每一个篇章都展示了一个特定的地域,揭示了当地人民与环境的紧密联系。
通过了解不同地域的家园,观众们更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纪录片首先介绍了一个以农村为背景的家园,清晰地展示了人们极为依赖土地的生活方式。
通过展示农民劳作的场景,我看到了农民们对土地的孜孜不倦的耕耘,以及他们对微笑和希望的坚持。
这让我意识到农民是家园的守护者,他们是为了我们的饭碗而不断努力的人群。
接下来,我看到了城市家园的变迁。
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城市从一个简单的渔村或农场发展成了一个现代化的都市。
纪录片让我感叹,城市化的背后是许多人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也伴随着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然而,改变城市家园的方式也在渐渐出现。
例如,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共享单车的兴起,给城市增添了一份绿色和环保。
纪录片进一步呈现了一些独特的家园,如高原、河流以及森林。
通过展示这些地域的自然景观和物种多样性,观众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并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力量。
我被高原上悠扬的歌声和壮丽的雪山所震撼,也被雨林中各种奇异生物的生活所感动。
这些画面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与自然息息相关,应该更加努力地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
纪录片还介绍了维护家园的各种努力。
许多人们正通过推广环境教育、参与公益活动和制定环保政策来改善家园的现状。
他们的行为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事业中来,共同呵护和保护我们的家园。
观看《家园纪录片》后,我对家园保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部纪录片告诉我们,家园的美丽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维护的。
我们不能再对环境漠不关心,而应该从小事做起,如减少塑料使用、节约能源等。
《家园》观后感
![《家园》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f1c7cb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1.png)
《家园》观后感《<家园>观后感》在观看了《家园》这部纪录片之后,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仿佛经历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旅程。
影片中,那一幅幅令人惊叹的画面,展示着地球的壮美与脆弱,让我对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家园”有了全新的认识。
从广袤无垠的非洲大草原,到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从蔚蓝深邃的海洋,到广袤无垠的沙漠,地球的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片中展现的亚马逊热带雨林。
那茂密的丛林,犹如绿色的海洋,无尽的树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仿佛是大自然特意设计的舞台灯光。
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猴子在树间跳跃嬉戏,各种生物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这片雨林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大量的树木被砍伐,为的是获取木材和开垦土地。
看到那些被砍伐后留下的光秃秃的树桩,我的心仿佛被狠狠地刺痛了。
这就像是在地球的皮肤上划下了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还有那被过度开采的矿山,山体被挖得千疮百孔,就像一个原本健康的巨人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子。
滚滚的尘土飞扬,让周围的空气变得浑浊不堪。
原本清澈的河流也因为矿山的废水排放而变得污浊,鱼虾失去了生存的家园,河边的植被也逐渐枯萎。
这一切让我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愤怒,我们怎么能这样对待我们的家园?影片中提到的冰川融化的场景也让我感到震撼和担忧。
那些巨大的冰川,曾经是如此的雄伟壮观,如今却在不断地消融。
大块大块的冰块坠入海中,发出巨大的声响,仿佛是地球在哭泣。
海平面不断上升,威胁着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
那些美丽的海滨城市,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海水淹没。
想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城市,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道路上车水马龙。
看似繁华的背后,却是空气质量的下降,垃圾的堆积如山。
我们每天匆匆忙忙地生活,很少停下脚步去思考我们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看完这部片子,我深深地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法国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
![法国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733295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1.png)
法国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作为一个法国纪录片《家园》的观众,我被这部电影深深地打动和震撼。
这部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群勇敢的人们在没有家园的情况下如何寻找和建立属于自己的家。
这部纪录片主要讲述了一个由无家可归者组成的社区,他们居住在巴黎南部的“铁树”露营地。
这个露营地位于一片废弃的工业区,由一些简陋的帐篷和棚屋组成。
这些居民大多是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工作和住房,他们被社会边缘化,被遗忘和忽视。
通过镜头的展示,观众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这个社区的生活状态和居民们的日常生活。
他们生活在拥挤、简陋的环境中,没有正式的水电供应,没有卫生设施,没有固定的安全保障。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打击住在这里的人们的意志和精神。
纪录片通过深入访谈和观察,展示了这些无家可归者是如何与困境抗争、互相帮助和建立起自己的社区。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造帐篷和棚屋,通过各种创造力的方式来改善生活条件。
他们还共同经营着一家小型咖啡馆,提供简单的饮食服务。
这部纪录片最令人心痛的是展示了这个社区的孩子们。
他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长大,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正常的成长。
然而,这些孩子们依然充满希望和梦想。
他们希望有一天能够离开这里,过上正常的生活。
这部纪录片所呈现的是一个在现代社会中被忽视和遗忘的群体。
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声音往往被掩盖和忽视。
通过这部电影,导演成功地给予了他们一个平台,让观众们看到了他们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
《家园》不仅仅是一部描绘贫困和无家可归者生活的纪录片,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的呼声。
电影通过真实的故事和镜头展示,向观众传递了对于贫困和社会边缘化的关注和反思。
它提醒我们要关注和理解那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观看完《家园》后,我不禁思考社会应该如何应对贫困和无家可归者问题。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于低收入群体的关注和扶持力度。
提供更多的住房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和边缘化。
其次,社会应该更加关注和重视这个问题,鼓励个人和机构积极参与到解决无家可归者问题中来。
家园纪录片法国观后感
![家园纪录片法国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ec4436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4.png)
家园纪录片法国观后感《家园》是一部法国纪录片,通过深入观察法国一家四代人的生活,展现了他们对家园的情感与认同。
观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深受触动。
这部纪录片以观察者的角度纪实了一家四代人的生活轨迹。
从夫妻俩艰辛的劳作,到孩子们的成长与追求梦想,再到父母的衰老与离世,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将家庭成员们的情感与内心世界展现出来。
观者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深厚的情感,还能看到他们对家园的独特认同。
家园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温馨而安稳的地方,是他们对生活的依恋和热爱。
无论是艰辛劳作的父母,还是追求音乐梦想的孩子,在他们的生活中,家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影片中的一幕幕家人团聚的场景,让我感受到家园带来的幸福感和温暖。
同时,影片也让我看到了家园的传承与衍生。
在这个家庭中,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想法与追求,但他们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特别是孩子们,他们不再像父辈那样只是钟情于土地和农耕,他们开始探索外面的世界,并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带回家园,与家人分享。
这种传承和更新,使家园不再只是简单的物质空间,而是拥有更加丰富多样的精神内涵。
纪录片《家园》的制作手法颇具独特之处。
导演使用了很多固定的画面,定格了许多平凡的瞬间,给人以静态的感受。
这种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观众的情感波动,使人更加投入到影片本身的细节中。
通过对家园中的细节的关注和呈现,导演成功展现了家园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仅仅展示生活的琐碎。
总之,《家园》这部纪录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家园这个概念,使我更加珍惜并深入思考自己的家庭和家园。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与主人公们一起体验了他们对家园的热爱与情感,也在思考着自己所处的家园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家园》观后感
![《家园》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89254d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8.png)
《家园》观后感《家园》观后感1今日我看了一个记录片——《家园》。
地球就是我们的家,而如今,有很多人正在破坏我们秀丽的地球家园。
我在这个纪录片里看到了温泉,它们美不胜收、五颜六色,有一点的绿,又有一点蓝,还有一点金黄色。
看到了整群整群的动物们,它们都靠在一块儿,有的在天上飞来飞去的,有的在水里游啊游的,有在陆地上来来往往的,真是太壮丽了!我从来都没有观察过如此壮丽的最象。
我还看到了以前人们造的房子,高凹凸低,有大有小,有旧有新,一片彩色。
可是和我们如今们高楼大厦相比,我们的.房子好看多了。
但是,他们那种更节省材料,我们是用砖造房子的,而它们的是用土造的,特别节约。
而如今,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却不疼惜它。
河上漂移垃圾,死鱼……我仿佛看到我们的地球正在静静地哭泣。
社会的进展越来越快,农业也进展了起来,人们开头采集矿物,这一些矿资源就像一个秀丽的调色盘,像个颜料池,五彩缤纷的。
地球上有很多种类的生物,而人类正在捕猎着一些生物,这些生物是沒有错的,人类为什么要去捕猎这些生物呢?假如不疼惜地球上的资源和生物,总有一天,地球会赐予还击。
从今刻开头,让我们爱惜地球上的一切,爱护环境,节省用水用纸用电,不破坏生态平衡,让我们的家园始终美下去!《家园》观后感2地球的存在已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个奇迹又秀丽的世界。
人类的生存已有20万年,聪慧的人类在20万年转变了这个地球的面貌。
在看了这部《家园》电影之后,让我真正了解到地球在短短几百年之内多种生物已绝种了。
电影的开头是把地球最秀丽的一面呈现给我们,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善性。
接着就是人类的消失和肆无忌大的扩张。
消逝的绿地,溶化的冰川,以及多种动物面临的灭亡危机。
温度不断上升,很多地方将遭受旱灾、饥荒。
森林被砍伐,就像电影里面所说的“森林的多样性被单一品种的棕榈取代”科学越来更加达,工厂也渐渐增多,空气也越将被污染。
人类的需求是无底的炉子,需要更多的燃料,石油终有一天会被采完,以后我们将要面临着怎样的灾难,到20xx年会有2亿人沦犯难民。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4ba3f7c281e53a5902ff00.png)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纪录片《家园》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家园》纪录片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1受本学期课程影响,在学校布置观摩课作业选择时,我选了纪录片《家园》作为我的观后感影片。
先说说影片风格。
全程航拍,把母亲大地的大气、雄伟、鬼斧神工展现的淋漓尽致;大量长镜头的推摇十分流畅,干净利落;没有特写;没有对白;主角不再是“主宰者”——人类:有了上帝视角般的俯拍,人类在自己的家园里似蝼蚁般拥挤不堪,苟延残喘。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部纪实地球无限风光的风景片,因为影片的画面向我们展示的都是地球上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一些我见过的、没见过的、想象到的、震撼到无法言喻的大地之美都在影片里向我的眼里、脑海里输送。
其实,我也能感觉到这部片子的不简单,因为这些美的背后也都是我这些年成长过来时所了解到的残缺。
所以,越看到后面,我越有些坐立不安,直到影片不再是单一的风景如画,江山多娇。
是的,这些美丽的地方是无人之地:一个是人类还没有染指的,一个是人类无法染指的。
人类还没有染指的美好而脆弱,需要守护和珍惜;无法染指的迷人而危险,应当敬畏而守护。
但是人类是个倔强的生物,他偏不!鸟儿单只难成群体,树种单一不叫森林。
地球是多彩而富饶的生命体,我们作为寄居者,只是一味的在索取:开采石矿,伐木造物,捕猎滥杀。
没有为她增添新彩,反而给日渐匮乏的土地增加负担。
虽然大自然本来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人类却一直在介入,强行改变原有的自然形态,让本来就残酷的自然考验更加严峻,也使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你看这烟尘中排列整齐的工作车,是不是缓缓向你靠近的怪物,他们在狼烟的掩护下嗤笑着向你进击!当然,他们只是造型生动些,也不能怨这些兢兢业业的‘工作者’,它们只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他们也有退休,罢工,寿终正寝的一天,不知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他们是被抛弃在荒野,与自然相结合成为一道风景线;还是被扔在“瓦力”的废墟,等待报废处理;亦或者是被扔进熔炉,当了燃料……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地球已经千疮百孔了,影片的镜头在慢慢推进的时候我感觉到了自己快被火光吞噬,火苗在风的带动下顺势而上,舞动着她们妖冶的身姿,把地球的“肺将军”杀的片甲不留。
纪录片《家园》
![纪录片《家园》](https://img.taocdn.com/s3/m/a1aa898c84868762caaed5dd.png)
剧情简介:导演扬恩·亚瑟花了15年时间筹备,走访50个国家拍摄,由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亚玛逊热带雨林到戈壁沙漠;美国德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的工业城镇。
如诗如画的美景唤醒世人,乐观地珍视我们仍然保有的50%雨林,而非只着眼那失去的一半;更重要是地球60亿人类都应该醒觉,我们的责任所在……卢贝松首度监制,国际名摄影师杨亚祖贝特杭执导的纪录片。
以客观的角度阐述地球的诞生,演变以及地球现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一幕幕自然漂亮的画面带观众认识美丽的地球,并借此宣扬环保的重要以及迫切性。
自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二十万年以来,这个星球历经近四十亿年演化所建立起的平衡,不再井然有序。
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太过高昂,但现在不是悲观的时刻- -人类还有十年能扭转这股趋向,了解过去我们巧取豪夺地球丰饶资源的完整真相,并改变人类的消耗模式。
国际摄影大师杨亚祖贝特为我们带来他走访超过五十个国家,全由空中俯瞰所拍摄的独特画面,分享他的惊奇与忧心,他的作品,立下一个我们必将共同重建的浩大工程基石。
地球已追不上人类的欲望——法国环保纪录片《家园》观后感顾训中2009年6月5日,又一个地球环境日。
一部大型环保纪录片《家园》(《HOME——A STUNNING VISUAL PORTRAYAL OF EARTH》)在全球同步上映。
其上映的场合不止在传统的影院、剧场,还有互联网。
这使得这部《家园》转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
因了朋友的相助,得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部《家园》,感觉或许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震撼!人类欲望的无节制膨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生态的被破坏,这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
各种各样的资料、图片、书籍、电视电影片也早已层出不穷。
然而,何以看了《家园》仍感深深震撼?那是因为片中通过航拍而产生的那种从未有过的对那伤痕累累大地的俯视效果,那以独特女声配以直白解说而产生的直指内心的揭示,还有那以咏叹吟诵般的音乐产生的震荡……《家园》是法国生态学家、著名摄影师扬•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 Bertrand)的杰作,是他那对人类、对地球那宏大的悲悯心的结晶。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通用15篇)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0d49f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8.png)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通用15篇)纪录片《家园》观后感(通用15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
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纪录片《家园》观后感(通用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篇12009年6月5日,地球环境日,地球已追不上人类的欲望。
一部大型环保纪录片《家园》在全球同步上映。
其上映的场合不止在传统的影院、剧场,还有互联网。
这使得这部《家园》转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
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部《家园》,感觉或许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震撼!人类欲望的无节制膨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生态的被破坏,这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
各种各样的资料、图片、书籍、电视电影片也早已层出不穷。
然而,何以看了《家园》仍感深深震撼?那是因为片中通过航拍而产生的那种从未有过的对那伤痕累累大地的俯视效果,那以独特女声配以直白解说而产生的直指内心的揭示,还有那以咏叹吟诵般的音乐产生的震荡…《家园》是法国生态学家、著名摄影师扬?阿尔蒂斯—贝特朗的杰作,是他那对人类、对地球那宏大的悲悯心的结晶。
据说,20年来,贝特朗坚持不懈地在空中拍摄地球生态的变化。
而《家园》就是他经历了15年的准备,经过18个月共217天,穿越54个国家,120个拍摄点的拍摄之后诞生的。
可以想象,片中那一个个精美的镜头,那一句句隽永的解说,都是他和他的团队心血的结晶。
他坦言,"这部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新鲜,没有任何事情不是已知的,不是被人类了解的",而问题只在于,"我们知道一切,但我们不去正视一切,不去相信一切,而现在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问题就是行动,我们仅有10年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转瞬即逝,并且我们也不知道最后是不是能成功,但我们必须这么做,也必须在这一切之前让大家明白,我们抗争的究竟是什么。
"贝特朗和他的合作者为这部片子确立的核心理念便是:"当我们耗尽自然遗产之后,必须面对的是什么?"当然,《家园》展示的远不止是贝特朗那法国人式的澎湃激情。
《家园》观后感
![《家园》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058923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c.png)
《家园》观后感《<家园>观后感》《家园》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纪录片,它以宏大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地球的壮丽与脆弱,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家园所造成的巨大影响。
观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诸多感慨涌上心头。
影片开篇,那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让人陶醉。
广袤的森林、辽阔的草原、湛蓝的海洋、巍峨的山脉,无一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那茂密的丛林中,鸟儿欢快地歌唱,猴子在树枝间跳跃;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悠然自得地吃草;海洋里,五彩斑斓的鱼儿在珊瑚礁间穿梭。
这一切都展现了地球生态系统的丰富多样和生机勃勃。
然而,随着影片的推进,画面逐渐变得沉重。
人类无节制的开发和掠夺,让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变成了荒漠;无数的河流被污染,散发着恶臭;过度的捕捞让海洋生物濒临灭绝;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那些曾经美丽的景象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疮痍的土地和恶劣的环境。
看到这些,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我们常常把地球称为“家园”,但我们真的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去珍惜它、保护它吗?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我们不惜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
我们建造了越来越多的工厂,却没有考虑到排放的废气废水对环境的危害;我们不断扩张城市,侵占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我们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给海洋带来了严重的塑料污染。
我们似乎忘记了,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
影片中还提到了人口增长对地球的压力。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粮食、水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也在急剧上升。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我们不得不加大对土地的开垦和资源的开采,进一步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这让我意识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同时,《家园》也让我看到了一些希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各种环保组织和运动应运而生。
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环境。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400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400](https://img.taocdn.com/s3/m/c5b35d3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3.png)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400最近,我观看了一部名为《家园》的纪录片,它通过纪实的手法向我展示了我国大江南北的各式各样的家园,并唤起了我对家园的深深思考。
这部纪录片以其真实、感人和引人思考的特点,让我深受触动。
《家园》这部纪录片展示了中国各地不同地理、人文和历史背景下的家园。
无论是农村山区的小村庄,还是城市中拥挤的胡同里,每个家庭的家园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和生活方式。
纪录片中镜头的变化勾勒出了大自然的宏伟和悲壮,也表现出了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的辛勤劳作和独特的生活态度。
通过纪录片的叙事和视觉感受,我仿佛走进了每个家庭的生活,感受到了他们对家园的深深情感。
纪录片涉及了不同地区的农民、工人、艺人、城市居民等多个群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自己的家园贡献力量。
从农田里的寥寥几亩土地到城市里摩天大楼的拔地而起,每个角落都凝聚着人们对家园的热爱和奉献。
有的人用双手耕种土地,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农耕生活;有的人在城市中创办企业,为社会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有的人用艺术表达对家园的眷恋和敬意。
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家园做出了贡献,使这片土地更加美好。
纪录片中呈现的家园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乡村家园,也有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家园。
无论是村庄还是城市,每个家园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种多样性让我想到了中国的"家园文化",即在中国文化中,家园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无论是儒家思想中的家庭伦理,还是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念,都对家园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诠释。
《家园》这部纪录片给我提供了一个对家园文化的现实呈现,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种价值追求。
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我对家园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
在之前,我对家园的理解仅限于居住的地方,比如家庭或者国家。
然而,《家园》这部纪录片通过展示各种各样的家园,让我认识到家园的概念更加广泛。
家园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区域,它还涵盖了人们对土地、文化、记忆和情感的认同。
家园纪录片的观后感
![家园纪录片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b45d51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e.png)
家园纪录片的观后感《家园纪录片的观后感》近年来,纪录片在电影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与传统的故事片相比,纪录片以真实的镜头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情,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独特的观影体验。
而在众多的纪录片作品中,我对某部名为《家园》的纪录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家园》是一部关于乡村振兴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以中国农村为题材,展现了农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从生活琐事到劳作场景,从乡村风光到农民的生产生活,该片将农村人文与风土人情融为一体,引人入胜。
首先,该纪录片以优美的镜头语言让我深受触动。
通过大量的自然风光镜头,片中展现了乡村的美丽与宁静。
每个场景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观众感受到了农村的魅力。
另外,片中对农民的生活进行了真实而细腻的描绘。
无论是农民的辛勤劳作还是他们与亲友的交流,都体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团结。
这些细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农民这个特殊群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纪录片展示了农村发展的多个方面。
片中的农村并非贫困落后的形象,而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通过介绍农村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业科技,纪录片展现了农民们正努力引进新技术、创新农业模式,提高农业效益的努力。
这种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努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同时,片中也关注到了留乡创业和产业升级等问题,展示了农村发展的多样性和持续性。
这些内容让我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此外,纪录片还呈现了农民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片中展示了农村教育、健康、养老等诸多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欠缺、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
片中真实记录了农民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坚毅和乐观,他们努力克服困难,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整部纪录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农民的家园,让观众对农村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它以真实的镜头记录下了一幅幅普通而又感人的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86923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0.png)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引言近年来,纪录片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更多事实的重要途径。
其中,家园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纪录片,以记录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主题,深受观众喜爱。
我最近观看了一部家园纪录片,深感其对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该纪录片的观后感,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内容和影响这部家园纪录片从各个方面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片中,通过展示珍稀动植物的状态、自然灾害的破坏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让观众对自然的珍贵和脆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纪录片生动地展示了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面临的危机。
通过对它们生活状态和栖息地的描述,观众深刻感受到它们的美丽和重要性。
这让我意识到,如果我们不加以保护,这些美丽的生物将消失在地球上,这是我们无法想象和承受的损失。
其次,纪录片展示了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
例如,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导致了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减少,生态系统的破裂以及生态平衡的崩溃。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揭示,纪录片告诉观众,我们的生活方式对地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改变。
最后,纪录片还展示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成功案例。
通过介绍一些环保倡导组织和个人的努力,纪录片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这让我意识到,保护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对环境有影响,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思考和启示这部家园纪录片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示。
首先,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我对自然的珍贵和脆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大自然提供的资源和美好,而不是滥用和破坏。
其次,在纪录片中展示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让我深感责任重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并积极采取行动来改变。
纪录片中提到的环保倡导组织和个人给我带来了希望和动力。
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我们就能够共同改变现状,建立起一个更加和谐、可持续的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后感]纪录片家园观后感5篇纪录片家园观后感纪录片家园观后感(一):前几天观看了纪录片《家园》,感触颇深。
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与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也深刻地指出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
这部电影深深地拷问着你我:我们就应做什么?之后,影片又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示了她是如何创造出了这绝美的蓝色星球。
但她却又看着人类一点点将她毁灭,并且将人类自己也一步步送进坟墓。
上帝将毒害大气层的碳囚禁在地壳,而人类却又亲手打开潘多拉盒子,让它来毒害自己的肺,但这仿佛还不够,人类还要制造出农药,聚乙烯来加速自己的灭亡。
“人类的欲望与数量似乎都在无休止的增大。
人类在用心繁殖的同时,剥夺了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
因为人类的存在,此刻物种灭绝的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0倍;因为人类的存在,海洋将在2050年无鱼可捕;因为人类的存在,北极在随便哪一年的夏天都有可能完全融化,而北极圈各国却早早地投入到了争夺北极航道的斗争中,他们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
人类的处境不容乐观,地球变得越来越热,海平面越来越高,那么,马尔代夫、东京、纽约、甚至于广州…它们将要怎样办?环境问题没有疆界,更不要以为他离我们很远,未来并不遥远,只是要看我们选取怎样的未来。
狂热的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们或是对于数字十分感兴趣的人很多,但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以此刻的增长速度,本世纪人口总数将到达90亿;全球花在军备上的资金是援助发展中国家的12倍;每一天有5000人因引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十亿人在饥饿边缘挣扎,而全球一半谷物用以喂养牲口或作饲料。
每年有一千三百万公顷森林消失,到2050年全球将至少有两亿五千万气候难民。
正如影片所说”要悲观已经太迟。
“,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了。
应对贫困,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
许多国家政府也纷纷意识到这一点。
在韩国,全国性的植树计划是被破坏的森林恢复,森林覆盖率到达,四分之三纸张是循环再造,哥斯达黎加在军备与环保之间选取了环保,这个国家没有军队,他将本应投入军备的资金投入到了环保中。
但是中国每星期就建两座燃煤发电站,再看看丹麦,有一座燃煤发电站将释放的煤送到地底,而非天空。
作为一个普通民众的我们就应怎样做呢?其实不管怎样做,首先要看你愿不愿意去做了,想想大家都买了些什么吧。
纪录片家园观后感(二):纪录片《家园》观后感这是通识课上看的一个纪录片。
说是纪录片,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教育片。
从人类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天起,直至消失1000年,探讨了地球将会发生如何的变化。
第一天,也许没什么变化。
只是家里的狗狗很有些寂寞。
过了没几天,城市乡村的夜晚开始陷入一片黑暗。
因为主要的供电是靠煤炭燃烧。
一旦燃烧炉内的燃料燃尽,而此时已经没有工人继续往里添加燃料。
大部分的供电会因此而停止。
连狗狗在家里唯一能够“看”的电视也没有了。
宠物狗们在家里可吃的东西已经不多,它们被迫出门觅食。
而大多数狗天生就不适合在野外生存,它们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它们在大自然中的弱势(如脸太长或太短,腿太短,跑不快),所以一大部分的狗会丧尸荒野,而少数长相普通的狗却在此时成功的存活下来。
至于其他动物,渐渐地它们会来到街头觅食,就像在原始的大自然中的生存法则一样:弱肉强食。
甚者,当城市周边有动物园的话,那些动物一旦有潜力冲出了牢笼,它们将会使新一轮的战争更加激烈。
毕竟本性难移。
但是由于刚开始的一阶段,城市还未因为无人管理而乱成一团,所以站在新的食物链顶端的是哪种动物,答案或许并非如同从前。
也许一开始世界的变化还不是太明显,但是大自然的能量还是强大的,几十年后,人类存在过的痕迹会被大自然一点一点的消除。
高楼倒塌。
大桥被腐蚀断裂,书本被微生物侵蚀至化为须有……一切人类存在过的痕迹将会慢慢被人类抹去。
即使是历经风霜的世界七大奇迹,也终将抵但是风和雨的侵蚀,化为一团沙随风散去只是时间的问题。
地球存在的历史如此之长,人类的存在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时间。
反观人类,我们又如何自大地认为地球能够任由我们掌控呢?矿产的过度开采,树木的过度砍伐,对别的生物的杀戮……我们已经做了太多危害地球的事情,而这一切却终将害了我们自己。
看看全球变暖的后果,我们砍掉了那么多的森林,二氧化碳已经无法被及时吸收。
温室气体笼罩在大气层上,使得大气层变成了一个微波炉。
而紫外线正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加热。
地球上那么多种生物之所以能够和谐的共存,是因为它们经历无数的考验,无数的磨练才构成了此刻的复杂而环环相扣的循环体系。
而人类也只但是是在这个循环中存在的一个环节而已。
我们大肆地做着看似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和发展”的事情,不断的破坏以前和谐的循环,却丝毫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所作所为只是将我们自己一步步地引向地狱的深渊。
我丝毫不怀疑地球的更新和保护潜力,没有人类的存在地球还是会照样转,并且说不定没我们捣乱会转得更好。
所以我们还是趁早改变我们的利欲熏心和目光浅薄,趁还来得及,赶快自救!纪录片家园观后感(三):前几天,我看了一部法国纪录片《家园》,看完后,感触很深,有许多想法。
这部纪录片的开头,旁白者定位于地球母亲,就点名了中心,她是这么说的:“请听我说,你跟我一样,是智人。
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生命是宇宙的奇迹,出现于约四十万亿年前,而我们人类只有二十万年的历史,但是生命却破坏了,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平衡。
请细听这个不寻常的故事,你的故事,然后决定你就应做些什么。
”就是这一段话,使我更想观看这部电影,并且,我正在这段话的意思!这部电影大部分是采用航拍的方式,开始是先把美丽的一面展现出来,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美性。
之后就是人类的出现和肆无忌惮的扩张。
从不同的视觉来看拥挤的街道、消失的绿地、融化的冰川,被虐待的动物以及……这些都是人类的杰作。
看到地球这么虚弱了,我们怎能不动心?告诉自己尽可能去善待它多一点,尤其是那些富裕的人,你们的富裕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过得很残忍,你们就应把你们的钱、物、力,用在环保、公益上,这样对你们也好,对所有人也好。
但片中的最后还是给予我们期望。
各国政府都去用心地参与环保事业,发展洁净能源,对于我们个人最主要的还是观念和行动。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保护我们的家园。
对未来悲观的预期,我们更需要乐观扎实的行动。
而这样的行动让我们未来更幸福而生活。
就让我们一齐来保护这独一无二的可爱的地球吧!不要再让它受伤了!《家园》,值得我们去观看。
家园,值得我们去保护。
是啊,为了人类共同的家园,是该做出行动了!从每一个人做起。
关注人类最基本、最真实、最根本的需要。
节约能源,从我做起!纪录片家园观后感(四):纪录片家园观后感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摇篮,是母亲。
人类的历史只有20万年,地球却已经存在了差不多40亿年。
对于地球来说,人类但是是刹那的闪现,但是这个刹那,却在20万年间几乎耗尽了地球40亿年的积累。
我们对我们的家园了解多少?她的壮美,她的富饶,她的生命我们看到了多少。
《家园》以这样一种深情而缓慢的姿态,讲地球母亲的身世现境一一道来,只有你亲自去观看,否则难以体会其中承载的厚重的情谊和思考,感动于震撼。
从古细菌到蓝藻,原始的地球开始被慢慢净化,氧气开始充沛。
从植物到动物,生命的多样性开始显现,地球开始热闹而富有生机。
海洋、湿地、森林、河流……地球的生态环境的多样承载了其千姿百态的生命奇迹。
我们对它们的了解有多少,每一天都有许多新的物种被发现,而比起极其丰富的地球生命资源来说,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生命都是相关联的’一切都是联系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道理老祖宗早就都说过了。
维持自然的均衡,才是人类发展的道路。
人类发展的20万年,早期也遵循了这样的一条道路。
但是从一万年前农业发明开始,人类渐渐走上了另外一条路——牺牲家园,换取利益。
进入近代,尤其20世纪以来,石油,机械,电力相继被发现,这一百年科技的突飞猛进,人口的爆炸增长,对地球资源的依靠前所未有,这100年的开采和破坏,比过去的总和还多。
100年,几乎就耗尽了地球前40亿年丰富的积累。
’越来越快’这是影片里不断重复的一句话,迪拜、中国、纽约、洛杉矶……这些国家或者城市,成了人类发展的最好代表。
依靠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迪拜这个荒凉之地,却成为了西方发展模式的顶峰,无数的摩天大楼,无数的人造岛屿,人对自然的远离与对自然的依靠都空前的加剧了。
相同的模式在不断代替礼貌间的差异性,利益分配的不均,将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空前的拉开了。
为了满足人口的增长和利益的需求,对资源的开采和自然的破坏空前的加剧、加深。
深圳40年从一个渔村变成了大都市,许多城市的人口也在几十年间从几十万增加到几千万。
膨胀的人类世界,导致了各种变相和扭曲的发展模式。
贫穷的国家砍光了树木出口来换钱,结果水土流失,森林所剩无几,复活节岛上的居民,连出海的独木舟都没有了木材能够制作。
无数国家就这样衰败下去了。
那些繁荣的幻影还能支持多久?我们都不明白。
’要悲观已经太迟了’人类的本性之一就是对于灾难即使提前明白也难以采取行动,滞后性太大,不是懒惰就是推脱,结局就是谁也没有做什么。
气候的问题各国吵了几十年,最近更加汹涌,但是吵归吵,实质性的措施依然拿不出来。
20%的人消耗了80%的资源。
全球每年军费开支总额超过了对落后国家援助总额的12倍。
每一天有5000万人死于饮用水污染,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源。
接近10亿人面临饥荒。
全球50%的谷物被用于制造动物饲料以及生物能源,如果这些谷物作为食物,能够养活全世界的人。
40%的可耕农田遭到长期破坏。
冰盖减少了40%四分之三的渔场已经枯竭和减产。
……虽然,导演最后依然从世界看到了诸多的期望,并且对人类的未来提出了完美的期望与憧憬。
前途到底如何,路确实是在人类自己脚下了。
整部电影,通篇都是我们已经明白但是却被忽视的真相,对于环境的严峻和恶劣,大家都清楚,但是人的这种滞后的惰性,确实很多时候让大家选取性忽视和遗忘了这一切。
带有了某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感觉。
导演就是要打破这种迷梦,整部电影没有什么新的东西,都是陈酒,但是,这个被忽视的陈酒,却散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味道。
吕克贝松,这个法国当今电影的怪杰。
以前以《碧海蓝天》等佳作震撼人心,如今,带着对地球这份沉甸甸的爱与悲伤,再次期望能够用自己的艺术和努力,唤醒世人的眼睛。
影片许多镜头都是高空俯拍,许多景致都震撼的美。
一方面是自然的鬼斧神工,另一方面是人的巧夺天工。
但是,人的美景却是建立在对自然的征服上的。
许多窒息的美丽背后,就是许多窒息的痛苦。
想想死海那个纯净的盐岛,美若如此,却是死海日渐死去的象征。
无数生物灭亡的命运,换来了人类的繁荣和生机。
我们欣赏它们,却忽视了它们背后的惨烈。
《家园》,值得我们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