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产与成本》PPT课件
![《生产与成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6f470e50e2524de4187e40.png)
本线向上平行移动,反之,等成本线向下平行移动。
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种投入要素的价格之比。
K
10
K=8-0.8L
8
K=10-0.8L
4
0 5 10
L
等成本线精选图ppt
11
三.投入的最优组合
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它 们的价格之比。或者说,厂商购买投入要素的每一单位货 币所带来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在图形上表现为等产量线与 等成本线的切点。
用公式表示就是: MPL PL 或者 MPK PK
K F
MPL MPK
PL
PK
K1
E
G
O
L1
L
投入的最优组精选合ppt
12
拐角解:如果等产量线为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等产量线,那么
等产量线拐角与等成本线的重合之点代表投入的最优组合点,
这称为拐角解。(如下图)
四.生产的扩张
假设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成本的增加会引起等成本
第八节: 成本的动态变精化选p-p-t学习曲线
1
第一节 短期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的定义
1.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2.生产函数表示的是一定期间内在生产技术不变条件下,
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它所能提供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数
量关系。 一般记为:
Q=f(χ1,χ2,…,χm) 其中:χ1,χ2,…,χm表示投入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
B
150
100 50
O
L
生产的精经选p济pt 区图
10
二.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是指用等量的成本所购买的各种投入组合所形
成的曲线。它取决于厂商愿意支出的成本和投入要素的价格。
成本理论教学课件PPT
![成本理论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29262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e.png)
以选择最优规模进行生产.
O
陡峭—平坦—陡峭
LTC
无固定 成本 ,LTC从 原点开 始
Q1 Q2
Q
开始阶段OQ1,要素无法充分利用,成本增加幅度大于产量增加幅度 ,LTC曲线较陡. Q1Q2阶段,要素充分利用,属于规模经济,LTC曲线平坦. Q2以后阶段,规模产量递减,成本增加幅度又大于产量增加幅度,LTC 曲线较陡.
B
TVC
A C
TFC
Q
SMC
SAC
B‘
AVC
A‘
Q
Q1
Q2 Q3
产量与成本的关系
AP与AVC成反比.AP递减,AVC递增; AP递增,AVC递减;当AP达最大时,AVC最小. AP曲线顶点对应AVC曲线最低点.
MC曲线与AVC曲线相交于AVC最低点. MP曲线与AP曲线在AP顶点相交,所以MC曲线在AVC曲线最低点 相交.
Q
SMC STC与TVC间距不变,为TFC
C
MC为TC线的斜率曲线
SAC AC为TC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
AVC 斜率曲线
SAC与AVC的关系.
Q 二曲线先远后近,但永不相交,
Q1
Q2 Q3
间距为AFC
STC C
B
TVC
A C
TC与MC的关系:当MC下降
TFC 时,TC上凸;MC上升时,TC向下
Q 凸.〔那么TC的二阶导数是大于0 SMC 还是小于0?〕A点拐点
AFC=TFC/Q AVC=TVC/Q=W•L/Q=W•L<Q>/Q MC=dTC/dQ=W•dL/dQ
AVC w 1 APL
1 MC w
MPL
G
Q
P
B TP
生产成本PPT课件
![生产成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7aae2ef524ccbff12184ee.png)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生产成本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1
生产成本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供给定律 The Law of Supply: 当某一物品的价格更高时,企业愿意生产和销
售更多的该种物品。 Firms are willing to produce and sell a greater quantity of a good when the price of the good is high.
9
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 Economic Profit versus
Accounting Profit
当总收益超过显性和隐性成本之和,企业 就获得了经济利润。 When total revenue exceeds both explicit and implicit costs, the firm earns economic profit.
How an Accountant Views a Firm
收益 Revenue
经济利润 Ec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mic
Profit
隐性成本 Implicit
Costs
显性成本 Explicit Costs
总机会成本 Total Opportunity Costs
会计利润
Accounting Profit
显性成本
企业出售其产出而得到的金额。 The amount that the firm receives for the sale of its output.
总成本 Total Cost
企业购买其投入所支付的金额。 The amount that the firm pays to buy inputs.
生产成本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1
生产成本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供给定律 The Law of Supply: 当某一物品的价格更高时,企业愿意生产和销
售更多的该种物品。 Firms are willing to produce and sell a greater quantity of a good when the price of the good is high.
9
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 Economic Profit versus
Accounting Profit
当总收益超过显性和隐性成本之和,企业 就获得了经济利润。 When total revenue exceeds both explicit and implicit costs, the firm earns economic profit.
How an Accountant Views a Firm
收益 Revenue
经济利润 Ec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mic
Profit
隐性成本 Implicit
Costs
显性成本 Explicit Costs
总机会成本 Total Opportunity Costs
会计利润
Accounting Profit
显性成本
企业出售其产出而得到的金额。 The amount that the firm receives for the sale of its output.
总成本 Total Cost
企业购买其投入所支付的金额。 The amount that the firm pays to buy inputs.
微观经济学_第5章_成本理论幻灯片PPT
![微观经济学_第5章_成本理论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7777fa227916888586d794.png)
平均固定成本
TFC
X YZ
TFC
O
AFC
AFC1 AAFFCC23
O
Q1 Q2 Q3
X′ Y′ Z′
Q Q2 Q3
1
Q
AFC Q
平均可变成本
TVC
STVC
●
● ●
O SAVC SAVC1=SAVC3 SAVC2
O
Q1 Q2 Q3
●
●
●
Q SAVC
Q1 Q2 Q3
Q
平均总成本
SAC
● ●
O
STAC SAVC
3万 3万 60万 3万 10万 15万
设备折旧 厂房租金 原材料 电力等 工人工资 贷款利息 小王与夫人应得工资 自有资金利息
5万 3万 60万 3万 10万 15万 4万 2万
总成本
94万
总成本
102万
利润
6万
利润
-2万
二、外显成本与隐含成本
外显成本:财务上的会计成本。支出成本 隐含成本:主要指应当支付而没有支付的
使用按目前市价购进的物料、按目前市场工资水平雇 佣的职工以及按目前市场利息率贷入的资金的机会成 本与其会计成本是一致的。
机器设备折旧的机会成本是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末可 变买价值之差。
机会成本2
会计的报表(会计成本) 经济学家的报表(机会成本)
销售收益
100万
销售收益
100万
设备折旧 厂房租金 原材料 电力等 工人工资 贷款利息
第二节 短期成本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二、各种短期成本的变动及其关系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一)短期总成本 (二)短期平均成本 (三)短期边际成本
经济学基础课程PPT:第五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经济学基础课程PPT:第五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21128086f1aff00bed51ed3.png)
L(雇佣工人数) TP总产量 AP平均产量 MP边际产量
0
0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
2
46
3
72
4
92
5
100
6
90
2
3
I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 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
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短期生产中可变要素投入的 合理区间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 生产要素投入到几种固定的生产要素上时,一开 始总产量会增加,边际产量也是递增,但是当达 到一点时,边际产量开始递减,到最后升值出现 负值,从而使得总产量也减少。
思考:那这是否意味着生产的产量越多越好,规模 越大越好呢? 规模越来越大会引起成本上升
1 第一节 企业的形式与目标
生产的主体是厂商。厂商也可以称为企业,是指 在市场经济中为生产和销售商品而进行决策经营的营 利性组织。
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按照 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三类: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
(1) AC的最小值对应的产量是收支相抵点,也称为盈 亏平衡点产量,P小于AC则亏损。
(2) 平均可变成本(AVC)的最小值对应的产出量是停 止营业点也称为关门点,P小于AVC,企业停止营业。
案例
一天中午,小赵走进一家餐馆吃饭,却发现里面只 有两三个顾客。看起来,该饭馆现在的收入基本上不可 能弥餐馆的经营成本。小赵很奇怪,生意这么冷淡,为 什么餐馆还要开门呢?
课堂思考:
你是否曾经走进一家餐馆吃饭,却发现里面几乎没有顾客?看起 来,饭馆现在的收入基本上不可能弥补餐馆的经营成本。你不禁要问 为什么餐馆还要开门呢?
第六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第六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86f5d30f111f18583d05ad8.png)
6
市场的问题:
2012-9-11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一、厂商及其本质
3.
厂商的目标
遵循理性经济人假设, 一般假设厂商的目标 是利润最大化。
$ $$ 但有时也并不如此……
2012-9-11 7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一、厂商及其本质
3.
厂商的目标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限制条件:
市场限制
非独家垄断,市场价格无法完全操纵。
A点前,TPL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在A点,TPL增加的速度最大; A点后,TPL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2012-9-11
在C点, MPL=0, 此时TPL取得最大值。
24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3.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和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条件下, 连续投入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时,增加的产量MP将会 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表明了一个很基本的关系:当一种 投入如劳动被更多地追加于既定数量的土地,机器和 其他投入要素上时,每单位劳动所能发挥作用的对象 越来越有限。土地会越来越拥挤,机器会被过度地使 用,从而劳动的边际产量会下降。
体现成语“过犹不及”。
25
2012-9-11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Ⅰ区间
不变要素 > 可变要素,增加可变要素则能提高总产量 和平均产量。
Ⅲ区间
不变要素 < 可变要素,减少可变要素对生产有利。
Ⅱ区间
不变要素与可变要素比例协调的区域,生产者进行短 期决策的合理区间。
市场的问题:
2012-9-11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一、厂商及其本质
3.
厂商的目标
遵循理性经济人假设, 一般假设厂商的目标 是利润最大化。
$ $$ 但有时也并不如此……
2012-9-11 7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一、厂商及其本质
3.
厂商的目标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限制条件:
市场限制
非独家垄断,市场价格无法完全操纵。
A点前,TPL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在A点,TPL增加的速度最大; A点后,TPL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2012-9-11
在C点, MPL=0, 此时TPL取得最大值。
24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3.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和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条件下, 连续投入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时,增加的产量MP将会 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表明了一个很基本的关系:当一种 投入如劳动被更多地追加于既定数量的土地,机器和 其他投入要素上时,每单位劳动所能发挥作用的对象 越来越有限。土地会越来越拥挤,机器会被过度地使 用,从而劳动的边际产量会下降。
体现成语“过犹不及”。
25
2012-9-11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Ⅰ区间
不变要素 > 可变要素,增加可变要素则能提高总产量 和平均产量。
Ⅲ区间
不变要素 < 可变要素,减少可变要素对生产有利。
Ⅱ区间
不变要素与可变要素比例协调的区域,生产者进行短 期决策的合理区间。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77507d2c77da26924c5b025.png)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原因
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投入和不变投入 间都存在一个最佳数量组合比例。 在开始时,由于不变投入给定,而可变投入为零,故 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远未达到最佳组合比例。随着可变投 入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组合比例, 相应地,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递增趋势。 一旦生产要素投入量达到最佳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 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投入 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组合比例, 相应地,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递减趋势。
4
5
L
等产量曲线特征
①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 的。表明:实现同样产量,增加一种要素,必须 减少另一种要素。 ②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③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 条曲线代表相同的产量水平;不同的曲线代表不 同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远的代表的产量水平越 高,高位等产量线的生产要素组合量大。 ④同一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 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 的轨迹。
假定既定成本支出为C,劳动L价格
K
=工资率w,资本K价格=利息率r,
则有成本方程为:
C
r
wL rK C
K C wL
0
CL
rr
w
第五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 在长期内,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都是可变的 ,任何一个理性的生产者都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要 素组合。
四、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 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 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 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 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 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生产成本分析ppt课件
![生产成本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8fdd7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a.png)
着垄断程度的上升
五、垄断竞争市场
1、垄断竞争:指 许多竞争对手在市场中 供应类似产品,不是替 代产品,是通过差异产 品获得竞争优势的市场 2、成本与收益曲 线:利润等于平均收益 减去单位平均总成本P1C1总净利润额用阴影部 分表示
五、垄断竞争市场
3、净利润吸引新的 厂商进入市场 4、垄断市场的特征 (1)竞争会降低价 格和利润 (2)生产在低于最 佳经济规模的情况下进行 (3)垄断竞争与品 牌差异产品有很大联系
倾斜的,产品供应量是q1点,
阴影面积是厂商的总利润
4、存在进入限制,
垄断厂商能够保持其市场份
额
四、垄断市场
5、垄断市场的进入限制 (1)专利和版权 (2)政府的规定、许可证、国有化制度 (3)进口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4)自然垄断的存在 (5)享有低成本生产的优势 (6)控制必要的生产要素 (7)垄断厂商需要很大的资本投资 (8 )控制销售渠道
十一、供给弹性
1、供给弹性Es= 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价 格变化的百分比
2、供给弹性的数 值是正数。大于1,供给 对于价格的变化就敏感, 小于1,供给相对缺乏弹 性,等于1,供给和价格 按同一比例变化,等于0, 供给没有弹性
十二、结语
成本是分析企业经营的基础
第4章 竞争环境
一、竞争环境的本质 1、完全竞争:高度竞争的市场 2、垄断:单一供应商的市场 3、垄断竞争:多供应商和差异产品并存 4、寡头:一些大供应商和品牌产品并存
如巴西咖啡:总供给
与总需求决定咖啡的市场价
格P1
因价格与平均收益是
常量,边际收益也只能是常
量,因而等于平均收益和价
格
超过正常部分的利润
称为超额利润或净利润
五、垄断竞争市场
1、垄断竞争:指 许多竞争对手在市场中 供应类似产品,不是替 代产品,是通过差异产 品获得竞争优势的市场 2、成本与收益曲 线:利润等于平均收益 减去单位平均总成本P1C1总净利润额用阴影部 分表示
五、垄断竞争市场
3、净利润吸引新的 厂商进入市场 4、垄断市场的特征 (1)竞争会降低价 格和利润 (2)生产在低于最 佳经济规模的情况下进行 (3)垄断竞争与品 牌差异产品有很大联系
倾斜的,产品供应量是q1点,
阴影面积是厂商的总利润
4、存在进入限制,
垄断厂商能够保持其市场份
额
四、垄断市场
5、垄断市场的进入限制 (1)专利和版权 (2)政府的规定、许可证、国有化制度 (3)进口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4)自然垄断的存在 (5)享有低成本生产的优势 (6)控制必要的生产要素 (7)垄断厂商需要很大的资本投资 (8 )控制销售渠道
十一、供给弹性
1、供给弹性Es= 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价 格变化的百分比
2、供给弹性的数 值是正数。大于1,供给 对于价格的变化就敏感, 小于1,供给相对缺乏弹 性,等于1,供给和价格 按同一比例变化,等于0, 供给没有弹性
十二、结语
成本是分析企业经营的基础
第4章 竞争环境
一、竞争环境的本质 1、完全竞争:高度竞争的市场 2、垄断:单一供应商的市场 3、垄断竞争:多供应商和差异产品并存 4、寡头:一些大供应商和品牌产品并存
如巴西咖啡:总供给
与总需求决定咖啡的市场价
格P1
因价格与平均收益是
常量,边际收益也只能是常
量,因而等于平均收益和价
格
超过正常部分的利润
称为超额利润或净利润
短期生产与成本理论课件
![短期生产与成本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9b174f3169a4517623a32d.png)
12
Total, Average & Marginal Product Curves
(1)零资本零产量,零劳动零产
L0 量;
(2)第
L
个工人产量为
0
Q
0单位之
前,产量以递增速率上升,在此
范围内,边际产量是增加的;
(3)当企业雇佣了L0个工人时, 总产量以递减速率上升,该范围
内,边际产量是减少的;
(4)在投入L1,AP MP时,平 均产量达到最大值;
17
机会成本 所有者使用资源所放弃的利益
资源拥有关系
其他人拥有
显性成本成本(正常利润) 在市场上出售能得到的最大回报
2019/10/19
18
2.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Fixed and Variable Costs)
固定成本:无论产出多少,固定要素支出一律保 持不变,这种支出叫做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变动投入要素的支出叫做变动成本。
5
3. 短期与长期(Short Run and Long Run)
短期经营中,至少有一项投入是固定(Fixed
Input)的。因此,产量的变化完全归于变动投入
(Variable Input)的使用量的变化。
Q=f (L, K)
Q=f (L)
长期经营中,在经营期间各种投入都是变动的。
长期经营者在未来可以用最先进的方式实现产量的
52
52
2
112
56
60
3
170
56.7
58
4
220
55
50
5
258
51.6
38
6
286
47.7
28
Total, Average & Marginal Product Curves
(1)零资本零产量,零劳动零产
L0 量;
(2)第
L
个工人产量为
0
Q
0单位之
前,产量以递增速率上升,在此
范围内,边际产量是增加的;
(3)当企业雇佣了L0个工人时, 总产量以递减速率上升,该范围
内,边际产量是减少的;
(4)在投入L1,AP MP时,平 均产量达到最大值;
17
机会成本 所有者使用资源所放弃的利益
资源拥有关系
其他人拥有
显性成本成本(正常利润) 在市场上出售能得到的最大回报
2019/10/19
18
2.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Fixed and Variable Costs)
固定成本:无论产出多少,固定要素支出一律保 持不变,这种支出叫做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变动投入要素的支出叫做变动成本。
5
3. 短期与长期(Short Run and Long Run)
短期经营中,至少有一项投入是固定(Fixed
Input)的。因此,产量的变化完全归于变动投入
(Variable Input)的使用量的变化。
Q=f (L, K)
Q=f (L)
长期经营中,在经营期间各种投入都是变动的。
长期经营者在未来可以用最先进的方式实现产量的
52
52
2
112
56
60
3
170
56.7
58
4
220
55
50
5
258
51.6
38
6
286
47.7
28
生产成本的核算PPT课件
![生产成本的核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1ecf9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15.png)
第二章 作业
❖ 某制造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 耗用原材料2000千克,每千克5元,产品 的投产产量分别为甲产品200件,乙产品 100件,每件产品的该种材料消耗定额为: 甲产品2千克,乙产品1千克。用两种方 法,计算甲、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谢谢!
❖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 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 公式如下:
❖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实际费用总 额÷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材 料定额消耗量×材料费用分配率
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 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甲 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 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 量 为 80 件 , 单 件 产 品 材 料 消 耗 定 额 为 5.5 公斤。试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 担的材料费。
2、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就是以原 材料定额费用为分配标准,分配原材料费 用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 某种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实 际产量×单位产品该种材料费用定额
❖ 材料费用分配率=各种材料实际费用总额 ÷某种产品各种材料定额费用之和
❖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各 种材料定额费用之和×材料费用分配率
❖ 例: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 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 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 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 明用电1900度;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 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
❖ 要求: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 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 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
第三章-企业的生产和成本ppt课件
![第三章-企业的生产和成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2e84debe23482fb5da4c7f.png)
2. 短期销售收入的最大化
销售额是一个标志企业健康状态的晴雨表,销售收入最大化可能超 越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占统治地位的目标。
3. 长期规模增长的最大化
指管理者寻求销售收入或企业资本价值在一定时期内的最大增长。
第二节 生产函数
一、生产和生产函数 二、短期和长期 三、生产函数的例子
一、生产和生产函数
资本(K)
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品和货币资金等。资本的价格表现为租用价格。
土地(N)
泛指一切自然资源。使用土地的价格也表现为租用价格。
企业家才能(E)
指建立、组织和经营企业的企业家的发现市场机会并组织各种投入的能力。就 一般性的技术讨论而言,可以此归于劳动。
一、生产和生产函数
2. 生产函数
第二节 生产函数
L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L
Q
MP AP
0
0
---
---
1
20
20
20
2
46
26
23
3
70
24
23.33
4
92
2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3
5
110
18
22
Average Product = Q / L Marginal Product =△ Q / △ L = dQ / dL 观察表中数值的数字特征。
资本投入不变,劳动投入可变。
Qf L,K
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都可变。
三、生产函数的例子
第二节 生产函数
1. 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
• 含义:指生产要素按固定比例搭配的生产函数,如公交车和公
交车司机。
销售额是一个标志企业健康状态的晴雨表,销售收入最大化可能超 越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占统治地位的目标。
3. 长期规模增长的最大化
指管理者寻求销售收入或企业资本价值在一定时期内的最大增长。
第二节 生产函数
一、生产和生产函数 二、短期和长期 三、生产函数的例子
一、生产和生产函数
资本(K)
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品和货币资金等。资本的价格表现为租用价格。
土地(N)
泛指一切自然资源。使用土地的价格也表现为租用价格。
企业家才能(E)
指建立、组织和经营企业的企业家的发现市场机会并组织各种投入的能力。就 一般性的技术讨论而言,可以此归于劳动。
一、生产和生产函数
2. 生产函数
第二节 生产函数
L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L
Q
MP AP
0
0
---
---
1
20
20
20
2
46
26
23
3
70
24
23.33
4
92
2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3
5
110
18
22
Average Product = Q / L Marginal Product =△ Q / △ L = dQ / dL 观察表中数值的数字特征。
资本投入不变,劳动投入可变。
Qf L,K
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都可变。
三、生产函数的例子
第二节 生产函数
1. 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
• 含义:指生产要素按固定比例搭配的生产函数,如公交车和公
交车司机。
生产与成本理论课件
![生产与成本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dbbbf70722192e4436f698.png)
• 2、单位产品生产时间将以一种递减的速 率下降;
• 3、单位产品生产时间的减少将遵循一个 可预测的模式。
• 以上三条假设最初是从飞机制造过程中 得到验证的,也就是学习曲线最先被应用
在飞机制造业。在飞机制造过程中发现,
每当产量翻倍,用于制造飞机的时间就会 减少20%。也就是说,假设制造第一架飞 机用时100000小时,那么当制造第二架的 时候,用时就为80000小时,而第四架就会 耗去64000小时,以此类推。换言之,制造
小李在向小王说明这一
切后告诉他:从会计师的角 度看你赚了6万元,但从经 济学家的角度看你赔了2万 元。放着好好的处长不当, 当什么私人老板呢?何况, 当老板比处长辛苦得多,社 会地位也远不如处长。如果 把这些也作为机会成本你亏 损更大了。
• 例:甲企业和乙企业每年耗费钢材都是100 吨,甲用的是库存钢材,购买价格是1000 元/吨,乙用的是现购钢材,市价为1200元/ 吨,求甲、乙企业所用钢材的机会成本和 会计成本。
例:某企业收益为10万元,会计成 本6万元,厂商机会成本9万元,则:
• 会计利润=10-6=4 • 经济利润=10-9=1 • 正常利润=4-1=3
四、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1)固定成本(FC)。厂商在短期内 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不 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2)可变成本(VC)。厂商在短期内 必须支付的可以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随 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第二架飞机所用时间是制造第一架飞机时 间的80%,制造第四架飞机所用时间是制 造第二架飞机时间的80%,当时的人们把 这种关系称为学习曲线,80%叫做学习率。
表5-1 几种成本的比较
•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也叫经济成本, 指由于使用某些稀缺性资源而放弃该资源其他用 途的最高代价。
• 3、单位产品生产时间的减少将遵循一个 可预测的模式。
• 以上三条假设最初是从飞机制造过程中 得到验证的,也就是学习曲线最先被应用
在飞机制造业。在飞机制造过程中发现,
每当产量翻倍,用于制造飞机的时间就会 减少20%。也就是说,假设制造第一架飞 机用时100000小时,那么当制造第二架的 时候,用时就为80000小时,而第四架就会 耗去64000小时,以此类推。换言之,制造
小李在向小王说明这一
切后告诉他:从会计师的角 度看你赚了6万元,但从经 济学家的角度看你赔了2万 元。放着好好的处长不当, 当什么私人老板呢?何况, 当老板比处长辛苦得多,社 会地位也远不如处长。如果 把这些也作为机会成本你亏 损更大了。
• 例:甲企业和乙企业每年耗费钢材都是100 吨,甲用的是库存钢材,购买价格是1000 元/吨,乙用的是现购钢材,市价为1200元/ 吨,求甲、乙企业所用钢材的机会成本和 会计成本。
例:某企业收益为10万元,会计成 本6万元,厂商机会成本9万元,则:
• 会计利润=10-6=4 • 经济利润=10-9=1 • 正常利润=4-1=3
四、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1)固定成本(FC)。厂商在短期内 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不 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2)可变成本(VC)。厂商在短期内 必须支付的可以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随 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第二架飞机所用时间是制造第一架飞机时 间的80%,制造第四架飞机所用时间是制 造第二架飞机时间的80%,当时的人们把 这种关系称为学习曲线,80%叫做学习率。
表5-1 几种成本的比较
•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也叫经济成本, 指由于使用某些稀缺性资源而放弃该资源其他用 途的最高代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来研究厂商面 对稀缺资源如何进行有目的的选择。
基本经济原理 当应用于消费者 当应用于生产者
行为时
行为时
人们
消费者
生产者
进行有目的的选 最大化效用 择
最大化利润
在稀缺的资源下 受将支出与收入 受将产出与收入
联系起来的预算 联系起来的生产
约束的制约 a
方式的制约 2
本章在书中理论结构的位置
❖ (1)式表示的是产量取决于L/u和K/v这两 个比值比较小的那一个。即当一个要素数量
不能变动时,另一种投入要素再多也不能增 加产量。
❖ 在该生产函数中,通常假定生产要素的投入 量都满足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的要求。所以
有:Q=L/u=K/v。
❖即有L/u=K/v→L/K=v/u。
a
8
❖ OR表示这一 固定比例生产 函数的所有产 量水平的最小 要素投入量的 组合。
a
0 L
M点对应左图A点 为什么?
15
边际产量MP曲线图示
MP
Q
C
B
TP总成本
M
A(切线斜率最大)
0E
L
边际产量等于总产量曲线 每一点切线的斜率
a
O
M点对应左图A点N L N点对应左图C点
为什么? 16
总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关系
Q
C
为什么 A与D对应 B与E对应 C与F对应
B TP 总产量曲线
第三章 生产与成本
回忆一下:
在本书的导论中,我们提到经济学的中心
思想是:人们面对稀缺的资源进行有目的的 选择,并且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与其它人交 往。
在上一章描述消费者的行为中,我们通过
假设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之下追求效用最大化, 研究消费者面对稀缺资源如何进行有目的选 择。
a
1
本章我们将通过假设厂商在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它所能提供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数 量关系。 一般记为:
Q=f(χ1,χ2,…,χm) 其中:χ1,χ2,…,χm表示投入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
Q表示上述诸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所能提供的最大产 出量。 3.只有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的条件下,生 产函数可记为:Q=f(L,K)。若资本的投入量固定不 变,则生产函数可记为:Q=f( K,L),或Q=f(L)。
假设你开一家公司,种植和销售南瓜。你
的公司拥有一种产品(南瓜)和两种主要 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其中土地在生 产周期里是不变的,租金预先支付,而劳 动可多可少,是可变的。
则 Q南瓜=f(土地,劳动) 这便构成南瓜的 生产函数
a
5
二.生产函数的定义
1.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2.生产函数表示的是一定期间内在生产技术不变条件下,
存在递减现象。
a
11
边际产出递减规律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指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 投入不变,只是不断增加某一种投入,则这一种投入的边 际产出量最终会逐渐减少。
理解的时候应该注意: 1.它以生产技术不变为前提,但技术的提高也不会消除这 一规律,只是会减缓和限制它的作用。 2.它以其它投入不变为前提。 3.这一规律与边际产出递增现象是不矛盾的,投入超过某 一点后,这一规律总会发挥作用。 4.这一规律表明的是一种客观技术关系,是可以进行观察 和实证的,是普遍存在的。
a
6
三、一些具体的生产函数
1.固定比例生产函数
❖ 又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指每一个产量水 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 定的生产函数。通常的形式为:
Q=Min(L/u;K/v)——(1)
K,L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u和v分别为固 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
a
7
Q=Min(L/u;K/v)——(1)
2.总产量与平均产量 TP曲线上任一点到原点的连线的斜率,就是该TP水平上的 AP。这种连线的斜率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大,AP递增。过 了点B后,这种连线的斜率递减,表示AP递减。
3.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增;
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减;
MP曲线穿过AP曲线的最高点——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
收益
支出
物品与 劳务购买
产品市场
(企业出售 消费者购买)
物品与 劳务购买
企业
消费者/家庭
生产投入
生产要素市场
(家庭出售
企业购买)
工资、租金、利润
劳动、土地 和资本
以市场为基础
a
收 入
3
第一节 短期生产函数
一.企业的本质 交易费用就是为了完成市场交易而发生的一切成本 (费用)。 为降低和减少交易费用,需减少契约数量。办法
a
18
MP曲线穿过AP曲线的最高点证明。
a
12
三.图示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设总产量曲线为:TP=f(L) 平均产量:AP=f(L)/L 边际产量:MP=df(L)/dL
a
13
总产量曲线图示
Q
Q3
Q2
TP(总产量线)
Q1
0
L1 L2
a
L3
L4
L
14
平均产量AP图示
Q
Q2
AP 平均 产量
AP
A 平均产量最大 M
0
L1 L2
L
AP平均产量为总产量曲线每一点 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即=TP/P
便是:各生产要素所有者只需与某中心人或某个权 威(即生产投资者或后来的企业家)签订一个双边 契约,在获得一定报酬的允诺下,同意在一定程度 内服从这个权威的指挥和调度。这样便形成了企业。
a
4
下面我们来考察一下企业
中共的17届3中全会主题是进行农村的土 地改革,使农民手中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流 转,这样使土地有可能流转到种地能手手 中,或者说产生农民企业家。
K
R
K3 K2 K1
O L1 L2 L3
L
图示固定比例生产函数
a
9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 30年代提出。一般形式为:
❖Q=ALαKβ,其中Q为产量,α、β分别 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 对重要性。
a
10
四、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假设生产某产品,只有一种投入要素:劳动,则 1.总产量:Q=f(L) 2.平均产量:AP=f(L)/L 3.边际产量:MP=df(L)/dL,其中边际产量
A
0 Q
MP 边际产 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线
D E
L
E点位于AP曲线什么位置?
AP 平均产量曲线
F
0
a
L
17
三条曲线之间的关系:
1.总产量与边际产量 TP曲线上任意一点的MP,即为该点切线的斜率。点A时MP 曲线达到最高点。点A与点C之间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曲线 是在以递减的速率上升。点C,总产量达到最大。过点C以 后,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也递减。
基本经济原理 当应用于消费者 当应用于生产者
行为时
行为时
人们
消费者
生产者
进行有目的的选 最大化效用 择
最大化利润
在稀缺的资源下 受将支出与收入 受将产出与收入
联系起来的预算 联系起来的生产
约束的制约 a
方式的制约 2
本章在书中理论结构的位置
❖ (1)式表示的是产量取决于L/u和K/v这两 个比值比较小的那一个。即当一个要素数量
不能变动时,另一种投入要素再多也不能增 加产量。
❖ 在该生产函数中,通常假定生产要素的投入 量都满足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的要求。所以
有:Q=L/u=K/v。
❖即有L/u=K/v→L/K=v/u。
a
8
❖ OR表示这一 固定比例生产 函数的所有产 量水平的最小 要素投入量的 组合。
a
0 L
M点对应左图A点 为什么?
15
边际产量MP曲线图示
MP
Q
C
B
TP总成本
M
A(切线斜率最大)
0E
L
边际产量等于总产量曲线 每一点切线的斜率
a
O
M点对应左图A点N L N点对应左图C点
为什么? 16
总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关系
Q
C
为什么 A与D对应 B与E对应 C与F对应
B TP 总产量曲线
第三章 生产与成本
回忆一下:
在本书的导论中,我们提到经济学的中心
思想是:人们面对稀缺的资源进行有目的的 选择,并且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与其它人交 往。
在上一章描述消费者的行为中,我们通过
假设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之下追求效用最大化, 研究消费者面对稀缺资源如何进行有目的选 择。
a
1
本章我们将通过假设厂商在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它所能提供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数 量关系。 一般记为:
Q=f(χ1,χ2,…,χm) 其中:χ1,χ2,…,χm表示投入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
Q表示上述诸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所能提供的最大产 出量。 3.只有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的条件下,生 产函数可记为:Q=f(L,K)。若资本的投入量固定不 变,则生产函数可记为:Q=f( K,L),或Q=f(L)。
假设你开一家公司,种植和销售南瓜。你
的公司拥有一种产品(南瓜)和两种主要 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其中土地在生 产周期里是不变的,租金预先支付,而劳 动可多可少,是可变的。
则 Q南瓜=f(土地,劳动) 这便构成南瓜的 生产函数
a
5
二.生产函数的定义
1.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2.生产函数表示的是一定期间内在生产技术不变条件下,
存在递减现象。
a
11
边际产出递减规律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指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 投入不变,只是不断增加某一种投入,则这一种投入的边 际产出量最终会逐渐减少。
理解的时候应该注意: 1.它以生产技术不变为前提,但技术的提高也不会消除这 一规律,只是会减缓和限制它的作用。 2.它以其它投入不变为前提。 3.这一规律与边际产出递增现象是不矛盾的,投入超过某 一点后,这一规律总会发挥作用。 4.这一规律表明的是一种客观技术关系,是可以进行观察 和实证的,是普遍存在的。
a
6
三、一些具体的生产函数
1.固定比例生产函数
❖ 又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指每一个产量水 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 定的生产函数。通常的形式为:
Q=Min(L/u;K/v)——(1)
K,L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u和v分别为固 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
a
7
Q=Min(L/u;K/v)——(1)
2.总产量与平均产量 TP曲线上任一点到原点的连线的斜率,就是该TP水平上的 AP。这种连线的斜率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大,AP递增。过 了点B后,这种连线的斜率递减,表示AP递减。
3.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增;
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减;
MP曲线穿过AP曲线的最高点——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
收益
支出
物品与 劳务购买
产品市场
(企业出售 消费者购买)
物品与 劳务购买
企业
消费者/家庭
生产投入
生产要素市场
(家庭出售
企业购买)
工资、租金、利润
劳动、土地 和资本
以市场为基础
a
收 入
3
第一节 短期生产函数
一.企业的本质 交易费用就是为了完成市场交易而发生的一切成本 (费用)。 为降低和减少交易费用,需减少契约数量。办法
a
18
MP曲线穿过AP曲线的最高点证明。
a
12
三.图示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设总产量曲线为:TP=f(L) 平均产量:AP=f(L)/L 边际产量:MP=df(L)/dL
a
13
总产量曲线图示
Q
Q3
Q2
TP(总产量线)
Q1
0
L1 L2
a
L3
L4
L
14
平均产量AP图示
Q
Q2
AP 平均 产量
AP
A 平均产量最大 M
0
L1 L2
L
AP平均产量为总产量曲线每一点 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即=TP/P
便是:各生产要素所有者只需与某中心人或某个权 威(即生产投资者或后来的企业家)签订一个双边 契约,在获得一定报酬的允诺下,同意在一定程度 内服从这个权威的指挥和调度。这样便形成了企业。
a
4
下面我们来考察一下企业
中共的17届3中全会主题是进行农村的土 地改革,使农民手中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流 转,这样使土地有可能流转到种地能手手 中,或者说产生农民企业家。
K
R
K3 K2 K1
O L1 L2 L3
L
图示固定比例生产函数
a
9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 30年代提出。一般形式为:
❖Q=ALαKβ,其中Q为产量,α、β分别 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 对重要性。
a
10
四、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假设生产某产品,只有一种投入要素:劳动,则 1.总产量:Q=f(L) 2.平均产量:AP=f(L)/L 3.边际产量:MP=df(L)/dL,其中边际产量
A
0 Q
MP 边际产 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线
D E
L
E点位于AP曲线什么位置?
AP 平均产量曲线
F
0
a
L
17
三条曲线之间的关系:
1.总产量与边际产量 TP曲线上任意一点的MP,即为该点切线的斜率。点A时MP 曲线达到最高点。点A与点C之间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曲线 是在以递减的速率上升。点C,总产量达到最大。过点C以 后,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也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