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第四章 宋代文学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共65张PPT)
![第四章 宋代文学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共6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2ccbde0722192e4436f630.png)
第四十二页,共65页。
• 4、苏轼的词 •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
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tiāndì) 奇观。〞 • 〔1〕题材:①至情深婉类
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第二十一页,共65页。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zhí shǒu)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卜 算 子
沙 洲 冷
肯 栖 ,
。
,
。
往 来 ?
。
,
。
第四十五页,共65页。
• ②超迈(chāo mài)豪放类
第四十六页,共65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qīnɡ chénɡ)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 一、什么是词 • 唐代的时候,词被称为“曲子〞或者
曲子词,曲子词的音乐(yīnyuè)多取 材于唐代流行的小曲 。
第三页,共65页。
• 二、花间词派与婉约(wǎnyuē)词派
• 花间词: • 五代后蜀的赵崇祚收录了晚唐到五代
的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编成了第一部文人 词集,起名?花间集?。 • 温庭筠被后人称作“花间鼻祖〞了。 • 花间词的内容多抒写闺怨之思,风格 婉丽绮靡 。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54e77ccaaedd3383c4d3f4.png)
二、“九僧” 、林逋和晚唐体
1、惠崇等“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
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 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 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
九僧:希昼、保暹[xiān]、文兆、行肇、简长、
惟凤、宇昭、怀古、惠崇
2、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模仿贾岛
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 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1234年征服金
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 直到1276年行在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 战宋军战败,七岁的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 着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历史起讫
北宋
(960)
南宋
(1127)
南宋亡
(1279)
319年
汉: 426年 ; 明: 276年; 唐: 289年; 清: 295年;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绪 论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
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 发展阶段。
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全忠逼唐哀帝
李柷(chù)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 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 289年。随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 世。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进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宋初文学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苏 轼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宋代文学史培训演示课件.ppt
![宋代文学史培训演示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3a3fcf36bec0975f565e24d.png)
宋初 “三体” · 白体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人。 今存诗580余首。 三类诗值得重视: ⒈ 疾苦感喟诗 《感流亡》 《对雪》
对雪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 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 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薪刍未阙供,酒肴亦能备。 数杯奉亲老,一酌均兄弟。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 因思河朔民,输税供边鄙。车重数十斛,路遥几百里。 羸蹄冻不行,死辙冰难曳。夜来何处宿,阒寂荒陂里。 又思边塞兵,荷戈御胡骑。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 弓劲添气力,甲寒侵骨髓。今日何处行,牢落穷沙际。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 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士。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 不耕一亩田,不持一只矢。多惭富人术,且乏安边议。 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
神宗朝 南渡后
西昆体
苏梅 荆公体
苏黄 苏门六君子 江西诗派 南宋四大家
江湖 四灵
宋 代 文 学
宋代文学理论
词论
李清照《词论》 张炎《词源》
诗论
司马光《读诗话》 叶梦得《石林诗话》
沈义文《乐府指迷》 张戒《岁寒堂诗话》 姜夔《白石道人诗话》
严羽的《沧浪诗话》
文论
古文家 文道合一
政治家 文以载道
道学家 作文言道
宋 代
文
学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统治者 内部矛盾
宋 代 文 学
农业
兴水利、垦荒、 新农具、稻米
手工业
纺织业、瓷器业、 印刷业
经济繁荣
税收白银1亿两、清3 千万、1900年8千万
科技进步
造纸、印刷、 火药、指南针来自金融业交子、钱引
宋代文学PPT教学课件
![宋代文学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d9c5bc3968011ca2009172.png)
二、李清照词极富韵味,以空灵之气驾驭词作,创造境界,写 情含蓄不尽,诗意醇厚: (一)善于以景写情和显示自己的形象特征,达到情景交融。 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写对丈夫的思念,以女性 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赋景物以情思,用素淡 的语言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易于被人理解。 (二)抒情含蓄委婉,耐人寻味。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 骤)在一问一答中表达出无限惜春之情。《声声慢》(寻寻觅 觅)以大量叠字渲染怅惘之情,末了一个“愁”字传达出种种 无尽的哀痛。 (三)以鲜明的今昔对比展现心境。如《武陵春》(风住尘香 花已尽)、《永遇乐》(落日熔金)通过对往昔繁华岁月的回 忆,与今天的漂泊孤苦相对照,表达出无限的感伤,具有强烈 的感人
一、苏轼的诗歌总的特色是气象宏阔,铺叙宛转, 意境恣逸,笔力矫健。其写景诗极富理趣,含 有深刻哲理,又出以新意,韵味无穷。再一个 特点是散文化、议论化倾向,这是韩愈“以文 为诗”的发展,“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二、苏轼的散文总的特点是汪洋恣肆,极为自由, 极为自然,而极富变化,政论文直接发表政见, 上下纵横,充满政治革新精神,如《留侯论》。 记叙文构思新颖,文笔轻松,意态横生(《喜 雨亭记》)。书札等杂文信手拈来,极富神趣, 如《文与可画yun dang谷偃竹记》。他的前后 《赤壁赋》以散文写法作赋,文字奇妙,可当 作散文诗。
二、欧阳修的创作实践了他的诗文革新主张,成就卓著:
(一)论说文体现了他的政治观点、为人之道和文学主张。 《朋党论》针对宋仁宗“戒朋党”的诏书和保守势力对范 仲淹等人的攻击而发,希望人君“退小人之伪朋,进群子 之真朋”,引古证今,
是非分明,说服力强。《五代史·伶官传序》通过后唐李存勖盛衰 事例,说明防微杜渐、力戒腐化的道理,是对宋朝因循苟安的警 告。他的记叙文朴质醇厚,裁节有法,富有感情色彩。他的抒情 散文自然流畅,舒展圆润,刚柔相济,优美动人,如《醉翁亭记》 可称散文诗;《秋声赋》凭直觉即兴,以各种形象比拟秋夜之声, 打破了以前骈赋的格式,是代表古文家赋作水平的成熟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完整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完整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7f9e48650e52ea55189890.png)
• 相见欢 李煜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
《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即有将此调 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 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
词在北宋时期,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
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修
柳永
承袭“花间”余绪 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后期
苏轼、周邦彦
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
5.宋代的文艺散文 历史散文、理学散文 6.宋代的其它文学样式 话本小说:开创了白话小说繁荣的先河,带来中 国小说史的变迁; 戏剧:杂剧、南戏,戏曲的源头 《西厢记诸宫调》
宋代文学的特色、规律和成就 1.诗、词、散文、话本、戏剧皆有 散文:最用心、最富思想(理学兴起,散文衰落) 诗歌:最使气、最注豪情(平淡流畅、执拗瘦硬) 词:最无奈、最隐痛 2.宋代文学的主体特色:恢弘的议论和充实的才学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词(辛弃疾)
宋诗的艺术成就
1.题材上向日常生活倾斜(世俗化); 2.风格上追求平淡; 3.情感温和内敛; 4.长于思理。
• 陈寅恪:
•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 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 考证>序》)
• 文学影响:
•
学术空气的加强与学术水平的提高
必然使文人更崇尚学问,推重学术,也必
然使作家的知识结构向更高元、多元方面
发展,形成文学家与学问家兼于一身。所
以宋人的作品常给人一种知识性、学术性、
文人气很强的感觉。其佳者,能增加文学
宋元文学 文学史 课件
![宋元文学 文学史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d4ac8c43323968011c92da.png)
❖ 公元960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恭帝年 幼,殿前督点检赵匡胤利用手中的兵权, 乘机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王朝。
❖ 此后20年的时间里,平定了当时其他的割 据政权,结束了分裂局面,基本实现了中 国的统一。
❖ 鉴于中唐以来藩镇强盛的历史教训,宋王 朝决定采用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 宋代文学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发 展起来的。韩愈等人发动的古文运动得到 了宋代作家的热烈响应,他们更加紧密地 把道统和文统结合起来,使宋代古文真正 成为具有很强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实用的文 替。
李清照
❖ (1084-1155) 号 易安居士,南宋杰 出女文学家,山东 济南人,生于北宋 元封七年,山东章 丘,逝于临安,享 年七十二岁。
❖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丈 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 子。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 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 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靖康之变,李清照的家庭 遭到严重的摧残,她也被 迫南渡,过起颠沛流离的 生活。南渡不久,赵明诚 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重 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 (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 浙东亲历变乱,四处流浪。 此后即在孤苦寂寞中度过 凄惨的晚年。
社会概况
(一)经济 农业恢复、手工业发展、商业兴盛、城市经济繁荣 (二)政治 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四个等级 (三)思想文化 崇尚儒学、提倡各种宗教、轻视科举、知识分子地位
的卑贱低下
❖ 在这一段文学史中,最明显的是,叙事性 文学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作家和 下层人民联系更加密切,文学创作赢得了 更多地观众、读者,在社会上产生了更为 广泛的影响。
王安石
❖ 元丰二年(1079),李 定等谏官抓住苏轼诗中 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 罗织罪名,上纲上线, 将苏轼拘捕入京,严加 审讯,苏轼甚至做好了 死的准备。
《宋代文学史》课件
![《宋代文学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d9adc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b.png)
3
吴承恩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通过 描写唐僧取经的故事,展现了那一时期社会的奇 幻世界。
宋代小说特点及影响
宋代小说的特点在于其情节曲折离奇 ,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生动。
宋代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宝库,同 时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05
02
宋代散文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密 切相关,体现了宋代社会的多元化和繁荣。
03
宋代散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创新,为后世 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散文代表人物及作品
欧阳修
《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他的作品文笔优美,思想深邃, 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 誉。
王安石
《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 ,他的作品简洁明快,寓意深远 ,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人生 追求。
宋诗特点
宋诗注重思想性和哲理思考,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 远。
宋诗流派
宋诗主要分为江西诗派、江湖诗派、豪放派等流派, 各具特色。
宋诗代表人物及作品
王安石
《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
陆游
《示儿》、《游山西村》等。
苏轼
《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散文概述
01
宋代散文是宋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唐诗 之后的重要文学形式。
宋代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宋代文学与绘画的关系
宋代文学与绘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宋代文人画注重文学与艺术的结合 ,许多文人墨客如苏轼、黄庭坚等既 善绘画又通文墨,他们的作品充满了 文学意蕴。同时,宋代绘画也常常以 文学作品为创作题材,如《清明上河 图》等名画即取材于文学作品。
VS
宋代绘画与文学相互融合,丰富了各 自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通过文学的 描述和启发,能够更好地表现主题和 意境,而文学则借助绘画的形象和色 彩,更加生动地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 形象。这种融合使得宋代文学和绘画 都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第一讲 宋代文学史 PPT
![第一讲 宋代文学史 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1bee02c1c708a1294a4457.png)
二、宋代的文学概况
(一)宋词——“一代之文学”的标志。词人与词作众多, 风格总体上偏于艳科,特别讲究抒情性与音乐性,并形 成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
北宋前期,延袭晚唐五代婉约词风。主要词人有晏殊父 子、欧阳修、范仲淹、柳永等。此期词坛成就最大者首 推柳永。
北宋中期,最主要的词 人是苏轼。宋词至柳永而一变, 至苏轼而再变。苏轼打破了词体的题材内容的局限,在 婉约词家之外另立豪放一派。
北宋后期,主要词人有秦观、黄庭坚、贺铸、周邦彦等。 周邦彦被推崇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花间集序》
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 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案香檀。不无清绝之词, 用助娇娆之态。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宋代的文学概况
宋词的总体成就: 1、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 2、宋词在题材和风格倾向上,开拓了广阔的
剧创作高潮的到来尊定了基础。
第一讲 宋代文学史
一、宋代的社会概况
(一)高度的中央集权。1、削弱相权以集中政权。 2、以文官治军以控制军权。
(二)重文轻武。1、提高文官的政治地位。2、 提高文官的生活待遇。3、广泛吸收文人参政。
(三)尖锐的民族矛盾。1、北宋与西夏、辽、金 的矛盾。2、南宋与金、元的矛盾。
(四)激烈的党争。1、北宋的新旧党之争2、南宋 的议和与主战之争。
致归为三体:效法白居易诗风的白体;师承贾 岛、姚合的晚唐体;推崇李商隐的西昆体。
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开创了宋诗的新局 面,奠定了宋诗散文化、才学化、议论化的 审美风貌。
北宋后期,主要诗人有苏门四学士和陈师道。
南宋前期,江西诗派形成并壮大。
宋代文学PPT教学课件
![宋代文学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39e6d8168884868762d6c7.png)
心理倾向。
阅读书目:
龙榆生校注〈淮海居士长短句〉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上古1994年
秦观词赏析资料
• 《望海潮》(梅英 疏淡)
温庭筠〈南歌子〉:“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帘卷玉钩斜。九 衢尘欲暮,逐香车。”
二、晏几道(1038__1110)
• (一)生活在自我心灵世界中的“伤心”人 “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清·冯煦《蒿庵词论》) “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
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 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 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黄庭坚
• “范仲淹是继李煜‘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之后 的第一位词人。”(陈如江《唐宋五十名家词论》第35页,
华东师大1992年)
1、李煜词的特点:
1、把词体由代言体——言志体(真);2、把词风由镂金刻 翠——明净通俗(白描)
2、“士大夫之词”:
“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 词”(王国维《人间词话》十五)
2)感事性的加强:内容上,词由普乏化抒情向具体化记事转变;表现方法 上,由重情略事转向情事兼胜,大量用词题、小序。
3)力度美的高扬:从女性化的柔软美向男性化的力度美的转变是词的审美 理想的转变。苏词的力度美不仅体现在思想精神上,而且体现在词的音 韵上。
4)音乐性的突破:苏轼以后的词由先前附属于音乐转向独立于音乐,强化 了词的文学性,淡化了词的音乐性。词与音乐可即可离。
第一讲 宋代文学概况
• 一、宋代文学的特出成就 • 二、宋代社会风貌与宋文学的主要特点 • 三、宋代文学的新变 • 四、宋代文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宋代文学史PPT课件
![宋代文学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b0670858fafab068dc0211.png)
8
韦庄词特点
• 直接抒发主观感情,传达直接的感发。 • 托喻故国之思。 • 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感情真挚、执著。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9
【鹊踏枝】二首
冯延巳
•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10
【抛球乐】
冯延巳 •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
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款 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11
冯延巳词特点
• 直写感情,传达一种感情境界。 谁道闲情抛弃久,
26
柳永
•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
行于世。” • “浅近卑俗、语言尘下、声态可憎”。 • “得非填词柳三变乎?···且去填
词。”
27
柳永词特点
• 慢词长调,铺叙手法入词,叙事详尽, 音律谐婉,层次分明。
• 羁旅行役、秋士易感,意境开阔博大。 • 俚俗词,白描手法描写女性真实生活,
51
பைடு நூலகம்
【踏莎行】
秦观
•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 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 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 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 去。
22
欧阳修词特点
• 遣玩的意兴,感情复杂:悲哀、奔放、 沉痛、昂扬。
• 深婉、沉着
宋代文学史课件
![宋代文学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b8668cb52acfc788ebc909.png)
宋代文学史课件宋代社会与文学概说一、宋代社会的特点(一)高度的中央集权1、削弱相权以集中政权。
2、以文官治军以控制军权。
3、提倡理学以控制思想。
(二)尖锐的民族矛盾1、北宋与西夏、辽、金的矛盾。
2、南宋与金、元的矛盾。
(三)重文轻武1、提高文官的政治地位。
2、提高文官的生活待遇。
3、广泛吸收文人参政。
(四)激烈的党争1、北宋的新旧党之争、南宋的议和与主战之争。
(五)发达的文化1、理学、文学、书法、绘画的繁荣。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的编纂(六)向内转的心理1、重视个体享受2、重视内心的思考与体验3、重视道德操守4、趣味偏于阴柔二、宋代文学的特征1、爱国主义色彩:民族主义及相关情感。
2、娱乐色彩:对政治的淡化,对自娱与娱人的偏重。
这在诗词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3、学者化倾向:强调以学问为基础,淡化情感,重理。
4、各体文学均衡发展:诗、词、文、小说、赋都取得了很高成就,尤其是前三者成就更为骄人。
第一章宋代的词第一节宋词概说一、繁荣情况1、词人及作品数:在宋代词人中有一定成就和影响的词人大致在300家左右,其中堪称“大家”和“名家”的词人排名前30位的是:辛弃疾、苏轼、周邦彦、姜夔、秦观、柳永、欧阳修、吴文英、李清照、晏几道、贺铸、张炎、陆游、黄庭坚、张先、王沂孙、周密、史达祖、晏殊、刘克庄、张孝祥、高观国、朱敦儒、蒋捷、晁补之、刘过、张元干、王安石、陈与义、叶梦得。
二、繁荣原因1、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唐季五代,诗愈卑而倚声辄简古可爱。
盖天宝以后,诗人常恨文不迨;大中以后,诗衰而倚声作。
(陆游《花间集跋》)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
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
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王国维《人间词话》)2、音乐文化的繁荣尤其是娱乐消费行业的兴盛。
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自序》中说:“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完整版)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PPT
![(完整版)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95a9af76eeaeaad1f330e1.png)
激烈的党争 为文学提供丰富的表现内容;政治诗文多形
象性不足,显露而不含蓄
二、经济
商业、手工业、农业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俗文学发展
三、文化学术的繁荣
1.儒学发展 理学 内转 文人老练深沉、正经规矩;文学深沉、平稳、 内敛,重理智 2.儒释道的融合 宋人的别号 仕、隐调合;审美情趣变化
3.文化教育 教育:政府兴学、私家讲学 文化传播:印刷术;书籍流通 学术水平、学术修养提高;议论
记有独特性
3.通俗文学 宋话本:市民文学色彩、白话文学特点
民间戏曲
4.词 (1)繁荣气象 (2)繁荣原因
(3)发展
北宋前期:一是继承“花间”、南唐遗风,反 映达官贵人生活情趣为主要内容,形式小令为 主,风格典雅、清丽、含蓄,代表人物晏殊、
欧阳修、张先。
二是远承敦煌民间词风,反映市民阶层生 活情趣为主体,多慢词长调,风格通俗、平易、
绪论
2020/2/10
一、政治
“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产生的缘由 “节镇太重,君弱臣强。” 《宋史·赵普传》,《宋史纪事本末》卷二
具体方法 “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逐强 蕃于穷漠,凯旋而归,献捷太庙,其荣不可
及也。”
结果 1.难以抵御外敌,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32) 2.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意识的形成和价值取
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 3.与长短句有关
(三)体制特点 1.依曲调为词调,不另立题。
2.依乐段分片,片有定式。 3.依词腔押韵,韵位疏密无定。 4.依曲拍为句,句式长短不齐。
5.依唱腔用字,讲究四声
(四)分类 1.从音乐节拍的不同来区分,有令、引、近、
慢。 2.从字数不同来区分,有小令、中调、长调。
宋代文学ppt
![宋代文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72e0e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8.png)
宋代文学ppt第一讲宋代文学概述宋代文学960——12791.宋代是中国历史的转换期2.宋代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期3.宋代文化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学术上——汉宋学术。
文学上——唐宋文学。
艺术上——宋元艺术。
科技上——三大发明一、政治方面(一)崇文抑武的文官政治1.发展科举制度2.重用文人3.实行“宽仁之法”(二)文官政治对宋代文人的影响1.生存方式极其单一2.政治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高涨(三)文官政治对宋代文学的影响1.提倡“诗以讽谏”、“文以载道”2.诗文有议论说理和散文化的倾向二、经济方面(一)城市经济发达(二)经济上的特点对宋代文人的影响1.统治者给文人提供优厚俸禄2.社会普遍生活奢侈,享乐之风盛行(三)经济上的特点对宋代文学的影响1.大量的通俗文艺迅速兴起和发展2.文学艺术朝向精致细密的方向发展三、思想方面(一)理学兴起与三教融通(二)理性精神及三教通融对宋代文人的影响1.学术研究勇于疑经惑传2.思想倾向奉守儒术而融通释老3.个性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宋代文人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修养最深厚的一代文化人。
他们对于儒家、道家、禅宗的思想采取兼容并用的开放态度,从而形成了以随缘自适为核心的适应哲学。
宋代文人比较重理智而轻感情用事。
与唐代文人比较,他们理性、冷静、平和,显得更为成熟。
但是明显缺乏唐代文人青春式激情。
(三)理性精神和三教融通对宋代文学的影响1.具有旷达、爽朗的格调2.多以筋骨思理见胜3.以禅论诗,以禅入诗4.崇尚平淡的风格四、文化方面(一)全面高涨的宋代文化1.学术全面繁荣2.艺术全面繁荣(二)全面高涨的文化对宋代文人的影响1.集官僚、文士、学者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2.一专多能3. 形成重视才学的风气(三)文化全面高涨对宋代文学的影响——浓郁的书卷气和浓厚的人文旨趣总结宋代的政治、思想特点,使宋代士人具有庙堂之中的政客风范和学术领域上的学者气质;奢侈享乐的生活,使他们呈现风流文人甚至是多情种子的风貌。
宋代文学史课件
![宋代文学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dd21c38bd63186bcebbc1b.png)
有客憩檐前。 头鬓皆皤然! 茕茕一夫鳏。 路费无百钱。 颜色颇饥寒。 答云家长安。 逐熟入穰川。 客贫思故园。 秦岭隔蓝关。 路峻名七盘。
28
襁负且乞丐, 唯愁大雨雪, 我闻斯人语, 尔为流亡客, 左宦无俸禄, 因思筮仕来, 峨冠蠹黔首, 文翰皆徒尔, ……
冻馁复险艰。 僵死山谷间。 倚户独长叹。 我为冗散官。 奉亲乏甘鲜。 倏忽过十年。 旅进长素餐。 放逐固宜然。
32
2、“九僧”和寇准
“九僧”学贾岛最逼真。其中又以惠崇为代
表。 如:《池上鹭分赋得“明”字》 雨绝方塘溢,迟徊不复惊。 曝翎沙日暖,引步岛风清。 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 主人池上凤,见尔忆蓬瀛。
33
寇准身居相位,抗辽功勋卓著。他诗宗晚唐,与惠 崇有来往。但“骨韵特高,终非凡艳可比。”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二)
30
二、“晚唐体”
晚唐体:指宋初向贾岛、姚合学 习的一批诗人,他们的诗构思精 巧,风格淡雅,代表诗人有林逋、 潘阆、寇准、魏野、魏闲及九僧。
林逋(968—1028),钱塘人, 隐居杭州孤山,种梅养鹤,人称 “梅妻鹤子林处士”。 死后,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31
1、林逋等隐逸诗人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尊。
如:
《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34
三、西昆体
1、名称来历: 宋真宗下诏杨亿、刘筠、 钱惟演等人修撰《历代 君臣事迹》(即《册府 元龟》),他们在馆阁 中作诗唱酬,后来将之 编成了《西昆酬唱集》。 此类诗风名曰“西昆 体”。
宋代文学全册精品完整课件
![宋代文学全册精品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56f26bd15abe23492f4d8c.png)
(二)“质实”的创作倾向
“质实” 的创作倾向以吴文英为代表,包括尹焕、翁元龙、黄孝迈、楼采、李彭 老等人。吴文英的词主要有四个特点: 1﹒意象密集而神情潜渊。
如《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序云:“陪庾幕诸公游灵岩。”灵岩山即古石鼓山 ,在吴县西山十里,上有吴馆娃宫琴台、响叶(音谢)廊。山前十里有采香径,斜 横如卧箭。词人三十余岁,在苏州为仓台幕僚,庾幕即仓幕。 ▪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云:“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音 此,清明),为北宋之秾挚。”“南宋之清 ”指姜夔清空骚雅的词风,“北宋之秾 挚”指周邦彦丽密的词风,吴文英想借用邦彦的丽密救姜词末流的生硬尖巧。此词 如果说写景奇幻体现出作者词笔之“腾天”,那么,言情幽隐则显示出作者词笔的 “潜渊”。这类词如《风入松》。《祝英台近》。 2﹒不用虚字调度。 ▪ 梦窗词喜欢“不用虚字调度”,全用实词铺叙,所以张炎《词源》批评其词“质实 ”。
张炎《词源》卷下:“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 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又“ 不惟清空,又且骚雅”。
“清空”和“质实”南宋偏安时代文人阶层崇高清雅高韵 的审美风尚在词坛上的反映。姜夔、吴文英分别是清空和质实 两种创作倾向的代表。
(一)“清空”的创作倾向
▪ 《暗香》、《疏影》最能体现姜夔“清空、骚雅”的特点。 ▪ 《暗香》着重写梅花树“清雅与冷春”气质。 ▪ 《疏影》着重写梅花的“清静与幽独”气质。
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Page ▪ 8
二、柳永词的新变
1﹒慢词的奠基者。 《乐章集》212首词,有103首为慢词。P541。小令,58字以内;中调,
《北宋文学史讲义》课件
![《北宋文学史讲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461b5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5.png)
注重文采
北宋文学家普遍重视文采 ,追求文采与内容的统一 ,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
关注现实
北宋文学家关注社会现实 ,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 民心声,具有强烈的现实 主义精神。
思想多元
北宋文学思潮多元,既有 儒家思想,也有佛道思想 ,这些思想在文学作品中 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北宋文学的影响和地位
对后世的影响
宋诗的散文化
宋诗的语言更加自由、灵活, 不受格律和韵脚的限制,更接
近口语和散文。
宋诗的情感表达
宋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 深沉,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社
会、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宋诗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苏轼
《东坡全集》是苏轼的代表作品 ,其中收录了许多优秀的诗歌,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繁荣
南宋时期,宋词进一步 发展,涌现出大量优秀
的词人和作品。
演变
宋词在发展过程中不断 演变,逐渐与音乐分离 ,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
。
宋词的主要风格和特点
情感表达
宋词以情感表达为主要特点, 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内心
世界。
语言优美
宋词的语言优美,运用丰富的 修辞手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 格。
意境深远
宋词注重意境的创造,通过描 绘自然景物和场景来表达情感 。
思想性
宋代的散文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更加深入,涉及到社会、历史、哲学 等多个领域,具有较高的思想性。
艺术性
宋代的散文作品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着较高的水平,通过形象的描绘 、生动的叙述和细腻的刻画,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
宋散文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欧阳修
《醉翁亭记》、《秋声赋》等作 品,风格清新自然,思想深邃。
《大学语文》第五讲《宋代文学》专题课件
![《大学语文》第五讲《宋代文学》专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b5ab5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0.png)
宋代文学与明清小说的关系
小说体裁的演变
宋代话本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雏形,而明清小说则是在此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
思想内容的继承与发展
宋代文学注重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而明清小说则 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两者在思想内容上有明显 的差异。
艺术形式的创新
宋代文学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许多创新,例如宋词的发展、 散文的变革等,这些都对明清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03 文化交流
宋代与周边民族及域外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文 学的多样性和创新。
宋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01 注重情感表达
宋代文学情感细腻,关注个体内心世界,强调情 感的真实与深沉。
02 文人意识觉醒
宋代文人开始自觉追求文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强调文人的独立人格和思想。
03 诗词并茂
宋代诗词发展达到巅峰,诗、词、曲等多种形式 并存,各具特色。
宋代小说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施耐庵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之一,以农民起义为题材,情节 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
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演 义小说的代表作,通过对三国时 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展 现了战争与政治的复杂和人性的 多面性。
曹雪芹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 峰之作,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 等人物命运的描写,深刻反映了 封建社会的衰败和人性的复杂。
05
宋代文学与其他文学的关系
宋代文学与唐诗的关系
继承与发展
宋代文学在唐诗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宋 诗风格。
唐诗的余响
宋代文人深受唐诗影响,许多宋代诗人都是唐诗的忠实拥趸,他们 的作品也常常表现出对唐诗的敬仰和模仿。
宋诗的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一)古文: 1、对唐代古文继承发展:文体多样化; 2、古文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整合; 3、古文风格变化; 强烈的政治色彩; 平易自然的文风; 浓厚的文学色彩。 ; 4、古文的普及。
(二)宋诗:
1、宋诗对唐诗的因革; 2、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 3、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
北宋的强敌之一:金
女真原为辽朝臣属,天庆四年(1114年),
金太祖完颜旻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 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并于1125年灭辽,两 年后再灭北宋。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 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1234 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绪 论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
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 发展阶段。
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全忠逼唐哀帝
李柷(chù)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 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 289年。随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 世。
五代十国: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 年—979年 )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 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 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 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 政权。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进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宋初文学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苏 轼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宋朝建立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王朝。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 点检赵匡胤掌握了军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 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 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 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 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等开城迎接赵匡胤入 城,胁迫周恭帝禅位。
四、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1、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2、士大夫的优裕生活与词的兴盛; 3、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 市民阶层与俗文学的关系 市民阶层的壮大:杭州十万人家
市民文化消费问题:
传统文人与市民文化的接轨:以苏轼为例—
—听说三分 说话职业化与话本小说的关系
三、作家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1、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 2、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 3、新型的文人生活态度; 4、审美情趣转变—从严于雅俗之辩转向以俗为雅。 宋代文人性格特点: (1)重理智,轻感情,重国家,轻个人。 (2)思想更成熟,情感更含蓄。 (3)审美趋向严谨,稳健,平和,保守。
北宋
(960)
南宋
(1127)
南宋亡
(1279)
辽(916-1125)金(1114-1234)
文化史上相提并论的朝代
文学: 唐宋 绘画: 宋元 学术: 汉宋 哲学: 宋明
宋代文化总体精神
陈寅恪先生“宋学精神” “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①议论精神( “宋人议论未定,而兵已渡河”) ②实用精神(苏轼:“言必中当世之过”) ③创新精神(不囿于古人成见的反传统倾向) ④兼容精神(对佛、道的兼收并蓄)
此后20年间,宋王朝先后平定了南方的后蜀、南唐 和北方的北汉等割据政权,基本上实现了中国的统 一。
但宋王朝从北宋开国到南宋灭亡,始终处在
强敌的威胁之下,加之重文轻武,致使宋朝 屡遭入侵。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宋 室南迁,偏安于江南一隅。
北宋的强敌之一:辽
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成为辽 政权的创始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 (今内蒙古赤峰市) 。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 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灭后 晋,耶律德光于开封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辽, 改年号为“大同” 。983年曾复更名“大契丹”。 1007年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 城县)。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恢复国号“辽”。 1125年为金国所灭 。
4、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
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北宋亡。靖 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 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 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
构幸免于难,定都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 继承大宋皇位,为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 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1138年,迁都临安 府(浙江杭州)。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1234年征服金
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 直到1276年行在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 战宋军战败,七岁的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 着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历史起讫
北宋
(960)
南宋
(1127)
南宋亡(1279)源自319年汉: 426年 ; 明: 276年; 唐: 289年; 清: 295年;
宋代文学是宋代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
宋代文学总体风貌
一、高度繁荣文化
、对诗文影响
1、宋朝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
2、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3、文以载道说的盛行; 4、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
高; 5、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
二、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
1、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背景; 2、忧患意识对文学家的影响; 3、诗文中爱国主题的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