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教学设计
破阵子教学设计
破阵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破阵子》这首词的含义和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掌握词中的重要字词、典故和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其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词的内容,感受词中描绘的战争场景和壮志豪情。
掌握词中的用典和对比手法。
2、难点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理解壮志难酬的悲愤。
引导学生将词中的意境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深入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词的大意。
2、讲解法:对词中的重点字词、典故、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词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词中的氛围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古代战争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战争的情境。
提问学生对战争的感受和理解,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破阵子》。
2、作者及背景介绍简单介绍作者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讲述《破阵子》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3、初读诗词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词的内容。
4、词句讲解逐句讲解词的意思,重点解释“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等句子。
讲解词中的重要字词,如“挑灯”“梦回”“麾下”“炙”等。
分析词中的用典,如“八百里”“的卢”等,让学生了解典故的出处和含义。
5、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战争场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分析词的下阕,体会作者从回忆战场到回到现实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
6、艺术特色探讨讨论词中的对比手法,如“醉里挑灯看剑”与“可怜白发生”的对比,突出作者的无奈。
分析词的语言特色,如简洁明快、豪迈奔放等。
7、情感体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对作者情感的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12词四首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2词四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借助注释,反复吟诵,理解词的大意思维发展与提升:以“剑"立骨,通过读“剑”赏词人形象、析词人叹息、悟词人精神,感受词中意境与情思,体悟诗人梦境与现实的冲突。
文化传承与理解:借助材料,知人论世,体悟辛弃疾英雄报国无门的悲壮,体察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1.借助注释,反复吟诵,理解词的大意2.以“剑"立骨,通过读“剑”赏词人形象、析词人叹息、悟词人精神,感受词中意境与情思,体悟诗人梦境与现实的冲突。
教学难点体悟辛弃疾英雄报国无门的悲壮,体察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家国情怀,树立起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理想。
教学过程一、以“剑"导入,引出壮词诗句填空:停杯投箸不能食,报君黄金台上意,___,直为斩楼兰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三句诗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意象物?大家说说是什么?“剑”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剑"的意象不得不提。
从诗仙李白的仗剑江湖到王昌龄的边塞烽烟,古代文人一路霸气不止,剑啸长虹。
今天我们学习的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也出现这一个意象,现在我们来读读辛弃疾的剑。
二、读“剑”,明壮词意旨(一)读“剑",明词意1.析题,知背景1)齐读诗题,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题屏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破阵子:词牌名,“破阵子”又名“十拍子",来源于唐代乐曲《破阵乐》,是用来描写战争的乐曲。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题目。
“赋”即“写作",“寄”即“给",“壮词”即雄壮的词,“陈同甫"即南宋思想家、文学家陈亮。
整个标题的意思我为陈同甫写下雄壮的词来送给他。
2)辛弃疾为何要给陈同甫写这首壮烈的词呢?我们来看背景链接。
创作背景:这首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
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阅读 12 词四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研讨课教案_7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教材简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人教2011课标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课词四首中的一首。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星空里,辛弃疾的词别具风韵,作为宋词创作中取得最高成就的作家,辛弃疾最大限度的开创了词的境界。
该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了抗金战斗生活的情景,抒写了壮志成空、理想破灭的悲愤。
对这首词的理解要纵观词的时代背景、词人处境和心境,感知和理解这首以“壮”写“悲”,“悲”中含“壮”的情感基调。
学情分析:根据平时对班级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特点的了解,尤其是通过每次模拟考试成绩分析,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身上良好的学习习惯还不是很理想,总觉得他们学习浮躁、被动,懒于记笔记、忽视书写、作文能力较差。
古诗词默写和赏析失分率总是很高,古诗词的学习及如何促进全体同学均衡、合理发展,更好地迎接中考就显得至关重要。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理解内容,感悟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力主抗金、收复中原、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请同学们依据所给的文字线索猜一位词人:★他从小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的教育,立志报效祖国;★他二十二岁率起义军生擒叛贼张安国;★他不仅是一位驰骋沙场的爱国战将,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的词风以豪放悲壮为主,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成为豪放派的代表。
那么这位词人是:——辛弃疾由此导入,板书课题。
二、解题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破阵子”是词牌名。
“为陈同甫赋壮辞以寄之”表明这首词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
同甫是陈亮的字。
二人都是南宋著名词人,又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共同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赋壮词”,即创作一首表达雄心壮志的词。
三、学习目标课件展示: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理解内容,感悟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力主抗金、收复中原、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教学设计-优质课精品-鲁教八下-2018新编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作品创作背景;2、理解作品思想内容以及辛词的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词人情感,并达到背诵目的;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对现实的无奈。
教学重难点理解本词通过前九句与末一句进行对比、以壮衬悲来突出主旨的特色。
理解这首词用梦境来抒发报国之情的抒情方法,体会词的意境。
教学时长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前一首词里我们已经接触了辛弃疾这个人物,南来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
他的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高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是作者在江西上饶闲居时期的创作,是写给在抗金主张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陈亮的。
这首词在风格上与《西江月》不同,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注意体会。
(二)、朗读请同学朗读,体会词的内容。
范读、齐读、点评小组自由朗读、交流、有自己的话说说对词的内容的理解。
(概括内容、感情)师生点评、交流。
词中形象地描写了抗金部队的壮观军容,豪迈的意气,道出了爱国英雄的一片爱国之心。
(三)、赏析诗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写了醉里还挑灯看剑,念念不忘的是杀敌报国,(当时作者已经闲居已久,请缨无路,都受到南宋投降派统治集团的排斥和打击。
在现实生活中,韬晦之不暇,不可能触发他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只有在喝醉酒的时候,使他能暂时忘却现实,而通过“挑灯看剑”的举动,生动地表现出来。
)在迷离的恍惚的醉态中,英雄酣然入梦,一梦醒来,各军营里连续响起了雄壮的军号声。
他的神志立即回到了军营里,“吹角连营”意味着动员令已经下达,军心振奋,这是诗人的愿望,也是人民的愿望!投入备战。
下两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意气激昂,形象阔大,这应该是具体描绘动员令下达的情况,部下的官兵们分食烤熟的牛肉,军队奏起雄壮的战歌。
《破阵子》教学设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破阵子》是部编教材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宋词。
本单元都是传统名篇,内涵丰富而深刻。
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
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让学生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念。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体味诗词的意境.能初步掌握诗词赏析的方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教学重难点:领会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能有感情地诵读诗词.教学策略1. 以诵读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在诵读中理解、品析美点,体悟作者情感。
2. 批注法、讨论法。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出示一副对联)上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下联: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师: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幅对联。
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你们知道这幅对联是写历史上哪位名人的?你的依据是什么?(生回答)对,这是郭沫若先生为辛弃疾纪念祠(济南大明湖公园内)题写的对联。
上联写出他的艺术造诣,下联写出他的政治抱负。
你们对辛弃疾有了解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他写的一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破题:“破阵子”是什么?(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什么?(词的题目)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给陈同甫写的一首雄壮的词)(PPT出示:)1181年,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他退居江西上饶附近的“带湖新居”附近有座山峰名叫“鹅湖”。
淳熙十五年,有人骑马来访,马到桥头,跳三次退三次。
此人大怒,拔剑斩断马头,徒步前进。
辛弃疾在楼上看到后大惊,派人去打听此人为谁,谁知那人已到门前,他就是陈亮,字同甫,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
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
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
两人志同道合,畅谈世事,相聚十日才分别,此后两人经常书信来往,诗词酬和,“鹅湖之会”成为词坛佳话。
二、认识作者(PPT出示辛弃疾的资料)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九年级语文上下册教学设计:《破阵子》原文和译文_初三语文教案.doc
九年级语文上下册教学设计:《破阵子》原文和译文_初三语文教
案
《破阵子》原文和译文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译文:
在醉酒之中,我挑亮油灯,端详宝剑,梦醒时,扎在一起连接的军营都吹响了号角。
在军营里,分赏给部下大块烤熟的牛肉,各种乐器演奏着边塞雄壮的军歌。
秋高气爽,战场上正在检阅军队。
战马像的卢一样飞快的奔驰,利箭射出,弓弦像震雷一样惊响。
本想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统一大业,赢得生前死后的美名声。
可惜现在满头白发已经丛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以寄之公开课教学设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的生词及意思。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3、掌握这首词中用典和比喻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和抓住关键词语的方法来理解这首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这首词中用典和比喻的手法。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一、导入你的梦想是什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雄心壮志,咱们一起来看一看辛弃疾壮志。
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统一国家,但不得志二、解题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破阵子词牌名、有关词的知识赋:写作壮词:豪壮的词三、重点词语1、齐读课下注释2、自己快读并记忆课下注释3、提问四、翻译1、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语言写一写这首诗的意思。
2、请同学来说一说这首词的意思。
五、赏析默读这首词并找出这首词哪里体现了壮字?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看剑、吹角抓住军营特有的事物来写。
朦朦胧胧的醉酒里把灯挑亮了仔细看剑这个细节可见作者雄心壮志及壮志难酬。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分肉、奏乐军旅生活。
结合经历想像这样壮观的场面、雄壮悲凉的氛围。
3、沙场秋点兵。
秋:点明季节,出征时悲壮的肃杀的氛围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马快、弦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快、弦急,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词人冲锋陷阵、勇猛无比的英雄形象。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壮志。
表达了词人收复失地、建功留名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6、可怜白发生!壮志未酬。
板书壮看剑吹角军队特有的事物壮志难酬分肉奏乐军旅生活壮阔、壮观场面沙场秋点兵出征在即悲壮马快弦急激烈战场壮阔、壮观场面,英勇的壮士天下事名建功留名壮志可怜白发生发出感慨壮志难酬壮志难酬。
破阵子教学设计
破阵子教学设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3)学生能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3)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含义。
(2)体会“可怜白发生”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讲解课文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
朗读法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讨论法 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多媒体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古代战争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和激烈。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古代的战争是怎样的吗?你们想了解古代的战争吗?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精读课文 (1)学习“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① 学生默读这两句诗,思考:诗人在什么情况下“醉里挑灯看剑”?他为什么要“梦回吹角连营”? ②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③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2)学习“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① 学生默读这三句1. 2. 3. 1. 2. 1. 2. 3. 4. 1. 2. 3.诗,思考:诗人在“沙场秋点兵”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破阵子教学设计
破阵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词牌名、词的格律等。
2、引导学生理解《破阵子》这首词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诵读和赏析古诗词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内容,把握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
体会作者通过词所传达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2、教学难点理解词中用典的作用和深刻含义。
感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词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词的基本知识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含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词中的重点词句和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赏析法:引导学生赏析词中的语言、意象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激昂的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豪迈的氛围。
提问学生:“在这样的音乐中,你们能联想到什么样的场景和情感?”引出课题《破阵子》,介绍词牌名的由来和特点。
2、作者及背景介绍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讲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遭遇,为理解词的情感奠定基础。
3、初读感知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词的内容和情感。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纠正。
4、词句理解结合注释,让学生分组讨论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含义。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邀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例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一句,通过“醉”“挑灯”“看剑”“梦回”等词语,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往昔战斗生活的怀念。
5、情感探究引导学生思考:词中描绘了怎样的战争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总结:这首词描绘了雄壮的战争场面,表现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壮志未酬、英雄迟暮的悲愤之情。
1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教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12.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背诵诗词。
2、理解词的主要内容,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词的主要内容,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二、作者作品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三、写作背景陈亮来访稼轩,两人痛饮,促膝畅谈,谈起时局形势,共商抗金北伐大计。
陈亮气愤异常,朝廷权贵只知歌舞升平,苟且偷安。
中原沦陷已历经六十余年,再不北伐讨虏,收复失地,中原百姓就难见复国的一天了。
提起中原百姓,辛弃疾不禁想起了当年在山东沂蒙山的战斗生活,想起了豪爽的耿京。
便取出宝剑递与陈亮看,并给他讲述耿京的事情。
陈亮不禁赞道:“想不到草莽之中竟有如此豪杰!”大有恨不相识之感。
酒至酣处,陈亮舞起宝剑,辛弃疾引吭高歌,歌的便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作此词寄陈亮,以共勉。
四、释题1、“破阵子”是什么?明确:破阵子,词牌名。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题目。
五、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
2、说说自己对整首词的理解。
六、小组合作,提出质疑。
1、“醉里挑灯看剑”——作者为什么“醉”?醉后为何“挑灯看剑”?由此体现出什么?明确: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所以借酒浇愁。
因为宝剑伴着他征战杀敌,是曾经的戎马生涯的见证。
辛弃疾《破阵子》教案
五十弦:五十弦:瑟的一种,此处泛指军中乐器。翻:演奏。塞外声:以边塞军旅生活为题材的乐曲,指军乐。
~军士用各种乐器弹奏雄壮的军歌。
沙场秋点兵:沙场;战场。点兵:检阅军队。秋:古时征战多在秋天故曰秋点兵。
~秋季在沙场举行阅兵式。
~乘着酒兴挑亮灯烛,仔细端详宝剑。
梦回句:梦回:梦醒。作者梦见“吹角连营”的战斗生活,所以梦醒后仿佛还能听到号角声。角:军中乐器,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声音呜然悲厉,因饰有画纹,亦称画角。 连营:相连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垒,说明兵士众多,声势浩大。
~`一觉醒来仿佛还能听到各个军营里号角齐鸣。
八百里句:
八百里:形容军营分布之广,连营八百里。一语牛名(《 世说新语·汰侈》说“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骏”按此说八百里炙 即烤牛肉)炙:烤肉,这里指出征前劳军情况。麾下:部下,泛指众将士。一说,军旗下。
马作二句:作:如。的卢:古代著名的骏马,相传能一跃三丈。据说刘备所乘之马名曰的卢。荆州太守刘表设宴请他,
刘表的部将蒯越,蔡瑁欲乘机杀之,刘备遂离席潜逃。至襄阳城西檀溪,马溺水中不得出,刘备急呼道“的卢,今日危矣,可努力!”马一跃三丈,固脱险而去,《三国志·蜀书》。
霹雳:响雷声,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霹雳令人心惊。《南史·曹景宗传》:景宗谓所亲曰:“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
第三层(最后一句):由梦境折回到现实,写功业未就,白发平添的酸辛悲愤。
可怜句:悲沉感叹,使奔腾豪迈的激情一落千丈。这句话与整个梦境是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是悲情与壮志的强烈感情对比。
这样(境与实境的矛盾对立主要表为以虚衬实,以壮衬悲,以理想衬现实,有力地突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思想痛苦)
辛弃疾《破阵子》教学设计
辛弃疾《破阵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九年级上册,是辛弃疾有金戈之声的力作。
辛弃疾的绝妙好词,是在战场的血与火里陶铸的。
柏杨说:“辛弃疾的词则如日落时两军生死鏖战,纵是不悦耳的嘶喊,也出自肺腑。
”他以词为剑,慷慨悲歌。
“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在他的这首词中,在时间的隧道里,我们看到了词人厉兵秣马、跃马横刀、驰骋沙场的勇士和焦灼不甘的目光;我们听到了震天嘹亮的号角和一位爱国臣子悲怆的呼号、遗憾的叹息、无奈的自嘲;我们感受到了气吞山河的磅礴之气和难以抚平的抑郁愤懑之情。
学生分析学生能背诵不少诗词,但学生大多只是机械记忆,一般停留在把古诗翻译背诵这个学习层面上,缺乏自主的阅读、拓展,缺少对古诗词的热爱以及对诗人心境的深入体验、理解和感悟。
教学设想新课程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是跑的过程自身。
学习也因此成为意义创造的开放过程。
历史背景的遥远,作者经历的复杂,使词中所描述的情景与学生有很大的距离,教师的分析是不能替代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的。
诗是用形象来思维的,设计更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淡化教师的分析。
开放的教学设计要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引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
带着这些想法,对这一课,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
教学目标:1、学习这首词所表达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名、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2、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系词的意境,培养学生领悟字词优美的语言及深邃的意境。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想象在阅读词时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诵读词作,体会作者在词中所描绘的战场气氛,体会作者伟大的抱负及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教学流程一、诗词导入设计诗词导入,是想让学生先对辛弃疾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虽然远隔千载,但也不是书本上一个单薄苍白的形象,而是一个血肉丰满、感情丰富的真实的人。
辛弃疾,一方面他是个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爱国将领,另一方面,在被迫隐居之际,他关心民生疾苦、热爱劳动人民、对生活观察敏锐、相当富有生活情趣。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教案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创作背景这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
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
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
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
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
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
此词当作于这次会见又分别之后。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怜已成了白发人!注释醉里:醉酒之中。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
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
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八百里:指牛。
《世说新语·汰侈》“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
后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麾:军旗。
麾下:指部下。
炙:烤肉。
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沙场:战场点兵:检阅军队。
马作的卢(dílú)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马名。
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
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12.《破阵子》(公开课教学设计ppt)
3.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 慨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 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 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 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却 “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 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可叹壮志无法实现,只能听任白发增 生, 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壮志 未酬的感伤和悲愤之情。
诗歌诵读
破阵子
【宋】辛弃疾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zhì ),五 十弦(xí an)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pī lì ) 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后名。可怜白发生。
感知诗意 在醉酒之中,我挑亮油灯,端 详宝剑,梦醒时,扎在一起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军营都吹响了号角。在军营里,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 分赏给部下大块烤熟的牛肉, 各种乐器演奏着边塞雄壮的军 里(指牛)分麾 歌。秋高气爽,战场上正在检 (huī)下炙(zhì ), 阅军队。
三首豪放词比较
内容 课题
写景叙事
抒情
总体
塞下秋景: 思乡,爱国, 相同: 渔家傲 寒冷荒凉 渴望建功立业
戒备森严
江城子
打猎: 雄壮开阔
感情,都与 爱国紧密联 渴望被重用, 系;风格, 为国效力,爱 开阔、雄壮。 国。
词五首
望江南 武陵春渔家傲 江城子 破阵子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 唱的诗体,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又称 长短句,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 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阕和下阕。上、 下片的句式有完全相同的,也有不 同或不完全相同的。
12.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内容,体味意境,背记默写全诗,体会词旨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2、感悟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教学重点】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理解这首词用梦境来抒发报国之情的抒情方法。
【教学难点】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有一位英雄带骑兵五十人直闯有五万人的金兵大营活捉叛徒,英雄的故事荡气回肠,令人心驰神往。
这位青年将军便是当时年仅23岁的辛弃疾。
他不仅是一位驰骋沙场的爱国战将,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二、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
2、写作背景辛弃疾年轻时参加抗金起义,失败后南归,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
陈同甫(1143—1194),名亮,与辛弃疾都力主抗金,志同道合,结为挚友。
其词风格与辛词相似。
三、初读,感知意境1、读准字音破阵子•为陈同甫(fǔ)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zhì),五十弦(xián)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dì lú)飞快,弓如霹雳(pī lì)弦惊。
了(liǎo)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视频朗读欣赏3、读出韵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以器物之名,听生命回响——初中语文九年级《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以器物之名,听生命回响——初中语文九年级《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以器物之名,听生命回响——初中语文九年级《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教学内容解析本堂课教学内容为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领悟古代诗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感悟作品的积极精神,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在教学中,要把握作品的创作背景、体裁特点。
要坚持诵读教学,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熟悉课文,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设置1.学会借助注释,反复吟诵,理解词的大意。
2.学会抓关键词品鉴诗歌,感受词中意境与情思,体悟诗人梦境与现实的冲突。
3.借助材料,知人论世,多角度体悟辛弃疾英雄报国无门的悲壮,体察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在完成平板上的预习作业时,我们对这首词的大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同学说为什么作业中有一把剑,今天我们的课就要从这把剑说起。
国庆期间,老师想更深入了解辛弃疾,去了一趟辛弃疾博物馆,参观过程中,我注意到了这把剑,听到它好像在喃喃自语,凑近一听才发现它竟然在念它主人稼轩写的词。
(二)剑之自述明确:“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请同学们齐声诵读屏幕上的文字。
【问】在这段词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辛弃疾呢?明确:在这场战争中,我看到了__________辛弃疾提示:1.请用形容词来概述。
2.在词中找到依据并圈点批注。
【预设】1、“沙场秋点兵”:黄沙漫天,蓄势待发,铁甲凛凛生光,我看到一个威武的辛弃疾。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战马嘶鸣,万箭齐发,热血激荡,我看到一个勇猛的辛弃疾。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热烈而又喧哗,我看到一个豪迈的辛弃疾。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以“请你化身辛弃疾,将这份豪迈/威武/勇猛诵读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掌握节奏,背诵全词。
2、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3、理解重点词句,把握全词内容。
4、理解作者在词中表达的主题和感情。
5、能赏析重点词句、默写全词。
二.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6人,语文成绩参差不齐。
从上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平均分88.9,优秀率23.6%,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一般。
经过两年学习习惯的培养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但是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都还有待提高,尤其是要调动他们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夯实基础由量变到质变。
三.重点难点
1.能背诵并默写全词.
2.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理解词的内容和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3.能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全词.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著名豪放派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节课我要和大家一起来领略这首慷慨激昂的豪放词!
2.展示学习目标.(师出示课件,生齐读.)
(2)。
解释标题简介作者
1。
“破阵子”——词牌名,选自《稼轩长短句》。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标题;
"赋":写作. "壮词":雄壮的词.
2。
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现在浙江省金华县)人,同辛弃疾是好朋友。
(师课件展示) 3。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是文学史上杰出的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
著有《稼轩长短句》.
4。
简介背景:
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遭当权者忌恨,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
好友陈亮(字同甫)到带湖拜访辛弃疾,他们促膝畅谈,共商抗金北伐大计。
分手后又相互赠和,言志抒怀。
《破阵子》便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一首以抒壮怀的词。
词中追忆了昔日起义军豪迈壮阔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也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3)。
初步感知-----朗读
1。
提示几个重点字词的读音:
麾()炙()的()卢霹雳()
2。
指导学生划分好句子停顿.(课件展示划分好的停顿)
3。
引导学生体会词人情感,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4。
生自读.
5。
多种形式朗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男女生PK读)
(4)一试身手——知词大意
1。
师提示几个典故:
八百里:本指牛;语出《世说新语》。
这里熟牛肉。
五十弦:本指瑟,这里泛指各种乐器。
的卢:古代烈性的名马,三国时代刘备所乘马就叫的卢。
2。
生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自译全文。
3。
师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4。
师出示课件归纳展示: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
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
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5)合作探究——赏析全词
1。
方法指导:提示学生可以从内容上、结构上、修辞手法上、所表达的情感上、或者蕴含的哲理上、表现的手法上、炼字的角度等方面来赏析。
2。
师课件展示问题,生分组讨论。
(1、2组完成1~3题,3、4组完成4~5题。
)
(1).概括词的上片的主要内容
(2).醉之后为何要“挑灯,要灯下看宝剑?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3).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4).概括词的下片的主要内容。
(5).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
生结合资料,小组讨论完成分组的问题。
然后师生共同探讨,生展示探究的结果,师点评并归纳。
4。
赏析上片的内容:
(1)。
概括词上片的主要内容:写军旅生活。
追忆了看宝剑、听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等场景,表现作者虽削去官职仍十分企羡军中生活,渴望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2)。
.醉之后为何要“挑灯,要灯下看宝剑?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树立了一位壮士怀才不遇的形象。
以酒浇愁而醉,在醉眼朦胧中,也不忘将灯拨亮,不是抚琴,不是唱歌,不是狂舞,而是在灯下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
因为只有宝剑是自己曾经的戎马生涯的见证。
可见词人想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3)。
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a.从形声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吃肉的军营生活,有力的烘托出一种豪迈高昂的氛围.
b.对偶的修辞,表现雄壮的军营,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4)。
赏析:沙场秋点兵。
a.内容上:在辽阔的战场上,秋高气爽,兵壮马肥,主帅开始检阅军队,军旗猎猎,士气高昂,整装待发,何等威风!此句将战前的准备与悲壮、恢弘气势渲染得极为热烈。
b.炼字上:秋:既点明季节,又渲染出出征时肃杀的气氛.
5。
赏析下片的内容: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a.生动地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写出了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b.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
c.“快”“惊”:渲染了紧张的战地气氛,表现了人物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a.“天下事”: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
b.率师北伐、收复失地,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是词人的理想,充分的表达了词
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3)可怜白发生!
a.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使整首词的风格变雄壮为悲壮。
b.一方面表明前面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只是一种追忆,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过半百,两鬓染霜,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c.表现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6.再次齐读全词。
7。
生归纳词的主题:本词追忆了当年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六.深入研读
1。
讨论:全词是如何体现“壮”的?a.题材上,写军营生活情景,看剑、听角种种情景都极勇猛雄健;b.思想感情上,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c.语言风格上,壮丽而不纤巧。
2。
“醉里挑灯看剑”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醉”表达了词人此时内心的愁闷,以酒浇愁而醉,在醉眼朦胧中,他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可见他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3、这种愿望在词中表现在哪些诗句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
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概括词人描绘的场景和抒发的感情?
雄壮的军营生活
壮烈的战斗场面
豪壮的雄心壮志
七.课堂小结
1。
请学科代表做课堂小结:这首词十分生动的描绘出一位忠勇的将军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词中悲与壮、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对照。
从这对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爱国热情,以及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2。
师作归纳总结
八.课堂作业及练习
(1)。
填写句子: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回顾军旅生活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出战斗之激烈和顺利的语句是:________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感情急转直下一落千丈从而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4、文中表明词人与士卒亲密无间感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
5、文中表明宏大的阅兵场面的语句是:__________。
6、文中表明词人武艺出众、英姿勃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
7、直抒胸臆,表达自己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收集有关爱国的古诗文名句。
(3)会背诵默写全词。
九.板书设计
下片:战斗场面----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
可怜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