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脑转移诊治》

合集下载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治疗要点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治疗要点
实』 } J 心脑 肺 管卉 寸 杂志 2 0 l 7年 3月 第 2 5卷第 3期

投稿 p 可 址 :h t t p :/ / w w w . s y x n  ̄n e t

3 7・
1 3 1 .D OI :1 0 .3 9 6 9 / j .i s s n .1 0 0 6—5 7 2 5 .2 0 1 3 .0 1 .0 5 7 .
[ 2 O] 困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 南制定联 合委员会. 巾国成 人 血脂异
常防治指 南 [ J ] .中华心 I f l 1 管 病 杂 志 ,2 0 0 7 ,3 5( 5) :3 9 0

[ 1 O ] 国家统 计 局人 F 1和就 、 I 统 计 司.中 同 人 I 1统 t = 1 年举 ( 2 0 0 6) [ M] .北京 :中国统计 出版社 ,2 0 1 0:1 0—1 4 . [ 1 1 ] WA N G F,WU S ,S O N G Y,e t a 1 .Wa i s t c i r c u m f e r e n c e ,b o d y
3 7 5 8 .2 0 0 6. 0 2 . 0l 8 .
[ 9 ] 陶 杰 ,常 明 ,李 茜 ,等 . 超 声 检 测 中老 年 人 群 尢 名 动 脉 分 叉 处 粥
样硬化病 变及 l 临J 术意 义 [ J ] . 巾 阳医学 影像技 术 ,2 0 1 2 2 8
( 3 ) :4 9 2~ 4 9 5 .
ma s s i n d e x a n d wa i s t t o hi p r a t i o f o r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t h e me t a b o l i c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要点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

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

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更多的期待,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地改善了生活质量。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

二、流行病学脑转移性肿瘤包括脑实质转移(brain metastasis,BM)和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

脑实质转移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大脑半球,其次为小脑和脑干。

脑膜转移较脑实质转移少见,但预后更差。

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上升,诊疗技术不断发展,使患者生存期延长,肺癌脑转移的发生和诊断率也逐年升高。

肺癌脑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黑色素瘤、乳腺癌、肾癌及结直肠癌,20%~65%的肺癌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脑转移,是脑转移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

三、临床表现(一)脑实质转移脑实质转移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共性的颅内压增高、特异性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1. 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

2. 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大脑半球功能区附近的转移瘤早期可出现局部刺激症状,晚期则出现神经功能破坏性症状,且不同部位肿瘤可产生不同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包括:①精神症状:②癫痫发作:③感觉障碍:④运动障碍:⑤失语症:⑥视野损害:丘脑转移瘤可产生丘脑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小脑转移瘤的临床表现:脑干转移瘤大都出现交叉性瘫痪(二)脑膜转移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常因肿瘤细胞侵犯部位不同而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

脑膜转移的主要临床表现有:①脑实质受累及脑膜刺激表现:②颅神经受累表现:③颅内压增高表现和脑积水压迫脑组织引起的进行性脑功能障碍表现等;④如同时伴有脊膜播散则还可出现脊髓和脊神经根刺激表现。

肺癌脑转移的诊治

肺癌脑转移的诊治

表二单发脑转移的单纯放疗与放疗+手术的非随机研究(中位生存期)
作者 病例数 单纯放疗(周数) 手术+放疗(周数)
Famell et al 81 36 45
Sause et al 80 29 67
03
诊断
影像表现:灰白质交界处病变,边界不规则,肿瘤较小伴大片水肿
MRI :T1像显示低于正常脑组织信号
T2加权像显示水肿,表现高信号
小于5mm病变,位于颞叶或在皮质和皮层下区域或与较大病灶相邻
诊断
鉴别诊断
原发脑肿瘤(良或恶性)
脑梗塞或脑出血
增强MRI鉴别
脑脓肿
诊断
T1W
T2W
edema
tumor
延长生命
杀灭手术部位残存癌细胞
手术治疗合并WBRT
作者 病历数 单纯放疗(周数) 手术合并放疗(周数)
Patchell et al 48 15 40
27
43
0.03
rate of neurologic death,%
31
28
NS
Local control of treated lesions at 1 y,%
临床表现
渐进或急性发病
步态、言语、视力障碍等
无特异性
四大症状:头疼(50%)、局灶性肌无力(20%-40%)、认知障碍(1/3)、癫痫(10%首发,40%)
临床表现
肿瘤病史及单发或多发脑部病灶
01
手段-强化MRI。优于强化CT及平扫MRI,增强MRI>平扫MRI,CT 20%↑
02
强化MRI后仍有疑问-活检是唯一可靠手段
Length of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wk

肺癌患者脑转移治疗方案

肺癌患者脑转移治疗方案

一、引言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脑转移是肺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

脑转移的发生与肺癌的恶性程度、分期、肿瘤负荷以及患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脑转移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以及治疗意愿等因素。

本文将对肺癌患者脑转移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化疗化疗是肺癌脑转移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培美曲塞等。

化疗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化疗方案的制定需遵循个体化原则,合理调整剂量和用药周期。

(2)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肺癌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针对肺癌患者脑转移的治疗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针对EGFR、ALK、ROS1等基因突变的肺癌脑转移患者,可选用相应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如EGFR-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和ALK-TKI(克唑替尼、塞瑞替尼等)。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肺癌治疗领域的一大热点,针对肺癌患者脑转移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针对PD-1/PD-L1通路的治疗药物如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在肺癌脑转移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肺癌脑转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等。

(1)全脑放疗全脑放疗适用于多发脑转移患者,可减少脑转移灶的体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放疗剂量一般为30-40Gy,分10-15次进行。

(2)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SRT适用于单发脑转移或多发脑转移患者,可减少放疗剂量,降低放射性脑损伤风险。

SRT的剂量一般为20-30Gy,分4-5次进行。

(3)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SRS适用于单发脑转移患者,可一次性给予较高剂量的放射线,提高局部控制率。

SRS的剂量一般为18-24Gy。

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部分单发脑转移患者,如脑转移灶较大、出现占位效应或出现脑出血等紧急情况。

肺癌脑转移临床诊疗规范护理课件

肺癌脑转移临床诊疗规范护理课件
肺癌脑转移临床诊疗规范护理课件
肺癌脑转移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肺癌脑转移是指肺癌细胞通过血 液或其他途径转移到脑组织,并 在脑内生长和扩散。
分类
肺癌脑转移可分为脑实质转移和 脑膜转移,其中脑实质转移更为 常见。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肺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进 入脑组织,并在脑内生长和扩散。
放疗与化疗
全脑放疗
通过高能射线照射整个脑部,杀 死癌细胞并抑制其生长。全脑放 疗通常作为肺癌脑转移的初始治
疗手段。
立体定向放疗
通过精确的定位和剂量控制,对脑 部的转移病灶进行高剂量照射,同 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化疗联合放疗
在放疗的同时使用化疗药物,以提 高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
对于单发或多发局限的肺癌脑转 移病灶,可考虑进行手术切除, 以减轻肿瘤对脑组织的压迫,改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
免疫治疗
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化疗药物,杀死 癌细胞并抑制其生长。常见的肺癌脑 转移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卡铂、依托 泊苷等。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通过免 疫检查点抑制剂或细胞免疫疗法等方 法进行治疗。
靶向治疗
针对肺癌脑转移的特定基因突变,使 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肺癌脑 转移靶向治疗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厄 洛替尼、克唑替尼等。
肢体功能障碍护理
对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 进行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 能力训练。

康复护理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 划,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洗漱、 进食等,提高生活质量。

肺癌脑转移的手术治疗ppt课件

肺癌脑转移的手术治疗ppt课件

1. 瘤内出血常见(24%),症状轻( 2% ) 2. 原因:缺血后出血;血管受压迫,侵蚀,坏死;颅内压增高 3. 界限清晰 4. 预后相对较好
-
32
术前 MRI
病例 3
-
33
术前 MRI
病例 3
-
34
术中情况
病例 4
切除前
切除后
-
35
术后 MRI
病例 3
-
36
1. 逐渐增加
2. 形态是否规则,边界是否清晰,与重要结构的空间关系;大小已经 不是主要困难
-
17
手术要点
1. 力争切除病变,保护正常结构, 避免神经功能缺失
2. 全切除 : 次全切除 3. 整块切除 : 分块切除
-
18
术中影像
1. 方法:神经导航 功能核磁 术中超声 2. 目的:病变定位 空间关系 病变性质 3. 效果:并发症减少,症状缓解率高,
KPS评分提高,生存期无明显变化
-
19
术中监测
1. 体感诱发电位 2. 运动诱发电位 3. 直接皮层电刺激
4. 术中唤醒
-
20
第一次术前CT
病例 1
-
21
第一次术前MRI
病例 1
-
22
第一次术前MRI(20131023)
病例 1
-
23
第一次术后MRI(20131104)
病例 1
-
24
第一次术后MRI(20131227)
病例 1
-
43
一般资料
病例 5
赵某,女,38岁 诊断:右肺癌化疗后,骨转移放疗后
2009年10月在我院诊断为右肺下叶癌,骨转移 ,活检后进行NP方案化疗2次,髂骨转移放疗 。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
病灶。
肺癌脑转移是 肺癌常见的转 移部位之一, 也是肺癌患者 死亡的主要原
因之一。
肺癌脑转移的 症状包括头痛、 恶心、呕吐、 视力下降、癫
痫发作等。
肺癌脑转移的 诊断主要依靠 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
肺癌脑转移的发病机制
肺癌细胞在大脑中形成转移 灶
转移灶的生长和扩散导致脑 部症状
肺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 统进入大脑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建议
早期发现:定期进行肺癌筛查,早期发现肺癌脑转移
规范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手术、 放疗、化疗等
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减轻心理压力
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护理:为患者提供家庭护理指导,提高家庭护理质量
放疗
放射治疗:通过 放射线照射肿瘤, 杀死肿瘤细胞
放射源:包括伽 马刀、质子刀、 重离子刀等
治疗效果:可以 有效控制肿瘤生 长,减轻症状
副作用:可能会 出现恶心、呕吐、 脱发等副作用
化疗
化疗药物:包括铂 类、紫杉醇、吉西 他滨等
化疗方案:根据患 者病情和身体状况 选择合适的化疗方 案
化疗效果:化疗可 以有效控制肿瘤生 长,延长患者生存 期
病情变化
药物治疗:根 据病情选择合 适的药物进行 治疗,如靶向 治疗、免疫治
疗等
心理支持:提 供心理支持和 辅导,帮助患 者调整心态, 积极面对疾病
生活方式调整: 改善生活习惯, 如戒烟、合理 饮食、适当运 动等,提高生
活质量
肺癌脑转移诊 治的专家建议
早期诊断和筛查的重要性
早期诊断和筛查是肺癌脑转移诊治的关键环节 早期诊断和筛查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和筛查可以减少治疗费用和医疗资源浪费 早期诊断和筛查可以促进肺癌脑转移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_2017年版_石远凯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_2017年版_石远凯

· ·中国肺癌杂志2017年1月第20卷第1期Chin J Lung Cancer, January 2017, Vol.20, No.1DOI: 10.3779/j.issn.1009-3419.2017.01.01·专家共识·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石远凯 孙燕 于金明 丁翠敏 马智勇 王子平 王东 王征 王孟昭 王燕 卢铀 艾斌 冯继锋刘云鹏 刘晓晴 刘基巍 伍钢 曲宝林 李学记 李恩孝 李薇 宋勇 陈公琰 陈正堂 陈骏 余萍吴宁 吴密璐 肖文华 肖建平 张力 张阳 张沂平 张树才 宋霞 罗荣城 周彩存 周宗玫 赵琼胡成平 胡毅 聂立功 郭其森 常建华 黄诚 韩宝惠 韩晓红 黎功 黄昱 史幼梧China Experts 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ain Metastases of LungCancer (2017 version)Yuankai SHI1, Yan SUN1, Jinming YU2, Cuimin DING3, Zhiyong MA4, Ziping WANG5, Dong WANG6, Zheng WANG7, Meng-zhao WANG8, Yan WANG1, You LU9, Bin AI7, Jifeng FENG10, Yunpeng LIU11, Xiaoqing LIU12, Jiwei LIU13, Gang WU14, BaolinQU15, Xueji LI16, Enxiao LI17, Wei LI18, Yong SONG19, Gongyan CHEN20, Zhengtang CHEN21, Jun CHEN22, Ping YU23, NingWU16, Milu WU24, Wenhua XIAO25, Jianping XIAO16, Li ZHANG8, Yang ZHANG22, Yiping ZHANG26, Shucai ZHANG27, XiaSONG28, Rongcheng LUO29, Caicun ZHOU30, Zongmei ZHOU16, Qiong ZHAO31, Chengping HU32, Yi HU15, Ligong NIE33,Qisen GUO3, Jianhua CHANG34, Cheng HUANG35, Baohui HAN36, Xiaohong HAN1, Gong LI37, Yu HUANG1, Youwu SHI11National Cancer Center/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KeyLaboratory of Clinical Study on Anticancer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100021 Beijing, China; 2Shandong Province Cancer Hospital,250117 Jinan, China; 3The Fourth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050000 Shijiazhuang, China; 4Henan Province Cancer Hos-pital, 450008 Zhengzhou, China; 5Beijing Cancer Hospital, 100142 Beijing, China; 6Daping Hospital,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400042 Chongqing, China; 7National Center for Geriatric Medicine/Beijing Hospital, 100730 Beijing, China; 8Peking Union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100730 Beijing, China; 9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610041 Chengdu, China; 10JiangsuCancer Hospital, 210009 Nanjing, China; 11The First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110001 Shenyang, China; 12The 307th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100071 Beijing, China; 13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116011 Dalian, China; 14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on Hospital, 430022 Wuhan, China; 15Chinese People’sLiberation Army General Hospital, 100853 Beijing, China; 16National Cancer Center/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100021 Beijing, China; 17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710061Xi’an, China; 18The 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130021 Changchun, China; 19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210002 Nanjing, Chi-作者单位:100021 北京,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石远凯,孙燕,王燕,韩晓红,黄昱,史幼梧);250117 济南,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郭其森);050000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丁翠敏);450008 郑州,河南省肿瘤医院(马智勇);100142 北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子平);400042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王东);100730 北京,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艾斌,王征);100730 北京,北京协和医院(王孟昭,张力);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卢铀);210009 南京,江苏省肿瘤医院(冯继锋);110001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100071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刘晓晴);116011 大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基巍);430022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伍钢);100853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曲宝林,胡毅);100021 北京,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李学记,肖建平,吴宁,周宗玫);710061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恩孝);130021 长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李薇);210002 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总医院(宋勇);150081 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公琰);400037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陈正堂);116027 大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阳,陈骏);610047 成都,四川省肿瘤医院(余萍);810000 西宁,青海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密璐);100048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肖文华);310022 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张沂平);101149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张树才);030013 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宋霞);5103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罗荣城);200433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310003 杭州,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琼);410008 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胡成平);100034 北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聂立功);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常建华);350014 福州,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20003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100039 北京,中国武警总医院(黎功)(通讯作者:石远凯,E-mail: syuankai@)· ·中国肺癌杂志2017年1月第20卷第1期Chin J Lung Cancer, January 2017, Vol.20, No.1 na; 20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150081 Harbin, China; 21Xinqiao Hospit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400037 Chongqing, China; 22The Second Hospit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116027 Dalian, China; 23Sichuan Cancer Hospital,610047 Chengdu, China; 24Qinghai University Affiliated Cancer Hospital, 810000 Xining, China; 25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General Hospital, 100048 Beijing, China; 26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310022 Hangzhou, China;27Beijing Chest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101149 Beijing, China; 28Shanxi Province Cancer Hospital, 030013 Taiyuan,China; 29TCM-Integrated Cancer Center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510315 Guangzhou, China; 30Tongji University Affiliated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 200433 Shanghai, China; 3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Zhejiang University, 310003 Hangzhou,China; 32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410008 Changsha, China; 33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100034 Beijing,China; 34Fudan Universita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200032 Shanghai, China; 35Fujian Cancer Hospital, 350014 Fuzhou, China;36Shanghai Chest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200030 Shanghai, China; 37General Hospital of Armed Police, 100039 Bei-jing,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Yuankai SHI, E-mail: syuankai@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ppt课件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ppt课件

肺癌脑转移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通过头颅CT或MRI等影像 学检查,观察颅内是否存 在异常病灶,有助于诊断
肺癌脑转移。
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 ,检测其中是否存在肺癌 细胞,有助于确诊肺癌脑
转移。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
检测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 水平,如癌胚抗原、神经 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有 助于诊断肺癌及其脑转移
特点
肺癌脑转移通常是肺癌晚期的表现,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 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产生严重影响。
肺癌脑转移的发病机制
血液传播
肺癌细胞通过血液系统进入颅内,在脑实 质或脑膜上形成转移病灶。
淋巴系统扩散
肺癌细胞通过淋巴管进入颅内淋巴组织, 导致淋巴转移。
直接浸润
肺癌病灶直接侵犯颅骨或硬脑膜,进而扩 散至颅内。
新型药物类型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药物类型如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在肺癌脑转移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临床试验进展
目前正在进行多项肺癌脑转移治疗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05
肺癌脑转移治疗的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
总结词
手术联合放化疗是肺癌脑转移的常用治疗方法,通过切除肺部肿瘤和脑部转移灶,结合放疗和化疗, 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 肺癌脑转移概述 •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现状 • 肺癌脑转移治疗进展 • 肺癌脑转移治疗的挑战与展望 • 肺癌脑转移治疗的案例分享
01
肺癌脑转移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肺癌脑转移是指肺癌细胞通过血液或 淋巴系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在颅 内生长和扩散。

肺癌脑膜转移治疗方案

肺癌脑膜转移治疗方案
d.免疫治疗
针对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免疫治疗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并杀灭肿瘤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e.脑脊液引流
对于伴有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及时行脑脊液引流术,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f.支持治疗
全方位关注患者营养状况、疼痛管理、心理干预等方面,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个体化治疗策略
根据患者病情及影像学表现,选择合适的放疗技术,如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放疗可迅速缓解症状,控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化疗
根据患者病理类型、病情及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化疗可杀灭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
4.靶向治疗
针对有驱动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选择靶向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信号途径,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a.放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放疗技术。放疗能迅速缓解症状,控制肿瘤生长。
b.化疗
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针对患者病理类型、病情及全身状况进行治疗。化疗有助于杀灭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
c.靶向治疗
对于具有驱动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选用靶向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能针对肿瘤细胞生长信号途径进行抑制,控制肿瘤生长。
四、治疗监测与评估
1.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肿瘤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2.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全身状况。
3.严密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结论
本方案为肺癌脑膜转移患者提供了一套合法合规、人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综合治疗手段,旨在缓解症状、控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

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肺癌脑转移是指肺癌细胞经血液或淋巴管道转移到大脑,形成脑转移瘤。

这种情况在肺癌患者中并不少见,而且往往会给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首先,手术是治疗肺癌脑转移的常见方法之一。

对于一些早期发现的脑转移瘤,手术切除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

通过手术将脑转移瘤切除,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缓解神经系统压迫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手术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患者,因为手术风险较大,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有一定的要求。

其次,放射治疗是另一种常见的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方法。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照射脑转移瘤的方式,杀死癌细胞,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对于一些手术不适用的患者或者手术后残留的病灶,放射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同时,放射治疗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手术和放射治疗,靶向治疗也是治疗肺癌脑转移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治疗的发展,针对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不断涌现,对于一些特定的肺癌患者,靶向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而且,一些靶向药物也被证实对于脑转移瘤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此外,化疗和免疫治疗也是治疗肺癌脑转移的重要手段。

化疗可以通过药物杀死癌细胞,控制病情的发展,而免疫治疗则可以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帮助患者抵抗肿瘤的侵袭。

综上所述,对于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案,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同时,也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和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综合治疗,可以为肺癌脑转移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肺癌脑转移治疗研究论文

肺癌脑转移治疗研究论文

肺癌脑转移治疗研究论文【关键词】肺癌脑转移综合治疗脑转移是肺癌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

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上升,各种先进影像诊疗技术的进步,肺癌脑转移的诊断率呈现明显增高趋势。

有文献报道,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初诊脑转移的发生率为10%,2年后可达到80%,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脑转移的发生率约20%,尸检为40%[1]。

肺癌一旦发生脑转移,临床上已属IV期,病情迅速恶化,若不积极治疗其自然生存期<3个月。

因此如何合理治疗肺癌脑转移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一直来都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1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高,其机制考虑为肺部血管和淋巴管网丰富,脑血管和椎静脉之间有吻合支,含有癌细胞的血流可不经过肺毛细血管的滤过而经侧支直接入脑,又有研究发现肺癌具有嗜神经组织的特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别的亲合力[2]。

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表现可根据转移部位的不同,症状也有所不同。

最常见的部位在幕上,约占85%左右,其次是幕下,或两者兼有。

常表现为渐进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性,多发生在清晨和晚上,可有一过性肢体无力,类似重症肌无力,偏瘫或有共济失调、记忆力明显减退、失语等。

脑转移可在原发病灶被发现之前或与原发病灶同时被发现,约有20%的患者脑转移发现晚于肺癌的诊断。

对于年龄>40岁、病情进展快、伴有或不伴有神经症状的肺癌患者均应常规行颅脑MRI检查[3],以排除肺癌脑转移的可能。

2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后,迅速出现转移部位的症状及定位体征,多死于占位性病变所引起的颅内高压、脑疝或颅内转移灶出血,也可转移至生命中枢而突然死亡,因此积极治疗脑转移是延长患者生命的关键。

目前,肺癌脑转移的治疗仍以姑息治疗为主[4]。

20世纪50年代,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使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3个月,70年代,全脑放射治疗(wholebrainradiotherapy,WBRT)成为肺癌脑转移的标准治疗,但延长生存期效果不明显,其中位生存期约3~6个月。

肺癌脑转移的诊治

肺癌脑转移的诊治

肺癌脑转移的诊治
陶仲为
【期刊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年(卷),期】2003(026)001
【摘要】@@ 1 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表现rn肺癌可转移至全身各部位,20%~40%的病例因瘤细胞通过颈内动脉或椎-基动脉至脑形成脑转移.脑实质的转移瘤有2/3以上发生在大脑半球,余多见于小脑,小部分见于脑干,且因脑灰质的血供较白质多,故瘤转移易发生在灰白质交界区.少数肺癌病例的瘤细胞经周围神经淋巴间隙进入蛛网膜下腔可形成脑膜转移,偶有经椎静脉丛转移至颅内者.
【总页数】2页(P2-3)
【作者】陶仲为
【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山东,济南,2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 [J], 石远凯;王燕;卢铀;艾斌;冯继锋;刘云鹏;刘晓晴;刘基巍;伍钢;曲宝林;李学记;孙燕;李恩孝;李薇;宋勇;陈公琰;陈正堂;陈骏;余萍;吴宁;吴密璐;肖文华;于金明;肖建平;张力;张阳;张沂平;张树才;宋霞;罗荣城;周彩存;周宗玫;赵琼;丁翠敏;胡成平;胡毅;聂立功;郭其森;常建华;黄诚;韩宝惠;韩晓红;黎功;黄昱;马智勇;史幼梧;王子平;王东;王征;王孟昭
2.肺癌脑转移的诊治进展 [J], 刘懿;陈军
3.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诊治上海专家共识(2019年版) [J], 梁晓华;黄若凡;詹琼
4.肺癌的诊治进展—肺癌脑转移的诊治 [J], 陶仲为
5.《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治疗要点 [J], 子非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共识的主要内容
一、辅助检查 二、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手术治疗 (三)反射治疗 (四)内科治疗 (五)对症治疗 三、预后 四、随访
整理课件
7
肺癌脑转移辅助检查
头颅磁共振成像 MRI
头颅计算机 断层扫描
CT
正电子发射 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CT
• 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头 颅 MRI 平 扫 典 型 脑 转 移 瘤 可 见 T1 中 低 、 T2 中 高 异 常 信 号 , 病 灶周围水肿,增强扫 描后可见明显强化
手术切除
1、脑转移瘤患者是否适合手术切 除需考虑肿瘤个数、大小和部 位、组织学类型、患者 的全 身状况等;
2、以上因素要单独考量,但手术 选择还应整合所有因素、综合 权衡;
3、值得注意的是,脑转移患者都 是晚期,手术选择应该谨慎
整理课件
11
手术治疗适应症
1.脑内单发、部位适合、易于切除,且肿瘤或其水肿 占位效应重或导致脑积水的患者适合手 术切除。SCLC不首选手术,但下列情况除外:转移瘤和/或水肿体积大、颅内压失 代偿、肿 瘤卒中等濒临脑疝、危及生命者危及生命者应急诊手术,为 下一步放、化疗争取时间和空间。 2. 多发脑转移瘤手术治疗目前尚有争议,但一般认 为: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
data.Cancer,
2016,
122(12):
1921整-1理92课7件
5
3、Murray N, Sheehan F. Limited 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Curr Treat Options Oncol, 2001, 2(1): 63-70.
大脑半球功能区附近转移瘤: 精神症状、癫痫发作、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失语症 视野损害 丘脑转移瘤:丘脑综合征 小脑转移瘤: 小脑半球肿瘤:爆破性语言、眼球震颤、患侧肢体协调动 作障碍、同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迟钝、易向患侧倾倒等; 小脑蚓部肿瘤:步态不稳、行走困难、站立时向后倾倒 肿瘤阻塞第四脑室:脑积水、颅内压增高 脑干转移瘤:交叉性瘫痪
整理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2. 石远凯等,中国肺癌杂志2017年1月底20卷第1期
脑转移性肿瘤流行病学
脑实质转移BM: 常见大脑半球、小脑、
脑干[1]
肺癌 脑转移
NSCLC 脑转移风险【2】
腺癌:11% 鳞癌:6% 大细胞癌:12%
脑膜转移LM: 少见 但预后更差
SCLC 脑转移发生率【3】
首次就诊:10% 诊疗过程中:40-50% 存活2年以上的患者:60-80%
整理课件
3
中国肺癌杂志2 0 1 7年1月第2 0卷第1期 Chin J Lung Cancer, Januar y 2017, Vol.20, No.1
脑部是肺癌远处转移的最常见部位之一1
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2
脑膜
大脑
脑干
小脑
1. Eichler AF, Loeff ler JS. Oncologist, 2007, 12(7): 884-898.
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精神状态改变、 意识朦胧、认知障碍、癫痫发作、肢体活动障碍
常见受累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面神经、听神经等;表现为视力下降、复视、面部麻 木、味觉和听觉异常、吞咽和发音困难等
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智力障碍、步行障碍、尿失禁;
脊髓和脊神经根刺激表现
脑实质转移 (BM)
脑 转 移 性 肿 瘤
脑膜转移 (LM)
脑转移性肿瘤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
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脑实质受累 及脑膜刺激 颅神经受累
颅内压增高及脑积水 压迫脑组织引起进行 性脑功能障碍
伴有脊膜播散
整理课件
主症: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副症: 复视、黑朦、视力减退、头晕、淡漠、意识障碍 二便失禁、脉搏徐缓和血压增高
• 增 强 MRI 对 微 小 病 灶 、 水肿和脑膜转移较增 强CT敏感
• 头 颅 MRI 检 查 禁忌症的患者 应行CT检查
• 能够评价肿瘤及正常组织 的代谢差异,有助于肿瘤 的定性诊断,同时可寻找 原发肿瘤
• 由 于 正 常 脑组 织 对 18F脱 氧 葡 萄糖 ( 18F-FDG) 呈高摄取,故FDG PETCT 对 脑 转 移 瘤 , 尤 其 是 小的脑转移灶不敏感,应 结 合 头 颅 MRI 或 增 强 CT 扫描增加检出率
ALK阳性
EGFR、ALK突变 状态未知或阴性
手术切除 立体定向放疗 全脑 + 立体定向放疗 立体定向放疗
全脑放疗 TKI
克唑替尼
化疗
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无症状
有症状
接受过全脑放疗,复发
整理课件
先化疗,后全脑放疗 全脑放疗
谨慎评估后再行全脑放疗
10
手术治疗适应症
活检术
明确病理、分子或基因类 型,指导下一步治疗 1、肺癌原发灶隐匿或虽原发 灶明确但取材困难; 2、肺原发灶病理明确,但脑 部病变不典型或难于鉴别 3、明确是肿瘤坏死抑或复发, 评估前期放、化疗效果;
整理课件
腰椎穿刺及脑脊液 检查
血清肿瘤标志物
分子病理检测
8
共识的主要内容
一、辅助检查 二、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手术治疗 (三)反射治疗 (四)内科治疗 (五)对症治疗 三、预后 四、随访
整理课件
9
有症状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无症状
肺癌脑转移治疗原则
脑转移数量≤3个
脑转移数量 ›3个 EGFR突变阳性
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2017版)
2017.6
整理课件
1
共识发布
共识组主要专家成员
• 石远凯 孙燕 于金明 丁翠敏 马智勇 王 子平 王东 王征 王孟昭 王燕 卢铀 艾斌 冯继锋 刘云鹏 刘晓晴 刘基巍 伍钢 曲 宝林 李学记 李恩孝 李薇 宋勇 陈公琰 陈正堂 陈骏 余萍 吴宁 吴密璐 肖文华 肖建平 张力 张阳 张沂平 张树才 宋霞 罗荣城 周彩存 周宗玫 赵琼 胡成平 胡 毅 聂立功 郭其森 常建华 黄诚 韩宝惠 韩晓红 黎功 黄昱 史幼梧
1、Eichler AF, Loeff ler JS. Multidisciplinar y management of brain metastases. Oncologist, 2007, 12(7): 884-898.
2、Goncalves PH, Peterson SL, Vigneau FD, et al. Risk of brain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nonmetastatic lung cancer: analysis of the Metropolitan Detro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