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眼科影像学》PPT课件

《眼科影像学》PPT课件
目的
通过对眼部影像的解读,协助医生对 眼部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提高眼科疾病的诊疗水平。
发展历程
早期阶段
X射线、超声波等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主要用于眼眶骨折、异 物定位等。
中期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影像处理技术的发展,CT、MRI等高分辨率影像 技术在眼科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对眼部结构和病变的认识。
当前阶段
眼科影像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通过图像识别和分析,辅助医生进 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眼科影像学的应用范围
眼眶疾病
眼眶骨折、炎症、肿瘤等疾病 的诊断和评估。
眼底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 离、黄斑病变等眼底疾病的诊 断和监测。
眼肌疾病
斜视、眼肌麻痹等眼肌疾病的 诊断和评估。
眼肿瘤
眼球内肿瘤、眼睑肿瘤等的诊 断和评估。
THANKS
感谢观看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与色素上皮层分离,其影像学表现 为视网膜皱褶和脱离。
视网膜脱离的影像学表现为视网膜皱褶和脱离,通常在眼 底镜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中观察到。在超声波检 查中,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表现出异常的回声特征。
眼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眼肿瘤是眼部发生的肿瘤,其影像学表现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位置。
白内障的影像学表现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导致的眼病,其影像学表现为晶状体密度增高,呈不均 匀的灰白色。
白内障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依赖于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和位置。轻度混浊时,晶状体 密度略有增加,而重度混浊时,晶状体密度显著增高,且不均匀,导致整个晶状 体呈灰白色。在超声波检查中,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回声增强,且声衰减增加。
病情监测与疗效评估
病情监测
通过定期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眼部病变的变化情况,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 依据。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27
炎症性疾病
右眼肌 炎性假 瘤(瘤 样淋巴 组织增 生)
28
炎症性疾病
急性视神经炎Gd-PTPA造影后T1加权显示 右侧视神经略粗于左侧、轻度強化
29
肿瘤
眼和眼眶肿瘤包括眼睑、眼球表面、 眼内、眼眶以及泪腺、眶内各组织来源 的肿瘤,身体其它部位肿瘤也可转移到 眼及眼眶。
30
视网膜母细胞瘤
是从视网膜核层起源的恶性肿瘤,占眼肿瘤的 首位。病人绝大多数为儿童(98%),以3岁以 下多见;偶见于成年人。约10%病人可出现肿瘤 不治而愈现象。平片显示眶窩扩大,密度增高, 眶内钙化以及视神经孔扩大等征象;CT检查可直 接显示眼内实质性肿块和肿块内钙化灶以及视神 经等情况;MRI检查在显示肿瘤蔓延、侵及颅内 组织、显示视神经、视交叉等结构明显优于CT, 但对肿块及钙化的显示不如CT.
1组织细胞增生症以嗜酸性细胞肉芽肿多见为一种类脂质代谢障碍形成的肉芽肿性病变有急亚慢性之分前两者骨质改变轻后者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常多发亦可多发常侵犯颅骨及眼眶眶骨破坏以泪腺窩区眶顶部和蝶骨大翼为多见边缘多清楚而不规则少数有硬化改变个别亦可仅在眶内生长
1
眼部疾病影像学诊断
眼骨解剖
眼 眶 骨 前 面 观
69
眶内恶性肿瘤
眼眶内恶性肿瘤(癌)
70
眶内恶性肿瘤
眼 眶 内 恶 性 肿 瘤 ( 肉 瘤 )
71
眶内恶性肿瘤
肾癌眼眶内转移
72
炎性假瘤
是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炎症,系指由全身 结缔病引起的病变或其它不明原因引起的眼 内非感染性炎症。可与其它疾病如Wegener 氏肉芽肿,纤维纵隔炎,甲状腺炎等并发, 经皮质激素治疗好转。 CT示眶内局限性肿 块和瀰漫性增厚两种基本改变。

眼部解剖结构(共65张PPT)

眼部解剖结构(共65张PPT)
泪囊
鼻泪管
泪器:
泪小管
泪腺
泪囊
鼻泪管
泪小点
泪液的分泌和排出:
3.泪液生理功能: 〔1〕湿润角膜、结膜。
〔2〕清洁作用
〔3〕杀菌作用
四、眼外肌:
每只眼有六条,司眼球运动。
内直肌--下斜肌---
下直肌---
----上斜肌
------上直肌
-----外直肌
眼外肌的神经支配: 外直肌──外展神经支配 上斜肌──滑车神经支配 上直肌 ┓ 下直肌 ┃━ 动眼神经支配
黄斑
〔3〕锯齿缘: 视网膜、脉络膜前部的终止处, 边缘呈锯齿状,距角巩缘约6-7mm。
锯齿缘
〔4〕视网膜血管: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 眼动脉分支→视神经→ 视盘→视网膜。 静脉的分布与动脉一致
二、眼内容
特点:
①透明,无血管和神经。 ②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和眼内压。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1、房水〔aqueous humor〕: 〔1〕透明水样液,营养角膜、晶体、玻璃体。
内直肌 ┃
下斜肌 ┛
眼肌的起止点:
①下斜肌起于眶壁内下缘,
②余各肌起于眶尖总腱环。 ③各肌止于角巩缘后不同距离的巩膜上。
总腱环
五、眼眶〔orbit〕 1.由七块颅骨构成,呈四棱锥体:
额骨
蝶骨
颧骨
腭骨
筛骨
泪骨 上颌骨
2.眼眶和付鼻窦毗邻。 3.眼眶的孔、裂、窝:
泪腺窝
眶上裂
眶下裂
视神经孔
泪囊窝
4.眶内容物:
〔2〕维持一定的眼内压。
房水
〔2〕房水循环途径:
睫状体→ 后房→ 瞳孔→前房→房角小梁 网、Schlemm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 血循环。

眼部解剖生理PPT课件

眼部解剖生理PPT课件

眶尖综合征: 眶上裂综合征伴有视神经损害。






眼管中
的 血 液
系 统
央 动 脉
供 睫睫睫


眼附属器
• 眼睑 • 结膜 • 眼眶 • 眼外肌 • 泪器
解剖生理
眼睑
组织学:五层 • 皮肤层 • 皮下组织层 • 肌层 • 睑板层 • 结膜层
解剖生理
眼睑
血管 上下睑缘动脉弓:
颈外动脉面动脉支 颈内动脉眼动脉支组成
上睑周围动脉弓 静脉:浅—颈内颈外静脉
深—海绵窦
淋巴管 下睑内2/3,上睑内1/3睑板进入 颌下淋巴节 其余部分进入耳前淋巴节
前房角
解剖生理
房水排出的主要途径,维持正常眼内压
其前外侧壁为角膜缘,后内侧壁为虹膜根部和睫状 体前面,前房角通常为25º-45º。
前房角解剖结构或房水排出功能异常,房水排除受 阻,眼内压升高,导致青光眼发生。
房水循环
解剖生理
晶状体
解剖生理
不含血管和神经,囊透明,有高度弹性 前囊和赤道部囊下为立方形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到赤道部伸长、弯曲,移向晶状体内部,成为晶状 体纤维,规则排列并不断挤向核心部。周围部称皮质,中央 部称核
透明、无色、没有血管:光线透过 屈光力强:全眼球屈光力的70% 化学成分:水(72-82%)、蛋白质、酶、粘多糖、无机盐等
巩膜
解剖生理
质地坚韧、呈乳白色不透明的致密结缔组织 与视神经交接处分为内外两层 外2/3移行于视神经鞘膜, 内1/3呈网眼状,为巩膜筛板
巩膜
解剖生理
巩膜厚度差异很大 最厚处在眼后极部,达1mm 最薄处为直肌附着点附近,仅0.3mm 自后向前,厚度渐减,赤道部0.4-0.6mm 角膜缘处再度变薄。 女性、高度近视巩膜变薄 外伤巩膜破裂:角膜缘、直肌附着处、赤道部。

眼部解剖基础与影像学定位诊断下

眼部解剖基础与影像学定位诊断下
炎性病变 肿瘤 脉管性病变
22
定位征像
病变累及两个及以上结构或间隙 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 眼球受压移位 外直肌受压移位 视神经受压移位
左侧眼眶淋巴瘤
24
弥漫型炎性假瘤
25
眼眶神经纤维瘤合并动眼神经瘤
26
横纹肌肉瘤
谢谢
神经鞘瘤
15
硬脑膜动静脉漏 61 y/o 女 眼球突出伴眼痛
16
眶颅沟通性皮样囊肿
眼外肌
Graves眼病 炎性病变 淋巴瘤 眼外肌萎缩
定位征像
病变沿眼外肌走行 边界清楚 眼外肌增粗或变细 外直肌肌腹、肌腱改变 视神经受压少见
眼外肌-Graves病
眼外肌病变-神经麻痹
2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眼眶多个间隙或结构受累
位于海绵窦 海绵窦扩大,外侧缘清楚 海绵窦信号异常 常累及眶尖、鼻窦 眼轴异常 眼外肌变细
颈动脉海绵窦瘘
蝶窦炎伴脑膜炎
Tolosa-Hunt综合征(疼痛性眼肌麻痹)
为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性病变(也有称 作非特异性炎症性免疫反应性疾病), 一般累颈内动脉及海绵窦前部、眶上裂 或眶尖区,激素治疗有效
眼部解剖基础与 影像学定位诊断
(下)
眶壁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绿色瘤 转移瘤
定位征像
位于眶壁,眶壁骨质改变 病变向眶内外生长 病变内侧缘较清楚 眼外肌受压向内移位 眼球受压较晚 视神经受压少见
眶壁骨瘤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扁平肥厚性脑膜瘤
转移瘤
绿色瘤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海绵窦
海绵状小静脉 颈内动脉 眼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外展神经 上颌神经
海绵窦病变
动脉瘤 脑膜瘤 神经鞘瘤 垂体瘤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课件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课件

白内障
晶状体浑浊导致视力下降。
眼部疾病的诊断方法
01
视力检查
通过检查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 初步判断眼部疾病。
眼底镜检查
观察视网膜和视神经,了解眼底病 变情况。
03
02
裂隙灯检查
使用裂隙灯观察角膜、晶状体、玻 璃体等结构,发现病变。
眼压测量
测量眼球内部的压力,辅助诊断青 光眼等疾病。
04
眼部疾病的治疗方法
03
晶状体循环是指晶状体内部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过程,通过 晶状体囊和晶状体上皮完成。
04
玻璃体循环是指玻璃体内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过程,通过玻 璃体膜完成。
CHAPTER
03
眼附属器解剖
眼睑的结构和功能
眼睑的结构
眼睑分为上睑和下睑,由皮肤、皮下 组织、肌肉和睑结膜等组成。
眼睑的功能
CHAPTER
05
眼部疾病与治疗
常见的眼部疾病类型
远视
由于眼轴过短或角膜曲率过于 平坦,导致近视力模糊,远视 力清晰。
青光眼
眼内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和 视野缺损。
近视
由于眼轴过长或角膜曲率过陡 ,导致远视力模糊,近视力清 晰。
散光
由于角膜或晶状体表面曲率不 规则,导致视力模糊,可能出 现眩光和视疲劳。
保护眼球、调节光线进入量、湿润眼 球表面和防止异物进入等。
泪器的结构和功能
泪器的结构
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泪腺分泌泪液,泪道负责泪液的引流 。
泪器的功能
湿润眼球表面、去除眼球表面的灰尘和微生物、参与形成泪 膜等。
眼眶的解剖结构
眼眶的结构
眼眶是一个容纳眼球和附属器的骨性腔室,由上壁、下壁、内壁和外壁等组成。

眼部疾病影像诊断 ppt课件

眼部疾病影像诊断  ppt课件

34
★视网膜母细胞瘤
病理
. 肿瘤可呈结节状突向玻璃体(内生型); 也可向视网膜下生长(外生型); 或沿视网膜呈弥漫型生长(平面型)。 . 本病的特征病理改变为常发生钙化(8090%)。
35
★视网膜母细胞瘤
CT诊断
眼球内见不规则形高密度肿块 绝大多数(95%)可见钙化,呈斑点状或大 片状。 增强扫描肿瘤不均匀强化。 早期肿瘤局限于球内,眼球大小正常。 后期引起眼球增大、眼球突出,形态不 规则,肿瘤可沿视神经向后生长进入颅 内,视神经增粗,视神经管扩大。
50
★眼眶血管瘤 CT
多发生在肌锥内,表现为球后肌圆锥内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 肿块多数为软组织样等或略高密度 部分肿瘤内可见点状钙化或圆形高密度 静脉石
51
★眼眶血管瘤
二、 CT
增强扫描肿瘤呈现明显均匀一致性强化, 延迟扫描强化更明显。 邻近眼外肌及视神经常有明显移位,但 肿瘤与眼外肌及视神经之间常有较清楚 分界 肿瘤较大时可压迫骨壁使其凹陷变薄, 但无破坏。
4
检查方法
MRI
1 线圈:头部线圈或眼球线圈 2 扫描层厚和平面:横断/冠状/斜位(与 视神经长轴一致),2-5mm 3 成像参数:T1WI、T2WI,脂肪抑制技术 4 增强扫描: 5 注意事项:眼内有金属异物者禁忌,闭 眼,减少运动,去除金属物品
5
正常影像解剖
一、眼眶壁 二、眼球 三、眼后组织 四、泪器
36
★视网膜母细胞瘤
MRI诊断
眼球内见不规则形异常信号之肿块 T1WI上呈低、等混合信号;较正常玻 璃体信号高,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较玻 璃体信号低。T1WI/T2WI低信号提示为钙 化区,钙化较小时MR不易显示。 早期肿瘤局限于球内,眼球大小正常。 后期引起眼球增大/突出,形态不规则, 肿瘤沿视神经向后生长,引起视神经增粗 ⑤ 增强扫描肿瘤不均匀强化。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讲课文档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讲课文档

第四页,共63页。
眼球区 视神经鞘复合体
肌锥内区
肌锥区 肌锥外区
骨膜外
影像解剖
Anterior compartment
Bony orbit
Retrobulbar space
Extraconal Intraconal Optic nerve
Globe
第五页,共63页。
定位意义
• 隔前、后区划分
评估眼眶感染
四、眼外肌病变(肌锥)
第三十三页,共63页。
常见疾病
• 甲状腺眼病 • 眼眶炎性假瘤
第三十四页,共63页。
甲状腺眼病
概述
➢ 与甲状腺眼病相关的眼眶炎症 ➢ 淋巴细胞介导产生透明质酸,导致眼外肌纤维化 ➢ 最常见于Grave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第一页,共63页。
一、眼部解剖及分区
第二页,共63页。
第三页,共63页。
眼眶
• 四边棱锥形骨腔
额、筛 、鼻、颧、上颌骨
• 视神经孔
视神经、眼动脉
• 眶上裂 颅N(除V/2)、眼上静脉
• 眶下裂
第V对颅N第2支
眶下动脉
眼眶解剖分区(5分法)
• 隔前眼眶:眼隔前潜在腔隙 • 隔后眼眶:肌锥内、肌锥、肌锥外区、眼球
第三十五页,共63页。
Grave 病
• 病理表现: ➢ 眼眶内脂肪增加 炎症引起条索状变化 眼外肌肥大 ➢ 下直肌最常先受累(下 内 上 外) ➢ 常双侧对称性,肌腹增厚,肌腱不受累 ➢ 视神经增粗,眼球突出
第三十六页,共63页。
• 临床表现:反复怕热、多食、多汗
• 影像表现:眼肌增粗,以肌腹为主
• 影像表现:泪腺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无痛性眼球向下突出 富细胞性肿瘤,CT呈高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眼球区 视神经鞘复合体 肌锥内区 肌锥区 肌锥外区 骨膜外
影像解剖
Anterior compartment Bony orbit
Retrobulbar space Extraconal Intraconal Optic nerve
Globe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定位意义
• 隔前、后区划分
评估眼眶感染
• 肌锥及其内、外划分
眼眶病变的鉴别诊断和分类 有些肿瘤不受限于这些区域(血管瘤、淋巴瘤)
• 眼球疾病
最常见于儿童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二、眼眶感染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
• 隔前眶感染 • 眶蜂窝织炎 • 骨膜下脓肿 • 眶内脓肿(较骨膜下脓肿严重,眼肌麻痹) • 海绵窦血栓形成(眼眶感染的严重后果,脑神经麻痹)
➢ 上皮性肿瘤:多形性腺瘤(良性) 囊样腺癌、粘液表皮样癌(恶性)
➢ 淋巴组织疾病:淋巴瘤(泪腺为最好发部位) 结节病
➢ 眼眶炎性假瘤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多形性腺瘤(泪腺混合瘤)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泪腺混合瘤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泪腺混合瘤(动态增强)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泪腺癌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淋巴瘤
• 影像表现:泪腺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无痛性眼球向下突出 富细胞性肿瘤,CT呈高密度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肌 锥 外 区
MRI: T1WI呈低信号 T2WI呈低信号 显著均匀强化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淋巴管瘤
• 影像表现:良性错构瘤,常见于肌锥外间隙 多房性囊性肿块,常有囊内成分及出血引起的液平 囊周及分隔轻度强化
儿童常为低级别星形细胞瘤,进展缓慢 成人多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预后差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女,8岁,左眼突出20多天
毛细胞 星形细胞瘤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 球后肌锥内肿块 • 眼球前突,视神经管扩大
• 左侧视神经梭形增粗,密度不均匀 • 增强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视神经胶质瘤
• 成人者侵袭性强 • 肿块强化明显 • 可延伸至颅内
累及视交叉 • 可累及视束任何部位
包括视辐射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视神经鞘脑膜瘤
概述
➢ 视神经-鞘复合体第二常见肿瘤 ➢ 起源于视神经周围软脑膜的蛛网膜细胞 ➢ 中年女性典型,伴慢性、进行性视力减退,表现为中 心
血管瘤
• 海绵状血管瘤: 最常见的成人眼眶肿块 眼球突出
• 毛细血管瘤 罕见,仅发生于一岁以内婴儿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
• 影像表现:肌锥内或肌锥外肿块 增强扫描呈早期斑片状强化并进行性向内填充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 海绵状血管瘤 -- 肌锥内病变,渐进式填充强化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眶隔前炎症
• 临床表现:眼睑水肿及红斑 • 影像表现: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眶蜂窝织炎
• 影像表现:尚未机化,无周边环形强化的眶内感染 经眼静脉蔓延至颅内,容易发生颅内感染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 右眼睑肿胀,右前房体积变小,玻璃体内信号混杂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眶内正常结构界限不清或消失,球壁增厚
• 眼眶软组织增加,眼球外突 • 左眼下直肌附着点增粗,明显强化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 肥大性肌炎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四、视神经/鞘疾病(肌锥内)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
• 视神经胶质瘤 • 视神经脑膜瘤 • 视神经炎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视神经胶质瘤
概述
➢ 最常见起源于视神经鞘复合体的肿瘤 ➢ 儿童、成人均可发生
图4、5 右眼眶内弥漫性肿块,同时累及肌锥内外间隙及眼睑,边界不清,呈混杂密度 图6 增强扫描肿块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神经鞘瘤
• 影像表现:位置趋向于眼• MRI: T1WI呈低信号 T2WI呈低信号 明显强化
泪腺病变
• 泪腺:由唾液腺上皮组织和淋巴组织构成 • 常见病变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骨膜下脓肿
• 临床表现:眼球突出和视觉损害 眼内压升高导致永久性失明
• 影像表现:骨膜下机化感染,增强后环形强化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 病变明显环形强化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三、肌锥内外病变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
• 肌锥内区:神经(动眼、外展、鼻睫)、淋巴结和脂肪
• 肌锥外区:泪腺、脂肪、神经(滑车、泪腺、额、眶下)、眶骨
双侧泪腺炎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四、眼外肌病变(肌锥)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
• 甲状腺眼病 • 眼眶炎性假瘤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甲状腺眼病
概述
➢ 与甲状腺眼病相关的眼眶炎症 ➢ 淋巴细胞介导产生透明质酸,导致眼外肌纤维化 ➢ 最常见于Grave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Grave 病
• 病理表现: ➢ 眼眶内脂肪增加 炎症引起条索状变化 眼外肌肥大 ➢ 下直肌最常先受累(下 内 上 外) ➢ 常双侧对称性,肌腹增厚,肌腱不受累 ➢ 视神经增粗,眼球突出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 临床表现:反复怕热、多食、多汗 • 影像表现:眼肌增粗,以肌腹为主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炎性假瘤
• 病理表现: 特发性眼眶炎症,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介导
• 临床表现: 疼痛性眼球突出(区别于淋巴瘤:无痛性眼球突出)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眼眶炎症(韦氏肉芽肿病、结节病)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 影像表现: 泪腺最常受累,可累及眶前部结构(葡萄膜炎)和眼外肌 眶内脂肪条索样改变 眼眶软组织增加 眼外肌增大,多见于附着点处或肌腹肌腱同时增粗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定位诊断
肌锥内病变 位于肌锥内 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 眼球前突 眼外肌外移 视神经受压扭曲
肌锥外病变 位于眼外肌外侧 长圆形或条状
眼球偏突 眼外肌内移 视神经移位不明显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
• 血管瘤、淋巴瘤 • 神经源性肿瘤 • 淋巴管瘤 • 泪腺病变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一、眼部解剖及分区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眼眶
• 四边棱锥形骨腔
额、筛 、鼻、颧、上颌骨
• 视神经孔
视神经、眼动脉
• 眶上裂
颅N(除V/2)、眼上静脉
• 眶下裂
第V对颅N第2支 眶下动脉
眼部解剖与影像学诊断
眼眶解剖分区(5分法)
• 隔前眼眶:眼隔前潜在腔隙 • 隔后眼眶:肌锥内、肌锥、肌锥外区、眼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