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Microsoft-Word-文档
古今异义-Microsoft-Word-文档古今同形异义词语孙长江归纳所谓“古今同形异义词语”,指的是两个古代的单音节词合在了一起,恰好与现代汉语中的某个复音节词的外在的形式一样,但在意思上却截然不同的一类特殊的词语。
作为高考课外古文阅读中必考的一个知识点,在考前,如果能对这类词语有所留意,在考试中就可免却许多麻烦。
这类词语的数量很大,下面只对其中的100个进行简要的分析。
1、其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如:这个问题表面上看很难,其实一点也不难。
古义:①它们的果实。
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②他实际上。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赤壁之战》)2、春秋今义:春季秋季。
古义:①年龄。
如: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再如:公父母春秋高。
(1998年高考题)再如: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②指整个一年。
如:蝼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③书名。
如:孔子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3、卑鄙今义:品质恶劣。
古义:出身卑微,低贱。
如:先帝不以卑鄙。
(《出师表》)4、不过今义:①转折连词,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示对前半句话的限制或修正。
如:胃口不好,不过精神还不错。
②副词,含有往小里、往轻里说的意味。
如:当年他参军的时候,不过十三岁。
古义:不会超过。
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赤壁之战》)再如: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廉颇②意外的事故。
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13、可怜今义:①值得怜悯;怜悯。
②(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古义:①可爱。
如: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②可惜。
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14、无赖今义:①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②刁钻泼辣无理取闹。
古义:①活泼好玩。
如: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西江月》)②胡作非为。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古今异义】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怀抱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 胸前;③ 心里存着;④ 打算。
【句式】古汉语句式:a) 判断句:修禊事也死生亦大矣。
b) 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欣于所遇,暂得于己不能喻之于怀亦将有感于斯文2、定语后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词类活用】①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觞一咏觞:喝洒。
②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之人。
少长咸集少:少者;长:长者。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
死生亦大矣大:大事。
③数词活用为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用作动词,看做一样。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用做动词,是一样的。
④意动用法: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用动词,看作相等。
【一词多义】(一)之(1)动词,往,到达。
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
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定语标志。
例: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
例:暮春之初。
(二)一(1)一起。
例:若合一契(2)一样。
例:其致一也(3)看作一样。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
例:一觞一咏(三)修修禊事也做茂林修竹高况修短随化长(四)盛丝竹管弦之盛热闹俯察品类之盛繁多(五)所以所以游目骋怀用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向。
或通“趋”,趋向。
【涉及成语】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课后成语】东床快婿。
中学古诗文之古今异义总结(之二)
中学古诗文之古今异义总结(之二)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出自《桃花源记》)古义:“交通”是“交”与“通”的连用,交错相通的意思。
今义: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
2、率妻子..(出自《桃花源记》)..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妻和儿女。
绝境,与人世隔绝之地。
今义:妻子,仅指妻。
绝境,指没有出路的地方。
3、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出自《桃花源记》)古义:“无论”是否定副词“无”与动词“论”的连用,指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无论”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4、停数日,辞去.(出自《桃花源记》)古义:离开。
今义:往。
5、便扶.向路(出自《桃花源记》)古义:沿,顺着。
今义:搀扶,扶助等。
6、寻.病终(出自《桃花源记》)古义:顷刻,不久。
今义:找。
7、乃记之而去.(出自《小石潭记》)古义:离开。
今义:往。
8、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出自《小石潭记》)古义:青年,后生。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9、是.马也(出自《马说》)古义:这,此。
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10、若.所市于人者(出自《卖柑者言》)古义:你。
今义:如果;好像。
11、将以实笾豆.(出自《卖柑者言》)古义:古代祭祀、宴会用的木制的食盒。
今义:指一种植物。
12、吾业是.有年矣(出自《卖柑者言》)吾赖是.以食吾躯(出自《卖柑者言》)古义:这,指卖柑这事。
今义:用作判断词。
13、吾子..未之思也(出自《卖柑者言》)古义:您。
今义:我的儿子。
14、峨大冠,拖长绅.者(出自《卖柑者言》)古义:腰间束带。
今义:指绅士。
15、其他祖父..焉(出自《黄生借书说》)..积,子孙弃者无论古义:祖父,祖父和父亲。
无论,不用说。
是否定副词“无”与动词“论”的连用。
今义:祖父,仅指祖父。
无论,用作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16、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出自《黄生借书说》)古义:“夫人”是指示代词“夫”与名词“人”的连用,是那人、他人的意思。
今义:指对妻子的尊称,多用于外交场合。
必修一至五古今异义词
高中古今异义词必修一第四课《烛之武退秦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的大写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尊称男人的妻子4.是寡人之过也。
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以之为,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7.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8.越国以鄙远越国:古义:越过别国今义:古代的一个国家第五课《荆轲刺秦王》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今义:年长之人6.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11.复为慷慨羽声慷慨:古义:悲壮激愤今义:不吝啬,充满正气,情绪激昂12.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来达到目的13.左右乃曰左右:古义:左右的人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意14.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侍卫今义:中医医生15.终已不顾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16.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17.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18.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19.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读作dī,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20.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着18.断其左股。
小学文言文知识要点: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虚词
小学文言文知识要点: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虚词小学教材改版后,文言知识的比重增加,对孩子的文言阅读要求也会加码。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小学阶段古诗文篇目增加,更侧重孩子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
以下的文言文研究要点希望给大家帮助一、通假字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愉快、高兴。
2、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知”通“智”,智慧。
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郑人买履》)“坐”通“座”,座位。
6、出门看火伴。
(《木兰诗》)“火”通“伙”,伙伴。
7、才美不外见。
(《马说》)“见”通“现”,出现。
8、XXX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9、XXX未偏,XXX从也。
(《曹刿论战》)“偏”通“遍”,遍及、普遍。
10、统统乌有。
(《山市》)“乌”通“无”,没有。
二、古今异义1、绝境古义:与世阻遏的中央。
XXX:无前途的地步。
例句:自XXX避XXX时乱,率妻子XXX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2、交通古义:交织相通。
XXX:首要用于称各类运输和邮电奇迹。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3、穷古义:穷尽。
XXX: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XXX:指(食品)滋味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5、平民古义:平民。
XXX:棉平民服。
例句:臣本平民,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 6、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XXX: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7、开张古义:扩大。
XXX: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句:诚宜开XXX听。
(《出师表》)8、涕古义:泪。
XXX:鼻涕。
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 9、兵古义:兵器。
XXX:兵士。
古今异义 古文
古今异义是指古汉语中某些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这些词语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可能不同,因为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和变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今异义的例子:
1.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仅指男子的配偶。
2.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
3.交通:古义指交错相通,今义指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4.宣言:古义指公开发表声明,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
5.非常: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指程度副词,很、十分。
了解古今异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并避免在阅读和翻译中出现误解。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古诗文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必修一《诗经两首》1.将子无怒古:请,希望今:副词“将要”;名词“将军”2.三岁食贫古:指多年今:用于人的实际年龄3.女也不爽古:差错今:爽快,愉快4.言既遂矣古:语气助词今:语言,言表等5.反是不思古:这,指誓言今:用于判断,表肯定的词6.彤管有炜古:形容词词头今:“有无”的有7.至于暴矣古:由一个动词“至”和介词“于”组成,表“到了……地方”今:介词,表另提事;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8.至于顿丘古:到,到达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9.秋以为期古:把……当作今:认为《离骚》(节选)1.朕皇考曰伯庸古:亡夫今:多指考试,检查,推究2.昔三后之纯粹兮古:这里指美德今:不掺和别的成分3.彼尧舜之耿介兮古:光明正大今;有骨气4.夫唯捷径以窘步古:斜出的小路,比喻不走正道今: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或方法5.恐美人之迟暮古:代指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今:美丽漂亮的人6.固众芳之所在(固)古:确实今;坚固,牢固(在)古:聚集今:指“存在”,表示人或物的位置7.恐年岁之不吾与古:时间,时光今:年纪,年代8.唯夫党人之偷乐兮古:指当时结党营私的楚国腐朽贵族集团今:同一个党派的人9.春与秋其代序古:代替更替时序今:替代序言的文章《孔雀东南飞》1.为仲卿母所遣古:遣返,休,指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今:派遣2.便可白公姥古:告诉今:常指一种颜色3.共事二三年古:一起生活今:一起工作4.汝岂得自由古:自作主张今:不受拘束5.可怜体无比古:可爱今:值得怜悯6.槌床便大怒古:坐具今:一种卧具7.再拜还入户古:两次今:第二次8.本自无教训古:教养今:从错误或失败中得到知识9.感君区区怀古:诚挚今:数量少,事物不重要10.逆以煎我怀古:逆料,想到将来今:与“顺”相对11.举手长劳劳古:告别时的动作今: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12.阿母大悲摧古:伤心今:破坏,折断13.便言多令才古:美好今:命令,使14.恐此事非奇古:适宜今:特殊的,惊异15.自可断来信古:使者,指媒人今:书信16.寻遣丞请还古:过了一些时候今:寻找17.否泰如天地(否)古:坏运气今:否定,可否(泰)古:好运气今:平安,安定18.处分适兄意古:处理,处置今:对有错之人做出处罚决定19.渠会永无缘古:他今:人工开凿的河道20.便利此月内古:吉利今:方便21.蹑履相逢迎古:迎接今:常指奉承,拍马屁22.逼迫兼弟兄古:偏义复词,偏指“兄”,哥哥今:弟弟和哥哥23.叶叶相交通古:交错今:指运输事业24.多谢后世人古:劝告今:感谢,感激必修二《沁园春·长沙》1.激扬文字古:文章今:汉字《阿房宫赋》1.勾心斗角古:指建筑物向中心聚拢,屋角相互对峙,像兵戈相斗今:人与人之间相互攻击较量2.而气候不齐古:天气今:指某一地区内的阴晴雨雪变化情况3.韩巍之经营古:保存的金银珠宝今:经营筹划管理4.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可惜,可叹今:值得怜悯5.直走咸阳古:跑,本文指趋向今:行6.矗不知几千万落古:座今:下降,衰落7.齐楚之精英古:金银珠宝今:出类拔萃的人《赤壁赋》1.七月既望古:农历小月十五今:希望,远望2.凭虚御风古:太空今:空虚,虚假3.纵一苇之所如古:往今:适合,如同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比作圣人贤臣或美丽的理想今:形容容颜美丽的人5.于是饮酒乐甚古:在这时候今:连词6.白露横江古:白茫茫的水汽今:24节气之一7.凌万顷之茫然古:旷远的样子今:不知道的样子8.徘徊于斗牛之间古: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一种游戏《项脊轩志》1.先大母古:去世的今:用于“先后”的“先”与“后”相对2.而母立于此古:你今:连词3.过余古:我今:多余的,剩余的4.吾妻来归古:女子出嫁今:指回来5.凡再变矣(凡)古:一共今:凡是(再)古:两次今:又6.人至不去古:离开今:前往7.往往而是古:处处今:返回8.室仅方丈古:一丈见方今:寺院的主持9.比去,以手阖门古:等到今:比较,相比《与妻书》1.福利古:幸福今:指生活上的利益2.汝可以模拟得之古:想象今:模仿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把……推及到……今: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4.吾充吾爱汝之心古:扩充,扩大今:装满,冒充《逍遥游》1.是鸟也古:代词,这个今:用作判断词2.志怪者之古:记今:表志向3.去一六月息者也古:离开今:到……去4.腹犹果然古:饱的样子今:不出所料5.行比一乡古:品行;合今:行动,行为;比较,比赛6.斯已矣古:止今:已经7.虽然,犹有末树古:即使这样今:关联词,表转折8.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海波动荡今:海上运输9.南冥者,天池也古:天然形成的大海今:一种天然形成的湖泊10.众人匹之,不亦悲呼古:一般人今:大家,许多人11.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古:旋风今:羊的角12.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古:凭借今:等待《兰亭集序》1.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数次,从次2.是日也古:代词,这今:用作判断词3.向之所欣古:过去,从前今:用作方向,“对着”“偏袒”4.有感于斯文古:这次聚会的诗文今:用来指文化,文人5.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多指“次第较后”“第二”6.俯察品类之胜古:自然界的万物今:物品的种类7.或取诸怀抱(或)古:有的人今:或者(怀抱)古:胸怀,抱负今:怀里抱着8.俯仰一世古: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今:低头,抬头必修三《唐诗五首》1.空山新雨后古:幽静的山今:空旷的山2.王孙自可留古:居今:不离开3.百年多病独登台古:一生今:一百年4.山围故国周遭在古:旧都今:历史悠久的国家《蜀道难》1.开国何茫然古:指时间久远今:失意的样子《琵琶行》1.因为长句古:于是创作今:表因果关系的转折词2.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第二年今:今年的下一年3.整顿衣裳起敛容古:整理今:使紊乱的变整齐4.老大嫁作商人妇古:年纪大今:兄弟姐妹中排序第一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刚才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向前方6.暮去朝去颜色放古:容貌今:色彩7.铁骑突出刀枪鸣古:爆发出今:鼓出来,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8.又问此语重唧唧古:叹息今:一般指虫鸣《宋词四首》1.都门帐饮无绪古:没有好的情绪今:没有头绪2.大江东去古:长江今:规模大的江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古:指英雄的流风余韵今:贬义词,指人性格浪荡《元曲三首》1.你须身姓刘古:本来今:必须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古:指有军事行动今:有事情2.昔先王以为东蒙主古:“以之为”的省略,意为“让他担任”今:认为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古:诸侯的封地今:国家4.是社稷之臣也古:此,这,代词今:表判断5.陈力就列古:充任职位今:到队列里去《寡人之于国也》1.邻国之民不加少古:副词,更加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2.或百步而后止古:有的人今:表选择关系的连词,或者3.是亦走也古:逃跑今:行走4.然而不王者古:“然,而”是两个音节词,译为“这样,却……”今:转折连词5.请以战喻古: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6.七十者可以衣帛食肉矣古:“可”可以,“以”凭借今:表示同意,认可7.王无罪岁古:不要归咎今:没有罪过8.寡人之于国也古:国君自称今:之孤单的人《劝学》1.声非加疾也古:疾劲,强,大今:快,疾病2.假舆马者古:凭借,借助今:与“真”相对3.金就砺则利古:刀斧之类利器今:黄金4.輮以为轮古:把…做成今:认为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广泛地学习今:学问广博(参省)古:参,验,对照检查;省,反省今:探究并领会6.用心一也古:用,因为;心,心思今:集中注意力7.蚓无爪牙之利古:爪子和牙齿今:坏人的党羽,帮凶8.而无可寄托者古:寄身今:托付;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物或人或事上)9.蟹六跪而二鳌古:蟹腿今:跪下11.而绝江河古:特指长江,黄河今:泛指一切河流《过秦论》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黄河今:指一般的河流2.以为桂林古:“以之为”,把…作为今:认为3.赢粮而景从古:担负,背负今:胜利或获得4.山东豪俊古:崤山以东,秦以外的东方今:指山东省5.当是时也古:这今:判断词6.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古:深不可测今:指以外情况7.因河为池古:护城河今:池塘8.才能不及中人古:一般的人今:中介,公证人9.于是六国之士古:在这时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10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古:军队今:编制单位11.流血漂橹古:盾牌今:划船的工具《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今:指专门学习的人2.小学而大遗古:指小的方面要学习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3.今之众人古:普通人,一般人今:大家4.吾从而师之古: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跟随今:一个词,表因果的连词5.弟子规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不需要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今:没有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风尚今:道路,道德《晏子治东阿》1.寡人将加大诛于子古:施加大的今:增加2.明年上升古:第二年今:今年的下一年3.属托不行古:不执行今:不可以4.便事左右古:侍从今:指左右两方面5.子退而自察也古:自我反省今:亲自考察《谏太宗十思密疏》1.必固有其根本古:树木的根今:事物的根源或重要部分2.虽在下愚古:地位低,见识浅,谦词今:无此义3.承天景命古:大今:常用于景色4.夫在殷忧必竭臣以待之古:承接上文,表推断今:常用于丈夫,夫妻5.既得志则纵情从傲物古:放纵情欲今:尽情6.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古:行路的人今:走路7.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古:虚今:常用于朝特定的目标或方向猛闯8.禾盘游则三驱以为度古:把他当作今:认为9.人君当神器之重古:帝位今:神异的器物10.简能而任之古:选拔今:简单1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古:使心虚今:谦虚12.凡百元首古:帝国今: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古代诗文 常见古今异义词
古代诗文阅读清单一常见古今异义词一览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卑鄙——【今义】品性低劣。
【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不过——【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义】不超过。
3.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不必——【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
【古义】不一定.4.是女子不好..。
(《西门豹治邺》)不好——【今义】坏。
【古义】不美丽。
好,容貌美。
5.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
【古义】刚刚一开始.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从而——【今义】表顺接的连词。
【古义】从,跟从: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7.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处分——【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
【古义】处置、处理。
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伶官传序》)从事——【今义】①做某种事情。
②(按规定)处理。
【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
9.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毛遂自荐》)地方——【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
②指非军事的部门、团体等,与“军队”相对。
③区域。
④部分。
【古义】地,土地;方,方圆。
10.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的。
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
【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非常——【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古义】意外事故.1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含常见200个古今异义词
(1) 词义扩大: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
即词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扩充或重新获得新的意义和用法。
①范围扩大。
例:色(古:脸色;今:颜色)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病(古:重病;今:病)江(古:长江;今:江河)兵(古:士兵、兵器;今:军队-战争)②义项增多。
例: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好(古:女子貌美;今:美好的感受)(2)词义缩小: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①范围缩小。
例:臭(古:气味;今:坏气味)丈人(古:老人;今:岳父)金就砺则利(古:泛指一切金属;今:专指黄金)瓦(古:泛指一切陶制品;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②义项减少。
例: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怜(古:爱,怜悯;今:怜悯)③义项转移((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涕(古:眼泪;今:鼻涕)偷(古:苟且;今:偷窃)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走(古:跑;今:步行、行走)狱(古:案件;今:监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④感情色彩变化((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爪牙(古:武臣、得力帮手;今:坏人的党羽)恨(古:遗憾;今:仇恨)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锻炼(古: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锤炼)学法指导1.语言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判断。
如: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高兴)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文:花纹)C.(下之疾其上甚矣(疾:痛恨)D.宗君而处身(宗:尊崇)解析:“文”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四种用法,“土事不文,木事不镂”,上下句子结构相同,“文”和“镂”相对,词性应该相同,课本中学过“金石可镂”,可知“镂”应为动词,据此可推断出“文”也应是动词,装饰花纹。
中学古诗文之古今异义总结(之六)
中学古诗文之古今异义总结(之六)1、率.赂秦耶(出自《六国论》)古义:一概,全部。
今义:率领;不慎重。
2、其实..百倍(出自《六国论》)其实..亦百倍(出自《六国论》)古义:那实际情况。
今义:实际上。
3、思厥先祖父..(出自《六国论》)古义:祖辈父辈。
今义:指父亲的父亲。
4、至于..颠覆(出自《六国论》)古义:终究,到……结局。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5、后秦击赵者再.(出自《六国论》)古义:两次。
今义:表示又一次。
6、始速.祸焉(出自《六国论》)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快。
7、可谓智力..孤危(出自《六国论》)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为一个词,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8、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出自《六国论》)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9、民事不给.(出自《黄道婆》)古义:丰足,富裕。
读jĬ。
今义:供给,供应。
10、岁时享.之(出自《黄道婆》)古义:祭。
今义:享受。
11、一百许.里(出自《与朱元思书》)古义:几。
附在整数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12、鸢飞戾.天者(出自《与朱元思书》)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13、经纶..世务者(出自《与朱元思书》)古义:筹画,治理。
今义: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14、犷悍无赖..(出自《柳敬亭传》)古义:胡作非为。
今义:指流氓,或刁钻泼辣,无理取闹。
15、久之,过江.(出自《柳敬亭传》)古义:长江。
今义:江河的通称。
16、而后可以..得志(出自《柳敬亭传》)古义:“可以”是助动词“可”和介词“以”的连用,能够凭借……。
今义:用作能愿动词“可以”。
17、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出自《柳敬亭传》)古义:感慨叹息,或意气激昂。
今义:大方。
18、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出自《柳敬亭传》)是.时朝中皆畏宁南(出自《柳敬亭传》)古义:此。
今义:判断词。
19、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出自《柳敬亭传》)古义:彼此以“尔汝”相称,表示亲昵。
人教版语文必修1-必修5古今异义词
的 15.图穷而匕首见
穷: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
16.秦王还柱而走 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17.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侍卫
18.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提:古义:读作底(音),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
9.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于是: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0.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11.复为慷慨羽声 慷慨:古义:悲壮激愤 今义:不吝啬,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12.终已不顾 不顾: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
13.北蛮夷之鄙人 鄙人:古义:粗鄙的人 今义:卑鄙的人
12.而听细说 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1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鱼肉:古义:被欺凌的对象; 今义:鱼的肉
14.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 走:古义:逃跑; 今义:步行
15.再拜献大王足下 再:古义:两次; 今义:又一次
必修二
第一课《孔雀东南飞》 1.守节情不移
5.整顿衣裳起敛容 整顿:古义:整理 今义: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第三课《寡人之于国也》 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可以:古义:可,可以;以,凭借 今义:可与以连用,表示可能、能够、同意、 认可之意 2.然而不王者 然而:古义:这样(做)却
今义:转折连词 3.使市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 今义:年长之人
4.今闻购将军之首 购:古义: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
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6.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可以:古义:可以用(它)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7.将军岂有意乎 有意:古义:有意向,有想法 今义:故意 8.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古诗中的古今异义词
古诗中的古今异义词
嘿,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咱们读古诗的时候,那些看似熟悉
的字词,其实意思和现在大不一样呢?
就拿“走”这个字来说吧,在古代它可不是咱们现在溜达、迈步的意思,而是“跑”!比如“夸父与日逐走”,这里的“逐走”可不是慢慢跟着走,而是拼命地跑啊!这就好像我们现代说的“飞奔”,能想象到那种急切
的样子吗?
再说说“江”,在古诗里大多指的是长江。
“春江潮水连海平”,这里
的“江”就是长江呀。
可咱们现在说“江”,那范围可就广了,什么松花江、珠江等等,都是江。
这差别是不是还挺大的?
还有“可怜”这个词,古代是可爱、令人怜惜的意思。
“可怜九月初三夜”,说的是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惹人怜爱,可不是咱们现在觉得悲惨、值得同情的意思哟!就好比一朵娇艳的花,在古代说它可怜,是说它
美得让人心疼,而现在说它可怜,那就是觉得它惨兮兮的啦!
你们想想看,要是不了解这些古今异义词,读古诗的时候是不是容
易闹笑话,理解错诗人的意思呀?
我觉得呀,了解古诗中的古今异义词真的太重要啦!它就像一把钥匙,能让我们真正走进诗人的世界,读懂他们的心思和情感。
咱们可
得好好琢磨琢磨,可别错过了古诗里那些精妙的表达!。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古诗文知识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一定)
古文
年十七,好古文(六朝以前的文章)
古道
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代的风尚、习俗)
苏轼《赤壁赋》
斗牛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星宿名)
白露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茫茫的水汽)
茫然
纵一韦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飘飘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雾气升腾)
于是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在这个时候)
以上《静女》
二、古今异义(古诗词)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回车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掉转)
杜甫《登高》
苦恨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特别遗憾)
白居易《琵琶行》
十年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第十年)
明年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第二年)
整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整理)
以
已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停止)
以上《赤壁赋》
采
彩
须臾成五采(色彩)
圜
圆பைடு நூலகம்
多平方,少圜(圆团团的)
以上《登泰山记》
爱
薆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躲藏)
见
现
爱而不见(出现)
女
汝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你)
说
悦
说怿女美、非女之为美(愉悦)
归
馈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赠送)
匪
非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不是)
有
又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再)
暴
曝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晒)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4 5 (古诗文课内篇)--古今异义
(《穿井得一人》)
身亡所寄
亡
无,没有
死亡,灭亡
(《杞人忧天》)
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
为何,为什么
怎么办
(《杞人忧天》)
因往晓之
晓
告知,开导
知道
(《杞人忧天》)
若屈伸呼吸
若
你
如果
(《杞人忧天》)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
古时王侯的自称
孤单,孤独
(《孙权劝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
研究
治理
(《孙权劝学》)
能够,表示许可
(《鱼我所欲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是
这
表判断的动词
(《鱼我所欲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
这种
表判断的动词
(《鱼我所欲也》)
一豆羹
豆
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豆子
(《鱼我所欲也》)
例句
例词
古义
今义
出处
万钟于我何加焉
钟
古代的一种量器
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鱼我所欲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
益处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奔
指飞奔的马
奔跑,飞奔
(《三峡》)
良多趣味
良
甚,很
好的
(《三峡》)
属引凄异
属
连接
属于
(《三峡》)
古来共谈
谈
称赞
谈论
(《答谢中书书》)
四时俱备
时
季节
时间
(《答谢中书书》)
晓雾将歇
歇
消散
休息
(《答谢中书书》)
文言词语之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完整)
常见古今异义词一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地位低,见识浅
可以便宜从事
便宜:方便,适合
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必:不一定
从此道之吾军不过二十里 不过:不超过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不行:不能走路
分曹部署,竞以新艳相角 部署:分部安排
布衣之交
布衣:平民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猖狂:狂放,不拘礼法
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文言实词之
——通假字
文言词语
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将学过的文言词语分类积累下来, 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 径。
一、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 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 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
通假字有“约定俗成”的规律, 不能认为凡是同音字都可以通假。
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 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 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诡辩:骗人的话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果然:饱的样子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地方:土地方圆
东面而视
东面:脸朝东
常见古今异义词三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多谢:多多劝告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
反复:扭转并恢复 反而:返回,从而
尊大人位居方面,必严帷薄之意 方面:独当一面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
方丈:一丈见方
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意外的变故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扁鹊望桓侯而还 (还,通“旋”)
举酒属客
(属,通“嘱”)
于嗟鸠兮,无与士耽 (于,通“吁”)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说,通“脱”)
【古代诗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33.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秋天——【今義】秋季。【古義】秋,秋天;天,天空。
34.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赤壁之戰》)
妻子——【今義】配偶(女方)。【古義】妻和子女。
35.肉食者謀之。(《曹劌論戰》)
肉食——【今義】肉類食物。【古義】食肉。「肉食者」,指生活優裕的大官。
36.山東豪傑遂並起而亡秦族矣。(《過秦論》)
山東——【今義】山東省。【古義】指戰國時秦國殽山函谷關以東的楚、趙等六國。
37.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赤壁之戰》)
束手——【今義】無辦法,與「無策」連用。【古義】投降。
38.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唐睢不辱使命》)
52.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口技》)
中間——【今義】當中。【古義】中,當中;間,夾雜著。
53.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赤壁之戰》)
中國——【今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古義】中原地區。如,
5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國論》)
非常——【今義】表程度很深的副詞;【古義】意外事故.
12.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出師表》)
感激——【今義】因得到幫助而對人產生好感。【古義】受感動而激奮。
13.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赤壁之戰》)
更衣——【今義】換衣服。【古義】上廁所,諱飾的說法。
41.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廉茼列傳》)
宣言——【今義】國家、政黨或團體對重大問題公開表示意見的文告。【古義】公開揚言。
42.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說》)
學者——【今義】指在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義】求學的人。
古今异义词古诗
古今异义词古诗
嘿,朋友!你知道吗,古诗里可有不少古今异义词呢!比如说“走”
这个字,在古代,“走”可不是咱们现在溜达、散步的意思,而是“跑”。
就像“夸父与日逐走”,这里的“逐走”可不是慢慢追逐着走,而是拼命地追着跑呀!这是不是很神奇?
再比如“妻子”,在古诗里,那可是指妻子和儿女。
像“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可不是单指一个人的老婆,而是老婆孩子一大家子呢!你想想,要是把这理解错了,那整首诗的意思不就全跑偏啦?
还有“河”这个字,古代大多指黄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里
的“河”说的就是黄河,可不是随便一条小河哟!
你说,古人的这些用词和咱们现在差别咋就这么大呢?这就好比穿
越时空的密码,得咱们一点点去破解,才能真正读懂那些美妙的古诗。
所以啊,了解古今异义词对于读懂古诗太重要啦!只有搞清楚这些,咱们才能真正走进古诗的世界,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领略那些美好
的意境!。
中学古诗文之古今异义总结(之五)
中学古诗文之古今异义总结(之五)1、余叩所以..(出自《狱中杂记》)古义:缘故。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2、其次..,求脱械居监外板屋(出自《狱中杂记》)古义:“其次”是两个词。
其,那,指示代词;次,次一等,指次于中等家产的人。
今义:表示次要地位。
3、少.有连(出自《狱中杂记》)古义:略微,稍微。
今义:指数量不多,或年龄小。
4、费亦数十金.(出自《狱中杂记》)富者赂数十百金.(出自《狱中杂记》)古义:银子。
今义:黄金。
5、勾者十三四...(出自《狱中杂记》)...,留者十六七古义:十三四,十六七,即十分之三、四,十分之六、七。
古汉语分数表示法,母数子数连用,中间不用“分”和“之”今义:指数字。
6、但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出自《狱中杂记》)古义:“亲戚”是“亲”和“戚”的连用,指的是“内亲外戚”。
今义:指和自己家人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7、吾辈无生理..矣(出自《狱中杂记》)古义:活下去的理由。
今义:指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
8、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出自《梅花岭记》)自有是言(出自《梅花岭记》)古义:此,这。
今义:用作判断词。
9、已而英、霍山师.大起(出自《梅花岭记》)古义:泛指军队。
今义:指军队中隶属于军或集团军的一个编制单位,或某些传授知识、技术的人等。
10、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出自《梅花岭记》)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出自《梅花岭记》)古义:确实,确凿地。
今义:详细,周密;审查,审讯等。
11、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出自《梅花岭记》)古义:为什么一定。
两个词。
今义:表反诘语气的副词,意思是“不必”。
12、传上言谓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殿故事..(出自《谭嗣同》)古义:先例。
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13、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出自《谭嗣同》)古义:“非常”是否定副词“非”和形容词“常”的连用,是不寻常,不一般的意思。
今义:用作表示程度的副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清单一常见古今异义词一览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卑鄙——【今义】品性低劣。
【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不过——【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义】不超过。
3.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不必——【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
【古义】不一定.4.是女子不好。
(《西门豹治邺》)不好——【今义】坏。
【古义】不美丽。
好,容貌美。
5.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
【古义】刚刚一开始.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从而——【今义】表顺接的连词。
【古义】从,跟从: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7.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处分——【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
【古义】处置、处理。
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伶官传序》)从事——【今义】①做某种事情。
②(按规定)处理。
【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
9.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毛遂自荐》)地方——【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
②指非军事的部门、团体等,与“军队”相对。
③区域。
④部分。
【古义】地,土地;方,方圆。
10.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的。
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
【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非常——【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古义】意外事故.1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感激——【今义】因得到帮助而对人产生好感。
【古义】受感动而激奋。
13.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更衣——【今义】换衣服。
【古义】上厕所,讳饰的说法。
1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故事——【今义】前后连贯、有吸引力,可用来讲述的事情。
【古义】先例、旧事。
1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起义》)豪杰——【今义】才能杰出的人。
【古义】①有声望有地位的人。
16.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横行——【今义】行动蛮横,依仗暴力胡作非为。
【古义】纵横驰骋。
17.①因具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交通——【今义】①往来通达。
②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古义】①勾结,②交互相通。
18.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面出。
((冯婉贞))结束——【今义】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
【古义】整理好装束。
19.鞠躬尽瘁,死向后已。
(《后出师表》)鞠躬——【今义】弯身行礼。
【古义】恭敬谨慎地20.亦雁荡之具体而微者。
(《雁荡山》)具体——【今义】不抽象,不笼统。
【古义】具,具备,体,形体。
2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区域。
2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会计——【今义】管理帐目收支等财务工作的人。
【古义】会,聚会;计,商议。
23.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五人墓碑记》)慷慨——【今义】①大方,不吝啬。
②充满正气,意气激昂。
【古义】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24.①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优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可怜——【今义】①值得怜悯。
②不值一提。
【古义】①可爱。
②值得同情。
25.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开张——【今义】商店开始营业。
【古义】不闭塞,广泛。
26.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老大——【今义】同辈或同伙中排行第一或地位最高的人。
【古义】年龄大。
27.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
(《柳敬亭传》)南面——【今义】南方,表方位。
【古义】南,向南;面,面对,朝向。
28.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烈士——【今义】为正义、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人。
【古义】指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
29.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指宫妃)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美人——【今义】美貌女子。
【古义】指美貌女子,也可特指歌伎、宫妃。
30.相如前进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前进——【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古义】前,走上前;进,献上。
3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伯叔、子侄及母、妻家中的人。
32.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六国论》)其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古义】①它的果实。
②那实际情况。
33.秋天漠漠向昏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今义】秋季。
【古义】秋,秋天;天,天空。
3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妻子——【今义】配偶(女方)。
【古义】妻和子女。
35.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肉食——【今义】肉类食物。
【古义】食肉。
“肉食者”,指生活优裕的大官。
36.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山东——【今义】山东省。
【古义】指战国时秦国殽山函谷关以东的楚、赵等六国。
37.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赤壁之战》)束手——【今义】无办法,与“无策”连用。
【古义】投降。
38.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唐睢不辱使命》)虽然——【今义】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
【古义】虽然如此,尽管这样。
虽,虽然;然,如此,这样。
39.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无论——【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40.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牺牲——【今义】为正义而死。
【古义】作为祭品的牲畜。
41.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茼列传》)宣言——【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的文告。
【古义】公开扬言。
42.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学者——【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古义】求学的人。
43.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往——【今义】过去。
【古义】从这里起到那里。
44.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赤壁之战))殷勤——【今义】热情而周到。
【古义】关切、问候。
4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琵琶行》)因为——【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古义】于是写作了。
46.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有意——【今义】有心思;故意。
【古义】有某种想法、打算。
47.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约束——【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古义】盟约。
48.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荷纂丈人》)丈人——【今义】指岳父。
【古义】老人、长辈。
49.丈夫处世兮立功名。
(《群英会蒋干中计》)丈夫——【今义】妻之配偶。
【古义】男子。
50.璧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指示——【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古义】指给人看。
51.可谓智力孤危。
(《六国论》)智力——【今义】指人的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古义】智慧和力量。
5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中间——【今义】当中。
【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
53.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如,5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祖父——【今义】父之父。
【古义】祖和父,祖辈和父辈。
5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56.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无日——【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古义】不久。
57.①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②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行》)往往——【今义】常常;【古义】①处处。
②时常,常常。
5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鱼肉——【今义】鱼的肉;【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59.①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②蝼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春秋——【今义】①夏季、秋季;②时代名称;【古义】①年龄。
②一年。
60.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留意——【今义】当心,注意;【古义】考虑。
61.①先生举手击狼(《中山狼传》)②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孔雀东南飞》);举手——【今义】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古义】①动手。
②告别时的动作。
6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口舌——【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古义】口和舌,指说话。
63.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论贵粟疏》)不避——【今义】不躲开;【古义】不次于。
64.宁可致意耶?(《柳毅传》)致意——【今义】表示问候;【古义】把自己的心意表达于人。
65.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列传》)②重念蒙君实现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
(《答司马谏议书》) 反复——【今义】重复;【古义】①扭转形势。
②书信往返。
66.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屈原列传》)从容——【今义】不慌不忙;【古义】文采华丽,纵横华丽的言辞。
67.倒也便宜。
(《林黛玉进贾府》)便宜——【今义】物品价格低;【古义】方便。
68.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
无赖——【今义】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古义】活泼好玩。
69.吾祖死了早,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于是——【今义】承接连词;【古义】在此。
70.吾状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人墓碑记》)行为——【今义】举动;【古义】行,品行;为,做。
7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以为——【今义】认为【古义】以,把;为,当做72.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作文——【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古义】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