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设计:班级:组号:姓名:课前部分【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知识及内容。
2.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主张。
3.学习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4.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
【知识链接】一、文学常识1、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名伋)的弟子。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迂腐,空谈,对处理具体事情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成。
全书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之一。
2、主要思想(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轲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
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
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
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但他同时却又十分强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地位之不可改变,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2)坚信人性本善孟轲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
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
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
因此,又叫“良知”。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一、寡人之治国思想
寡人深知治国之艰难,但亦深知治国之道。
寡人一直坚持以民为本,秉持仁政,推行以德治国的理念。
在治国过程中,勤政爱民,勤勉好学,从不懈怠。
二、寡人之治国策略
寡人深谋远虑,审时度势,善于制定治国策略。
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决策果断,处事稳健,从不轻言放弃。
寡人深明不可一意孤行,时刻
倾听臣子之言,多方求取建议。
三、寡人之为政原则
寡人执政以来,一贯坚持以德治国为根本原则。
寡人深知民生为重,精打细算,全力改善人民生活。
在权力面前,寡人更是严格要求自己,拒腐蚀,保山清水秀。
四、寡人之所作所为
寡人一直以来恪守廉洁自律之道,不为权势所诱,不为私利所动。
寡人深知身为国君,责任重大,言行举止无不体现国家利益至上。
从
不徇私舞弊,以身作则,谕以正道。
五、寡人之国家治理成就
寡人执掌朝政以来,国家安宁,人民幸福。
罪恶得以惩处,善良得
以昌盛,社会治安有序。
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国力日渐增强。
寡人
之国家治理成就,有目共睹,丝毫不亚于古圣先贤。
六、寡人之国家兴衰
寡人深知国家兴衰之道,历史兴衰之理。
寡人深知只有良好的治国
思想,精准的治国策略,高尚的为政原则,才能实现国家兴盛长治。
寡人愿继续精益求精,不忘初心,方得国家永继繁荣。
七、结语
寡人深感治国艰难,但亦深知肩负国家重任。
寡人将继续修德行仁,殚精竭虑,为国家民众谋福祉,始终不渝。
愿国家昌盛,百姓安康,
国泰民安,世世代代。
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学习目标:
1.读懂全文,会准确翻译。
2.了解孟子反对霸道、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3.学习孟子的论辩艺术。
4.背诵全文。
学习内容与步骤:
1.了解孟子与《孟子》的有关文化常识。
①孟子
②《孟子》
2.先不看注解,默读课文,将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词、不会翻译的句子用铅笔划出来。
3.借助注释、字典,再读课文,看看用铅笔划出来的字、词、句,是否会读了,能解释翻译了,若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请用红笔划出来。
4.思考:梁惠王向孟子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用自己的话概括)?
5.孟子为什么说梁惠王是五十步笑百步?6.请分条叙述孟子的治国主张。
7.孟子的主张有什么现实意义?有何局限性?
8.找出出自本文的古汉语知识,并作解释。
⑴通假字:
⑵词类活用:
⑶特殊句式(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
9.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作解释。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预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本篇课文。
2.重点掌握本文的实词“数、发、直、兵、胜”等及虚词“之、以、于”等。
3.理解阐释孟子的仁政思想。
资料链接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
但因为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
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
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坚持以“人”为本。
文本研习1.通假字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2.一词多义归纳数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范曾数目项王数罟不入洿池数吕师孟叔侄为逆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系向牛头充炭直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兵非我也,兵也穷兵黩武草木皆兵3.解释以下划线的词河内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非我也,岁也王无罪岁4.翻译以下句子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篇一教学设想:本文选自苏教版“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板块,属于文本研习范畴,和《季氏将伐颛臾》同在一板块。
学习的意义也和《季氏将伐颛臾》一样,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并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落实文言句式。
教学中反复朗读,继续增强文言文的语感能力。
目标与要求: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了解《孟子》。
2、积累文言字词及文言句的基础知识。
3、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
4、人文教育上,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时设置:2教时第1教时要点:整体了解,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一、导入二、简介孟子及其思想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皱县东南人)人。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也更加活跃的“百家争鸣”的时代。
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
孟子还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好品性是一个人先天固有的,君子能够一生保持本性,小人常常失去本性。
这就是他的善性论。
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
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关于孟子的事,有“断织教子” “孟母三迁”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初中一年级《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初中一年级《寡人之于国也》教案(通用6篇)初中一年级《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的有关学问;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学问;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4.观赏体会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点1.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2.课文中“五十步笑百步”比方的理解。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常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告君王施仁政。
今日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靠着他超群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详细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学问)3.老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1)要求学生仔细听,订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老师投影,正音:依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4.引导学生比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探讨沟通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详细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其次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相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分,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依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全部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见。
二、课文分析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订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诵读指导: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3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3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一寡人之于国也背景材料一、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
”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
”(《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
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高中语文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精品学案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目标导学:1.读准“数罟”“彘”“庠”“莩”等冷僻字词的音 ||,归纳“兵”“胜”等多义词的义项 ||。
2.理解孟子的“德政”思想||,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3.掌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
4.建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世界观||。
5.归纳多义词的义项 ||,背诵课文 ||。
预习案知识链接:1.作者以及写作背景⑴孟子平生: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期间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当时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据《史记·孟子荀卿传记》记录 ||,他是子思(孔后代 ||,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 ||,以攻伐为贤” ||,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 ||,被诸侯以为迂阔、远离实质 ||,不被采用 ||。
所以 ||,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 ||,述仲尼之意 ||,作《孟子》七篇” ||。
后代把他与孔子合称孔孟并尊称他为“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思想的一部著作 ||。
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同称“四书” ||。
⑶孟子的德政思想:①民本思想:“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得乎天子为诸侯 ||,得乎诸侯为医生 ||。
”《孟子悉心下》②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 ||。
”“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但是不王者 ||,未之有也”③反对不义的战争 ||。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
”又说:“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
”研究案合作研究1.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愁?如何对待今日的人口国策?学生议论并沟通 ||。
2.孟子的“德政”思想的详细内容是什么?包含几个方面?学生看课文 ||,思虑 ||。
发问:如何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修业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发问:当采纳了这些合剪发展生产的举措后 ||,产生的成效是什么 ? 发问: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纳哪些举措 ?3.归纳归纳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寡人之于国也 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及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2、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3、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学习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学习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Ⅰ.预习案一、助读资料1.作者名片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中期邹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
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①善于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
②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
③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2.写作背景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夺域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域以战,杀人盈域”;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
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
劳力不足,问题十分突出。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梁惠王也不例外,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通用8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2、读出标点、句段的停顿3、读出文言虚词的语气4、读出文章情节内容的意味5、积累文言字法词法句法教学重点:1、文言虚词语气的把握和诵读2、由文言虚词的语气推断人物心理教学原则:以学生诵读为主要课堂活动,以教师点拨控制为主导,以诵读启发学生思维为训练主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文:教师范背一遍文章,学生齐读两遍,教师听音,纠正字音。
(在读、听中进行字音教学,省时高效)男生齐读,女生合书听,默译,女生读,男生亦然。
(听译训练,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能力,为下面的译文打下基础)二、译文原则:字求其训,句索其旨二把法:1、把注释搬上课文2、把问题,提给老师、写在纸上交给老师或写在黑板上(本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问中,教师决定点拨的重点)三、讲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通假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固定用法、重要句式”的课件,学生做笔记,教师针对学生口语提出的、写在纸条上黑板上的问题补充讲解。
(由于时间关系,多媒体展示环节可放到自习课或晚自习,课上只对提问进行点拨)四、作业在笔记本上整理多媒体展示的文言文字法词法句法。
第二课时一、诵文——教师点拨示范师诵第一段,要读出“也、焉耳矣、亦然、何也”中粱惠王的自夸、指责的语气。
学生齐读,体会以上文言虚词的读法。
提问:从这几个文言虚词读法上看,梁惠王当时的心理是什麽样的?多媒体展示:孟子见梁惠王{三次}第一次: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第二次:梁惠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对曰:“贤者而乐此。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学习目的1、积聚文中白话词语和句式。
2、了解孟子的〝暴政〞思想。
3、体会孟子议论的思辩颜色。
学习重点1、积聚〝凶、走、衣、谨、申、检、发、加、直、是、胜、以、于、之〞等词语,掌握文中的通假字,了解〝河内、河东、庠序、孝悌〞等概念,留意词类活用现象和一些特殊句式。
2、了解孟子的〝暴政〞思想。
3、体会孟子议论的思辩颜色。
学习难点1、了解孟子的〝暴政〞思想。
2、体会孟子议论的思辩颜色。
知识链接1、词类活用现象描画词活用作动词:描画词是不带宾语的,假设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普通动词。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的〝私〞〔偏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的第一个〝老〞〔尊崇〕;〝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走到止境〕。
为动用法: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样样〞。
谓语可以由动词描画词或活用的名词充任,翻译成〝为……〞的方式。
如:等死,死.国可乎?——异样是死,为.国度而死.可以吗?动词活用作名词:动词活用作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清楚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它普通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如,〝其继有在者乎?〞〔他们的承袭人有还存在的吗〕句中〝继〞是动词,但是这里作名词〝承袭人〞讲。
〔«触龙说赵太后»〕名词活用作动词2、特殊句式判别句:判别句是依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普通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别,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上古汉语中,判别句普通不用系词而是用〝者〞〝也〞来协助判别,有时〝者〞〝也〞都不用。
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主语与谓语之间用系动词〝是〞或〝不是〞。
如〝是寡人之过也〞〔这是寡人的过失〕。
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白话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方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白话中有较为固定的意义。
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乎〞译作〝不是……吗〞〕宾语前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省略句〔参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预习达标1、了解孟子及«孟子»〔参看«高中语文古诗文对照注译»45页〕2、朗诵课文,留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好.战〔hào〕弃甲曳.兵〔yè〕数罟..〔cùgǔ〕洿.池〔wū〕衣.帛〔yì〕鸡豚.狗彘.之畜.〔tún zhìxù〕庠.序〔xiáng〕孝悌.〔tì〕不王.者〔wàng〕饿殍.〔piǎo〕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那么有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颁.白者不负戴于路途矣:通〝斑〞,花白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途〞,路途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殍〞,饿死的人4、解释以下加点词的意思: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弃甲曳兵而走.:逃跑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不过;这谷不可胜.食也:尽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谨.庠序之教:仔细从事申.之以孝悌之义:重复陈说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翻开粮仓,赈济灾民5、辨析以下加点词语的不赞同思:寡人之于.国也:关于寡人之.于国也:放在主语与介宾之间,不译那么移其民于.河东:到察邻国之.政:的那么有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放在主谓之间,不译颁白者不负戴于.路途矣:在树之.以桑:没有意义的衬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跟,与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代人,他请以.战喻:用未之.有也:代事,这样的事以.五十步笑百步,那么何如:凭申之.以孝悌之义:他们,指百姓斧斤以.时入山林:依照6、解释〝河内、河东、庠序、孝悌〞等概念:河内:黄河以北的中央。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7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7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7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
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2课时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1.解题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
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
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
《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
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
《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通用15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篇1方案(二)总体设计思路方法孟子在文中高举“仁政”“民本”的大旗,阐述自己的“王道”思想。
在对文本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抓牢文言教学的常规重点外,还应将文学常识的把握放到重要的地位。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有关孟子的思想精髓的理解远比把握几个文言现象重要得多。
在教学的过程中,宜将孟子的思想体系作一梳理,以使同学能够从整体上对孟子的思想作一把握,这也为以后学习《齐桓晋文之事》作一铺垫。
老师可以要求同学查找相关的资料,以求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对孟子的思想作适当探讨,以进展与建构同学人文思想。
当然这一工作只能更多地依靠同学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预备,有条件的班级可特地辟一学时,让同学作充分沟通。
课时支配:1课时三维目标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把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遵循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则,鼓舞同学自己解决一些浅近的文言现象;引导同学对主要文言现象作一些归纳,对规律性的学问宜作适当小结;比较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系。
3.理解并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并更好地理解新时期党中心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计导语设计复习导入1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日仍旧有很强的生命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
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今日,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复习导入2有人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孔子大圣人在谆谆教育,而《孟子》给人的感觉是孟轲“亚圣”在侃侃而谈,何以见得?学校学习的《孟子二章》记忆犹新,今日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次感受孟子的谈吐风范。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
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非常激烈的战国中期,他主张行“仁政”,统一天下。
二、字音: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谷不可胜(shēnɡ)食也数罟(cùɡ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ānɡ)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谨庠(xiánɡ)然而不王(wànɡ)者涂有饿莩(piǎo)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及其所提倡的“仁政”思想;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重点:掌握文中涉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用法。
学习难点:理解孟子“仁政”思想。
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二、筛选信息1、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学生交流讨论)明确:《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2、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明确: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三、诵读全文四、结合注释,整体感知五、讲读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检查第一、二自然段背诵情况二、继续讲解后三段内容(翻译并串讲知识点)归纳全文文言知识点如下:(1)一词多义:时:①时节。
寡人之于国也 复习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落实重要实词、虚词、句式。
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
2、识记重要的文化常识,准确默写背诵全文3.挖掘整理作文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自主学习】一、解释加点的词语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 )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 )鼓( )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 )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 )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 )丧()死( )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 )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对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则(就)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到)河内;河东凶亦(也)然(这样)。
察(考察,了解)邻国之政,无如(没有像……)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更)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喜欢)战,请以(用)战喻。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理解文中体现的民本思想。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学习孟子善用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体会文章的论辩艺术。
二、作者及作品孟子(约前 372 年—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
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政治观点、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等。
该书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逻辑严密,对后世的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背景知识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争夺土地和人口,连年征战,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孟子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希望统治者能够关注民生,施行德政,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四、课文解读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重点字词: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加重语气。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加:更。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算是尽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
考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多,这是为什么呢?”内容分析:梁惠王自认为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但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向孟子请教。
2、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重点字词:好战:喜欢打仗。
填然:形容鼓声冬冬。
曳:拖着。
走:逃跑。
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寡人之于国也3篇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寡人之于国也高二语文教案设计:寡人之于国也精选3篇(一)教案设计:寡人之于国也教学目标:1. 了解寡人之于国家的意义和作用;2. 掌握相关的词汇和知识;3.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寡人之于国家的概念和内涵;2. 分析寡人之于国家的作用和责任。
教学难点:1. 理解寡人之于国家的含义;2. 分析寡人之于国家的作用和责任。
教学准备:1. 教材:教师提前准备相关教材和素材,如相关诗歌、文章、视频等;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寡人之于国家”的思考和兴趣。
Step 2:学习型探究(20分钟)1.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解释“寡人之于国家”的含义和来历;2. 学生分组讨论“寡人之于国家”的作用和责任;3. 学生展示并分享各自的讨论结果;4.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梳理,并引导学生对“寡人之于国家”的作用和责任进行深入思考。
Step 3:拓展应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选择一首与“寡人之于国家”相关的诗歌或文章,并进行解读和分享;2. 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时代背景,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一个与“寡人之于国家”相关的情境或故事,展示给全班。
Step 4:归纳总结(10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和展示,教师归纳总结关于“寡人之于国家”的作用和责任,并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国家中的作用和责任。
Step 5:课堂反思(5分钟)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选择一位具有“寡人之于国家”精神的人物,进行调查研究,并写一篇关于该人物的报道或传记。
教学延伸:1. 邀请一位有关国家和政治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或政府官员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寡人之于国家的意义和现实应用;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历史场馆或纪念馆,加深对“寡人之于国家”概念的理解和感受。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2)涂()有饿piǎo()(3)鸡豚()狗彘()之畜()(4)数()罟()不入wū()池(5)无()失其时(6)谨庠()序之教(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申之以孝tì()之义文言知识1. 通假文字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无失其时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文言句式非我也,岁也无望民之多于邻国树之以桑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未之有也3.一词多义(1).数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3).发百发百中成语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4).兵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穷兵黩武成语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草木皆兵成语(5).胜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6)于寡人之于国也移其民于河东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孟子及其思想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使用人: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掌握孟子的一些名言和《孟子》中的成语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二、能力训练目标
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三、德育目标
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学习重点】
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学习难点】
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艺术
【学法指导】诵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
【知识链接】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书中对只图享乐,而又妄想称霸的齐宣王;对平时不行“仁政”,到关键的时刻施一点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的梁惠王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其次是雄辩。
孟子的散文特别显示了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
a.善于抓住对方心理,因势利导,诱其就范。
b.采用迂回战术,先设好圈套,让对方钻进去,然后乘其不备,突然袭击。
c.先通过设问,使对方暴露其理论弱点,当找到突破口之后,再发动猛烈反击。
d.孟子还有些正面的议论,能够围绕中心观点,严谨细密地展开论述。
如天时地不如地利、鱼我所欲也等。
其三是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
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
有的用寓言故事来喻,有的用事物来喻;有的用三言两语,有的是一个小故事,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
第四是语言明白晓畅,浅显自然,通俗易懂,明快畅达,精炼准确。
有口语特点,又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
【学习过程】
一、分析课文,感悟孟子的论辩技巧及其思想。
(C级)
(一)诵读第1段。
思考:
1、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
2、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
3、于是梁惠王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4、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明确:于国尽心,而民不加多。
(二)诵读第2、3、4段。
思考:
1、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事设喻。
2、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他为什么要“以战喻”?
明确:“五十步笑百步”。
用梁惠王熟悉的战事设喻,便于启发对方。
3、“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孟子用于此,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
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三)诵读第5、6、7段。
思考:
1、文章的第3部分,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他的“仁政”思想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内容是什么?
2、明确:他的“仁政”思想包括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具体内容是: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此处教师可小结]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
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3、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明确:对比狗彘食人食诸侯贵族
涂有饿莩下层百姓。
→
社会极端不平等,国家治理得不好
比喻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二、总结:
(一)归纳本文所表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明确:1、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2、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3、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4、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二)说说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
明确:1.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
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
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
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
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2.比喻鲜明。
3.气势充沛,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4、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
5、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
【巩固练习】名句默写:(A级)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拓展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问题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①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②往焉,雉兔者③往焉,与民同之。
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
臣闻郊关④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则是方四十里,为阱⑤于国中。
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注:①囿:天子诸侯养禽兽的地方。
②刍荛者:割草打柴的人。
③雉兔者:猎人。
④郊关:国都之外百里为邻,郊外有关。
⑤阱:陷阱。
(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方:方圆
B.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C. 于传有之.:音节助词,无义
D. 不亦宜.乎宜:合适,适宜(2)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A. 雉兔者往焉.然力足以至焉.
B. 若是其.大乎吾其.还也
C. 民犹以为
..小也引以为
..流觞曲水 D.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王无罪.岁(3)本段文字谈了孟子的什么观点,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明确:与民同之对比
2、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只要是从课文出发引申,联系现实,言之有理即可。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