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201x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第五节 光合作用 第2课时课件 浙科版必修1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第二课时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1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第二课时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浙科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ccabf4c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8.png)
碳反应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5节,是在完成了光合作用概述以及捕获光能的色素、光反应之后的内容,依据新课标,碳反应是“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转换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这一重要概念下的子概念,也可以具体表述为“碳反应将CO2还原成糖,并将能量最终储存在糖分子中”,本节课将围绕此概念,以科学史和科学探究的思路展开,分析生产生活实践材料,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二、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的过程”及“光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氧气”等内容,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提供良好的知识背景,学生虽然已有“光合作用能将CO2转化为糖”的概念,但对具体CO2转化为糖的过程,特别是这个过程当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高一学生探究生活现象与规律的兴趣较高,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得探究活动的开展成为可能,但往往会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和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故本节课教师可提供相关科学史情境,通过对科学家相关实验的学习,理解并强化概念。
三、教学目标1.通过重温卡尔文科学研究实验过程、探究CO2还原成糖的途径,阐述碳反应过程的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化过程,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生命观念)2.通过构建碳反应过程的概念图,以文字和图示的方式说明碳反应的过程,发展模型与建模的能力,根据概念图分析条件变化使得五碳糖含量的变化,形成稳态与平衡观。
(科学思维、生命观念)3.重走卡尔文探究碳反应之路,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具体过程,领域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碳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2.教学难点:NADPH和ATP中的化学能如何转化到糖分子中五、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在学生已建构起光合作用整体概念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光合作用是如何将CO2转化为糖的?学生通过分析CO2和糖都属于含碳化合物,作出假设:CO2是通过许多中间产物转化为糖的,也可以将这个过程称之为光合作用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设计意图】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对光合作用能将CO2转化为糖的概念有着模糊的认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辨析其本质上是碳的转移过程,也会后续提出碳反应的概念奠定基础。
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aa3060c21eb91a37f0115c25.png)
-33-
5.4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必修 一(共51 张PPT)
A.2、4、6 B.2、3、7 C.4、5、6 D.2、6、8 解析:光反应产生ATP、NADPH和氧气。 答案:D
-8-
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及化能合成作用 1.光合作用的强度 (1)概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土壤中水分的多少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2)影响因素 温度的高低 光照的强弱 光的波长
-4-
(2)暗反应阶段 ①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②条件:需要多种酶参与。 ③过程 CO2的固定: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CO2,在特定酶的作用下, 与C5(一种五碳化合物)结合,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 C3的还原: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 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 糖类。
5.4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必修 一(共51 张PPT)
答案:C
-32-
5.4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必修 一(共51 张PPT)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分析下图,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生理过程依次是( )
①水的光解:2H2O 4H++O2+4e②NADPH 形成:NADP++H++2e-
NADPH
③ATP 的合成:ADP+Pi+能量 ATP
① CO2 的 固 定 :CO2+C5
2C3 ②C3 的还原:
2C3 (CH2O)+C5
高中生物 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人教版必修一
![高中生物 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人教版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117e63bffe4733687f21aa57.png)
c
b a
d e
呼吸作用放出的二 氧化碳量,只算从外 界吸收的二氧化碳
量,即是在光下测定
a—b: CO2 太低,农作物消耗光合产物; b—c: 随 CO2 的浓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强;
的二氧化碳的吸收 量。
c—d: CO2 浓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保持不变;
d—e: CO2 深度超过一定限度,将引起原生质体中毒或气孔关
学生通过看书,讲述 光系统Ⅱ和光系统 Ⅰ发生的主要物质 变化和能量变化。
成分
和作
用
DOC 版.
..
光系统Ⅰ
光能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复合体 光系统Ⅱ 提供电子
叶绿素中低能电子被激发并呈高 能状态,色素缺失电子
NADP+与H+接受2个高能电 子生成NADPH
【小结】 光反应发生的变化
(1)水在光下裂解为 H+、O2 和电子 (2)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 ATP 中的化学能 (3)水中的氢( H++e- )在光下将 NADP+还原为 NADPH
呼吸作用 C6H12O6 消耗量
【练习】
七、板书: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第五节 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DOC 版.
..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三、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光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矿质元素、水 八、作业设计
DOC 版.
应。
观察。
光系统Ⅰ:NADPH 的合成
场所:类囊体膜上
光反应:需要水与
碳反应:NADPH 的合成
光,产物是 O2、ATP、
NADPH
细胞 壁的
光系统Ⅱ
光能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复合体 水分解 供电子
叶绿素中低能电子激发并呈高能 状态,色素缺失电子
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五节光合作用第2课时名师课件浙科版必修
![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五节光合作用第2课时名师课件浙科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06973d2ab52acfc789ebc97e.png)
特别提醒 光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①各点含义 A点:光强度为零,只进行细胞呼吸。 B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为光补偿点。 C点:是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最小光强度,即光饱和点。 ②表观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的关系 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3.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实验假设: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强度的增加而 增强 。 (2)实验过程 ①组装下图装置三套,编号为甲、乙、丙;
√B.氧气、H+、e-
C.氧原子、NADP+、e- D.氧气、NADPH、ATP
解析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水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发生分解反 应,产物是氧气、H+、e-。其中氧气可以释放到外界环境或供线粒 体进行需氧呼吸,H+、e-可以与NADP+反应生成NADPH。
12345
解析 答案
3.(2017·台州联考)下图曲线Ⅰ表示最适温度、CO2浓度为0.03%条件下黄 豆光合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环境条件,曲线变为Ⅱ。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②分别向三支试管内加入 等量的小球藻和5%的NaHCO3溶液; ③记录有色液滴的起始位置; ④取三只100 W灯泡,分别置于距甲、乙、丙10 cm、20 cm、50 cm处, 一段时间后,记录液滴位置。 (3)变量分析 ①自变量:光强度,通过100 W灯泡距实验装置的距离远近控制。 ②因变量:光合速率,通过单位时间内O2的释放量测定,以单位时间内 有色液滴的移动距离作为检测指标。 ③无关变量:各组实验植物(如金鱼藻、小球藻)的数量相同,温度、CO2 浓度相同。
答案
拓展提升
光照和CO2浓度变化对光合作用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如温度变化、光强度变化、CO2浓度变化会影 响三碳酸分子、RuBP、NADPH、ATP、三碳糖这些物质的含量,根 据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可以获得它们之间变化的关系。如下表:
2021_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第二节第2课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课
![2021_2022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第二节第2课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课](https://img.taocdn.com/s3/m/efc47ae152ea551811a687cc.png)
2.光照强度对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分布的影响: (1)细胞内的叶绿体一般分布在_细__胞__质__膜__与_液__泡__之间的细胞质中。 (2)在光照较弱的情况下,叶绿体会汇集到_细__胞__顶__面__,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光能, 保证_高__效__率__的光合作用。 (3)当光照强度很高时,叶绿体会移动到_细__胞__侧__面__,以避免强光的伤害。
答案:(1)H2O、CO2、C3和C5 (2)光反应 色素和酶 (3)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等 (4)b i (5)无光不能进行光反应,缺少[H]和ATP,C3不能被还原 (6)气孔大量关闭,叶肉细胞内CO2含量低,CO2的固定减弱 (7)高
学情诊断·课堂测评
【思维流程】解答本题需突破以下两个关键点:
【解析】(1)由题干提供的信息可推知,植物由1%CO2浓度环境转移到0.003%CO2
浓度的环境中后,植物暗反应阶段的CO2固定速率减小,因此,C3产生量减少,C5
相对增加,由此可确定物质A为C3,物质B为C5。(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
B(C5)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CO2浓度相对高时,CO2固定与C3的还原达到动态平
1.光合作用是生物界重要的生理过程,为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提供物质和能 量。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光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 ②暗反应需要酶但不能在光下进行 ③光反应阶段氧气的释放来自水的裂解 ④将CO2转变成含能量的有机物 ⑤光反应中消耗磷酸分子,暗反应中产生磷酸分子 ⑥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生成C5,C3的还原消耗C5
2.光合作用示意图: 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物质或过程:
①_[_H_]_②_A_T_P_③_C_O_2 ④_(_C_H_2O_)_⑤_光__反__应__⑥_暗__反__应__
细胞代谢课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细胞代谢课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https://img.taocdn.com/s3/m/494d6e6565ce050877321303.png)
6)植物或叶绿体“产生”葡萄糖
7)植物固定的CO2量
8)植物产生的O2量
9)净植光物合制量造的有机1)物或2)者产3)生的有机物
总光合量 4)5)6)7)8)9)
例5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⑴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
实验材料Y 试剂X
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释放氧气,吸收 二氧化碳, NaHCO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 所以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单位 时间内液滴右移的体积即是净光合速率。
原理:
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CO2 ,而释放的CO2又被 NaOH吸收,造成密闭容器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 滴左移,单位时间内液滴左移的体积即是呼吸速率。
光合速率的测定(如图)
①实验材料Y: 绿色植物 试剂X:NaHCO3溶液
② NaHCO3溶液作用:
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 ③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适宜光下 ④原理:
一、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中[H]、ATP的来源和去路的比较
光反应中水的光解 用于暗反应 中C3 的还原
第一、二阶段
光反应阶段
第一、二、三 阶段均产生,
(第三阶段最多)
用于第三阶段还原 O2
用于暗反应阶段 C3还原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植物C3还原除外)
例1:根据图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①过程产生的[H]和④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 氧气结合产生水 B. ①③④⑤过程都能产生ATP,其中①过程产生能 量最多且都能用于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C.②过程自始至终需要[H]、ATP和多种酶参与。 D. 能直接提供给植物非绿色器官各种活动所需能 量最多的过程是⑤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第2课时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1349e9e83d049649b665845.png)
B
A.B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 B.B所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三 碳糖中稳定的化学能 C.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 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膜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A、B、C分 别代表的代谢过程。 【解析】由图可知:A、B、C分别表示光反应、暗反 应和细胞呼吸,故A错,光反应产生的O2参与细胞呼 吸(C)的第三阶段;X是光反应产生的ATP,在叶绿体 中,ATP由类囊体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是三碳糖,该反应为碳反应,该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有:
(1)CO2+RuBP (2) 2C3(三碳分子)
3.分析光反应与碳反应的联系
(1)在无光的条件下,碳反应能否长期进行? 提示:不能。因为无光条件下,光反应不能进行,在没 有ATP和NADPH供应时,碳反应将不再进行。 (2)若碳反应停止,光反应能否持续进行? 提示:不能。碳反应停止,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积 累过多,抑制光反应进行。
第2课时
光反应和碳反应
一、光反应
1. 场所 类囊体膜 在_____中发生的。
类囊体膜?
P.36和86
思考:1. 光反应的进行需要哪些条件? (1)光照:光反应能量变化的本质就是将光能转化 为化学能,因此,无光照,光反应就无法进行。 (2)色素:色素能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并且将光 能转化为化学能。 (3)酶:光反应是一系列化学反应,生物体内化学 反应的特点就是需要酶的催化才能进行。 除上述条件外还要有水、ADP、Pi、NADP+等反应物。
结论: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 物又是怎样合成的呢?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 学家卡尔文利用放射性 同位素14C标记的14CO2做 实验研究这一问题。最 终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 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 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 称为卡尔文循环(碳反应)。
细胞代谢第2讲光合作用和细胞呼2
![细胞代谢第2讲光合作用和细胞呼2](https://img.taocdn.com/s3/m/bd75e79d49649b6649d74738.png)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
总反应式
CO2+H2O (CH2O)+O2实质合成有机物,固定能量
二、通过图解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
注意:1.有氧呼吸是指在有氧条件下,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细胞代谢第2讲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
,
光反应
暗反应
场所
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条件
光照,光合色素,酶
有光、无光均可,酶
物质变化
H2O的光解2H2O 4[H]+O2ATP的合成ADP+Pi ATP
CO2固定CO2+C5 2C3
C3还原2C3 (CH2O)+C5
ATP
能量转化
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2.葡萄糖是在细胞质基质里分解
3.无氧呼吸包括两个阶段,都是在细胞质基质里进行,只有第一阶段释放能量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第5节第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与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教案浙科版第一册
![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代谢第5节第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与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教案浙科版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282d58a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7.png)
第二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与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中,转化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
2.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
从物质与能量视角,探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阐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贯穿着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基于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厘清探究的思路.(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一、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成糖的过程,称为碳反应,也称暗反应。
1.光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氧气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光合膜中。
在这个阶段,叶绿体利用光能使水裂解产生氧,同时生成ATP和NADPH,NADPH是辅酶Ⅱ,它是氢的载体.光反应过程有多步反应,主要变化包括光合膜上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光能将水裂解为H+、电子(e-)和O2,H+和e-将NADP+还原为NADPH,并产生ATP,O2被释放到细胞外。
这样,光能就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
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是碳反应中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的能源物质,NADPH在碳反应中是还原剂。
2.碳反应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糖叶绿体基质中有许多种酶是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糖所必需的。
碳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卡尔文循环。
卡尔文循环从1个五碳糖开始.在酶的催化作用下,1分子CO2与五碳糖结合,形成1个六碳分子,这个六碳分子随即分解成2个三碳糖分子。
然后,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NADPH的氢和来自ATP的能量,被还原形成三碳糖.这是CO2分子进入卡尔文循环后形成的第一个糖,是这个循环中的关键步骤,这样光能就转化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了。
在三碳糖形成后,卡尔文循环中的许多反应,都是为了再生五碳糖,以保证此循环不断进行。
NADPH和ATP在完成了还原反应之后,又回到NADP+和ADP 的状态,在光反应中可以重新形成NADPH和ATP。
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五节第课时光反应与碳反应的基本过程练习含解析浙科版第一册
![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五节第课时光反应与碳反应的基本过程练习含解析浙科版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98b8981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e.png)
第2课时光反应与碳反应的基本过程基础巩固1.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为碳反应阶段的进行提供的物质是()A。
NADPH和氧气B.CO2和ATPC.O2和ATPD。
NADPH和ATP2.用14C标记CO2,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的() A。
光反应的条件B.碳反应的条件C.由CO2合成糖的过程D.能量的传递过程3.光合作用过程中,ATP形成和三碳糖形成的场所是()A。
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B。
前者在叶绿体基质中,后者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C.都在叶绿体基质中D。
前者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后者在叶绿体基质中4。
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光反应不需要酶,碳反应需要多种酶B。
光反应消耗水,碳反应消耗ATPC.光反应储存能量,碳反应消耗能量D.光反应固定二氧化碳,碳反应还原二氧化碳5.(2020嘉兴高一期末)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类囊体叠在一起形成的基粒彼此独立B。
光被叶绿体内膜上的色素吸收并转化C.白天叶绿体基质中的蔗糖浓度不断增加D.叶绿体基质中含有CO2还原为糖所需的酶6。
在叶绿体中,NADPH和ADP的运动方向是()A。
NADPH和ADP同时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NADPH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C。
NADPH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D.AD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NADPH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7.科学家提取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分离出类囊体和基质,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如表所示),用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下列选项中各试管得到的产物情况错误的是()(注:表中的“+”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A。
甲试管不会产生18O2B.乙试管可得到三碳糖C。
丙试管可能得到淀粉D。
丁试管可得到蔗糖8。
下列关于卡尔文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该循环是从1个五碳糖开始的B。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b59ae102020740bf1e9b7d.png)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含答案)1.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所含的光合色素有叶绿素(叶绿素a 和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等);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 紫光。
2.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 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同时进行,相辅相成。
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NADPH 和A TP ;碳反应利用A TP 和 NADPH ,促进光反应的进行。
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产物是O 2、NADPH 和A TP ;碳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产 物是糖类等有机物,但蔗糖在叶绿体外合成。
4.当光照突然减弱时,短时间内C 3(三碳酸)含量上升,C 5(RuBP) 含量下降。
当CO 2含量减少时,短时间内C 5(RuBP)含量上 升,C 3(三碳酸)含量下降。
5.光合速率受光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 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强度提高而加快。
对应学生用书 P60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原理绿叶中的光合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95%乙醇中。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实验用品及作用[连线]3.实验流程提取色素⎩⎪⎨⎪⎧新鲜叶片烘干粉碎后,取2 g 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SiO 2、CaCO 3和2~3 mL95%乙醇→研钵→研磨→过滤→收集到试管内并塞紧管口↓制备滤纸条⎩⎪⎨⎪⎧剪滤纸条:将滤纸剪成长10 cm 、宽1 cm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铅笔画线:在距去角一端1 cm 处用铅笔画 一条细的横线↓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画线: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 ↓待滤液干后,重复画细线2~3次↓色素分离⎩⎪⎨⎪⎧①倒入试管3 mL 层析液②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插入层析液中③棉塞塞紧试管口↓观察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如下图乙所示:[巧学妙记]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自上而下的分布依次是“胡叶ab ”。
细胞代谢专题讲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PPT课件
![细胞代谢专题讲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091e5cbb68a98270fefa49.png)
本
讲
栏
目 开
(3)上述①~⑤过程中,能产生 ATP 的过程是_①__③__④_(写⑤代号)。
关 (4)①过程产生的 ATP 的去向是__转__移__到__叶__绿__体__基__质__中_______,
其作用是__为__暗__反__应__提__供__能__量________;③④⑤过程中产生的
ATP 的作用是__为__各__项___生__命__活__动__供__能_______________。
第 2 讲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本 讲
【考纲要求】
栏 目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开 关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3.细胞呼吸(Ⅱ)。
CO2+H2O叶―光―绿能→体(CH2O)+O2
本填 讲 栏充 目 开关 关
键
光、色素、酶 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H]、ATP、多种酶
点
CO2的固定、C3的还原
细胞质基质 温度、O2、H2O等
(1)空气中被标记的 CO2 被植物吸收如何又返 回到大气中?
本 讲
思考连 提示 CO2→C3→C6H12O6→C3H4O3→CO2。
栏 目
接处 (2)若光照由强到弱,CO2 浓度不变,有可能会
开 关
影响细胞呼吸速率吗?
提示 由于[H]、ATP 减少,生成 C6H12O6 减少,
去向
H2O光解产生 还原C3
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 用于第三阶段还原O2
目 开
来源 光反应阶段产生
三个阶段都产生
关
ATP 去向
用于C3还原供能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植物 C3的还原除外)
3.下列为叶肉细胞在不同条件下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判断各 自所处的条件,并在图⑤中找到图①②③④所对应的点或线 段。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第2节第2课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第2节第2课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494756a51e79b89690226d3.png)
第2课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中,转换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
1.生命观念——能初步用结构和功能观,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生命观念——用物质和能量观,阐明光合作用过程。
3.科学思维——分析归纳,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
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1.证明实验(1)实验过程:1937年前后,英国科学家希尔在研磨绿叶后制取叶绿体悬液,并向悬液中加入草酸铁,然后给予光照后观察。
(2)实验现象:①Fe3+被还原为Fe2+。
②离体的叶绿体释放出了O2。
(3)实验结论: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4)该实验意义:使光合作用的研究从器官(叶片)水平进入到了细胞器(叶绿体)水平。
2.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叶绿体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细胞器。
3.光照强度对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分布的影响(1)细胞内的叶绿体一般分布在细胞质膜与液泡之间的细胞质中。
(2)在光照较弱的情况下,叶绿体会汇集到细胞顶面,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光能,保证高效率的光合作用。
(3)当光照强度很高时,叶绿体会移动到细胞侧面,以避免强光的伤害。
二、光合作用过程1.光反应(1)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光合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就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2)条件:光、光合色素和酶等。
(3)过程:①在类囊体膜上,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吸收光能。
②水裂解释放O2,并将电子传递给某些基态叶绿素分子。
③电子传递: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使某些基态叶绿素分子(接受了最初由水的裂解传递而来的电子)受到激发释放电子,电子在不同的物质(电子传递体)之间传递。
④ATP和NADPH的形成:NADP+(还原型辅酶Ⅱ)接受电子被还原成NADPH(还原型辅酶Ⅱ,常表示为[H],在暗反应阶段发挥作用),能量也由光能转换为电能,再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ATP 和NADPH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能量
―― 酶→
质
A―T― 酶 →P
②三碳酸分子的还原:
变
2个三碳酸分子
③NADPH的合成:
化
2个三碳糖
+
光能―→ATP、
活跃的化学能
能量
NADPH中活跃的化学 ―→有机物中稳
变化
能
定的化学能
完成 标志
O2释放、ATP和 NADPH的生成
糖类等有机物的 生成
光反应能为碳反应提供ATP、NADPH、
例2 (2017·浙江超级全能生模拟)下图为类囊体膜的部分结构和生理 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叶绿体内的很多类囊体堆叠起来的结构称为_基__粒___。
解析 答案
(2)类囊体膜是植物进行_光__反__应___的场所,其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并将 光能转化为_化__学__能___,贮存在NADPH和_A_T__P_中。 (3)a物质是_电__子__,是水的裂解产物,经过一系列膜蛋白的传递后被 NADP+接受,NADP+同时还接受1个H+形成NADPH,NADPH在三 碳酸分子的还原过程中提供_能__量__和__氢__。若撤离光照,短时间内叶绿 体中的RuBP含量将_下__降__。
内容索引
新知导学 达标检测
新知导学
一、光反应和碳反应
1.光反应 (1)过程 ①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 ATP 和NADPH中的化学能。 ②水在光下裂解为 H+ 、O2和 电子。 ③水中的氢(H++e-)在光下将NADP+还原为 NADPH 。 (2)场所:类囊体膜 中。 (3)反应物: H2O 、ADP、Pi、NADP+等。 (4)生成物: O2 、NADPH、 ATP 等。 (5)条件:色素、光、酶。 (6)能量变化:光能→ATP与NADPH中的化学能。
解析 答案
思维启迪
对光反应与碳反应的认识 (1)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碳反应不是独立的两个阶段,而是息息相关的 两个过程,没有光反应,碳反应也无法进行。 (2)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真核生物中一定为叶绿体,在原核生物中主要为 质膜。 (3)碳反应所需要的ATP仅来自光反应,而不能由细胞呼吸提供。
(4)光合作用中,ATP提供能量和磷酸基团;NADPH提供能量和作为 还原剂,也是氢的载体,提供氢。 (5)三碳糖或五碳糖(RuBP)组成元素中含有磷。 (6)CO2中的C进入三碳酸分子但不进入 RuBP,最后进 入三碳糖 , RuBP中的C不进入三碳糖,可以通过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
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
第2课时 光反应和碳反应、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 响
知识内容 光反应和碳反应
的过程 环境因素对光合 速率的影响 活动:探究环境 因素对光合作用
学考要求 b
c
选考要求 b c
c
课堂导入
方式一 复习叶绿体的结构后,教师提出在叶绿体这个细胞器上是如 何完成光合作用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呢?叶绿体中的 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没有作用?有何作用?光如何起作用?物质 如何转变?能量为何这么转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归纳总结 光反应与碳反应的比较
比较项 目 场所
光反应 类囊体膜
时间 短促,以微秒计
条件 光、色素、酶、水
碳反应
叶绿体基质 较缓慢
多种酶、CO2、 NADPH、ATP
①水的光解:―叶H―― 光 绿2―O体→ 2H++122e-+ O2
①CO2的固定:CO2―+―酶→ RuBP 2个三碳酸分
物 ②―― 酶A→TP的合成:ADP+ 子 ―A―T―P―、―― 酶N―A―D―P―H→
解析 水的光解产物有氧气、H+和电子, H+和电子会被NADP+接受,形成NADPH, 其在三碳酸分子还原过程中供能和作为还 原剂,将三碳酸分子还原为三碳糖磷酸, 此过间后,除了糖类物质含有18O以外,从另一种光合 产物__水__中也应当能够检测到18O。 解析 在供给 C18O2 极短时间后 18O 的走向为:C18O2――二――氧――化―――碳――固――定―→三碳 酸分子――三―碳――酸――分――子――还――原―→三碳糖和 H2 18O(碳反应阶段有水产生)。
答案
拓展提升
光照和CO2浓度变化对光合作用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如温度变化、光强度变化、CO2浓度变化会影 响三碳酸分子、RuBP、NADPH、ATP、三碳糖这些物质的含量,根 据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可以获得它们之间变化的关系。如下表:
光照变 光照变 光照不
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解析 答案
(2)水在光下裂解,除图中所示的产物外,还有_H__+_和__电__子__,这些物质会 被_N__A_D__P_+_接受,其在卡尔文循环中将CO2还原为_糖__(_或__三__碳__糖__或__三__碳__糖__ _磷__酸__)_,此过程中还伴随着_能__量__的贮存。
方式二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 所。叶绿体之所以有此功能,这与它的结构是密不可分的。根据下面 有关叶绿体的知识来回答几个问题。 (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你知道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吗? (2)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什么部位?它的功能是什么? (3)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叶绿体的哪些部位?光反应和碳反应是 如何进行的?
联系 碳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
例1 (2018·绍兴3月模拟)如图为光合作用的过程示意图,①②表示光合 作用的场所,a、b和c表示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的名称是_类__囊__体___,其膜上含镁的色素主要吸收_红__光__和__蓝__紫__光。
解析 ①中进行的是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其膜上含镁的色素是叶绿
2.碳反应 (1)过程 ①CO2的固定:CO2+RuBP→2三碳酸分子。 ②2三碳酸分子―还――原→ 2三碳糖。 (2)场所: 叶绿体基质 。 (3)反应物: CO2 、 ATP、NADPH等。 (4)产物:三碳糖 (5)能量变化:ATP、NADPH中的化学能―→三碳糖中的化学能。
3.联系: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 NADPH、ATP ,碳反应为光反应提 供 ADP 、 Pi 和NADP+,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