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乾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汉语词义扩大缩小转移的例子
古汉语词义扩大缩小转移的例子
古汉语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是词语发展演变的常见现象。
在古代汉语中,许多词语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
以下
是一些古汉语词义扩大、缩小和转移的例子:
1. "明"字的词义扩大,在古代汉语中,“明”字的本义是指光
线明亮,后来逐渐扩大到表示清楚、明白的意思,比如“明白”、“明了”等词语。
2. "官"字的词义缩小,古代汉语中,“官”字原指官员、官府,后来词义逐渐缩小到只表示政府机构中的官员。
3. "心"字的词义转移,古代汉语中,“心”字除了指人体器官外,还用来表示感情、思想等内心活动。
后来,“心”字的含义逐
渐转移扩大,也用来表示意志、意愿等概念,比如“决心”、“用心”等词语。
4. "言"字的词义扩大,古代汉语中,“言”字原指说话、言语,后来词义扩大到表示言论、言论自由等更广泛的概念。
5. "风"字的词义转移,古代汉语中,“风”字除了表示自然界
的风之外,还用来比喻风俗、风气。
后来,“风”字的词义转移扩
大到表示风度、风范等含义。
这些例子充分展示了古汉语词义扩大、缩小和转移的现象,说
明语言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这种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事物
认知的深化和语言表达需求的变化。
当我们研究古汉语词义变化时,需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词
语的含义和使用。
浅谈古今词义的变化
浅淡古今词义的变化汉语的词义是发展变化的。
我们今天阅读古书的一个难点,是词义差异带来理解上的障碍。
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知识。
古今词义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词的义项的变化。
在大发面分为三类:一类是古今词义基本不变;一类是古今词义基本不同;还有一类词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异。
今天,在这里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古今词义的变化。
(一)古今词义今本没变:古今汉语在词义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汉语的基本词汇,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等,从古到今意义都相同。
如“天”、“地”、“日”、“月”、“风”、“雨”、“雪”、“水”、“火”、“父”、“母”、“耳”、“手”、“口”等均是古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还有一些词虽然不属于基本词汇,但是古今意义也没有发生变化。
如《说文解字》中有:“钓,钩鱼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鱼钩钓鱼”。
又:“秕,不成粟也。
”意思是“秕谷是没有长好的粮食作物”。
古今没有什么变化。
又如“蟋蟀”“芍药”都是古书里早就有的词,现在它们还是这个意思。
古今词义基本不变的一些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古今词是具有继承性的。
(二)古今词义基本不同:在这一点上古今词义的改变主要由分成俩种,一种是古今词义的缩小;第二种是古今词义的转移;第三种是古今词义的增加。
1、古今词义的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
这种变化主要包括:词义程度的减弱;词义范围的缩小;词义义项的减少等。
如“饿”在古汉语中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
现在指一般的肚子饿,程度减轻了。
又如“臭”,文言中表示好坏气味都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系辞上》)的“臭”是气味,如果按照现在的词义去理解这句话就讲不通了。
同词义的扩大相反,演变后的词义比原来所指称的事物范围小,即古义大于今义,今义包括在古义中。
例如:“虫”原是动物之通名,可见古代所有动物都可称虫,老虎叫大虫,老鼠叫老虫;现代“虫”的范围缩小了,一般只指昆虫。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主講教師: 主講教師:張其昀
古今詞義的異同,概括起來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古今詞義基本未變。如“馬”、“牛”、 “山”、“水”、“木”、“石”、“日”、“月”、 “人”、“手”、“說”、“飛”、“奔”、“死”、 “高”、大”、“美”、“輕”、“青”、“紫”等。 說基本未變,未必絕無一點變化。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古今詞義雖然相同,但詞義所概括的客觀事物本身 有了變化。比如,“鏡”,古以銅(金)爲之,今則以 玻璃和水銀爲之。“步”,古“再舉足”爲一步,實等 於今之兩步。二是古今詞義雖然相同,但人們對於詞義 理性領會不同。比如,“思”,古代的領會是“心之 官”,而今天則認爲是大腦的事情(當然,“心想”之 類的說法至今仍然在用)。“鬼”,古人認爲是人生命 結束以後的一種存在,而今天則認爲是迷信的一種虛設。
二、詞義感情色彩的差異
由古至今,有些詞的感情色彩發生了由褒義到貶義的變 化,有些詞則發生了由貶義到褒義的變化,也有些詞由無所 謂褒貶發展到貶義。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很多場合下是伴 隨著詞義內涵的變化而發生的。例如: 復辟,古指恢復君位。《明史王驥傳》:“石亨、 復辟 徐有貞等奉英宗復辟”是也。今指垮臺的反動勢力重 新得勢。 爪牙,古指勇猛的得力幫手。《國語勾踐滅吳》: 爪牙 “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是也。今義近 乎“幫兇”。 鍛煉,古代除了冶煉的意義之外,還有玩弄法律對 鍛煉 人進行誣陷的意思。《後漢書韋彪傳》:“鍛煉之吏, 持心近薄”是也。今指通過什麽方式以使之加強或提高。
第二種,古今詞義完全不同。如“綢”、“該”等。 再如,“煤”,上古指煙塵、黑灰。《呂氏春秋任數》: “煤炱入甑中,棄食不祥。”高誘注:“煤炱,煙主 也。”(今之“煤”,古稱石墨或石炭。)“鐐”,上 古指純美的銀。《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其美者 謂之鐐。”“鐲”,上古指一種軍中樂器,鉦類。《說 文》:“鐲,鉦也。”《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鐲節 鼓。”“瞧”,古指眼睛生病。嵇康《難自然好學論》: “睹文籍則目瞧,修揖讓則變傴。”再比如,“去”在 古代是表示離開參照地點的運動,而在現代則表示向著 參照地點的運動。 第三種,古今詞義有同有異。這些詞,學習的難處 不在同,而在異;不在迥異,而在微殊。 同中有異的詞主要可從詞義範圍的差異、詞義感 情色彩的差異這兩個方面去看。
词义的古今变化
赴汤蹈火 开水
避重就轻 接近,走近
呼天抢地 碰
家给人足 丰足,富裕
不速之客 洒扫庭除
招致 台阶
闭门谢客 辞
日薄西山
迫近
现代语词中的古义-2
坚壁清野 营垒 理屈词穷 短兵相接 尽 兵器
怨天尤人
枪声大作
归罪
兴起
四体不勤 辛苦 克勤克俭 能够
形影相吊 慰问,同情
狐假虎威
移风易俗
借
改变
购千金。
《史记· 淮阴侯列传》
词义的扩大-江、河
后起意义:
后起意义:
泛指一般的江
古义:
泛指一般的河
古义:
长江
江汉朝宗于海。
《尚书· 禹贡》
黄河
以河为境。
《韩非子· 有度》
词义的扩大-脸
《韵会》:脸,目下颊上也。
上古-中古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温庭筠《菩萨蛮》
指颧骨 部分
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
登峰造极
顾影自怜
至,到
怜惜
五谷丰登 成熟
高风亮节 坚贞
功败垂成
将要,接近
休戚相关 欢乐;悲哀
现代语词中的古义-3
十年树木 种植,培育 文过饰非 掩饰
求全责备
完璧归赵
要求
完整
门当户对 相当,相称
大书特书 写
见微知著
苟且偷生
显明
苟且
乳臭未干
责无旁贷
xiù ,气味
推卸
党同伐异
去国离乡
偏袒
离开
忠贞不渝
掉以轻心
影响,词义的褒贬扬抑也会随之改
变,有的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有 的贬义词变成了褒义词,有的中性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后起意义:
亲 属
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30
古
今
•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 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 思了。
31
上古义:
成年男子
后起意义:
女子的配偶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
《战国策〃赵策》
32
古义:
后起意义:
热水
菜汤、
米汤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7
读准下列划横线的字的字音
1、更号可汗,犹单于也 2、天姥连天向天横 3、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 4、是时,曹操遗权书 5、彗星见于东方 6、羽扇纶巾 7、万乘之国。 8、否极泰来
8
二、词汇的演变:
(一)、词形的变化:
词语的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 语则以双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简称“一个字
54
55
• 由两个音节组合在一起表达一个含义,不能分开 解释的词。包括双声和叠韵。
参差(cēncī) 蹉跎(cuōtuó)
倜傥(tìtǎng) 依稀(yīxī)
12
文言中几种特殊的双音词:
• 偏义复词
• 由两个音节构成,只有一个音节表达意义,另一
个音节只起陪衬作用。
• 体肤 “饿其体肤”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古今言殊——汉语 的昨天和今天
一、语音的演变: 1、声调的变化。
古代:平、上、去、入 现代:阴、阳、上、去
2
一、语音的演变: 2、韵母变化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过故人庄》 注:当时盛行洛阳方言: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斜读作xiá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读作lù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衰读作cuī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
这跟我们前面讲的“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
“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
“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一、古今词义演变的一般情况从词义演变的结果上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汉语词汇在由古到今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词的意义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例如:山、水、风、雨、雪、人、牛、马、羊、茶、酒等。
这类词大都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它们对于保持汉语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词是不多的,我们不要看到这些词大都是基本词汇,就反过来认为基本词汇意义上都没有什么变化。
事实上,基本词汇中的许多词,由古到今,意义上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这类词,在字形上古今是相同的,但意义上却看不出任何联系。
它们或者原来就是两个不同的词,但也可能原来是同一个词,由于意义几经辗转,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它们在词义上的联系,因此,暂时作为同一个词处理。
“抢”这个词在元明以前,都只有“碰”、“撞”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元明之交,才有了“抢夺”的意思。
“绸”这个词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绵绸杠。
”郭璞注:“以白地绵韬旗之杆。
”郭氏的意思是说,所谓“绸杠”,就是用白底子的绵把旗杆缠裹起来。
今义则指“绸缎”。
这类词古今意义完全不同,阅读古书时照今义去理解就不通。
这对初学者来说是有困难的,但它常常逼得你去查问,也就不容易弄错了。
而且,这类词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对阅读古书来说问题不是很大。
(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古今词义演变的结果是,绝大多数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某些不同之处。
有些时候,某词用今义去理解,好像能够讲通,其实并不准确,甚至把意思全弄反了。
张光乾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古今词义的演变是异常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词义的扩大词义的扩大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大。
例如:“诗”,古代专指《诗经》,现代泛指一般诗歌,词义的范围扩大了。
“河”,古代专指黄河。
汉代以前,“河”的常用义特指黄河。
后来泛指一般河流。
把一条河的名称扩大成为一般河流名称,由专称变为通称,今义把古义的范围扩大了。
“齿”,古义是指排列在唇前的牙。
甲骨文画的正是门牙。
把门牙扩大成为牙齿,“齿”的词义扩大了。
“响”,古义是指回声。
《玉篇》:“响,应声也。
”今义泛指一切物体发出的音响,概念外延扩展了。
扩大,就是把意义范围扩大了。
第二、词义的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小。
例如:“金”,先秦泛指金属。
到了“铁”、“锡”、“银”都出现以后,“金”就逐渐地专指“黄金”了。
“金”词义范围逐渐缩小。
(现在“五金”、“金工”、“金属”等复合词里的词素还保留古代词义的痕迹。
)“宫”,上古泛指房屋。
“宫”、“室”是同义词,先秦都指房屋。
秦汉以后。
“宫”专指封建帝王的住宅,如“阿房宫”、“未央宫”。
现在除了某些叫“宫”的旧有名称外,只有某些化娱乐场所才称宫,如少年宫、文化宫。
“宫”的词义范围越来越缩小了。
“坐”,古代除当“坐下”的动作讲之外,还有“犯罪”的意义,如《曼子春秋·内篇》“王曰:‘何坐?’曰:‘坐盗。
”而杜牧《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中的“坐”当“因为”讲。
现在专指“坐下”讲,今义比古义缩小了。
“丈夫”,古代指成年男子。
后来只指配偶的男性一方,即“妻之夫”而言。
概念外延缩小了,就是把意义范围缩小了。
第三、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如“坟”,古代本指高大的土堆或河堤。
今义则把原来的“高大的土堆”、“河堤”转移到“坟墓”上来了。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变化的现象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变化的现象
古今汉语的词义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词义缩小了。
例如:“金”,先秦泛指金属。
《左传·僖公十八年》:“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
既而悔之,与之盟日:‘无以铸兵。
’故以铸三钟。
”这里记载楚王赏给郑国的“金”,显然指的是“铜”,因为那时铸兵器、铸钟鼎都用铜。
现代汉语中只指黄金。
2、词义扩大了。
例如:河,在古代汉语中专指黄河,《左传·成公十六年》:“晋师济河。
”现代汉语中指所有河流。
3、词义转移了。
例如:走,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跑,《守株待兔》的寓言里说:“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可以看出兔子跑得很快。
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行走。
古今字的演变
古今字的演变【内容摘要】:古今字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孳乳分化现象, 导致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部分汉字承担的语义过多, 影响交际。
古今字是文字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古今异字现象。
先后出现在不同时代、表示同样意义而形体不同的一组字叫古今字,它是由于部分汉字承担的义项过多影响交际而分化产生的。
古今字与通假字、假借字、异体字、同源词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但对什么是古今字,古今字的含义究竟该怎样界定,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些方面的分歧甚至是根本性的。
因此,我们认为对古今字还有继续探讨的必要。
【关键词】:古今字通假字假借字同源字演变【正文】一、古今字的含义(一)定义:简单的说就是不同时代记录同一个词(或语素)使用的不同形体的字。
使用年代较早的是古字,使用年代较晚的是今字。
古今字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文字现象, 早在汉代人们便注意到了它, 但是缺乏专门研究,受到普遍重视始于清代。
古今字是就某一字义用字不同来说的①。
例如“尉”既是“熨”的古字,又是“慰”的古字,前者是就“尉”的本义说的,后者是就引伸义说的。
古今字是相对而言的。
今字如果再产生了后起字,对后起字来说,它又是古字。
例如,“前”的本义指剪断,后来造了一个“剪”字,因此,“前”是“剪”的古字,“剪”又是今字。
由于今字产生在古字之后,也称作后起字。
对古今字的概念,上面已做了解释,对它的理解,还应注意由于造今字,所以借字就成了古字。
如“说——悦”,作喜悦时,“悦”字借用了“说”,写作“喜说”、“不说”,后因有了专字(今字“悦”),那么由于造字时间不同,有先有后,构成了古今关系②。
(二)古今字的分类:1、字义完全相同,如:墅/野等;一是字义部分相同,如莫/暮、景/影、辟/避等。
这一类古今字是一对一的关系,今字的产生不涉及汉字的孳乳分化,古今字属同字异形,是异体字的一类。
2、这一类古今字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今字是古字在发展上孳乳分化的结果。
古代汉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古代汉语(2)》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着作的语句出处的是(C)A、《词诠》B、《辞通》C、《十三经索引》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D)A八卦说B结绳说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C)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A丘皿行回B人血象舟C山雨目本D果州考豆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B风瓣闻闽C阁围屈觉D辩凤国裹7、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B《汉语大字典》C《中华字海》D《词源》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A见-现征-徵解-懈B奉-俸景-影文-纹C益-溢然-燃干-乾D立-位县-悬雕-凋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
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交通王侯。
10、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A、春B、朝C、孟D、鼎E、伐2、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A、炫黄B、匍伏C、披靡D、辟易E、愤懑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A、草创未就。
古代文学中的字义演变
古代文学中的字义演变古代文学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其中,字义演变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不仅在古代文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一、字义演变的概念与原因字义演变是指字词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受到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古代文学作为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受到字义演变的影响。
古代文学中的字义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当时的文字主要是象形文字,通过对事物形态的描绘来表达含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逐渐演变为表意文字,字义也开始发生变化。
这种演变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
二、字义演变的例子1. "春"字的演变在古代文学中,“春”字最初的含义是指一年的第一个季节,代表着新生和希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字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代季节,还表示生命的延续和万物的复苏。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春”字被用来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们的情感。
2. "玉"字的演变古代文学中,"玉"字最初的含义是指一种贵重的矿石,代表着高贵和珍贵。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字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代矿石,还表示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玉”字被用来形容人物的美丽和高尚的品德。
3. "曲"字的演变在古代文学中,“曲”字最初的含义是指弯曲的形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曲”字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代形状,还表示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曲”字被用来形容音乐的旋律和人们的心情。
三、字义演变的意义字义演变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思想观念,还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首先,字义演变丰富了古代文学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字义的改变和扩展,古代文学作品得以更加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多义词“张”的词义演变
即使 是运 用 认 知 语 言 学 的 理论 , 也 仅 仅 是 对 量 词 “ 张” 的研究 。本 文通 过对 多义词 “ 张” 在 不 同辞 典 中的释义进 行 梳理 分 析 , 说 明 多义 词 “ 张” 的 发 展 演变 , 进一 步运 用认 知语 言学 的理论 对其 词义发 展 演变 作 出解 释 。
研究 , 探 讨量 词 “ 张” 的搭 配对 象 特 点 和搭 配 原则 ,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0 9— 2 3
音Z h O n g ) , 《 汉语大字典 ・ 九卷本》 共收 2 4个义 项。经过 比较发现 , 《 汉语大字典》 所收义项较为
全面, 现将上述字典辞典 中的释义进行互补归纳 ,
《 关 于 汉语 词 汇 史 研 究 的 一点 思 考 》 一 文 中指 出 , 当下词 汇研 究多 把 力量 放 在 训 诂基 础 上 的对 疑难 词语 的考释 , 而 忽视 对 常 用 词语 的意 义 演 变探 究 , 如果 能 够 以史 的视 角对 常用 词语 作 出研 究 , 就能够 更好 地从 共 时层 面窥探 到特 定时 期 的词 汇 面貌 , 同 时 能够从 历 时 的角度 看 到 同一 词语 在 不 同时 期 的 发 展轨迹 , 从 而 据 此 对 词 汇 史 进 行 科 学 合 理 的分
( 3 ) 犹紧张, 与“ 松弛” 相对。如 : 《 礼记 ・ 杂记 下》 : “ 一张一弛 , 文武之道也。 ” 郑玄注 : 张、 弛 以弓 弩喻人也。弓弩 久张之则绝 其力 , 久 弛之则失 其
是 从历 时 的角度 对量 词 “ 张” 的产 生 以及 发 展演
变进 行研 究 ; 二 是 从 共 时 的角 度 对 “ 张” 的语 义 特
浅谈汉语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浅谈汉语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古今词义演变的几种情况:古今词义的演变主要表现在词义范围、词义感情色彩、词义程度轻重几个方面。
(一)词义范围不同主要指词义的外延而言的1、古今意思完全相同。
2、古今意思有部分相同,部分不同。
即古义与今义之间的交叉关系,词义在发展过程中,古义的部分意义消失,今义又产生出新的意义。
3、古词义范围比较小,今义泛化了,古义包含在今义中间。
即今义包含古义,表示今义扩大。
4、古词义范围比较大,现在缩小了,今义包含在古义中间。
即古义包含今义,表示今义缩小。
5、古今词义范围转变。
即古今词义不在通一意义范围,表示词义转移。
A.词义范围扩大(简称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着时代扩大。
即部分到整体,个别到一般,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得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成为词义扩大。
(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成为今义的一部分)例1:《说文》:“醒,醉醒也,从酉星声。
”指喝酒喝醉了酒醒《楚辞·渔夫》:“世人皆醉我独醒。
”指酒醒,词以扩大睡醒也可叫醒唐·元稹诗:“鸡声催欲曙,蟾影照初醒。
”指睡醒例2:古义专指蔬菜。
《说文·草部》:“菜草之可食也。
”《礼记·学记》:“大学始教,皮弃祭菜。
”注:“菜,为芹藻之属。
”到宋代仍是这意思到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中菜已经由专指蔬菜而兼指肉、蛋等副食了。
B. 词义范围缩小(简称词义缩小)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着时代缩小,即部分到整体,一般到个别,宽泛到狭窄,采取了全面收敛的方式,使得今义成为古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缩小。
(今义小于古义,今义包含在古义之中,成为古义的一个组成部分)例1:古代所有人所居住的房子都称为“宫”《说文》:“宫,室也。
”《周易·坤卦》:“入其室,不见其妻,凶。
”清代以后(秦始皇开始)君王所居住的地方才叫“宫”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宫”的意义范围又进一步缩小,现在指一些群众集会的地方,如:文化宫,少年宫,科技宫等。
古今词义转移的例子
古今词义转移的例子古今词义转移的例子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们的意义随着时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转移。
这种转移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演变的体现。
下面将介绍几个古今词义转移的例子。
1. “官”字的转义在古代,“官”字的本义是指国家的行政机构和官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字的意义发生了转移,逐渐演变为指代权力、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在现代汉语中,“官”字的意义更加广泛,不仅指政府机构和官员,还可以指企业、组织和团体的管理人员。
2. “文化”字的转义在古代,“文化”字的本义是指文学和艺术。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字的意义发生了转移,逐渐演变为指代一种社会现象,即人类在生产、生活和思想方面的创造和积累。
在现代汉语中,“文化”字的意义更加广泛,不仅指文学和艺术,还包括科学、技术、哲学、历史、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和思想。
3. “美”字的转义在古代,“美”字的本义是指美好、优美、漂亮。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字的意义发生了转移,逐渐演变为指代一种价值观和审美标准。
在现代汉语中,“美”字的意义更加广泛,不仅指外表的美丽,还包括内在的品质和精神的美好。
4. “民主”字的转义在古代,“民主”字的本义是指民间的自由和平等。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字的意义发生了转移,逐渐演变为指代一种政治制度和价值观。
在现代汉语中,“民主”字的意义更加广泛,不仅指政治制度,还包括社会制度、文化制度和价值观念。
总之,古今词义转移是语言发展和文化演变的必然结果。
这种转移不仅反映了语言和文化的变化,也反映了人类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变化。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理解词语的历史和演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论词及义位的古今演变——以《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为例
前二 百 个词 进 行 了分析 ,并 对词 及 词 义 演 变 的原 因进行 了探讨 。
关键 词 :词 义位 古今 演 变
语 言 是 不 断 变 化 发 展 的 , 词 汇 是 语 言 中 发 展 最 为 快 了 概 念 , 为义 位 注 入 了科 学 内容 。 如 “ ” , 《 文 》 : 霜 说 速 ,最 为活 跃 的 部 分 。 2 世 纪 3 至 6 年 代 , 王 力 先 生 在 其 “ 也 ,成 物 者 。 ” “ ”在 这 里 是 指 一 种 凄清 肃 杀 的 气 O 0 0 丧 丧 氛 , 这 是 古 人 因 “ ” 而 产 生 的 感 觉 。现 代 , 人 们 认 识 霜 著 作 中多 次 将 保 罗 关 于 词 义 演 变 “ 大 、缩 小 、转 移 和 其 扩
、
存在 的。我们这里所说 的 “ 词基本不变 ”是指 在所指相 同 头、老虎 ”等7 。 个 由于 古 汉 语 中 以 单 音 词 为 主 , 而 多 义 性 是 单 音 词 的 一 的情 况 下 , 古 今 用 词 基 本 不 变 。例 如 ,在 古 汉 语 中 “ ” 岸
有 三 个 义 位 : 河 岸 ; 崖 ; 高 。 到 现 代 汉 语 中 , “ ” 的 个 重 要 特 点 。 因 此 ,现 代 汉 语 中 的 许 多 意 义 相 关 的 词 在 古 岸 “ 大 ”义 独 立 出 来 , 即 表 “ 岸 ” 的 “ ” 与 表 “ 高 河 岸 高
代 汉 语 中 都可 以用 一 个 单 音 词 表 示 。随 着 社 会 的 发 展 和 人
示 新 事 物 、新 认 识 等 ,从 而 使 原 有 的 汉 语 词 汇 难 以满 足 人 们 的交 际 要 求 。 由于 汉 语 的 音 节 数 量 有 限 , 如 果 继 续 增 加
古今词义的演变方式
古今词义的演变方式古人说过一句话:“言为心声。
”你说的每一句话,背后都有你的心思和情感。
语言这玩意儿,看似简单,但其实变化无穷,历史的长河中,很多词汇的意思早就跟我们现在理解的差得远了。
就拿“鬼”字来说吧,古代的“鬼”指的可不一定是那种吓得你尿裤子的东西。
你看,古人提到“鬼神”,其实是指的超自然的力量,甚至有时候是“神灵”的意思。
到我们现在,鬼不就是披着白布、戴着面具的那种角色嘛,吓唬人用的。
你说,这词儿的意思咋就变成了这么离奇的方向呢?有点意思吧!再举个例子,咱们现在说“风云变幻”,不就意思是事情的发展变化得特别快,搞得人根本看不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早在几百年前,这个词的原意可没这么复杂。
风云在古人眼里指的就是天气的变化,风吹云动,原本是描述自然现象。
要是再往前追溯,你会发现“风云”这个词最早是用来形容战场上那些不可预测的情况。
到今天,咱们用“风云变幻”时,已经不再说天气了,而是在描述生活中那些复杂多变的局面。
哎,语言的魔力真不小,变化得又快又巧妙,让人有点儿措手不及。
“笑里藏刀”,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听过吧?别看它现在是个形容人心肠歹毒、表面上笑嘻嘻其实心里在暗算别人,其实这个成语的起源可是有点意思呢。
它最早是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和气温文,实际上内心很险恶的人。
当时,它被赋予了非常强烈的警示意义,告诉大家要小心那些表面温柔的人,因为他们可能是心肠毒辣的“笑面虎”。
可是要是把这个成语放在今天,你看它已经不再仅仅指那种表面和气、暗地里阴狠的人了。
现在,“笑里藏刀”有时候也用来形容那些看起来很好、实际上没什么真心的人——你可能一笑,他们就背后给你“捅刀”。
是不是感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语言也跟着变了味道?再说到“心腹”,我们今天说“心腹”可不就是指那些特别亲近、特别信得过的人嘛。
这个词儿也早不是原来那个意思了。
最开始的“心腹”其实是指身体的一部分,所谓“心腹”就是人的心脏和腹部,是最核心、最重要的部位。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汉语发展的过程中,词汇也是随着它所表示的事物、现象的消亡而消亡、变化而变化、产生而产生的。
由此,便产生了古今词义之间的异同。
本文就是通过具体的词例来说明古今词义异同所存在的几种情况。
由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情况复杂多样,所以,笔者从多个角度对古今词义的异同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一)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指词义的外延)1、词义范围的缩小其特点是词的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
全面收敛。
“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
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清宫”即打扫房屋。
后来“宫”专指宫殿,词义范围缩小了。
又如“丈人”在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
《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以杖荷蓧。
”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
词义范围缩小了。
2、词义范围的扩大。
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词义从故意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
《说文》:“焚,烧田也。
”本义是放火烧山林进行围猎(“田”的意思是田猎,后来写作“畋”)。
《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象有齿以焚其身。
”意思是大象因为有价值昂贵的象牙,因而导致自身遭受围猎。
又如《孟子·许行》:“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后来“焚”的意义范围扩大,泛指一切焚烧。
就是一例。
词义扩大的现象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十分普遍。
古汉语许多词的意义在发展中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都属于这类情形。
“響”——古代的意思是回声,后来的意思泛指一切声音。
“色”——古代的意思是脸色,后来的意思指颜色、色彩。
“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例:“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的“江”指长江。
“河”——古代为黄河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词义引申造成古今字的变化情况
词义引申造成古今字的变化情况
张涛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4(000)046
【摘要】古今字,是传统训诂学的术语,它反映的是同字异义的现象。
研究古今字,有利于深入理解汉语词义的发展,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典籍中字词的意思。
本文将重点讨论词义引申造成古字与今字的变化,同时也指出简化字的一点弊端。
了解古今字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代汉语。
【总页数】3页(P266-268)
【作者】张涛
【作者单位】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2
【相关文献】
1.利用树木年轮研究湖南炎陵气温变化情况——1840年以来5~7月份气温变化
情况重建 [J], 曹受金;曹福祥;项文化
2.从“齊”字使用情况看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J], 王小曼
3.深部洞室中微小温度年度变化足以造成地应变年度变化 [J], 孙玉军;李杰;曹建玲;卢双苓;石耀霖
4.油松纯林改造成混交林后林间小气候变化\r及林木生长情况分析 [J], 郎立刚
5.试论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与词义引申的关系——兼谈释文的几种情况 [J], 张志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节古今词义的变化与传承
會:恰好。 雨:動詞,下雨。 度:估計。 失:耽誤,錯過。 謀:商量。 亡:逃亡。 舉:發動,做。 等:等同。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
(一)古用今废词 (旧词的消亡)
指在漢語歷史上被淘汰、已經失去了交際作用、隨舊事物的消 亡而消失的詞。
古代表示等级的词: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 台。
2.词义的缩小
指一个词的意义古义大于今义,今义包含在古义之中。其 变化形式与扩大类恰相反,演变后的词义比原来所反映的事物 范围小,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宽泛到狭窄。
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今义:专指秽气.
《周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气味 象兰草一样芳香)。”
在表示秽气时在“臭”之前加“恶”,例如《 礼记·大学》:“如恶恶臭。”“恶臭”指难闻的气 味。
把“银”称为“白金”,“铜”称为“赤金”,“铁”为“黑金”。 可见,“金”并不单指黄金。《左传·僖公十八年》“郑伯始朝楚, 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 钟。” 今义缩小为表示黄金 。
丈夫:古义指男子通称,今义指女子的配偶。
《说文》“夫,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十尺为丈夫。” 《谷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涕:古义指眼泪。上古鼻涕用“泗、洟”来表示。后来由眼泪变
为鼻涕。上古汉语中一般不用“泪”,汉代才有“泪”。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入哭,甚哀,多涕。” 《诗
经·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毛亨传:“自目曰涕,自鼻曰 泗。” 王褒《僮约》:“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于是泪、涕 分工,涕主要表示鼻涕。但汉以后仍有用“涕”表示眼泪者,如 《出师表》:“临表涕零。”
(二)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古今词义演变中的指称转移现象
古今词义演变中的指称转移现象
邵莹
【期刊名称】《柳州师专学报》
【年(卷),期】2006(21)3
【摘要】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汉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指称变化则是其中的一种现象.这种变化有几种情况,一是从指人转向指物,二是从指物转向指人,三是指人甲转向指人乙,四是从指物甲转指向物乙.这种现象体现出汉语词义演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总页数】3页(P25-26,69)
【作者】邵莹
【作者单位】柳州实验高中,广西,柳州,545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
【相关文献】
1.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中的"小水缸"现象和"滑铁卢"现象 [J], 张新社;金志奇
2.浅析汉英翻译中的重复指称现象 [J], 田抒音
3.从空语类现象看《红楼梦》中无主句的主语指称及翻译 [J], 张瀛尹;
4.从空语类现象看《红楼梦》中无主句的主语指称及翻译 [J], 张瀛尹
5.英汉对译中的否定转移——纠正翻译中“第三语”现象探索之一 [J], 宋启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词义的演变古今词义的演变是异常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词义的扩大词义的扩大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大。
例如:“诗”,古代专指《诗经》,现代泛指一般诗歌,词义的范围扩大了。
“河”,古代专指黄河。
汉代以前,“河”的常用义特指黄河。
后来泛指一般河流。
把一条河的名称扩大成为一般河流名称,由专称变为通称,今义把古义的范围扩大了。
“齿”,古义是指排列在唇前的牙。
甲骨文画的正是门牙。
把门牙扩大成为牙齿,“齿”的词义扩大了。
“响”,古义是指回声。
《玉篇》:“响,应声也。
”今义泛指一切物体发出的音响,概念外延扩展了。
扩大,就是把意义范围扩大了。
第二、词义的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义的范围小。
例如:“金”,先秦泛指金属。
到了“铁”、“锡”、“银”都出现以后,“金”就逐渐地专指“黄金”了。
“金”词义范围逐渐缩小。
(现在“五金”、“金工”、“金属”等复合词里的词素还保留古代词义的痕迹。
)“宫”,上古泛指房屋。
“宫”、“室”是同义词,先秦都指房屋。
秦汉以后。
“宫”专指封建帝王的住宅,如“阿房宫”、“未央宫”。
现在除了某些叫“宫”的旧有名称外,只有某些化娱乐场所才称宫,如少年宫、文化宫。
“宫”的词义范围越来越缩小了。
“坐”,古代除当“坐下”的动作讲之外,还有“犯罪”的意义,如《曼子春秋·内篇》“王曰:‘何坐?’曰:‘坐盗。
”而杜牧《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中的“坐”当“因为”讲。
现在专指“坐下”讲,今义比古义缩小了。
“丈夫”,古代指成年男子。
后来只指配偶的男性一方,即“妻之夫”而言。
概念外延缩小了,就是把意义范围缩小了。
第三、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如“坟”,古代本指高大的土堆或河堤。
今义则把原来的“高大的土堆”、“河堤”转移到“坟墓”上来了。
“豆”,甲骨文中形似高脚杯,是一种盛肉食的木制的高脚碗。
后来,“豆”的意义转移到豆类植物及其果实上了。
豆类植物,上古不叫“豆”,而叫“菽”。
“脚”,原指小腿。
中古以后,“脚”指踝骨以下部分,当“足”字解。
今义则把原来的“小腿”转移到小腿以下的部位了。
“兵”本指兵器。
如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今义是指士兵、战士,把“兵器”转移到持兵器的人,就是词义搬了家了,搬到附近的地方去了。
第四、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风俗习尚和社会思潮的改变,往往引起人们对事物的爱惜与善恶评价的变化,从而影响词义褒贬的。
由于风俗习尚和社会思潮的改变,从而影响词义褒贬的更替。
有的词由褒义变为贬义,有的词由贬义变为褒义,有的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
例如:“爪牙”,古代是指武将、猛士,是个褒义词。
《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爪牙”的今义是指帮凶、走狗,成为贬义词了。
“复辟”古代是指“恢复君位”,是个褒义词,现在是指“反动势力的复活”,成为贬义词了。
“锻炼”,古代是指“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是个贬义词,现在指“劳动锻炼”、“思想锻炼”、“锻炼身体”,“锻炼”成为褒义词了。
“谤”,古代是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的今义是指“诽谤”、“毁谤”、“造谣中伤”,成为贬义词了。
“贿”,古代有“赠送财物”的意思,是个中性词。
《左传·宣公九年》:“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
”“贿”的今义是指“贿赂”,即“用财物收买”的意思。
成为贬义词了。
这样看来,古今词义的异同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有些词的词义没有什么变化,这不仅仅限于基本词汇部分的词。
有些词,古今字书的注释大体相同。
不仅单音词如此,复音词也不乏其例。
早在《诗经》里就有芍药、梧桐、凤凰、仓庚、蟋蟀、苍蝇、参差、窈窕等词,我们阅读古书,按照现代汉语的意义去理解这类词,不会产生什么误解,但这类词在全部词汇系统中只占少数。
第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揭”,古代是“高举”的意思。
《战国策·齐策》:“于是乘其车,揭其剑。
”后以“昭然若揭”形容真相毕露、明白清楚。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把“昭然若揭”释为“明显得像揭开盖子一样”.这是不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而造成的误解。
现代“揭”的常用意义是指把盖合或粘合的东西分开,古今意义不同。
“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
《尔雅·释天》“素锦绸杠。
”现代“绸”的常用意义是“绸子”,指薄而软的丝织品。
又如《左传·桓公三年》:“凡公女嫁于敌国。
”“敌国”是指与我地位相匹敌的国家,并不是与我相为仇敌的国家。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是指外交使节,并不是人们出行时所携带的衣物铺盖。
《尔雅》:“凫,雁丑也。
”“丑”是“类”的意思,是说凫是雁的一类。
有人曾把“凫,雁丑也。
”理解为凫是丑雁,词义理解错了。
我们在阅读古书中最感困难的属于这一部分。
第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例如:“爱”,古今都有“喜欢”、“亲爱”的意思。
但在上古“爱”字还有一个常用的意义项,是“吝惜”、“舍不得”的意思。
《老子》:“甚爱必大费。
”《孟子·梁惠王上》:“吾何爱一牛”这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恨”,古今都有“不满意”的意思,但是古今词义所表示的轻重程度不同。
古代汉语的“恨”主要表示“遗憾”的意思,程度轻。
《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痛心和遗憾。
)现代汉语的“恨”却表示仇根”的意思,程度重。
“骤”,古今都有“急速”的意思,但在古代汉语中,主要用来表示“屡次”的意思,《楚辞·九歌·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吕氏春秋·适威》:“骤战而骤胜。
”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今之‘骤’为暴疾之词,古则为屡然之词。
凡《左传》、《国语》言‘骤’者,皆与‘屡’同义。
”而现代汉语主要用来表示“骤然”、“突然”的意思。
又如“池”,古今都是“池塘”的意思,而古代还有“护城河”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国”,古今都有“国家”的意思,而古代还有“首都”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色”,古今都有“女色”的意思.而古代还有“脸色”、“表情”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树”,古今都有“树木”的意思,而古代还有“种植”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馆”,古今都有“宾馆”的意思,而古代还有“宫殿”、“教学场所”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除”,古今都有“除去”的意思,而古代还有“宫殿台阶”、“任命官吏”的意思,这为现代所无。
池、国、色、树、馆、除等词,都是古今词义有同有异的词。
学习古汉语词汇,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
在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
(王力《古代汉语》),我们要在古今词义的“微殊”上狠下功夫。
关于同义词辨析辨析同义词的目的在于找出同义词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准确地理解古文原意。
这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辫析。
一、从形制用途不同辩析。
例如:[环—欢]“环”和“玦”在供人佩带的玉器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
但它们的形制和用途却不一样。
“环”是平圆中间有孔的佩玉,古人常以“环”暗示“回还”和“复好”;“玦”是环形有缺口的佩玉,古人常用“玦”来象征“决断”或“决裂”。
如“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苟子·大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史记·项羽本纪》)[府—库]“府”和“库”在收藏财物的屋舍这一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它们的形状和用途却有区别。
“府”是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库房。
而“库”却是较大型的收藏兵器和兵车的库房。
[筵—席]“筵”和“席”在地上铺的席子这一意义上是同义词。
但“筵”多是竹子编的,形状较大,只铺一层,铺筵的目的是为了与地面隔开,保持清洁。
而“席”多是蒲草编的,铺在筵上供人坐卧,形状较小,多为长方形,铺席的目的是为了隔潮,席可以铺几层。
二、从方式状态不同辨析,例如:[盟—誓]“盟”和“誓”在“发誓”、“立誓”这一意义上是同义词。
但“誓”多表示一人的决心和誓言,可以没有什么仪式。
而“盟”是“宣誓结盟,多表一方或多方的决心和诺言,立誓结盟要举行仪式,一般是杀牲歃血为盟。
如:遂寘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隐公元年》) 秦伯说,与郑人盟。
(《左传·僖公三十年》)[侵—袭]“侵”和“袭”在偃旗息鼓地进攻这一意义上是同义词,但进攻的方式不尽相同。
“侵”指不宣而战,直接进犯别人的国土。
而“袭”是乘人不备,偷偷地进攻,比“侵”更富于秘密性。
如: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左传·信公四年,》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左传·隐公元年》)[坐—跽]“坐”和“跽”在两膝着席而坐这一意义上是同义词。
但它们的状态却不一样。
“坐”是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身体比较松弛和自然。
而“跽”是上身挺直,臀部离开脚跟,表示一种恭敬和戒备的姿态。
如:席不正不坐。
(《论语·乡党》) 项王按剑而跽。
(《史记·项羽本纪》)三、从事物部位不同辨析,例如:[牙—齿]“牙”和“齿”作为人的咀嚼器官这一意义是同义词,但它们分布的部位却不相同。
“牙”指排列在牙床后部的大牙。
而“齿”指排列在唇部的门牙。
因而“唇亡齿寒”不能说成“唇亡牙寒”。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虞虢之谓也。
(《左传·僖公五年》) [根—本]“根”和“本”在树的根基部分这一意义是同义词,但它们的部位也不相同。
“根”一般指树根,是树体埋在地下的部分。
“本”有时指树根,但更多的是指树干,是树体挨近地面的根茎部分。
如: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
(《左传·文公七年》)[颈—项]“颈”和“项”都有“脖子”的意思,但它们所指的部位却有区别。
“颈”指脖子的前部。
而“项”则指脖子的后部。
如:使罪人三行属剑于颈而辞。
(《左传·定公十四年》)案灌夫项,令谢。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四、从范围大小不同辨析。
例如:[法—律]“法”和“律”都有“法令”、“法律”的意思,是同义词。
但它们词义所概括的范围却有大小的区别。
“法”多指“法律”、“制度”,所指范围大。
较而“律”多指具体的刑罚条文,所指范围较小。
如: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目氏春秋·察今》致汉权制,而肖何造律。
(扬雄《解嘲》)[树-—木]“树”和“木”在表示“树木”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
但“树”的词义范围小,只指“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