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必修5第二章数列求和

人教版高一必修5第二章数列求和

?
s n (1 ) ( ) ( )
1 1 n n 1 n 1
1 2
1 2
1 3
1 3
1 4
(
1
n

1 ) n 1
8
练习
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an 1
n (n 2)
,求它的前n项和sn
?
1 1 1 ( ) 2 n n 2
9
知识点3:裂项相消法
· · ·
· · ·
13
随堂练 习
1、数列 2、求和: 3、已知各项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 · · , , · · · 的前n项和 · · · ,求证: · · ·
14
3
1 1 1 1 ……的前n项和 例2:求数列 1 ,2 ,3 ,4 2 4 8 16
解:因为an n
1
2n
1 1 1 所以,sn (1 ) (2 ) (3 ) 2 4 8
1 (n n ) 2
=(1+2+3+
1 1 1 n)+( + + + 2 4 8
1 + n ) 2
a 和 bn 均为等差数列,
n
1 如果一个数列 cn 通项公式cn , an bn 且 an bn d(d 为常数) ,则我们往往采用 裂项相消法。
10
1 3 5 2n 1 例5、求和: + + ++ n 2 4 8 2
知识点4:错位相减法 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cn an bn ,其中 an bn 中有一个是等差数列,另一个是等比数列,求和 时一般在已知和式的两边都乘以组成这个数列的 等比数列的公比;然后再将得到的新和式和原和 式相减,转化为同倍数的等比数列求和,这种方 法就是错位相减法。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知识点归纳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1、通项公式法: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2、涉及前n 项和 S 求通项公式,利用 a n 与S n 的基本关系式来求。

即a n例1、在数列{ a n }中,S n 表示其前n 项和,且 S n n :求通项a .. 例2、在数列{ a n }中,S n 表示其前n 项和,且 S n 3、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1)叠加法:递推关系式形如a n 1 a n f n 型数列知识点总结S i a i ( n 1) S n S n i (n 2)2 3a n ,求通项a n例3、已知数列{ a n }中,a-i 1, a n 1 a n n ,求通项a n练习1、在数列 { a n }中,a 1 3 , a n 1 a n 2r 1,求通项a n (2)叠乘法: 递推关系式形如a n1fna n型例4、在数列{ a n }中,a 1n1, a n 1a n,求通项a nn1练习2、在数列 {a n}中,a 13, a n 1a n ?2n ,求通项a n(3)构造等比数列: 递推关系式形如a n 1 Aa nB (A ,B 均为常数,A M 1,B 丰0)例5、已知数列{ a n }满足印 4 , a n 3a n 1 2,求通项a n 练习3、已知数列{ a n }满足a 1 3 , a n 1 2a n3,求通项a n(4)倒数法例6、在数列{a n }中,已知a 11, a n 1四、求数列的前n 项和的方法1、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S nn(a 1 a n ) “ n(nna 1 1)d 2 2(q 1)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 na 1(1 q n ) a 1 a .q(q 1)1 q1 q•[例1]求数列2二,2,,甲, 前n 项的和•2 2 2 2[例 2]求和:S n 1 3x 5x 2 7x 3 (2n 1)x n 13、倒序相加法:数列{ a n }的第m 项与倒数第m 项的和相等。

高中数学必修5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和题型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5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和题型归纳

等差数列一.等差数列知识点:知识点1、等差数列的定义:①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知识点2、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②定义法:对于数列,若(常数),则数列是等差数列③等差中项:对于数列,若,则数列是等差数列知识点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④如果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则等差数列的通项为该公式整理后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知识点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⑤⑥对于公式2整理后是关于n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知识点5、等差中项:⑥如果,,成等差数列,那么叫做与的等差中项即:或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事实上等差数列中某一项是与其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知识点6、等差数列的性质:⑦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是等差数列的第项,是等差数列的第项,且,公差为,则有⑧对于等差数列,若,则也就是:⑨若数列是等差数列,是其前n项的和,,那么,,成等差数列如下图所示:10、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性质:①若项数为,则,且,.②若项数为,则,且,(其中,).二、题型选析:题型一、计算求值(等差数列基本概念的应用)1、。

等差数列{a n}的前三项依次为a-6,2a -5, -3a +2,则a 等于()A . -1B . 1C 。

—2 D. 22.在数列{a n}中,a1=2,2a n+1=2a n+1,则a101的值为( )A.49 B.50 C.51 D.523.等差数列1,-1,-3,…,-89的项数是()A.92 B.47 C.46 D.454、已知等差数列中,的值是()()A 15B 30C 31D 645. 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A.d>B.d<3 C。

≤d<3 D.<d≤36、。

在数列中,,且对任意大于1的正整数,点在直上,则=_____________。

高一数学必修5:数列(知识点梳理)

高一数学必修5:数列(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数列一、数列的概念1、数列的概念:一般地,按一定次序排列成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 a a a n ,,,,,123,简记为数列a n {},其中第一项a 1也成为首项;a n 是数列的第n 项,也叫做数列的通项.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取值时,该函数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是这个数列.2、数列的分类:按数列中项的多数分为:(1) 有穷数列:数列中的项为有限个,即项数有限; (2) 无穷数列:数列中的项为无限个,即项数无限.3、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a n 与项数n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成=a f n n (),那么这个式子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4、数列的函数特征:一般地,一个数列a n {},如果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前面的一项,即>+a a n n 1,那么这个数列叫做递增数列;高一数学必修5:数列(知识点梳理)如果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前面的一项,即1n n a a +<,那么这个数列叫做递减数列; 如果数列的各项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叫做常数列.5、递推公式:某些数列相邻的两项(或几项)有关系,这个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叫做递推公式.二、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久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即1n n a a d +-=(常数),这也是证明或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的依据.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a ,公差为d ,则通项公式为:()()()11,n m a a n d a n m d n m N +=+-=+-∈、.3、等差中项:(1)若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且=2a bA +; (2)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12,,n n n a a a ++成等差数列,即1n a +是与2n a +的等差中项,且21=2n n n a a a +++;反之若数列满足21=2n n n a a a +++,则数列是等差数列.4、等差数列的性质:(1)等差数列中,若(),m n p q m n p q N ++=+∈、、、则m n p q a a a a +=+,若2m n p +=,则2m n p a a a +=;(2)若数列和{}n b 均为等差数列,则数列{}n n a b ±也为等差数列;(3)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则{}0n d a >⇔为递增数列,{}0n d a <⇔为递减数列,{}0n d a =⇔为常数列.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n S :(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1231,n n a a a a a n N -++++++∈;(2)数列{}n a 的通项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11,1.,2n n n S n a S S n -=⎧=⎨-≥⎩(3)设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差为d ,则前n 项和()()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6、等差数列前n 和的性质:(1)等差数列{}n a 中,连续m 项的和仍组成等差数列,即12122,,m m m m a a a a a a ++++++++21223m m m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即232,,,m m m m m S S S S S --成等差数列);(2)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11==,222n n n d d S na d n a n -⎛⎫++- ⎪⎝⎭当0d ≠时,n S 可看作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不含常数项;(3)若等差数列{}n a 共有2n+1(奇数)项,则()11==,n S n S S a S n++-奇奇偶偶中间项且若等差数列{}n a 共有2n (偶数)项,则1==.n nS a S S nd S a +-偶奇偶奇且7、等差数列前n 项和n S 的最值问题:设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差为d ,则(1)100a d ><且(即首正递减)时,n S 有最大值且n S 的最大值为所有非负数项之和; (2)100a d <>且(即首负递增)时,n S 有最小值且n S 的最小值为所有非正数项之和.三、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是同一个不为零的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0q ≠).即()1n na q q a +=为非零常数,这也是证明或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的依据.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比为q ,则通项公式为:()11,,n n m n m a a qa q n m n m N --+==≥∈、.3、等比中项:(1)若a A b 、、成等比数列,则A 叫做a 与b 的等比中项,且2=A ab ; (2)若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则12,,n n n a a a ++成等比数列,即1n a +是与2n a +的等比中项,且212=n n n a a a ++⋅;反之若数列{}n a 满足212=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4、等比数列的性质:(1)等比数列{}n a 中,若(),m n p q m n p q N ++=+∈、、、则m n p q a a a a ⋅=⋅,若2m n p +=,则2m n p a a a ⋅=;(2)若数列{}n a 和{}n b 均为等比数列,则数列{}n n a b ⋅也为等比数列;(3)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比为q ,则{}1100101na a a q q ><⎧⎧⇔⎨⎨><<⎩⎩或为递增数列,{}1100011n a a a q q ><⎧⎧⇔⎨⎨<<>⎩⎩或为递减数列, {}1n q a =⇔为常数列.5、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1231,n n a a a a a n N -++++++∈;(2)数列{}n a 的通项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11,1.,2n n n S n a S S n -=⎧=⎨-≥⎩ (3)设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比为()0q q ≠,则()11,1.1,11n n na q S a q q q=⎧⎪=-⎨≠⎪-⎩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可知,已知1,,,,n n a q n a S 中任意三个,便可建立方程组求出另外两个.6、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性质:设等比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公比为()0q q ≠,则 (1)连续m 项的和仍组成等比数列,即12122,,m m m m a a a a a a ++++++++21223m m m a a a +++++,仍为等比数列(即232,,,m m m m m S S S S S --成等差数列);(2)当1q ≠时,()()11111111111111n n n n n a q a a a a aS q q q qq q q q q -==⋅-=-⋅=⋅-------, 设11a t q =-,则n n S tq t =-.四、递推数列求通项的方法总结1、递推数列的概念:一般地,把数列的若干连续项之间的关系叫做递推关系,把表达递推关系的式子叫做递推公式,而把由递推公式和初始条件给出的数列叫做递推数列.2、两个恒等式:对于任意的数列{}n a 恒有:(1)()()()()12132431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2)()23411231,0,nn n n a a a a a a a n N a a a a +-=⨯⨯⨯⨯⨯≠∈3、递推数列的类型以及求通项方法总结: 类型一(公式法):已知n S (即12()n a a a f n +++=)求n a ,用作差法:{11,(1),(2)n n n S n a S S n -==-≥类型二(累加法):已知:数列的首项,且()()1,n n a a f n n N ++-=∈,求n a 通项.给递推公式()()1,n n a a f n n N ++-=∈中的n 依次取1,2,3,……,n-1,可得到下面n-1个式子:()()()()21324311,2,3,,1.n n a a f a a f a a f a a f n --=-=-=-=-利用公式()()()()12132431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可得:()()()()11231.n a a f f f f n =+++++-类型三(累乘法):已知:数列的首项,且()()1,n na f n n N a ++=∈,求n a 通项. 给递推公式()()1,n na f n n N a ++=∈中的n 一次取1,2,3,……,n-1,可得到下面n-1个式子: ()()()()23412311,2,3,,1.nn a a aa f f f f n a a a a -====- 利用公式()23411231,0,nn n n a a a a a a a n N a a a a +-=⨯⨯⨯⨯⨯≠∈可得: ()()()()11231.n a a f f f f n =⨯⨯⨯⨯⨯-类型四(构造法):形如q pa a n n +=+1、n n n q pa a +=+1(q p b k ,,,为常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k 的等比数列后,再求n a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第二章 数列2-4-2 等比数列的性质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第二章 数列2-4-2 等比数列的性质

【所以自主{an解2}答是】首1项.因为为1,an公=2比n-为1,4所的以等a比ann数122 列,22nn=故1 242a,n2=4n-1.
答案:an2=4n-1
2.由a4·a7=-512,得a3·a8=-512.

解得a3=-4,a8=128或a3=128,a8=-4(舍).
所以aaq33 =a8a
am·an=ak·al
2.等比数列的单调性
(1)当a1>0,_q_>_1_或a1<0,_0_<_q_<_1_时,{an}为递增数列. (2)当____,0<q<1或a1<0,____时,{an}为递减数列. (3)当_a_1>_0_时,{an}为常数列q.>1
q=1
1.在等比数列{an}中,a6=6,a9=9,则a3=( )
(3)若m+n=p+l(m,n,p,l∈N*),那么aman=apal吗? 提示:相等,aman=2m-1×2n-1=2m+n-2, apal=2p-1×2l-1=2p+l-2,因为m+n=p+l, 所以m+n-2=p+l-2,所以aman=apal.
探究2:对任意的等比数列{an},若有m+n=p+l(m,n,p,l∈N*), 那么aman=apal吗? 提示:相等,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则am=a1qm-1, an=a1qn-1,ap=a1qp-1,al=a1ql-1,aman= a1qm-1×a1qn-1=a12 qm + n-2, apal= a1qp-1×a1ql-1=a12qp + l-2, 因为m+n=p+l,所以aman=apal.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本章概览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本章概览

第二章数列
本章概览
三维目标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认识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
了解数列的简单表示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认识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
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和解决相应的问题.
体会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一次函数、指数函数的关系.
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数列概念,体会数列的函数背景,感受数列是研究现实问题情境的数学模型.
知识网络。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 2.2 等差数列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 2.2 等差数列
(2)符号语言:an+1-an=d(d 为常数,n∈N*).
知识2:等差中项 问题导思:
如果三个数 a,A,b 成等差数列,那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 数量关系? 答:因为 A-a=b-A,所以 a+b=2A.
如果 a,A,b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做 a 与 b 的等差中项.它 们之间的关系式是 a+b=2A .
4.已知等差数列{an}:-1,2,5,8,…,求公差 d 和 a10. 解:∵a1=-1, ∴d=a2-a1=2-(-1)=3, ∴a10=a1+(10-1)×d=-1+9×3=26.
变式训练 3:《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 9 节的竹
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 4 节的容积共 3 升,
下面 3 节的容积共 4 升,则第 5 节的容积为( )
A.1 升
B.6676升
C.4474升
D.3373升
【解析】设所构成数列为{an},且其首项为 a1,公差为 d, 依题意得aa17++aa28++aa39+=a44,=3, 即43aa11++62d1=d=3,4,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解决以下三类问题: (1)已知 an,a1,n,d 中的任意三个量,可求出第四个量; (2)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可以求出等差数列{an}中的 任一项,也可以判断某一个数是否是该数列中的项; (3)若已知{an}的通项公式是关于 n 的一次函数或常数函 数,则可判断{an}是等差数列.
∴an=a1+(n-1)×5=5n-4, ∴a80=5×80-4=396.
(2)a1=a2-d=12+2=14, ∴an=14+(n-1)×(-2)=-20, ∴n=18.
类型3: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问题 例 3:梯子的最高一级宽 33 cm,最低一级宽 110 cm,中间还有 10 级,各级宽度依次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数列知识点总结及例题讲解

数列知识点总结及例题讲解

人教版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重难点解析第二章课文目录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 等差数列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前n项和【重点】1、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2、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3、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4、等差数列n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用,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5、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等比中项的理解与应用。

6、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推导,进一步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难点】1、根据数列的前n项观察、归纳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2、理解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

3、等差数列的性质,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4、灵活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

5、灵活应用求和公式解决问题,灵活应用定义式及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6、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一、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1.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注意:(1)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2)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项,….3.数列的一般形式:aj,az,ag, …,an, …,或简记为{a},其中a。

是数列的第n项4.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的第n项a。

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注意: (1)并不是所有数列都能写出其通项公式,如上述数列④;(2)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有时是不唯一的,如数列:1,0,1,0,1,0, …它的通项公式可以是,也可以是; 1.(3)数列通项公式的作用:①求数列中任意一项;②检验某数是否是该数列中的一项.数列的通项公式具有双重身份,它表示了数列的第召项,又是这个数列中所有各项的一般表示.通项公式反映了一个数列项与项数的函数关系,给了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便确定了,代入项数就可求出数列的每一项.5.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为定义域的函数an= f(n),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数列 2.4 等比数列(二)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数列 2.4 等比数列(二)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5
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 a5a6=a1a10=a2a9=a3a8=a4a7=9, ∴a1a2…a9a10=(a5a6)5=95, ∴log3a1+log3a2+…+log10.
名师点评
抓住各项序号的数字特征,灵活运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可以顺利地 解决问题.
1234
4.an=2n+3n,判断数列{an}是不是等比数列? 不是等比数列. ∵a1=21+31=5,a2=22+32=13,a3=23+33=35, ∴a1a3≠a22, ∴数列{an}不是等比数列.
1234
课堂小结
1.解题时,应该首先考虑通式通法,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找简便方法. 2.所谓通式通法,指应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差中项,等比中 项等列出方程(组),求出根本量. 3.巧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减少计算量,这一点在解题中也非常重要.
探究点2 等比数列的性质
命题角度1 序号的数字特征 例2 {an}为等比数列. (1)假设an>0,a2a4+2a3a5+a4a6=25,求a3+a5;
a2a4+2a3a5+a4a6=a23+2a3a5+a25 =(a3+a5)2=25, ∵an>0, ∴a3+a5>0, ∴a3+a5=5.
(2)假设an>0,a5a6=9,求log3a1+log3a2+…+log3a10的值.
方法二 设这四个数依次为2qa-a,aq,a,aq(q≠0),
2qa-a+aq=16, 由条件得aq+a=12,
解得aq==82,
a=3, 或q=13.
当a=8,q=2时,所求的四个数为0,4,8,16;
当 a=3,q=13时,所求的四个数为 15,9,3,1. 故所求的四个数为0,4,8,16或15,9,3,1.
2.等比数列项的运算性质 在等比数列{an}中,若 m+n=p+q(m,n,p,q∈N*),则 am·an= ap·aq . ①特别地,当 m+n=2k(m,n,k∈N*)时,am·an= a2k . ②对有穷等比数列,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积等于首末两项的 积 ,

高中数学必修5全册知识点总结(理科)

高中数学必修5全册知识点总结(理科)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第一章解三角形(一)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在C ∆AB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则有2sin sin sin a b c RC ===A B (R 为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②sin 2a R A =,sin 2b R B =,sin 2c C R=;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3、三角形面积公式:111sin sin sin 222C S bc ab C ac ∆A B =A ==B .4、余弦定理:在C ∆AB 中,有2222cos a b c bc =+-A ,推论:222cos 2b c abc+-A =第二章数列1、数列中n a 与n S 之间的关系:11,(1),(2).n n n S n a S S n -=⎧=⎨-≥⎩注意通项能否合并。

2、等差数列:⑴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n a -1-n a =d ,(n≥2,n∈N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⑵等差中项:若三数a A b 、、成等差数列2a bA +⇔=⑶通项公式:1(1)()n m a a n d a n m d=+-=+-或(n a pn q p q =+、是常数).⑷前n 项和公式:()()11122n n n n n a a S na d -+=+=⑸常用性质:①若()+∈ +=+N q p n m q p n m ,,,,则q p n m a a a a +=+;②下标为等差数列的项() ,,,2m k m k k a a a ++,仍组成等差数列;③数列{}b a n +λ(b ,λ为常数)仍为等差数列;④若{}n a 、{}n b 是等差数列,则{}n ka 、{}n n ka pb +(k 、p 是非零常数)、*{}(,)p nq a p q N +∈、,…也成等差数列。

高一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知识点自己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知识点自己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知识点自己总结等比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数列,其特点是每个数与前一个数的比例保持不变。

等比数列在高中数学中常用于解题和推导。

下面是关于高一数学必修5中等比数列的知识点总结。

一、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是一种数列,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都相等。

记作a1、a2、a3、...、an、...的等比数列,它的通项公式为an=a1*r^(n-1),其中a1是首项,r是公比,n是项数。

二、等比数列的性质1. 公比为0时,等比数列为常数列。

2. 公比大于1时,等比数列呈递增趋势。

3. 公比小于1但大于0时,等比数列呈递减趋势。

4. 公比小于-1但大于-1时,等比数列呈交替增减趋势。

5. 等比数列的首项与公比的正负关系决定了数列的增减趋势。

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通过下述推导得出:设等比数列的首项是a1,公比是r,第n项是an,第n-1项是an-1。

an=a1*r^(n-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1=a1*r^(n-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将第一个式子除以第二个式子得:an/an-1=(a1*r^(n-1))/(a1*r^(n-2))=r即等比数列的两项之比恒等于公比r。

四、等比数列的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Sn=a1*(1-r^n)/(1-r)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其中Sn是前n项的和。

特殊情况下,当公比r=1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简化为Sn=n*a1。

五、等比中项等比数列中,若数列中的某个数是它前后两个数的几何平均数,则称该数为等比数列的等比中项。

设该数为x,前一项是a,后一项是b,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a/x=x/b即x^2=ab,解得x=√(ab)。

六、等比数列的应用1. 判断一组数是否构成等比数列,可通过两项之比是否恒等于公比来判断。

2. 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使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a1*(1-r^n)/(1-r)。

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第2章2-2-2等差数列的性质

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第2章2-2-2等差数列的性质
(4)形如a1+a2+a3,a4+a5+a6,a7+a8+a9,…的抽取, 实 际 上 是 3a2,3a5,3a8… 当 然 成 等 差 数 列 . 对 于 每 2 项 , 4 项 , 5 项…抽取,道理是相同的.
(5)a1+an=a2+an-1=a3+an-2=…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列
1.已知{an}为等差数列,a2+a8=12,则a5等于( )
A.4
B.5
C.6
D.7
解析: a2+a8=2a5=12,∴a5=6. 答案: C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列
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2,a2+a3=13,则a4+a5
+a6等于( )
A.40
B.42
C.43
D.45
解析: ∵a2+a3=2a1+3d,∴d=3,∴a4+a5+a6=a1 +a2+a3+3×3d=42.
答案: B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列
3 . 已知 {an} 为等差数列 , a3+ a8=22 ,a6= 7, 则a5= ________.
解析: ∵a3+a8=a5+a6=22,∴a5=22-a6=22-7= 15.
答案: 15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列
4.在等差数列{an}中, (1)已知a2+a3+a23+a24=48,求a13; (2)已知a2+a3+a4+a5=34,a2·a5=52,求公差d. 解析: 方法一:(1)直接化成a1和d的方程如下:(a1+d) +(a1+2d)+(a1+22d)+(a1+23d)=48,即4(a1+12d)=48, ∴4a13=48,∴a13=12.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列
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巧设未知量,可以简化 计算.一般地有如下规律:当等差数列{an}的项数n为奇数时, 可设中间一项为a,再用公差为d向两边分别设项:…a-2d,a -d,a,a+d,a+2d,…;当项数为偶数项时,可设中间两 项为a-d,a+d,再以公差为2d向两边分别设项:…a-3d,a -d,a+d,a+3d,…,这样可减少计算量.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总结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总结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总结1、数列的基本概念(1)定义: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a n 与n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a n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a n 与它前一项a n -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是给出一个数列的两种主要方法.2、主要公式(1)通项公式a n 与前n 项和公式S n 间的关系: a n =⎩⎨⎧S 1n =1S n -S n -1n ≥2.(2)等差数列a n =a 1+(n -1)d =a m +(n -m )d .S n =12n (a 1+a n ),S n =na 1+12n (n -1)d . A =a +b2(等差中项). (3)等比数列a n =a 1q n -1,a n =a m ·q n -m .S n =⎩⎨⎧na 1 q =1a 1-a n q 1-q =a 11-qn 1-qq ≠1.G =±ab (等比中项).3.主要性质(1)若m +n =p +q (m 、n 、p 、q ∈N *), 在等差数列{a n }中有:a m +a n =a p +a q ; 在等比数列{a n }中有:a m ·a n =a p ·a q .(2)等差(比)数列依次k 项之和仍然成等差(比).专题一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1.观察法 根据下面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1,1,57,715,931,…;2.定义法等差数列{a n}是递增数列,前n项和为S n,且a1,a3,a9成等比数列,S5=a25.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3.前n项和法(1)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n2+3n+1,求通项a n;(2)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2n+2,求通项a n.4.累加法已知{a n}中,a1=1,且a n+1-a n=3n(n∈N*),求通项a n.5.累乘法已知数列{a n},a1=13,前n项和S n与a n的关系是S n=n(2n-1)a n,求通项a n.6.辅助数列法已知数列{a n}满足a1=1,a n+1=3a n+2(n∈N*).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7.倒数法已知数列{a n}中,a1=1,a n+1=a na n+1(n∈N*).求通项a n.专题二数列的前n项和的求法1.分组转化求和法如果一个数列的每一项是由几个独立的项组合而成,并且各独立项也可组成等差或等比数列,则该数列的前n项和可考虑拆项后利用公式求解.求和:S n=112+214+318+…+(n+12n).2.裂项求和法对于裂项后明显有能够相消的项的一类数列,在求和时常用“裂项法”,分式的求和多利用此法.可用待定系数法对通项公式进行拆项,相消时应注意消去项的规律,即消去哪些项,保留哪些项,常见的拆项公式有:(1)1n n+k=1k·(1n-1n+k);(2)若{a n}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1a n·a n+1=1d(1a n-1a n+1);(3)1n+1+n=n+1-n等.3.错位相减法若数列{a n}为等差数列,数列{b n}是等比数列,由这两个数列的对应项乘积组成的新数列为{a n b n},当求该数列的前n项的和时,常常采用将{a n b n}的各项乘以等比数列{b n}的公比q,然后错位一项与{a n b n}的同次项对应相减,即可转化为特殊数列的求和,所以这种数列求和的方法称为错位相减法.已知数列{a n}中,a1=3,点(a n,a n+1)在直线y=x+2上.(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若b n=a n·3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4.分段求和法如果一个数列是由各自具有不同特点的两段构成,则可考虑利用分段求和.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a n+S n=1(n∈N*).(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b n}满足b n=3+log4a n,设T n=|b1|+|b2|+…+|b n|,求T n.附注:常用结论1)1+2+3+...+n =2) 1+3+5+...+(2n-1) =3)三、等差、等比数列的对比(1)判断数列的常用方法看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有以下三种方法:①②2()③(为常数).看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四种方法:①②(,)③(为非零常数).④正数列{}成等比的充要条件是数列{}()成等比数列.(2)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对比小结: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定义1.1.公式2.2.性质1.,称为与的等差中项2.若(、、、),则3.,,成等差数列4.1.,称为与的等比中项2.若(、、、),则3.,,成等比数列4. ,(3)在等差数列{}中,有关Sn 的最值问题:1),时,有最大值;,时,有最小值;2)最值的求法:①若已知,可用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②若已知,则最值时的值()可如下确定或。

数学必修五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学必修五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学必修五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数学必修五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在中,分别为角的对边,则有(为的外接圆的半径)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②③3、三角形面积公式:.4、余弦定理:在中,有,推论:(二)数列:1.数列的有关概念:(1)数列: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

数列是有序的。

数列是定义在自然数N_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上的函数。

(2)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项an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即是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

(3)递推公式:已知数列{an}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an与他的前一项an-1(或前几项)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即是该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

2.数列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如1,3,5,7,9,…(2)图象法:用(n,an)孤立点表示。

(3)解析法:用通项公式表示。

(4)递推法:用递推公式表示。

3.数列的分类:4.数列{an}及前n项和之间的关系:5.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对比小结: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一、定义二、公式1.2.1.2.三、性质1.,称为与的等差中项2.若(、、、),则3.,,成等差数列1.,称为与的等比中项2.若(、、、),则3.,,成等比数列(三)不等式1、;;.2、不等式的性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小结:代数式的大小比较或证明通常用作差比较法:作差、化积(商)、判断、结论。

在字母比较的选择或填空题中,常采用特值法验证。

3、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化成标准式:;(2)求出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3)画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4)根据不等号方向取出相应的解集。

线性规划问题:1.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域、可行解、解2.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值或最小值问题.3.解线性规划实际问题的步骤:(1)将数据列成表格;(2)列出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3)根据求最值方法:①画:画可行域;②移:移与目标函数一致的平行直线;③求:求最值点坐标;④答;求最值;(4)验证。

高一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求和

高一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求和

高一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求和知识归纳:数列求和的主要方法:(1)公式法:等差或等比数列直接运用求和公式计算的方法。

(2)分组求和法:将一个数列拆成若干个简单数列(等差、等比、常数列)然后分别求和的方法。

(3)裂项相消法:将数列的通项分成二项的差的形式,相加消去中间项,剩下有限项再求和的方法。

常用技巧有:①)11(1)(1k n n k k n n +-=+; ②)(11n k n kn k n -+=++③)121121(21)12)(12(1+--=+-n n n n ; ④])2)(1(1)1(1[21)2)(1(1++-+=++n n n n n n n (4)错位相减法:将一个数列的每一项都作相同的变换,然后将得到的新数列错动一个位置与原数列的各项相减,也即是仿照推导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方法。

若}{n a 为等差、}{n b 为等比数列,则求数列}{n n b a 的前n 项和可用此法。

(5)倒序求和法:即仿照推导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方法一:公式法: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特别声明: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务必检查其公比与1的关系,必要时需分类讨论;例1: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n n S =-,则2232221n a a a a ++++ =____________;练习1.数列}{n a 的通项是21n a n =+,,则数列{}n a 的的前n 项和为( )A .2n B .)1(+n n C .)2(+n n D .)12(+n n二、分组求和:若数列{}n C 的通项公式为n n n b a c +=,其中{}{}n n b a ,中一个是等差数列,另一个是等比数列,求和时一般用分组结合法。

例2: 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31n n a n =+-,则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___________;练习2.数列 ,21)12(,,815,413,211n n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n SA .n n 2112-+B .12211--+n nC .n n n 21122-+-D .n n n 2112-+-练习3、设{a n }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1=2,a 3=a 2+4.(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设{b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求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S n .三、裂项相消:将数列的通项分成二项的差的形式,相加消去中间项,剩下有限项再求和的方法。

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第2章2-2-1等差数列

高中数学必修5课件:第2章2-2-1等差数列

第二章 数列
解析: (1)证明:bn+1-bn=an+11-2-an-1 2 =4-a41n-2-an-1 2=2aan-n 2-an-1 2 =2aann--22=12. 又b1=a1-1 2=12, ∴数列{bn}是首项为12,公差为12的等差数列.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列
(2)由(1)知bn=12+(n-1)×12=12n. ∵bn=an-1 2,∴an=b1n+2=2n+2. ∴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2.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列
[规范解答] 方法一:设等差数列{an}的前三项分别为
a1,a2,a3.依题意得aa11·+a2a·a23+=a63=6,18,
∴a31a·1+a1+3dd=·1a81,+2d=66,
2分
解得ad1==-115 或ad1==51.,
6分
数学 必修5
第二章 数列
∵数列{an}是递减等差数列,∴d<0. 故取a1=11,d=-5, ∴an=11+(n-1)·(-5)=-5n+16. 即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5n+16. 令an=-34,即-5n+16=-34,得n=10. ∴-34是数列{an}的项,且为第10项.
由aa190<>11,, 得221155++98dd><11,,
解得785<d<235.
故选 C. 【错因】 在解决本题时,必须深刻理解“从第10项起开
始比1大”的含义.尤其是“开始”这个词,它不仅表明 “a10>1”,而且还隐含了“a9≤1”这一条件,所对上述两个错 解都未从题干中彻底地挖掘出隐含条件.
第二章 数列
4.已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18,它们的平方 和为116,求这三个数.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二章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二章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总结

n ( n −1)
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 = 3 2n−1 5 2 n!.
三、待定系数法 适用于 an+1 = qan + f (n)
分析:通过凑配可转化为 an+1 + 1 f (n) = 2[an + 1 f (n)] ;
解题基本步骤:
1、确定 f (n)
2、设等比数列an + 1 f (n) ,公比为 2
n
两边分别相加得 an+1 − a1 = f (n) k =1
例 1 已知数列{an}满足 an+1 = an + 2n +1,a1 =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由 an+1 = an + 2n +1得 an+1 − an = 2n +1 则
an = (an − an−1) + (an−1 − an−2 ) + + (a3 − a2 ) + (a2 − a1) + a1 = [2(n −1) +1] + [2(n − 2) +1] + + (2 2 +1) + (21+1) +1 = 2[(n −1) + (n − 2) + + 2 +1] + (n −1) +1 = 2 (n −1)n + (n −1) +1 2 = (n −1)(n +1) +1 = n2
3、列出关系式 an+1 + 1 f (n) = 2[an + 1 f (n)] 4、比较系数求 1 , 2
5、解得数列an + 1 f (n) 的通项公式 6、解得数列an 的通项公式 例 4 已知数列{an}中, a1 = 1, an = 2an−1 +1(n 2) ,求数列an 的通项公式。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课件 (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课件 (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4
an 1,
其通项公式为a
a n 1
4
3
1
4
4
3 ( 1 )n1 3( 1 )n .
44
4
第二章 数 列
【典例】(12分)等比数列{an}的前三项的和为168,a2-a5 =42,求a5,a7的等比中项.
【审题指导】题目中给出了等比数列前三项的和以及a2a =42,由此列出方程组解得公比 和首项a1,利用定义求a ,
第二章 数 列
4.若{an}为等比数列,且a1·a9=64,a3+a7=20,求a11. 解析: ∵{an}为等比数列, ∴a1·a9=a3·a7=64,又∵a3+a7=20, ∴aa73==146, 或aa73==41.6, 当a3=4,a7=16时,a3+a7=a3+a3q4=20, ∴1+q4=5,∴q4=4, 当a3=16,a7=4时,a3+a7=a3+a3q4=20, ∴1+q4=54,∴q4=14, ∴a11=a1q10=a3q8=64或1.
正确说法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第二章 数 列
【解析】选C.其中正确的为③,④;①,②中不能保 证各项及公比不为0,所以错误.
第二章 数 列
2.等比数列{an}中,2a4=a6-a5,则公比是( )
(A)0
(B)1或2
(C)-1或2
(D)-1或-2
【解析】选C.由已知得2= 2 ,所以 =-1或2.
第二章 数 列
【误区警示】对解答本题时易犯的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第二章 数 列
1.下面有四个结论:
①由第一项起乘相同常数得后一项,这样所得到的数列一定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 数列 2.2 等差数列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 数列 2.2 等差数列
第一天:6000, 第二天:6500, 第三天:7000, 第四天:7500, 第五天:8000, 第六天:8500, 第七天:9000.
得到数列: 6000,6500,7000,7500, 8000,8500,9000.
情境2: 匡威运动鞋(女)的尺码(鞋底长,单位是cm)
得到数列:
22 1 , 23, 23 1 , 24,
每一项与它的 前一项的差必 须是同一个常 数(因为同一 个常数体现了 等差数列的基 本特征)
探究性问题1
公差d是每一 项(第2项起) 与它的前一项 的差,防止把 被减数与减数 弄颠倒
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 也可以是0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 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 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 示.
2
2
24 1 , 25, 25 1 , 26.
2
2
数列1 数列2
6000,6500,7000,7500, 8000,8500,9000.
22 1 , 23, 23 1 , 24, 24 1 , 25, 25 1 , 26.
2
2
2
2
学生活动1:
观察,分析 交流讨论
问题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列的 后面一项是多少?你的依据是 什么?

4d 11d
解之得a1=-2, d=3.
在等差数列{an}中, 1)已知a1=2,d=3,n=10,求an.
解:a10=a1+(10-1)d=2+9×3=29.
2)已知a1=3,an=21,d=2,求n. 解:21=3+(n-1)×2, ∴n=10.
3)已知a1=12,a6=27,求d.

数列知识点总结高一

数列知识点总结高一

数列知识点总结高一数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高中数学中也有很多关于数列的考点和应用题。

本文将对高一数学学习中的数列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项,用通项公式表示为An。

二、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前一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1. 等差中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如果知道了首项和末项,可以用等差数列中项公式求解中间项。

它的公式为An = A1 + (n-1)d。

2. 等差数列的性质(1)前n项和公式:Sn = (a1 + an) * n / 2,其中Sn为前n项和,a1为首项,an为末项,n为项数。

(2)通项和前n项和的关系:可以通过前n项和公式推导得到通项公式An = A1 + (n-1)d,其中d = (an - a1) / (n-1)。

三、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

1. 等比数列的性质(1)前n项和公式:Sn = (a1 * (q^n - 1)) / (q - 1),其中Sn为前n项和,a1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

(2)通项和前n项和的关系:可以通过前n项和公式推导得到通项公式An = A1 * q^(n-1),其中q = (an / a1)^(1/(n-1))。

四、数列的应用数列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数列应用。

1. 等差数列的应用(1)求和问题:通过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以快速求解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常用于计算问题。

(2)算术平均数问题:等差数列的项之间都有相等的差值,因此可以利用这个性质进行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2. 等比数列的应用(1)求和问题:通过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以快速求解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常用于计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总结
1、数列的基本概念
(1)定义: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a n 与n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a n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a n 与它前一项a n -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是给出一个数列的两种主要方法.
2、主要公式
(1)通项公式a n 与前n 项和公式S n 间的关系: "
a n =⎩
⎪⎨
⎪⎧
S 1 n =1S n -S n -1 n ≥2.
(2)等差数列
a n =a 1+(n -1)d =a m +(n -m )d . S n =12n (a 1+a n ),S n =na 1+1
2n (n -1)d . A =a +b
2(等差中项). (3)等比数列
a n =a 1q n -1,a n =a m ·q n -
m . S n =⎩⎪⎨⎪

na 1 q =1a 1-a n q 1-q =a 11-q n
1-q q ≠1
.
G =±ab (等比中项).
)
3.主要性质
(1)若m +n =p +q (m 、n 、p 、q ∈N *), 在等差数列{a n }中有:a m +a n =a p +a q ; 在等比数列{a n }中有:a m ·a n =a p ·a q .
(2)等差(比)数列依次k 项之和仍然成等差(比).
专题一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
1.观察法 根据下面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1,1,57,715,9
31,…; 2.定义法 ?
等差数列{a n }是递增数列,前n 项和为S n ,且 a 1,a 3,a 9成等比数列,S 5=a 25.求数列{a n }的
通项公式.
3.前n 项和法
(1)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3n +1,求通项 a n ; (2)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2,求通项 a n . 4.累加法
已知{a n }中,a 1=1,且a n +1-a n =3n (n ∈N *),求通项 a n . 5.累乘法
已知数列{a n },a 1=1
3,前n 项和S n 与a n 的关系是S n =n (2n -1)a n ,求通项a n . 6.辅助数列法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3a n +2(n ∈N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
7.倒数法
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n +1=
a n
a n +1
(n ∈N *).求通项a n . 专题二 数列的前n 项和的求法 1.分组转化求和法
如果一个数列的每一项是由几个独立的项组合而成,并且各独立项也可组成等差或等比数列,则该数列的前n 项和可考虑拆项后利用公式求解. 求和:S n =112+214+318+…+(n +1
2n ).
2.裂项求和法
对于裂项后明显有能够相消的项的一类数列,在求和时常用“裂项法”,分式的求和多利用此法.可用待定系数法对通项公式进行拆项,相消时应注意消去项的规律,即消去哪些项,保留哪些项,常见的拆项公式有:
(1)1n n +k =1k ·(1n -1
n +k ); (2)若{a n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 !
则1a n ·a n +1=1d (1a n -1a n +1);
(3)
1
n +1+n
=n +1-n 等.
3.错位相减法
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由这两个数列的对应项乘积组成的新数列为{a n b n },当求该数列的前n 项的和时,常常采用将{a n b n }的各项乘以等比数列{b n }的公比q ,然后错位一项与{a n b n }的同次项对应相减,即可转化为特殊数列的求和,所以这种数列求和的方法称为错位相减法.
已知数列{a n }中,a 1=3,点(a n ,a n +1)在直线y =x +2上.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若b n =a n ·3n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 4.分段求和法
如果一个数列是由各自具有不同特点的两段构成,则可考虑利用分段求和.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a n +S n =1(n ∈N *). `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b n}满足b n=3+log4a n,设T n=|b1|+|b2|+…+|b n|,求T n. 附注:常用结论
1)1+2+3+...+n =
2)1+3+5+...+(2n-1) =
3)
三、等差、等比数列的对比
:
(1)判断数列的常用方法
看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有以下三种方法:

②2()
③(为常数).
看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四种方法:

②(,)
③(为非零常数).
④正数列{}成等比的充要条件是数列{}()成等比数列. :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定义
1.
1.
公式
/
2.
2.
性质1.,
称为与的等差中项
2.若(、、、
),则
3.,,成等差数

4.
1.,
称为与的等比中项
2.若(、、、
),则
3.,,成等比数列
4. ,
(3)在等差数列{}中,有关Sn 的最值问题:
1),时,有最大值;,时,有最小值;
2)最值的求法:①若已知,可用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②若已知,则最值时的值()可如下确定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