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作障碍相关研究总结
连作障碍总结
连作的弊端与消除途径(一)连作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化学、生物学与物理学三个方面。
1、化学危害:⏹(1)营养物质的偏耗;⏹(2) 分泌物的积累,容易发生负对等效应;2、生物危害⏹(1)伴生性和寄生性杂草危害加重⏹(2)某些专一性病虫害蔓延和加剧⏹(3)土壤微生物种群单一化⏹(4)土壤酶活性降低3、土壤物理结构的危害:长期连作会导致土壤物理形状显著恶化,不利于同种作物的生长,如长期淹水,导致土壤容重增加,通气不良土壤物理结构的破坏。
(二)消除连作危害的技术1、化学技术⏹(1)补施化肥,平衡施肥⏹(2)用现代的植保技术解决病虫害的防除问题2、农业技术:⏹(1)更换品种,不同品种的生物系特性不同,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连作受害轻⏹(2)土壤耕作⏹(3)合理灌溉3、物理技术即土壤的激光处理技术等连作障碍及其防治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连作以后,即使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育状况变差的现象,这就是连作障碍。
一、连作障碍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原因复杂:作物和土壤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1、土传病虫害加重:最主要原因和形式(70%)⏹连作为病原菌生存和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寄主⏹使有益微生物受到抑制,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根区土壤微生物生态失衡。
⏹同种类甘蔗互相传播病虫害2、土壤理化性状恶化(20%)⏹土壤养分不均衡⏹土壤酸化⏹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耕作层变浅3、土壤次生盐渍化大水大肥的栽培技术,造成土壤水分盐分(植物养分)的动态运移失衡,土壤盐分累积盐分离子组成:ca2+,NO3-,SO42-,CI-危害原理:离子毒害、渗透胁迫二、连作障碍的综合防治1.源头控制:轮作;配方施肥2.过程控制:施用有机肥;土壤消毒;清理病株;嫁接以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相结合的蔬菜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以生物有机肥、专用控释肥与配方施肥相结合的肥料施用及土壤改良和可持续利用技术;以抗病耐盐砧木嫁接与无土栽培相结合的可持续栽培技术针对我们糖厂的对策1、针对德宏蔗区,应尽量减少或不再施用尿素,真正做到平衡施肥。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及其缓解措施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及其缓解措施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的重视,药用植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药用植物的生产过程中,连作障碍成为了一个制约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连作障碍是指将同一种植物或者相近的植物不断地种植在同一片土地上,导致土壤中的养分不平衡,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增加,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如何缓解药用植物的连作障碍成为了当前药用植物生产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就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及其缓解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表现1. 植物生长迟缓通过长期的连作,土壤中的养分不平衡导致了植物生长迟缓,生长势弱。
这不仅仅表现在植物高度的矮小,也表现在植物的叶片颜色暗淡,叶片形状不正常,叶片边缘出现焦枯等。
2. 产量下降由于土壤中的养分不平衡及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的增加,使得药用植物的产量大大降低。
而且,药材的质量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出现了变质的情况。
3. 病虫害易发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的增加,同时植物本身的抗病能力和抗虫能力也会随之降低,从而使得病虫害易发,加剧了连作障碍的状况。
1. 合理轮作合理的轮作可以使得不同种植物的生长周期、养分需求、病虫害易感性等方面互相补充,达到土壤养分平衡的目的。
在种植药用植物的间隔年份,可以种植一些其他作物,如豆类植物等,使得土壤中的氮、磷等养分得到充分的恢复。
2. 合理施肥在连作情况下,土壤中的养分会不平衡,需要合理的施肥来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
选择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并结合中微肥料,能够更好地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的生长。
3. 合理处理秸秆合理的处理秸秆是缓解连作障碍的一个重要措施。
通过秸秆还田、堆肥等方式处理秸秆,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4. 土壤调理通过土壤酸碱度调节、有机质深入还田等方式对土壤进行调理,能够促进土壤养分的平衡,减少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增加,从而缓解连作障碍。
5. 生物防治利用一些对植物有益的微生物,如拮抗细菌、真菌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缓解连作障碍。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摘要】设施土壤连作是现代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会导致土壤中养分失衡、植物病虫害的滋生和毒素积累,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
本文通过分析设施土壤连作的定义和产生原因,探讨了土壤中养分失衡和植物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并指出连作土壤中毒素积累的危害性。
阐述了针对设施土壤连作的防治方法,包括轮作种植、合理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控等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合理管理土壤才能有效防止连作障碍带来的不良影响。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设施土壤连作的机理和防治策略,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设施土壤连作、连作障碍、养分失衡、病虫害、毒素积累、防治方法、土壤健康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设施土壤连作是指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连续种植同一种或同属一科或同属一属植物的耕作方式。
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愈发凸显。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导致了土壤中养分失衡、植物病虫害的滋生、毒素积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作物生长和产量,给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
针对设施土壤连作障碍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目前对于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具体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传统的防治方法效果有限等。
加强对设施土壤连作障碍问题的深入研究,探索更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提高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益,保障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产生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方法,从而指导实践中的土壤管理和作物种植。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连作对土壤营养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解决连作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提高设施农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保障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稳定,为农业生产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大豆连作障碍及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与轮作时无显著差异。王进闯等 研究发现连作 2~3 年的大豆中
[7]
孢囊线虫病下降最为显著;宋洁等 也通过研究发现连作两年时
大豆孢囊优势寄生真菌要比轮作显著增多,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与轮作时无明显差异,但大豆的生长情况要稍差于轮作种植条
[8]
件 。长期连作使孢囊线虫优势寄生真菌成为抑制孢囊线虫病的
研究发现,使用促根剂后能使重茬大豆增产 19.24%,迎茬大豆增 产 16.9%。在发病初期落花后,用 1:1:200 倍波尔多液或用 50%福 美双 500-1000 倍液或用 65%代森锌 500 倍液,还可用 75%百菌 清 700-800 倍液喷 1-2 次,每 600 平方米用量 75 千克。
线虫数量变化发现连作条件下不饱和孢囊量以及孢囊线虫数量
都要比轮作时显著增加。大豆根腐病也是导致大豆减产的主要
原因之一,根腐病中的镰孢菌含有大量的病原菌,侵入大豆植株
后可引起大豆萎蔫和根腐病的发生,使大豆产量和品质大大减
[4]
[5]
少 。陈申宽等 同样发现大豆连作增加了根腐病的病情指数,使
得大豆根腐病加重。但多年连作的大豆中根腐病和孢囊线虫病
关键词:,原产于中国。大豆中含有丰
富的蛋白质,是重要的固氮作物,还是饲料蛋白、食用油的重要
来源。大豆是忌连作的作物,连作引起大豆病虫害增多,土壤理
化性状发生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以及根系分泌物的
化感作用加剧和土壤酶活性的降低,这是导致我国大豆种植面
主要抑制因子,这种改变的原因可能是在长期的连作条件下改 变了根腐病病原微生物的群落,从而抑制根腐病的持续蔓延。
2、根际微生物群落变化 长期的连作会使得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地
烟草连作障碍及防治研究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12期经济作物作者简介王鹏(1995—),男,福建厦门人,硕士,从事烟草栽培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23-02-07烟草连作障碍及防治研究进展王鹏(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厦门361000)摘要烟草是忌连作作物,连作会严重影响烟叶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生产。
本文从烟草连作障碍的危害、产生的机理和防治措施等角度,综述了国内外烟草连作障碍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烤烟的栽培和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烟草;连作障碍;化感自毒;微生物互作;养分失调;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2-0024-04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烟草农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连作成为大多数烟叶产区不可避免的选择[1],但烟草是忌连作经济作物,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烟叶的产质量和土壤质量会下降,土传病害会大大加重,严重影响烟叶的高质量和可持续生产[2]。
本文从烟草连作障碍的危害、产生的机理和防治措施等角度,综述国内外烟草连作障碍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烟草连作障碍的防治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烤烟的栽培和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烟草连作障碍的危害1.1烟叶的产质量下降烟草长期连作会降低田间长势和农艺性状,进而显著影响烟叶的产质量,晋艳等[3]研究表明烟株连作4a 田间长势、产量、中上等烟比例、外观质量明显下降;长期连作会改变烟叶化学成分,蛋白质和烟碱含量会增加,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会减少,进而对感官评价产生负效应。
苏海燕等[4]研究表明连作对烤烟化学成份和中性致香物质有影响,烤后烟中的致香物质(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类和苯丙氨酸类)会阶梯式下降,类西柏烷类和棕色化产物总体上呈现降低趋势。
1.2烟草土传病害加重烟草连作为病原体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场所,病原体可以在土壤中存活2~3a ,加重了土传病害的传播。
中国大部分植烟区主要的土传病害(青枯病、黑胫病和花叶病等)的发病率和连作年限呈正相关,烟草连作黑胫病的发病率为28%~99%,4年内种植两季发病率降为8%;烟草连作第2年青枯病的发病率由5%升到22%,严重影响优质烟叶的健康生产。
砂田西瓜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砂田西瓜连作障碍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农业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农业生产中的连作障碍问题也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
砂田西瓜是我国南方一带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由于其对土壤、气候和耕作措施等方面有特殊要求,因此研究砂田西瓜连作障碍已成为当前农业科研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砂田西瓜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砂田西瓜连作障碍的概念及产生原因砂田西瓜连作障碍是指在同一地块上多年种植砂田西瓜,导致砂田西瓜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甚至发生病虫害等问题的现象。
其产生原因主要包括土壤质量下降、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中病虫害积累以及养分失衡等因素。
长期的砂田西瓜种植将导致土壤中有机质流失、土壤质地变硬、土壤结构松散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和保肥性,使植物生长受到限制。
连作地块中病虫害往往会因为宿主的连续存在而得到滋生和疯长,造成植物疾病传播迅速、害虫滋生过多,从而增加了农作物的生长风险。
长期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积累不平衡,一些养分过剩或者不足,将导致砂田西瓜生长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生长不良、果实变小、产量下降等。
针对砂田西瓜连作障碍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已经展开了大量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土壤改良:通过土壤改良技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和保肥性,从而减缓砂田西瓜连作障碍问题的发生。
2.轮作种植:通过种植其他作物来替代砂田西瓜,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滋生,恢复土壤的养分平衡,从而减轻砂田西瓜连作障碍造成的影响。
3.施用生物有机肥料:通过添加生物有机肥料来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中营养物质的释放和转化,从而改善土壤环境,减轻砂田西瓜连作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
4.种质改良:通过基因改良和培育优良品种来提高砂田西瓜对营养物质、光照、病虫害等方面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砂田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5.微生物防治:通过添加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来防治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连作障碍的分子机制和调控途径研究
连作障碍的分子机制和调控途径研究在农业生产中,连作障碍是一个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所谓连作障碍,是指同一地块连续种植同一物种,导致土壤中的某些病原微生物、有害化学物质等增多,给后续作物生长造成危害。
这是现代农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对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广泛探讨。
随着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研究者们也开始深入研究连作障碍的分子机制和调控途径。
一、分子机制连作障碍的产生是由于土壤中存在大量有害微生物群体,比如根结线虫、霜霉菌、病毒等。
这些有害微生物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土壤生物多样性并影响同一地块内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连作障碍的形成过程中,土壤中的微生物群体关系网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土壤中存在的微生物群体通过竞争、协同等方式相互作用,并在生态系统中形成一套复杂的网络关系。
一些病原微生物比较固定地存在于典型的有害微生物群体中,并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对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扩散产生影响。
例如,根结线虫和霜霉菌在发育的同时,会分泌一系列的生物胺、水溶性素等毒素,这些毒素在典型的有害微生物群体中产生相互作用,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植物的免疫反应在连作中,植物会通过引发免疫反应等方式来抵抗病原微生物。
但是,长期的连作使得植物的免疫力下降,无法有效地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同时,连作也会导致植物对一些必须的营养元素的吸收下降,进而对其生长造成影响。
3. 土壤的生理化学变化除了微生物和植物的变化,连作也会导致土壤中许多有害化学物质的积累。
例如,很多种植物会释放出一些根系特定的物质,例如苯乙烯、化学物质等,这些物质对其他植物的生长造成抑制作用。
当同一地块上连续种植同一物种时,这些物质会在土壤中积累,对后续植物造成影响。
二、调控途径为了解决连作障碍,在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研究者们也开始探索一些潜在的调控途径。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即利用对目标病原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的微生物来降低其数量和活性。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摘要】设施土壤连作是指在设施农业系统中,同一种蔬菜或果树连续种植多年导致土壤中的某些有害物质积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现象。
本文从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表现、危害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连作障碍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土壤中养分失调、土壤酸碱度失衡、土壤中病虫害残留等因素。
连作障碍会导致作物长势差、产量降低、易感病虫害增加等问题。
为了解决连作障碍,可以采取生物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和化学防治方法等措施。
通过本文的综述,对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防治方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表现、危害、总结、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设施土壤连作是指在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同一块土地连续种植同一种或同一类作物导致土壤中特定病原微生物、有害酶和代谢物积累过多,造成土壤中的生态系统失衡,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是设施农业生产中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植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稳定。
研究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对于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效益、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设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扩大规模,设施土壤连作问题日益突出。
深入探讨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连作障碍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部分完。
1.2 研究目的设施土壤连作是指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同一块土壤被不同植物连续种植多年,导致土壤出现逐渐恶化的现象。
连作障碍是设施土壤连作导致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本文旨在探讨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211055780_中药材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272023.3亩),占全省比重0.8%,产量156吨,占全省比重0.4%,产值450万元,占全省人参产值比重0.08%。
主要分布于东辽、东丰两县。
2 种植品种与模式辽源地区人参栽培品种基本为传统品种,如“马牙、长脖、长白山”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品种。
栽培模式统筹利用采伐迹地种参、林下参、非林地种参。
3 发展有利因素3.1 气候条件适宜人参怕高温,可以耐受严寒天气,即便是冬季-30℃的低温也可安全越冬。
生长期间,最佳平均气温范围为15~25℃,当气温小于-6℃时,人参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的状态。
从人参的耐寒特性看,适合东北地区生长,辽源市的气候条件可以发展人参产业。
3.2 省内邻近地区产业基础较好通化市具备较好的人参产业基础,通化县、集安市、辉南县都被列为全省人参生产核心区,具有丰富的人参栽培生产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辽源市目前的人参种植户和人参种植企业,都是从白山、通化地区引进的技术人员来指导种植,或者是原来在白山、通化地区种植过人参的技术员来本地包地种参。
4 制约因素4.1 未列入人参生产保护区由于辽源市所辖县区未被列入省政府确定的人参生产保护区,所以辽源市还不在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范围。
4.2 自然条件不够充分种植人参最好是阔叶林或者天然的次生林,如果非林地种植人参,最好选择腐殖质土层10~15厘米的土壤,下层为黄黏土,中层是活黄土,pH值需要控制在4.6~5.8之间。
人参喜阴,地形最好有坡度,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积水,北坡、东北坡以及东南坡比较利于人参的生长,坡度在10~25°之间。
辽源市符合上述条件的自然资源还不够充分。
4.3 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人参种植并不容易,很容易在中途出现人参生长不良或者死亡现象,人参种植需要较高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
辽源市人参产业基础薄弱,种植人参历史较短,生产规模小,存在生产经验不足、人才短缺的问题。
中药材连作障碍研究进展王银月1,于鸿雪1,李晓娜2,卢志权3(1.吉林省辽源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吉林 辽源 136200;2.吉林省辽源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吉林 辽源 136200;3.吉林省辽源市农业科学院,吉林 辽源 136200)连作障碍,也有学者将其称为重茬问题、自毒作用或作为一种特殊的化感作用现象的土壤疾病,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水稻连作障碍的原因与对策
水稻连作障碍的原因与对策水稻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然而,水稻连作障碍却是水稻种植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水稻连作障碍的原因以及可能的对策,以帮助农民和研究人员解决这一问题。
一、水稻连作障碍的原因1. 土壤生物性病害水稻连作导致土壤中的病原体和有害微生物大量积累,如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土壤或残留物传播到健康的水稻植株,引发病害爆发。
而连作会增加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密度,使病害发生率升高,从而降低水稻产量。
2. 土壤营养失衡水稻连作会导致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迅速消耗,并且使得土壤中存在大量的残留物。
这些残留物会引发土壤中微生物的过度繁殖,从而抑制水稻根系的正常吸收营养。
另外,连作还会导致土壤中特定元素的积累,如镉、铝等有害元素,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3. 植物生理障碍水稻连作还会导致水稻内源激素水平的紊乱,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连作会增加水稻根系的产生和分泌腐殖质和次生代谢产物,从而影响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导致水稻植株逐渐衰弱。
此外,连作还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呼吸作用和养分分配,从而降低水稻的光能利用效率和抗逆性。
二、水稻连作障碍的对策1. 合理轮作合理的轮作可以减少连作对土壤产生的不良影响。
选择适宜的轮作作物,如油菜、豆类等,可以帮助蓄积土壤中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并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病害和虫害发生。
此外,轮作还可以帮助水稻生长季节中的水分调控,减缓土壤水分蒸发速率,提高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
2. 施用秸秆还田适量施用秸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此外,秸秆还田还可以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减轻土壤中病害的发生。
3. 合理施肥连作水稻的土壤通常存在着营养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合理施肥对缓解连作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准确施肥,并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和方式,可以提高水稻的养分吸收效率,增强水稻对连作障碍的抵抗能力。
连作障碍相关研究总结
同一作物或近缘种,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连续种植几年后会出现生长发育状况变差、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的现象,这种现象即为作物的连作障碍。
一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形成机制目前对连作障碍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土壤及其微环境,主要包含土壤养分的消耗、土壤反应异常、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几个方面;(2)药用植物自毒作用,如研究发现西洋参茎叶、须根和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是造成西洋参连作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内外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关于连作障碍形成的机制及理论,如土壤养分失调和理化性质劣变、土壤传染性病虫害加重等二连作障碍的形成因素1 环境因素土壤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其大小、形状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土壤中水和空气的关系以及与植物的交流程度,并由此影响土壤的许多属性和作物生长土壤化学性质:包括pH 值、盐碱度、化感物质、营养物质与微量元素土壤生态学性质:土壤微生物种群土壤酶活性土传病害(土壤微生物和无机成分的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后会影响肥料分解过程,增加土壤病菌蔓延,造成土传病害,其中土传病害主要有:锈腐病、根腐病、灰霉、黑斑病等)虫害(根系分泌物通过抵消土壤的抑菌作用,诱变病原体繁殖体萌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病原菌,即通过选择性的吸引植物病原微生物在根面、根际定殖和扩繁,造成植物发病,最终导致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等连作障碍现象)2 时间因素时间季节气候一年当中时间、温度、光照、水分的变化会引起药用植物对环境急剧变化的忍耐性,但是如果植物对环境变化的这种适应性反应略显迟钝,则会引起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丹参的连作障碍一般会出现在6~7 月份,此时昼夜温差大,降水量丰富,如果丹参对这种强光照、高含水量的环境条件不适应,就会引起枯萎、死苗现象。
3 植物自身信号作用因素植物随连作时间延长,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会加重,而种植密度加大,会使这些物质无法自身分解,同时,地上部分由于通风透光不良,植株部分叶片容易产生病虫害,叶片因光照通风不好易发黄而脱落,同时植物自身可以分泌挥发性物质,通过这种物质可以向周围植物传递自身信号,抑制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及综合防控技术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及综合防控技术【摘要】设施蔬菜连作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连作会导致土壤中养分的枯竭和病虫害的增多,影响蔬菜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解决连作障碍,我们需要采取综合防控技术,包括合理轮作和土壤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通过实施综合防控技术,可以有效减轻设施蔬菜连作的影响,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综合防控技术,并推动农业生产向着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及综合防控技术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通过对连作问题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实现设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控技术、土壤病虫害、合理轮作、发展方向、总结、展望1. 引言1.1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及综合防控技术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及综合防控技术是当前设施蔬菜种植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设施蔬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蔬菜连作对生长的影响日益显现。
连作不仅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病虫害增加,还会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甚至引发连作障碍。
为了有效应对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控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综合防控技术包括土壤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和合理轮作的实施。
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壤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对蔬菜生长的影响,提高产量和品质。
而合理轮作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养分流失,避免连作障碍的发生。
综合防控技术是解决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关键手段。
本文将就设施蔬菜连作的影响、连作障碍、综合防控技术的重要性、土壤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以及合理轮作的实施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揭示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及综合防控技术的重要性,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2. 正文2.1 连作对设施蔬菜生长的影响连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植物,这种种植方式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元素的过度消耗和一些土壤传播的病虫害的滋生,从而影响设施蔬菜的生长。
连作对设施蔬菜生长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失衡。
由于连作会不断地耗竭土壤中某些特定养分,例如氮、磷、钾等元素,从而使得土壤中某些养分的含量过低,无法满足设施蔬菜的生长需求。
简要分析作物连作障碍
简要分析作物连作障碍一、连作障碍原因1、作物自毒作用作物可通过地上部淋溶、根系分泌和作物残茬腐解等途径释放一些对作物本身有害的物质,对同茬或下茬同种或同科作物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这种现象叫自毒作用。
多年连作,势必引起的自毒作用会越来越明显,连作障碍就会出现,连作时间越长,障碍越严重。
2、土壤有益微生物减少、有害微生物增加,导致土传病害加重(土壤有害微生物的积累是最主要的原因)由于连作,形成了特殊的土壤环境,使固氮菌、根瘤菌、光合菌、放线菌、硝化细菌、氨化细菌、菌根真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而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
特别是保护地蔬菜复种指数特别高,一年四季不歇地,病虫害不断积累,导致土传病害发生较重。
3、土壤性质变坏,次生盐渍化及土壤酸化严重由于大量施入化学肥料和未经腐熟的粪肥等,土壤中盐分过量。
但这些盐分不能被充分淋溶,所以大量积聚在土壤耕层中,就产生了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影响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引发生理性病害。
二、连作障碍的危害1、病虫害加重设施栽培中,由于其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光照、温湿度、气体的变化,一些有益微生物(铵化菌、硝化菌等)的生长受到抑制,而一些有害微生物迅速得到繁殖,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坏,这样不仅导致肥料分解过程的障碍,而且病虫害发生多、蔓延快,且逐年加重,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叶霉病、灰霉病、霜霉病、根腐病、枯萎病和白粉虱、蚜虫、斑潜蝇等基本无越冬现象,从而使生产者只能靠加大药量和频繁用药来控制,造成对环境和农产品的严重污染。
2、土壤恶化影响作物正常生长设施栽培因其特定的环境,土壤长期得不到雨水充分淋浇;再加上温度较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下层土壤中的肥料和其他盐分会随着蒸发,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盐分,即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
同时由于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土壤的缓冲能力和离子平衡能力遭到破坏而导致土壤酸碱度下降,即土壤酸化现象。
这些都会造成土壤溶液浓度增加使土壤的渗透势加大,农作物种子的发芽、根系的吸水吸肥均不能正常进行。
设施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研究
设施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研究张培安(南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摘要:设施蔬菜生产中的连作障碍普遍存在,主要因素包括根基微生物影响、次生盐渍化、植物自毒作用等。
调控措施包括轮作和间作套种、增施有机肥料、选育抗性品种、嫁接栽培、添加吸附剂、合理灌水和施用化肥、土壤消毒处理等。
现概述了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成因和缓解措施研究成果,以期为调控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提供借鉴,并对未来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进行展望。
关键词:设施连作障碍防治措施展望Causes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inprotected vegetablecultivationZHANGPei-an(Collegeof Horticulture,Nanjing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Abstract:Common facilities of continuouscropping obstaclein veg etableproduction, the main factors include the foundation of microbial effects, secondarysalinization,plant autotoxicity. Control measures include crop rotationand intercropping, organicfertilizer,grafting cultivat ion,breeding, adding adsorbent, reasonable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soil disinfection. Anoverview of the researchresults of causes a nd mitigationmeasures of continuous croppingobstacleof vegetable, in orderto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trol ofvegetable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andthe future needtostudy and solve the problem was discussed.Keyword:protected horticulture;continuous cropping;obstacle pro phylactico-therapeutic; measures forecast连作障碍是指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连作以后,即使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育状况变差的现象(张学军等,2003)。
水稻连作障碍与土壤健康保护技术研究
水稻连作障碍与土壤健康保护技术研究水稻是中国的传统农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水稻的连作障碍问题越来越严重,对土壤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水稻连作障碍与土壤健康保护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水稻连作障碍的成因水稻连作障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长期种植水稻,导致土壤中某些物质积累过多,从而影响水稻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具体来说,水稻连作障碍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中病原体和有害微生物的积累水稻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病原体和有害微生物的积累,这些微生物会对水稻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土壤中繁殖的病原菌会感染水稻根部,导致水稻根系发育不良,从而影响水稻吸收养分和水分。
2. 土壤中养分的失衡水稻连作还会导致土壤中养分的失衡,例如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水稻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连作还会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积累,从而对水稻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3. 土壤酸化和盐碱化水稻连作还会导致土壤酸化和盐碱化,这些现象都会对水稻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土壤酸化会导致土壤中钾、钙等元素的流失,从而影响水稻生长和发育。
而盐碱化则会使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从而影响水稻吸收养分和水分。
二、土壤健康保护技术为了解决水稻连作障碍问题,保护土壤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合理轮作轮作是指将不同农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交替种植,以达到保护土壤健康、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目的。
因此,在种植水稻时应该合理轮作其他作物,避免长期连作。
2. 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具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调节土壤酸碱度等作用。
因此,在种植水稻时应该适当施用有机肥料,以促进土壤健康。
3.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种植水稻时应该选择抗病品种,减少病原菌对土壤的影响。
4.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保护土壤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及其缓解措施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及其缓解措施研究进展药用植物连作障碍是指在同一种土壤中种植同一品种的药用植物数年后,导致植株生长差、产量降低、病虫害增多等问题。
该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药用植物种植业,给生产带来了重大障碍。
本文将从连作障碍形成原因、连作障碍的机理、连作障碍的缓解措施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连作障碍形成原因1.地力枯竭:连续种植相同的药用植物,因为同样成分的废弃物积累、相同的养分吸取等因素,会使土壤中某些元素耗竭,导致地力下降,为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2.土壤微生物失衡:药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壤微生物进行共生作用,例如氮素固定的细菌,可促进植物的生长、繁荣和抗病能力。
但连续种植同一品种的药用植物会增加某些有害微生物、细菌和病菌等的滋生,影响正常的土壤生态系统,导致土壤微生物失衡。
3.生物化学物质堆积:药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化学物质,包括植物激素、甙类、生物碱等,这些物质在土壤中堆积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影响后续植物的生长。
二、连作障碍的机理发生连作障碍的机理十分复杂,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细菌群变化:连作不当能够增加某些细菌、真菌、病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滋生,进而对原先土壤复杂生态系统构成阻碍,导致后续种植药用植物的质量下降。
2.土壤性质变化:土壤中酸碱度、养分含量、离子平衡等性质的变化对于药用植物着生根系的发育与生长、养分转移等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3.生理代谢变化:生长条件变化脱节、内源荷尔蒙乱波,会导致植物生理代谢产生诱导性变化,并在代谢水平上改变某些酶活性,从而导致药用植物的生理正常生长受到损害。
三、连作障碍的缓解措施针对连作障碍问题,目前采取的缓解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调整土壤环境:通过调整土壤pH值、添加适量的化肥、石灰等,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以纠正土壤中的养分不足和酸碱度过高等问题,减轻连作障碍。
2.控制病害虫害:通过综合防治手段,如间作、轮作、环境防控等,减少病虫害滋生,同时通过药剂使用,控制已有的病害虫害扩散。
红粒高粱与其他农作物的连作障碍研究
红粒高粱与其他农作物的连作障碍研究红粒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然而,农作物的连作障碍给红粒高粱的种植和产量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对红粒高粱与其他农作物的连作障碍进行研究,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连作障碍的概念。
连作障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或相似作物所引起的一系列土壤病害、虫害和蔓延的病害,从而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受到抑制或产量下降。
红粒高粱与其他农作物的连作障碍主要包括土壤病害、土壤养分失衡和害虫滋生等问题。
土壤病害是红粒高粱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连续种植相同作物会导致土壤中一些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积累,如红粒高粱的病原菌,从而增加植物感染病害的风险。
另外,一些土壤病原微生物还会产生毒素,导致红粒高粱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因此,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是减轻土壤病害的关键,可以在红粒高粱的种植周期中适当引入其他作物,从而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积累。
土壤养分失衡也是红粒高粱连作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同作物连续种植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养分的过量消耗或积累,导致其他必需营养元素的供应不足。
举例来说,红粒高粱具有较高的氮素需求,连续种植时会导致土壤中氮素的枯竭,从而抑制作物的生长。
因此,科学施肥和合理轮作可以有效地解决土壤养分失衡问题。
在红粒高粱种植周期中适时施入合适的肥料,或者选择能够增加土壤养分的其他作物进行轮作,可以维持土壤中养分的平衡。
害虫滋生也是红粒高粱连作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一作物的连续种植会导致害虫的大量滋生和扩散,从而增加红粒高粱感染虫害的风险。
为了减少害虫滋生和传播,可以采取综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例如,合理的灌溉和排水,加强田间管理,如杂草的清除和田间间作等。
此外,可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控制害虫的滋生和传播,从而降低连作障碍对红粒高粱产量的影响。
在解决红粒高粱连作障碍问题中,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可以采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作物或近缘种,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连续种植几年后会出现生长发育状况变差、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的现象,这种现象即为作物的连作障碍。
一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形成机制
目前对连作障碍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土壤及其微环境,主要包含土壤养分的消耗、土壤反应异常、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几个方面;(2)药用植物自毒作用,如研究发现西洋参茎叶、须根和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是造成西洋参连作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内外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关于连作障碍形成的机制及理论,如土壤养分失调和理化性质劣变、土壤传染性病虫害加重等
二连作障碍的形成因素
1 环境因素
土壤
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其大小、形状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土壤中水和空气的关系以及与植物的交流程度,并由此影响土壤的许多属性和作物生长
土壤化学性质:包括pH 值、盐碱度、化感物质、营养物质与微量元素
土壤生态学性质:土壤微生物种群土壤酶活性土传病害(土壤微生物和无机成分的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后会影响肥料分解过程,增加土壤病菌蔓延,造成土传病害,其中土传病害主要有:锈腐病、根腐病、灰霉、黑斑病等)虫害(根系分泌物通过抵消土壤的抑菌作用,诱变病原体繁殖体萌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病原菌,即通过选择性的吸引植物病原
微生物在根面、根际定殖和扩繁,造成植物发病,最终导致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等连作障碍现象)
2 时间因素
时间季节气候
一年当中时间、温度、光照、水分的变化会引起药用植物对环境急剧变化的忍耐性,但是如果植物对环境变化的这种适应性反应略显迟钝,则会引起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丹参的连作障碍一般会出现在6~7 月份,此时昼夜温差大,降水量丰富,如果丹参对这种强光照、高含水量的环境条件不适应,就会引起枯萎、死苗现象。
3 植物自身信号作用因素
植物随连作时间延长,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会加重,而种植密度加大,会使这些物质无法自身分解,同时,地上部分由于通风透光不良,植株部分叶片容易产生病虫害,叶片因光照通风不好易发黄而脱落,同时植物自身可以分泌挥发性物质,通过这种物质可以向周围植物传递自身信号,抑制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
多年生植物的自毒作用一般和种植密度成正比,种植密度越大,由于植物自身信号的调节,自毒作用越大,连作障碍越明显,导致植物产量与质量下降。
三连作障碍消减技术研究
1 抗连作障碍品种的筛选
药用植物对其自身分泌的化感物质的敏感程度在植株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通过品种选育结合的手段,筛选对连作障碍耐性强的品种彻底解决药用植物的连作障碍问题。
2 合理轮作
连续在同一区域种植同一药用植物或同科作物时会使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微生物单向性变化等,从而导致药用植物生存环境的改变,进而引起植物连作障碍的发生。
不同植物间的轮作、间作、套作可以杜绝病原菌的特定寄生的营养源,调节微生物群落,促进矿质元素的有效利用,从而减轻连作症状的发生
3 合理施肥
植物对矿质元素存在喜好性,连作造成土壤中某些养分的耗竭,在连作土壤中添加适
量的微量元素是减轻连作障碍的一种有效途径。
4 AM 真菌的应用
AM 真菌是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并与植物根系共生于土壤中的一种微生物。
由于连作障碍的出现,土壤微生物种群失衡,土壤酶活性降低,而AM 真菌可以减少有害生物数量,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植物防御性酶活性、改变根系分泌物的种类与数量。
5 BGB 生物腐殖酸肥料的施用
BGB 生物腐殖酸肥料属于细菌发酵产物,其中含有大量根际益生菌。
长期连作后土壤微生物呈现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换,将其施入土壤后,能够有效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落的建立,抑制病原菌的繁殖,从而对土壤质量和肥力、微生物的繁殖和平衡起到提升作用,缓解重茬病害的发生和毒害。
四连作障碍的相关研究
1 连作障碍对当归的影响有关研究
首先是对连作对当归产量及生理生化的影响和根际土壤酶活性、微生
物种群的研究,然后通过连作土灭菌、浸提液处理、大蒜与当归间作来研究其对连作当归产量的影响以及其不同时期生理特性的影响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 连作障碍对三七的影响有关研究
研究连作障碍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轮作年限以及微生物肥对三七连作障碍的消减作用。
3 连作障碍对地黄的影响有关研究
利用SSH(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以重茬地黄(种植2 年)植株和头茬地黄(种植1 年)植株为材料,构建以重茬地黄为tester(实验组)、以正茬地黄为driver(驱动组)的正向消减cDNA 文库和以正茬地黄为tester、以重茬地黄为driver 的反向消减cDNA 文库,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正茬和重茬地黄中差异的基因做时空表达检测及差异显著性分析,同时对这些基因在地黄连作障碍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最终确定连作障碍响应的关键基因及其代谢途经。
利用新一代高通量Solexa/Ulumina测序技术分别对地黄(包括正茬与连作)根和叶的转录组进行测序,经测序每个样品均测定到四千多万条raw reads 序列。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拼接的序列平均长度均大于340bp,分别获得94,544条(作为构建连作地黄叶片数字化基因表达差异谱的基础数据)、99,708条(作为构建连作地黄根部数字化基因表达差异谱的基础数据)、87,665条(植株转录组数据作为鉴定地黄新型miRNAs及其勒基因预测的基础数据)转录组序列。
87,665条序列与Nr、Swissprot数据库中的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大约有4万条左右的序列与其他生物的已知基因具有一定程度的同源性。
COG分类显示48,227条序列具有功能作用;GO分类显示54,321条序列具有
分子功能;通过Blast与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21,138条基因参与了119个代谢途径。
研究还利用Blast和ESTscan软件分析得到了50,653条CDS 基因序列,为进一步克隆这些基因全长,在连作地黄体内验证这些基因的分子功能,研究连作地黄的生长发育机理、揭示地黄连作障碍的形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4 连作障碍对丹参的影响有关研究
实验通过对连作四年丹参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得知连作二年各指标成分下降最快。
实验又通过连作二年丹参根部各个组织部位各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显微结构的观察得出造成白花丹参产量下降最主要原因为白花丹参的地下部分根粗的降低;丹参韧皮部木质化、粘连的病变是导致地下部分根粗下降的主要原因;连作障碍条件下,会把以前储存的一些可溶性糖消耗掉,以适应这种逆境环境;连作障碍的逆境环境已经影响到丹参的正常代谢功能,矿质元素的利用率下降。
实验通过用根须水提液处理,研究根须水提液对丹参种子萌发、丹参幼苗生长的影响得出得出水提液高浓度条件下对丹参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低浓度的水提液对丹参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丹参须根提取液对地上部分的影响较大,导致地上部分的有效成分含量下降,地下部分的有效成分含量有所升高,这可能是须根提取液中的化感物质导致植物疏导能力下降,成分积聚而致。
实验对传统栽培模式、垄式及地膜覆盖技术培育的丹参产量及品质通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根长、根粗、分根数、丹参各个指标成分等进行测定分析得出地膜覆盖技术可以一定程度消减丹参连作障碍。
5 连作障碍对人参的影响有关研究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法(RAPD)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利用Bi0l0g TM EC0Plate开展了人参栽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的研究。
利用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方法分析研究细菌种群结构的变化。
用自毒物质处理新林土,经Biolog分析发现,未经自毒物质处理的对照组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明显高于处理过的土壤。
经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丁二酸二异丁酯以及混合自毒物质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较低;RAPD结果聚类分析表明,三份土壤样品的相似系数比较高,但微生物遗传多样性较低。
五目前研究较多的药用植物
当归地黄太子参木麻黄三七人参西洋参丹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