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a88672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f.png)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垃圾分类管理,提高垃圾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保障公共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垃圾生产、收集、运输、处理、利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垃圾分类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全面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垃圾分类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垃圾分类工作。
第二章垃圾分类第五条垃圾分类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
第六条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如纸张、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第七条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如废电池、废荧光管、废油漆、过期药品等。
第八条厨余垃圾指家庭日常生活或者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食堂等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如食物残渣、蔬菜水果皮核、废弃食用油脂等。
第九条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废弃物,如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尘土等。
第十条产生垃圾的单位、个人应当根据垃圾分类要求,将垃圾分别投放至指定的收集容器。
第十一条收集容器应当明显标明垃圾种类,方便投放和识别。
第三章垃圾运输和处理第十二条垃圾运输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运输条件,保证垃圾运输安全、环保、高效。
第十三条垃圾处理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处理能力,采取科学、环保、安全的处理方式,提高垃圾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第十四条垃圾处理单位应当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第十五条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利用的效率。
第四章垃圾利用和资源化第十六条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展垃圾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第十七条垃圾资源化利用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利用能力,采取环保、安全的利用方式,防止二次污染。
第十八条垃圾资源化利用产物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方可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
垃圾分类管理细则说明
![垃圾分类管理细则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5efb075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2.png)
垃圾分类管理细则说明一、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1、分类投放居民应将垃圾按照规定的类别分别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不得随意混合投放。
2、定时定点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投放垃圾,便于统一收集和运输。
3、责任明确个人、家庭、单位等都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二、垃圾分类的具体类别1、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例如,报纸、书本、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旧衣物等。
2、厨余垃圾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
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比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农药瓶等。
4、其他垃圾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三、垃圾桶的设置与标识1、社区和公共场所应合理设置四类垃圾桶,并在垃圾桶上清晰标注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标识。
2、单位和学校根据实际产生的垃圾类型,配备相应的垃圾桶,并确保标识醒目。
四、垃圾投放的要求1、可回收物投放时应尽量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废纸应尽量平整,立体包装物应清空内容物,清洁后压扁投放。
2、厨余垃圾应沥干水分,去除包装和杂物,袋装投放。
投放时应注意轻放,避免破损,如有破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其他垃圾投放时应尽量避免混入其他类别的垃圾。
五、垃圾收集与运输1、收集时间根据不同区域和垃圾产生量,合理确定收集时间,确保垃圾及时清运。
2、收集方式采用分类收集的方式,不同类型的垃圾由专门的车辆进行收集。
3、运输要求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垃圾不泄漏、不散落,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六、监督与管理1、社区和物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和监督,对不遵守分类规定的居民进行教育和引导。
2、相关执法部门对违反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3、公众监督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举报。
小区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小区垃圾分类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eb43b3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6.png)
小区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目的本规定旨在规范小区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并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 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1.1 居民应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进行分类管理。
1.2 垃圾分类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
2. 垃圾分类方法和注意事项2.1 可回收物包括但不限于纸张、塑料瓶、玻璃瓶等,应放置在指定的可回收垃圾内。
2.2 有害垃圾包括电池、荧光灯管、药物等有害物质,应将其投放至指定的有害垃圾收集箱内。
2.3 湿垃圾指易腐烂的食材等,应投放至指定的湿垃圾桶内。
2.4 干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湿垃圾之外的其他垃圾,应投放至指定的干垃圾内。
2.5 居民应注意垃圾分类投放的时间和条件,避免产生臭味和滋生细菌等不利环境影响。
3. 垃圾分类管理责任3.1 小区物业公司负责设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并定期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工作。
3.2 居民有责任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正确投放垃圾,并遵守管理规定。
3.3 物业公司可以对违反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的居民进行警告、罚款等处罚。
4. 宣传和培训4.1 小区物业公司应定期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
4.2 物业公司可以邀请专业机构或社区工作者进行垃圾分类的培训和指导。
5. 执法和监督5.1 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小区垃圾分类管理的监督和执法工作。
5.2 居民对垃圾分类管理不满意或发现管理问题,可以向物业公司或相关监督部门投诉。
以上规定于发布之日起生效,小区居民应及时遵守,并共同努力保护环境,建设美好社区。
>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实施细则以小区物业公司发布为准。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f240f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d.png)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是指政府或社区为了实现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制定的具体规定和措施。
这些规定和措施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垃圾分类要求:规定垃圾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明确应如何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不同分类。
2. 收运和处置要求:规定各类垃圾的收运和处置方式,包括相应的收集、运输、处理站点和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3. 宣传和教育:要求政府、社区和相关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行动。
4. 奖惩制度:规定相关的奖励和惩罚措施,鼓励和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同时对违反规定者进行处罚。
5. 监督和管理措施:确定监督管理的机构和责任,明确有关部门对垃圾分类实施监督和检查,以及对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估,并形成相应的机制和报告。
6. 其他支持措施:为了鼓励和推动垃圾分类,规定相关的支持措施,包括资金支持、技术支持、装备和设施支持等。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的实施对于提高城市垃圾分类水平,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也需要与公众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密切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第 1 页共 1 页。
物业管理条例下的垃圾分类和处理规定
![物业管理条例下的垃圾分类和处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967296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2.png)
物业管理条例下的垃圾分类和处理规定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垃圾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垃圾分类和处理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规范和提高垃圾分类和处理质量,许多地方都制定了相应的物业管理条例。
本文将重点介绍物业管理条例中关于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规定。
一、垃圾分类标准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垃圾应按照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进行分类。
具体标准如下: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可回收物品。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荧光灯管等对环境有害的物品。
湿垃圾:包括厨余垃圾、食物残渣等易腐烂的物质。
干垃圾:包括瓦片、陶瓷等不易腐烂和不可回收的垃圾。
二、垃圾分类收集桶设置为了方便垃圾分类和收集,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物业公司应设置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以便居民可以正确将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分类垃圾桶中。
具体设置如下:可回收垃圾桶:颜色为蓝色,内部设置分类标示牌,方便居民投放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桶:颜色为红色,内部设置分类标示牌,方便居民投放有害垃圾。
湿垃圾桶:颜色为绿色,内部设置分类标示牌,方便居民投放湿垃圾。
干垃圾桶:颜色为灰色,内部设置分类标示牌,方便居民投放干垃圾。
三、垃圾分类收集时间和频率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公司应制定明确的垃圾分类收集时间表,并提前通知居民。
一般情况下,垃圾分类收集时间为每周两次,即每周三和每周六。
特殊时期,如节假日,物业公司应根据情况增加垃圾分类收集频率。
四、垃圾处理方式可回收垃圾:物业公司应与当地环保部门合作,将可回收垃圾送往回收站进行二次利用。
有害垃圾:物业公司应配合当地环保部门,将有害垃圾进行专门处理,如化学处理或安全填埋。
湿垃圾:物业公司应建立垃圾处理厂,对湿垃圾进行分解和发酵,产生有机肥料。
干垃圾:物业公司应将干垃圾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
五、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物业管理条例还规定物业公司应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
物业公司应设置垃圾分类宣传牌,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提供分类指导。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098115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5.png)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垃圾分类,是指将垃圾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分成不同种类,分别进行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过程。
第三条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体系。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加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垃圾分类覆盖率和分类质量。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遵守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第二章分类标准与分类要求第七条垃圾分类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如纸张、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如电池、灯管、药品、油漆等。
厨余垃圾是指餐饮服务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等。
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之外的废弃物。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垃圾分类标准和要求,并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在其产品包装上明确标注垃圾分类标识,引导消费者进行正确分类。
第十条市民应当根据垃圾分类要求,将废弃物进行分类投放,不得混投、乱投。
第三章投放与收集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置足够的垃圾分类投放站点,并为市民提供便利的投放条件。
第十二条垃圾分类投放站点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和指示牌,标明分类种类、投放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十三条市民应当将废弃物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到相应的投放站点,可回收物应当交给专业回收单位或者投放至可回收物投放站点。
垃圾分类处理管理规定(3篇)
![垃圾分类处理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2c2cc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e.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活动。
第三条垃圾分类处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二)公众参与、政府引导、企业负责;(三)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提高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
第六条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对在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分类标准与要求第七条生活垃圾分为以下四类:(一)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等;(二)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及其包装物等;(三)湿垃圾(厨余垃圾):主要包括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等;(四)干垃圾(其他垃圾):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第八条各类垃圾的收集容器应当设置明显的分类标识,方便公众识别。
第九条居民应当将生活垃圾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投放,不得将不同类别的垃圾混合投放。
第十条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垃圾分类:(一)设置分类收集容器,明确分类标识;(二)对员工进行垃圾分类培训;(三)将垃圾分类收集后,按照规定进行运输和处理。
第十一条从事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企业应当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第三章分类收集与运输第十二条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应当实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第十三条生活垃圾的收集容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密封性好,防止垃圾渗漏、撒落;(二)标识清晰,易于识别;(三)便于清洁和维护。
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条例
![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955117b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4.png)
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条例第一条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条例旨在规范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行为,提倡环保理念,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适用于居民住宅区、公共场所和单位等地方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第二条生活垃圾分类义务居民、单位应当按照垃圾分类要求,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定期将分类好的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收集中。
第三条分类标准生活垃圾根据可回收物、可堆肥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
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张、塑料瓶、玻璃瓶等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可堆肥垃圾包括厨余垃圾、花草树叶等有机物质;其他垃圾包括剩余垃圾和有害垃圾等无法回收利用的物品。
第四条分类投放方式居民、单位应当将可回收物、可堆肥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投放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收集袋或垃圾桶中。
同时,应当将投放垃圾的袋子或分类标识明确,便于垃圾收集人员进行分类收集。
第五条垃圾收集管理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垃圾收集计划,确保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垃圾收集。
垃圾收集人员应当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垃圾收集,并定期进行垃圾运输和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第六条宣传教育相关部门应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和单位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知识。
宣传形式包括宣传海报、宣传视频、公众讲座等,确保广大居民和单位了解和遵守垃圾分类要求。
第七条处罚和奖励对于违反垃圾分类要求的居民和单位,应当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对于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和单位,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鼓励更多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第八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罚款、清理垃圾等。
对于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有权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进行处置。
第九条附则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解释和监督实施。
垃圾管理法规定(3篇)
![垃圾管理法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5e447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b.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垃圾管理,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改善城乡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垃圾,是指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第三条垃圾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二)公众参与、政府引导、企业负责;(三)统筹规划、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四)科学管理、技术创新、持续改进。
第四条垃圾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和单位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垃圾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垃圾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垃圾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垃圾管理资金投入。
第七条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垃圾管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第八条垃圾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应当不断完善,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第二章垃圾分类第九条垃圾分为以下四类:(一)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废弃物,如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二)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等;(三)厨余垃圾:指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有机易腐垃圾,如食物残渣、剩菜剩饭、废弃蔬菜、瓜果皮核等;(四)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垃圾分类指导目录,明确各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要求。
第十一条城市和乡村应当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
第十二条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应当设置在便于居民投放的位置,并符合下列要求:(一)标识清晰,易于识别;(二)方便居民投放,减少二次污染;(三)符合卫生要求,便于清洁维护。
第三章垃圾收集第十三条垃圾收集应当实行分类收集,按照下列规定执行:(一)可回收物应当与其他垃圾分开收集;(二)有害垃圾应当单独收集;(三)厨余垃圾应当单独收集;(四)其他垃圾应当与其他垃圾分开收集。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8d5313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d.png)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垃圾分类管理规定是针对城市垃圾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实现垃圾减量、资源回收、环境保护的目标。
在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中,通常涉及到垃圾分类的分类标准、分类容器的设置、垃圾投放的指引等内容。
下面就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垃圾分类的分类标准垃圾分类的分类标准通常按照垃圾的不同性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划分。
一般来说,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可回收垃圾指的是可以经过分拣和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如纸张、塑料、金属等;有害垃圾指的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的垃圾,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等;厨余垃圾指的是厨房和餐厅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如剩饭剩菜、果皮等;其他垃圾指的是除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以外的垃圾。
二、分类容器的设置为方便市民投放垃圾,垃圾分类管理规定通常会要求在公共区域设置相应的分类容器。
分类容器应当与垃圾分类的标准相对应,有不同颜色或标识,以方便市民识别。
例如,可回收垃圾容器可以设置为蓝色,有害垃圾容器可以设置为红色,厨余垃圾容器可以设置为绿色,其他垃圾容器可以设置为灰色。
分类容器还应当设有垃圾种类的标识,告知市民应当投放何种垃圾。
三、垃圾投放的指引为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还需要提供垃圾投放的指引。
指引通常以宣传教育的形式,通过宣传海报、宣传栏、宣传车等形式向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投放方式。
同时,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还可以通过社区、学校等渠道开展培训和宣讲活动,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
四、垃圾分类的管理和处罚措施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还需要明确垃圾分类的管理和处罚措施。
为了确保市民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可以设置垃圾分类监督员,对投放错误垃圾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处罚措施可以包括罚款、公共服务评价等。
五、垃圾分类的监督与评估为了检查垃圾分类管理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还需要制定监督和评估机制。
监督机制可以由环保部门负责,通过现场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
办公室垃圾管理规定
![办公室垃圾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a49aed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1.png)
办公室垃圾管理规定一、背景为了维护办公室环境的整洁和员工的健康,制定本办公室垃圾管理规定,规范办公室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流程,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二、垃圾分类办公室垃圾按照以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处理:1. 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可回收材料。
2.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油漆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的垃圾。
3. 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食品残渣等易腐烂的垃圾。
4. 干垃圾:包括纸巾、碎玻璃、塑料袋等无法回收的一般垃圾。
三、垃圾处理流程1. 每个办公室设置垃圾分类桶,分别标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个分类。
2. 员工在使用完纸张、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后,应将其放入可回收物桶中。
3. 发现有害垃圾时,应立即将其放入有害垃圾桶中,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4. 将剩菜剩饭等湿垃圾放入封闭的湿垃圾桶中,减少异味和传播病菌的可能性。
5. 干垃圾可以放入干垃圾桶中,注意不要混入可回收物或有害垃圾。
6. 每天结束工作时,清理办公桌上的垃圾并分类放入相应垃圾桶。
四、垃圾处理注意事项1. 禁止乱扔垃圾,保持办公室环境整洁。
2. 在分类桶内正确投放垃圾,避免混放。
3. 有关有害垃圾的处理,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私自处理或随意倾倒。
4. 定期清理垃圾桶,避免垃圾滋生细菌或产生异味。
五、制度执行与考核1. 各部门负责人应负责垃圾分类制度的贯彻执行,并组织内部培训。
2. 定期检查办公室垃圾情况,并对执行规定不力的个人进行警告或相应的处理。
3. 聘请专业的垃圾处理公司进行定期检查和垃圾收运。
>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垃圾分类物业管理规定(3篇)
![垃圾分类物业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831c6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3.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管理,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保障业主的居住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物业管理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物业管理区域内所有业主、使用人、物业服务企业及相关单位。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国家有关垃圾分类的要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活动。
第四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和日常管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开展。
第二章分类标准与投放要求第五条本物业管理区域生活垃圾分为以下四类:(一)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二)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油漆等。
(三)厨余垃圾(湿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瓜皮果核、茶叶渣、动物骨骼等。
(四)其他垃圾(干垃圾):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外的垃圾。
第六条业主、使用人应当按照以下要求投放生活垃圾:(一)按照分类标准将生活垃圾准确投放至对应的垃圾桶。
(二)投放时,应将垃圾袋口扎紧,防止垃圾渗漏。
(三)投放后,应主动关闭垃圾桶盖。
第三章收集与运输第七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配备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设置不同类别的垃圾桶,并在垃圾桶上标注相应的分类标识。
第八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定期收集生活垃圾,收集时间应避开业主休息时间,并做好收集过程中的分类、打包工作。
第九条收集后的生活垃圾,应当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拣,并交由具有资质的垃圾处理企业进行运输。
第十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与垃圾处理企业签订运输合同,明确运输时间、路线、数量等事项,确保生活垃圾的及时清运。
第四章宣传教育与培训第十一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业主、使用人的垃圾分类意识。
(一)通过公告栏、宣传栏、微信群、业主大会等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二)邀请环保专家、志愿者等进行现场讲解和示范。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0e0fbe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f.png)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是指对于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分类、分拣和处理的管理措施。
具体的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可能会因不同地区、国家的法律法规而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1. 厨余垃圾(湿垃圾):包括食材废料、餐厨废弃物等有机类垃圾。
应在家庭内进行源头分类,存放在封闭垃圾桶或垃圾袋中,并交由相应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2. 可回收物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可再利用的垃圾。
应将其分别放入相应的可回收物垃圾桶或分类回收袋中,确保其清洁干燥。
3.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过期药品等含有有毒、有害成分的垃圾。
应将其分别放入封闭的有害垃圾桶或分类回收袋中,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4. 其他垃圾:包括难以归类的其他垃圾。
在家庭内进行源头分类,存放在封闭垃圾桶或垃圾袋中,并交由相应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此外,一些地区还会针对特定的垃圾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管理规定,例如电子废弃物、纺织废弃物等。
垃圾分类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 1 页共 1 页。
垃圾分类管理规章制度(7篇)
![垃圾分类管理规章制度(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51ee9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3.png)
垃圾分类管理规章制度(7篇)垃圾分类管理规章制度【篇1】为了规范公司的垃圾管理,为企业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同时为了确保垃圾的及时外运处理,特制订本制度。
一、垃圾的分类:依据公司目前的垃圾情况,分为危险废弃物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和不可回收利用垃圾三大类。
1.1危险废弃物垃圾:是指会对大气及周边环境产生危害的垃圾。
这类的垃圾有化学品废弃物(实验产生的废漆,废料,污水池废渣,生产时产生的废料废渣,包装过滤袋等。
1.2可回收利用垃圾:是指虽然暂时拆除、报废或不用,但经过处理可以利用;或此处无用它处有用,以及可以被废品回收部门回收的垃圾。
这类的垃圾有可以利用的金属类、木板类、书刊类、文件类、塑料类、玻璃类以及包装材料等。
1.3不可回收利用垃圾:是指公司无法经燃烧处理和回收利用,需交由施工单位或环卫部门外运处理的垃圾。
这类的垃圾有建筑类、保温材料类(石棉、聚酯)、化学品废弃物(硅藻土、含污染物化学品的尘土、废弃物等)、生产性材料(二科RO膜撤换的滤芯、反应釜衬胶、包装物、废弃润滑油、电子类、取样瓶、胶管、桶、滤布、废弃胺化物、活性污泥、焚烧灰渣等)、尘渣类、生活类(蔬菜根、叶、果皮、核等)等。
二、垃圾定点设置及垃圾分类存放划定2.1垃圾定点设置:公司的垃圾存放采用定点设置的方法,并实施分类存放管理,以利于外运处理和日常管理。
垃圾定点区为新建仓库北,分别设有金属类、包装类、岩棉类、硅藻土类、滤芯类、玻璃类、及生活垃圾类7个单独临时存放周转区。
2.2区域放置垃圾类别定义:2.2.1金属类区存放车间维修报废的一般金属废弃物,如管路、阀门、边角料、废弃铁丝、铁皮等金属垃圾。
2.2.2包装类区存放车间报废的软、硬类原料包装物及容器。
2.2.3岩棉类区只存放因设备、设施维修报废的保温岩棉及其它保温材料。
2.2.4硅藻土类区存放车间废气的硅藻土、含染料的渣土类及废气树脂、胺化物类垃圾。
2.2.5滤芯类区存放车间报废的滤芯、反渗透膜、滤布。
垃圾分类倾倒管理规定(3篇)
![垃圾分类倾倒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8b3d2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9.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所有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的单位。
第三条垃圾分类倾倒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效利用;(四)责任明确、奖惩分明。
第二章分类标准与投放要求第四条城市生活垃圾分为以下四类:(一)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可循环利用的物品;(二)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三)厨余垃圾:主要包括废弃的食品、蔬菜、瓜果皮核等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四)其他垃圾: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第五条垃圾分类投放要求:(一)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分类标准,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分类收集容器内;(二)禁止将已分类的生活垃圾混合投放;(三)禁止将有害垃圾投放到其他垃圾容器内;(四)鼓励单位和个人将可回收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第三章收集与运输第六条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设置明显的分类标识;(二)生活垃圾收集单位应当定期收集生活垃圾,并根据分类要求进行分类收集;(三)生活垃圾运输单位应当使用专用车辆,并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分类运输;(四)禁止混合运输不同类别的垃圾。
第七条生活垃圾运输单位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运输车辆应当保持清洁、完好,并设置分类标识;(二)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垃圾撒漏、滴落;(三)运输后的垃圾应当及时清空,并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四)运输单位应当建立垃圾运输台账,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报送。
小区生活垃圾管理规定(4篇)
![小区生活垃圾管理规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271d8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b.png)
小区生活垃圾管理规定是指对小区内居民产生的各种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利用的一套规定。
1. 分类投放:居民需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物品;-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药品、化学品等有害物品;- 厨余垃圾包括食物残渣、果皮等厨房垃圾;- 其他垃圾包括不可回收的垃圾。
2. 垃圾桶设置:小区内应设置分类垃圾桶,每个垃圾桶上需标明投放的垃圾类型,以方便居民投放分类垃圾。
3. 垃圾收集:小区内设定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垃圾收集,居民需在指定时间将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收集点。
4. 垃圾处理:小区将进行统一的垃圾处理,可采取焚烧、堆肥、回收等方式处理不同类别的垃圾。
5. 宣传教育:小区管理方需定期进行宣传教育,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居民的分类意识和环保意识。
6. 处罚制度:对于不按规定分类垃圾投放的居民,小区管理方可给予警告、处罚甚至停用公共设施等措施。
通过以上的规定,可以有效地管理小区生活垃圾,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同时,也能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制定,以下是一般的小区生活垃圾管理规定:1. 分类投放:居民需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每种垃圾应放置在不同的垃圾桶或垃圾袋中。
2. 垃圾收集时间:指定每天的固定时间进行垃圾收集,居民需在规定时间内将垃圾放置在指定地点,不得在其他时间乱丢乱放垃圾。
3. 垃圾桶设置:小区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垃圾桶或垃圾袋,且每个垃圾桶上应有明显的分类标识,方便居民进行正确的分类投放。
4. 厨余垃圾处理:居民应尽量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同时将厨余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并按照规定的方式储存,如使用密闭的垃圾袋。
垃圾收集员会定期收集厨余垃圾进行处理。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36ada5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4.png)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精选6篇)在当下社会,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
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1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为切实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根据《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各入驻办公大楼的单位及部门,应予积极支持和配合。
一、垃圾分类投放要求:(一)餐厨垃圾1、日常办公生活产生的茶叶渣、水果皮核、枯枝树叶等投放至各楼层餐厨垃圾桶,由物业人员统一收集。
2、确因工作需要在办公楼内用餐的,应将剩菜剩饭、一次性餐具等分类投放至垃圾房餐厨垃圾桶及其他垃圾桶内。
(二)其他垃圾实行实时订单投放,日常产生其他垃圾投放至办公室其他垃圾桶内,每日下班至下班后30分钟期间集中投放至各楼层楼梯口处其他垃圾桶内。
会议室内产生垃圾投放至会议室内其他垃圾桶,由物业统一收集。
(三)可回收物1、报纸、废弃纸张(非涉密文件)及其他可回收物等请投放至各楼层楼梯口处回收垃圾桶内,由物业统一收集。
2、饮料瓶投放前请将喝剩的领料倒尽,再投放至可回收垃圾桶内。
(四)有害垃圾投放至一楼有害垃圾桶内。
二、垃圾分类监督检查根据上级部门要求,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负责日常管理检查,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强化检查考核。
干部职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情况,纳入本单位考核范围。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2为全面贯彻《xx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全力推进我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根据中共xx区教育委员会、xx区教育局关于印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现制定我校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一、工作要求:1、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校园内、教室、办公室里摆放垃圾分类回收箱,并做好统一标识。
2、各教室垃圾分类工作由班主任、卫生委员负责,办公室垃圾分类由室长安排值勤表,落实对垃圾分类的监督执行。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模版(四篇)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模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19549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0.png)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第三条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并定期进行修订。
第五条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应当依法合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行为的养成。
第二章垃圾分类的分类标准第六条垃圾分类按照废弃物的属性和处理方式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
第七条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纺织品等能够进行再生利用的废弃物。
第八条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泡、废药品、化学品、油漆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危害的废弃物。
第九条湿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和其他容易腐烂的生物垃圾。
第十条干垃圾包括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第三章垃圾分类的管理措施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和设备,提供便利的分类垃圾回收箱和垃圾处理点。
第十二条垃圾分类管理单位应当组织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推动居民形成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
第十三条垃圾分类管理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垃圾分类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
第十四条垃圾分类管理单位应当组织定期清运垃圾,并进行有效处理和利用。
第四章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第十五条垃圾分类管理单位应当通过媒体、互联网等方式,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第十六条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应当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活动,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
第十七条垃圾分类管理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宣传员,负责宣传教育工作。
第五章垃圾分类的监督和检查第十八条垃圾分类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九条社会机构、媒体等可以充当垃圾分类的监督者,对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对垃圾分类的法律规定和管理
![对垃圾分类的法律规定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972455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3.png)
对垃圾分类的法律规定和管理垃圾分类是一种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各国纷纷制定了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垃圾分类的实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垃圾分类法律规定和管理措施。
法律规定1. 垃圾分类义务:许多国家和地区明确规定了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有义务进行垃圾分类。
这些法律规定要求人们将垃圾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投放,如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
2. 分类指导和宣传:法律规定了政府和相关机构需提供垃圾分类的指导和宣传。
这包括制作和发布分类指南、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供分类咨询服务等,以增强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
3. 执法和处罚:为了确保垃圾分类的有效实施,许多国家设立了相关执法机构,并规定了相应的执法程序和处罚措施。
这些法律规定对违反垃圾分类的行为进行处罚,如罚款、警告甚至刑事责任。
管理措施1. 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政府和相关机构会投资建设垃圾分类设施,包括可回收物收集点、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和有害垃圾收集点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是垃圾分类的基础,确保分类垃圾的有效收集和处理。
2. 分类收运和处理:垃圾分类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收运和处理。
政府和相关机构负责组织分类垃圾的收集和运输,确保不同类别的垃圾被送往相应的处理场所进行处理,如回收再利用、堆肥或焚烧等。
3. 监督和评估:为了监督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政府和相关机构会进行定期的监督和评估。
这包括对垃圾分类设施和收运系统的检查,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抽查和评估,以及收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垃圾分类的法律规定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合理的法律规定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d07a93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2.png)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1. 引言垃圾分类是指按照不同的垃圾属性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行为。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并有效地利用资源。
为了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制定了本管理规定。
2. 分类标准根据垃圾的不同属性,将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2.1 可回收物可回收物主要指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废弃物品,如塑料瓶、玻璃瓶、金属罐等。
可回收物应放入专门的回收中进行集中收集。
2.2 有害垃圾有害垃圾主要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的废弃物品,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桶等。
有害垃圾应放入特定的有害垃圾桶中进行集中收集。
2.3 湿垃圾湿垃圾主要指食材残渣、剩菜剩饭等易腐烂的垃圾,如食物残渣、果皮、菜叶等。
湿垃圾应放入专用的湿垃圾桶中进行集中收集。
2.4 干垃圾干垃圾主要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湿垃圾之外的其他废弃物品,如纸张、塑料袋、旧衣物等。
干垃圾应放入干垃圾桶中进行集中收集。
3. 处理和回收根据各类垃圾的特性和要求,采取不同的处理和回收方式:3.1 可回收物处理可回收物应经过分类、清洗、压缩等处理工艺,然后送往相关的回收处理单位。
3.2 有害垃圾处理有害垃圾应经过安全包装、标识和专用运输,然后送往专门的有害垃圾处理单位。
3.3 湿垃圾处理湿垃圾应经过分类、包装,然后通过生物降解等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3.4 干垃圾处理干垃圾应经过分类、压缩等处理工艺,然后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
4. 管理措施为了保障垃圾分类管理的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以下管理措施:4.1 宣传教育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度。
4.2 设施建设加大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投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分类收集和处理设施。
4.3 监督检查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的正常运行。
4.4 奖惩措施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居民和单位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的垃圾管理,防止固体废物垃圾污染环境,保障员工身体健康,营造安全卫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基地(厂)、宿舍、食堂等产生垃圾废弃物的单位、场所、区域。
3.管理职责
3.1.行政部是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集团公司的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区分处理、监督
检查;
3.2.各部门下属的基地(厂)负责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垃圾,并按规定分类堆放、处理;
3.3.各部门、基地(厂)负责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垃圾分类意识,养成
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
4.分类定义:
依据公司目前的垃圾情况,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三大类。
4.1.有害垃圾:是指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
者潜在伤害的,且应当由有资质的处理单位进行专门回收处置的废弃物,如废电池、
废硒鼓及墨盒、废油、废冷却液、废油墨涂料、废清洗剂(含包装容器)、废油手
(指)套、废油抹布、废日光灯管、废笔芯、废危险化学品容器、废药品等
4.2.可回收垃圾:是指适宜回收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废塑料、废纸、废电线、废
金属等废弃物。
4.3.不可回收垃圾:是指公司无法处理和回收利用,需交由有资质的环卫部门外运处
理的废弃物,如建筑类、尘渣类、生活垃圾类(蔬菜根、叶、果皮、核等)。
5.定点设置、分类存放管理
5.1.垃圾的处理应遵循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
5.2.垃圾定点设置:各部门依据垃圾产生的种类特点,严格实施分类存放,定点设
置,确保及时转运至垃圾中转站、分区存放,各部门对输送的垃圾分类质量负
责到底;
5.3.分类收集垃圾的容器,需贴有醒目的区别标示与使用指引说明;
5.4.行政部及各部门、基地(厂)需指定专人负责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5.5. 有害垃圾的处理
5.5.1.各部门按垃圾特性分类收集和存放,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垃圾不
得混合收集和存放;有害垃圾放置场所应具有防晒、防雨、防流失等功能。
5.5.2.各部门在运送有害垃圾时不能倾倒、洒漏,并严禁野蛮装卸。
5.5.3. 行政部或各基地(厂)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规定,委托有“危险废弃物经
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处置。
行政部与委托机构签订合同,明确处理废弃物
的要求和责任。
每次有害垃圾的移交都应填写《垃圾回收处理登记表》。
5.6.可回收垃圾的处理:在实施去害处理后,联系有资质的回收单位进行回收处理,
并做好记录。
5.7.不可回收垃圾的处理:不可回收利用垃圾由于产生途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6.定时处理
6.1.行政后勤部或基地(厂)每天定时处理垃圾废弃物,各部门及保洁员双方共同检
查确认分类工作,验收不合格的由垃圾产生部门负责分拣,否则不予接受。
6.2.各单位必须至少准备三个垃圾容器,用来存放不同垃圾,并确保在垃圾接受时
间段内有人交接。
7.违规处理
7.1单位未认真执行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0-1000元以
下的罚款。
7.2.个人未认真执行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200元以下
的罚款
8.附则
8.1本管理规定由行政科、安全科负责编制、解释。
8.2本管理规定自颁发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