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考试试题(6)

合集下载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四套)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四套)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四套)仪器分析试卷1系别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___一、选择题(共16题30分)1. 2 分在色谱定量分析中,若A 组分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为1。

20,就可以推算它的相对质量灵敏度为:( )(1) 2 ×1.20 (2) 0。

833(3) 1.20×A 的相对分子质量(4) 1.20÷A 的相对分子质量2。

2分带光谱是由下列哪一种情况产生的?()(1)炽热的固体(2)受激分子(3) 受激原子(4)单原子离子3. 2 分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1)光源透射光的干扰(2)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3)背景干扰(4)物理干扰4。

2 分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1)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2) 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3)内外溶液的H+活度系数不同(4)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5。

2 分分配系数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组分在气—液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1)组分分配在液相中的质量与分配在气相中的质量之比(2)组分在液相中与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比(3)气相所占据的体积与液相所占据的体积比(4)组分在气相中的停留时间与组分在液相中的停留时间之比6. 2 分在GC分析中, 两个组分之间的分离度不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1)增加柱长(2)使用更灵敏的检测器(3)进样速度较慢(4)改变固定液的性质7. 2 分某化合物的1HNMR谱图上, 出现两个单峰, 峰面积之比(从高场至低场)为3:1 是下列结构式中( )(1) CH3CHBr2 (2)CH2Br—CH2Br (3)CHBr2-CH2Br (4)CH2Br—CBr(CH3)2 8. 2 分分子离子峰弱的化合物是:()(1)共轭烯烃及硝基化合物(2)硝基化合物及芳香族(3)脂肪族及硝基化合物(4)芳香族及共轭烯烃9。

2 分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中,常用的载气是()(1)He (2)N2 (3)Ar (4)CO210. 2 分对于一对较难分离的组分现分离不理想,为了提高它们的色谱分离效率,最好采用的措施为()(1) 改变载气速度(2)改变固定液(3)改变载体(4)改变载气性质11. 2 分原子吸收法测定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铝时,需采用的火焰为( )(1)乙炔—空气(2)乙炔-笑气(3)氧气-空气(4)氧气—氩气12. 2 分K I O4法氧化Mn2+到MnO4-,然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选择合适的空白为( )(1) 蒸馏水(2)试剂空白(3)除K I外的试剂空白(4) 不含K I O4的溶液空白13. 2 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过程中,被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愈小,温度愈高,则谱线的热宽将是( )(1)愈严重(2) 愈不严重(3) 基本不变(4)不变14. 2 分用实验方法测定某金属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ε,测定值的大小决定于()(1) 配合物的浓度(2)配合物的性质(3) 比色皿的厚度(4) 入射光强度15. 1 分已知:h=6。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A 保留值B 峰面积C 分离度D 半峰宽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A 保留时间B 保留体积C 半峰宽D 峰面积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 其效果最好? ( )A H2B HeC ArD N2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A 浓度型检测器B 质量型检测器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5.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A H2B HeC ArD N2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 )的差别。

A. 沸点差,B. 温度差,C. 吸光度,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 )原则。

A. 沸点高低,B. 熔点高低,C. 相似相溶,D. 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 2 与某组分 1 的( )。

A. 调整保留值之比,B. 死时间之比,C. 保留时间之比,D. 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 )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B.外标法;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

A.分离度;B. 分配系数; C .保留值; D .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A .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B .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C .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 .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 )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D. (A)、( B )和( C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

A. 没有变化,B. 变宽,C. 变窄,D. 不成线性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仪器分析法是一种利用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什么类型的分析?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结构分析d) 组成分析答案:d) 组成分析2. 下列哪一项不是仪器分析法的优点?a) 操作简便b) 分析速度快c) 分析结果准确d) 适用范围广答案:a) 操作简便3. 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下列哪种仪器常用于光度法分析?a) 质谱仪b) 红外光谱仪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d) 原子吸收光谱仪答案: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常用于物质的什么类型分析?a) 结构分析b) 定性分析c) 定量分析d) 元素分析答案:a) 结构分析5. 质谱仪是一种常用的仪器分析设备,下列哪种分析场景常使用质谱仪?a) 检测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b) 监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c) 测量土壤中的酸碱度d) 分析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答案:b) 监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二、填空题1. 离子色谱法常用于分析水样中的_________。

答案:离子2. 原子吸收光谱法可用于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常用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常用的光源是_________。

答案:空心阳极灯/hollow cathode lamp3. 气相色谱法常用于分析有机物质,其中的分离柱通常采用_________作为固定相。

答案:硅胶/silica gel4. 质谱仪中的TOF代表_________。

答案: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5. 核磁共振谱仪可以用来分析化合物的_________。

答案:结构/构成三、简答题1. 请简述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

答案:质谱仪工作原理是将待分析的样品分子经过电离产生带电离子,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电场和磁场,按照不同质量对电荷比进行分离和检测,最终得到质谱图。

质谱仪主要应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结构鉴定、药物代谢、环境污染物的检测等。

2. 简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答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通过分析样品在红外光的作用下吸收、透射或散射的特性来推断物质的结构。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气液色谱柱中,与分离程度无关的因素是( B )A.增加柱长B.改变更灵敏的检测器C.较慢地加样D.改变固定淮的化学性质2.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B )。

A. 没有变化B. 变宽C. 变窄D. 不成线性3.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的元件是(B )A.棱镜B.光电管C.钨灯D.比色皿4.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构组成为( B )A.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B.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C. 单色器-----吸收池------光源 ------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D.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5.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 A )干扰。

A. 硫酸B. 钠C. 磷酸D. 镁6.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D )。

A. 分配色谱法B. 排阻色谱法C. 离子交换色谱法D. 吸附色谱法7.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B)A. 能量越大B. 波长越长C. 波长越大D. 频率越高8.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 C )中被分离。

A、检测器B、记录器C、色谱柱D、进样器9.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B )。

A. 没有变化,B. 变宽,C. 变窄,D. 不成线性10.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的元件是 ( B )A.棱镜B.光电管C.钨灯D.比色皿11.测铁工作曲线时,要使工作曲线通过原点,参比溶液应选 ( A )A.试剂空白B.纯水C.溶剂D.水样12.下列哪种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通用检测器( D )A、紫外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安培检测器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13. 涉及色谱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因素的是( B )。

A. 保留值B. 分离度C. 相对保留值D. 峰面积14. 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源? ( C )A. 化学电离源B. 电子轰击源C. 高频火花源D. B或C15.选择固定液的基本原则是( A )A.相似相溶B.待测组分分子量C.组分在两相的分配D.流动相分子量16. 紫外光度分析中所用的比色杯是用( C )材料制成的。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解析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解析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利用电流-电压特性进行分析的相应分析方法是(C)A、点位分析法B、电导法C、极谱分析法D、库仑法2、利用两相间分配的分析方法是(D)A、光学分析法B、电化学分析法C、热分析法D、色谱分析法3、下列哪种分析方法是以散射光谱为基础的?(D)A、原子发射光谱B、X荧光光谱法C、原子吸收光谱D、拉曼光谱法4、下列分析方法中,哪一个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D)A、电导分析法B、极谱法C、色谱法D、伏安法5、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灵敏度一般(A)A、比化学分析高B、比化学分析低C、相差不大D、不能判断6、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准确度一般(B)A、比化学分析高B、比化学分析低C、相差不大D、不能判断7、仪器分析法与化学分析法比较,其优点是(ACDE)A、灵敏度高B、准确度高C、速度快D、易自动化E、选择性高8、下列分析方法中,属于光学分析法的是(AB)A、发射光谱法B、分光光度法C、电位分析法D、气相色谱法E、极谱法9、对某种物质进行分析,选择分析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E)A、分析结果要求的准确度B、分析结果要求的精确度C、具有的设备条件D、成本核算E、工作人员工作经验10、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是(ABCDE)A、仪器结构的改善B、计算机化C、多机连用D、新仪器分析法E、自动化二、填空题1、仪器分析法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具有简便、快捷、灵敏,易于实现自动操作等特点。

3、测量物质试液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称电化学分析法。

4、属于电化学分析法的有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极谱、电解、库伦分析法。

5、光学分析法是一类重要的仪器分析法。

它主要根据物质发射和吸收电磁波以及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

三、名词解释1、化学分析是基于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是基于测量某些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及其变化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与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用于测量元素浓度的参数是()。

A. 波长B. 吸光度C. 光程D. 光源强度答案:B2. 质谱仪中,用于将样品分子离子化的方法不包括()。

A. 电子轰击B. 化学电离C. 热解吸D. 电喷雾答案:C3. 色谱法中,用于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基本原理是()。

A. 样品的物理状态B. 样品的化学性质C. 样品的生物活性D. 样品的热稳定性答案:B4.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于识别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是()。

A. 指纹区B. 特征区C. 组合区D. 吸收区答案:B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用于区分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是()。

A. 化学位移B. 耦合常数C. 信号强度D. 弛豫时间答案:A6.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用于测量样品对光的吸收的参数是()。

A. 波长B. 吸光度C. 光程D. 光源强度答案:B7. 电化学分析法中,用于测量电极电位的方法是()。

A. 电位滴定B. 循环伏安法C. 电导分析D. 极谱分析答案:B8. 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分离挥发性组分的参数是()。

A. 沸点B. 分子量C. 极性D. 溶解度答案:A9. 液相色谱法中,用于分离非挥发性或热不稳定组分的参数是()。

A. 沸点B. 分子量C. 极性D. 溶解度答案:C10. 质谱仪中,用于确定分子质量的参数是()。

A. 离子化能量B. 碎片离子C. 分子离子峰D. 同位素峰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_________是测量元素浓度的关键参数。

答案:吸光度2. 质谱仪中的_________可以提供样品分子的质量信息。

答案:分子离子峰3. 色谱法中的_________是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基本原理。

答案:分配系数4. 红外光谱分析中,_________区的特征吸收峰用于识别官能团。

答案:特征区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_________用于区分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用于测定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浓度的是()。

A.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B.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C.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答案:B2. 液相色谱中,流动相的极性比固定相的极性大,这种色谱称为()。

A. 正相色谱B. 反相色谱C. 离子交换色谱D. 凝胶渗透色谱答案:B3. 质谱分析中,用于确定分子离子峰的是()。

A. 电子轰击电离B. 化学电离C. 电喷雾电离D. 大气压化学电离答案:A4. 红外光谱中,用于测定分子中官能团的是()。

A. 紫外-可见光谱B. 核磁共振光谱C. 质谱D. 红外光谱答案:D5. 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学位移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 电子云密度B. 磁场强度C. 样品浓度D. 温度答案:A6. 电位分析法中,用于测定溶液中离子活度的是()。

A. 直接电位法B. 电导分析法C. 库仑分析法D. 极谱分析法答案:A7. 气相色谱中,用于分离挥发性物质的是()。

A. 薄层色谱B. 气相色谱C. 高效液相色谱D. 离子色谱答案:B8. 原子荧光光谱法中,用于激发原子发射荧光的是()。

A. 紫外光B. 可见光C. X射线D. 激光答案:D9.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用于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的是()。

A. 吸光度法B. 荧光法C. 磷光法D. 拉曼光谱法答案:A10. 毛细管电泳中,用于分离带电粒子的是()。

A. 毛细管电泳B. 毛细管色谱C. 毛细管电泳色谱D. 毛细管电泳质谱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火焰的温度通常在______℃左右。

答案:2000-30002. 液相色谱中,流动相的流速一般控制在______ mL/min。

答案:0.5-2.03.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的相对分子质量与______有关。

答案:化合物的分子量4. 红外光谱中,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通常位于______区域。

2021学年分析仪器专业《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选择题试卷六)

2021学年分析仪器专业《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选择题试卷六)

2021学年分析仪器专业《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选择题试卷六)1、用邻二氮杂菲测铁时,为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从400nm~600nm,每隔10nm进行连续测定,现已测完480nm处的吸光度,欲测定490nm处吸光度,调节波长时不慎调过490nm,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反向调节波长至490nm处;B.反向调节波长过490nm少许,再正向调至490nm处;C.从400nm开始重新测定;D.调过490nm处继续测定,最后在补测490nm处的吸光度值;2、已知邻二氮杂菲亚铁络合物的吸光系数a=190 L·g-1·cm-1,已有一组浓度分别为100,200,300,400,500ppb工作溶液,测定吸光度时应选用( )比色皿。

A.0.5cm;B.1cm;C.3cm;D.10cm;3、待测水样中铁含量估计为2~3mg/L,水样不经稀释直接测量,若选用1cm的比色皿,则配制那种浓度系列的工作溶液进行测定来绘制标准曲线最合适?(a=190 L/g·cm);( )。

A. 1,2,3,4,5mg/L;B. 2,4,6,8,10mg/L;C. 100,200,300,400,500μg/L;D. 200,400,600,800,1000μg/L;4、待测水样中铁含量估计为1mg/L,已有一条浓度分别为100,200,300,400,500μg/L标准曲线,若选用10cm的比色皿,水样应该如何处理?(a=190 L/g·cm) ( )。

A.取5mL至50mL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B.取10mL至50mL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C.取50mL蒸发浓缩到少于50mL,转至50mL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D.取100mL蒸发浓缩到少于50mL,转至50mL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5、摩尔吸光系数与吸光系数的转换关系( )。

A.a=M·ε;B.ε=M·a;C.a=M/ε;D.A=M·ε;6、一般分析仪器应预热( )。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一套一、选择题1.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 )(1)200~400nm (2)400~800nm (3)1000nm (4)10~200nm2.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VIS吸收波长的位置(λmax )( )(1) a>b>c (2) c>b>a (3)b>a>c (4)c>a>b 3.可见光的能量应( )(1) 1.24×104~ 1.24×106eV (2) 1.43×102~ 71 eV(3) 6.2 ~ 3.1 eV (4) 3.1 ~ 1.65 eV4.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 )(1)能量越大 (2)波长越长 (3)波数越大 (4)频率越高5.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 ( )(1) 高 (2) 低 (3) 相当 (4) 不一定谁高谁低6. 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 ) (1)精密度高,检出限低 (2)用于测定无机元素(3)线性范围宽 (4)多元素同时测定7.当弹簧的力常数增加一倍时,其振动频率 ( )(1) 增加倍 (2) 减少倍 (3) 增加0.41倍 (4) 增加1倍8. 请回答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吸收峰的频率最高? ( )9.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 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1) CH3-OOC-CH2CH3 (2) (CH3)2CH-O-CH(CH3)2(3) CH3-OOC-CH2-COO-CH3 (4)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10. 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 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1) C4H8O (2) C3H4O2 (3) C3H6NO (4) (1)或(2)11.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1) 分子的振动 (2) 分子的转动(3)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4)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12. 磁各向异性效应是通过下列哪一个因素起作用的( )(1) 空间感应磁场 (2) 成键电子的传递 (3) 自旋偶合 (4) 氢键13.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 )(1) 变大 (2) 变小 (3) 逐渐变小 (4) 不变化14. 某化合物在一个具有固定狭峰位置和恒定磁场强度B的质谱仪中分析, 当加速电压V慢慢地增加时, 则首先通过狭峰的是: ( )(1) 质量最小的正离子 (2) 质量最大的负离子(3) 质荷比最低的正离子(4) 质荷比最高的正离子15.某化合物Cl-CH2-CH2-CH2-Cl的1HNMR谱图上为 ( )(1) 1个单峰 (2) 3个单峰(3) 2组峰: 1个为单峰, 1个为二重峰 (4) 2组峰: 1个为三重峰, 1个为五重峰二、填空题1. 核磁共振的化学位移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造成的,化学位移值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相对标准制定出来的。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库及答案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库及答案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按被作用物质的本质可分为__分子___光谱和___原子__光谱。

2.色谱分析中有两相,其中一相称为__流动相__,另一相称为__固定相__,各组分就在两相之间进行分离。

3.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热导池作检测器时,宜采用_ H2_作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时,宜用_ N2__作载气。

4.在色谱分析中,用两峰间的距离来表示柱子的_选择性_,两峰间距离越__大__,则柱子的_选择性__越好,组分在固液两相上的_热力学_性质相差越大。

5.红外光谱图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_透过率谱图_,另一种是__吸光度谱图__。

6.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__偶极矩___变化的化合物,因此,除了__单分子_和_同核分子___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

7.原子发射光谱是由_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_跃迁产生的,线光谱的形成原因是__原子、离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____。

8.影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__入射光的波长___。

9.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联立方程的方法求得各组分的含量,这是基于__各组分在同一波长下吸光度有加合性_。

10.原子吸收光谱是由__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___的跃迁而产生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A )1. 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A紫外/可见光B近红外光C微波D无线电波( D )2.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A. 保留时间B. 相对保留值C. 半峰宽D. 峰面积( B )3. 在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 组分与载气B. 组分与固定相C. 组分与组分D. 载气与固定相( A )4. 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A. 调整保留时间B. 死时间C. 相对保留值D. 保留指数( C )5. 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A. 分离度B. 容量因子C. 塔板数D. 分配系数( C )6. 乙炔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A. 2,3,3B. 3,2,8C. 3,2,7D. 2,3,7( B )7. 在醇类化合物中,O-H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向低波数方向位移的原因是A. 溶液极性变大B. 形成分子间氢键随之加强C. 诱导效应随之变大D. 易产生振动偶合( A )8. 下述哪种元素的发射光谱最简单?A. 钠B. 镍C. 钴D. 铁( A )9. 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0 cm吸收池测得透光度为T;若浓度增大一倍,透光度为TA. T2B. T/2C. 2TD.( C )10. 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铷时,加入1%的钠盐溶液,其作用是A. 减小背景B. 释放剂C. 消电离剂D. 提高火焰温度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在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答:在液相色谱中,要提高柱效,必须提高柱内填料的均匀性和减小粒度以加快传质速率。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池(比色皿) 、 检测器 和信号显示系统。
26、光电池受光照时间太长或受强光照射会产生 疲劳 现象,失去正常响应,因此一般不能
持续使用 2 小时以上。
27、已知含 Fe3+浓度为 500ug/L 的溶液用 KCNS 显色,在波长 480nm 处用 2cm 吸收池测得 A=0.197,计算摩尔吸光系数。 解:C(Fe3+)=500×10-6÷55.85=8.95×10-6(mol/L)
B、400nm~800nm
C、500nm~1000nm
D、800nm~1000nm
( C )12、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中,用于紫外波段的光源是

A、钨灯 B、卤钨灯
C、氘灯
D、硅碳棒
( B )13、用分光光度法对未知样品进行分析测定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吸收池外壁有水珠
B、手捏吸收池的毛面
C、手捏吸收池的光面
23、某化合物 λ =220nm,ε =14500,b=1.0cm,c=1.0×10-4mol·L-1,则其吸光度为 1.45 。
max
max
24、分光光度计在测定被测溶液的吸光度时,应选用该物质的 最大吸收波长 作为入射光波
长。
2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主要由五大部件组成,依次是光源、 单色器 、 吸收
t0
lgτ 。 21、朗伯-比尔定律的公式为 A=Kbc ,说明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通过均匀、透明的 吸光物质的溶液时,溶液对光的吸收的程度与 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 的乘积成正比。
22、一般分光光度分析,使用波长在350nm 以上时一般用 玻璃 比色皿,用 钨灯 作光源;
在 350nm 以下时应选用 石英 比色皿,用 氘灯 作光源。

2024学年6月份考试《仪器分析》复习题

2024学年6月份考试《仪器分析》复习题

2024学年6月份考试《仪器分析》复习题一、单选题1、紫外吸收中将吸光度与对应浓度作图,所得直线称( )。

A、吸收曲线B、抛物线C、工作曲线D、垂直线答案: C2、( )表示单色器分辨紧邻谱线的能力。

A、分辨率B、色散率C、集光本领D、倒线色散率答案: A3、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石墨炉原子化法的载气是( )。

A、空气B、氢气C、乙炔D、氩气答案: D4、液相常用微量注射器进样,体积约为( )。

A、 0.1-1微升B、 0.1-5微升C、 0.1-10微升D、 0.5-10微升答案: B5、GC一般在高于室温下分离,最高可达( )。

A、 200-300B、 300-400C、 400-500D、 500-600答案: B6、液相色谱检测系统中( )是使用最广泛的检测器。

A、荧光检测器B、紫外检测器C、电导检测器D、示差折光检测器答案: B7、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一般在燃烧器狭缝口上方( )附近火焰具有最大的基态原子密度。

B、 2~4mmC、 2~5mmD、 2~6mm答案: C8、物质的颜色是基于物质对光选择性吸收的结果,一束白光通过某溶液时,若该溶液对可见光区各波长的光完全吸收,这时看到的溶液是( )。

A、黑色B、红色C、无色D、绿色答案: A9、冷原子吸收法测汞,汞在( )的特征谱线吸收强烈。

A、 266nmB、 253nmC、 253.7nmD、 350nm答案: C10、气相色谱是用气体作( )的色谱法。

A、流动相B、固定相C、固体固定相D、液体固定相答案: A11、当吸光度A=0时, T(%) 为( )。

A、 0B、 100C、 10D、∞答案: B12、当吸光度A=0时, T(%)为( )。

A、 0B、 100C、 10D、∞答案: B13、液-液分配色谱的分离顺序取决于分配系数的大小,分配系数K( )的组分,保留值( )。

A、小,后出柱B、大,后出柱C、大,先出柱D、小,先出柱答案: B14、吸收池的规格是以( )为标志。

仪器分析试卷6

仪器分析试卷6

湖南科技学院二○○六年上期考试化生系 化学 专业 2004 级 仪器分析 试题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 )A .氢灯B .氘灯C .钨灯D .空心阴极灯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 )A .空心阴极灯之后B .原子化器之后C .原子化器之前D .空心阴极灯之前3. 吸光度读数在 范围内,测量较准确。

( )A .0~1B .0.15~0.7C .0~0.8D .0.15~1.5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乙炔是 ( )A. 燃气-助燃气B. 载气C. 燃气D. 助燃气5.某种化合物,其红外光谱3000~2800cm -1,1450crn -1,1375cm -1和720cm-1等处有主要吸收带,该化合物可能是( )A .烷烃B .烯烃C .炔烃D .芳烃6. 下列气体中,不能吸收红外光的是 ( ) A .H 2O B .CO 2C .HCID .N 27. 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B.在广泛的光谱区域内发射连续光谱C.发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的特征共振辐射D.产生紫外线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r1,2也可以表示选择性,越大,相邻组分分离越好。

B.r1,2表示组分2和阻分1的调整保留体积之比。

C.r1,2只与柱温、固定性质有关。

D.r1,2等与0时,两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相等,色谱峰出现重叠。

9. 气相色谱固定相的载体有两类,下列描述不是红色载体的特点是()A.红色载体是硅藻土类载体的一种。

B.是天然硅藻土在煅烧时加入少量碳酸钠助溶剂而成。

C.机械强度大,孔径小,比表面积大。

D.缺点是表面存在催化活性中心,分析强极性组分时色谱峰易拖尾。

10. 气相色谱分离操作条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当流速较小时,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氮气、氩气)。

B.进样速度必须尽可能的快,一般要求进样时间应小于1秒钟。

C.进样量多少应以能瞬间气化为准,在线性范围之内。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用于测定元素的基态原子的发射线是()。

A. 共振线B. 非共振线C. 吸收线D. 散射线答案:A2. 质谱仪中,用于将样品分子离子化的方法不包括()。

A. 电子轰击B. 化学电离C. 热解吸D. 电喷雾答案:C3.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的组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溶剂强度B. 溶剂极性C. 溶剂粘度D. 溶剂的pH值答案:B4. 红外光谱法中,用于测定分子中特定化学键振动频率的仪器是()。

A. 紫外-可见光谱仪B. 核磁共振仪C. 红外光谱仪D. 质谱仪答案:C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化学位移的单位是()。

A. HzB. ppmC. TD. G答案:B6. 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固定相的物质不包括()。

A. 硅胶B. 活性炭C. 聚四氟乙烯D. 石英答案:D7. 电化学分析法中,用于测量溶液中离子活度的电极是()。

A. 参比电极B. 指示电极C. 工作电极D. 辅助电极答案:B8.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用于测定溶液中物质浓度的方法是()。

A. 吸光度法B. 荧光法C. 磷光法D. 散射法答案:A9. 原子荧光光谱法中,用于激发原子荧光的光源是()。

A. 氘灯B. 空心阴极灯C. 氩离子激光器D. 氙灯答案:B10. 毛细管电泳法中,用于分离样品的机制不包括()。

A. 电泳B. 色谱C. 扩散D. 电渗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火焰原子化器的温度通常在______℃左右。

答案:230012. 质谱仪中,用于分析生物大分子的质谱技术是______。

答案:MALDI-TOF13.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反相色谱的固定相通常是______。

答案:非极性14. 红外光谱法中,用于测定分子中特定化学键振动频率的区域是______。

答案:中红外区1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氢核的自旋量子数为______。

《仪器分析—分光光度计》学科知识考试题库

《仪器分析—分光光度计》学科知识考试题库

《仪器分析—分光光度计》学科知识考试题库一、单选题1.在分光光度法中,应用光的吸收定律进行定量分析,应采用的入射光为()A、自然光B、单色光C、复合光D、互补光参考答案:B2.滴定分析中,若试剂含少量待测组分,可用于消除误差的方法是A、仪器校正B、空白试验C、对照分析参考答案:B3.721型分光光度计适用于()A、红外光区B、可见光区C、紫外光区D、紫外-可见光区参考答案:B4.用500ml容量瓶配制10㎎/ml的NACl溶液,需称取NACl多少A、1.25gB、5gC、10gD、2.5g参考答案:B5.树叶为什么显示是绿色()A、透射绿光B、吸收绿光C、折射绿光D、反射绿光参考答案: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等条件下,光的波长越大其能量就越大B、同等条件下,光的波长越小其能量就越大C、光的能量大小与波长无关D、同等条件下,光的能量大小与波长成正相关参考答案:B7.分光光度计使用时,绘制工作曲线的横坐标为A、吸光度B、浓度C、波长D、光程参考答案:B8.测定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为5A,若将该溶液稀释5倍,吸光度为?A、1AB、5AC、25AD、0.25A参考答案:A9.一束()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B、平行单色光C、白光D、紫外光参考答案:B10.测定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用1Cm比色皿时吸光度为A,若用2Cm 比色皿,吸光度为?A、1.5AB、2AC、2.5AD、3A参考答案:B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有关B、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温度有关C、溶液的吸光度与光程有关D、溶液的吸光度与温度无关参考答案:D12.一个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不好,但精密度好,可能存在A、操作失误B、记录有差错C、使用试剂不纯D、随机误差大参考答案:C13.吸光光度法测量时,入射光波长一般选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因为这时测定有较高的()A、灵敏度B、选择性C、可信度D、重复性参考答案:A14.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多少?A、37.1%B、38.1%C、39.1%D、40.1%参考答案:A15.仪器在工作状态下,应按要求()后才可进行检定A、干燥B、清洗C、吹扫D、预热参考答案:D16.棱镜做为单色器是基于()A、光的干涉B、光的衍射C、光的折射D、光的透射参考答案:C17.待测溶液在检测前,应先将比色皿用待测溶液润洗()次A、1B、2C、3D、5参考答案:C18.某溶液中有AB两种物质,他们的吸光度分别为A1、A2,则该溶液的吸光度为()A、A1B、A2C、A1+A2D、A1-A2参考答案:C19.吸光度为()时,相对误差较小。

仪器分析考试题含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含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是为了消除磷酸干扰。

A、EBTB、氯化钙C、EDTAD、氯化镁正确答案:C2、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羟基化合物,对C4~C1438种醇进行分离,较理想的分离条件是()。

A、填充柱长1m、柱温100℃、载气流速20ml/min;B、填充柱长2m、柱温100℃、载气流速60ml/min;C、毛细管柱长40m、柱温100℃、恒温;D、毛细管柱长40m、柱温100℃、程序升温正确答案:D3、在300nm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时,应选用()比色皿。

A、软质玻璃B、透明塑料C、石英D、硬质玻璃正确答案:C4、气相色谱仪的安装与调试中对下列那一条件不做要求()。

A、实验室应远离强电场、强磁场。

B、仪器应有良好的接地,最好设有专线C、室内不应有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D、一般要求控制温度在10~40℃,空气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到≤85%正确答案:A5、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等试剂瓶塞时,应在()中进行。

A、走廊B、药品库C、冷水浴D、通风橱正确答案:D6、分光光度法的吸光度与()无光。

A、液层的高度B、入射光的波长C、溶液的浓度D、液层的厚度正确答案:A7、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

A、有机玻璃B、卤化物晶体C、玻璃D、石英正确答案:A8、紫外光检验波长准确度的方法用()吸收曲线来检查A、甲苯蒸气B、苯蒸气C、镨铷滤光片D、以上三种正确答案:B9、玻璃电极在使用时,必须浸泡24hr左右,其目的是()。

A、消除内外水化胶层与干玻璃层之间的两个扩散电位B、减小玻璃膜和试液间的相界电位E内C、减小玻璃膜和内参比液间的相界电位E外D、减小不对称电位,使其趋于一稳定值正确答案:D10、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试验中,缓冲溶液是采用()配制。

A、乙酸-乙酸钠B、磷酸钠-盐酸C、碳酸钠-碳酸氢纳D、氨-氯化铵正确答案:A11、在气相色谱法中,可用作定量的参数是()。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单选题1. 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常用原子光谱定量分析方法的是(C)A. 校正曲线法;B. 标准加入法;C. 内标法;D. 都不行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谱图中常见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是(B)A. 吸光度和波长;B. 波长和吸光度;C. 摩尔吸光系数和波长;D. 波长和摩尔吸光系数3. 紫外-可见检测时,若溶液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物质的吸光度A和摩尔吸光系数ε的变化为( C ) A. 都不变;B. A增大,ε不变;C. A不变,ε增大;D. 都增大4. 荧光物质的激发波长增大,其荧光发射光谱的波长(B)A.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5. 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中,要求所有组分全部流出色谱柱并能产生可测量的色谱峰的是()A.归一化法;B. 内标法;C. 外标法;D. 峰高加入法6.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非极性固定相SE-30分离己烷、环己烷和甲苯混合物时,它们的流出顺序为()A.环己烷、己烷、甲苯;B. 甲苯、环己烷、己烷;C. 己烷、环己烷、甲苯;D. 己烷、甲苯、环己烷.7. 反相液相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分别为()A.极性、非极性;B. 非极性、极性;C. 都为非极性;D. 都为极性8.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常用的光源为()A. 钨灯;B. 空心阴极灯;C. 氘灯;D. 都可以9. 原子发射光谱是利用谱线的波长及其强度进行定性何定量分析的,被激发原子发射的谱线不可能出现的光区是()A. 紫外;B. 可见;C. 红外;D. 不确定10. 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时,若增大溶液浓度,则该物质的吸光度A 和摩尔吸光系数ε的变化为()A. 都不变;B. A增大,ε不变;C. A不变,ε增大;D. 都增大11. 荧光物质发射波长λem和激发波长λex的关系为()A. λem> λex;B. λem=λex;C. λem< λex;D. 不确定12. 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F-时往往许须在溶液中加入柠檬酸盐缓冲溶液,其作用主要有()A.控制离子强度;B. 消除Al3+,Fe3+的干扰;C. 控制溶液的pH值;D. 都有13. 铁氰化钾氧化还原峰峰电流ip与铁氰化钾浓度c及电势扫描速度v之间的关系分别为()。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练习卷6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练习卷6

2 根据特征浓度计算公式 S c 0.0044 A
(2 分) 得出: S (Ca) 0.20 0.0044 0.016g ml 1 /1%
0.054
S (Mg) 0.20 0.0044 0.012g ml 1 /1% 0.072
第6页共9页
(6 分) 因 S(Mg)<S(Ca),故测定镁的灵敏度比测钙要高。(2 分)
(4) K=A×β=A×VM/VS=4.5×48 mL/2.1 mL=102.86 (2 分)
(5) n 有效=16(tR′/Wb)2=16(tR-tM/ Wb)2=16(6.6-1.2/0.5)2=1866.24 (2 分)
(6) H 有效=L/ n 有效=2 m/ n 有效=1.07mm (2 分)
10. 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 载气性质 B 热导池结构 C 池体温度 D 桥电流
11. 电位滴定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当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时,指示电极一般应选用
()
A.饱和甘汞电极
B.玻璃电极
C.铂电极
D.金属电极
12.
选择性系数
K
pot i, j
是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重要参数。根据
保持电解电流恒定不变。实际工作中,电流一般控制在 0.5~2 A 之间。(5 分)
五、计算题
1. (1) A=tR-tM/ tM=6.6-1.2/1.2=4.5
(1 分)
(2) Vm=Fc×tM=40 mL/min×1.2 min=48 mL (1 分)
(3) VR′=VR--VM= Fc×(tR-tM)= 40 mL/min×(6.6-1.2) min=216 mL (2 分)
D. 待测元素做阴极,钨棒做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的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A. 工作曲线法B. 内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间接测定法2.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A. 盐酸B. 磷酸C. 钠D. 镁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不适当?( )A. 加入释放剂B. 加入保护剂C. 提高火焰温度D. 改变光谱通带4.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钾元素含量,通常需要加入适量的钠盐,这里钠盐被称为( )。

A. 释放剂B. 缓冲剂C. 消电离剂D. 保护剂5.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的干扰因素是( )。

A. 物理干扰B. 化学干扰C. 电离干扰D. 背景干扰6.石墨炉原子化的升温程序如下:( )。

A. 灰化、干燥、原子化和净化B. 干燥、灰化、净化和原子化C. 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D. 灰化、干燥、净化和原子化7.原子吸收风光光度分析中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

A.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气态的基态原子B.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8.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A. 灯电流B. 灯电压C. 阴极温度D. 内充气体的压力9.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 )。

A. 光源透射光的干扰B. 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C. 背景干扰D. 物理干扰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

A. 光电池B. 光电管C. 光电倍增管D. 感光板11.在原子吸收法中,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生位移和轮廓不对称的变宽应是( )。

A. 热变宽B. 压力变宽C. 自吸变宽D. 场致变宽12.产生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多普勒变宽的原因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5)
一、解释下列仪器分析术语(4’×5)
1. 色谱相对保留值
2. 生色团
3. 原子发射激发电位
4. 参比电极
5. 原子吸收谱线轮廓
二、选择题 (每一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号, 填入题干的括
号内。

2’×10)
1.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 用于紫外波段的光源是
( )
A 钨灯
B 卤钨灯
C 氘灯
D 能斯特光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透光率与浓度成直线关系B摩尔吸收系数随波长而改变
C比色法测定FeSCN2+时,选用红色滤光片 D玻璃棱镜适用于紫外光区3. 红外光谱法中,以压片法制备固体样品时,常采用
( )
A BaSO
4
压片法 B KBr压片法
C K
2SO
4
压片法 D BaBr
2
压片法
4. 原子吸收光谱中光源的作用是
( )
A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能量
B 产生紫外光
C 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 产生足够强度散射光
5.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 气态原子的电离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 )
A 气体的压力
B 原子的原子序数
C 原子的挥发性质 D原子的电离电位
6.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
( )
A 随试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B 随试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C与试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无关;
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
7.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性的参数是
( )
A 保留时间
B 分配比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8. 下列气体中, 不能用做气相色谱法载气的是
( )
A 氮气
B 氢气
C 氧气
D 氦气
9. 在极谱分析中, 通常在试液中加入大量的支持电解质, 目的是消除( )
A 极谱极大
B 迁移电流
C 充电电流
D 残余电流
10. 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 )
A紫外/可见光B近红外光
C微波D无线电波
三、回答下列问题(8’ ×4)
1.指出下列有机化合物可能产生的电子跃迁类型:
甲醛乙烯三乙胺
2.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谱线变宽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 组分A,B在某气液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95,467,试问在分离时,哪个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说明理由。

4. H
2C=CH
2
分子中的C=C对称伸缩振动在红外光区有无吸收为什么
四、计算题(共3小题28分,分值分别为8,10,10分)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5)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仪器分析术语(4’×5)
1.色谱相对保留值:一种组分的的调整保留值与另一组分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2.生色团:凡能在紫外-可见区产生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基团。

3.原子发射激发电位:原子外层电子由基态激发到高能态时所需要的能量。

4.参比电极:电化学池测量体系中,电极电位保持相对恒定的电极。

5.原子吸收谱线轮廓:原子吸收谱线不是单色的和无限窄的线,而是具有一定频率范围和形状,谱线轮廓习惯上用谱线的半宽度来表示。

二、选择题 (每一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号, 填入题干的
括号内。

2’×10)
1. C
2. B
3. B
4. C
5. D
6. D
7. A
8. C
9. B 10 A
三、回答下列问题(8’ × 5)
1.答
H
H
C = O ππ*,σσ*
,n σ*
,n π*
H
2
C = CH
2
σσ*, ππ*
(CH
3
-CH
2
)
3
*, σ*
2.答: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有:1 谱线的自然宽度;2 多普勒变宽;
3 碰撞变宽(压力变宽)。

3.答:B组分先出峰,因为A的分配系数大,说明与固定相的作用力大,因而保留时间长。

4.答:乙烯分子中的C=C键对称伸缩振动在红外光区没有吸收,因为乙烯的对称伸缩振动没有偶极矩的变化,是红外非活性的。

四、计算题(共3小题28分,分值分别为8,10,10分)
1、某组分在OV-17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为 min,半峰宽为10 s,对该组分来说,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为多少。

1.解:解:
1246
)
10
60
5.2
(
54
.5
)
(
54
.5
)
(
162
2
2/1
2=

=
=
=
ω
ω
R
b
R
t
t
n
2、用新亚铜灵测定试液中的Cu(Ⅱ)含量,配制 mL中含μg Cu(Ⅱ)的溶液,显色后,在一定波长下用 cm比色皿测得透光率为50%。

计算摩尔吸光系数(Cu 原子量为)。

2.解:
1
6
3
6
10
96
.7
10
50
54
.
63
10
3.
25
-
-
-
-


=


=
=L
mol
V
M
m
c
1
1
4
6
10
89
.1
10
96
.7
2
50
.0
lg
lg-
-
-



=


-
=
-
=
=cm
mol
L
bc
T
bc
A
ε
3、取某含有Cu2+的水样 mL,在极谱仪上测得扩散电流高度为 mm, 于其中加入 mL ×10-3mol·L-1的Cu2+标准试液后,量得扩散电流高度增加了 mm,求水样中Cu2+的浓度。

解:根据公式:C = C s V s h/[H (V +V s) - hV]
依题意,V = mL,V s = mL, C s = ×10-3 mol·L-1,
h = mm, H = + = mm
所以:C = ×10-3××[(+)-×10]
= ×10-3 mol·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