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酶法测定的两点法分析

合集下载

血清肌酐测定

血清肌酐测定

血清肌酐测定(生化分析仪)(一)检测目的规范血清肌酐(cr)检测实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二)标本米集1.血肌酐测定一般可以采用血清或血浆。

血清应新鲜无溶血;如用血浆,主张用肝素抗凝血浆。

2.稳定性:在4C冰箱可保存3天,在25C以下可保存较长时间。

3.建议使用带分离胶的真空采m管,并及时分离血清。

(三)测定方法1.方法:两点法波长:490-510nm 温度:25C、30C或37C 比色杯光径:1cm 将Ri与R n按1:1混和均匀,配成工作液,工作液预先保温到测试温度。

2.原理:苦昧酸法。

在碱性溶液中,苦味酸与肌酐作用生成橘红色的苦味酸肌酐复合物,在505nm波长监测吸光度,吸光度的速率变化(△ A/ min)与肌酐浓度呈正比。

(五)校准1.校准物的准备与保存,严格按照购置说明执行。

2.校准频率:(1)新仪器设备在开始使用时。

(2)设备进行重要维护保养以及发生故障维修之后。

(3)试剂盒在仪器上28天后。

(4)试剂批号更改后。

(5)更换试剂厂家后。

(6)由室内质控结果决定。

(7)定期校准,可由实验室根据检测系统(仪器与试剂)的情况自行决定校准周期。

(六)质量控制1.质控品:质控品应选择稳定、瓶问差小、基质效应小的物质。

同时,因为是定量检测项目,所以应选择两个不同浓度水平的质控品,这样有利于在不同的医学决定性水平上监测方法的性能。

2.质控方法的选择。

备选的质控规则如下:1 2s(一个质控结果超出i 土 2SD为违背此规则,提示警告)。

13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i 土3SD为违背此规则,提示失控,存在随机误差)。

22s(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超过i 土2SD提示失控,存在系统误差)。

R4s(当同一批内高和低值之间差值超过 4SD提示失控,存在随机误差)。

4 1s(4个连续的质控结果落在i+I SD或i 一 1SD的同一侧,提示存在系统误差,需具体分析)。

10x(10 个连续的质控结果落在靶值的同一侧,提示存在系统误差,需具体分析)。

两种肌酐测定方法性能的比较

两种肌酐测定方法性能的比较

两种肌酐测定方法性能的比较发表时间:2014-08-14T11:27:32.5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7期供稿作者:吴进军[导读] 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终产物,它主要由肌肉中磷酸肌酸的非酶促反应生成。

吴进军(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检验科湖北潜江 432400)【摘要】对测定血肌酐的两种常用方法:苦味酸法和酶法的性能进行分析评估。

方法从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线性范围及两种试剂测定临床样本的相关性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准确度方面酶法优于苦味酸法。

精密度两种方法学差别不大。

灵敏度和线性范围酶法优于苦味酸法,两种方法临床相关性较好,但酶法测定值要低于苦味酸法。

结论酶法的试剂性能优于苦味酸法,但价钱酶法较高,建议各临床实验室在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个较合适的方法学。

【关键词】肌酐苦味酸法酶法【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147-02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two methods of measuring creatinine WU Jin-jun(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Hubei Jianghan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Qianjiang,Hubei 4324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wo common methods for measuring serum creatinine: Enzymatic and Jaff’s methods. Methods Performance is analyzed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accuracy, precision, sensitivity, linearity range and the clinical relevance of the two methods. Results The accuracy of Enzymatic is superior to Jaff’s methods. Precision of the two methods to learn little difference. The sensitivity and linear range of the Enzymatic method is better than Jaff’s method, the clinical relevance of the two methods is good, but the measured value of the Enzymatic method is lower than the Jaff’s method. Conclusion The reagent performance of enzymatic method is better than Jaff’s method, but the enzymatic ‘s prices is higher than Jaff’s method. Clinical laboratory is recommended to select a more appropriate methodology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laboratory.【Key words】creatinine Jaff’s methods Enzymatic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终产物,它主要由肌肉中磷酸肌酸的非酶促反应生成。

尿肌酐测定方法

尿肌酐测定方法

尿肌酐测定方法
尿肌酐是一种常用的尿液指标,用于评估肾脏功能。

以下是常用的尿肌酐测定方法:
1. Jaffe法:这是目前最常用的尿肌酐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
酚与尿液中的肌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黄色酚酞反应,测量反应产生的黄色产物的吸光度。

由于该方法受到其他物质(如尿酸、葡萄糖等)的干扰,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校正。

2. 酶法:这种方法利用肌酸酐氨酸酶(creatinine amidohydrolase)催化反应,将尿液中的肌酐转化为肌酸和氨,通过测量反应中产生的氨量来确定肌酐浓度。

该方法对于尿液中的其他物质干扰较少,但在实验室条件下操作较为复杂。

3. 离子选择电极法:这是一种较为现代化的测定方法,利用离子选择电极对尿中的肌酐进行检测。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尿肌酐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选择合适的方法需根据实验室的设备和研究需求来确定。

在进行尿肌酐测定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意见。

实验九血清肌酐的测定(碱性苦味酸法)

实验九血清肌酐的测定(碱性苦味酸法)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案
教研室 生物化学 课程 内容 生物化学检验 专业 07 检验 指导教师 徐燕 学时 3 实验九 含氮化合物测定 ——两点法测定肌酐
教材 生化检验实验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教学 内容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 媒体 复习 旧课
掌握两点法测定肌酐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两点法测定肌酐 重点:掌握两点法测定肌酐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难点:把握反应时间。 学生动手操作为主,课堂演示为辅 肌酐测定方法 (一)原理 肌酐与碱性苦味酸试剂反应生成黄红色络合物,在 500nm 处选择线性较好 的两个吸光度值,与通过同样处理的标准液比较,即可计算出血中肌酐含量。 肌酐 + 苦味酸 (二)操作步骤 加入物(ml) 碱性 橙红色复合物 标准管 1.5 0.1 0.1 样品管 1.5
教 学 要 求
试剂空白 1.5
教 学 过 程
讲 授 新 课
工作试剂 标准液 样品
混匀,37 水浴 9min,用试剂空白调零,分光光度计 520nm 处,读取标准管 和样品管的吸光度。 (三)结果与分析
CT控制很重要,10℃以下会抑制 Jaffe 反应,温度升高可使碱 性苦味酸溶液显色加深。 课堂 两点法测定肌酐为什么要严格把握反应时间? 提问 课堂 两点法测定肌酐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小节 布置 简述两点法测定肌酐的注意事项。 作业 参考 钱士匀主编.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第 2 版,北京:人民卫生 书目 出版社,2003

两点法、终点法、速率法

两点法、终点法、速率法

什么叫两点法、终点法、速率法?两点法:测定酶反应开始后某一时间内(t1到t2)产物或底物浓度的总变化量以求取酶反应初速度的方法。

终点法:通过测定酶反应开始到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或底物浓度总变化量,以求出酶活力的方法,亦称平衡法。

速率法:是指连续测定(每15秒~1分钟监测一次)酶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求出酶反应的初速度的方法,即连续监测法。

一、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举例1.终点法检测常用的有总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结合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总胆汁酸(酶法)、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尿酸(尿酸酶法)、总胆固醇(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磷酸甘油氧化酶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测定法)、钙(偶氮砷Ⅲ法)、磷(紫外法)、镁(二甲苯胺蓝法)等。

以上项目中,除钙、磷和镁基本上还使用单试剂方式分析因而采用一点终点法外,其它测定项目都可使用双试剂故能选用两点终点法,包括总蛋白、白蛋白测定均已有双试剂可用。

2.固定时间法苦味酸法测定肌酐采用此法。

(两点法)3.连续监测法对于酶活性测定一般应选用连续监测法,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氨酰基转移酶、淀粉酶和肌酸激酶等。

一些代谢物酶法测定的项目如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脲酶偶联法测定尿素等,也可用连续监测法。

4.透射比浊法透射比浊法可用于测定产生浊度反应的项目,多数属免疫比浊法,载脂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清中的其他蛋白质如前白蛋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等均可用此法。

二、分析参数设置分析仪的一些通用操作步骤如取样、冲洗、吸光度检测、数据处理等,其程序均已经固化在存储器里,用户不能修改。

各种测定项目的分析参数(analysis paramete)大部分也已设计好,存于磁盘中,供用户使用;目前大多数生化分析仪为开放式,用户可以更改这些参数。

肌酐测定

肌酐测定

肌酐操作规程用途本试剂适用于人血清、血浆或尿液中肌酐的体外定量分析。

临床意义在肾脏疾病发生的初期,血清肌酐含量一般不高;至肾脏实质性损害时,血清肌酐值才会增高。

在正常肾血流条件下,肌酐值升高至170—340umol/L时,标志中度至严重的肾损害,故血清肌酐测定对晚期肾脏病临床意义较大。

方法学原理肌酐与苦味酸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在492nm处有特异性吸收。

这种复合物的生成速率与肌酐含量成正比。

试剂组成试剂1(R1)NaOH 300mmol/L试剂2(R2)苦味酸0.5mol/L标准液132.6umol/L试剂贮存及稳定性2—8℃避光保存,稳定12个月以上。

标本要求血清、肝素钠/EDTA抗凝血浆或新鲜尿液,标本在4℃可保存2周。

测定方法1. 试剂准备若双试剂检测,可直接使用;若单试剂操作,将R1与R2按4:1比例混合,2—8℃避光存放稳定2周。

2. 基本参数测定模式两点法样品量25ul延迟时间20秒R1200ul测定时间20秒R250ul温度室温或37℃主波长492nm副波长600nm3. 测定a. 手工、半自动及单一试剂的全自动测定按需要量配制工作液,并平衡至测定温度。

混匀,37℃延迟时间20秒,测定时间20秒,测△A/分。

b. 双试剂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混匀,37℃延迟时间20秒,测定时间20秒,测△A/分。

4. 结果计算ΔA标本Cre(umol/L)= —————×标准液浓度ΔA标准试剂性能1. 线性范围:0-1500umol/L。

2. 精密度:批内瓶间差CV≤4.5%批间差CV≤5.7%3. 准确度:以国际公认的质控血清(如Roche公司生产的质控血清)为检测样本时,测定值在质控血清规定的可接受范围内。

4. 空白吸光度:应小于0.600A。

注意事项1. 可根据仪器要求按比例改变标本、试剂用量。

2. 尿标本测定时先用生理盐水稀释:标本0.1ml+生理盐水5ml,测定结果乘以51。

3. 若试剂空白吸光度大于0.600A,说明试剂失效,请勿使用。

【检验医学】酶法测定血清肌酐

【检验医学】酶法测定血清肌酐

注意事项
• 血清和血浆(肝素、EDTA-K2、EDTANa2)都可以。
• 明显溶血可使肌酐值增高。
• 血清肌酐在室温可稳定2天,2-4℃可 稳定7天,冰冻可长期保存。 尿液标 本在4℃可稳定3天。
方法学评价
• 本方法特异性高,利用双试剂法消除了 内源性肌酸的干扰。
• 参考范围略低于苦味酸速率法。 • 最后一步的颜色反应易受胆43;H2O 肌酸酶
肌氨酸+尿素
肌氨酸+O2+H2O 肌氨酸氧化酶 甘氨酸+甲醛+H2O2
2H2O2 过氧化氢酶 O2+ H2O
原理
第二反应 肌酐+ H2O 肌酐酶 肌酸 肌酸+ H2O 肌酸酶 肌氨酸+尿素 肌氨酸+O2+H2O 肌氨酸氧化酶 甘氨酸+甲醛+H2O2
2H2O2+4-氨基安替比林+酚 过氧化物酶 醌亚胺+4 H2O
酶法测定血清肌酐
目的
• 掌握肌氨酸氧化酶测定肌酐的原理和操 作方法
• 熟悉肌酐测定的注意事项和临床意义, 能够将结果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
• 了解肌氨酸氧化酶法试剂的成分
简介
• 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 • 人体内肌酐包括由肌肉组织代谢生成的
内源性肌酐和由食物中摄取的外源性肌 酐两部分 • 是一种小分子物质,由肾小球滤过,不 能被肾小管重吸收 • 很少作为肾脏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 • 在反应肾小球滤过率方面,特异性好 • 常用方法有化学法和酶法两类
素C的干扰,在试剂1中加入亚铁氰化钾 和抗坏血酸氧化酶可消除 • 本实验线性:12880μmol/L。
操作步骤
生物参考区间
肌酐酶法: • 健康成年男性59-104μmol/L, • 成年女性:45-84μmol/L, • 实验室参考范围50-115μmol/L

2种参数设置的Jaffe法与酶法测定血清肌酐结果的比对研究

2种参数设置的Jaffe法与酶法测定血清肌酐结果的比对研究

2种 参 数 设 置 的 J a f f e 法 进 行 评 估 。单 动 力 J a f f e法 ( y1 ) 与酶法( x) 测 定 肌 酐 的 回 归 方程 : Y1 一1 . O 0 2 X+1 6 . 2 4 6 , r 。 一0 . 9 4 5 ; 双 动
力J a f f e法( y 2 ) 与酶法( X) 测 定 肌 酐 的 回 归方 程 : Y 2 —0 . 9 5 8 X+ 7 . 9 7 4 , r 2 一0 . 9 9 7 。3种 方 法 间各 有 恒 定 的偏 倚 。结 论 血 清肌 酐酶 法精 密度 和 准 确 性 好 、 特异性 高、 线性 范 围 宽 , 抗干扰 能力 强, 适 合 常 规 批 量 检 验 。J a f f e法 是 一 种 准 确 、 快 速 的检 测 方 法 , 适
me t h o d i n s e r um c r e a t i ni ne de t e r mi n a t i on a nd pr ov i d e e v i de n c e f o r l a b or a t or y e va l u a t i on. Me t ho ds Ac c or di ng t o t h e EP9一 A f i l e de —
e n t p a r a me t e r s e t t i n g s we r e e v a l u a t e d wi t h e n z y ma t i c me t h o d a s c o mp a r a t i v e me t h o d . Th e r e g r e s s i o n e q u a t i o n b e t we e n J a f f e me t h o d

肌酐酶促动力干化学法

肌酐酶促动力干化学法

肌酐酶促动力干化学法肌酐酶促动力干化学法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化学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测定血液或尿液中肌酐的浓度。

以下是该方法的主要步骤:1.样本采集采集血液或尿液样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血液样本一般采用静脉采血,采集足够量的血液,以保证样本的质量和代表性;其次,尿液样本应取中段尿,避免前段尿和后段尿的干扰;最后,采集的样本应尽快进行预处理或保存,以防止样本变质或污染。

2.离心分离离心分离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离技术,通过将血液中的不同成分进行离心分离,可以得到更纯的样本。

在肌酐酶促动力干化学法中,血液样本需要进行离心分离以去除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从而获得更为纯净的血清或血浆样本。

3.移液测定移液测定是肌酐酶促动力干化学法的核心步骤之一,通过使用移液器准确取出一定量的液体,然后加入特定的试剂进行反应。

在此过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移液方法,避免污染和挥发等问题。

4.混匀反应混匀反应是将样本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充分混匀,以确保反应的准确性和均一性。

在肌酐酶促动力干化学法中,需要将血清或血浆样本与特定的试剂混合均匀,以保证反应的完全性。

5.静置等待静置等待是让液体中的各种成分充分反应而析出特定物质的过程。

在肌酐酶促动力干化学法中,需要将反应液静置一定时间,让肌酐与特定酶充分反应而产生颜色变化或沉淀物。

6.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是根据观察反应液的颜色、沉淀物、透明度等情况,从而判断反应是否成功以及相关物质是否析出。

在肌酐酶促动力干化学法中,可以通过观察反应液的颜色变化或是否有沉淀物来判断肌酐的浓度。

7.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利用数学公式和图表等方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

在肌酐酶促动力干化学法中,可以通过计算反应液的颜色变化或沉淀物的量来计算肌酐的浓度,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肌酐测定实验报告

肌酐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肌酐测定,了解肌酐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评估肾功能状况,并探讨影响肌酐水平的相关因素。

二、实验原理肌酐是人体肌肉组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非蛋白含氮物质,主要由外源性肌酸代谢而来。

正常情况下,肌酐在体内保持相对稳定水平,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因此,肌酐测定可以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三、实验材料1. 样本:新鲜尿液、血液2. 试剂:肌酐酶、肌酸酶、肌氨酸氧化酶、尿素、甘氨酸、甲醛等3. 仪器:肌酐测定仪、离心机、水浴箱等四、实验方法1. 血清肌酐测定(1)取血清样本,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肌酐酶催化反应,生成肌酸。

(2)加入肌酸酶,将肌酸水解产生肌氨酸和尿素。

(3)肌氨酸在肌氨酸氧化酶作用下氧化生成甘氨酸、甲醛等产物。

(4)通过测定产物浓度,计算血清肌酐含量。

2. 尿肌酐测定(1)取尿液样本,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尿肌酐测定。

(2)通过测定尿液中肌酐浓度,评估肾功能状况。

五、实验结果1. 血清肌酐测定结果本次实验血清肌酐浓度为XX μmol/L,与正常值范围XX-XX μmol/L相符。

2. 尿肌酐测定结果本次实验尿肌酐浓度为XX μmol/L,与正常值范围XX-XX μmol/L相符。

六、讨论与分析1. 肌酐测定结果分析本次实验血清肌酐和尿肌酐测定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受试者肾功能正常。

2. 影响肌酐水平的相关因素(1)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摄入过多或过少均可影响肌酐水平。

高蛋白饮食可导致血清肌酐升高,低蛋白饮食则可能导致血清肌酐降低。

(2)肌肉含量:肌肉含量与肌酐生成密切相关。

肌肉含量增加,肌酐生成量也随之增加。

(3)肾功能:肾功能受损会导致肌酐排泄受阻,引起血清肌酐升高。

3. 肌酐测定的临床意义肌酐测定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肌酐测定,可以早期发现肾功能异常,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七、结论本次实验通过肌酐测定,成功评估了受试者的肾功能状况。

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肾功能正常。

酶联法测定肌酐实验报告

酶联法测定肌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肌酐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和临床意义;2. 掌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肌酐的原理和方法;3. 熟悉实验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肌酐是人体内代谢产物,主要由肌肉组织产生,经肾脏排出。

血液中肌酐浓度可反映肾脏功能。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利用酶催化底物产生颜色反应,从而实现对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定量检测。

本实验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肌酐。

首先,将纯化的人肌酐抗体包被在微孔板上,制成固相抗体。

然后,向微孔中加入待测样本,肌酐与固相抗体结合。

接着,加入HRP标记的肌酐抗体,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

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入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与样本中的肌酐浓度呈正相关。

通过测定吸光度(OD值),利用标准曲线计算样本中肌酐浓度。

三、实验材料1. 试剂:肌酐ELISA试剂盒、TMB底物、洗涤液、盐酸;2. 仪器:酶标仪、微量移液器、微量离心机、加样器、吸管、离心管、移液管、培养箱、磁力搅拌器等;3. 样本:待测血清或血浆。

四、实验步骤1. 标准品制备: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将标准品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加入微孔板中;2. 样本处理:取待测血清或血浆,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稀释和加样;3. 抗体加样:向所有微孔中加入一定量的纯化人肌酐抗体;4. 标本孵育:将微孔板放入培养箱中,孵育一段时间;5. 洗涤:将微孔板放入洗涤液中,进行充分洗涤;6. 酶标抗体加样:向所有微孔中加入一定量的HRP标记的肌酐抗体;7. 标本孵育:将微孔板放入培养箱中,孵育一段时间;8. 洗涤:将微孔板放入洗涤液中,进行充分洗涤;9. 底物加样:向所有微孔中加入一定量的TMB底物;10. 酶标反应:将微孔板放入培养箱中,孵育一段时间;11. 终止反应:向所有微孔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终止反应;12. 测定吸光度:将微孔板放入酶标仪中,测定450nm波长下的吸光度(OD值);13.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和样本OD值,计算样本中肌酐浓度。

CRE方法学验证

CRE方法学验证

方法学验证报告检验项目:肌酐(CRE)检测试剂盒(酶法)仪器型号: AU400仪器序号: 9125373 协助单位:北京世纪沃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验证人:冯红霞、郭丽梅验证时间: 2014-4一、基本设定参数测定模式两点终点法标本量 5 μl温度37℃试剂量300μl反应时间10分钟波长550nm二、检测结果规格:R1:3×60mL R2:3×20mL 仪器: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仪批次1批次2批次31 2 3 4 5 6 7 8 9 10 90.02 93.90 90.02 87.12 92.93 89.06 91.96 85.18 91.96 92.93 回收率测试1 测试2 测试3 均值回收率基质测值91.03 89.85 91.71 90.86109.53% 加入标准后111.57 110.98 112.16 111.57空白吸光度0.0006 0.0004 0.0004 平均值0.0005灵敏度144umol/L 0.023 0.025 0.027 平均值0.025线性稀释点 1 2 3 4 5 r a b 理论浓度10000 4000 1000 200 50 - - - 测定浓度10517.2 4117.8 1048.5 209.3 45.6 0.9999 1.0509 17.699 批间差试剂批次1 批次2 批次3重复 1 2 3 1 2 3 1 2 3测值90.14 94.01 90.14 89.42 94.63 89.17 93.79 85.30 92.08 计算X=90.96 CV%=3.28三、结论1、通过测定回收率结果均在给定的范围内。

2、高值标本倍比稀释后测定值与理论值进行线性回归,试剂线性良好,且测定值与理论值接近。

3、批内变异要求小于5%,本实验中结果完全达到要求。

实验结果表明,本公司研制的CRE 测定试剂盒准确性、分析灵敏度、空白、线性范围、批内精密性均达到标准要求。

酶法与苦味酸法检测血清肌酐的相关性

酶法与苦味酸法检测血清肌酐的相关性
两种方法测定肌酐的相关性分析
我院检验科近期更换了肌酐的检测方法,由原来的碱性苦味酸两点法改为肌氨酸氧化酶 终点法测定肌酐。由于方法的改变,导致测定结果以及参考范围有所改变,为此有临床医生 反应不太适应。现对两种测定方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求出两者的线性方程,以供临床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 依据肌酐测定的初步结果,收集 100 份我院患者血清,置-20 度冰箱保存备 用。 1.2 试剂 两种检测方法试剂均来自山东潍坊 3V 公司的试剂盒。 1.3 校正品 RANDOX 校正液,批号为 634UN 1.4 质控品 RANDOX 质控品,批号为 881UN 和 557UE 1.5 数据处理软件 Microsoft Excel 1.6 数据收集 依据 NCCLS(美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文件 EP9-A2 要求,根据初步 检测结果,选择 40 份测定值符合分布范围要求的样本进行双份反向测定,记录检测结果。 依据 NCCLS 文件 EP9-A2 要求,对结果进行方法内离群值检查、方法间离群值检查、X 值 合适范围检验。
25 229.5
307 205
34 371.7
35 586.5
289 434.5
16
17
18
1165.0 1247.3 1020
853 887.5 753.5
26 228.5
27 210.0
28 528.3
200.5 188.5 391.5
36
37
38
489.4 103.8 70.9
373.5 115 83.5
间不足导致结果相对肌氨酸氧化酶法偏低。
通过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分析,求得线性方程为 Y=0.6833X+44。笔者将以上 40 份肌氨 酸氧化酶法结果分别代入方程,求得 Y 值与碱性苦味酸两点法测定值作 T 检验分析,求得 P 值为 0.9996,P>0.0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故如有必要,可以根据该线性方程将两者结果 进行转换,以供临床参考使用。

临床上肌酐检测原理

临床上肌酐检测原理

临床上肌酐检测原理
肌酐检测是衡量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通过肾脏滤过,然后在肾小管中分泌少量,其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关系。

肌酐检测主要通过测量血液或尿液中的肌酐浓度来评估肾功能。

血液中的肌酐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排泄,尿液中的肌酐则是通过肾小管分泌。

临床上常用的肌酐检测方法包括酶促动力学法和肌酐酶法:
- 酶促动力学法:该方法通过测定肌酐酶催化肌酰甘氨酸到肌
酸和甘氨酸的反应速率来测定肌酐的浓度。

该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

- 肌酐酶法:肌酐酶法通常涉及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肌酐酶催
化肌酐和ATP生成肌酸和甘氨酸。

第二步是肌酸酶催化肌酸
和ADP生成磷酸肌酸和ATP。

通过测定第二步反应产生的ATP的分光光度来间接反映肌酐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肌酐的产量和排泄率与肾脏滤过率呈相关关系,但肌酐的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肌肉质量等。

因此,在进行肌酐检测时,还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状况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以全面评估肾功能。

酶法测定血清肌酐(Crea)-标准操作程序

酶法测定血清肌酐(Crea)-标准操作程序

三级文件酶法测定血清肌酐(Crea)标准操作程序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1第2页共3页生效日期:目的:规范酶法测定血清肌酐(Crea)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酶法测定血清肌酐(Crea)的标准操作。

职责:生化部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规程:1 测定方法:采用酶比色法,定量测定血清中血清肌酐(Crea)的含量。

2 测定原理肌酐酶肌酐+ H2O 尿素 + 肌氨酸肌氨酸氧化酶肌氨酸 + H2O + O2甘氨酸 + HCHO + H2O2过氧化物酶H2O2 + 4-氨基氨替比林 + HTIB 色素原 + H2O + HI 反应形成的色素原的密度与肌酐的浓度呈正比。

3 标本血清,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不要用肝素铵的抗凝剂),处理方法见标本准备。

稳定性: 2 - 8℃ 7天-20℃长期储存4 试剂4.1试剂来源:ROCHE配套试剂(详见试剂说明书)。

贮存条件及稳定性:未打开试剂盒:2-8℃储存至效期末R1:打开后机上稳定28天R2:打开后机上稳定28天准备:直接使用。

4.2 校准物来源:ROCHE配套校准物, 符合SRM916a标准,具体如下:S1:生理盐水S2:C.f.a.s贮存条件:校准物在2-8℃保存可保存至有效期。

准备:直接使用。

定标频率:A试剂盒在仪器上放置42天后B 试剂批号更换后C 由质控结果决定4.3 质控物来源:Precinorm (罗氏正常值质控)Precipath (罗氏病理值质控)其它适合的质控品贮存条件:置2-8℃冰箱至有效期。

准备:直接使用。

三级文件酶法测定血清肌酐(Crea)标准操作程序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1第3页共3页生效日期:质控间隔时间及限制:应视不同地区及各自实验室情况而定。

质控结果应在限定的范围之内,如果超出范围,实验室应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5 上机操作见GS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维护保养程序。

6 参考范围男性:0.67-1.17mg/dl(59-104umol/l)女性:0.51-0.95mg/dl(45-84umol/l)7 性能指标本法线性范围为血液:0.03-30mg/dl,不准确度允许范围X±15%,不精密度CV=2.3%,灵敏度为:0.03mg/dl。

血清肌酐的二步酶法测定及其评价

血清肌酐的二步酶法测定及其评价

血清肌酐的二步酶法测定及其评价
张厚亮
【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
【年(卷),期】1996(000)005
【摘要】本文报道二步酶法测定血清肌酐含量的方法,第一步,标本与试剂I混合卵育以排除内源性物质的干扰;第二步,加入试剂Ⅱ后NADPH系统完全被阻止,示本中肌酐被肌酐酰氨基酶水民肌酸通过空白系统消耗NADPH,NADPH消耗量与肌酐含量成正相关。

批内CV2.48%;批间CV3.51%,平均回收率101.5%,线性达4000μmol/L,本法与肌氨酸氧化酶法(n=52)比较P〉0.05,相关系数r=0.9975
【总页数】1页(P245)
【作者】张厚亮
【作者单位】天津市静海县医院检验科;天津市临床检验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2
【相关文献】
1.湿化学酶法测定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血清肌酐假性增高的评析 [J], 汤菲;安黎云;贾克然;王宪灵
2.F-DAOS色原的酶法测定血清肌酐试剂盒的评价 [J], 金小玲;张明;沈玉恒
3.酶法测定血清肌酐参考值的验证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应用 [J], 马秋;谭同均;龙琴;刘影;陈志;沈宏家
4.CEMB HCL为色原的酶法测定血清肌酐试剂盒的评价 [J], 唐金玉;崔四放;李海林
5.肌酐酶-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肌酐 [J], 华永川;金斐;吕国才;娄域峰;徐根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酐酶法测定的两点法分析
摘要:目的:肌酐酶酶测定的两点分析。

方法:通过两种试剂进行比较。

反应温度为37℃,波长为500~520 纳米(主)/650 纳米(次);标准为15毫升;样品也为15 毫升;试剂Ⅰ:200 毫升,孵育时间为300秒;试剂Ⅱ:50 毫升,第一点读数时间为120秒,第二点读数时间为300秒。

结果:酶法具有去除肌酸的干扰能力,有线性范围宽,精度高等特点。

结论:两点法对肌酐酶法测点有良好的作用。

关键字:肌酐酶法两点法
对于酶法测定肌酐,目前已报告的有四种方式,其中三种均为紫外测定,一种为比色测定。

然而,在相比之下比色测定在除去肌酸的干扰能力、线性范围、精度等具有更高的优越性;市场上出售的商品试剂盒大多采用此法。

但fossati 原法的反应时间比较长,且要做一血清空白以除去血清中肌酸的干扰,这样不适合进行自动分析。

自动分析的一般反应时间为十分钟,为了除去肌酸的干扰必须采用两步法,反应时间要求在五分钟内达到。

根据实验。

必须将几种工具酶的用量增加到fossati原法的五到十倍。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几种工具酶的水解速率均比较缓慢,反应的线性时间比较长;所以,将其改成两点法或是速率法测定,会取得很好的实验结果。

这也体现出两点法的优势。

1原理
第一步反应:排除肌酸干扰
第二步反应:测定肌酐
2材料与方法
2.1仪器:自动分析仪HITACHI7170,Beckman Synchron △CX5和Ciba Coring Express Plus。

分光光度计Beckman DU-640。

2.2原料试剂:原料试剂采用的工具酶比较多,如:肌酐酰氨基水解酶,肌酸脒基水解酶,肌氨酸氧化酶,棘根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这些工具酶均为Boehringer Mannheim公司产品。

3,5-二氯-2-羟-苯磺酸(DHBA),4-氨基安替比林(4-AAP)和肌酐,均选用适量的剂量。

2.3应用试剂:试剂Ⅰ:每升磷酸盐缓冲液(150 Mmol/L,pH为7.5)中含CRTase 20 kU,SO 6 kU,POD 1 kU,ASO 1 kU,DHBA 3 Mmol,K4Fe(CN)6 20 Mmol,和4-AAP 4 Mmol。

试剂Ⅱ:每升含CRNase 50 kU。

参考物(177 Mmol/L):精确称取肌酐20 毫克溶于1升经透析的混合血清中。

2.4测定方法:自动分析通用参数、反应类型、两点法,反应温度为37摄氏度,波长为500~520 nm(主)/650 nm(次);标准为15毫升,样品为15 毫升,试剂Ⅰ:200毫升,孵育时间300秒;试剂Ⅱ:50毫升,第一点读数时间:120秒,
第二点读数时间300秒。

2.5比较方法:采用比较的方法对其进行比较,Boehringer Mannheim的肌酐酶法测定试剂盒,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测定。

3实验和结果
3.1 去除肌酸干扰的能力:选择肌酐含量为495 Mmol/L的样品一份,分别加入肌酸34、67、101、134 Mmol/L用本法测定,结果分别为497.6、495.8、492.7、489.1 Mmol/L,说明通过第一步反应至少能够去除134 Mmol/L的肌酸。

3.2 反应动力学曲线:选择不同浓度的样品按测定方法中的参数将样品和试剂Ⅰ进行混匀,在37℃水浴中300秒,然后加入试剂Ⅱ,立即用Beckman DU-640分光光度计自动记录动力学曲线,说明样品浓度在2740 Mmol/L(31 mg/dl)以下时120-300秒间呈线性,数据表明,在此时间段内可以用两点法进行测定。

3.3 线性范围:按NCCLS(EP6-P)的评价方案,选择低值(97Mmol/L)和高值(2749Mmol/L)样品各一份等量混合均匀产生中间值,再分别将中间值和低值、中间值和高值等量混合均匀,共产生5个不同值,用三种分析仪分别用两点法从低值到高值,然后从高值到低值进行测定,求得均值为Y,以理论值为X,进行回归分析,三种仪器的回归方程如下:
Hitachi 7170:Y=0.9912X+9.55,r=0.9999;Beckman CX5:Y=1.0799X-32.56,
r=0.998;Ciba-Coning:Y=0.997X-39.4,r=0.9987。

结果均有很宽的线性范围。

3.4 精密度:按NCCLS(EP5-T2)的评价方法,选择88.7和752.3 Mmol/L的样品各一份,用Beckman DU68分光光度计每天上下午双份进行测定,测时间为10天,结果:批内CV 2.73%和0.71%;批间CV
4.43%和2.93%;总CV 4.92%和2.73%。

三种仪器二个样品的批内CV:Hitachi 7170为0.38和0.34%;Beckman ΔCX5为1.44和1.31%以及Ciba-Coring为0.58和0.43%。

3.5 回收率:选择肌酐含量82.7 Mmol/L的混合血清一份,分别加入221,442和884 Mmol/L用本法测定,回收率在99.66%~100.9%。

3.6 比较方法:按NCCLS(EP9-P)的评价方案,选择含量在35~2 655 Mmol/L间的临床样品40份,分别用本法(Y)和BM公司的试剂盒(X)测定,结果X=411.1 Mmol/L,Y=410.2Mmol/L, Y=0.973X+10.33 Mmol/L,r=0.9995,二者息息相关。

3.7 参考值测定:选择健康体检样品275份(其中男183份,女92份),年龄在23~60岁。

列入统计者均无肾病史,肾功能检验均正常。

在Beckman CX5分析仪上用本法测定,结果,男子±s为98.4±18.9 Mmol/L之间,范围为60.6~136.2 Mmol/L之间;女子±s为77.8±16.5Mmol/L,范围在4
4.8~110.8Mmol/L之间。

4讨论
4.1根据研究结果可得,肌酐酶法测定有四条反应途径,选择比色测定是由于其灵密度高,线性范围宽,几种工具酶的稳定性比较好。

4.2酶法测定肌酐的特异性远优于Jaffe氏法,血清中的内源性肌酸可用二步反应清除,我们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亚铁氰化钾和抗坏血酸氧化酶以消除Trinder
反应中的胆红素和维生素C的干扰。

Jaffe法测定的是肌酐与苦味酸反应生成橘红色的苦味酸肌酐复合物的反应速率,而该反应属于一级反应动力学。

在碱性反应环境当中,样本中的肌酐或是干扰物质苦味酸的反应速率不同,需要选择适宜的检测时间,一般都是在25-60秒之间,避开干扰物质对反应的干扰,提高肌酐测定的特殊性。

然而,随着自动分析仪的普及,检测者对Jaffe反应进行了各类的改进,用来提高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4.3除了两点法,还有肌氨酸氧化酶法,这种方法是肌酐在肌酐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的肌酸,在肌酸酶的催化下肌酸水解产生肌氨酸和尿素。

然而,肌氨酸在肌氨酸氧化酶的催化下氧化生成甘氨酸、甲醛和双氧水;最后偶联Trinder反应,比色测定,然而,镁离子的存在对测定结果有明显的干扰,其他物质则没有干扰,该种方法与Jaffe法相比,线性范围宽是Jaffe的九倍,上限达到1760μmol/L,其精度与准确度相对Jaffe都比较高,胆红素和血红蛋白的影响都比较小
4.4工作试剂保存在四摄氏度左右至少可以稳定在一个月之内,但在保存的过程中,工具酶或是其他组织的少许变动均可影响反应速率,因此,要求每天都必须定标。

参考文献:
[1] 程海平. 血清中肌酐的检测方法及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10
[2] 马鸿娟、刘胜林. 两种肌酐测定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应用及评价[J].哈尔滨医药,2006年06期
[3] 唐金玉、崔四放、李海林. CEMB HCL为色原的酶法测定血清肌酐试剂盒的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居漪. 酶法和Jaffe速率法测定血清肌酐的方法学比较[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2
[5] 杨芳芳、杨晓东. 宜昌地区血清肌酐酶法参考区间调查[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04期
[6] 姚艳霞. 血清肌酐测定方法学的局限性及临床应用的相对性.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7):1225-12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