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的实践研
究》研究方案
《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崔峦先生说: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量的多少、识字的快慢,关系着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所谓人生聪明识字始,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地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识字写字教学中充分研究识字教学策略。
但是,我们从大量的课堂教学调查中发现,在以往的识字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把生字从课文中提炼出来,专门用一节课学习生字,上成了生字专题的形式。这样看来似乎是很科学的,殊不知,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算学生学会了生字也未必会用,即使老师多方面加以讲解、强调,学生也未必能真正理解字的意义。这样的教学往往以牺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代价,这样的识字方法与课改的精神相违背,
背离了《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同时完成识字任务长时高耗,需极大的耐心,不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我校“十二五”规划课题《求真课堂:基于陶行知儿童哲学的实践研究》中提出:“真”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真诚”的课堂,是“真知真能”发展的课堂。它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切实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为教与学的根本目标,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架构起富有生命气息的生生、师生互动的课堂学习方式。它所追求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较强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我们的“真”课堂上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与效果呢?通过解决“怎样识字效果好”“怎样实施随文识字”的问题,促使教学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也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二、课题界定
1. 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普通教育的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因此,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新课标规定:小学语文低年
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
2. 随文识字:
随文识字是指从文入手,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它抛弃了传统识字方法的片面性与孤立性,吸收了传统识字教学法音、形、义面面俱到的精华,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以激趣减负为主渠道,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
随文识字最大的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里所说的“文”不单单指课文,它指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环境。随文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的确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
3.低年级:
低年级指小学一二年级,处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正在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而形象思维是以具体的形象或表象联系为材料解决问题的,小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对感性材料和学习情境的依赖。
综上所述,本课题是以“随文识字“教学模式为研究对
象,以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效率为研究目的而开展的一项研究活动。
三、文献综述
对“随文识字”的研究,从2006年起,各个地方,许多专家都进行了研究。9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一五”科研课题“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进行了开题报告。2007年4月,李次斌老师指导青年教师团队教研进行了《从“随文识字”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009年4月,张华老师进行了“随文识字”小课题研究;2011年6月,通榆县第二小学王炎写了《探索随文识字教学模式,提高识字效率的实验研究方案》;2011年11月,顺南街小学陈秀华老师作了《低段“随文识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小课题研究报告;2012年2月,孟连县教研室课题组作了关于《孟连县(1-2学段)随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课题研讨结题报告。2012年3月,王丽晨对2011秋“高效随文识字课程研究”进行了课题阶段性小结。
综合以上这些专家和老师的研究,他们在研究中比较成功的经验做法是:探索了一套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注重学生识字兴趣的激发,摒弃了传统识字教学的弊端,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展示学生不同的识字方法,体现学生富有个性的创新思维,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量,为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根据学生的遗忘规律,老师们的研
究中缺乏的是将课堂中每篇教材中的规定的识字及时在新的词语、句子、语段中进行有效复现巩固的研究与课后拓展阅读相衔接的研究。还有在识字中对学生有效可持续性的评价研究还没有。因此我们提出我们本课题的研究,它的研究价值所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新识字模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并将小步子复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让生字一而再再而三地复现,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课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类型,重组教材或拓展教材内容,进一步巩固所学生字,提高识字量。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针对当天所学的生字与学生一起合作将这些词语重组成新的词语、句子制作成卡片进行学习,并在第二天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再次学习的机会,提高识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