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谓词逻辑 1.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
离散数学第二章
P (t1 , t2 , , tn ) 是原子公式。
32
§2.1.3 谓词逻辑公式(公式 )
定义 谓词公式由下述各条规定组成: (1)原子公式是谓词公式。 (2)若A是谓词公式,则﹁ A也是谓词公式。 (3)若A和B是谓词公式,则A ∨ B,A ∧ B,A → B, 也是谓词公式。
22
2.存在量词
注意:1.在存在量词 的作用下,x不再起变量的作用, 存在量词也“约束”了x的变量作用。 注意:2.在存在量词作用下,命题中的特性谓词与命题 变元之间必须采用联结词合取,而不能用条件。 注意:3.命题的表示形式与个体域密切相关。 例:有些狗是聪明的。 若个体域为所有狗的集合,则该命题表示为:
这种“描述主语性质的谓语结构的抽象形式或描述主语所 涉及对象之间的关系的抽象形式”就是谓词。语句中的主 语称为个体。 在原子命题中引进谓词和个体的概念,这种以命题中的谓 词为基础的分析研究,称为谓词逻辑(或称谓词演算)。
7
§2.1.1 谓词与个体
在谓词逻辑中,将原子命题分解为谓词与个体两部分。
F (a1 , a2 , , an )
例如, T(a):a是教师。 D(3,2):3大于2。 C(武汉,北京,广州):武汉位于北 京和 广州之间。 注意顺序
9
§2.1.1 谓词与个体
在一个谓词中,个体是可以变化的,如 “是大学生” 中个体是可以变化的,可以是“张华是大学生” 也可
以是“何勇是大学生” ,等等。
31
§2.1.3 谓词逻辑公式(公式 )
定义( 项 ) (1)个体常量符是项;
(2)个体变量符是项;
(3)设f是n元函数符,
t1 , t2 , , tn 为项,则
第二章谓词逻辑
主语一般是客体,可以独立存在,可以是具体的
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 用以刻划客体性质或关系的是谓词。 原子命题组成:客体、谓词。
第二章
谓词逻辑
谓词:用来刻划个体词的性质或个体词之间相互关系的词。 例如: ① 在命题“ 2 是无理数”中,“…是无理数”是 谓词。 ② 在命题“x 是有理数”中,“…是有理数”是谓词。 ③ 在命题“小王与小李同岁”中,“…与…同岁”是 谓词。 ④ 在命题“x与y具有关系L”中,“…与…具有关系L” 是谓词。
第二章 2.2
谓词逻辑
命题函数与量词
使用量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同的个体域中,命题符号化的形式可能不一样; 2、若事先没有给出个体域,都应以全总个体域为个体域; 3、引入特性谓词后,使用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形式不同; 4、个体域为有限集时如D={a1、…、an},对任意谓词 A(x)有: A(a1)、A(a2)、…、A(an) 5、多个量词同时出现时,不能随意颠倒它们的顺序。
第二章
谓词逻辑
苏格拉底三段论: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
所有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 是要死的。 用P,Q,R分别表示以上三个命题。 则得到推理的形式结构为: (P∧Q)→R
第二章
谓词逻辑
2.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
谓词逻辑命题符号化的三个基本要素:客体词、 谓词、量词。 反映判断的句子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第二章 2.2
谓词逻辑
命题函数与量词
量词: 表示个体常项或变项之间数量关系的词。
量词只有两个:全称量词、存在量词。
(1) 全称量词:表示“全部”含义的词。全称量词统 一符号化为“”。
注:a. 常用语中“全部”、“所有的”、“一 切”、“每一个”、“任何”、“任意的”、“凡”、 “都”等词都是全称量词。
离散-3-2-谓词逻辑(1)
第二章 一阶谓词逻辑
命题符号化
基本概念:个体、谓词、量词 项、原子公式、合式谓词公式 公式中量词的辖域、自由变元、约束变元 公式的分类 公式间的关系
合式谓词公式
永真公式
1
第二章 一阶谓词逻辑
»
苏格拉底(Socrates)论证: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x(A(x)∧B)xA(x)∧B
x(A(x)∧B)xA(x)∧B
x(A(x)∧B(x))xA(x)∧xB(x)
x(A(x)∨B(x))xA(x)∨xB(x) xA(x)∨xB(x)x(A(x)∨B(x))
(对∧可分配)
(对∨可分配)
x(A(x)∧B(x))xA(x)∧x B(x)
合式公式»
令论述域为实数域, E(x,y): x=y; G(x,y):x>y,f(x,y): xy, 则
(1) ‘除非y0 x2=y不存在解’ 可符号化为 . (2) ‘存在一个x,对每一对y和z,使xy=xz’可符号化为 解: (1) xy(¬(G(y,0)∨E(y,0))¬ E(f(x,x),y)) 或 xy(E(f(x,x),y)G(y,0)∨E(y,0)).
把原子命题分解成 个体、谓词和量词, 并分别用符号表示
命题逻辑:
谓词逻辑:
用联接词联接 命题符号 用联接词联接 3 原子命题符号串
分析找出 简单命题
§2.1 命题符号化(2)
例1: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存在小于 0 的实数;(2)任意实数的平方都不小于 0. 解:设个体域为实数集,L(x,y): x小于y, f(x): x的平方 (1) x L(x,0) (2) x ┐L(f(x),0) 如果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设 R(x): x是实数 (1) x(R(x)∧L(x,0)) 特性谓词
天津理工大学《离散数学》教学教案(第二章)
47
《离散数学》教学教案
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统称为量词。 可以用个体、谓词和量词将命题符号化,并且可以刻划命题的内在结构以及命题之间 的关系。因此,引进个体、谓词和量词后,用形式符号表示命题的功能得到加强,表达意思 更加全面、确切。 例 2.1.4 符号化下列命题。 (1) 所有的人是要呼吸的。 (2) 任何整数或是正的或是负的。 (3) 有些人是聪明的。 (4) 有的人早饭吃面包。 解 (1) x( M ( x) H ( x)) , 其中 M ( x) : x 是人。 H ( x) : x 要呼吸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谓词演算的原子公式中不能出现命题联结词和量词。 定义 2.2.1 谓词演算的合式公式定义如下: (1)原子谓词公式是合式公式。 (2)若 A 是合式公式,则 A 也是合式公式。 (3)若 A 和 B 是合式公式,则 A B , A B , A B 与 A B 是合式公式。 (4)若 A 是合式公式, x 是 A 中出现的任何变元,则 xA 和 xA 都是合式公式。 (5)只有经过有限次地应用规则(1) 、 (2) 、 (3) 、 (4)所得到的公式是合式公式。 谓词演算的合式公式,简称为谓词公式(Predicate Formula)。 由定义可知,命题公式也是谓词公式,因此命题逻辑包含在谓词逻辑中。 谓词公式中的某些括号也可以省略,其规定与命题公式相同,但量词后若有括号则不能 省略。
P Q R 并不是永真式,所以借助命题演算的推理理论不能证明其为重言式。
45
《离散数学》教学教案
为了克服命题逻辑的局限性,我们有必要对原子命题的结构作进一步的细分,划分出 个体词、谓词和量词,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和逻辑关系、正确的推理形式和规则,这就是谓 词逻辑的基本内容。
第2章 谓词逻辑hhs
在命题逻辑中,主要研究以原子命题为基本单 位的复合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推理。 命题逻辑的推理具有很大的局:(1)所有 的人都是要死的;(2)苏格拉底是人;(3)苏 格拉底是要死的。 不难发现使用命题逻辑无法对上述三段论进行 推证。 为了解决这类推理问题,需要对命题内部进行 进一步分析,分析其中的个体、谓词、量词,研 究它们的形式结构和逻辑关系、正确的推理形式 和规则。 这些是谓词逻辑的基本研究内容。
陈述句
主语: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既可以表示一个 具体的事物,也可以表示一个抽象的概念, 一般称为个体。 谓语:用以刻画个体的性质和关系,一般称 为谓词。
例如:(1) 李四是优秀学生。(2) 张三是优秀学生。 (3) 4是偶数。(4) 武汉位于北京和广州之间。 上述语句中,李四、张三、4、武汉、北京、广州均是个体, “是三好学生”、“是偶数”、“位于…和…之间”都是谓词。 (1)、(2)、(3)句中的谓词用以指明个体的性质。(4)句中的谓词用以 指明个体之间的关系。
4/73
2.1 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
2.1.1 个体、谓词 2.1.2 命题函数 2.1.3 量词
定义2.1.2 由一个谓词(如P)和n个个体变元(x1, x2, …, xn) 组成的P(x1, x2, … , xn),称为n元原子谓词或n元命题函数, 简称n元谓词。 当n=1时,P称为一元谓词;当n=2时,P称为二元谓词; 当n=0时,P称为零元谓词。零元谓词即是命题。一元谓词刻 划了个体的性质,多元谓词刻划了个体之间的关系。 个体变元的取值范围称为个体域或论域。如果不事先 指明,认为论域是一切可以作为对象的东西的集合,这样的 论域称为全总个体域。
3/73
2.1 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
2.1.1 个体、谓词 2.1.2 命题函数 2.1.3 量词
第二章 谓词逻辑
例 将命题“没有最大的自然数”符号化。 解 命题中“没有最大的”显然是对所有的自然 数而言,所以可理解为“对所有的x,如果x是 自然数,则一定还有比x大的自然数”,再具体 点,即“对所有的x如果x是自然数,则一定存 在y,y也是自然数,并且y比x大”。令N(x):x 是自然数,G(x,y):x大于y,则原命题表示为: (∀x)(N(x)→(∃y)(N(y)∧G(y,x)))。
例 将语句“今天有雨雪,有些人会跌跤”符号 化。 解 本语句可理解为“若今天下雨又下雪,则存 在x,x是人且x会跌跤”。令R:今天下雨,S:今 天下雪,M(x):x是人,F(x):x会跌跤,则本语句 可表示为:R∧S→(∃x)(M(x)∧F(x))。 由于人们对命题的文字叙述含意理解的不同, 强调的重点不同,会影响到命题符号化的形式 不同。
③符号∃!称为存在唯一量词符,用来表达“恰有 一个”、“存在唯一”等词语;∃!x称为存在唯 一量词,称x为指导变元。 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存在唯一量词统称量词。 量词记号是由逻辑学家Fray引入的,有了量词 之后,用逻辑符号表示命题的能力大大加强了。
例 试用量词、谓词表示下列命题: ① 所有大学生都热爱祖国; ② 每个自然数都是实数; ③ 一些大学生有远大理想; ④ 有的自然数是素数。
2.3 约束变元与自由变元
定义2.3.1 给定一个谓词公式A,其中有一部 分公式形如(∀x)B(x)或(∃x)B(x),则称它为A的 x约束部分,称B(x)为相应量词的作用域或辖 域。在辖域中,x的所有出现称为约束出现,x 称为约束变元; B(x)中不是约束出现的其它个 体变元的出现称为自由出现,这些个体变元称 为自由变元。
如果在解答时,指明了个体域,便不用特 性谓词,例如在①、③中令个体域为全体大学 生,②和④中的个体域为全部自然数,则可符 号化为: ①(∀x)L(x) ③(∃x)I(x) ②(∀x)R(x) ④(∃x)P(x)
第2章-谓词逻辑1
2.1.2 量词
量词:分为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1.全称量词
对日常语言中的“一切”、“所有”、“凡”、 “每一
个”、“任意”等词,用符号“” 表示, x
表示
对个体域里的所有个体, xF(x)表示个体域
里的所有个体具有性质F.符号“”称为全称量 词.
若H(x, y)解释为: x大于y,当x, y,z都在实数中取值时,则
这个式子表示“若x大于y且y大于z,则x大于z” 。这 是一个永真式。
如果H(x, y)解释为: “x是y的儿子”, 当x, y,z都指人时, 则这个式子表示“若x为y的儿子 且y是z的儿子, 则x是z的儿子” 。这是一个永假式。
2.1.1 客体和谓词 命题是具有真假意义的陈述句。从语法上分析,一个陈
述句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在Lp中,为揭示命题内 部结构及其不同命题的内部结构关系,就按照这两部分 对命题进行分析,并且把主语称为个体或客体,把谓语 称为谓词。
客体:可以独立存在的具体事物或抽象的概念。 例如,电子计算机、李明、玫瑰花、黑板、实数、中国、 思想、唯物主义等,客体也可称之为主语。
x, y, z, …表示。相应地,表示具体或特定的客体 的词称为客体常项,常用小写英文字母a,b,c, …表 示。
同理,客体变元x,y具有关系L,记作L(x,y); 客体变元x, y, z具有关系A,记作A(x,y,z).
H(x)、L(x, y) 、A(x, y, z)本身并不是一个命题.只 有用特定的客体取代客体变元x, y, z后,它们才成 为命题。我们称H(x)、L(x, y) 、,默认为全总个体 域。对每个客体变元的变化范围,用特性谓词加 以限制.
离散数学第2章 谓词逻辑
33
§3 谓词公式与翻译
例5:凡是实数不是大于0,就是等于0或者小于0。 设R(x):x是实数。 P(x,0):x大于0。 Q(x,0):x等于0。 S(x,0):x小于0。 (x) (R(x) → ( P(x,0) Q(x,0) S(x,0) ) )
例:所有的人都是会死的。
设M(x):x是人。S(x):x是会死的。
个体域约定为{人类}:(x) (S(x))
全总个体域:
(x) ( M(x) → S(x) )
例:有一些人是不怕死的。
设M(x):x是人。F(x):x是不怕死的。
个体域约定为{人类}:(x) (F(x))
全总个体域:
(x) ( M(x) ∧ F(x) )
定义:在反映判断的句子中,用以刻划客体的性质或 关系的即是谓词。
5
§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法
客体,是指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它可以是具体 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张明,计算机,精神等。
表示特定的个体,称为客体常元,以a,b,c… 或带下标的ai,bi,ci…表示;
表示不确定的个体,称为客体变元,以x,y, z…或xi,yi,zi…表示。
4. 谓词中通常只写客体变元,因此不是命题,仅当 所有客体变元做出具体指定时,谓词才成为命题, 才有真值。
12
第二章 谓词逻辑
§1 谓词的概念与表示法 §2 命题函数与量词 §3 谓词公式与翻译 §4 变元的约束 §5 谓词演算的等价式与蕴含式 §6 前束范式 §7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13
§2 命题函数与量词
第2章谓词逻辑
例2-1.2 令S(x):x是聪明的。 若以全总个体域来讨论是否聪明这样的 属性,和人类的日常思维形式未免相违, 因此为深入研究命题方便,通常采用一 个谓词如P(x)来限制个体变元x的取值范 围,并把P(x)称为特性谓词。 例如,令P(x):x是大学生。在P(x)约束 的范围中讨论是否聪明是符合日常思维 的。
• 例2-1.1 令S(x):x是大学生。若x的论域为 某大学的计算机系中的全体同学,则S(x) 是真的;若x的论域是某中学的全体学生, 则S(x)是假的;若x的论域是某剧场中的观 众,且观众中有大学生也有非大学生的其 他观众,则S(x)是真值是不确定的。 • 通常,把一个n元谓词中的每个个体的论 域综合在一起作为它的论域,称为n元谓 词的全总论域。当一个命题没有指明论域 时,一般都以全总个体域作为其论域。
(3)量词
利用n元谓词和它的论域概念,有时还是不能 用符号来很准确地表达某些命题,例如令S(x): x是大学生,而x的个体域为某单位的职工,那 么S(x)可表示某单位职工都是大学生,也可表 示某单位有一些职工是大学生。为了避免理解 上的歧义,在谓词逻辑中,需要引入用以刻划 “所有的”、“存在一些”等用来表示个体常 项或变项之间数量关系的词,即量词。量词分 为以下两种。
§2-2-2 闭式
定义2-2.4 在公式(x)A(x)或(x)A(x)中,称x为 指导变元,A为相应量词的辖域。在x和x 的辖域中,x的所有出现都称为约束出现,A 中不是约束出现的其他变元均称为是自由出 现的。 注意:一般来说,如果量词后边只是一个原子 谓词公式时,该量词的辖域就是此原子谓词 公式。如果量词后边是括号,则此括号所表 示的区域就是该量词的辖域。如果多个量词 紧挨着出现,则后边的量词及其辖域就是前 边量词的辖域。
第二章 谓词逻辑
离散数学
第一章
例3 设Q(x,y)表示“x比y重”。 当x,y指人或物时,它是一个命题,但 若x,y指实数时,Q(x,y)就不是一个命题。
离散数学
第一章
例4 R(x)表示“x是大学生”。 如果x的讨论范围为某大学里班级中的学 生,则R(x)是永真式。 如果x的讨论范围为某中学里班级中的学 生,则R(x)是永假式。 如果x的讨论范围为一个剧场中的观众, 观众中有大学生也有非大学生,那么,对某些 观众,R(x)为真,对另一些观众,R(x)为假。 真值不理,若L(x,y)表示x小于y,那么 L(2,3) 表示一个命题:“2小于3”, 为真。 而 L(5,1) 表示一个命题:“5小于1”, 为假。 又如,A(x,y,z)表示一个关系“x加上y等于z” 则 A(3,2,5) 表示了真命题“3+2=5”,而A(1,2,4)表示了一个假命题 “1+2=4”。 从上述三个例子中可以看到 H(x),L(x,y),A(x,y,z) 中的x,y,z等都是客体变元。 它们很象数学中的函数,这种函数就是命题函数。
离散数学
第一章
3. 量词 使用上面所讲的一些概念,还不能用符号很好地表达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命题。 例如:S(x)表示x是大学生,而x的个体域为某单位的 职工。那么S(x)可以表示某单位职工都是大学生,也可以 表示某单位存在一些职工是大学生。 为了避免这种理解上的混乱,需要引入量词,以刻划 “所有的”和“存在一些’的不同概念。 例如: (1) 所有的人都是要呼吸的。 (2) 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考试。 (3) 任何整数或是正的或是负的。 这三个例子都需要表示“对所有的x”这样的概念,为此 ,引入符号: (x) 或 (x) 表示“对所有的x”。
离散数学
第一章
第2章 谓词逻辑
谓词逻辑
19
2、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理解为:“对所有x,若x是自然数,则存在y,y 也是自然数,且y>x”。
解:N(x):x是自然数,G(x,y):x>y,符号化为: (x)(N(x)(y)(N(y) ∧G(y,x))
理解为:“下句话是不对的‘存在一个x,x是自 然数且对一切自然数y,x均大于y’”。
谓词逻辑 25
例:
H(a,b), C(x)B(x), x(M(x)H(x)), x(M(x)C(x)B(x)), xy(M(x) H(x,y)L(x,y))
以上都是谓词公式。 以上出现的大写英文字母均是谓词符号。
谓词逻辑
26
练习
例 在个体域分别限制为(a)和(b)条件时, 将下面的命题符号化: (1)对任意的x,都有 x2-5x+6 =(x-2)(x-3) (2)存在x,使得x+1=0。 其中:(a)个体域D1为自然数集合。 (b)个体域D2为实数集合。
命题函数本身不是命题。但是客体变元在哪些范围 内取特定的值,对是否称为命题及命题的真值有极 大的影响。 有限个简单命题函数用联结词联结而形成的表达式 称为复合命题函数。
谓词逻辑 12
量词:
全称量词:
“所有的”,“任何一个”,“每一个”,“凡是”, “一切”表示个体域中每一个,用符号“”表示, 称为全称量词。 例1: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所有人都要呼吸 (2)每个人都是要死的
谓词逻辑 9
同一个n元谓词,取不同的客体,真假会不同。 例:A(x):x是大学生。 A(a) 真值可能为真,而 A(b)真值可能为假。 对于同一谓词,个体域D不同,真值可能也不同。 例:对于A(x),x是大学生。 如D={大学生全体}, A(x) 是重言式。 如D={学生全体}, A(x) 仅是可满足式。 如D={计算机全体}, A(x) 是永假式。 单独的个体词和谓词不能构成命题,将个体词和 谓词分开不是命题。 谓词不是命题,确定的个体将使其相应的谓词成 为一个命题,这是使谓词转化成命题的一个方法。
第二章 谓词逻辑-最终版
河南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
2-1 谓词逻辑中的基本概念与表示 学习目标: 描述 “张三是河工大的学生”。 “李四是河工大的学生”。
内容 谓词 n元谓词。
河南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
谓词逻辑的引入
命题是具有真假意义的陈述句。 从语法上分析,这种句子一般有主语和谓语。 如:“我是大学生”,。 “我”:主词、主语(一般是客体),是句子叙述 的主体,指出句子要表达、描述的人或物; “是大学生”:谓词 (用来描述或判定客体性质、 特征或客体之间关系的词项) 如:“3大于2” 3和2都是客体,而“大于”是谓词。 对应的,在研究命题内部结构时,把这两部分称 为客体(或个体)、谓词。
河南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
例:语句“x>3”不是命题,含有不确定的 x,该语句 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变量x,即语句的主语, 第二部分为语句的谓词“大于3”,表示主语的一 个性质。 可以用 P(x) 表示语句“ x > 3” 。其中 P 表示谓词 “大于3”,x为变量。 一旦给变量x赋值, P(x) 就成为命题。 ??问题: P(4)和P(2)的含义和值是什么? P(4):4>3,真值:T P(2) :2>3,真值:F
河南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
将命题函数→命题的两种方法
1)将变元取定具体的值。 如:A(x):x是素数。A(2):2是素数(真命题)
A(6):6是素数(假命题)
2)将谓词量化。如(x)P(x), (x)P(x)。
河南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
命题函数举例
例 . 设 S(x) 表示“ x 学习很好” , W(x) 表示“ x 工作很 好”, A(x)表示“ x身体好” S(x) 表示“x学习不是很好”, S(x) ∧W(x) 表示“x学习和工作都很好”。 A(x)→(S(x)∧W(x)) 表示“如果x身体不好,则x的学习与工作都不 会好”。 S(x), W(x)是简单命题函数, 而S(x), S(x)W(x), A(x)→(S(x)∧W(x))是 复合命题函数。
第二章谓词逻辑1.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
第二章 谓词逻辑一、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12.谓词逻辑·谓词和个体词·量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个体域·量词的辖域·自由个体变项和约束个体变项·一阶谓词逻辑什么是谓词逻辑在第一章中,我们知道,命题逻辑的根本特征,就在于把原子命题作为基本的单位,对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不再进行分析。
在思维实际中,有时我们不涉及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例如,命题推理只涉及命题之间的关系,这时命题逻辑的工具就足够了。
但在更多的情况下需要涉及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
例如:推理1: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推理1包括三个不同的原子命题,经过相应的设定后,它的真值形式是()r q p →∧。
这不是一个重言式。
因此,这个显然有效的推理在命题逻辑个被判定无效。
这是因为,推理1的有效性的根据不在原于命题之间的关系,而在于原子命题内部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命题逻辑无法解决这样的推理的判定问题。
传统逻辑中的词项逻辑把原子命题进一步分析为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的合式构成,这样它就能处理命题逻辑所无法处5理的许多推理,如推理1这样的三段论。
但是,词项逻辑的处理能力有着很大的局限。
例如: 推理2:所有的罪犯或者是故意犯罪,或者是过失犯罪。
有些罪犯不是故意犯罪。
因此,有些罪犯是过失犯罪。
这个有效性同样明显的推理的判定,命题逻辑解决不了,词项逻辑同样解决不了。
为了更为有效和尽量不失—般性地解决推理的判定,需要提出新的逻辑工具,进—步分析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
这就是谓词逻辑的任务。
在谓词逻辑中,原子命题被进一步分析为谓词、个体词、量词和联结词这样几个基本成分。
谓词、个体词和量词是谓词逻辑中新引入的概念,联结词作为符号就是真值联结词。
谓词逻辑——精选推荐
第二章谓词逻辑在命题逻辑中,我们把原子命题看作命题演算和推理的基本单位,是不可再分的整体。
因而命题逻辑无法研究命题的内部结构及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甚至无法有效地研究一些简单的推理。
例如,著名的“苏格拉底三段论”:凡是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我们知道,这个推理是正确的,但用命题逻辑无法说明这一点。
设p:凡人都是要死的;q:苏格拉底是人;r: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则“苏格拉底三段论”可符号化为(p∧q)→r。
显然(p∧q)→r不是重言式。
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推理,需要对原子命题做进一步的分析。
2.1 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2.1.1 个体与谓词我们可以将原子命题的结构分解为个体和谓词。
定义2.1-1 个体(Individual):个体是我们思维的对象,它是具有独立意义、可以独立存在的客体。
谓词(Predicate):谓词是表示一个个体的性质或若干个个体之间的关系的词。
个体和谓词一起构成了原子命题中的主谓结构。
例2.1-1⑪海水是咸的。
⑫张强与张亮是兄弟。
⑬无锡位于上海与南京之间。
⑪、⑫、⑬都是原子命题,其中海水、张强、张亮、无锡、上海和南京都是个体,“…是咸的”、“…与…是兄弟”和“…位于…与…之间”都是谓词。
⑪中的谓词描述了一个个体的性质,称为一元谓词,⑫中的谓词表示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二元谓词,⑬中的谓词表示三个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三元谓词。
依次类推,我们将描述n个个体之间关系的谓词称为n元谓词,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谓词。
为方便起见,将命题称为零元谓词。
例如,例2.1-1中的三个谓词可符号化为:P(x):x是咸的;Q(x,y):x与y是兄弟;R(x,y,z):x位于y和z之间。
这里P 、Q 和R表示的都是具体的谓词,称为谓词常元;否则称为谓词变元。
P(x)、Q(x,y)和R(x,y,z)等都是谓词表示的函数形式,通常称为谓词函数,简称为谓词。
然而,仅仅一个谓词,即使是谓词常元,也不能构成一个命题。
1第2章谓词逻辑本章重点:谓词与量词,公式与解释,前束范式,谓词....
第2章 谓词逻辑本章重点:谓词与量词,公式与解释,前束范式,谓词逻辑推理证明.一、重点内容1. 谓词与量词谓词,在谓词逻辑中,原子命题分解成个体词和谓词. 个体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客体,它可以是具体事物或抽象的概念。
谓词是用来刻划个体词的性质或事物之间关系的词. 个体词分个体常项(用a ,b ,c ,…表示)和个体变项(用x ,y ,z ,…表示);谓词分谓词常项(表示具体性质和关系)和谓词变项(表示抽象的或泛指的谓词),用F ,G ,P ,…表示.注意,单独的个体词和谓词不能构成命题,将个体词和谓词分开不是命题.量词,是在命题中表示数量的词,量词有两类:全称量词∀,表示“所有的”或“每一个”;存在量词∃,表示“存在某个”或“至少有一个”.在谓词逻辑中,使用量词应注意以下几点:(1) 在不同个体域中,命题符号化的形式可能不同,命题的真值也可能会改变.(2) 在考虑命题符号化时,如果对个体域未作说明,一律使用全总个体域.(3) 多个量词出现时,不能随意颠倒它们的顺序,否则可能会改变命题的含义.谓词公式只是一个符号串,没有什么意义,但我们给这个符号串一个解释,使它具有真值,就变成一个命题. 所谓解释就是使公式中的每一个变项都有个体域中的元素相对应.在谓词逻辑中,命题符号化必须明确个体域,无特别说明认为是全总个体域。
一般地,使用全称量词∀,特性谓词后用→;使用存在量词∃,特性谓词后用∧.2. 公式与解释谓词公式,由原子公式、联结词和量词可构成谓词公式(严格定义见教材). 命题的符号化结果都是谓词公式.例如∀x (F (x )→G (x )),∃x (F (x )∧G (x )),∀x ∀y (F (x )∧F (y )∧L (x ,y )→H (x ,y ))等都是谓词公式. 变元与辖域,在谓词公式∀xA 和∃xA 中,x 是指导变元,A 是相应量词的辖域. 在∀x 和∃x 的辖域A 中,x 的所有出现都是约束出现,即x 是约束变元,不是约束出现的变元,就是自由变元. 也就是说,量词后面的式子是辖域. 量词只对辖域内的同一变元有效.换名规则,就是把公式中量词的指导变元及其辖域中的该变元换成该公式中没有出现的个体变元,公式的其余部分不变.代入规则,就是把公式中的某一自由变元,用该公式中没有出现的个体变元符号替代,且要把该公式中所有的该自由变元都换成新引入的这个符号.解释(赋值),谓词公式A 的个体域D 是非空集合,则 (1) 每一个常项指定D 中一个元素; (2) 每一个n 元函数指定D n 到D 的一个函数;(3) 每一个n 元谓词指定D n 到{0,1}的一个谓词;按这个规则做的一组指派,称为A 的一个解释或赋值.在有限个体域下,消除量词的规则为:如D ={a 1,a 2,…,a n },则)(...)()()()(...)()()(2121n n a A a A a A x xA a A a A a A x xA ∨∨∨⇔∃∧∧∧⇔∀谓词公式分类,在任何解释下,谓词公式A 取真值1,公式A 为逻辑有效式(永真式);在任何解释下谓词公式A 取真值0,公式A 为永假式;至少有一个解释使公式A 取真值1,公式A 称为可满足式.3. 前束范式 一个谓词公式的前束范式仍是谓词公式. 若谓词公式F 等值地转化成B x Q x Q x Q k k ...2211那么B x Q x Q x Q k k ...2211就是F 的前束范式,其中Q 1,Q 2,…,Q k 只能是∀或∃,x 1,x 2,…,x k 是个体变元,B 是不含量词的谓词公式.每个谓词公式F 都可以变换成与它等值的前束范式. 其步骤如下:① 消去联结词→,↔,⎺∨;② 将联结词⌝移至原子谓词公式之前;③ 利用换名或代入规则使所有约束变元的符号均不同,并且自由变元与约束变元的符号也不同;④将∀x ,∃x 移至整个公式最左边;⑤ 得到公式的前束范式.4.谓词逻辑的推理理论 谓词演算的推理是命题演算推理的推广和扩充,命题演算中的基本等值公式,重言蕴含式以及P ,T ,CP 规则在谓词演算中仍然使用. 在谓词演算推理中,某些前提和结论可能受到量词的限制,为了使用这些推理,引入消去和附加量词的规则,有US 规则(全称量词消去规则),UG 规则(全称量词附加规则),ES 规则(存在量词消去规则),EG 规则(存在量词附加规则)等,以便使谓词演算公式的推理过程可类似于命题演算的推理进行.二、实例例2.1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 有某些实数是有理数;(2) 所有的人都呼吸;(3)每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注意:一般地,全称量词“∀”后,跟蕴含联结词“→”;存在量词“∃”后,跟合取联结词“∧”.解 (1) 设R (x ):x 是实数,Q (x ):x 是有理数。
离散数学第二章谓词逻辑
则xP和xP都是谓词公式
(5)当且仅当能够有限次地应用(1)-(4)所得到的
式子是谓词公式
二、谓词公式的概念
谓词公式是命题公式的扩展,约定最外层圆括号可 以省略,但量词后面若有括号则不省略。
例如 (P(x,y)→(Q(x)→R(y,z)))
P(x,y,z)∧(P(x,y,z)→Q)
y((A(x)∧A(y))→F(x,y,0))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例2.2.6 翻译命题
甲村人与乙村人都同姓。
解 设A(x):x是甲村人。 B(y):y是乙村人。 P(x,y):x与y同姓。 (1)全总个体域 xy((A(x)∧B(y))→P(x,y)) (2)x的论域:甲村人 xy(P(x,y)) y的论域:乙村人
1.令F(x):x是金属。G(y):y是液体。H(x,y):x可以溶解在y 中。则命题“任何金属可以溶解在某种液体中。”可翻译 为( )。 A.x(F(x)∧y(G(y)∧H(x,y))) B.xy(F(x)→(G(y)→H(x,y))) C.x(F(x)→y(G(y)∧H(x,y))) D.x(F(x)→y(G(y)→H(x,y))) 2.令F(x):x是火车。G(y):y是汽车。H(x,y):x比y快。则命 题“某些汽车比所有火车慢。”可翻译为( )。 A.y(G(y)→x(F(x) ∧H(x,y))) B.y(G(y)∧x(F(x)→H(x,y))) C.xy(G(y)→(F(x)∧H(x,y))) D.y(G(y)→x(F(x)→H(x,y)))
由一个谓词常量或谓词变量A,n(n≥0)个个体变量 x1,x2,…,xn组成的表达式A(x1,x2,…,xn) 注意:0元谓词是命题,谓词逻辑是命题逻辑的扩 展。
第二章 谓词逻辑 1.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
第二章谓词逻辑一、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12.谓词逻辑·谓词和个体词·量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个体域·量词的辖域·自由个体变项和约束个体变项·一阶谓词逻辑什么是谓词逻辑在第一章中,我们知道,命题逻辑的根本特征,就在于把原子命题作为基本的单位,对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不再进行分析。
在思维实际中,有时我们不涉及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例如,命题推理只涉及命题之间的关系,这时命题逻辑的工具就足够了。
但在更多的情况下需要涉及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
例如:推理1: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推理1包括三个不同的原子命题,经过相应的设定后,它的真值形式是()r∧。
这不p→q是一个重言式。
因此,这个显然有效的推理在命题逻辑个被判定无效。
这是因为,推理1的有效性的根据不在原于命题之间的关系,而在于原子命题内部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命题逻辑无法解决这样的推理的判定问题。
传统逻辑中的词项逻辑把原子命题进一步分析为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的合式构成,这样它就能处理命题逻辑所无法处5理的许多推理,如推理1这样的三段论。
但是,词项逻辑的处理能力有着很大的局限。
例如:推理2:所有的罪犯或者是故意犯罪,或者是过失犯罪。
有些罪犯不是故意犯罪。
因此,有些罪犯是过失犯罪。
这个有效性同样明显的推理的判定,命题逻辑解决不了,词项逻辑同样解决不了。
为了更为有效和尽量不失—般性地解决推理的判定,需要提出新的逻辑工具,进—步分析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
这就是谓词逻辑的任务。
在谓词逻辑中,原子命题被进一步分析为谓词、个体词、量词和联结词这样几个基本成分。
谓词、个体词和量词是谓词逻辑中新引入的概念,联结词作为符号就是真值联结词。
谓词和个体词我们通过以下实例来说明什么是谓词和个体词。
(1) 这张桌子是方的。
(2) 陈先生是贾女土的丈夫。
显然,以上两个命题都是原子命题。
在(1)中,今F(x)表示“x是方的”,a表示“这张桌子”,这样,F(a)就表示“这张桌子是方的”,也就是说,命题(1)的表达式是F(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谓词逻辑一、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12.谓词逻辑·谓词和个体词·量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个体域·量词的辖域·自由个体变项和约束个体变项·一阶谓词逻辑什么是谓词逻辑在第一章中,我们知道,命题逻辑的根本特征,就在于把原子命题作为基本的单位,对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不再进行分析。
在思维实际中,有时我们不涉及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例如,命题推理只涉及命题之间的关系,这时命题逻辑的工具就足够了。
但在更多的情况下需要涉及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
例如:推理1: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推理1包括三个不同的原子命题,经过相应的设定后,它的真值形式是()r q p →∧。
这不是一个重言式。
因此,这个显然有效的推理在命题逻辑个被判定无效。
这是因为,推理1的有效性的根据不在原于命题之间的关系,而在于原子命题内部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命题逻辑无法解决这样的推理的判定问题。
传统逻辑中的词项逻辑把原子命题进一步分析为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的合式构成,这样它就能处理命题逻辑所无法处5理的许多推理,如推理1这样的三段论。
但是,词项逻辑的处理能力有着很大的局限。
例如:推理2:所有的罪犯或者是故意犯罪,或者是过失犯罪。
有些罪犯不是故意犯罪。
因此,有些罪犯是过失犯罪。
这个有效性同样明显的推理的判定,命题逻辑解决不了,词项逻辑同样解决不了。
为了更为有效和尽量不失—般性地解决推理的判定,需要提出新的逻辑工具,进—步分析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
这就是谓词逻辑的任务。
在谓词逻辑中,原子命题被进一步分析为谓词、个体词、量词和联结词这样几个基本成分。
谓词、个体词和量词是谓词逻辑中新引入的概念,联结词作为符号就是真值联结词。
谓词和个体词我们通过以下实例来说明什么是谓词和个体词。
(1) 这张桌子是方的。
(2) 陈先生是贾女土的丈夫。
显然,以上两个命题都是原子命题。
在(1)中,今F(x)表示“x 是方的”,a 表示“这张桌子”,这样,F(a)就表示“这张桌子是方的”,也就是说,命题(1)的表达式是F(a)。
这里,F 就是谓词,表示“方”这种性质;x 和a 就是个体词,表示具有“方”这种性质的个体。
其中,x 称为个体变项,它只表示某一个个体,而不表示一个确定的个体;a 称为个体常项,它表示一个确定的个体,即这张桌子。
在(2)中,令H(x ,y)表示“x 是y 的丈夫”,a 表示陈先生,b 表示贾女士,这样,H(a ,b)就表示“陈先生是贾女士的丈夫”,也就是说,命题(2)的表达式是H(a ,b)。
这里,H 是谓词,表示某人是某人的丈夫”这种关系,x 、y 和a 、b 是个体词,同样,x 和y 是个体变项,a 和b 是个体常项。
刻画一个个体的性质的谓词称为一元谓词,刻画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的谓词称为二元谓词,一般地,刻画n 个个体之间的关系的谓词称为n 元谓词。
显然,谓词不能脱离个体词而独立存在。
如果一个谓词符号表示的是一个具体谓词,即表示某种确定的性质或关系,则称为谓词常项;如果表示的是某个不确定的谓词,则称为谓词变项。
相应地,个体词也分为个体常项和个体变项,已如上述。
约定:以大写英文字母F 、G 、H …表示谓词常项或谓词变项,以小写字母a 、b 、c 、d …表示个体常项,以小写字母x 、y 、z 、u 、v 、w …表示个体变项。
一般地,如果F 是n 元谓词,则它的表达式也可记为F(n x x x ,,,21 )。
其中,n x x x ,,,21 称为谓词F 的主目。
量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一个包含个体变项的谓词表达式不是命题。
例如,上面的例句(1)中F(x)断定“x 是方的”,但由于x 是个体变项,因而F(x)没有真假,不是命题。
如何使F(x)这样没有真假的表达 式变为有真假的命题呢?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用个体常项取代个体变项,例如,令a 表示“这张桌子”,则F(a)就表示“这张桌子是方的”,这是命题,有真假。
这种方法称为解释。
后而将对此作进一步讨论。
第二种方法,对个体变项进行量化。
例如,对F(x)我们进一步断定,对所有的x 来说,F(x)成立;或者断定,至少存在一个x ,F(x)成立。
也就是断定所有的个体都是方的,或者断定至少存在一个个体是方的。
这样的断定就是命题,它们有真假。
在量化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量词。
量词分为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全称量词断定所有的个体都具有相关谓词所表示的性质或关系;存在量词断定存在(即至少有一个)个体具有相关谓词所表示的性质或关系。
∀表示全称量词,∃表示存在量词。
∀x F(x)表示“任一x 具有F 这种性质”。
∃x F(x)表示“存在x 具有F 这种性质”。
∀x ∀y G(x ,y)表示“任一x 和任一y 具有关系G ”。
∀x ∃yG(x ,y)表示“对任一x ,存在y ,x 和y 具有关系G ”。
∃x ∀yG(x ,y)表示“存在x ,对任一y ,x 和y 具有关系G ”。
∃x ∃yG(x ,y)表示“存在x ,并且存在y ,x 和y 具有关系G ”。
例如,令x 和y 表示自然数,即个体变项的取值范围是自然数,F(x)表示“x 是偶数”, G(x ,y)表示“x >y ”,则:∀x F(x)断定“任一自然数都是偶数”,这是个假命题。
∃x F(x)断定“存在自然数是偶数”,这是个真命题。
∀x ∀y G(x ,y)断定“任一自然数x 和任一自然数y ,都满足x >y ”,这是个假命题。
∀x ∃y G(x ,y)断定“对任一自然数x ,都存在自然数y ,满足x >y(即没有最小的自然数)”,这是个假命题。
∃x ∀yG (x ,y)断定“存在自然数x ,对任一自然数y ,满足x >y(即存在最大的自然数)”,这是个假命题。
∃x ∃y G(x ,y)断定“存在自然数x ,并且存在自然数y ,满足x >y ”,这是个真命题。
个体域量词直接刻画个体变项的量化。
这样,个体变项的取值范围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同—个带量词的命题,由于个体变项的取值范围不同,可以具有不同的真假值。
例如,令F(x)表示“x有思想”,那么,如果x的取值范围是人,则∀x F(x)断定“所有的人都有思想”,是真命题;而如果x的取值范围是动物,则∀x F(x)断定“所有的动物都有思想”,就成为假命题。
再如,在上面的讨论中,个体变项的取值范围是自然数,因而∀x∃y G(x,y)断定“没有最小的自然数”,是个假命题;但是,如果个体变项的取值范围改为整数,则∀x∃y G(x,y)变为断定“没有最小的整数”,这是个真命题。
个体变项的取值范围称为个体域。
个体域可根据需要作特殊的限制;如果不作特殊的限制,个体域就是指全域,即由所有能被思考的对象组成的域。
∀x F(x)和F(x)的含义是不同的。
∃x F(x)是断定存在个体具有性质F,这是命题。
如果至少有一个这样的个体存在,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
而F(x)则只表示某个不确定的个体具有F这种性质,至于这样的个体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话是哪一个,都没有断定,因而不是命题。
∃x F(x)和F(a)的含义也是不同的。
∃x F(x)只是断定存在个体具有性质F,至于是哪一个个体,没有断定;F(a)则具体断定个体常项a所表示的那个个体具有性质F。
因此,如果∃x F(x)真,F(a)未必真;而如果F(a)真,则∃x F(x)一定真。
量词的辖域·约束个体变项和自由个体变项在一个表达式中,量词的约束范围称为量词的辖城。
约定:紧靠量词的括号内的表达式是该量词的辖域,括号外的则不是;如果紧靠量词没有括号,那么,紧靠量词的不包含联结词的表达式是该量词的辖域,其他的则不是。
例如:(1) ∃x F(x) ∨G(x)(2) ∃x(F(x)∨G(x))在这两个表达式中,带横线的部分分别表示∃x的辖域。
在相关量词的辖域中出现的个体变项,称为被量词约束的个体变项,简称约束个体变项;不被量词约束的个体变项称为自由个体变项。
例如,在F(x)和G(x,y)中,x和y都是自由个体变项;在∀x F(x)和∃x∀y G(x,y)中,x和y都是约束个体变项;在∀xG(x,y)中,x是约束个体变项,y是自由个体变项。
再如,在上面的(1)式中,F(x)中的x是约束个体变项,而G(x)中的x是自由个体变项。
(2)式中,x都是约束个体变项。
也就是说,在同一个表达式中,同一个个体变项可以既作为约束个体变项,又作为自由个体变项出现。
一个体变项在它的量词的辖域中出现,称为约束出现:否则,称为自由出现。
一个体变项在一公式中是自由的,当且仅当它在该公式中至少有一次自由出现;一个体变项在一公式中是约束的,当且仅当它在该公式中至少有一次约束出现。
也就是说,一个体变项在一公式中可以既是自由的,又是约束的。
因此,x在(1)式中既是自由的,又是约束的;而在(2)式中是约束的,不是自由的。
什么是一阶谓词逻辑上面讨论的谓词逻辑,是一阶谓词逻辑。
其中,谓词表达的性质和关系,只是个体的性质和个体之间的关系;量词只是对个体变项进行量化。
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统称对象的属性。
问题在于,不光个体具有属性,属性本身也有属性,属性的属性仍然有属性,如此等等。
例如,“这面红旗”作为个体,具有“红色”这种性质,而“红色”这种性质,具有“鲜艳”这种性质。
因此,“红色”是个体的属性,而“鲜艳”则是属性的属性,自然同时也是个体的属性。
再如,“大张”和“小李”两个个体具有“同乡”这种关系,而“同乡”这种关系,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和b是同乡,并且b和c是同乡,则a和c是同乡)。
因此,“同乡”是个体的属性,面“传递”则是属性的属性。
因此,在谓词逻辑中,表达同性的谓词具有层次,这就是渭词的阶。
所谓一阶谓词,就是只刻画个体属性的谓词。
一阶谓词的主目中,只出现个体变项。
当我们说存在某些个体,具有“红色”这种性质,这是在对个体变项进行量化;当我们说存在某些性质具有“鲜艳”这种性质,我们就是在对谓词变项进行量化了。
当我们涉及谓词的谓词,或者对谓词变项进行量化时,就进入了高阶谓词逻辑。
高阶逻辑的许多问题,可以化归为一阶逻辑。
我们只讨论一阶逻辑。
概括地说,一阶谓词逻辑,就是其中的谓词都是一阶谓词,其中的量词只刻画个体变项的量化。
13.谓词逻辑层次上自然语言的符号化现在,我们可以在一阶谓词逻辑的层次上,对自然语言进行符号化,这是对日常思维进行比命题逻辑更深入一步的逻辑分析的基础。
以下的讨论,都通过实例说明。
直言命题的表达式在传统逻辑中,断定个体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原子命题称为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全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和特称否定命题。
我们先讨论这四种基本命题的符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