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苦参

中药知识:苦参
中药知识:苦参

关于苦参,我有两件事印象比较深刻。

第一件事是刚参加工作时,问老师傅,十八反中苦参反不反藜芦,老师傅说所有带参的药名都尽量避开,当然干了这么长时间了,藜芦这个药好像在方子里一次也没有见过。

第二件事是记得是一个顾客手写的药方,好像就三味药,其中一味是苦参子,当时是夜班,我给顾客说我们只有苦参的根,没有苦参的种子,顾客说上次抓的时候有。我立即给老师傅打电话方知是鸦胆子。

苦参苦参其根黄色,长五七寸许,两指粗细。三五茎并生,苗高三二尺。叶碎,青色,极似槐叶, 故名水槐。春生冬凋,其花黄白,七八月结角如萝卜子,角内有子二三粒,如小豆而坚。

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通常春、秋两季采挖,切去根头,除去细根、泥土,趁鲜切片晒干。别名川参,牛参,水槐根,地槐根,地骨,地参。

处方中写苦参指生苦参。为原药材去杂质及芦头和须根,洗净晒干,切片入药者。炒苦参为苦参片用麸炒至微黄入药者。苦参炭为苦参片用武火炒至外面焦黑,里面焦黄,存性,而后入药者。生品苦寒之性甚强,炒制后苦寒作用减弱,炒炭之后收涩止血作用加强。

苦参味苦,性寒。归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可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

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

苦参,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为纯阴纯降之品,达心脾而及肾,三经湿热尽蠲除。苦以燥脾胃之湿,兼泄气分之热,寒以除血分之热。其退热泄降荡涤湿火之功苦愈甚燥尤烈,较之黄连力量益烈。故清热燥湿是苦参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可燥湿止带,如用苦参配入二妙散。可清肠止痢,湿热蕴结大肠,传导失司,气血壅滞,肠间血络受损化为脓血下痢。临床常与黄连配伍,两药合用更增清热燥湿之功,治疗湿热所致之下痢或泄泻。可除湿退黄,苦参具有良好的除湿热退黄疸之功,临床常与梔子、龙胆草等同用治疗湿热蕴蒸黄疸尿赤。另苦参能利尿、清利膀胱湿热以司气化而通淋涩。常与公英、石韦、萹蓄、瞿麦等配伍以清热利尿,治疗湿热蕴结小便不利,灼热涩痛。临床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妊娠小便不利,加琥珀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小便不利均取得满意疗效。

苦参外用可祛风杀虫。苦燥湿,寒除热,故有袪风止痒燥湿杀虫之功。正如李时珍所云:热生风,湿生虫,故能治风杀虫”临床常用来治疗湿热风毒所致的疥癣、阴痒、麻风、皮肤瘙

痒等证。苦参燥湿杀虫之药也,湿热生虫者苦参汤洗之。若内服,苦参常与荆芥配伍以治心肺积热,肾脏风毒攻于皮肤、疥癞、瘙痒难忍等一切风疾。

常用外用方法有: 煎煮泡浴法:苦参放入到水中煎煮30分钟,待水温降至适宜温度时浸浴全身。

苦参熏洗法:苦参放入到水中煎煮30分钟,趁热熏洗患处,并用毛巾蘸水热敷。现在已经逐渐入夏,当然我们这里现在气温还是比较舒适的,以后气温也会逐渐升高。春暖花开,于是就有了各种昆虫叮咬。这里针对这些皮肤问题我给大家推荐苦参汤。苦参汤出自清代名医高秉钧所著《疡科心得集》,由野菊花、银花、苦参、石菖蒲、黄柏、白芷等组成, 能清热除湿,祛风止痒。外用则具有抗炎、抗菌、消肿、抗过敏等多种药理作用,其止痒效果显著,对于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一般使用一次可止痒。本品可煮液涂擦、清洗。苦参汤为中药外用制剂,虽然疗效较外用激素药膏差,但其副作用少,能避免激素因长期使用导致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以及停用激素类药膏后出现病情复发、加重等。

苦参脾胃虚寒者忌服,反藜芦,不宜与藜芦同用。沉寒败肾必有五更泄利之病,苦寒泻肾必有少腹作痛之。苦参味苦而寒,气沉而降,败肾而泻肾。而五更泄利,小腹作痛必不能免矣苦参鉴别要点如下:

苦参个:根呈圆柱形,下部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有明显纵皱纹及横长皮扎,栓皮破裂后向外卷曲,剥落处显黄色,光滑。质坚韧难折断,折断面纤维性,味极苦。以条匀,不带疙瘩头,断面色黄白,皮细无须根,味苦者为佳。

苦参片:切断面皮部与中心有明显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可见同心性环纹。中间枯朽者药效降低。以大小均匀,色黄白,味苦者佳。

苦参虽然易储存但是易虫易霉,米购时应注意是否生虫,判断苦参是否生虫,可以拿起一包苦参(一般是一公斤),上下蹲蹲,然后看看底部是否密布细小的粉末,还有就是看看包装上有没有虫卵。另闻一闻是否有霉味。

后记

容易生虫饮片:党参,当归,独活,白芷,防风,板蓝根,泽泻,全瓜蒌,苡米,杏仁,菊花,金银花,北沙参,天花粉,桔梗,灵芝,,苦参,大黄,地榆等。

易发霉饮片:天门冬,怀牛膝,独活,玉竹,白果,全瓜篓,党参,当归,毛知母,紫毙,菊花,红花,金银花等。

易泛油饮片:独活,火麻仁核桃仁,当归,怀牛膝,云木香,前胡,川茸,白术,苍术等。

易变色饮片:月季花,梅花,玫瑰花,款冬花,红花,山茶花,金银花,扁豆花等。

易失去气味饮片:霍香,香蕎,紫苏,薄荷,佩兰,荆芥,细辛,肉桂,花椒,月季花,玫瑰花,吴茱萸,八角茴香,丁香,厚扑,独活,当归等。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一、中医药基本知识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2.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4.五行与五脏的关系: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5.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 6.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7.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8.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9.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10.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1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 华在爪,在窍为目。 1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13.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14.气、血、津液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气能 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摂津、津能载气,津血同源。 15.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16.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7.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 18.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19.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20.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2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 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22.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23.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 动血,火易致肿疡。 24.奇经八脉是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25.中医“治未病”包括哪几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 答案参照《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印会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二、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 1.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2.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3.四物汤:生地黄、川芎、当归、芍药

中药科普知识

中药科普知识 “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中药也不能滥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翁维良日前指出,不合理使用中药也会引起有害反应。他提醒公众,应谨慎使用中药制品。 翁维良指出,因不合理使用中药制品而引起的有害反应,通常可以概括为以下十六种情况: 有些中药含有有毒成分,如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 有些中药不含有毒成分,但过量服用也会引起中毒,如过量服用肉桂就会引起血尿; 辩证用药不当可能引起有害反应,如给肝阳上亢病人服用细辛、肉桂等,等于火上加油; 中药来源品种不当可能引起有害反应,如桑寄生本无毒,但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桑寄生就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 有些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会引起有害反应,如经过炮制后的法半夏没有什么毒性,但生半夏却是有毒的; 中药煎煮不当也会引起有害反应,一般认为煎煮时间不足可能引起毒性反应; 误服误用中药十分危险,如把香加皮当作五加皮使用,就会发生洋地黄样中毒; 受到污染或变质的中药,也会引起有害反应; 用药途径不当,如作为肌肉注射用的中药注射液被用于静脉注射,就很容易发生有害反应; 用药时间过长也不好,如黄花夹竹桃含有强心苷,长期使用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反应; 有些中药相互间可产生化学反应,如果配伍不当将引起有害反应,如藜芦就不宜与人参等补益类药同时使用; 中西药之间也有配伍禁忌,如山楂、五味子、乌梅等与磺胺同时使用就会引起血尿;

年龄、性别与体质差异也会引起有害反应,如妇女哺乳期就对许多药物反应敏感; 中药注射剂质量不好,当中含有有害物质、杂质、植物蛋白等,可以引起有害反应; 外用制剂辅料,如白酒、酒精、醋等使用不当也会引起有害反应; 此外,中药假冒伪劣品种可直接导致有害反应。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汇总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一、最佳选择题 1. 中医理论认为“症”、“证”、“病”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证” 的是( ) A. 感冒B. 咳嗽 C. 风寒犯肺 D. 鼻痒喷嚏 E. 恶寒发热 2. 根据阴阳相互关系,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属于阴阳的( ) A. 相互交感 B. 对立制约 C. 互根互用 D. 消长平衡 E. 相互转化 3. 具有调节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 ) A. 营气 B. 宗气 C. 元气 D. 卫气 E. 真气 4. 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 A. 带脉 B. 冲脉 C. 任脉 D. 督脉 E. 阴维脉 5. 某男,20岁。身体偏热,多动、好兴奋,其体质类型应辨为( ) A. 偏阴质 B. 偏阳质 C. 瘀血质 D. 痰湿质 E. 阴阳平和质 7. 中医诊断用以分辨邪正盛衰的纲领是( ) A. 阴阳 B. 表里 C. 寒热 D. 虚实 E. 气血 8. 根据常见病辩证论治的理论,时行感冒的治法是( ) A. 辛温解表 B. 辛凉解表 C. 清热解毒 D. 益气解表 E. 清热凉血 9. 可参考哮喘证辩证论治的西医疾病是( ) A. 上呼吸道感染 B. 多种神经症 C. 慢性肾脏疾病 D. 肺源性心脏病 E. 胃食管反流病 10. 某男,62岁。患胸痹5年,胸痛胸闷,唇舌紫暗,脉涩。其证当属于 A. 寒凝心脉 B. 痰瘀痹阻

C. 气虚血瘀 D. 心肾阳虚 E. 气滞血瘀 11. 某女,35 岁。胃痛胀满,嗳腐恶食。矢气后痛减,医生辨为饮食停滞证,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A. 良附丸 B. 保和丸 C. 左金丸 D. 四神丸 E. 健脾丸 12. 某女,55岁。头痛10年,久治不愈。痛如针刺,固定不移,舌紫,脉细涩。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 A. 补阳还五汤 B. 川穹茶调散 C. 通窍活血汤 D. 羚羊钩藤汤 E. 龙胆泻肝汤 13. 某女,49 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胸闷嗳气善太息。舌苔薄腻,脉弦。医生诊断为郁证,其中医证候是( ) A. 气滞血瘀 B. 肝阳上亢 C. 心脾两虚 D. 痰气郁结 E. 肝气郁结 14. 某男,28 岁。患痤疮,症见面部粟疹累累,色红,疼痛,时有脓包。口干渴,大便秘结,小便赤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 A. 二陈汤 B. 枇杷清肺饮 C. 茵陈蒿汤 D. 防风通圣散 E. 桃红四物汤 15. 某男,6岁,厌食,面色萎黄,神疲多汗,大便稀薄,夹有未消化食物,形体偏瘦,肢倦乏力。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 A. 消乳丸 B. 归脾丸 C. 四物汤 D. 清宁丸 E. 异功散 16. 某男,26 岁。患鼻渊。症见鼻塞,涕黄稠而量多,嗅觉差,伴头痛,发热,汗出,胸闷,咳嗽,痰多。证属风热蕴肺,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 A. 鼻炎片 B. 藿胆片 C. 青果丸 D. 铁笛丸 E. 清咽丸 17. 具有清心安神功效的藏药方剂是( ) A. 洁白丸 B. 仁青常觉 C. 志嘎汗散 D. 八味沉香散 E. 七十味珍珠丸 18. 蒙药理论为,一个独立的药味以两个元素含量为主,其他元素为辅。形成苦味的主要元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高频考点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高频考点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历年考试重点是单味中药及中成药的功效、主治病证。重点章节包括:常用单味中药部分第1、2、4、6、12、13、17章,常用中成药部分第1章。 Top1:补虚剂 [考情分析] 本知识点在2011、2014、2015、2016年考试中分别以最佳选择题、配伍选择题、综合分析选择题形式出现,所占分值约为6分。 考频指数:★★★★★ [具体内容] Top2:止咳平喘剂 [考情分析] 本知识点在2011、2012、2015、2016年考试中分别以配伍选择题、综合分析选择题形式出现,所占分值约为4分。考频指数:★★★★★ [具体内容]

Top3:解表剂 [考情分析] 本知识点在2012、2014、2015、2016年考试中分别以最佳选择题、配伍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形式出现,所占分值约为3分。 考频指数:★★★★★ [具体内容] Top4:清热剂(附:牛黄、板蓝根) [考情分析] 本知识点在2012~2015年考试中分别以最佳选择题、配伍选择题形式出现,所占分值约为3分。考频指数:★★★★★ [考情分析] 本知识点在2013、2014、2016年考试中分别以配伍选择题、综合分析选择题形式出现,所占分值

约为2分。 考频指数:★★★★★ [具体内容] 附:葛根 Top6:祛痰剂 [考情分析] 本知识点在2016年考试中分别以配伍选择题、综合分析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形式出现,所占分值约为2分。 考频指数:★★★★★ [具体内容] Top7:开窍剂之安宫牛黄丸 [考情分析] 本知识点在2011、2015年考试中分别以配伍选择题形式出现,所占分值约为1分。 考频指数:★★★★★ [具体内容]

中药基础的知识点整理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 【【【第一节四气】】】 1、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2、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也称寒凉药,多具清热降火、凉血解毒、滋阴退热、泄热通便、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止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也称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暖肝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通经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3、所示效用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 寒凉药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火咳嗽、高热神昏、热极生风、脉洪而数等阳热证) 温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四肢厥冷、脘腹冷痛、面色苍白、中寒腹痛、肺寒喘咳、寒疝作痛、阳痿早泄、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痛、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厥脱等阴寒证)。 注意: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通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5、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6、临床应用 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寒证—热药;热证—寒药 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大寒证(亡阳证),须选大热药(附子、肉桂)等;微寒证(脾胃虚寒证),选温性药(煨姜) 寒热温凉还有程度上的差别,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反伤其阴,当用凉药而用寒药易伤其阳。如治疗寒热错综的复杂病证,则又当寒热药并用。如治疗真寒假热证,则当用热药,真热假寒证,又当用寒药。 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如果生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四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 藏医药基础知识: 五元学说:土水火风空 三因学说:隆(风)、赤巴(火)、培根(水)。 治疗方法:18法。平息法补益法消散法引吐法汗法油疗法泻下法滴鼻法利尿法外治法 藏药六味:甘酸咸苦辛涩 三化味:甘(甘和咸)治疗赤巴和隆,酸(酸)治疗隆和培根,苦(苦辛涩)治疗赤巴和培根。 八性:重腻凉钝轻糙热锐 重腻治疗轻糙的隆病,凉钝治疗热锐的赤巴病,轻糙热锐治疗重柔寒钝的培根病。常用方剂: 1.七味珍珠丸:开窍醒神镇惊熄风活血通络 2.二十五味松石丸:疏肝解郁利胆退黄消炎解毒 3.二十五味珊瑚丸:醒脑开窍舒筋通络化瘀止痛 4.六味安消散:和胃健脾导滞消积润肠通便理气降脂 5.仁青芒觉:解毒消炎降水通淋去腐生肌利尿消肿滋补强身。 6.仁青常觉:消炎解毒健脾和胃活血消肿止痛。 7.坐珠达西:舒肝健胃消肿散结解毒止痛 8.气味红花殊胜丸:清热消炎保肝利胆退黄止痛 9.五味岩精丸:清肝泻热利胆退黄 10.二十五味鬼臼丸:祛风镇痛调经止血补气养血 11.洁白丸:健脾和胃止痛止呕 12.大月晶丸:消炎解毒和胃制酸消食化痞 13.十三位鹏鸟丸:消炎止痛疏通经络开窍醒神 14.三十五位沉香丸:清瘟泻热宽胸易肺祛风通痹 15.十三位冥丸:清热解毒理气通淋治疗前列腺炎 16.降脂丸:清血除脂用于高血脂症 17.二十九味能消散:驱寒除痞消食调肝益肾 18.十一味金色玩:清热解毒化瘀用于胆囊炎 19.十味黑冰片丸:温胃消食破积利胆 20.八味沉香散:功能宁心安神 21.志嘎汗散:清热解毒消炎。用于小儿流感脑炎。 蒙医药基础知识: 三根:赫依(气)希日(火)巴达干(水) 七素:精华血肉脂骨髓红(白精) 三秽:稠稀汗

经典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试题50题含答案

经典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试题50题含答案 单选题 1、白头翁除清热解毒外,又能 A息风止痉 B活血消肿 C疏散风热 D利尿通淋 E凉血止痢 答案:E 白头翁【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单选题 2、患者,女,26岁。小便色赤,热涩疼痛,带下臭秽,阴痒难忍,而且新产之后,乳汁不下,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对患者“乳汁不下,小便涩痛”,治疗上首选药组是 A利水通淋,解暑 B利水通淋,敛疮 C利水通淋,清肺 D利水通淋,润肠 E利水通淋,下乳 答案:E

木通【来源】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性味归经】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泄降,通行经脉,主入心与小肠经,兼入膀胱经。上清心火,下利小便,导热下行。善利水通淋、泄热,能通经下乳。既为治湿热淋痛与水肿之要药,又为治心火上炎、下移小肠之良药,还为治乳汁不下及湿热痹痛之佳品。【功效】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 单选题 3、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喉痹、急性扁桃体炎的是 A冰硼散 B六神丸 C珠黄散 D锡类散 E清音丸 答案:B 冰硼散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排除A。六神丸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化腐止痛,故本题选B。珠黄散的功能是清热解毒,祛腐生肌,排除C。锡类散的功能是解毒化腐,敛疮,排除D。清音丸的功能是清热利咽,生津润燥,排除E。 单选题 4、患者,女,18岁,学生。自幼多病,平素易感冒,近半年来汗出较多,恶风,遇劳则甚,伴面色少华,体倦乏力,声低气怯,舌淡,苔薄白,脉弱。经中医辨证后用玉屏风胶囊。玉屏风胶囊的功能是 A湿热下注扰动精室所致遗精、早泄者不宜用 B肝经湿热所致的遗尿与膀胱湿热所致的小便频数者忌用 C热病汗出、阴虚盗汗者慎用

中药基本知识

中药基本知识 一、中药基本概念 1.中药 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应用形式的药物. 2.草药 系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 3。中草药: 实则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 草药、中草药与中药、本草没有质的区别,为避免混淆,应统一于中药一词的概念中。 4.中药材 是指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的药用部分采收后经产地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 作用:制成饮片,供调配中医处方煎服,或磨成细粉服用或调敷外用,供中药企业生产中药成方制剂或制药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 5。中药饮片 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辨证施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经净选,切片或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具有一定规格的制成品。最初,饮片是指取药材切片作煎汤饮用之义。 6.民族药 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其药源与中药基本相同,如藏药、蒙药、维药、傣药、苗药、彝药等。 7。中成药: 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的剂型,标明药物作用、适应症、剂量、服法,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品法规定的药物. 二、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与贮藏 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主要是天然的动物、植物和矿物。中药的产地、采收和贮存是否适宜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采收对野生动、植物来说,还会破坏药材资源,降低药材产量。

(一)产地 1.道地药材: 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是指某一特定产区出产的质量优秀,疗效显著,历史悠久的药材。) 2.道地药材的确定: 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 3. 道地药材的分类 1)川药类分布于四川、重庆 川贝、川芎、川乌、川木香、川牛膝、干姜、丹参、花椒、附子、郁金 2)广药类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 广巴戟、广豆根、广陈皮、广藿香、广金钱草、穿心莲、石决明、益智仁等 3)云药类分布于云南的道地药材 云三七、云木香、云茯苓、木蝴蝶、重楼 4)贵药类分布于贵州 天麻、杜仲、吴茱萸、天冬、白及、石斛 5)怀药类分布于河南 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金银花、全蝎、何首乌 6)浙药类分布于浙江 白术、白芍、麦冬、浙贝母、山茱萸 7)关药分布于东北三省 人参、五味子、鹿茸、关黄柏、升麻、防风、桔梗、细辛 8)北药类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 党参、黄芩、黄芪、甘草、北沙参、远志、阿胶、板蓝根、知母、西洋参 9)西药类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 大黄、当归、枸杞、牛黄、秦皮、银柴胡、藁本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名师预测试卷

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名师预测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第1题 六淫中,常伤及人体上部,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疏松的是() A.寒 B.风 C.暑 D.湿 E.燥 正确答案:B, 第2题 组成血液的主要物质是() A.元气和真气 B.宗气和津液 C.真气和津液 D.卫气和津液 E.营气和津液 正确答案:E, 第3题 清眩丸具有() A.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B.散风清热 C.平肝潜阳,醒脑安神 D.滋补强壮,镇静安神 E.平肝,息风,止痉 正确答案:B, 第4题 一次性使用集尿袋的尿袋容积允许误差为() A.±5% B.±10% C.±15% D.±20% E.±25% 正确答案:C,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 A.正治法 B.反治法 C.从治法 D.标本兼顾法 E.治标法 正确答案:A, 第6题 不属于问现病史内容的是() A.起病情况 B.病变过程 C.诊治经过 D.现在症状 E.生活经历 正确答案:E, 第7题 按中府穴有明显压痛者,为() A.肝病 B.胃病 C.肺病 D.肾病 E.中焦病 正确答案:C, 第8题 就病变过程中矛盾主次关系言之,其标本划分,下列中何项为错() A.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B.症状为本,病因为标 C.旧病为本,新病为标 D.原发病为本,继发病标 E.脏腑病为本,肌表经络病为标 正确答案:B, 第9题 炎性、血栓性外痔及1、2期内痔瘀阻或湿热壅滞证应选用() A.槐角丸 B.消痔软膏 C.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D.地榆槐角丸 E.京万红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下列中药名称中不属于正名的是() A.重楼 B.木蝴蝶 C.西红花

2020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试题与答案

2020 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试题与答案 单选题 1、天花粉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 B生津 C凉血利尿 D清肺润燥 E消肿排脓 单选题 2、某女,20岁,三日来因脾胃不和导致胃痛胀满、消化不良、痛经,宜首选的中成药是 A健脾和胃 B 消积导滞,清利湿热 C疏肝化痰,和胃止痛 D健脾,化湿,和胃 E 消食,导滞,和胃 单选题 3、肾炎康复片的适应病证是 A气阴两虚,水湿内停 B 湿热内蕴兼气虚水肿 C湿热下注的淋证 D下焦湿热的淋证 E肝胆湿热的黄疸 单选题 4、天花粉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B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C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D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E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单选题 5、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喉痹、急性扁桃体炎的是 A清咽滴丸 B冰硼散 C 玄麦甘桔含片 D锡类散 E复方鱼腥草片 单选题 6、鼻渊舒胶囊的功能为 A清热解毒,宣肺通窍 B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C芳香化浊,清热通窍D疏风清热,祛湿通窍 E 益气固表,祛风通窍 单选题 7、蛤蚧的功效有 A润肠通便 B 活血 C温脾止泻摄唾 D安胎 E 补肺气,定喘嗽 单选题 8、治疗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首选 A补中益气丸

B健脾生血颗粒 C当归补血口服液 D人参归脾丸 E人参养荣丸 单选题 9、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功能有 A消银颗粒 B 消风止痒颗粒 C京万红软膏 D 小金丸 E 地榆槐角丸 多选题 10、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作用的有 A孕妇禁用 B 妇女月经期及哺乳期慎用 C运动员慎用 D服药1日内,忌食蚕豆、鱼类及酸冷食物E外用前必须清洁创面 单选题 11 、天王补心丸的功能是补心安神和 A补气 B 疏肝解郁 C滋阴养血 D 清心养血 E 清热燥湿 单选题 12、明目地黄丸除明目外又能

中医中药基础知识

中医中药基础知识 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他是人类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又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其理深不可测,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秦汉时期。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气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 2、社会自然科学的渗透:如哲学、数学、天文、历法 3、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秦汉时期提出了:气致病,开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先河。 二、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的问世 三、理论体系的确立 《黄帝内经》的成书,实际标志中医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基础理论,和辩证论治的基础之作,《神农本草》《难经》 历代医家贡献最大的有:王叔和《脉经》皇甫益《针灸》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孙思邈《千金方》等数不胜数。 我们今天主要谈中医基础知识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病因、病机和诊断学的望诊和问诊、八纲辩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辩证、三因论宜等。 四、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1、整体观念:是指饰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2、辩证论治:a-症、证、病的关系概念。 辩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病情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症候的过程。 论治:又叫试治,则是辩证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辩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 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贯穿中医全过程,又是中医的精髓和灵魂。 四、阴阳:是哲学概念,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是对立而统一的概念。 1、阴阳的对立而制约:对立即相反,制约互相抑制、相互约束。 2、阴阳的互根互用:相互依行、相互为用的关系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临床应用:贯穿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发生规律。 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的性能。 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特性: 木:木曰曲直——引申生长、升华、条达舒畅 火:火曰炎上——引申温热、上升的特性 土:具有播种收获的作用——引申为承载、受纳、土为万物之母 金:金曰从革——引申为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 水:水曰润下——引申为寒浮,滋润向下运行的作用。 人与自然界的五行属表

艾灸知识大全

艾灸知识大全 超强的艾灸知识大全(华盖供图) 1、病从何来? 古人云,“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现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从小生活在空调、冰箱、冷饮无处不在的里,女性们更是为了美丽穿露脐装,露背装。大量使用寒凉药物,激素。贪食生冷食物,甚至常年穿裙子骑电动车,损耗了身体的阳气,造成免疫力低下,身体各系统功能失调,被寒凉所伤,而引发了各种疼痛,亚健康,终身病,慢性病。 2、病从何去? 最好的办法是灸关元穴,和足三里,中脘穴。补充身体的元阳。这是治本。同时配合灸局部疼痛点。这是治标。 3、足三里有什么作用? 经过大量的案例表明常灸三里穴,能够防治二十多种疾病,又无一丝的毒副作用,确实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强壮身体、提高人体免疫、增强抗病能力、有益寿延年的功效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对于延年益寿大有裨益。灸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能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4、灸能美容吗?

2016执业中药师考试真题: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

A型题:共40小题,每题1分。题干在前,选项在后。每道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一、最佳选择题 1.根据中医理论,“症”“证”“病”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A.胸痹 B.心悸 C.气虚血瘀 D.胸肋胀满 E.胸痛彻背 【答案】C 2.根据阴阳理论,下列属阳的是()。 A.滋润 B.兴奋 C.抑制 D.凝聚 E.收敛 【答案】B】 3.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气成是()。 A.营气 B.宗气 C.卫气 D.元气 E.真气 【答案】B 4.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经脉是()。 A.带脉 B.督脉 C.任脉 D.冲脉 E.阴维脉 【答案】D 5.某女,22岁,身体偏寒,喜静,少动,其体质类型应辩为()。 A.偏阳质 B.气虚质 C.偏阴质 D.痰湿质 E.淤血质 【答案】C 6.根据七情内伤治病的理论,惊可导致()。 A.气上 B.气结 C.气消 D.气下 E.气乱 【答案】E 7.中医诊断用以分辨疾病性质的纲领是()。 A.阴阳 B.表里 C.寒热 D.虚实 E.气血 【答案】C 8.执业药师在审方中发现有中成药不合理配伍,下列各组配伍中,属证候禁忌的是()。 A.二陈丸与平胃丸 B.归脾丸与养荣丸 C.金匮肾气丸与麦味地黄丸 D.附子理中丸与黄连上清丸 E.生脉饮与六味地黄丸 【答案】D 9.某男,39岁,肛内肿物脱出,肛管紧缩,坠胀疼痛,触痛明显,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辨证为内痔气滞血瘀证,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A.止痛如神汤 B.凉血地黄汤 C.补中益气汤 D.桃仁承气汤 E.四妙勇安汤 【答案】A 10.某男,25岁,因腹泻就诊。症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未消化食物,泻后痛喊,喛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滑,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A.保和丸 B.参苓白术散 C.四神丸 D.葛根苓连汤 E.藿香正气散 【答案】A 11.安排饮片斗谱时,不能排于一斗或上下药斗中的是()。 A.麻黄与桂枝 B.陈皮与青皮 C.酸枣仁与远志 D.乌头与天花粉 E.板蓝根与大青叶 【答案】D 12.中药养护中西湿防潮法可采用的干燥剂是()。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答案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某男,28岁。2天前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项背强痛,舌苔薄白,脉浮。医师辨证选药组方时,为减轻项背强痛症状宜选用的药是(A) A.葛根 B.白芷 C.藁本 D.桂枝 E.羌活 2.某女,32岁。咳嗽2天,症见痰多咳喘、色黄黏稠、咽喉肿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宜选用的药是(B) A.板蓝根 B.金荞麦 C.木蝴蝶 D.马勃 E.射于物品 3.某女,30岁。平素急躁易怒,近半年又见大便秘结。宜选用的药是(A) A.芦荟 B.芒硝 C.龙胆 D.火麻仁 E.番泻叶 4.某男,57岁。患高血压病10年,近发湿疹瘙痒宜选用的药是(D) A.木瓜 B.伸筋草 C.丝瓜络 D.稀莶草 E.乌梢蛇 5.苍术不具有的功效是(D) A.燥湿健脾

C.明目息 D.消积 E.发汗 6.金钱草是临床常用药,关于金钱草性能效用的说法,错误的是(E) A.利水通淋 B.除湿退黄人 C.解毒消肿 D.善治肝胆结石 E.甘淡渗利,苦寒清泄 7.某男,67岁。症见口舌生疮、腰膝冷痛、大便溏薄。证属下元虚冷、虛阳上浮,宜选用的药是(D) A.丁香 B.荜茇 C.干姜 D.肉桂 E.高良姜 8.珍珠具有安神定惊之效,内服入丸散的成人常.用剂量为(B) A.0.015~0.038 B.0.1~1g C.0,05~0.09g D.1.5~2g E.3~5g 9.缩泉丸处方的臣药是(C) A.山药 B.菟丝子 C.乌药 D.补骨脂 E.盐益智仁

10.四逆汤的组成是(B) A.淡附片、生姜、炙甘草 B.淡附片、干姜、炙甘草 C.淡附片、炮姜、炙甘草 D.柴胡、白芍、枳壳、甘草 E.柴胡、赤芍、积实、甘草 11.关于安宫牛黄丸的说法,错误的是(A) A.功能清热解毒,止痉安神 B.主治邪入心包,高热惊厥 C.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D.由闭证转为脱证者应立即停药 E.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12.某男,70岁。患咳喘20余年。刻下动则气喘,自汗乏力、时发心悸、多梦、口渴,舌质淡红少苔。证属肺肾不足、心神失养,宜选用的药是(A) A.五味子 B.天冬 C.浮小麦 D:山茱萸. E.薏苡仁 13.某女,70岁。夏日中暑,症见头晕身热、四肢倦怠、咽干口渴、自汗心烦。宜选用的成药是(B) A.六合定中丸 B.清暑益气丸 C.紫金锭 D.十滴水 E.六一散 14.某女,24岁。经行腹痛,色黯,有瘀块。近日又见尿频、尿急、尿痛。宜选用的药是(C) A.石韦 B.三七 C.蒲黄

中药知识大全

中药知识大全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药大全》,中草药图谱,其中包括补益、祛风、清热、解毒、疗肺、理肠胃、利水、跌打八大分类中草药材,这是中国最好的中草药检索网站。 点击下列目录阅读补益药:岗菍| 地菍| 仙茅| 千斤拔| 臭屎茉莉| 人参| 黄芪| 甘草| 大枣| 白术| 黄精| 莲子| 芡实| 山药| 刺五加| 绞股蓝| 生地| 何首乌| 当归| 冬虫夏草| 胡桃仁| 桑椹子 淫羊藿| 葫芦巴| 韭菜子| 巴戟天| 肉苁蓉| 白芍药| 锁阳| 骨碎补| 杜仲| 续断| 狗脊| 菟丝子| 沙苑子| 山茱萸| 益智仁| 补骨脂| 南沙参| 麦门冬| 天门冬| 玉竹| 石斛| 女贞子 墨旱莲| 黑芝麻| 楮实子| 北沙参| 列当| 百合| 酸枣 仁| 茯神| 柏子仁| 远志| 灵芝| 太子参| 覆盆子| 蛇

床子| 血竭| 熟地黄| 紫河车| 五灵脂| 土鳖虫| 穿山甲| 蛤蚧| 刺猬衣 海马| 海龙 祛风药:香花菜| 风沙藤| 五月艾| 豆豉羌| 指天椒| 紫苏| 青蒟| 香茅| 半枫荷| 海风藤| 崧筋藤| 宽筋藤| 假蒟| 过江龙| 大风艾| 穿破石| 乌榄根| 走马箭| 枫香树寄生| 山松子 岗松| 菖蒲| 火殃勒| 山薄荷| 黑老虎| 黑心姜| 麻黄| 桂枝| 香薷| 防风| 羌活| 白芷| 藁本| 苍耳子| 辛夷| 鹅不食草| 薄荷| 牛蒡子| 桑叶| 菊花| 葛根| 柴胡| 蔓荆子| 苦丁茶 一枝黄花| 浮萍| 木贼| 积雪草| 附子| 干姜| 肉桂| 细辛| 吴茱萸| 川椒| 荜拨| 高良姜| 荜澄茄| 红豆蔻| 胡椒| 山柰| 升麻| 小茴香| 大茴香| 天麻| 钩藤| 蒺藜| 黄荆子 香橼| 川芎| 丹参| 鸡血藤| 凌霄花| 鬼箭羽| 鹿衔草| 凤仙花| 苍术| 威灵仙| 草寇| 皂角刺| 青风藤| 艾叶|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一、中药的性状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等,其观察研究对象是药物。 二、中药的命名 中药种类繁多,名称复杂,这同时代的变迁与地区的差异有关。总的看来,中药的命名多是根据产地、性能、生长特性、形态气味、入药部分及发现者的名字等。 三、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四气:是指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其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另:对寒症、热症作用不明显(寒热偏性不明显)的药物,称为平性药。)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药物的味不同,作用就不同。其中,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另:实际上除上述五种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涩功似,并不另立,仍称五味。) 辛:有发散、行气血、滋补润养的作用。 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 (另:淡:有渗湿、利水作用。) 酸:有收敛、固涩(止泻、止血)作用。 (另:涩:收敛、固涩作用与酸相似,但不能生津。) 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作用 咸:有软坚散结、泻下、潜降之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也是中药的用药规律。临床用药时,首先要审清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然后再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升降浮沉:是药物在治疗作用中的趋向。升浮药物,主向上向外,沉降的药物,主向下向内。

毒性:毒性有广义的毒性和狭义的毒性之分。认为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是由于药物有偏性,这种偏性就是药物的“毒性”,以药物的偏性纠正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此即广义的毒性;专指某些药物对人体的毒害性,此即狭义的毒性。 四、中药的配伍与禁忌 (一)配伍: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把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配伍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疗效。中药除少数药单独应用外,大多是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起来应用,这就叫做配伍。凡功用相近的药物,配合后能相互协同,明显增强原有功效的,称为“相须”,如配知母。功用不相同的药物,配合后能互促进,共同提高疗效的,称为“相使”,如生黄芪配茯苓。两种药物配合后,相互牵制,使原有功效降低或消失,称为“相恶”,如生姜恶黄芩。一种药物能抑制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称为“相畏”、“相杀”,如半夏畏生姜,绿豆杀巴豆毒。两药合用后,产生不良反应或剧毒作用,称“相反”,如半夏反乌头。相恶和相反属配伍禁忌。 配伍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相伍为用,可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2)相使:即性能不相同的药物相伍为用,能互相促进,增强疗效。 (3)相畏:即一种药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抑制。(4)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5)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互相牵制而使作用降低,甚至丧失药效。 (6)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后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另: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即单味药的应用和两味药及两味药以上的配伍关系及不同作用的合称。) (二)禁忌 关于单味药的用药禁忌将在下一节中分述,这里只介绍配伍禁忌、妊娠和服药禁忌。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1分;B型题(配伍选择题),每题0.5分;X型题(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总分100分。 A型题 第1 题合理使用中药是指 A.最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 B.促使中药学科日臻完善 C.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药治疗效能 D.将中药和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E.运用中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 选择答案: A B C D E 参考答案:E 第2 题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化生精气 B.贮藏精气 C.藏而不泻 D.传化物而不藏 E.排泄水液 选择答案: A B C D E 参考答案:D 第3 题易感外邪的主要原因是 A.气的推动功能减弱 B.气的温煦功能低下 C.气的固摄作用降低 D.气的气化功能不足 E.气的防御功能下降 选择答案: A B C D E 参考答案:E 第4 题下络小肠,上连“目系”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少阳三焦经 选择答案: A B C D E 参考答案:D 第5 题湿邪致病,病程长,缠绵难愈,是由于 A.湿阻气机 B.湿邪伤阳 C.湿性黏滞 D.湿性重浊 E.湿性趋下 选择答案: A B C D E 参考答案:C 第6 题川乌、草乌内服时 A.常与半夏同用 B.一般为泡酒后服 C.常与贝母同用 D.常用量为3~9g E.应炮制后使用 选择答案: A B C D E 参考答案:E 第7 题瘀血疼痛的特征是 A.酸痛 B.绞痛 C.胀痛 D.窜痛 E.刺痛

选择答案: A B C D E 参考答案:E 第8 题含雄黄而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的中成药是 A.牛黄解毒丸 B.牛黄上清丸 C.龙胆泻肝丸 D.开胸顺气丸 E.牛黄降压丸 选择答案: A B C D E 参考答案:A 第9 题中医学中,“证”的含义是 A.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C.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D.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E.阴阳失调的表现 选择答案: A B C D E 参考答案:C 第10 题联合使用可提高芍药甘草汤疗效的西药是 A.解痉药 B.强心药 C.抗癫痫药 D.抗高血压药 E.血管扩张药 选择答案: A B C D E 参考答案:A 第11 题药学服务的目标是 A.改善和提高人类生命质量 B.与药物有关的服务

中药专业知识二常用中成药组成 闫敬之口诀

桂枝合剂:桂枝要(药)炒(草)姜枣 组成:桂枝,?白芍(芍药),生姜,大枣?? 九味羌活丸:防止(芷)秦(芩)琼(穹)草地藏(苍),细心九味羌活汤 组成:防风,白芷,黄芩,川穹,甘草,地黄,苍术,细心,羌活六一散:滑石,甘草? ?? ?? ?? ?? ?比例6:1 麻仁胶囊:二人(仁)要(药)小承气汤 组成:杏仁,火麻仁,白芍,大黄,枳实,厚朴 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小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 增液汤:选地买(玄地麦) 组陈:玄参,地黄,麦冬 龙胆泻肝丸:车通黄龙山,当地卸(泻)柴草 组成:车前子,木通,黄芩,龙胆草,山栀,当归,地黄,泽泻,柴胡,甘草

理中丸:炮姜,白术,党参,甘草 小建中合剂:饴糖+桂枝合剂 组成:饴糖,桂枝,白芍,生姜,大枣 良附丸:高良姜+香附 平胃丸:苍术皮老(果老)厚 组成:苍术,陈皮,甘草,厚朴 香砂平胃丸:木香+砂仁+平胃丸 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二陈丸: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小青龙汤:少(芍)将(姜)甘心(辛)为(味)妈(麻)下(夏)跪(桂) 组成:白芍,干姜,甘草,细辛,五味子,麻黄,半夏,桂枝 三子养亲汤:葶苈子,白芥子,苏子

降气定喘丸:二皮来接书 组成:桑白皮,陈皮,葶苈子,白芥子,苏子 玉屏风胶囊:黄芪,白术,防风 四神丸:四神骨脂和吴芋,豆蔻姜枣五味虚 组成:补骨脂,吴芋,肉豆蔻,生姜,大枣,五味子 四君子: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大枣,生姜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白陈,升麻柴草当归参 组成: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甘草,当归,党参 参苓白术散:一(薏)连(莲)人(仁)上山,四君子找豆梗组成:薏米仁,连心,砂仁,山药,白扁豆,桔梗 六君子:半夏,陈皮,四君子 香砂六君子:木香,砂仁+六君子 右归丸:鹿狗兔归附山中(仲),(吃)熟,鱼,肉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资料全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 一、中药基础知识 中药——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于临床应用的药物称中药。 1、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一)产地 产地与中药质量密切相关。 这是由于各地的土壤、水质、气候、日照、雨量、肥料等自然条件不同所致,特别是土壤成份的差异对中药质量的影响尤为突出,故逐渐形成了使用“道地药材”的用药原则。 (二)采集 一.植物药 (1) 全草:在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 (2) 叶类:在花蕾将放或盛开时采收。 (3) 花及花粉:在含苞未放时采摘花蕾。 (4) 果实及种子:在成熟时采摘。 (5) 根及根茎:在初春或秋末采收。 (6) 树皮及根皮:在春夏之间采剥。 2.动物药 (1) 夏秋季捕捉:石决明、牡蛎、蛤壳、瓦楞子等。 (2) 秋季采集:桑螵蛸、露蜂房。 (3) 夏末秋初:蝎子、土鳖虫、蟋蟀、斑蝥等。 3.矿物药 全年皆可采挖。 (三)干燥 干燥方法:晒干、阴干、烘干、石灰干燥、远红外线干燥及微波干燥等。 1.晒干法 主要适用于肉质类药材。

2.阴干法主 要适用于芳香性花类、类及草类药材。 3.烘干法 主要适用于阴雨天急需干燥或一些特殊要 求的药材。 四)贮存 a.贮存不当,就会发生虫蛀、霉烂、变色、走油等现 象,导致药材变质。 b.通常采用的贮存方法有:干燥、低温、避光、密闭保 存及化学药物薰杀。 2、中药的炮制 1.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2.增强药效 3.改变药物性能 4.利于贮存 5.便于服用 (二)炮制方法 1.修治法:主要包括纯净、粉碎和切制三道工序。 2.水制法:用水或其它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法。 3.火制法:用火对药物进行加热处理的一种方法。 4.水火共制法:本法既要用水,又要用火。 5.其他制法:主要有制霜、发酵、发芽、药拌等。 三、中药性能 (一)四气 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多属凉性或寒性。 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