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048499a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c.png)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及测量原理实验目的:1. 了解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的技巧。
3. 理解测量原理并能够正确解读测量结果。
实验器材: 天平、各种物品(如书本、笔、水杯等)实验步骤与观察结果:1.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天平和各种物品。
2. 打开天平,等待其稳定。
3. 将一个物品放在天平的测量盘上,并记录显示的质量值。
4.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测量其他物品的质量。
观察结果:使用天平测量得到的质量值会显示在天平的显示屏上,单位为克(g)。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是通过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是一种能够比较物体质量的工具,其测量原理基于质量平衡的法则。
当一个物体放在天平的测量盘上后,天平会通过内部的传感器检测质量的大小并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我们得到了不同物品的质量数值。
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质量值,我们可以发现物品的质量是不同的。
比较大的物品通常具有更大的质量值,而较小的物品则具有较小的质量值。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了解到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与物体所包含的物质的多少有关。
实验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原理。
使用天平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物体的质量,从而帮助我们掌握物体质量的概念。
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值,我们可以发现物体的质量与其大小无直接关系,而是与物体内部所包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因此,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选取合适的物品进行比较,以便能够更准确地了解质量的大小。
实验应用: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超市购物时,商品的重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通过天平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商品的质量以确定价格和购买数量。
此外,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测量物体质量是进行实验和设计的基础,从而为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测量前,需要确保天平的稳定和准确性,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a78872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c.png)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水的蒸发过程。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的蒸发过程,了解水的蒸发原理及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水、容器、温度计、天平、计时器、笔记本。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量的水倒入容器中,并记录水的质量和温度。
2. 将容器放置在室内通风处,并用温度计测量室内温度。
3. 使用计时器记录水开始蒸发的时间,并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水的温度和质量。
4. 持续观察水的蒸发过程,直至水完全蒸发为止。
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以下实验结果:
1.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的温度逐渐上升,水的质量逐渐减少。
2. 室内温度越高,水的蒸发速度越快。
3. 水的表面积越大,蒸发速度也会加快。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水的蒸发是水分子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受温度和表面积的影响。
2. 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蒸发速度也越快。
3. 水的表面积越大,水分子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越大,蒸发速度也会增加。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观察水的蒸发过程,我们深入了解了水的蒸发原理及影响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原理,合理利用水的蒸发特性,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通过增加通风和提高室内温度,加快衣物的晾晒速度。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验人员,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a583a1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0.png)
实验名称:观察和⽐较不同镜⽐实验材料:放⽐镜、平⽐镜、近视镜⽐实验过程:观察放⽐镜(凸透镜)、平⽐镜、近视镜⽐),说说它们的特点?实验结论:放⽐镜中间厚边缘薄、平⽐镜中间边缘一样厚、近视镜⽐中间薄边缘厚实验名称:制作简易显微镜实验材料:两个凸透镜实验过程:1.取⽐个凸透镜1放置在放⽐镜架上,观察较⽐的⽐字,在图像清晰的前提下,看看能放多⽐。
2.在第⽐个凸透镜下增加⽐个凸透镜2,上下移动凸透镜2,看看能不能使⽐字图像放的更⽐。
3.保持两个凸透镜的距离不变,反复移进和移出凸透镜2,⽐较所看到的图像。
实验结论:两个凸透镜组合后能够将物体放得更大。
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昆虫实验材料:放大镜、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 1套实验过程: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2、苍蝇的眼: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3、蝴蝶的鳞片: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4、蟋蟀的外壳: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5、苍蝇的脚: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实验结论:知道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肉眼观察不清楚的细微部分实验名称:制作洋葱内表⽪细胞玻⽪标本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载玻⽐和盖玻⽐、镊子实验过程:1、“擦”,⽐纸⽐把载玻⽐和盖玻⽐擦拭⽐净;2.“滴”,把载玻⽐放在实验台上,⽐滴管在载玻⽐的中央滴⽐滴清⽐;3.“撕”,洋葱鳞⽐叶的内表⽐⽐⽐⽐切个⽐形,⽐镊⽐从内表⽐撕取⽐块薄膜;4.“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中央的⽐滴中,⽐镊⽐轻轻的把⽐滴中的薄膜展开;5.“盖“,⽐镊⽐夹起盖玻⽐,使它的⽐端先接触载玻⽐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6、“染”,在盖玻⽐的⽐侧滴加碘液,另⽐侧⽐吸⽐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由很多细胞组成实验名称:观察更多种类的细胞实验材料:显微镜、细胞标片实验过程:1 .取3种细胞标本,⽐显微镜观察,把我们观察到的细胞⽐图和简单的⽐字记录下来2.查看微⽐物卡⽐,了解更多细胞。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最终版]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8624b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6.png)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最终版]第一篇: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最终版]一、实验名称:小杆秤的研究实验器材:自主小杆秤、钩码猜测:小杆秤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实验过程:利用自制的小杆秤称不同数量的钩码,比较秤盘挂绳到提绳,提绳到秤砣挂绳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结合杠杆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改变提绳的位置继续做实验,我们会发现提绳距离秤盘之间的距离越短称重就会越大。
实验的结果:秤盘内放的钩码数量越多,秤砣挂绳距离提绳之间的距离就会越长,但是秤砣的重量并不需要增加。
二、实验名称:轮轴作用的实验实验器材: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1个轴猜测: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
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
然后改变轴上的钩码数量在做实验。
实验的结果:轮上挂的钩码比轴上挂的少,但是仍能保持平衡,说明轮轴可以省力。
三、实验名称: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器材: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不同的大轮、1个小轮、1个轴猜测:轮轴越大越省力。
实验过程: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
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
然后改变轮在做实验。
实验的结果:改变轮的大小,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四、实验名称:定滑轮作用实验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猜测:定滑轮不能省力。
实验过程: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
然后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实验的结果: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也改变用力方向。
五、实验名称:动滑轮作用实验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猜测:动滑轮能够省力。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aa58f9a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6.png)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一: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探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馒头发霉的情况,了解霉菌生长需要的条件。
(二)实验材料。
馒头、塑料袋、滴管、水、冰箱等。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4块大小相同的馒头。
- 第一块馒头:不做任何处理,放在温暖、潮湿(如厨房角落)的地方。
- 第二块馒头:滴上几滴水,使馒头表面湿润,然后放在温暖(如靠近暖气)、潮湿的地方。
- 第三块馒头:用塑料袋包好,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 第四块馒头:放在干燥(如窗台通风处)、温暖的地方。
2. 每天观察并记录馒头的变化情况,持续观察一周左右。
(四)实验现象。
1. 放在温暖、潮湿地方且滴水的第二块馒头,发霉速度最快,几天内就会长出大量的霉菌。
2. 不做处理放在温暖、潮湿地方的第一块馒头,也会发霉,但速度比第二块稍慢。
3. 放在干燥、温暖地方的第四块馒头,发霉现象不明显或者基本不发霉。
4. 放在冰箱冷藏室里的第三块馒头,基本没有发霉迹象。
(五)实验结论。
1. 霉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霉菌生长迅速。
2. 干燥的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低温也能抑制霉菌的生长。
二、实验二: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实验材料。
蜡烛、火柴、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等。
(三)实验步骤。
1. 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火焰状态、蜡油的流淌情况等。
2. 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的现象。
3. 把烧杯迅速翻转过来,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四)实验现象。
1. 蜡烛燃烧时,烛芯周围的蜡受热融化,变成液态蜡油流淌下来,这是物理变化(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固态变为液态)。
2. 当把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时,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
3. 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c277785acfa1c7aa00cc96.png)
5、观察分析轮大小与钩码个数关系和规律性。
实验结论:
轮越大,轴越小,轮轴就越省力。
实验评价:
日期:2011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4
实验名称: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药品:
线、钩码、滑轮、铁架台、记录本
实
验
方
法和步骤
1、把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像旗杆上那样。
实验名称: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
实验器材、药品:
纸、小垫圈、木块、记录本
实
验
方
法和步骤
1、用手把一张纸卷成圆形后松开制成拱,把纸拱放到桌面上,在拱上面加小垫圈直到变形,记录垫圈个数。
2、把两块木块平行放好,在中间的空隙里搭上纸拱,在拱上面加小垫圈直到变形,记录垫圈个数。
3、比较同样的纸制成的拱,不同的安装方法,它的承重能力情况。
实验评价:
日期:2011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轮轴有什么作用
实验器材、药品:
轮轴装置、铁架台、钩码、线、记录本
实
验
方
法和步骤
1、把一个轮轴装置固定到铁架台上,让它能转动。
2、把线固定在轮和轴上,并绕上几周让它们方向相反。
3、分别在轮和轴的线头上挂钩码,
4、不断调整钩码个数让它达到平衡。
5、观察钩码个数关系,记录分析。
2、把电磁铁接通电源,让铁钉头靠近大头针。
3、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论:
缠绕着有绝缘皮导线的大铁钉接通电源后具有磁性。
实验评价:
日期:2011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23
实验名称: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faf569cc17552707220874.png)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 ) 实验内容 1使用工具 实验目的 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实验器材 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实验步骤 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
2、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
3、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
实验现象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实验结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7年9月7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 ) 实验内容 2杠杆的科学 实验目的 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 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实验步骤 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实验现象 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 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7年9月12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实验内容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实验目的 杠杆是否省力实验器材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 实验步骤1、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2、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现象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结论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 2017年9月14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实验内容 4轮轴的秘密 实验目的 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 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 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现象 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8f9e0a5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9.png)
验
内
容
实验内容和步骤
观察到的
现象记录
结论和解释
实验一:把轮轴实验装置装在支架上,找一个重物,用测力计提起,用多少力,再将重物挂在轴上,通过测力计拉轮,带动轴转动,将重物提起,稳定在一定高度,观察用多少力?
实验二:将上述实验中的轮改为大轮又将如何呢?
实验一用测力计测得重物的力是
牛顿,运用轮轴只用
牛顿的力就将重物提起来来了。
的力就提起来来了。
实验3:运用滑轮组50克的钩码,只用了
的力就提起来来了
实验1说明定滑轮的作用是:能
,不能。
实验2说明动滑轮的作用是:能
,不能。
实验3说明滑轮组既能又能。
评语
记分
砚山二小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日期
实验
名称
轮轴作用的实验
教材册页
实验
目的
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轮轴及轮轴的作用
实验仪器药品
简单的机械实验盒的大、小轮轴、平板测力计、细线、钩码、铁架台
实验3:把小鼓立在桌上,在鼓在右面立一个纸屏,在纸屏的右面吊一个小球,使小球紧贴在纸屏上。用槌敲击鼓的左面,倾斜角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实验1:我能听到,这说明
。
实验2:我能听到,这说明
。
实验3:我看到小球随鼓声,这说明
。
实验说明:声音能在、
、、
中传播。
评语
记分
砚山二小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日期
。电磁铁也有、
之分。
评语
记分
砚山二小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日期
实验
名称
与电磁铁磁极变化有关的实验
教材册页
实验
目的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ad8e2fccbff121dd368312.png)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一)一、工具和机械1实验课题:常用工具的使用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实验器材: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
实验原理: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可以为我们做些不同的事情。
实验过程:1、教师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让学生概括出它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让学生概括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
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看看是用螺丝刀还是用钉锤省力?实验现象: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有些不同的作用。
实验结论:1、用克丝钳能轻易地将一根细铁丝夹断。
2、用开瓶器能轻易地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能轻易地把一张纸剪碎。
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应使用钉锤最省力。
2、杠杆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记录表。
实验过程:1) 组装杠杆尺,左边代表阻力和阻力臂,中间的螺丝代表支点,右边代表用力和用力臂。
2) 左边的第二格挂两个钩码,右边的第一格挂四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3) 左边的第二格挂两个钩码,右边的第二格挂两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4) 左边的第二格挂两个钩码,右边的第四格挂一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5) 左边的第二格挂两个钩码,右边的第一格挂一个钩码,第三格挂一个钩码,也可以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1) 阻力臂小于用力臂,杠杆可以省力;2) 阻力臂大于用力臂,杠杆会费力;3) 阻力臂等于用力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4) 要使杠杆尺平衡,左右必须:阻力X阻力臂=用力X用力臂,或者杠杆尺左右力与力臂乘积的和相等。
3实验名称:杠杆的研究设计目的:通过做杠杆尺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材料:杠杆尺、钩码。
实验过程: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实验结论: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五篇范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213fdf8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a.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五篇范例]第一篇: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科学实验报告****年**月**日六年级上册班次实验组别实验者实验名称杠杆的科学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知道杠杆有三个点,收集并认识杠杆省力和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在实验中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简简单单实实验验过过程程猜猜测测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组装杠杆尺实验装置,调整平衡。
自主确定两端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在杠杆尺两端相应位置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观察用力点和阻力点与支点的位置关系观察到的现象左边(阻力点)情况右边(用力点)情况用力情况钩码数(个)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数(个)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省力;2、费力;3、不省力也不费力 1 1 1 1 不省力也不费力 1 2 1 2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1 1 2 省力 4 1 1 4 省力 1 3 3 1 费力 2 3 3 2 费力实实验验结结论论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科学实验报告****年**月**日六年级上册班次实验组别实验者实验名称轮轴的秘密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掌握轮轴的构造,明白轮越大越省力。
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实验器材轮轴、细线、钩码简简单单实实验验过过程程猜猜测测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
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通过反复比较轮上钩码和轴上钩码的数量进行分析。
观察到的现象实实验验结结论论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科学实验报告****年**月**日六年级上册班次实验组别实验者实验名称动滑轮和定滑轮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ddd3ff6294dd88d0d26b27.png)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试验实验器材:四片馒头片、塑料袋、放大镜、滴管、镊子实验步骤:1、检验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3、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4、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5、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在冰箱里。
6、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7、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二、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实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3、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新的物质——烟。
三、实验名称:探究水泥的变化实验材料:火柴、杯子、盘子、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水泥、铁架台、坩埚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变化。
3、将水泥块放入坩埚。
4、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5、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1、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了一会,水泥凝固了。
2、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水泥块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四、实验名称:食盐的变化实验材料:火柴、杯子、盘子、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食盐、铁架台、坩埚实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入水中。
3、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想象。
4、把食盐水放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
5、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6、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进行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e1a8ea8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f.png)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清水、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1、准备(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1)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2)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4)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
(5)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3、观察(1)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3)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实验现象: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呈长方形。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清晰可见。
细胞核被碘液染成了深色,液泡较大,充满了细胞液。
实验结论: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等结构组成。
二、实验名称: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目的: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实验材料:四个透明塑料容器、绿豆种子、纸巾、水。
实验步骤:1、在四个透明塑料容器的底部铺上湿润的纸巾。
2、在每个容器中放入相同数量的绿豆种子。
3、对四个容器分别进行以下处理:(1)容器 1:不做任何处理,提供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作为对照组。
(2)容器 2:加入过多的水,使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提供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人教版新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人教版新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d7550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2.png)
人教版新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手处的距离和钩码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记录下来。
实验过程:1.将秤盘挂绳挂在提手处,然后将一个钩码挂在秤盘挂绳的一端。
2.记录下秤盘挂绳到提手处的距离和钩码的数量。
3.重复以上步骤,每次增加一个钩码,直到秤盘挂绳到提手处的距离变化明显。
4.记录下每次实验的数据。
观察到的现象:随着钩码数量的增加,秤盘挂绳到提手处的距离逐渐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也越来越大。
结论:小杆秤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
当秤盘挂绳到提手处的距离大于钩码数量的倍数时,秤盘就会向下倾斜,这是因为杠杆的原理。
小杆秤可以用来称量轻物品,而且精度高。
评定等级:优秀指导教师:挂钩码的数量测力计读数我们的发现21约2.5N41约5N61约7.5N1012.5N观察到的现象用定滑轮时,测力计读数比挂钩码的力大小要大,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
或实验的结果:定滑轮不能省力,使用定滑轮时需要施加更大的力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评定等级:优秀指导教师:左边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是我们实验的过程。
我们观察到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在动滑轮作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盒钩码、粗线绳、铁架台、滑轮和测力计。
我们猜测动滑轮能够省力。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动滑轮能够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在滑轮组作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盒钩码、粗线绳、铁架台、两个滑轮和测力计。
我们猜测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而且随着动滑轮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
在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小木板、四个不同高度的物品、盒钩码和测力计。
我们猜测斜面能够省力。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斜面确实能够省力,而且随着坡度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类型:实验年级:六年级实验名称: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实验器材: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铁垫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猜测:改变纸的形状会影响它的抗弯曲能力实验步骤:1.将同样大小的纸折成不同形状,如“V”、“U”、“T”、“L”、“工”等。
六年级科学实践上册总结
![六年级科学实践上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33cf1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a.png)
六年级科学实践上册总结
本文档对六年级上册的科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回顾。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们在科学实践课程中研究了许多有趣的内容,探索了许多科学原理和现象。
实验一:水的沸点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水的沸点和影响沸点的因素。
通过加热水并观察水开始沸腾的温度,我们发现海拔高低和物质添加都会影响水的沸点。
这个实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水的独特性质。
实验二:植物的生长实验
通过在不同条件下培养植物,我们研究了光线、水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我们发现光线的强度和不同种类的土壤会对植物的健康生长产生重要影响。
这让我们认识到了植物的基本生长需求。
实验三:小动物的观察实验
通过观察昆虫和动物的生活性,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生物多样
性和生态系统的知识。
我们观察了蚂蚁的行为、蜘蛛的网以及鸟类
的迁徙等现象,增加了对自然界的理解和尊重。
实验四:简单机械实验
通过设计和制作简单机械,我们了解了杠杆、轮轴和斜面等物
理原理。
我们发现这些简单的机械装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开关门、放大镜和拔火罐等。
这个实验让我们更加熟悉了
物理世界。
总的来说,通过这些科学实践课程,我们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我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总结,提高
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在下一个学期的科学实践中,我们能继续拓展知识,培养兴趣,更加热爱科学!
谢谢!。
新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新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79ce8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e.png)
新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目录1. 植物节律实验 (2)1.1 实验目标 (3)1.2 实验材料 (3)1.3 实验方法 (3)1.3.1 准备工作 (4)1.3.2 培养植物 (5)1.3.3 观察记录 (6)1.4 实验结果 (7)1.5 实验分析 (7)2. 热传导实验 (8)2.1 实验目标 (9)2.2 实验材料 (10)2.3 实验方法 (11)2.3.1 搭建实验装置 (11)2.3.2 观察和记录 (12)2.4 实验结果 (13)2.5 实验分析 (13)3. 浮力实验 (14)3.1 实验目标 (15)3.2 实验材料 (16)3.3 实验方法 (16)3.3.1 选择物体 (16)3.3.2 测定密度 (18)3.3.3 观察和记录 (18)3.4 实验结果 (19)3.5 实验分析 (20)1. 植物节律实验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植物的光周期现象,了解植物是否具有昼夜节律,并掌握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方法。
准备阶段:选择健康、生长状况相似的多株同种植物,将它们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组中。
确保每组植物获得相同的光照条件和营养供应。
光照处理:根据实验设计,将植物分为几组,分别接受不同时间长度的光照。
一组全天接受光照,另一组则每天接受部分光照。
生长记录:从实验开始之日起,每日定时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数量等。
测量并记录植物的开花时间。
数据整理与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绘制生长曲线图。
通过对比不同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分析光周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发现接受光照时间不同的植物组在生长速度和开花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接受全天光照的植物组生长速度更快,且提前开花;而接受部分光照的植物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开花时间也相应推迟。
这一结果表明,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对其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光周期可能是通过调节植物内部的生物钟和代谢过程来影响其生长和发育的。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植物具有昼夜节律现象,且光周期对其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4ed7f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6.png)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探索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植物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光照、水分、土壤类型和温度。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并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
实验材料:1、植物种子(如豌豆)2、栽培盆(4个)3、土壤(沙质土、壤土、黏土)4、光源(如台灯)5、温度控制设备(如加热器)6、测量工具(尺子、称量盘、温度计)实验步骤:1、在四个栽培盆上分别标记为A、B、C、D。
2、在四个栽培盆中分别填入不同类型的土壤(A盆填入沙质土,B盆填入壤土,C盆填入黏土,D盆填入混合土)。
3、在每个栽培盆中播种植物种子,并确保种子分布均匀。
4、将四个栽培盆放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使用台灯提供光源。
5、使用温度控制设备,将室内温度保持在适宜植物生长的范围内。
6、每天给植物浇水,并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7、在实验进行一个月后,测量每个植物的高度、茎的直径以及叶片的数量,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实验结果:经过一个月的实验,我们观察到植物在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光照条件下生长情况有所不同。
总体来说,壤土和混合土中的植物生长情况较好,而沙质土和黏土中的植物生长情况相对较差。
在光照方面,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但在本实验中,我们未能观察到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显著影响。
下面是具体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土壤类型和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本实验中并不明显。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或者研究其他环境因素如湿度和空气流通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反思:在本次实验中,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学生们不仅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还培养了实验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6b67d07be1e650e52ea99f9.png)
实验内容
7斜面的作用
实验目的
认识斜面的省力原理。
实验器材
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
实验步骤
1、将一块木板成为一个斜面。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升。
2、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把重物拉上去。
实验现象
1、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实验结论
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XX年11月30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3)
实验内容
电能从哪里来
实验目的
了解电池是把化学能或者光能转化成了电能、电能是由其他能量转化来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1)
实验内容
神奇的小电动机
实验目的
了解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实验器材
玩具小电机、橡皮筋、一次性塑料杯、一号电池、透明胶、导线、磁铁、电池盒、开关、铜质粗导线、大头针
实验步骤
1、小电动机里有什么。
2、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实验现象
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实验结论
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
实验结论
1、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边(阻力点)情况
右边(用力点)情况
用力情况
钩码数
(个)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钩码数
(个)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1、省力;2、费力;
3、不省力也不费力
1
1
1
1
不省力也不费力
1
2
1
2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1
2
1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2
2
2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1
1
2
省力
4
1
1
4
省力
4
2
2
4
省力
3
1
1
3
省力
省力
6
3
省力
8
4
省力
2
1
省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动滑轮能够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9.20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动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滑轮、1个测力计
猜测:
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9.6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选择最合适的工具
实验器材:
钉有三颗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钳工锤。
猜测:
选用不同的工具,拔出三种东西所用的力和方便程度是不一样的。
实验过程:
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和钳工锤分别去取出木板上的图钉、铁钉、和木螺丝钉。感觉取出三种钉子应用哪几种工具最简单、最方便、最省力。然后做好记录。(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分成四组做分组实验)
2
1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增加一个动滑轮接着做实验
滑轮组作用实验记录表(二)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6
2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9
3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12
4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3
1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猜测:
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后改变轴上的钩码数量在做实验。
轮轴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轴上钩码的个数
轮上钩码的个数
我们的发现
2
1
省力
4
2
省力
6
3
省力
10
5
省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实验过程:
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后改变轮在做实验。
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记录表
轴上钩码的个数
更大轮上钩码的个数
我们的发现
3
1
轮轴保持平衡
6
2
轮轴保持平衡
9
3
轮轴保持平衡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现
1
1
平衡
1
2
向右倾斜
2
2
平衡
定滑轮
3
3
平衡
不能省
2Hale Waihona Puke 3向左倾斜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也改变用力方向。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9.16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秤盘内放的钩码数量越多,秤砣挂绳距离提绳之间的距离就会越长,但是秤砣的重量并不需要增加。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9.15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轮轴作用的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1个轴
实验名称
动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猜测:
动滑轮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然后做好记录。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4
2
轮上挂的钩码比轴上挂的少,但是仍能保持平衡,说明轮轴可以省力。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9.15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实验器材:
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不同的大轮、1个小轮、1个轴
猜测:
轮轴越大越省力。
实验过程:
先组装一个滑轮组,然后用这个滑轮组来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观察用力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与直接体生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作比较。并做好记录。
滑轮组作用实验记录表(一)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4
2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6
3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8
4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9.13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器材:
自主小杆秤、钩码
猜测:
小杆秤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
实验过程:
学生利用自制的小杆秤称不同数量的钩码,比较秤盘挂绳到提绳,提绳到秤砣挂绳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结合杠杆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改变提绳的位置继续做实验,我们会发现提绳距离秤盘之间的距离越短称重就会越大。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取图钉比较方便的是用小刀或剪刀来撬;取木螺钉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螺丝刀来撬;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羊角锤来撬;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9.8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器材:
杠杆尺、钩码
猜测:
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3
2
2
3
省力
1
3
3
1
费力
2
3
3
2
费力
2
4
4
2
费力
1
4
2
2
费力
2
2
4
1
费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改变轮的大小,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评定等级:
优秀
指导教师:
康天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一班
时间
2011.9.16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定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猜测:
定滑轮不能省力。
实验过程: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然后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