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剖析
高中地理知识点:《气候》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影响气候的因素(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最主要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重要的影响;空气运动过程中温度降低(上升气流或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水汽易凝结,降水多;从海洋吹来的气流因为水汽含量丰富,降水多。
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
(3)下垫面(地面状况):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表现在:下垫面(地面状况)则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
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沿海与内陆、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与西岸、高原山地与平原、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裸地、植被覆盖地与水面等。
①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差异。
大陆性气候: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比较少,且比较集中;②地形地势:山地比附近平原年均温度低,温度变化小;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垂直差异。
A对气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日较差)。
B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C山脉往往是气候的分界线。
③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④反射率:新雪>冰面>裸露地面>植被覆盖地面>海洋(4)人类活动①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放出大量人为热(如热岛效应)。
②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小气候)。
良性的:修水库,使库区附近的大气湿度、云量和降水量有所增加,缓和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调节气候。
高中地理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及主要气候判别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及主要气候判别知识点总结一、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洋流和人类活动等。
1.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同一地区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地表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同一个地区冬冷夏热的气候变化也主要是由于冬季获得太阳辐射少、夏季获得太阳辐射多的缘故。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在气候的形成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各地气候;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三圈环流不断地把纬度较低地区的热量输送到高纬地区,调节和平衡低纬地区和高纬地区的热量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量的影响很大。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其移动对中纬大陆西岸气候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气候特点。
季风环流是大陆东岸因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一种大气环流,同时季风环流本身就是一种气候——季风气候。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的陆风比较干燥,降水较少。
3.地面状况: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
比热容主要影响到气温变化的大小、海陆风和季风的形成;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温差大小;地形因素影响水热分布;地面反射率影响着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
4.洋流: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起增强作用;秘鲁西岸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在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
另外,暖流对马达加斯岛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5.人类活动:人类影响和改变了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从而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高中地理课件 气候的形成因素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
湿 干燥
(1)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雨林气候;
副高或信风带—————— 热带沙漠气候; 单一控制 西风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交替控制
极地高气压带或极地东风— 极地气候; 副高与西风带—————— 地中海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
✓ 植树造林——绿洲效应 ✓ 修建大型水库——湖泊效应 ✓ 城市建设——热岛效应 ✓ 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人造尘埃——阳伞效应 ✓ 人为释放热量——火炉效应
4.人类活动
(1)影响大气温度
问题:人类主要通过哪些途径 向大气释放废热? • 使用空调 • 使用家庭炉具 • 使用汽车 • 开办工厂
较湿润。 海陆位置
(4)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地形
(5)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是终年不冻港。
北大西洋暖流
几处特殊气候
四处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 了热带雨林气候,
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再加上地形的抬 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
判2.若断N依位据于是太平洋中,等 由中温 等国线 温大南 线陆东凸 的部一 分盛侧 布行判N为断东陆该南地图风区域风为北半球,N处海
判断依据是
洋等温线南凸说明低于同纬度大陆气温,应为北 半球夏季,中国大陆东部盛行东南风
20℃
25℃
M
N
(2)地形地势(气温和降水)
❖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山地阳坡热量多,阴坡热量少。 ❖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如世界雨极),背风坡降水稀少
气候形成的具体原因
气候形成的具体原因: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
(1)纬度决定了热量带(2)海陆位置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3)气压带、风带和气团①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甘共苦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②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性为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③气团: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各不相同。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5)地形: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
全世界的气候类型好像一共有9种,其中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热带草原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热带沙漠气候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温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分布规律: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长期发生的变化,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方面的变化。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了解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1. 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是指能够吸收和辐射地球表面长波辐射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
人类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如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等。
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效应的增强,进而引起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从而影响气候系统。
2.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会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化。
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太阳辐射的变化以及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对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化。
3.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空气的运动方式和规律。
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导致气候的变化。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引起全球大气环流的变化,从而影响全球气候。
大气环流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海洋温度、地形、地球自转等。
4. 地球表面特征地球表面的特征,如陆地分布、海洋分布、冰雪覆盖等,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高山地区的冰川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影响气候系统。
地球表面特征的变化会改变地表的反射率、吸收和释放热量的能力,从而影响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
5. 人类活动除了温室气体排放外,人类活动还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森林砍伐、城市化等方式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例如,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会导致土壤水分的减少,进而影响降水模式。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球表面特征和人类活动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
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气候的形成因素
气候的形成因素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平均气温、气压、土壤和湿度等环境条件的状态,是地球上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的形成受到极端的自然原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季风、高原效应、海洋性气候以及其他自然因素。
一、季风一个由季节性气压变化引起的大气现象,称为季风。
全球受到太阳的照射,对地球的气压和温度产生影响,当某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时,会产生气压和温度的不同,这就会形成季风。
季风包括冬季风、夏季风等,主要受到太阳光照射强度、热带大陆地形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地球气候形成影响较大。
二、高原效应高原效应指一个地区的一些重要的地形和大气的综合作用对影响地区气候的现象。
高原地区气温比海平面低,高原效应引起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气温较低、风速较高、湿度较低等。
上海地区是高原效应的典型例子,高原效应大大影响了上海地区的气候。
三、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是一种热带、温带、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低温、湿度高、风平和、降雨多等特点。
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由海洋引起的,受到海洋的影响,该地区的气温、湿度、风速等都会受到海洋的影响。
海洋性气候的变化有时也会影响陆地气候。
四、其他自然因素除了季风、高原效应和海洋性气候外,还有其他自然因素也会影响气候的形成,如地形、地壤、生物、火山爆发等。
地形影响到气候的变化,一些高地和山脉可以形成一个“屏障”,阻挡云层和雨水,使该地带气候特别干燥。
地壤特性也会影响气候,土壤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会不同,例如泥炭地和沙漠地带气候完全不同。
另外,生物的影响也是构成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植被覆盖会产生不同的气候。
此外,火山爆发也会影响气候,它会导致大气层组成的改变,从而影响气候现象。
总结而言,气候的形成受到季风、高原效应、海洋性气候、地形、地壤、生物以及火山爆发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导致气候的变化,影响地球的生态状况。
因此,研究气候形成的因素,对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商务星球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综合讲练 专题14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版)
期末知识点复习综合讲练专题14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概括1.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2.纬度因素: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不同纬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导致高度纬度之间气温和降水存在明显的不同。
纬度越低,一般降水多,气温高;纬度越高,一般降水少,气温低。
3.海陆因素: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因此,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润湿气流的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多;而远离海洋的地区,一般降水少。
由于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吸热与散热的情况也不同。
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则相反。
因此同纬度地带,夏季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4.地形因素: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加一千米,气温下降约6℃。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中,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分布D.太阳辐射【分析】(1)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右侧表示气温,左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
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2)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解答】解: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降水有迎风坡和背风坡之分。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A西部迎风坡降水丰富,B东部背风坡降水稀少。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反映的是我国东部某山地的地形剖面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甲、乙两地避暑的原因是()A.甲地气温高,乙地空气湿润B.甲地可以眺望大海,乙地可以观赏日出C.甲地可以观雪景,乙地适宜阳光浴D.甲地气温低,乙地有海风【分析】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
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多重因素影响气候变化现象
多重因素影响气候变化现象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气候变化现象引起了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巨大关注,因为它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但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它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首先,人类活动是气候变化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
工业化、城市化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等可以在大气中滞留并加强地球的温室效应。
这种增强的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加剧了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其次,太阳活动也对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太阳辐射的变化和太阳活动周期的变化可以导致地球的气候变化。
太阳辐射的增加会引起地球表面温度的上升,而减少则会导致地球进入冷期。
历史上的小冰期和中世纪暖期就是太阳活动变化所引起的气候变化的例子。
尽管太阳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它仍然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地球的大气环流和海洋循环也对气候变化起着关键作用。
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空气的水平和垂直运动,它在不同地区之间传输热量和水分,调节了全球的温度和降水分布。
海洋循环是指海洋水体的运动,它可以在不同地区之间输送热量和盐分,影响海洋温度和盐度,进而影响大气中的湿度和降水。
这些环流系统的变化会导致气候模式的异常变化,从而导致气候变化的发生。
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对气候变化起着一定的影响。
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灰尘,这些物质可以遮蔽太阳辐射并导致地球表面降温。
植被的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也会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森林砍伐和城市化会导致地表反射率的改变,从而影响地表的能量平衡和温度分布。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人类活动、太阳活动、大气环流和海洋循环等因素都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这些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的机制,并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
五、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简单概括为:纬度位置:太阳辐射(最基本因素温度带(1)位置(2)大气环流(3)洋流(4)地形(5)人类活动具体描述为注意:气候用降水和气温这两个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指标来衡量,因此在实际的考试中,往往考察内容的就是影响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因素,而考察的方式则是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或者它们的变式,例如开花期(实质是等温线)、等降雪量线(实质是等降水量)等。
千变万化不离其中,要想解决此类问题,须要熟练掌握以上示意图和以下表格,如此,方可事半功倍!典型例题选择题部分例题29、下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1一4题。
1.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影响B.洋流影响C.降水影响 D.人类活动影响2.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C.人气环流 D.地面状况3.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形4.等温线③与②的数值不同,则等温线③的温度最可能是A.15℃ B.20℃ C 22℃ D.25℃例题30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1—2题.1.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⑤洋流A.①③ B.②④C.③⑤ D.④⑤2.形成C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①纬度较低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③受东南季风影响④受东南信风影响⑤受暖流影响⑥受寒流影响⑦位于迎风坡A.①② B.①③⑤⑦ C.①④⑤⑦ D.①④⑥例题31、(2013高考题新课标II卷 )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例题32读某区域气温等值线图.回答问1一2小题。
气候形成有哪些因素
气候形成有哪些因素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它与气温不同它具有稳定性。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气候的形成呢?下面就让店铺来告诉你气候形成的因素吧。
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因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1、纬度位置。
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2、海陆位置。
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3、地形因素。
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4、洋流因素。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如大陆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中国冬季(一般指1月份)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北极乡,1月份平均气温为-30、6度。
那里曾出现过-52、3度的极端最低气温。
这是中国现有气象记录中的气温最低值。
中国夏季(一般指7月份)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33度,人称“火洲”。
那里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9、7度。
号称“三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和南京,7月份平均气温分别为28、6,29和28、2度。
比起火洲吐鲁番来,还是得甘拜下风。
中国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中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省东部的火烧寮,年降水量平均值6557、8毫米,年最大值8409毫米。
那里在台湾山脉的迎风坡,同时受夏季风与台风的影响,故降水十分丰富。
中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麓的托克逊,年降水量平均值5、9毫米,年最小值0、5毫米。
托克逊深居大陆内部,来自海洋的水汽受重山阻挡,难以深入,故降水稀少。
辐射因素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热能的源泉,地面热量收支差额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
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地面热量的收支差额为零,但对于不同地区,地面所接受的热量存在差异,因而会对气候的形成产生影响。
地理高考气候
地理高考气候气候是地球上一个区域长期的天气状况。
它是由大气环流、气候要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在地理高考中,气候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了解不同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同时掌握与气候相关的地理知识。
本文将以地理高考气候为题,从气候因素、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全球气候格局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气候因素气候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主要包括纬度、地形、海洋、季风、气候变化等。
首先是纬度的影响。
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减弱,影响到温度。
因此,赤道地区气候较热,极地地区气候较冷。
接下来是地形的影响。
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特征会影响气流的形成和温度的分布。
海洋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海陆空气的交换、水平和垂直热量传输等方面。
季风是指在一年中,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不同地区产生季节性的气候变动。
最后是气候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改变地球的气候系统,导致气候类型的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二、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根据气候类型和特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柯本气候分类法、经典经线气候分类法等。
柯本气候分类法是根据温度和降水的特征将地球划分为若干气候类型的分类方法。
其中,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主要特点是温暖潮湿,降水充沛。
热带草原气候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边缘地带,特点是干季和雨季明显,温暖干燥。
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特点是冬季温暖潮湿,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气候类型外,还有其他气候类型如极地气候、高原气候等。
每种气候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对理解气候变化和气候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三、全球气候格局全球气候格局主要由纬度和地形等因素决定。
赤道地区位于热带,气候较热,常年高温多雨。
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逐渐下降,气候也逐渐变冷。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气候变化是指地球上长期气候参数的统计变化,包括温度、降水、风力等。
它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现象,但近年来,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它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温室气体的排放。
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它们的排放大部分来自于人类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和工业生产。
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形成一个类似温室的作用,使得地球的热量无法完全逃逸,从而导致气温上升和气候变暖。
其次,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也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能源、水资源和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人们进行大规模的开采、砍伐和开垦活动,导致大量的森林破坏、水源枯竭和土壤退化。
这些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改变了地表的反射性和能量分配,进而对气候产生影响。
第三,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也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工业化带来了大量的排放物,如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这些排放物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影响了大气的成分和分布。
此外,全球化的经济活动也带来了大量的运输需求,包括航空、海上货运和汽车交通。
这些运输活动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全球范围内,暴雨、洪水、干旱、暴风雪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
这对农业、水资源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其次,海平面上升是气候变化的一个直接结果。
随着极地冰层的融化和海洋水温的上升,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都在上升。
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地区的岸线稳定性,可能导致海岸线侵蚀和沿海城市的永久性淹没。
最后,气候变化还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
许多物种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植物和动物的分布范围发生改变,可能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崩溃。
除了对环境的影响,气候变化还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一、气候的因素1. 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度的增加,气候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而纬度则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日照情况、气温分布和降水情况。
2. 地形地势:山脉、平原、盆地等地形地势对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山脉会阻挡气流和降雨,形成雨影和雨屏现象;平原和盆地则会影响气温的分布和风向的变化。
3. 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是两种主要的气候类型。
大陆性气候表现为温差大,降水少,季节性明显;海洋性气候则表现为温差小,降水多,季节性不明显。
4. 水体分布:水体分布对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
靠近海洋的地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则气候干燥、温差大。
二、气候带和气候类型1. 高纬度地区气候: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冻土带、冰雪带、针叶林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交错分布。
2. 中纬度地区气候:中纬度地区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大,降水充沛。
针叶林、草原、温带草原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相互呼应。
3. 低纬度地区气候:低纬度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季风明显。
雨林、草原、热带草原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多样性。
三、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1. 全球变暖的原因: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生态系统变化等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
3.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国际社会提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四、世界各地的气候1. 欧洲气候:欧洲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凉爽。
部分地区如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旱。
2. 亚洲气候:亚洲包括了多种气候类型,有寒带气候的西伯利亚、温带季风气候的华北平原、热带雨林气候的东南亚等。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
(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形成多样的温度带;由于大陆和海洋热力特性的差异,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一个冷性高气压,东部和南部的海洋上相对成为一个热性低气压,高气压区的空气要流向低气压区,就形成我国冬季多偏北和西北风。
相反夏季大陆热于海洋,高温的大陆成为低气压区,凉爽的海洋成为高气压区,因此,我国夏季盛行从海洋向大陆的东南风或西南风。
由于大陆来的风带来干燥气流,海洋来的风带来湿润空气,所以我国的降水多发生在偏南风盛行的夏半年5-9月。
可见,我国的季风特色不仅反映在风向的转换,也反映在干湿的变化上。
形成我国季风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冬干夏雨。
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冬季作物已收割或停止生长,一般并不需要太多水分,夏季作物生长旺盛,正是需要大量水分的季节。
(2)海陆位置:我国东西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形成四类干湿地区;:由于陆地的热容量较海洋为小,所以当太阳辐射减弱或消失时,大陆又比海洋容易降温。
因此,大陆温差比海洋大,这种特性我们称之为大陆性。
我国大陆性气候表现在: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我国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冷的国家。
(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加剧了气候的复杂性。
我国幅员辽阔,最长的漠河位于53°N以北,属寒温带,最南的南沙群岛位于3°N,属赤道气候,而且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众多,青藏高原4500米以上的地区四季常冬,南海诸岛终年皆夏,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其余绝大部分四季分明。
分析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分析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带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带性因素。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
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
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
大气圈内空气作不同规模的运行,统称为大气环流。
它是大气中热量、水汽等输送和交换的重要方式。
大气环流的表现形式有行星风系、季风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人们平常讲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行星风系。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强烈,水汽易于凝结,降水丰富;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汽盛行,水汽不易凝结,雨水稀少;在信风带气流从纬度较高的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水汽不易凝结,一般少雨。
但在大陆东岸,信风从海上吹来,降水机会较多;在大陆西岸,信风从内陆吹来,降水就少。
在西风带控制的地区,大陆西岸风从海上吹来,水汽充沛,降水丰富,越向内陆水汽越少,降水减少;大陆东岸,西风从内陆吹来,降水较少。
一般说来,上升气流和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机会较多;下沉气流和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机会就少。
因此,在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气候特征,尤其是降水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
加之风带和气压带随季节的移动,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海陆分布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地带性分布。
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海洋增温慢,陆地增温快;阳光减弱以后,海洋降温慢而陆地降温快。
海洋与陆地表面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也不同,一般说来,在海洋或近海的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小,降水比较丰富,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多形成海洋性气候。
气候初中二年级
气候初中二年级气候是指长期以来某一地区的天气状况和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
它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应当对气候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气候的基本知识,包括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的种类、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一、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气候区所在的纬度。
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落点越来越倾斜,导致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也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海洋具有吸热能力强、稳定性高的特点,所以沿海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稳定。
而陆地则具有快速吸热和散热的性质,导致内陆地区的气候较为干燥极端。
二、气候的种类根据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我们可以将气候分为若干种类。
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每种气候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气候要素,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植被分布、动物和人类的生存状况。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了热门话题。
气候变化对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
例如,全球气温的升高导致了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洪涝和风暴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同时,气候变化还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和产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四、应对气候变化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出努力,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例如骑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减少用电等。
其次,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宣传气候保护的知识,增加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重视。
总结:气候是地球上一种自然现象,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了解气候的形成原因、种类和变化对我们学习地球科学、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气候问题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影响
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影响季风是指一种周期性的大气环流现象,主要表现为夏季风和冬季风。
夏季风和冬季风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气候带、地形地貌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以及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1. 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自转引起了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
在赤道附近,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快,空气被迫向上升,形成低压带。
而在副热带,地球自转速度相对较慢,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带。
这种压力差异导致了季风气候的形成。
2. 气候带的影响气候带是指地球上由于纬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气候类型的区域。
在赤道附近,季风气候受到热带气候的影响,温暖湿润的空气从海洋上升,形成了夏季风。
而在副热带,季风气候受到温带气候的影响,冷空气从陆地上升,形成了冬季风。
3. 地形地貌的影响地形地貌对季风气候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山脉和高原可以阻挡风的流动,使得季风气流在山脉上升时降下大量降水,形成降水丰富的地区。
相反,山脉背风面的地区则会出现干旱现象。
二、季风气候的影响1. 农业生产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季风气候区,夏季风带来了充沛的降水,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水源。
冬季风则带来了相对干燥的气候,适合一些耐旱作物的种植。
因此,季风气候区的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
2. 水资源季风气候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风季节,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
这些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活、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季风降水量和分布可能发生变化,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挑战。
3. 生态系统季风气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季风气候区的植被丰富多样,适应了季风气候的特点。
大量的降水和适宜的温度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季风气候也为许多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4. 经济发展季风气候对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一些季风气候区,由于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农业、渔业和旅游业等产业得到了发展。
中国的地理气候与影响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中国的地理气候与影响形成的因素有哪些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端,东临海,西边是青藏高原和大沙漠,北边是高山和大漠,南边是高山峡谷和热带从林。
东临大海如一道天然的屏障。
以海为河,就是古书里说的阻山带河,四塞之国。
关于中国气候的只是还有很多,你想了解吗?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国的地理气候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端,东临海,西边是青藏高原和大沙漠,北边是高山和大漠,南边是高山峡谷和热带从林。
东临大海如一道天然的屏障。
以海为河,就是古书里说的阻山带河,四塞之国。
小的规模看,北依燕山,南至大别山和淮河,西起太行,东到海,是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所在的华北平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原,如一个大盆地,参见中国地形图红圈;再往外一圈,往西越太行山骑秦岭直抵青藏高原的边沿,往南渡淮河长江乘湘江赣水直达南岭,是华北平原加上山西陕西四川湖南北江西浙江,是一个更大的大盆地,参见中国地形图蓝圈。
这个大盆地,是地理文化上的中国,地域上相当于灭六国时候的秦国。
南北东西纵深辽阔,气候复杂,里边又是一个小盆地接一个小盆地,大盆地套小盆地,为动植物和文化发展多样性提供了充分的地理气候条件,也为防御外文明的入侵提供了数量的优势和和战略纵深的空间。
人类文明在中国出现不是最早,比如进入农业社会比中东晚了几千年,国家文字也晚了上千年,但是从商周汉到明清民国,中国文明可以发展壮大三四千年延续至今,亡而复兴者数次,这是人类文明历史中的奇迹。
历史上的文明来来去去,唯中国文明可以善存数千年,这个不是偶然的。
中国近代积弱不振,历尽艰辛,几至亡国。
考察其缘由,我们不只是器物不如人。
中国文明的最根本的弱点就是在封闭环境下的过度的进化,所争者小而不争者大,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斗。
中华文明复兴,只是弘扬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不够的。
如果历史文化那么厉害,何至于抗战时苦守川陕云贵一隅?唯有知道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克服,中国文明复兴或可期。
1.欧亚大陆欧亚大陆是地球上拥有最长东西轴的大陆,中间虽然也有高山大河沙漠的阻隔,东西物种文化的传播比起南北还是快了不知多少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简单概括为:纬度位置:太阳辐射(最基本因素温度带(1)位置(2)大气环流(3)洋流(4)地形(5)人类活动具体描述为注意:气候用降水和气温这两个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指标来衡量,因此在实际的考试中,往往考察内容的就是影响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因素,而考察的方式则是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或者它们的变式,例如开花期(实质是等温线)、等降雪量线(实质是等降水量)等。
千变万化不离其中,要想解决此类问题,须要熟练掌握以上示意图和以下表格,如此,方可事半功倍!典型例题选择题部分例题29、下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1一4题。
1.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影响B.洋流影响C.降水影响 D.人类活动影响2.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C.人气环流 D.地面状况3.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形4.等温线③与②的数值不同,则等温线③的温度最可能是A.15℃ B.20℃ C 22℃ D.25℃例题30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1—2题.1.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⑤洋流A.①③ B.②④C.③⑤ D.④⑤2.形成C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①纬度较低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③受东南季风影响④受东南信风影响⑤受暖流影响⑥受寒流影响⑦位于迎风坡A.①② B.①③⑤⑦ C.①④⑤⑦ D.①④⑥例题31、(2013高考题新课标II卷 )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例题32读某区域气温等值线图.回答问1一2小题。
1.该图表示月份是A. 7月B. l月C. 10月 D. 5月2.导致该月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分布和降水B.海陆分布和地形C.地形和大气环流D.暖流和地形抽象版(即母版):下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若该图为等温线图,E所在区域为陆地;F所在区域为海洋,则该图表示()A.北半球一月等温线 B.北半球七月等温线C.南半球一月等温线D.南半球七月等温线例题33(2006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第9~11题)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
读图,回答9~11题。
9.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人为因素D.距海远近10.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地形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11.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A.甲地、黄河口附近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C.丙地、乙地D.甲地、丁地例题34、读北半球一月份0℃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A点比B点在地理分布上偏北约30°,却气温相同,其原因是()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B.受海陆位置的影响C.受西风带和洋流的影响D.受地形的影响2.图中C点是寒冷中心,其气压名称是()A.夏威夷高压B.阿留申低压C.冰岛低压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综合题部分例题35、(2003年全国文综II)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下图,描述图中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原因。
例题36、(2012新课标全国卷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分)例题37、(2012海南卷地理21、(10分))图8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200毫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
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
例题38、(2011浙江卷文综,36) 图1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2为图11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30分)表2(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
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12分)(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8分)(3)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形成的条件。
(10分)例题39、 (2011山东卷)26.(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读图回答问题。
野外考察(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6分)(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4分)例题40、(2011福建卷文综,37)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7分)图14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现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7分)例题41(2009年浙江文综)(30分)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4分)(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12分)(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8分)例题4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为,判断依据。
(2)图中甲、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图中乙、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6分)例题42、.图11是“两岛屿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原因是。
(3)图中15℃等温线在两岛中间向南弯曲,其原因是。
(4)与该岛纬度位置大体相当的纽芬兰岛,1月份的气温比该岛要低20℃,分析其主要原因。
例题26、(2013高考题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30 分)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10 分)(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10 分)参考答案(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部分)选择题部分例题29 BADD 例题30CC 例题31CAB 例题32 BBC例题33 BBB【解析】读图可知,1月等温线在甲、乙两地闭合,且比周围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甲、乙两地均为山地地形;7月等温线在沿海地区基本上与海岸线平行,在太行山地区大致与山脉的走向平行,且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这说明影响该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地形;气温年较差是一年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读图比较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一般来说,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小,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例题34CD例题35东段大致呈东西走向,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因为同一纬度太阳辐射基本相同;西段大的减湿作用强,因而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蒸发旺盛,气候干旱例题37【答案】(10分)冬半年:水汽充足;盛行东北风,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雨。
(5分)夏半年:气温高,(受地形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故多(对流)雨。
(5分)【解析】影响降水的因素与所处的气压带和风带、地形、洋流等因素有关。
从图中基隆的纬度位置可以看出该地位于东北信风带,同时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该地属于季风气候。
基隆三面环山,北临港湾,因此在夏季,受季风的影响,从海洋带来的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丰沛的地形雨,同时还有台风雨及高温产生的对流雨;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从太平洋带来充足的水汽,受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
因此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
例题38【答案】分布在湖的东、南岸。
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雪带”分布特点可以看图得出答案,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降雪的影响因素,根据图11可以很容易得得出降雪带的分布位置:主要分布在湖的东、南岸;降雪的影响因素包括水汽含量与水汽遇冷。
因五大湖地区位于北纬40°以北,冬季,受来自北美高压的西北风或西风影响,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例题39【答案】(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
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2)B处大于A处,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
B处大于C处,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41位于背风坡。
例题40【答案】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
【解析】读图可知,而该区域处于西风带位置,受来自太平洋的西南风的影响,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而大峡谷谷底湿润气流不能到达,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
例题41(1)66.5°及其以北地区原因:黄赤交角为23.5°地球公转导致昼夜交替消失(2)甲地: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西临大西洋,盛行西风,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迎风坡,暖流经过乙地: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相对少,集中在夏季,年较差较大背风坡,海域面积小,海洋水汽较少(3)冰川作用、流水作用西部海岸曲折,多峡湾;湖泊广布,东部形成冰湖群;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多位于河流中上游例题42、(1)东北——西南走向判断依据:根据等温线走向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可判断出分水岭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区域定位判断该山脉是武夷山(2)甲地形;丙海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