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专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精品课件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精品课件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D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③中二氧化碳浓度常低于② C.①可以与②④进行相互转化 D.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①和②
[解析] 人体的内环境主要是由①血浆、②组织液和④淋巴液组成的,A项错误;二氧 化碳是细胞呼吸的产物,通过自由扩散排出细胞,故③细胞内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常高 于②组织液,B项错误;①血浆不能转化为④淋巴液,C项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 的内环境是①血浆和②组织液,D项正确。
口腔上皮细胞
________
机体内细胞
血浆
淋巴液
血浆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组织液
组织液
组织液
旁栏边角 想一想
(1) 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 中的液体是什么?水疱会逐渐消失,水疱中的液体去哪里了?这又说明什么?
提示 “水疱”中的液体是组织液。时间长了,大部分组织液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 还有一部分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液。这说明内环境中的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2) 膀胱内的尿液、小肠腔内的消化液属于体液吗?脑脊液(大脑、脊髓细胞间隙 的液体)属于内环境吗?
提示 膀胱内的尿液、小肠腔内的消化液均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体液,不属于内环 境。脑脊液存在于大脑、脊髓细胞间隙,类似于组织液,属于内环境。
致用
视角1 体液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1. 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题后归纳 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及分析
03
考点三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 行物质交换
导入
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不断获取营养,排出代谢废物。阅读教材,分析图1、2。
图1 内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图2 各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示意图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公开课课件(共46张PPT)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公开课课件(共46张PPT)

⒉类型:
⑴组织液浓度 升高 组织细胞代谢旺盛、过敏反应
⑵血浆浓度 降低 肾小球肾炎、营养不良
⑶淋巴回流 受阻
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的主要成 分是〔 D
A 复合氨基酸 B 葡萄糖和维生素
C 无机盐
D 血浆蛋白
特别注意:
稳态是一个动态过程,是相对的稳定状态 稳态的实质包括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相对 稳定;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白细胞


血小板
细 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清是血液在体外凝固后渗出的淡黄色的液体,相比血 浆,少了纤维蛋白原和一些凝血因子,但多了K离子. 纤维 蛋白原是血液中的一中蛋白质,在机体出血后与凝血因 子共同完成止血的过程.
在毛细淋巴管起
始端,内皮细胞的
边缘像瓦片般互
相覆盖,形成向管

腔内开启的单向 活瓣.另外,当组织
液,类似与海水.这在一定程上反 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基础训练
1.分析下列物质是否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
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呼吸酶、胰岛素、
消化酶、二氧化碳、尿素、神经递质
2.下列能在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是< D >
①呼吸氧化酶
②抗毒素、外毒素
③血红蛋白
④神经递质
⑤解旋酶
⑥淋巴因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内概 念 环 境 重要意义 的 稳 调节机制 态
六、内环境的稳态与意义
实质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 相对稳定状态.
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 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调节能力: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 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复习公开课课件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复习公开课课件

温度失衡与疾病
低温失衡
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或失温状态,可能导致机体功能下降、生理活动减弱,严 重时甚至引发冻伤、休克等。
高温失衡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或体温过高,可能导致机体功能亢进、水分流失过多,严 重时甚至引发中暑、热射病等。
酸碱失衡与疾病
酸中毒
体内酸性物质过多,可能导致机体酸中毒,引发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心律失常 等症状。
血液缓冲系统调节
血液中含有碳酸氢盐、磷酸盐 等缓冲物质,能够中和多余的 酸或碱,从而维持酸碱平衡。
渗透压平衡的维持
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能够感知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并将信 息传递给抗利尿激素分泌细胞。
抗利尿激素分泌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 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降低细胞外 液渗透压。
合理饮食与营养补充
均衡膳食
保持食物的多样性,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控制热量摄入
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以预防肥胖和其他健康问 题。
适量饮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适量运动与休息调整
有氧运动
如跑步、游泳、骑车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
力量训练

02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温度稳态的维持
01
温度感受器
皮肤、黏膜等处的温度感受器能够感知外界温度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
给体温调节中枢。
02Biblioteka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能够根据温度感受器的信息,通过神经调节
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03
散热和产热
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人体通过出汗、皮肤血管扩张等散热方式来降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课件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课件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2.内环境的成分、性质及作用
细胞正常生活的液体环境
几种组织水肿的原因----渗透压失衡
组织细胞破裂
血浆PH的调节分析——
食物 消化系统 (碱性NaCO3)
正常 机体
剧烈运动
PH升高
NaCO3
PH降低
NaHCO3
NaHCO3
1.判断哪些地方属于内环境? 消化道,肺泡,细胞质,呼吸道,肾小管内液,肾小球 内液,输卵管
2.判断哪些成分属于内环境? 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蛋白质纤维,纤维蛋白原,呼吸 酶,蛋白质水解酶,体液中的溶菌酶,神经递质,糖原, 激素,抗体,载体蛋白,淋巴因子
3.判断哪些反应在内环境? 细胞代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ATP水解供能,DNA复 制,消化过程,抗体与抗原结合,突触间隙,乳酸与碳 酸钠反应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
酸进入血液后,不会使血液pH改变因为
使
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
层生物膜。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 蛋白 酸质
② ①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糖尿病 严重腹泻 感冒发烧 高原反应 组织水肿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流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血氧过低,体内缺氧 血浆渗透压降低或组织液渗透压过高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精品课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精品课件

考点1、内环境的成分及 各成分间的关系

内环境稳态是人体稳态的基础,该考
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是内
环境的成分,二是内环境中组织液、血浆、
淋巴之间的关系,三是利用具体的事例来
考查对内环境有关知识的理解以及内环境
稳态的维持。
巩固练习
• 1、(2006年广东)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
成成分是
()
的内容,也是高考中的难点,高考一般不
会考查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整个过程,
主要是在具体的情景中要求考生说明血糖
调节或体温调节的某一局部情况,考生要
正确答题,则必须建立在对整个调节过程
有清晰的了解基础上。血糖调节还常常与
糖尿病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考点4、免疫调节
• 免疫调节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其难点 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该考点因 与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命题的素材 又很多,所以是高考的常考点,其考查主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图象、 生活事例创设情景,考查考生对体液免疫 和细胞免疫过程的理解,二是考查体液免 疫、细胞免疫中各种细胞的功能,三是与 前面章节的细胞学内容、蛋白质的合成等 知识联系起来考查,如抗体的形成需要哪 些细胞结构的参与?
3.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 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 身大海。
本文体裁
本文是一篇“运用记叙的 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 知识”的科学小品. 可以说 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结合体。 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
如果人类也象 旅鼠一样毫无 节制的繁衍下 去,世界会怎
么样?
???
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 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 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 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 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 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 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 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 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 果。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64张) 课件

一轮复习  人教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64张) 课件
C
[解析] 人体的代谢废物可通过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体外,A正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人体肝细胞从周围组织液中吸收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细胞,故人体肝细胞内的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分别小于、大于 处,B正确; 为血浆,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会导致血浆蛋白渗出,从而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正常机体通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确。
B
[解析]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晶体渗透压,A错误;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血浆晶体渗透压有所下降,C错误;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使血浆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
3. (选必1 P6概念检测)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浆中的水渗出到组织液
分裂分化
结构和功能
教材基础诊断
1. 草履虫的内环境是细胞液。(选必1 P2正文)( )
×
2. 血液在由全身血管和心脏组成的系统中循环运动,属于体液。(选必1 P3正文) ( )
×
3. 葡萄糖、甘油三酯、肌酐、乳酸脱氢酶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选必1 P4思考·讨论)( )

4. 血浆渗透压取决于 、 的浓度。(选必1 P5正文)( )
物质交换
形成和维持
器官、系统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3)稳态概念的发展①分子水平: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课件ppt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课件ppt
基础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基础医学研究中需要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机 制,以及如何通过调节人体内环境稳态来治疗疾 病,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THANK YOU.
医学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了解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 机制,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预防医学中的应用
预防医学中需要研究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对机 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环 境来维护人体内环境稳态,预防疾病的发生。
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药物研发中需要研究药物对机体各系统、各器官 和组织的作用及其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以便开 发出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
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方式之一,包括激素调节和局部调节 等
03
人体内环境的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
1 2 3
神经调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义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等神经物 质的作用,对机体内部的环境状态进行调控的 过程。
神经调节的方式
神经调节主要依靠反射的方式进行,即通过刺 激感受器,产生反射活动,进而影响效应器的 功能。
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的症状
酸碱平衡失调
水平衡失调
如代谢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出现呼吸 困难、抽搐等。
如脱水或水中毒,出现口渴、尿少等症状。
血糖浓度失调
血浆渗透压失调
高血糖或低血糖,出现昏迷、乏力等症状。
如高渗性脱水或低渗性脱水,出现恶心、呕 吐等症状。
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的调节方法
对症治疗
针对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补充水 分、调节电解质平衡等。
病因治疗
针对导致稳态失衡的原因进行治疗,如抗 感染、控制血糖等。
营养支持
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如高糖、高蛋白等 ,以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课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课件

5.(多选)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 的是( AB )
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而激素又反过来影响神经系 统的发育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 C.激素对神经系统没有影响 D.稳态只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机体动态平衡
考点 3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解析: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代谢产物也增加时,就
使组织液渗透压增大,表现出组织液生成增多。由于淋巴是组
织液渗透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的,且单向汇入血液循环,所以
随着组织液的增加,淋巴液的生成也增加。
5.(2013 年 6 月广东学业水平)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
( D)
A.维持体温处于较低水平 B.使体内各处 pH 保持相同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
3.雌性毒蛾释放的性外激素会引诱雄性毒蛾前来交尾,毒
蛾完成此行为是( D )
A.神经调节的结果
B.体液调节的结果
C.基因直接控制的结果 D.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密不可分 B.神经调节为主导,激素调节起辅助作用 C.激素调节能反作用于神经调节 D.激素调节不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解析:在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是主导 调节系统,激素调节为辅,激素调节受到神经调节的控制。
B.抗体
C.肌动蛋白
D.组蛋白
[解题关键]抗体属于免疫系统中的免疫活性物质,其本质
是蛋白质。选 B。
【例 2】(多选)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机体会对其作出非特异 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反应。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公开课课件(共46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公开课课件(共46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公 开课课件(共46张PPT)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讨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关系。了解什么是稳态以及为 什么维持稳态对人体至关重要。
简介
1 人体内环境
探索人体内部的生理环境是如何维持的。
2 稳态的定义
解释什么是稳态,以及为什么稳态对人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3 稳态的重要性
说明为什么人体内环境需要维持稳态。
2 稳态调节机制的重要性
3 稳态失调的预防与治疗
强调稳态调节机制对维持人体稳态的意义。
提供预防和治疗稳态失调的建议。
参考资料
1 高中生物教材
2 学术论文和文章
3 电子书籍和视频教程
细胞与环境
细胞内外环境的差 异
解释细胞内外环境的差异以 及细胞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 能
介绍细胞膜的结构以及在维 持内外环境平衡中的重要作 用。
水平衡的维持
探讨人体如何维持细胞内外 的水分平衡。
稳态调节机制
1
负反馈调节机制
介绍人体如何利用负反馈调节机制来
正反馈调节机制
2
维持稳态。
展示正反馈调节机制在稳态维持中的 作用。
了解氧气分压力在稳态中扮演的角色。
离子浓度
探讨维持适当离子浓度对稳态的重要性。
稳态失调的影响和原因
稳态失调的危害
解释稳态失调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
稳态失调的原因
探讨导致稳态失调的各种因 素。
稳态失调的预防与 治疗
介绍预防和治疗稳态失调的 方法和策略。
总结
1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重要性
总结为什么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维持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稳态调节机制实例
体温调节
解释人体如何调节体温以维持稳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专存在于与外__界__相通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的物
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3)必须认准发生于内环境中的三类反应
①酸碱缓冲对参与的对碱或酸的_缓_冲__反应。 ②_神_经__递__质__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反应。
③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反应。
2.水盐平衡调节 (1)水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
①小分子物质——CO2、O2、氨基酸、核苷酸、葡__萄__糖__等。 ②大分子物质——_血_浆__蛋__白__、抗体等。 ③信号分子——淋巴因子、_激_素__、神经递质等。
(2)必须认准两类“非内环境物质”
①专存在于_细_胞__内__的物质(如_血_红__蛋__白__、呼吸酶等)不属于内环
境成分。
(2)引起水盐平衡调节的是_渗__透_压__的变化。引起机体抗利尿激素 分泌的有效刺激是_细_胞__外__液__渗_透__压__的__升__高___。
3.体温调节
(1)寒冷环境中产热量_等_于__散热量,炎热环境中散热量等__于__产热 量。持续发烧时,产热量_等_于__散热量。
(2)体温调节感受的刺激是_温_度__的变化,冷觉与温觉形成的部位 是_大_脑__皮__层__,而体温调节的中枢是_下_丘__脑__。
4.部分婴幼儿的营养主要依赖于奶粉,尝试分析为何低劣的奶 粉会导致“大头娃娃”的出现?
提示:低劣奶粉中氨基酸含量低,婴儿血浆蛋白不足,导致血 浆渗透压偏低,更多水分进入了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大头娃 娃”)。
1.(2019·全国卷Ⅲ)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 CO2 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 O2 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a.四个功能:_感_受__、__传__导_、__分__泌__和_调__节____。
b.三个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调节中枢。
②水盐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但产生渴觉的中枢在_大_脑__皮__层__。
③在升高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
_肾_上__腺__素__;在调节体温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
腺激素。
1.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会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 持相对稳定,请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提示: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 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碳酸/碳酸氢 钠)进行调节,pH 保持相对稳定。
2.胰岛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如何体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
4.血糖平衡调节 (1)相关器官:下丘脑(调节中枢)、肝脏(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 肌肉(葡萄糖合成肌糖原等)、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 脏(肾小管、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和小肠(糖类的消化和吸收丘脑在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中的作用 (1)
(2)分析 ①下丘脑的四个功能和三个中枢
第一部分 专题素能提升 专题八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1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年份
考查内容和角度
结合图文信息侧重考查对血糖调节的某些来源和去路 2016
的演绎推理等
考查渗透压的影响因素等,体现了分析和综合等要素,
2017 通过实验设计探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等。对体温调节的
过程进行结果分析等
年份
考查内容和角度
2.(2019·全国卷Ⅱ)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
是( D )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产生渴感 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4.(2018·全国卷Ⅰ)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 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 0.5 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 20%葡萄糖溶液 15 mL,记录 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
_肾_脏__来完成的。神经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 压感受器→_大__脑_皮__层__→产生渴感→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神经—体液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
受 器 →垂__体__ ―释―放→ 抗 利 尿 激 素 → 肾 小 管 和 集 合 管 重 吸 收 水 → 尿 量 _减_少__。
提示:在正常的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 糖浓度降低;降低的血糖浓度又反过来影响胰岛 B 细胞对胰岛素的 分泌。
3.现有小白鼠、胰岛素溶液、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注射器, 要通过实验证明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你的实验思路是什么?
提示:给小白鼠注射胰岛素溶液,观察到小白鼠昏迷,然后再 给小白鼠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观察到小白鼠恢复正常。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
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__下__丘__脑__的渗
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
考向1、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
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因为其中含有多种酶 B.K+、核苷酸和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血浆中的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需穿过3层生物膜 D.下丘脑是内环境渗透压、温度的调节中枢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
主要原因垂是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 _______管___和__集__合__管___重__吸__收__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
尿量会增__加______。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 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葡_萄__糖_____。
2018 考查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考查组织液的化学成分,散热途径以及机体失水的调节 2019
等,体现了稳态与平衡观
备考 建议
熟记机体各项理化指标对稳态的影响及内环境的形成, 借助实验情景加强稳态调节实例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 析类题目的练习
1.内环境及其组成 (1)必须认准三类“内环境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