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几个有趣的现象19页PPT
有关经济学效应ppt(马太效应、木桶效应、口红效应、羊群效应). 共15页
![有关经济学效应ppt(马太效应、木桶效应、口红效应、羊群效应). 共15页](https://img.taocdn.com/s3/m/a4672fd2bceb19e8b9f6ba00.png)
• “口红效应”是指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 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 ;
• 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的消费就会转向购 买廉价商品,而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 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能给消费者带来 心理慰藉 。
Thank you
谢谢!
• 要有自己的创意,不走寻常路才是你脱颖 而出的捷径。不管是加入一个组织或者是 自主创业,保持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 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 在抉择的时候,不能“随大流”,要懂得 分析,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决定。
口红效应背景
• 早在19世纪30年代,有一天,美国一个办公室女 打字员由于经济大萧条而被解雇,“下岗”的当 天,她到百货商店购买了两支心仪已久的口红— —两支口红不会让已经失业的她雪上加霜,但是 当润泽的口红涂在嘴唇上时,却安抚了她不安的 心。从此,就出现了“口红效应”,也被用来描 述这种有趣的经济现象:每当经济出现低迷时, 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理安慰和满足感的“廉价的小 奢侈品”行业反而会逆势增长 。
马太效应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1.朋友多是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结交更多的朋友,缺少朋 友的往往一直孤独;
2.名声在望的人,会有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因此更加出名; 3.一个人受的教育越高,就越能在高学历的环境中工作或者
生活; 4.在投资方面,如果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人的本钱比别人
多十倍的人,他收益也比别人多十倍。 马太效应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现象,即赢家通吃。
生活中的木桶理论
生活上的木桶效应
•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 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 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 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 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 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 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六十个有趣的经济学原理
![六十个有趣的经济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f41ce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b.png)
六十个有趣的经济学原理1、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到。
(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2、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想的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如果把自己想的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的很糟)3、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思可相反,得须相成)4、刺猬理论:刺猬在天冷时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5、鲦鱼效应: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
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以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为也发生紊乱。
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
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6、雷鲍夫法则: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7、洛伯定律: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8、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9、费斯诺定理:人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应该多听少讲。
(说的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10、牢骚效应: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
(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11、避雷针效应: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
有趣的经济学现象ppt课件
![有趣的经济学现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ffe22158fafab068dc0235.png)
应”。
通俗阐述: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
哪里走。
由来: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
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
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
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
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
也称“从众心理”。
ppt课件
•应用:在股市中,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交
ppt课件交往中的“心理距 离效应”。 由来: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
学家作了刺猬法则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 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 他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 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要各自分开了。 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 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挨的太 近,身上会被刺痛;离的太远,又冻得难受。就这 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 与受刺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
不一定知道正确的道路是什么,但却不要在错
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这句话可以说是对鳄鱼
法则的经典概括。人生最大的效率其实在于:
真正地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
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
同。
ppt课件
首页
羊群效应理论
• 简述:羊群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
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
• 黑天鹅效应三要素:稀有、冲击性大、事后诸葛。
ppt课件
•应用:黑天鹅存在于各个领域,无论金融市 场、商业、经济还是个人生活,都逃不过它的 控制。怎样才能避免小概率事件带来的重大损 失?怎样才能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占得先机?以 全新的视角理解现实世界,并把握黑天鹅带来 的机会,从中受益。 •黑天鹅效应的案例
有趣的经济学现象
![有趣的经济学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2c73eaadf524ccbff1218472.png)
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从而导致 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同样, 羊群效应还可以应用于市场营销,证券市场, 职场以及生活中
• 羊群效应的例子
• 羊群效应的积极作用表现
黑天鹅效应
• 简述:黑天鹅事件指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它罕有
发生,但一旦出现,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由来:在澳大利亚被发现之前,生活在十七世纪欧
刺猬法则
• 简述: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 离效应”。 由来: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
学家作了刺猬法则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 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 他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 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要各自分开了。 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 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挨的太 近,身上会被刺痛;离的太远,又冻得难受。就这 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 与受刺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
通俗阐述: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
哪里走。
由来: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
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 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 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 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 也称“从众心理”。
生活中的经济学 PPT课件
![生活中的经济学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b1bb69960590c69fc37675.png)
通常存为活期存款,便于变现,用于改善生活质量。比 如突然的饭局,收到喜帖或生日邀约,甚至家庭应急, 此时备用金就派上用场了
每月基本不可缺少的生活费用。吃饭穿衣费、手机费等。 当然有车的还有汽油费,有房子按揭的还要交按揭费
投资股票、外汇、基金等有较高收益率的资产,也可以 选择开放式基金定期定额投资,每个月通过自动扣款投 资省时省力,达到强迫储蓄的效果
谢谢!
4321理财法(2)
收入-日常开支=理财资产
高产阶层
(收入-日常开支)×10%,用于解决医疗保险及意外、 健康保险
(收入-日常开支)×20%,适用低风险投资,用于养老 及子女教育
(收入-日常开支)×30%,存入银行,易变现,用于应 急、消遣及提升生活质量
(收入-日常开支)×40%,用于投资,达到钱生钱生钱 生钱钱钱钱钱钱钱……
创企业,进行一次性的前期投资
三分理财法、4321理财法
当你完全靠利息 生活,才算得到
了经济安全
不要轻易的花 掉你现在的钱 和未来的钱
规划
鸡蛋不能 放在同一 个篮子里
想象有多大,欲 望就有多大,多 大的欲望都需要
金钱来实现
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
金钱的本质在
于流动,钱是 不能休眠的
增加财富有两种 方式:一种是努 力工作多赚钱, 另一种是理财
生活中的经济学 PPT课件
关于经济学,你会想到什么?
当我们谈经济学时,我们谈些什么?
什么是经 济学
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
包括什么
作用是什 么
财政学、投资学、金融学、博弈论、信用管理、国际经济 与贸易、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等
充分利用有限资源达到优化配置;解释生活,帮助决策
经济学中的效应.pptx
![经济学中的效应.pptx](https://img.taocdn.com/s3/m/3757aafab0717fd5370cdc00.png)
❖ 这个现象可以用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来解释,即商品的 价值与它能提供的效用成正比。在闭塞的农村,能有一台哪 怕是很旧的电视机,也可了解各种信息,丰富业余生活,使 单调的日子变得有趣,所以愿意拿钱去买旧电视机。这证明 商品的价格与效用成正比,严格地说,应该是与边际效用成 正比。边际两个字用来强调有某一商品和没有某一商品在效 用上的差别。特别是已经消费一定数量商品之后再增加一单 位消费的效用。故边际效用是“前消费量”的函数。
17
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
商品数量(Q)
1 2 3 4 5 6 78
商品1的边际效用(MU1) 11 10 9 8 7 6 5 4 商品2的边际效用(MU2) 19 17 15 13 12 10 8 6
❖ P1•X1 + P2 • X2 =1 • 2+1 • 6=8 ❖ MU1/P1 = MU2/P2 = 10 ❖ 此时,消费者获得了最大的总效用,为107效用单位。
20
❖
深思上述现象,则是一个经济学的价值难题。有一个
困扰亚当•斯密的难题。据说,他发现了“劳动价值论”后
非常高兴,在格拉斯哥大学的课堂上宣讲,讲的兴奋时,
一个学生突然问道“敬爱的斯密先生,为什么水的使用价
值很高,但却卖得很低,但钻石的使用价值很低,市场上
却卖得很贵?”。当时一怔,未能圆满地回答此问题,但
当MU = 0, TU最高点,总 效应达到最大 。 处于↑ 、↓的拐点
TU
P
TU
Q
MU MU
P’
8
Q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 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 解释: ❖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 心理原因:人性。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 PPT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 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e1b306c281e53a5802ffc9.png)
据我们所知,市场机制是指在一个自由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 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即直到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为止,这 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刚开始,苹果的供给是属于短缺的,价格位于P1,果农就会试 图扩展种植规模,增加苹果供应量,所以一时间苹果树被大量 种植,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直到P2,是处于市场出清的状态的, 市场上对苹果的需求等于供给,但是市场信息不完善,果农们 自然也不知道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继续种植,使得供给大 于需求,超过了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造成生产过剩,为了 售出这些过剩的苹果,果农们不得不开始降低他们的价格,最 后价格将下降,需求量将会上升,供给量将下降,亦即会有大 量的苹果树被砍,直到达到均衡价格P2。 至此,对苹果树数量减少现象已分析完毕,可能影响因素还 有多个,我的分析可能会不全面。
就像企业家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在选择生产一种产品的时候,他所放弃的使用 同样的生产要素生产其他产品所带来的利润。同样王叔叔如果也在逛完菜市场 之后,再进行购买,是要付出代价的。老奶奶逛完菜市场之后,会得到有关商 品价格的信息,然而获得信息是有代价的,是要付出金钱和时间的,这是寻找 信息的成本。信息也会带来收益,有更充分的信息可以做出更正确的决策,这 种决策会使经济活动的收益更大。老奶奶逛菜摊就是一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所 用的金钱(如磨损鞋子所需的支出)和时间就是成本。由于对各个摊位蔬菜质 量与价格信息了解而买到更好更便宜的菜就是收益。 但是人不可能得到完全信息,因为得到完全信息的成本高到不可能实现。所以, 人无法做出完全理性的决策。如果做出决策是不去寻找信息,作为随机决策, 决策失误的概率很大,这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但如果用过多的金钱与时间去寻 找信息,搜索信息成本大于收益,其行为也是非理性的。如果我们把多寻找一 点信息所增加的成本称为边际成本,把多获得这点信息所增加的收益称为边际 收益,那么,正像工业企业一样,寻找信息应达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 时就实现了经济学家所说的最大化。
身边有趣的经济学现象
![身边有趣的经济学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f019ea4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8.png)
身边有趣的经济学现象《身边有趣的经济学现象》逛菜市场的时候能发现不少经济学现象呢。
就说那菜价吧,有时候早上的菜特别新鲜,价格就稍微高一点。
这就像新上市的手机,刚出来的时候功能新,大家都想要,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那些买菜的大爷大妈可精着呢,他们会在快收摊的时候去买菜,这个时候菜贩为了把剩下的菜卖掉,往往就会降价。
这就好比过季的衣服,商家为了清库存,折扣打得很低。
再看那路边的小饭馆。
有的饭馆位置特别好,在热闹的街边或者写字楼附近,人流量大,它的价格可能就会比那些在小巷子里的饭馆贵一些。
这就像那些在黄金地段的商铺,租金贵,成本高,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也就跟着上去了。
可是有些小巷子里的饭馆,虽然位置不好,但是靠的是老顾客和口碑,生意也很不错。
它们就靠物美价廉来吸引顾客,就像那些小众但是性价比很高的商品,虽然没有大品牌那么大的知名度,但是凭借自身的优势也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买奶茶的时候也有经济学。
那些网红奶茶店,一杯奶茶的价格可能比普通的奶茶店贵不少。
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有品牌效应,还有各种营销手段。
就像那些明星代言的产品,有了明星的光环加持,价格就上去了。
而且网红奶茶店的包装都特别精美,这也是一种附加值。
这就好比买东西的时候,包装好看的往往更能吸引人,即使里面的东西可能和普通包装的差不多,但是人们就是愿意为了那个好看的包装多花一点钱。
还有共享经济。
共享单车刚出来的时候,满大街都是,方便了很多人的短途出行。
这就是利用了闲置资源,把那些自行车整合起来,既方便了大众,又能盈利。
这就像把大家闲置的房子拿出来做民宿一样,让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不过共享经济也有问题,比如说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这就需要一定的管理成本。
就像做生意要考虑成本一样,如果管理成本太高,就会影响到盈利。
在网上购物的时候,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平台价格可能会有差异。
有的平台可能有补贴,所以价格低一些。
这就像商场做促销活动,为了吸引顾客,降低价格。
而有的平台可能靠的是服务质量,价格虽然高一点,但是能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
100个有意思的经济现象
![100个有意思的经济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f7c607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8.png)
100个有意思的经济现象1.荷兰病:指因某一初级产品(如石油、天然气或矿物)的繁荣而导致其他产业衰落的现象。
2.郁金香泡沫:最早的一次投机导致的金融泡沫,表明产品的价格并不一定由其本身所决定,还包含人们对其未来价值的预期。
3.黄金悖论:在澳大利亚,黄金这种大储量资源价格上涨时,其需求反而会增加。
4.柠檬车市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优质商品可能会因为价格过高而被劣质商品挤出市场。
5.价格剪刀差:在经济体系中,工业产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业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由此出现通过牺牲农业的利益来支持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的现象。
6.人口红利: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7.重复博弈:在多次博弈中,参与者会根据过去的经验和信息来调整自己的策略,这在赌博中尤为明显。
8.聚合经营:商家倾向于聚集在一起经营,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和产生规模效应,如商业街上的手机品牌店。
9.口红效应: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因为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而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
10.停车场理论:一个城市停车位的供给状况可以反映该城市的经济状况,停车位紧张通常意味着经济繁荣,而停车位充裕则可能意味着经济衰退。
11.裙摆理论:女性裙摆越长,经济就越繁荣;相反,裙摆越短,经济就越萧条。
这是因为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更注重时尚和装饰,而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则更注重实用和节俭。
12.土豆效应:又称“土豆悖律”,指在大萧条时期,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和销售。
13.吉芬商品:价格越上涨,需求量越大的商品,违反了传统的需求定律。
14.凡勃仑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它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
5 劣币驱逐良币PPT资料19页
![5 劣币驱逐良币PPT资料19页](https://img.taocdn.com/s3/m/60c839ff680203d8ce2f24a0.png)
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为16 世纪英国伊丽莎白造铸局长、英国的财政大臣格雷欣提 出。他观察:消费者保留储存成色高的货币(undebase money)(贵金属含量高),使用成色低的货币(debased money)进行市场交易、流通。
这一现象最早被格雷欣(1533-1603)所发现,故 称之为“格雷欣法则” (Gresham‘sLaw) 。
“奸钱日繁,正钱日亡”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贾谊曾指出 “奸钱日繁,正钱日亡”的事实,这里的“奸钱”指的 就是劣币,“正钱”指的是良币。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 时出现的理论。当时,金和银都是法偿货币,在法律上 按一定比价具有相同的价值。但在现实情况中,金银的 开采成本丶市场供求是不太可能完全同步变化的,于是 当金相对于银来说更为贵重时,人们必然地储存更有价 值的金而使用相对来说没有价值的银,因为交换时是以 法定比价而不是实际比价来计算的。如果银相对来说更 为贵重时,劣币就成了金,银变成了良币。
1克金 == 15克银
“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仅在铸币流通时代存在, 在纸币流通中也有。大家都会把肮脏、破损的纸币或者 不方便存放的镍(niè )币尽快花出去,而留下整齐、干 净的货币。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譬如说, 平日乘公共汽车或地铁上下班,规矩排队者总是被挤得 东倒西歪,几趟车也上不去,而不守次序的人倒常常能 够捷足先登,争得座位或抢得时间。最后遵守秩序排队 上车的人越来越少,车辆一来,众人都争先恐后,搞得 每次乘车如同打仗,苦不堪言。再比如,在有些大锅饭 盛行的单位,无论水平高低、努力与否、业绩如何,所 获得的待遇和奖励没什么差别,于是,年纪轻、能力强、 水平高的就都另谋高就去了,剩下的则是老弱残兵、平 庸之辈,敷衍了事。这也是“劣币驱逐良币”。
趣味经济学案例.ppt.ppt.ppt
![趣味经济学案例.ppt.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076cdf2da76e58fafab003c2.png)
这是个很有趣的经济学小故事
你有没有思考过这其中包含了些什么知识呢?
我选择了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并 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一、货币流通性
二、债务、债权
三、GDP 四、信用
五、其中忽略的问题
一、货币流通性角度来看
通货紧缩,货币的供应量不足,货币作为商品流通的媒 介,它的紧缺使得社会无法完成市场上的等价交换的工 作,所有人都找不到方法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去换得自己 所需要的东西。所有人只好欠别人的钱,别人还欠着自 己的钱。 这种情况下,大面积的失业和破产无可避免。现代社会 信用货币的出现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当货币供应 不足的时候,只要开动印刷机,就会满足市场的货币需 求。每个人的劳动成果都能换到等额的国家信用(钞 票),而是不个人信用(白条),市场的等价交换工作 就能平稳的开展,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换成自 己所需要的别人的劳动成果。
相关连接—新浪v认证网友@茂刚法官观点
蕴含的法律关系:游客是消费者,因服务合同有 1千元 支出,后因解除合同,店主返还1千元。店主用1千元收 入先偿还1千元债务,后又收回1千元债权。屠夫、猪农、 饲料商、妓女每人分别收回1千元债权,后又各自偿还1 千元债务。
三、GDP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简称GDP )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 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 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
三项表述都有错误。 答案:A
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 响
趣味经济学PPT课件
![趣味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0b088faef8941ea76e0586.png)
202105/1/01/1 3
揭阳学院
1
例如对于准备上学得学生,利用机会成本你
知道高中毕业时应该选择读大学还是读中专,成 本收益分析会告诉你该出国还是在国内读大学, 边际效用理论能帮你分析出该读几年,比较优势 理论则能帮你决定读什么专业并如何找到自己最 合适的工作。(读书无用论的解释)
202105/1/01/1 3
202105/1/01/1 3
揭阳学院
1
2 趣味经济学——生活中的案例
幸福么??钱,能买到幸福吗?(视频-钱和恋爱)
两个小偷光顾了你家,其中一个小偷偷走了你的 100 元钱,而另一个只是拿走了你最珍贵的相册,哪个 小偷更可恨呢?哪个小偷对你幸福的损伤更大?
请选择 A:居住200 平米但每天忙碌没有时间锻炼身体; B:居住100 平米但每天有45 分钟锻炼时间。
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组织,实现高 效地生产财富的一门学问。(核心是物质具有 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怎样作决策的学问。它所 研究的对象,既包括政策制定者如何“经国济 世”的大谋略【视频-趣味经济学】,也包括一 家一户、摊贩厂商怎样“打醋买盐”的小计划。 所以,无论你是鲜衣华盖之辈,还是引丰贩浆 之流,经济学都与你息息相关。(税收、财政 政策;个人偏好,效用,个人税率,机会成 202105/本1/01/1— 3 —西方经济学)【视频-60秒揭读阳学懂院经济学】 1
效用
实例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对市民幸福感调查的结果
显示,家庭月收入不足4000 元时,幸福感随着收 入的提高而迅速提高,达到4000 元后,幸福感呈 波状上升,5000—7000 元中等收入时幸福感最强; 7000 元后随着收入的提高,幸福感却在下降,而 当月收入到达20000 元以上时,调查的结果显示, 他们并不比其他人有更大的幸福感,在追逐成功的 “重压”下,也许已经忘记了幸福的感觉。(效用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