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C_唐介主编3版少学时_作业习题答案光信101-3
电工学试题(少学时)唐介
2013~2014年 电工学(少学时)期末模拟试题1、图示电路中,已知 U S =6 V ,I S =2 A , R 1=2Ω,R 2=1Ω。
求开关S 断开时开关两端的电压 U 和开关 S 闭合时通过开关的电流 I (不必用支路电流法)。
第1题图2、用戴维宁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2。
第2题图U S+ _I SR 1R 2U + _ISI S10V2 Ω5AR 2I 2R 1U S + _3Ω3、用叠加原理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 I 。
第3题图4、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2Ω,Z 1=-j10Ω、Z 2=(40+j30)Ω,=∙I A 305∠。
求21∙∙I I 、和∙U 。
第4题图I S35 V2Ω7 AR 2 IR 1U S+ _1ΩR 3 3ΩR 4 4Ω5、在如图所示三相电路中,R=X C=X L=25Ω,接于线电压为220 V 的对称三相电源上,求各相线中的电流。
iL3第5题图6、图所示为一加减混合运算电路,已知R1= R2 = R3 = R4,R5 =R f。
求此电路的输出电压u o的表达式。
L1L2 L3IL1IL2IL3R-jX CjX i L1·i L2·I1·I2·I37、已知共集放大电路的R B = 75 kΩ,R E = 1 kΩ,R L = 1 k Ω,U CC = 12 V ,硅晶体管的β= 50 ,信号源的内阻R S可忽略不计,试对该电路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
8、试用与非门实现一个三人表决机。
当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意时方案通过,否则,不通过。
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_张南主编_课后练习答案_第一章(末)
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_张南主编_课后练习答案_第一章(末)上篇: 电工技术第一章: 电路分析基础1.1: 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分析方法(1) 正确理解电压、电流正方向的意义。
(2) 在正确理解电位意义的基础上,求解电路各点电位。
(3) 加强电压源的概念,建立电流源的概念。
(4) 了解电路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的状态,强化额定值概念。
(5) 熟悉电路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之。
(6) 学会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基本内容1 电压、电流的正方向在分析计算电路之前,首先在电路图上标注各元件的未知电流和电压的正方向(这些假设的方向,又名参考方向),如图1-1-1所示。
图1-1-1根据这些正方向,应用电路的定理、定律列写方程(方程组),求解后若为正值..,说明假设的方向与实际的方向相同;求解后若为负值..,说明假设的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对于电路中的某个(些)已知的方向,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实际的方向,其二也是正方向,这要看题目本身的说明。
2 电路中的电位计算求解电路某点的电位,必须首先确定参考点,令该点电位为零,记为“⊥”,电路其余各点与之比较,高者为正(电位),低者为负(电位),如图1-1-2所示:图 1-1-2设C为参考点,则:c点的电位:V C=0(V)a点的电位:V a= +6 (V)b点的电位:V b =-9 (V)ab两点间的电压:U ab = V a- V b = (+6)-(-9) =15(V)注·电位具有单值性(参考点一旦设定,某点的电位是唯一的)。
·电位具有相对性(参考点选择不同,某点的电位也不同)。
·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叫电压,例如U ab = V a- V b,显然电压具有单值性和绝对性(与参考点选择无关)1 欧姆定律(1)一段无源支路(元件)的欧姆定律。
在图1-1-3中,U ab= R·I(取关联正方向)。
(2)一段有源支路(元件)的欧姆定律,实际上是电压降准则,如图1-1-4所示。
2013电工学(少学时)唐介主编第二章答案
三、练习题解答2.2.1 在图2.4所示稳态宜流屯路中•已知人=2A, (/s=2 V.加2(2, C= 2 pF. L=2 inH・求R. C和乙的电流和电压。
【解】木题U的是为了复习电容和电感在稳态直流电路屮的作用。
由『冇稳态fl流电路中.C柑为于开路•/•柑》干短路.因此fr图不参考方向下人=人=2 AU R=R*=*2 V = 4 Vl c - 0^c=^s=2V/£ = /s = 2 A以02.2.2 在图2.5所示稳态亢流电路中.已111 {/s=9 V.人=9A, /?= 9Q. C=9“F・L=9 mHo求a, b两点的电包及通过凡C. L的电流。
【解】本题目的与上题相同。
由于在稳态口流电路小,C相当于开路.厶相当十如路,所以求得匕=U§ =9 Vv b=0v -V 9-()I一_d_Lk 一 T U A -1 A /r=092.3.1在图2.6所示电路中,开关S冈合前电路己处丁稳态,试确定S闭合后电压々和电流b d,2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解】(1)求初始值由于S闪A前,电路已稳定,C相为于开路,i产/戸1.5A"因此,根据换路定律,出换路前(S断丿「时)的电路,首先求得然后.根US «c(o)»u c (0) = =4x1.5 V = 6 V由換路后(S闭介时)的电路求得nJ0) = 6 A = 15A 1& 4w r(0) 6 «-<2 (0) = ------ = — A = 3 A2i c(0) “s7(°)-/2(0) = (1.5-1.5-3) A =-3 A(2) 求稳态值由丁•电路稳定后• C WI J TJT路.因此.首先求得i厂(m A然后.进一步求得R9人(8)= --- —人 =—=—x 1.5 A =0.5 A&+/L 5 4 + 2& ■<2(oo)= i c(oo) -(15 —0.5 -0) A = 1 Au c (<») = /?./)(°°) = 4x0.5 V = 2 V2.3.2在图2.7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介前屯路已处于稳态・认确'NSW 合麻电压“和电流…G,2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电工学 (少学时)第三版 唐介 课后答案 第3章习题
3.7.2 电路如图 3.22(教材图3.1 ,U=220 V, R 和 XL串联支路 )所示, 2)所示 的 P1 = 726 W, λ 1 = 0 . 6 。当开关S 闭合后,电路的总有功功率增加了 74 W, 无功功率减少了 168 var,试求总电流 I 及 Z2 的大小和性质。
ww
.k hd aw .c om
案 网
图3.21
课
后
图3.22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3.7.3 两台单相交流电动机并联在 220 V交流电源上工作, 取用的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分别为 P1 = 1 kW, λ 1 = 0 .8; P2 = =0.5 kW,λ2=0.707求总电流、总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 在功率和总功率因数。 3.7.4 图3.23(教材图3.13) 所示日光灯电路,接于 220 V、50 Hz交流电源上工作,测得灯管电 压为100 V、电流为0.4 A,镇流器 1)灯管的 的功率为7 W。求:( 求:(1 电阻 RL 及镇流器的电阻和电感; (2)灯管消耗的有功功率、电路 图3.23 消耗的总有功功率以及电路的功 3)欲使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 0.9,需并联多大的 率因数;( 率因数;(3 4)画出完整的相量图。 电容?( 电容?(4
3.9.2 在图3.28(教材3.17)所
交流理想电压源的电压 ,交流理想电压源的电压 IS = 2 A ,
此频率时的 ,此频率时的 uS = 12 2 sin 314t V,
XC= 3 Ω, XL = 6 Ω, R = 4 Ω,求通 R中消耗的有功功率。
课
后
示电路中,直流理想电流源的电流
过电阻R的电流瞬时值、有效值和
3.2.1 已知某正弦电流当其相位角为 则该电流的有效值是多少?若此电流的周期为 10 ms,且在 t=0 时正处于正值过渡到负值时的零值,写出电流的瞬时 • 值表达式 I 和相量 I 。
电工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精品 文档第二章2-1 解:i=10sin(314t+60°) mAt =1ms,)31001.0100sin(10ππ+∙=s i 2-3解:(1)452003010021∠=-∠=∙∙U U(2)u 1滞后u 2 75°.2-4 解:)1.53sin(25)1.53sin(2521-=+=t i t i ωω2-5 解:)30sin 30(cos 50)150sin 150(cos 27.7021 j U j U +=+=∙∙2-6 解:)60sin 60(cos 210)30sin 30(cos 21021 -+-=+=∙∙j I j I2-8 解:电流与电压表的读数为有效值。
2-9 解:X L =ωL ∙∙=I jX UL---------------------------------------------------------精品 文档2-15 解:Z=R1+R2+j(X L -X C )CjI U L j I U RI U C L R ωω1∙∙∙∙∙∙-===2-28 解:220605.0220401cos 1cos 22111==⨯===U P I U P I UI P ϕϕ SP P P P UIS I I I I II I =+==+=∠=+=∙∙∙∙∙ϕϕϕcos 0)1sin 1(cos 212122112-30解:---------------------------------------------------------精品 文档22)sin (cos 31cos )1sin 1(cos 01211111∙∙∙∙∙∙∙∙=-=+==+=∠=I U Z I I I I I U P I I I U U ϕϕϕϕϕ2-32: 未接电容时接电容后:Ru Lu 1cos 1ϕUI P =---------------------------------------------------------精品 文档有功功率不变,电压不变,功率因数提高到0.9。
电工学 少学时 第3章改附习题解
交流:f
XL
电感L具有通直阻交的作用
第3章 交流电路
XL ω L2 π f L
感抗XL是频率的函数
根据: i 2I sinωt
I , XL
I U
2fL X L
O
f
u 2I ωLsin (ωt 90 )
可得相量式:
I U
I U
0 90 Iω L
90
则:
U I
U I
90 jL
U jI ω L I (jXL )
(2) 有功(平均)功率
1T
P
T
o
p dt
1T
T
o
UI si n (2ωt )dt 0
L是非耗
能元件
第3章 交流电路
分析:瞬时功率 :p i u UI si n2 ω t
u i
结论:
o
ωt 纯电感不消 耗能量,只和
i
+
u
i u
i u
i u+
- ++-
p
可逆的能量 转换过程
+ p <0 + p <0
返回
上一节
下一节
上一页 下一页
第3章 交流电路
▲复数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j
b
A
1. 复数的表示方法 模
A= a +j b
辐角
ψ
代数式 O
a +1
= c (cosψ +j sinψ ) 三角式
= c e jψ
指数式
图 3.2.1 复数
= c∠ψ
极坐标式
返回
上一节 下一节
电工学习题少学时答案
2012年《电工学》习题(上)解答第1章直流电路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图示电阻元件R消耗电功率10W,则电压U为( A )。
A)?5V B)5V C)20VU+题1图2.在图示的电路中,A点的电位V A为( C )。
A)2 V B)?4 V C)?2 V-2 k7 kΩΩ题2图3.在图示电路中,U、I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B )。
A)U= (I S+ I )R0 B)U = (I S-I )R0C)U = (I?I S)R0R L题3图I2题4图4.图示电路中电流I2为( C )。
A)7A B)3A C)?3A5.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 A )。
A)越高 B)越低C)不能确定6.图示电路中,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应该是一个( B )。
A)2A的理想电流源B)2V的理想电压源 C)不能代替,仍为原电路2 V题6图7.把图1所示的电路改为图2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1和I2将( B )。
A)增大B)不变C)减小221Ω2V 2A图 1图2+题7图8.图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A )。
A )理想电压源B )理想电流源C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U 4VS 题8图S题9图9.在图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 S 值均已知。
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 G 的电流I G ,需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 B )。
A )4和3B )3和3C )3和410.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用叠加原理。
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时,加原理( B )。
A )可以用B )不可以用C )有条件地使用 11.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S =12V ,I S =2A 。
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为( A )。
A )?18VB )18VC )?6VU I SS+题11图SA题12图12.在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A 点的电位V A ( C )。
A ) ?3VB )3VC )0V13.图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I S1发出的电功率P 为( A )。
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 张南主编 课后练习答案 第二章(末)
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张南主编课后练习答案第二章(末)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张南主编课后练习答案第二章(末)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2.1基本要求(1)深入了解正弦量的特性,尤其是RMS、初始相位和相位差。
(2)掌握正弦量的各种表示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复数形式。
(4)掌握三个单参数(R、l、c)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关系。
(5)能够分析计算一般的单相交流电路,熟练运用相量图和复数法。
(6)深刻认识提高功率因数的重要性。
(7)了解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和谐振电路。
2.2基本内容2.2.1基本概念1.正弦量的三要素(1)振幅(um,EM,IM),瞬时值(U,e,I),有效值(U,e,I)。
注:有效值与振幅的关系为:有效值?振幅2。
(2)频率(f)、角频率(?)、周期(t)。
注:三者的关系是??2?f?2?。
t(3)相位(?t??)、初相角(?)、相位差(?1??2)。
注:相位差是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之差。
2.正弦量的表示方法(1)函数式表示法:Uumsin(?t×u);Eemsin(?t??e);我波形表示法:例如,u的波形如图2-1-1(a)所示。
(3)相量(图)表示:使相量的长度等于正弦量的幅值(或有效值);使相量和横轴正方向的夹角等于正弦量的初相角;使相量旋转的角速度等于正弦量的角速度。
uuum?U我我0我?TU(b) ??u78。
78图2-1-1(a)图2-1-1(b)25.65?U注:① 绘制实际相量时,主要使用有效值,忽略水平轴,?11也节省了油漆,没有零参考相量(只有方向,.22没有尺寸)。
图2-1-1(b)是u和I的相量图。
64.36② 相同性质(相同频率)正弦量的加减可以用相量图来解决?UI2-1图2-6(b)示例u1?62sin(?t?30o)v,u2?42sin(?t?60o)v。
求u1?u2解:因为同频率同性质的正弦量相加后仍为正弦量,故u1?u2乐队?Uu2sin(?t??),只有你和我?一2问题解决了。
电工学唐介课后答案习题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电工学基础知识 • 直流电路分析 • 交流电路分析 • 电机与变压器 • 电工测量与安全用电
01
CATALOGUE
电工学基础知识
电荷与电场
电荷的性质
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分 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具 有守恒性,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 ,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安全用电常识
总结词
了解触电的危害和原因,掌握触电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详细描述
触电是电气工程中常见的危害之一,它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减 少触电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如不接触带电体、使用绝缘材料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触电的急救方法,如切断电源、进行人工呼吸等。在触电事故发生时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是指电路中实际消耗的功率,用于做功;无功功率是指 电路中交换的功率,用于维持电路中的磁场和电场。
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衡量交流电路效率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有功功率与视 在功率的比值。
效率
效率是指电路中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用于衡量电路的性能 和能源利用效率。
04
CATALOGUE
变压器的原理与特性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压变换的电气设备。当变压器一次侧绕组通电后,产生磁场,该磁场在二次侧 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电压的变换。
变压器的特性
变压器的特性主要包括电压变换特性、电流变换特性和阻抗变换特性。电压变换特性描述了变压器输出电压与输 入电压之间的关系;电流变换特性描述了变压器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间的关系;阻抗变换特性则描述了变压器 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之间的关系。
《电工学(少学时)》第8章习题答案 唐介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于两灯泡皆为 220 V,40 W,则电源电压平均分配在两灯泡 如图 8.15(b)所示。
效应高,所以灯泡 EL2 比灯泡 EL1 亮一些。
ww
课
(2)由于灯泡 EL2 在正负半周都有电流流过,所产生的热
.k hd aw .c om
ww
.k hd aw .c om
课 后 答 案 网
返 回 上一题 上一页
下一题
教材图 8.03)所示电路中, D1 和 )(教材图 8.2.3 在图 8.14(a)( u i = 2 sin ω t V,试画出输 D2 为理想二极管, U1 = U2 = 1 V, 出电压uo的波形。
【解】 在输入信号 ui 的正半周期,二极管 D2 截止,D1的 状态则取决于 ui 与 U1 的相对大小,当 ui > U1 时,D1 导通,uO =U1=1 V;当 ui < U1 时,D1 截止,uO= ui 。
ww
【解】 (1)设变压器二次绕组的电压 u 2 = 2U 2 sin ω t ,当 0≤ωt <π时,二极管 D 正向导通, 电流经二极管 D 流过负载 RL ;当π≤ωt<2π时,二极管 D 反向截止,负载上没有电流。
返 回 上一题 下一页 下一题
.k hd aw .c om
图8.16(a)
课
后
图8.16(a)
答
案 网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8.2.7 图8.17(a)(教材图 8.06 )为一全波整流电路,试 求: (1)在交流电压的正,负半周内 ,电流流通的路径; (2)负载电压 uO 的波形。
ww
.k hd aw .c om
电工学C_唐介主编3版少学时_作业习题答案光信101-3
iL (∞) = i1 (∞) + i2 (∞) = (3 + 2) A = 5 A
2.4.1 在图 2.4.1(a)所示的电路中,已知 U0 = 6 V,R = 10 kΩ,C = 50 μF。开关 S 合在 a 端时,电路 已处于稳态。求开关改合到 b 端后的响应 uR 以及 uR 降至 3 V(绝对值)时所需的时间。 解: uC (0) = U 0 = 6 V
解方程:
2 I1 + 3I 2 = 10 5 + I1 = I 2
解得:
I1 = − 1 A , I 2 = 4 A
1.8.1 用叠加原理求图 1.10 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I1 和 I2。
共 12 页 第 1 页
解:恒流源单独作用时:
I1′ = ′= I2
R2 3 IS = ×5 A = 3 A R1 + R2 2+3 R1 2 IS = ×5 A = 2 A 2+3 R1 + R2 US 10 = A=2A R1 + R2 2 + 3
o 解: ϕ1 = arccos λ1 = arccos 0.8 = 36.9
P = PR = RI 2 = 10 × 21.52 W = 4622.5 W
ϕ2 = arccos λ2 = arccos 0.707 = 45o P=P 1+P 2 = (1 + 0.5) kW = 1.5 kW Q = Q1 + Q2 = P 1 tan ϕ1 + P 2 tan ϕ 2 = (1× 0.75 + 0.5 × 1) kvar = 1.25 kvar S = P 2 + Q 2 = 1.52 + 1.252 k V⋅ A = 1.95 k V⋅ A S 1.95 × 103 = A = 8.86 A 220 U P 1.5 λ= = = 0.77 S 1.95 I=
电工学少学时唐介习题答案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1.6.3 求图示电路中通过恒压源 的电流 I1、I2 及其功率,并说明是 起电源作用还是起负载作用。
5 +I1 40 V 2I3 _
I2 +
10 V _
[解] 设 2 电阻上电流为 I3, 如图。
该电阻与 10 V恒压源并联,故其上电压为10 V,所以 I3 = (10/2) A = 5 A 。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题
3.2.1
已知某正弦电流当其相位角为
π 6
时,其值为
5
A,
则该电流的有效值是多少?若此电流的周期为 10 ms,且在
t=0 时正处于正值过渡到负值时的零值,写出电流的瞬时
值表达式 i 和相量
•
I
。
【解】 本题目的仍是为了熟悉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设 i = Imsin(ωt +ψ) A
IS2
R4
R2
+ IS1 US _
R2
I4
IS1
US R2
R4
I4 R2 R4
IS
US R2
I4 R2 R4
I4=1 A 当 IS2> 2 A 时, IS2 起电源作用,输出电功率。 当 IS2< 2 A 时, IS2 起负载作用,取用电功率。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1.7.2 用支路电流法求图 中各支路电流。
(注意选取回路时避开理想电流源所在支路)
联立方程,解得:
I1=2.5 A I2=0.5 A I3=2 A I4=-1 A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1.8.1 用叠加原理求图示 电路中的电流I1和 I2 。
[工学]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课后答案全
[工学]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课后答案全第一章习题 1,1 指出图1,1所示电路中A、B、C三点的电位。
图1,1 题 1,1 的电路6I,,1.5mA解:图(a)中,电流 , 各点电位 V= 0 C 2,2V= 2×1.5 = 3V BV= (2+2)×1.5 = 6V A6I,,1mA 图(b)中,电流,各点电位 V= 0 B 4,2V= 4×1 = 4V AV =, 2×1 = ,2V C图(c)中,因S断开,电流I = 0,各点电位 V = 6V AV = 6V BV = 0 C12I,,2mA 图(d)中,电流,各点电位V = 2×(4+2) =12V A2,4V = 2×2 = 4V BV= 0 C图(e)的电路按一般电路画法如图,6,6I,,1mA 电流, 4,2各点电位 V = E= 6V A1V = (,1×4)+6 = 2V BV= ,6V C1,2 图1,2所示电路元件P产生功率为10W,则电流I应为多少? 解:由图1,2可知电压U和电流I参考方向不一致,P = ,10W ,UI因为U,10V, 所以电流I,,1A图 1,2 题 1,2 的电路1,3 额定值为1W、10Ω的电阻器,使用时通过电流的限额是多少, 解:P12根据功率P = I R I,,,0.316AR101,4 在图1,3所示三个电路中,已知电珠EL的额定值都是6V、50mA,试问哪个电珠能正常发光,图 1,3 题 1,4 的电路解:图(a)电路,恒压源输出的12V电压加在电珠EL两端,其值超过电珠额定值,不能正常发光。
6R,,0.12K,,120,图(b)电路电珠的电阻,其值与120Ω电阻相同,因此50 电珠EL的电压为6V,可以正常工作。
图(c)电路,电珠与120Ω电阻并联后,电阻为60Ω,再与120Ω电阻串联,电60,12,4V珠两端的电压为小于额定值,电珠不能正常发光。
电工第三版试题及答案
电工第三版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1. 以下哪种电源是常见的交流电源?答:市电交流电源2. 电流的单位是什么?答:安培(A)3. 电阻的单位是什么?答:欧姆(Ω)4. 物体具有正电荷时,电子的数量是多还是少?答:少5. 请简要描述欧姆定律。
答:欧姆定律指出,电流通过一个导体的大小与它的电压成正比,与它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章:电工设备和工具1. 请列举几种电工常用的工具。
答:螺丝刀、钳子、电钻、电线剥离器等。
2. 以下哪种工具常用于对电线进行修剪和剥离?答:电线剥离器3. 请简要描述电路测试仪的作用。
答:电路测试仪用于检测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等指标,可以帮助电工进行故障排除和测试电路的正常运行。
4. 钳子是电工常用的工具之一,它有哪些常见的种类?答:圆嘴钳、平口钳、侧剪钳等。
第三章:电工安全知识1. 在进行电气设备维修或安装前,应该采取哪些安全措施?答:断电、戴好绝缘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2. 以下哪种操作是不安全的?答:用湿手触摸带电设备。
3.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防护设备或器材。
答: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帽、眼镜等。
4. 在使用电焊机时,应该戴上哪种防护器材?答:焊接面罩或护目镜。
第四章:电工实操题1. 利用欧姆定律,如果已知电流为12A,电阻为3Ω,求电压为多少?答:电压 = 电流 ×电阻= 12A × 3Ω = 36V2. 如果一个电路中有两个电阻,分别为4Ω和6Ω,并且接在同一个电源上,求电路的总电阻。
答:电路的总电阻为两个电阻串联时电阻之和,即4Ω + 6Ω = 10Ω。
3. 如果一个电路中有两个电阻,分别为8Ω和12Ω,并且接在同一个电源上,求电路的总电阻。
答:电路的总电阻为两个电阻并联时的电阻,即1/(1/8Ω + 1/12Ω) = 4.8Ω。
以上就是电工第三版试题及答案的简要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学好电工知识不仅可以为您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还能增加对电力安全的认知和理解。
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唐介)第1章课件-支持高清浏览
任
+
何
US_ R
电
路
(a)
R
任
IS
何
电
路
((b)b)
解:[对解电]路(对a)电,路因(为b凡)与,理因想电为压凡源与并理联的想元电件流其源两端 串电联压的均元等 件 于其理电想流电均压等源的于电理压想,电故改流变源R不 的会电影流响,虚故线部改分变电R路不的电会压影,响 而虚虚线 线部部分分电电路路的结构电一流定,,而故亦虚不线会部影分响其 电电路流结。构R的一变定化,仅影故响亦其 不本会身影 的响电其流电及压理。想电R 压的源变的化电仅流。 影响其本身的电压及理想电流源的
返回分析与思考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 路
1.9(2) 电压源和电流源之间可以等效变换,那么理想 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是否也可以等效变换?
[答] 不可以。因为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恒等于定 值,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恒等于定值,两种理想电源之 间无法满足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均对应相等的对外等效的 原则。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 路
1.6.4 求图示电路中恒流源两
端的电压 U1、U2 及其功率,并说明 是起电源作用还是起负载作用。
5
+ 5A I
+ U3
_ +
1A
U1
2
U2
_
_
[解]
设 2 电阻上电流为 I,5 电阻两端电压为U3 如图。
左恒流源的功率 P1=40 W,起电源作用; 右恒流源的功率 P2=3 W,起负载作用。
S
c
[解] S 闭合时,
S 断开时
返回练习题集
电工学(少学时)唐介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b4
S
k
8V
R
3V S
c
-6 V
c
2 k
4V
b
(b )
[解] 对电路(b),因为凡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元件其电流均等于理想电流源的电 流,故改变 R 不会影响虚线部分电路的电流,而虚线部分电路结构一定,故亦不会影 响其电压。R 的变化仅影响其本身的电压及理想电流源的电压。
US
IS
+
_
R
R
任
电路的时间常数106030精品学习资料收集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精品学习资料收集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t01s时s2合上则返回练习题题集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题上一题幻灯片36t01s换路后电路可化简为图b所示精品学习资料收集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精品学习资料收集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04010120106010120106010401530精品学习资料收集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精品学习资料收集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530此为全响应返回练习题题集下一题上一题上一页幻灯片37241图所示电路原已稳定
U
_
+
U _ I
[解] 设所求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 S 断开时, U=14 V S 闭合时, I =3.5 A
1.6.3 求图示电路中通过恒压源的电流 I1、I2 及其功率,并说明是起电源作用还是起 负载作用。
I3
[解] 设 2 电阻上电流为 I3, 如图。 该电阻与 10 V 恒压源并联,故其上电压为 10 V,所以
1.6.2 图示电路中,已知 US=6 V ,IS=2 A, R1=R2=4 。求开关 S 断开时开关两端的 电压 U 和开关 S 闭合时通过开关的电流 I(在图中注明所选的参考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0 = R1 = 2 Ω I2 = U eS 20 = A=4A R0 + R2 2 + 3
1.9.4 用诺顿定理求图 1.10 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I2。 解: I eS =
US 10 + IS = + 5 A = 10 A R1 2 R0 = R1 = 2 Ω I2 = R0 2 I eS = × 10 A = 4 A 2+3 R0 + R2
τ = RC = 10 × 103 × 50 × 10−6 = 0.5 s uC = uC (∞) + [uC (0) − uC (∞)]e
− t τ
= [0 + (6 − 0) e
−
t 0.5
] V = 6e −2t V
u R = −uC = −6 e −2 t V −3 = −6e −2t t = 0.3465 s
− t τ − t − t 3
τ = R1C = 3 × 1 s = 3 s uC = uC (∞) + [uC (0) − uC (∞)]e iC = C
t − d uC = 2e 3 A dt
= [12 + (6 − 12) e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 = 12 − 6e
V
2.6.2 在图 2.09 所示电路中,已知 US = 6 V,IS = 2 A,R1 = R2 = 6 Ω,L = 3 H。试用三要素法求开 关 S 闭合后的响应 iL 和 uL。 解:把开关闭合后的电路用戴维宁定理来等效
&。 3.5.1 R = 10 Ω,XC = 20 Ω,XL = 10 Ω,三者并联后接于 220 V 的交流电源上,求电路的总电流 I
解:
o o o & & & &= I & +I & +I & = U + U + U = 220∠0 + 220∠0 + 220∠0 A = 24.6∠ − 26.57 o A I R C L R − jX C jX L 10 − j20 j10
iC (0) = IS − i1 (0) − i2 (0) = (1.5 − 1.5 − 3) A = −3 A
(2)求稳态值
iC (∞) = 0 A i1 (∞) = R2 2 IS = ( × 1.5) A = 0.5 A R1 + R2 4+2
i2 (∞) = IS − i1 (∞) − iC (∞) = (1.5 − 0.5 − 0) A = 1 A uC (∞) = R1i1 (∞) = (4 × 0.5) V = 2 V
uL (0) = U S − R1i1 (0) = (12 − 4 × 1.8) V = 4.8 V
(2)求稳态值
u L (∞ ) = 0 i1 (∞) = i2 (∞) = U S − u L (∞) 12 − 0 = A=3 A R1 4 U S − uL (∞) 12 − 0 = A=2 A R2 6
U eS = −U S + R2 IS = ( −6 + 6 × 2 ) V = 6 V R0 = R2 = 6 Ω
共 12 页
第 3 页
iL (0) = iL (0−) = 0 A iL ( ∞ ) = τ= ueS 6 = A =1 A R0 6
L 3 = s = 0.5 s R0 6
− t τ
iL = iL (∞) + [iL (0) − iL (∞)]e uL = L d iL = 6e −2 t V dt
= [1 + (0 − 1) e
−
t 0.5
] A = 1 − e −2 t A
3.2.1 已知 i = 12 2 sin(ωt − 36o ) A ,试写出表示它的有效值相量的四种形式。
2.3.1 在图 2.03 所示电路中, 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试确定 S 闭合后电压 uC 和电流 iC、 i1、 i2 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解:(1)求初始值
uC (0) = R1 IS = (4 × 1.5) V = 6 V i1 (0) = i2 (0) = uC (0) 6 = A = 1.5 A R1 4 uC (0) 6 = A=3 A R2 2
U = U S − R2 I 2 = ( 6 − 1× 2 ) V = 4 V
S 闭合时,R2 两端电压等于 US,故:
I 2 = IS = 2 A
I2 =
I = I 2 − IS = ( 6 − 2 ) A = 4 A
1.7.1 用支路电流法求图 1.09 中各支路电流,并说明 US1 和 US2 是起电源作用还是起负载作用。图 中 US1 = 12 V,US2 = 15 V,R1 = 3 Ω,R2 = 1.5 Ω,R3 = 9 Ω。 解 : I1 + I 2 − I 3 = 0
o 解: ϕ1 = arccos λ1 = arccos 0.8 = 36.9
P = PR = RI 2 = 10 × 21.52 W = 4622.5 W
ϕ2 = arccos λ2 = arccos 0.707 = 45o P=P 1+P 2 = (1 + 0.5) kW = 1.5 kW Q = Q1 + Q2 = P 1 tan ϕ1 + P 2 tan ϕ 2 = (1× 0.75 + 0.5 × 1) kvar = 1.25 kvar S = P 2 + Q 2 = 1.52 + 1.252 k V⋅ A = 1.95 k V⋅ A S 1.95 × 103 = A = 8.86 A 220 U P 1.5 λ= = = 0.77 S 1.95 I=
IR =
U 100 = A =1 A R 100 Q = 0 var
P = UI = 100 × 1 W = 100 W ,
S 合向 b 时:
IL =
U U 100 = = A = 10 A X L 2 π fL 2 × 3.14 × 50 × 31.8 × 10−3 QL = UI L = 100 × 10 var = 1 000 var , P = 0 W
& = 12∠ − 36 A = 12 e 解: I
o
-j36o
o o A = 12 cos(−36 ) + jsin(−36 ) A = ( 9.71 − j7.05 ) A
3.3.1 在图 3.01 所示电路中,已知 R = 100 Ω,L = 31.8 mH,C = 318 μF。求电源的频率和电压为 50 Hz、100 V 时,开关 S 合向 a、b、c 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并计算各元件中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解:S 合向 a 时:
S 合向 c 时:
IC =
U = 2π fCU = 2 × 3.14 × 50 × 318 × 10−6 × 100 A = 10 A XC QC = UI C = 100 × 10 var = 1 000 var , P = 0 W
3.4.3 将一个电感线圈接到 20 V 直流电源时,通过的电流为 1 A,将此线圈改接于 2000 Hz、20 V 的电源时,电流为 0.8 A。求该线圈的电阻 R 和电感 L。 解:(1) 线圈接到 20 V 直流电源时
2.6.1 在图 2.08 所示电路中,已知 US = 6 V,IS = 2 A,R1 = R2 = 3 Ω,C = 1 F。开关闭合前 UC = 6 V。 试用三要素法求开关 S 闭合后的 uC 和 iC。 解: uC (0) = uC (0− ) = U C = 6 V
uC (∞) = U S + R1 IS = ( 6 + 3 × 2 ) V = 12 V
2.3.2 在图 2.04 所示电路中, 开关 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试确定 S 闭合后电压 uL 和电流 iL、 i1、 i2 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解:(1)求初始值
共 12 页
第 2 页
iL (0) = i1 (0) = i2 (0) =
U S 12 = A =3 A R1 4 R2 6 iL (0) = × 3 A = 1.8 A R 1 + R2 4+6 R1 4 iL (0) = × 3 A = 1.2 A R1 + R2 4+6
R=
U 20 = Ω = 20 Ω I 1 U 20 = = 25 Ω I 0.8
(2) 线圈改接于 2000 Hz、20 V 的电源时
Z = XL = L=
2
Z − R 2 = 252 − 202 Ω = 15 Ω
XL 15 = H = 1.19 mH 2 π f 2 × 3.14 × 2000
共 12 页 第 4 页
iL (∞) = i1 (∞) + i2 (∞) = (3 + 2) A = 5 A
2.4.1 在图 2.4.1(a)所示的电路中,已知 U0 = 6 V,R = 10 kΩ,C = 50 μF。开关 S 合在 a 端时,电路 已处于稳态。求开关改合到 b 端后的响应 uR 以及 uR 降至 3 V(绝对值)时所需的时间。 解: uC (0) = U 0 = 6 V
恒压源单独作用时:
′′ = I1′′ = I 2
′′ = −1 A 恒流源与恒压源共同作用时: I1 = − I1′ + I1 ′ + I2 ′′ = 4 A I2 = I2
1.9.2 用戴维宁定理求图 1.10 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I2。 解: U eS = U S + I S R1 = (10 + 5 × 2 ) V = 20 V
US =6A R2
R2 I 2 + R3 I 3 − U S2 = 0 R1 I1 + R3 I 3 − U S1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