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_困境与对策_李绍华

合集下载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在当前的现实中,基层社会治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首先,基层社会治理的人员配备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虽然政府已经下大力气投入人力物力,但实际上,基层社会治理机构的人员仍然稀缺,尤其是优秀的治理人才更是匮乏,这使得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平总体偏低。

其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很多社区管理事务也存在倾向于官僚主义的问题。

一些工作存在不必要的程序和条规,这种繁文缛节难免影响了治理的效率,导致问题越来越困难和复杂。

另外,基层社会治理中缺少科学和技术支持也是问题之一。

许多本来适用的技术和手段,只因缺少有效引入和推广,固化成章程,便失去了它们的实际应用价值。

而且,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实际经验的合理配置,限制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

最后,基层社会治理的自身能力也需不断提升。

在人员培训、科学方法的引入、社区医疗、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我们需要加强社区自身的能力建设,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难题和挑战。

二、解决方案针对上述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1.增加人力资源投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专业化程度。

2.改变官僚主义作风,建立效率优先的治理机制和管理体制,实现治理效率的优化。

3.引入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为治理提供科学支撑,推进基层社区治理水平的提高。

4.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能力,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和良好经验的社区治理队伍。

5.增强社区自我管理的能力,鼓励社会治理的自主性,利用制度创新和多方合作,实现社会资源整合,最大化地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三、结论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性环节,其良好运行和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寻求适合当地实际的解决方案,不断探索相应的改进与完善,帮助基层社会治理更好地为新时代人民群众服务。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1. 人员力量不足和素质不高:许多基层社区的社区工作者数量有限,而且大部分是兼职,缺乏专业化培训和素质提升机制,影响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

2. 沟通协调机制不畅: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和组织的合作,但由于信息不畅通、沟通协调不及时,造成治理反应慢、决策不足,限制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效力。

3. 参与度低和满意度差:部分居民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度不高,缺乏积极主动性和责任感,造成一些社会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居民的满意度也较低。

4. 资源匮乏和配置不均衡:一些基层社区缺乏财力和物力支持,无法有效完成社会治理任务;而且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基层社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社区得不到足够的支持。

针对上述困境,可以优化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如下:
1. 提高工作者素质:加强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机制,提供专业化的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2. 健全协调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合作,提高治理的效果。

3. 激发居民参与热情: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过程。

4. 加大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增加基层社区的财政投入,通过合理调配资源,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治理的发展。

5.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励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积极性,提高治理的效果。

总之,要优化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需要从提高工作者素质、健全协调机制、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加大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以及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实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

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前言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对社区、村庄、组织等基层社会的管理和治理工作。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基层社会治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存在的问题1. 基层社会治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制主要分为三层:社区(村)、街道(乡镇)和区、县(市)。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三层并未能够协调配合,职责也没有得到明确划分。

这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影响了基层社会治理效果。

2. 群众参与度不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群众的参与程度。

但在现实中,由于历史原因和文化传统等因素,许多居民对社会事务不感兴趣,缺乏社会责任感。

因此,基层社会治理往往是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度不高。

3. 治理手段和方法过于单一传统上,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是政府管理和公安干预。

这些手段虽然有些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科技和信息化的发展,治理手段和方法也需要更新,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和社交媒体等方式,增强治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4. 减少了社会服务的公共资源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公共资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公共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地方社区和乡村缺乏足够的公共资源。

这导致了社区发展的多元化和整体化缺乏支持,治理效果大打折扣。

对策建议1. 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梳理职责、权力分配和协调机制。

创新治理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等多元治理模式,培育密切联系的社区治理体系。

构建“三位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协同治理。

2. 提高群众参与度加强思想教育宣传,提升社区居民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适时发布社区事务的信息,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发挥社区协商民主的作用。

鼓励社区组织、志愿者和社工等多方力量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形成共治共建的社区治理格局。

3. 创新治理手段和方法引进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基层社会治理网络化平台,提高治理效率和精确度。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1.1 社会治理体系不完善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着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一方面,基层政府的职能划分不清晰,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不畅,影响了社会治理的效果。

另一方面,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滞后,缺乏有效的参与和监督机制,使得社会治理的主体多元化难以实现。

1.2 社会治理资源分配不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突出问题。

一方面,城市与农村、贫富差距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导致部分地区和群体的社会治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另一方面,基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决策往往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导致资源分配不公。

1.3 社会治理能力不足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一方面,基层政府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干部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影响了社会治理的效果。

另一方面,基层政府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导致信息传递和处理的速度慢,影响了社会治理的效率。

二、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议2.1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为了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问题,首先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具体措施包括:明确基层政府的职能划分,加强部门间的协作;支持和发展基层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参与和监督机制;推动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

2.2 优化资源分配要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需要优化资源配置。

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对基层政府的监督,防止资源被利益集团操控;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各地区和群体都能享有基本的社会治理服务。

2.3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提高基层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基层政府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推进基层政府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传递和处理的速度;加大对基层政府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政策保障。

三、结论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优化资源分配和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更好的效果。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基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给政府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建立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1. 信息不对称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政府管理部门缺乏对社会情况的全面了解,而社会民众对政府政策、措施和决策缺乏透明度和了解度。

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政府的措施难以得到社会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也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2. 基层社会管理精细化不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许多地方的管理精细化不足,政府管理部门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不够严格,导致了一些违法乱纪的现象屡禁不止。

这种精细化不足的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基层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不稳定。

3. 基层社会组织发展不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不足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村民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管理运作不够规范,导致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不佳。

同时,这些基层社会组织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也较低,难以有效发挥社会治理的作用。

4. 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一些基层干部的素质不高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这些基层干部在处理社会事务时缺乏公平公正的原则,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公平性和效率性,也影响了政府管理部门的形象和声誉。

5. 社会信任度不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社会信任度不高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社会现实的影响,社会民众对政府管理部门的信任度不高,导致了政府管理部门难以有效发挥社会治理的作用。

这种缺乏信任度的现象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阻碍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顺利进行。

二、基层社会治理存在问题的对策1. 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及时向社会民众公布政府政策、措施和决策。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市基层社会治理总体情况较好,但是与面临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群众更加个性化、更加差异化的需求相比,在思想认识、治理能力、治理方式及干部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认识陈旧。

虽然我们在化解矛盾、强化防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基层治理仍然存在社会治理就是社会管理,治理就是管控的陈旧观念,法治思维和创新意识不强。

基层工作的中心和重心在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上,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够,没有准确把握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规律性,没有认真思考和分析研究对策建议。

(二)基层基础薄弱。

县级职能部门习惯性的将工作任务直接安排和转嫁给基层组织,村(居)疲于应付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自治功能难以发挥,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到位。

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平台单一,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对基层治理满意度、认可度不高。

平安建设满意度长期不高与日常政策宣传不及时不到位、群众参与度不高密切相关。

(三)基层社会治理制度设计不够系统化。

随着此次机构改革完成,县级综治部门被撤销,综治的联动机制没有有效衔接,社会治理仍侧重政府主导,社会治理系统化不够,制度设计整体性、全局性联动不足。

例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涉及公安、卫生、民政等多个部门,各相关部门对患者评定标准、统计口径不统一,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影响工作实效。

在精准区分不同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精准管理与服务方面还较为欠缺,网格化管理的精准度不高,精细化水平较低,信息分析研判、大数据应用不够深入。

在流动人口、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我们虽然对此类特殊人群建立了信息系统,并及时采集录入人员信息,但在信息分析研判、运用信息数据指导服务管理实战方面没有形成良好机制,各类信息化系统还停留在信息收集的低端层面,深度开发应用不够。

基层治理难题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基层治理难题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基层治理难题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基层治理现状
基层负担过重,导致治理效能不高。

表现为“四多”:文件多、会议多、牌子多、督查检查考核多
原因分析
1.部门工作中心化、部门责任属地化问题突出
2.基层治理科层化、村级治理行政化问题突出
3.部分基层治理能力跟不上发展要求
对策建议
1.为基层减负。

对基层承担的繁杂任务进行删繁就简,以开具“负面清单”等形式将基层干部从各种形式主义的任务中解放出来。

2.明晰权责。

推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完善基层权责体系,理顺规范乡镇、村两级的主责主业
3.科学考评。

既要减负也要减“缚”和减“袱”,因地制宜制定和优化对基层的考核、问责机制。

4.群众自治。

发挥村级组织的引领作用,充分动员群众,将村民自治落到实处,让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收集的文献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收集的文献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收集的文献
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在城市和乡村基层组织中,通过政府、社会组织、群众自我管理等多种方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

然而,目前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基层治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度不高。

基层政府的治理方式往往是简单粗暴的,缺乏有效的法制保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2.基层治理的效率不高。

由于一些基层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高,导致治理效率低下,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3.基层治理的参与度不高。

很多公共事务的决策和执行都是由政府部门独立完成的,缺乏民主、公开、透明的决策程序,导致民众的参与度不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基层治理法制化建设。

完善法律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基层政府的管理效能。

2.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

加大对基层政府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政府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效率。

3.增强公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意识。

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增强公众对基层治理的了解和认识,完善基层治理的参与方式和程序。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 1 -。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社会治理越来越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也是社会治理的首发阵地。

然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首先,基层社会治理缺乏有效的组织架构。

在许多地方,由于经费、人员等问题,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定位不明确、职责不明确,导致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等问题。

此时,应该通过合理的组织架构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机构。

可以优化组织结构,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社区治理体系,从而提高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民主化程度。

其次,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很多时候,基层社会管理者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不透明、不公正的管理行为,对于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开放透明的措施,例如设立信息公开平台,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布管理计划、决策、费用等具体信息,保持居民对社区治理的监督力度,提高基层治理的回应能力和公正性。

第三,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着缺少专业人才的问题。

在许多地方,基层社会治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不高,这导致社区服务能力低下和社区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专业人才,提高基层社会治理人员的水平。

另外,还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人员工作能力,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

最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民主化程度也需要改善。

在过去,基层社会治理的决策往往是单方面的,且少有民众参与。

这会导致管理者与居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容易产生矛盾和不满情绪。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倡导公开决策、民主选举和治理问题的方式,加强社区民主意识,提高居民在基层治理中的参与意见。

综上所述,基层社会治理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全面、科学、高效、可持续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才能实现社会治理的有效运行。

基层治理困境和措施

基层治理困境和措施

基层治理困境和措施引言基层治理在社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治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然而,当前基层治理面临着一些困境,这些困境制约了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和水平。

本文将探讨基层治理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改善基层治理状况。

基层治理困境1. 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基层治理中,群众参与是关键。

然而,当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群众的参与程度较低。

一方面,群众参与的途径有限,意见渠道不畅,传统的听证会等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

另一方面,基层治理中的参与者缺乏有效的培训和引导,导致他们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

2. 缺乏专业化的基层干部队伍基层干部是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他们负责协调社会资源、推动基层工作的开展。

然而,当前基层干部队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基层干部经验不足,对于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有限。

另一方面,基层干部的选拔机制不完善,导致一些不适任的人员担任基层领导岗位。

3. 资源分配不均基层治理涉及到资源的分配和利益的协调。

然而,当前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基层治理存在一定的困境。

一方面,一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导致基层治理的滞后。

另一方面,资源分配不公平也会导致基层治理中的腐败问题。

改善基层治理的措施1. 加强群众参与为了提高群众参与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创新参与形式,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参与渠道和机会。

•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提升群众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及时听取和反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2. 健全培养和选拔机制为了解决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健全的培养机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培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完善选拔机制,建立公正、公开、竞争的选拔制度,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担任基层领导岗位。

3. 优化资源分配为了解决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基层建设的投入,优先保障基层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发展。

2023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5篇)

2023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5篇)

2023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5篇)篇一: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层社会治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参与主体缺乏活力,广大市民的主动参与程度不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较弱。

其次,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协调机制不完善,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不够密切,导致治理效果不佳。

再次,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不畅,决策缺乏民意的参与。

最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能力不足,部分社区服务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市民参与,提升居民自治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公民教育、组织民主参与活动等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自治能力。

其次,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

可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交流,解决多部门之间分工不明、责任不落实的问题。

再次,要加强信息公开和传播,提升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

政府可以建立起始于基层的信息平台,及时公布政策和信息,听取民意并作出调整。

最后,要加强基层社区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政府可以增加对基层社区的投入,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基层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加强市民参与、完善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和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才能够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推动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篇二: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层社会治理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参与主体不够广泛,往往只集中在少数具备资源和权力的人群身上,导致民众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其次,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信息传递不畅,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渠道有限,导致政策执行的结果与民意偏差较大。

再次,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法治意识薄弱,执法部门执行力度不够,监督机制不健全,容易出现官僚主义和权力滥用的问题。

最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资源配置不平衡,基层社区的服务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多元需求。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及建议一、引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社会治理是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手段。

而基层社会治理则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资源不均衡分配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改善。

二、问题分析1. 缺乏有效参与机制在许多基层社区中,群众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渠道有限。

由于信息不透明或缺乏参与意愿,许多民众感到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

这导致了决策结果无法真正反映人民意愿的情况出现。

2. 资源分配不均衡由于地域差异和财力限制等原因,许多基层社区面临着资源匮乏的问题。

公共设施和服务相对薄弱,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同时,在资源分配方面也存在不公平问题,一些利益集团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而少数人受益的现象也增加了社会不平等感。

3. 法律意识薄弱在一些基层社区中,由于法律教育和宣传不足,部分民众对法律的认知水平较低。

这导致一些违法行为难以及时被发现和处理。

同时,在纠纷解决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调解机制也让矛盾升级成为严重问题。

三、建议提出1. 加强民主参与建立健全透明、公正的信息沟通机制,鼓励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可以通过设立定期开放式的公民论坛、提供在线平台等方式促进居民表达自己需求和关注点。

政府需要倾听民声,并将其作为政策决策的重要参考。

2. 完善资源分配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基层社区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支持,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同时,在资源分配方面应该更加公平合理,避免某些利益集团垄断或滥用资源。

3. 强化法治教育加大对基层社区的法律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和遵法习惯。

可以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制作普及法律知识的宣传片等方式,增强民众对法律的认知。

4. 健全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健全基层社区矛盾调解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调解。

同时,也可以引入网上调解平台,为当事人提供便捷有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我国正在争取建设法治社会,而基层社会治理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基层社会治理质量不高,对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基层社会治理责任不清目前,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存在多重责任制度实行不完善的现象,不少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群众组织和居民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却相互推诿。

虽然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重视基层组织的作用,但具体实现仍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2. 对网格化管理的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是新时期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但是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网格化管理人员队伍不足,对配备网格化管理服务人员的数量和能力缺乏较为详尽的规定;二是缺乏完整的管理机制,不少机构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程序实行网格化管理。

3. 治理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化时代是一个信息交流和传递速度极快的时代,建立健全的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广泛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追求更高效、更快捷的业务处理与管理,但目前我国在社区级治理中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较低,管理水平普遍较低,难以提高治理效率,同时造成治理资源分配不均,治理范围与管理水平不符等问题。

4. 参与度不高在目前社会治理实践过程中,居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度不高,治理依靠的主要是政府,这导致了一部分治理难以得到有效的展开,同时也体现了群众对于社区治理工作的不信任和不重视,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积极为基层社会治理做贡献。

二、对策建议1. 建立健全基层治理机构一方面,应通过多元的角度,加强对基层组织调查与分析,加强基层组织改革和重构,切实转变治理责任分配方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机构建设。

这将有助于明确社区治理的责任体系,并建立完整的组织机构。

2. 加强网格化管理针对网格化管理问题,应建立起对专职网格化管理人员培训的制度,加大对网格化管理技能的培训力度,为全职管理者提供更专业的管理技能。

同时,要保证网络化管理人员数量的充足,加强对网格化管理体制的监察,促使网格化管理工作得以更加深入地进行。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发布时间:2022-07-26T06:06:05.182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3月第6期作者:李桂珍[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李桂珍兰州市委党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

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但社会治理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社会工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全党、全社会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

我们党对社会治理规律性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逐步深化的,从上世纪建国初期到七十年代末的单一?“社会管理”模式阶段。

逐步发展到党的十八大至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现代化”阶段。

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治理规律性理性认识的深化。

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社会治理方面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

毫无疑问,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古人讲,“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司马迁《史记》)。

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都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是目前我国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

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即存在主观方面的问题也存在客观方面的问题:(一)主观方面---缺乏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清晰认识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精致的农业文明大国,千年百年来的集权专制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

很难一下子从“人治”的精神思维模式中剥离出来,反映在基层社会之理过程中就表现为“社会治理既社会管理、管控”,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当下社会改革发展关键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不能及时深入思考、分析研究,因而对规律把握不准确,提不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在城市、乡村等社区层面上进行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

它是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管理体制落后:目前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相对落后,行政管理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对僵化,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发展需求。

2. 安全治理亟待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在保障人民安全方面存在不足,犯罪率较高,违法犯罪活动频发。

3. 公共服务问题突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相对缺乏,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不足,居民生活质量有待提升。

4. 群众参与度不高: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相对较低,社区居民自主权利受限,难以真正发挥居民自治的作用。

5. 治理能力不足:基层社会治理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缺乏开展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手段。

二、解决对策1. 改革基层治理体制:加强基层政府能力建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

提高行政效能,打破行政障碍。

2. 加强安全治理: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警务建设,提高治安管理水平。

加强合作机制,形成有力的社会治安防控网。

4. 促进居民参与: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培育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增加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

建立有效的意见反馈机制,听取居民意见,提高居民参与决策的权益。

5. 提高治理能力: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学习,积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

三、问题对策的可行性分析2. 外部投入支持: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投入,提供足够的经费和设施支持,改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

加强对基层人力资源的投入,培养专业化的社会治理从业人员。

3. 群众参与的重要性: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增强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

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会管控能力。

4. 提高治理能力的途径: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者的素质水平,加强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5篇)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篇)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篇)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层社会治理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基层社区进行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调控活动。

然而,基层社会治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问题1:基层社会治理组织能力不足在一些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的能力较弱,无法有效组织和领导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

这导致社区居民的参与度较低,社会治理活动难以开展。

对策:政府可以在基层社区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社会组织提高组织能力。

同时,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会组织,提高社区居民对社会治理的意识和参与度。

问题2:基层社会治理信息不畅通在一些基层社区,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

这导致政府无法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意见,社区居民也无法及时了解政府的政策和服务。

对策:政府可以加强与社区居民的信息沟通,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

同时,鼓励社区居民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居民的声音能够被听到并得到解决。

问题3: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权责不清在一些基层社区,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之间的职责和权力划分不明确,导致社会治理活动的开展困难,问题解决效率低下。

对策:政府可以建立起一套明确的基层社会治理责任体系,明确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的职责和权力。

同时,加强与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协作,强化各方合作共治,提高社会治理效果。

问题4:基层社会治理中缺乏公平正义在一些基层社区,社会治理活动中存在权力不对等和利益不平等的问题,导致社会公平正义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对策:政府应加强社会治理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社会治理活动的公正和公平。

同时,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及时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保障居民权益。

问题5:基层社会治理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一些基层社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社会治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不尽如人意。

对策:政府可以建立起一套激励机制,对于基层社会治理活动表现突出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同时,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活动,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层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基层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基层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一、基层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社会发展中,基层治理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环节。

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基层治理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以下将从人员配备不足、权责不明确以及参与度低等几个方面探讨基层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人员配备不足在很多地方,由于资源有限或管理机制欠完善,导致基层组织中专业人才缺乏甚至空缺现象普遍存在。

这导致了在开展工作时出现了经验不足、能力匮乏等情况,影响了对各类事件的应对能力和解决效果。

此外,在一些边远地区或贫困地区,由于条件相对恶劣且工资待遇较低,很多有实力和潜力的年轻人都选择离开本土去更具发展前景的城市就业。

这样一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加速城市化进程之时,造成了过度集中精英资源以及底层服务还不能做到最优。

2. 权责不明确在部分基层组织内部,权责划分并未明确。

一些干部因为职位岗位设定的规定模糊而产生工作责任不清晰的状态,带来了一些政府服务或社区建设上的混乱。

同时,权责不清也容易导致推诿、敷衍甚至忽视公共利益。

此外,权力滥用也是基层治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一些地方官员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并在执行过程中牟取个人私利或违反公平正义原则。

这对于基层民众的信任度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

3. 参与度低在基层治理中,广大居民群众参与度普遍较低。

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群众缺乏时间关心公共事务等因素影响,导致决策时缺少有效参与和民意引导。

另外,在垄断性行业或高灵活就业领域,在相应政府机构开展自查自纠难免有所偏向而无法创新发展。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制定相应的对策是必要且紧迫的任务。

以下将从加大人才投入、明确权责以及提高群众参与度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 加大人才投入政府应当加大对基层治理的关注,并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这可以包括改善基层干部待遇,提供更好的培训机会以及搭建交流平台等。

同时,可以适当引进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或外部专家,为基层治理工作注入新思路和动力。

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社会治理逐渐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

本文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并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导语: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首要环节,也是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速,基层社会治理面临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和完善。

一、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1.1缺乏综合协调机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由于各部门、各组织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职责分工不清、协调机制不完善,导致问题处置效率低下,群众反映强烈,甚至出现“推诿责任”的现象。

1.2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由于公共服务能力有限,公共设施不够完善,对群众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无法满足,增加了群众对基层社会治理的不满意度。

1.3社会矛盾纠纷处理不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社会矛盾纠纷的处理方式单一,缺乏多元化解决机制,导致部分矛盾纠纷得不到妥善解决,甚至出现较大的社会安全事件。

1.4法治意识不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一些地区和单位对法治意识的重视不够,工作中出现“人治”和“官本位”现象,不完全依法行政,群众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2.1构建综合协调机制为了解决缺乏综合协调机制的问题,我们应当建立多层级、多部门、多层面的基层社会治理综合协调机制。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协调,落实责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工作衔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整体效能。

2.2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为了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我们应当加大投入,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基层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基层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基层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基层治理工作中的经验。

我跟你们说啊,基层治理真不是个省心事儿,那困难就像乱麻似的,一团糟。

先说人员方面吧。

基层工作缺人的情况太常见了。

我这找来的人啊,素质参差不齐。

有时候分配个任务,讲了好几遍,有人还是似懂非懂。

就好像你让他往西走,他偏要往东晃悠。

像上次搞个社区环境整治活动,安排几个人去挨家挨户通知居民整理自家门口杂物。

我都把通知详细到什么时间怎么做什么不能做了,结果还有人产生误解,给居民传达错了信息,差点把整个活动搞砸。

我觉得首先在人员招聘和培训上得下功夫,招聘的时候尽量找点有相关经验或者学习能力强的人。

咱培训也不能走过场,得实实在在能让他们上手。

我知道这也不容易,大家可能都忙别的事儿,但是没办法,这就是现状,只能咬着牙加强。

再说说资金方面。

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钱不够啥都干不了。

很多基层治理项目需要资金,从公共设施维护到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全靠这点预算。

我感觉政府的投入有时候还是有点不够。

拿我们社区的小花园来说,想翻新一下,给居民更好的休闲去处。

可是一报价,超出预算好多。

没办法只能缩减计划,最后效果大打折扣。

这时候咋办呢?我想啊,我们自己能不能想点办法筹款呢?比如说向社区里一些企业拉点赞助。

但是拉赞助也难啊,企业为啥愿意给咱钱呢?哦对了还有,我们可以和企业商量以社区广告位交换的方式获取资金,只要管理好了,也能缓解资金压力。

还有群众的配合度也是个大难题。

有的居民就是不理解我们基层工作者的良苦用心。

比如说垃圾分类,宣传了好久,垃圾桶也按要求摆放了,可还是有不少人乱扔。

我们工作人员去劝说,还会招来白眼甚至辱骂。

我觉得这是因为我们前期宣传引导做得不到位。

我们只是一直在强调政策法规,但是没像教育小孩似的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里去,多给点实在的奖励或者惩罚措施。

比如说,做得好给点小奖品,做得不好给点警告或者小小的惩罚。

哦不对,我想起来了,奖励和惩罚的度很难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新的社会环境要求政府 质量来看,政府习惯于将公共服务完全包下来的做法,但
在管理过程中进行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创新,但在实际的 包而办不好,其服务性和公共性并未体现出来,导致上学
2015.3(总第99期)
管理过程中,政府的社会管理手段严重滞后于社会环境 难、上学贵,就医难、就医贵等问题。从公共服务的均衡
设置障碍。如此种种,既无法为民众所接受,也严重阻碍 组织仍然存在不认可、不支持的态度,党政官员和普通公
了社会自身的成长发育。
民普遍对社会组织抱有不信任、怀疑、防范和抵制态度,
(三)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17]导致社会组织无法在社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
改革开放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范围不断扩大, 社会组织功能的认识不足,没有把社会组织真正纳入经
等;2.治理方式多样。行政强制性的传统治理方式仍将 力量的触角延伸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但随着市场化改
公共管理
革的进一步深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 公务费为17%,而美国联邦政府所有福利项目占其政府
化,社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结构显著变化……使得社会 财政开支的一半以上,挪威相关支出更高达65%”。[14]从
的变化。一方面,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职责同构”[11]所 性来说,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和法律约束,政府在提供公共
致的相似困惑,以及地方政府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缺乏现 服务过程中,只能通过出台红头文件来进行推动,由此带
成经验借鉴状况下的经验移植,导致各地社会治理创新 来刚性约束不够,随意性较大。特别是基层政府基于城
和说服教育,但管理者往往态度蛮横、方法生硬,导致门 万人。[15]而据俞可平在2000年的估计,县以下的各类
22
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无法获得民众认同。另 民间组织“保守的估计至少在300万个以上”。[16]多年
外,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管理已经无法为民众提供足额 来,社会组织在扶老、救灾、助残、助学和济困等公益性慈
不足,内部规则化程度低“,一个内部非规则(强制的、等 的被动变为主动,也可以由客体变为治理的主体。
级的)的市民社会内部能量积聚越大,与国家和政府冲突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意味着从党委政府
的可能性程度就越高”[3];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阶层之间 的单项指令转变为国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意味着党委
由于政策优惠、分配、社会福利等的差别也出现了各类社 政府的包办式管理转变为多方参与;意味着治理方式由
革和党的建设也不能代替社会治理工作“,社会治理已经 为1.5%,[10]高达81.9%的人口处于其它就业状态,他们
成为一项不可替代的政治任务”。[6]
属于体制外成员“。单位型社会”已转变为“非单位型社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提法,既是 会”,社会成员大多不再依附于传统的单位,而是自谋职
对十八大关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具体化,也是对之前 业;不再固定居住在单位和户籍所划定的区域范围内,而
社会管理创新经验教训的总结提高。从2004年社会管 是居住在新型社区。各级政府原有管理体制延伸到体制
理创新提出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10年间, 外成员的载体和方式不完善,构建新的社会管理网络和
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社会治 社会生活的支持网络仍然有待探索。
理”的提出奠定了实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础,为当今和未来的社会治理总
(一)管理真空仍然较大,社会整合困难
21
“单位管人”和“户籍管人”曾经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有
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基本形成,虽然社会管理以解 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在这一管理体制下“,两阶级一阶层”
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具有一定的 几乎所有群体都被纳入到单位和户籍中并从政府获取生
管理社会的色彩,但多元治理的理念和思路呼之欲出,为 存资源,政府的控制力极为强大。但是,在党委政府一元
随着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心的
社会自治实际上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封建统治结束后,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以“单位管
无论是北洋军阀的统治还是国民党的统治都因地方割 人”和“户籍管人”为特征的社会治理体制逐步消解,国家
据、军阀混战而未能建立统一而有效的社会管理制度,社 与社会关系开始由二者合一的一元结构向二者分离的二
实现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4] 化领导格局长期保持不变的政治发展模式下,社会的发
但是“,党政主导型”的社会管理毕竟在理念、手段、体制 展却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单位人”大都向“社会人”转变。
机制、结果等方面与社会治理有着较大的差别“,政府履 1978年国有单位职工占城镇就业人数的78.3%,剩余
机制尚未建立,公共政策制定有失公平等。由此导致公 政色彩浓厚,没有很好的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共服务供给中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失衡严重。从总量来 等。
看,主要表现在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领域的投
三、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对策
入不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投入水平,甚至与世界
(二)政府社会管理手段单一,方式方法亟待创新
结了一定的规律。相对于“社会管理”而言“,社会治理”
在以“单位制”为特征的强控制型社会管理模式下,
具有如下特征:1.主体多元。社会治理的主体不仅仅是 政府的社会管理手段单一而有效。政府包揽了几乎全部
党委政府,还包括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公民 社会管理领域的事项,通过行政化或强制手段推动,行政
革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标志这中 的任务,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号召大家“组织起来”
国的社会治理即将迈上一个更新和更高的台阶。社会治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并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政府
理体系中,基层是社会的单元细胞,是感知社会需求最敏 全能的社会管理体制,即包括以“单位”为基础的从业人
“以块为主”和“以钱养事”模式。[13]但政府在公共服务中 量低,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组织法规体系尚不
的制度安排缺陷也较为明显:如形式过多,结构不合理, 健全,立法层次较低,政策环境还不完备;社会组织管理
体制不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远未实现,需求表达和参与 的体制机制与社会组织发展不相适应;部分社会组织行
的趋同性。另一方面,政府社会管理方式滞后于社会组 市发展易于见成效的政绩冲动,将公共服务的投入偏向
织形态和社会阶层结构的重大变化,滞后于社会发展、经 于城市,导致城乡公共服务严重失衡。
济的增长、国际化的进程。[12]许多需要通过正常法制程
(四)社会组织发展严重滞后
序来解决的问题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相配套,管理者
市场化改革使社会组织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种
也没有运用法制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意识和经验,导致 类逐步健全、活动领域逐步扩展、数量增长较快,活动能
管理中违法乱纪现象层出不穷,民众大为不满。而有些 力也得到了逐步提高。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
管理活动则需要管理者以情动人,用道德手段进行规范 有社会组织54.7万个,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36.6
度、主体、体制机制等方面均有所创新。这一时期的社会 系,依法对社会事务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
管理模式被学者们称为“党政主导型”社会管理,其特点 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8]
包括: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出发点,以建立现代社会管
二、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困境
理体制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强化社会服 务为依托。这一时期“,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
行社会管理职能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的政治统治”, 的21.5%为集体单位职工,[9]只有0.2%的人口处于其
[5]其实质仍是统治。就结果来说,传统派出所、居委会和 它就业状态。但到了2013年底,国有单位职工占城镇
党支部已不足以应对社会治理领域的所有问题,经济改 就业人数的比例仅为16.6%,集体单位职工所占比例仅
公共管理
2015.3(总第99期)
基层社会治理:困境与对策
●李绍华 邓曼丽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 会矛盾频仍,危机四伏。
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治理”概念与社会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整个社会呈现出的是一盘散沙式的
结合起来进行表述,并在文件中就如何推进社会事业改 低度组织化社会,重新组织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艰巨
封建社会的社会管理可称为统治型管理,其特点是 乎消融于国家,而国家又几乎与政党合一或消融于政党,
皇权至高无上,垄断一切权力并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党政社同构化严重“,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均
尽管也存在“政权不下县”社会自治传统,但等级制度和 无独立的空间”[2],社会没有活力。
思想教化所执行的功能严格顺应统治阶级的统治需求,
制创新”就是对改革开放前后“管控型”社会管理体制进 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指导、规范、监督和纠正社会失灵
行调整的积极尝试,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提出要 的过程。而社会治理则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
构建“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格局前,社会管理的理论、制 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
理体制。这种被众多学者称为“管控型”的社会管理体
我国的社会管理思想源远流长,主要经历了统治型 制,成功实现了国家政权对基层社会的渗透,并有效地加
社会管理、管控型社会管理、党政主导型社会管理和正在 强了对社会的组织和控制。但是,管控型社会管理体制
完善中的服务型社会治理四个阶段。
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整个社会几
关键词:基层;社会管理;社会治理 作者及单位:李绍华,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副教授;邓曼丽,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 校教育长。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治理。(四川 成都 610017)
元结构趋向转变。民间社会迅猛发展,要求自治的呼声 发生作用,但更多要采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