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要点一、组织管理1.组织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组织的基本形式和类型3.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4.组织文化的建设和管理5.组织变革和创新二、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3.岗位分析和绩效评估4.培训与发展5.薪酬管理6.劳动关系管理和员工关怀三、战略管理1.战略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环境分析和竞争优势3.企业愿景和使命的确定4.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5.战略实施和控制四、市场营销管理1.市场营销的概念和作用2.市场分析和市场定位3.产品策划和定价4.渠道管理和推广策略5.客户关系管理五、财务管理1.财务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资金需求和资金筹集3.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4.资本结构和融资选择5.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估六、运营管理1.运营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生产计划和控制3.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4.质量管理和过程改善5.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七、项目管理1.项目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项目规划和组织3.项目的实施和控制4.项目评估和总结5.团队管理和沟通八、创新管理1.创新管理的概念和作用3.创新过程和创新团队4.创新的管理和控制5.创新的评估和推广上述是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的复习要点,每个知识点都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参考相关教材、学习资料以及实际案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同时,可以通过解决问题、思考和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大全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大全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大全企业管理的分类1、按照管理对象划分包括:人力资源、项目、资金、技术、市场、信息、设备与工艺、作业与流程、文化制度与机制、经营环境等。
2、按照成长过程和流程划分包括:项目调研--项目设计--项目建设--项目投产--项目运营--项目更新--项目二次运营--三次更新等周而复始的多个循环。
3、按照职能或者业务功能划分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管理、信息管理等。
4、按照层次上下划分为:经营层面、业务层面、决策层面、执行层面、职工层面等。
5、按照资源要素划分为:人力资源、物料资源、技术资源、资金、市场与客户、政策与政府资源等。
企业管理内容现代科技下,协同软件对企业管理的帮助体现在三个方面:1、搭起战略和执行之间的桥梁:以超强的执行力保证战略目标得以快速实现2、实现管理从艺术到科学的进化:以科学的`管理体系而非个人能力来驾驭大型组织3、让管理变得简单而有效:以简单致胜和中层致胜的思想来解决管理上的根本问题对国内外众多业绩优秀企业的调研分析认为,竞争力强的企业在内部组织设置和管理杠杆运用方面都具有卓越的特色,他们的执行力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
现代科技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办公方式,通过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了工具化,以事务和项目为中心,帮助组织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体系,有效的协作执行体系,精准的决策支撑体系,来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和办公能力,建立协调统一、反应敏捷的高水平执行团队。
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企业管理使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强;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
1、企业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的运作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2、可以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3、可以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总结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总结1. 企业管理概述◆定义:企业管理是指组织和协调企业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目标:包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提高员工满意度、优化资源配置等。
2. 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制定企业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确定资源分配。
◆战略规划:长远目标和策略的制定。
◆战术规划:具体的短期目标和实施计划。
◆组织:将资源和任务进行合理配置,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包括职能型、矩阵型、项目型等。
◆岗位设置: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领导:引导和激励员工实现企业目标,推动团队协作。
◆领导风格:包括变革型领导、事务型领导、授权型领导等。
◆激励机制:薪酬、奖励、晋升等方式。
◆控制:监督和评估企业运作,确保目标实现,纠正偏差。
◆控制流程:包括设定标准、监控绩效、分析偏差、采取纠正措施。
3. 企业战略管理◆战略制定: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确定长期发展方向。
◆SWOT分析:评估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PEST分析: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影响。
◆战略实施:将战略计划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资源配置:确保资源分配符合战略目标。
◆执行监督:跟踪战略实施进度,调整实施方案。
◆战略评估:定期检查战略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绩效评估:通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评估战略成果。
◆调整优化: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战略方向和实施方案。
4. 企业运营管理◆生产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任务。
◆质量控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供应链管理:管理供应链各环节,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采购管理:选择供应商、谈判采购合同。
◆库存管理:优化库存水平,减少库存成本。
◆营销管理:制定和实施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产品定位:确定产品的目标市场和定位策略。
◆推广策略:制定广告、促销、公关活动等推广方案。
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
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企业管理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知识和技能,它涉及到组织、计划、指导、控制和协调各项业务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和利益最大化。
在日常的工作中,了解企业管理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企业管理学的一些基本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职权划分。
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协调性。
1. 分工与协作:在一个组织中,各个部门应该根据自身职能进行适当的分工,以实现工作的高效完成。
同时,各部门之间也需要加强协作,共同完成组织的目标。
2. 职权与责任:组织结构中,每个部门都应该有明确的职权和责任范围。
职权指的是该部门所具有的权力和决策能力,责任则是指承担相应的工作义务和责任。
二、领导与管理领导与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要素,它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和成果。
一个好的领导者可以激发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带领团队实现组织的目标。
1. 领导风格: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在工作中所展现出的行为和态度。
常见的领导风格包括民主型、指导型、权威型等。
不同的风格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和团队,领导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格。
2. 激励与激励理论:激励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领导者应了解并运用这些理论,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三、决策与计划在企业管理中,决策和计划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它们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和运营。
1. 决策过程:决策过程包括问题识别、信息收集、方案选择、实施和评估等环节。
在决策过程中,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做出合理的决策。
2. 计划制定:计划制定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方案和行动步骤。
计划应具有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时间安排和有效的资源配置。
四、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关注员工的行为和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全集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章企业概述一、企业的概念和特征;所谓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具有以下一些基本要素:1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设备和资金—财和物;2要有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土地;3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工人和管理者—人;4从事产品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服务;5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地位——法人;6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利润;企业具有以下特征:1企业是一个经济性组织——盈利性;2企业是一个社会性组织;今天世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企业新概念,即企业已不再被看做只是为拥有者创造利润和财富的工具,它还必须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负责;3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从法律的角度说,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组织;4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减少对企业的干预,特别是行政干涉;二、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目标有两个:获利、满足社会需要;五、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最早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在古典企业制度基础上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制度;㈠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公司制度为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企业是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要求的企业体制,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公司制企业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㈢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现代企业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现代企业法人制度主要体现为公司的产权制度,核心是要理顺和完善企业的产权关系;根据企业法人财产权理论,公司企业对企业财产动产、不动产和流动资金所享有的权利,应为法人财产权;出资者对企业的权利为股东权;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表现为企业依法拥有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企业对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并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依法享有所有权的权益,承担有限责任;2现代企业的组织制度①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家独资公司公司法②现代企业的组织体制——以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和监事会共同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公司的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领导;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另外还有企业党组织和工会;3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和完善需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加强企业管理是我国企业面临的迫切与长期的重要任务;科学的管理制度重点体现在:①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组织运营系统;②建立科学的劳动用工制度和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③建立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制度;④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等;第二章管理概述一、管理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管理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的这个综合概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①管理适用于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管理的第一要素是组织,因为只有集体活动才需要协调,单个人的活动不能算是管理;②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组织活动的主体是人,尽管管理一般都要涉及到人、财、物、信息各方面;这就是说管理是一种人际关系,存在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③管理是一种协调活动;协调就是使个人的努力与集体的预期目标相一致;管理的本质是协调,每一项管理职能每一次管理决策都需要进行协调,都是为了协调;当然协调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要讲究协调的艺术;④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对企业来说就是要创造盈余利润;就是要创造一种环境,使人们在这个环境里投入最少的时间、资金、原材料和个人的辛劳,能够完成集体的目标,或者在这个环境里使用现有的资源,完成的预期目标越多越好;2管理者及其技能;管理者是组织和利用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指挥者、组织者;作为管理者应具有以下基本条件:①技术方面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具备承担某项具体任务的技能,包括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计算工具等方面,并且善于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②人文方面的基本条件,就是与人共事搞好人际关系,对部下进行有效地组织、领导的能力;③观念方面的基本条件如课本中的概念形成技能、诊断技能和分析技能等,就是对组织目标要有清晰地认识;明确组织目标,了解自己的地位、任务,了解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以上三个方面对不同职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高层次的领导人来说,观念方面的要求高一些,而技术方面的要求低一些;对基层的管理者来说,技术方面的要求高一些,而观念方面的要求可以低一些;但无论高层、中层、基层,对人文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3企业管理的概念;所谓企业管理就是由企业管理人员或机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赢利为目的的活动的总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下:生产管理前的市场调研、销售预测、经营决策、产品开发,资金筹措以及产品出产后的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工作;二、管理的基本问题管理二重性理论的现实意义;①要全面认识管理的任务和作用;管理要求既要合理组织生产力,又要努力改善生产关系,两者不可偏废;“见物不见人”和“见人不见物”的倾向都是错误的;②要全面认识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管理的基本任务决定了管理人员既应具备组织生产力的技术知识和能力,又应具备处理人际关系及各种社会关系的知识和能力;“软”“硬”兼备,又红又专;③要全面地认识国外的管理理论和经验;批判地吸收、学习和借鉴国外在生产力组织方面和处理人际关系及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先进理论和经验,不盲目照搬;2管理的职能;管理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呢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行为科学学派的几个主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马斯洛提出了着名的五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人的需要又是多层次的、多类型的;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①生理需要——由于生理原因产生的某些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就谈不上其他需要;这一需要人和动物是相同的,人们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首先必须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如衣、食、住、行等;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在所有的需要中是最优先的;②安全需要——生活方面有了保障后,就要求保证人的身体安全;要求职业生活有保障,不受外界的侵害;③社交需要——社交需要是指人们对于友谊、爱情和归属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是独立地进行的;因此,人们总希望在一种被接受或属于的情况下工作,也就是说,人们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别人的注意、接纳、关心、友爱、同情,在感情上有所归属,属于某一个社会群体;④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人尊重;人们都有取得成就、受人尊敬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实现个人某种理想和抱负而贡献一切,追求学术成就、追求某一真理的实现;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双因素理论;五十年代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在工作与激励书中提出了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两种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①保健因素维持因素是指维持一个合理而满意的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没有这种因素或达不到这种因素的条件,人们就不满意,就不努力工作,但这种因素即使超过一定限度,也并不构成激励,就像医疗保健药品,少了它不行,多了也没用,只能防止疾病,不能医治疾病;如企业政策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工作中必要的监督;和上级、同级、下级关系的搞好;必要的工资;安全、工作环境条件等等,保健因素大都属于物质方面的因素;②激励因素是指对职工起到强烈激励的因素;如工作上的成就感;受领导重视、群众赞扬;得到荣誉;得到提升以及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个人的发展前途等等,激励因素多为精神方面的因素;③需要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的比较;第三章组织一、企业组织管理的概念和内容1企业组织管理的概念;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一个协作系统;一般地,组织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的特征:第一,每一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一般是以一个或一组目标来表示的;第二,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第三,每一个组织都通过一种系统性的结构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例如,建立规则和规章制度;选拔领导人并赋予他们职权;编写职务说明书,使组织成员知道他们在组织中应该做什么;2企业组织管理的内容;关于管理的组织职能,如果从比较抽象的概念看,就是把总任务分解成一个个的具体任务,然后再把它们合并成单位和部门,同时把权力分别授予每个单位或部门的管理人员,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划分任务、使任务部门化和授权三方面来论述;企业组织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确定领导体制,设立管理组织机构;什么是体制呢体制是一种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和领导关系、管理方式的结构体系;确定领导体制,设立管理组织机构,其实就是要解决领导权的权力结构问题,它包括权力划分、职责分工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当然,在确定领导体制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第二,对组织中的全体人员指定职位、明确职责及相互划分;使组织中的每一个人明白自己在组织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需要干什么工作;第三,设计有效的工作程序,包括工作流程及要求;因为,一个企业的任何事情都应该按照某种程序来进行;这就要求有明确的责任制和良好的操作规程;一个混乱无序的企业组织是无法保证完成企业的总目标、总任务的;二、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一个企业组织机构有效原则如下:⑴封闭原则;任何组织及其管理系统必须构成一个连续的、封闭的循环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⑵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原则;这也是组织管理的最基本的一项原则;组织设计一个职务就应该有人负责,同时明确他向谁负责,他负责的对象是谁;在指挥上严格实行一元化,每一个人只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并对他负责;具体要求是:第一,统一指挥,层层负责,上下级之间形成一个等级链,不能中断;第二,一个下级只能有一个上级,onemanoneboss;第三,不允许上级越过下级越级指挥;第四,各个管理业务部门主要是指职能科室、咨询机构、参谋部门在内部同样要实行统一指挥,但在外部只是同级指挥系统的参谋,只能提供建议,无权进行直接领导;这就要求各部门、各环节加强横向联系,并把横向联系的结果直接报告上级,以避免多头领导、政出多门的弊端;⑶任务和目标原则;就是组织设计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为原则,有利于实现目标;⑷有效管理幅度原则;管理幅度管理跨度、跨距指的是一个人直接领导下属的人数;人数越多,管理幅度就越大;人数越少,管理幅度就越小;管理幅度的大小到底哪个好不能一概而论,存在一个最佳管理幅度;扁平结构是指在组织规模已定、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它的优点是:①层次少,信息的传递速度快;高层领导人可以尽快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②由于信息传递经过的层次少,失真的可能性也小;③主管人员的管理幅度较大,不可能对下属控制得很死,因而有利于下级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它的局限性是:①主管人员不能对每一位下属进行充分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②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也会因数量太大而受到影响;锥形结构是指管理幅度较小、管理层次较多的高、尖、细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形态;优点是:较小的管理幅度可以使主管人员认真、仔细地处理信息,并对每一个下级进行详尽的指导;但缺点也是明显的:①过多的管理层次会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②使各层次主管感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相对渺小,从而影响积极性的发挥;③使管理工作复杂化;⑸分工协作原则;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按专业化进行分工,同时各部门进行协作,共同完成目标,让每一个职务和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明确他在完成整体目标的哪部分,也叫专业化与协作原则或整分合原则;但分工并不是管理的终结,分工也不是万能的,它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分工特别容易引起在时间、空间、质量和数量等方面的脱节;因此,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使各方面同步协调,有计划按比例综合平衡发展,才能使各部门共同努力,完成目标;⑹权责一致权责对等、权责统一原则;指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要授予完成该项任务的人以相应的权力,做到有职有权;若权责分离,必然导致官僚主义;有权无责必然滥用职权;有责无权则是或地狱;⑺有效性原则;机构要精简,队伍要精干,从而实现高效率;即尽量减少业务中的重复现象,要精简机构,缩编队伍,要通过培训等各种手段提高人员的素质,同时任务要饱满,工作要有负荷和压力,否则人浮于事,人的能力就会发生阻抗和内耗,出现“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⑻才职相等原则;什么样的职务就应该安排什么样能力的人去干,使人的才能与职务相当;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得其所;不要学非所用,大材小用,更不能小材大用;⑼集中和分散原则;组织设计既要体现统一指挥,又要体现分权;因为现代化大生产必须统一指挥,才能步调一致,这就需要指挥权的集中;另一方面现代化大生产的经济业务又是十分广泛的,通过集权不能对每一专业问题都能解决,从这个角度说,就要求分权;分权的好处是能使各级管理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有利于及时解决问题,调动积极性,因此,既要集中,又要分散,考虑两者的最佳结合;⑽信息畅通原则;现代企业离开信息就无法进行管理,因此要正确设计一个信息传递系统,使信息能够双向沟通,做到信息的反馈准确、灵敏和有力;信息沟通的渠道有三个:第一,上情下传;第二,下情上达;第三,横向沟通;三、组织结构形式直线制,这是最早的、也是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职能制,这实际上只是泰罗提出来的一种设想,指导思想就是把计划职能和生产职能分开;直线职能制,既保持直线指挥系统,又设立职能系统;直线职能制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是从军队中移植过来的;事业部制;这是分权化发展的主要形式;矩阵结构,又称目标规划制;第四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1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是含于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它是一种不同于物质资本的资本形式;按照舒尔茨的划分,人力资本有五种形式:即健康保健、由厂商进行的在职培训、正规教育、成人教育以及适应就业形式变化所引起的移民;资本与投资行为是不可分的;经济行为人要提供劳动,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是人力资本的基础;人们花在饮食、医疗上的费用可视为一种健康投资;正规教育、成人教育和在职培训,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形式,它们可以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劳动者花在为寻找工作或更好职位的劳动力流动上的费用,对劳动者来讲也是一种投资,这也就是人力资本的最后一种形式;人力资源是对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创造社会财富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的来说,包括企业内所有的人,因此首先而必要的是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分类;日本将企业人力资源分为五类:企业家——出色的企业领导人,具有远见卓识,有胆略,有魄力,而非目光短浅,斤斤计较;经营管理人员——一般的管理人员,主要是中低级的管理人员;专门人才——各种具有专门技术知识的人才,如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等;普通工人——生产工人;教师——日本企业非常重视职工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因此特别把教师也纳入到企业人力资源的范畴;人力资源的特点自己看生物性、能动性、动态性、智力性、再生性、社会性;2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所从事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养、使用及组织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主要工作内容是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过渡而来的;早期的人事管理只限于人员的招聘与录用、调配、工资管理、档案保管等较为琐细的工作;后来逐渐涉及到工作分析的编写,绩效考核制度和方法的拟定,奖酬制度的设计和管理,员工培训活动的规划和组织及其他人事规章制度的制定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相比有以下特点:第一,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人是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第一的、决定性的资源;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第二,把人力当成资本,当成能带来更多价值的价值;把人力当成资本,是对人的一种积极能动的看法;就会把注意力放到如何使人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创造出更大的效益上,就会把提高人力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责;这种管理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第三,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首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重视人力资源的使用管理;使用是目的,而开发是手段,开发人力资源的目的是为更好、更有效的使用人力资源,是为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更大的效益;第四,人力资源管理被提高到组织战略高度来对待;组织战略是指组织为自己所确定的长远性的主要目标,以及为实现此目标而选择的主要行动路线和方法;组织中的任何战略决策,都需要人力资源战略决策予以支持和保证;第五,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生产与效益部门;在各种生产要素中,只有人力这个要素是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性的要素;人力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其他生产要素的加工改造和利用,使它们变成对人类有用的财富;财富的形式和数量,是由人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状况决定的;因此,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是真正的生产管理,效益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生产部门和效益部门;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各高等学校一门重要管理课程,人大已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系国外是一个专门的职业,需要获得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证书; 二、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发现、发展和充分利用人的创造力,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活动;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把企业现有职工的能力都挖掘和激发出来,运用到生产经营工作中去;什么是职工的能力人的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具体说,狭义的人的能力包括人的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两方面;人的基本能力是指人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方面的能力;人的应用能力是指把基本能力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主要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协调交涉能力、领导能力等;广义的人的能力除了人的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外,还包括人的工作绩效,即实际工作的成绩和效果;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最重要的不是看他的缺点是什么,而是他的实绩,他能为组织做什么;②把每一职工的能力在现有水平上提高一步;③在现有的全部人力资源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有的领导人慨叹本企业无人才;人才并不神秘,通常,人才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能比别人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成绩比较显着的人;从这个观点出发,人才到处都有;人才又有通才、专才之说,通才是指才能比较全面的人,专才是指某一方面能力较强的人;专才、通才都是人才;一个企业必有人才;所谓行行出状元;关键是如何看待人才;领导人的任务就是发现、培养、提高和使用人才;1人员选拔与聘用选聘总之,一个企业在进行人员选聘时,到底是内部选聘还是外部选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在选聘中要坚持计划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原则;⑵人员选聘的程序和方法——制定选聘计划,发布选聘信息、进行选聘测试和选聘决策等这部分内容自学,注意工作分析、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概念2人员培训员工培训书上概念是指一个企业为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业绩而进行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⑴员工培训的意义:①通过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尽快地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形成必要的工作态度;②通过培训,可以帮助员工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迅速变化;③通过培训,可以满足员工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成就感;④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⑵员工培训的形式和方法①从培训与工作岗位的关系划分,主要有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3人员激励①激励的概念;②激励过程;一切行为都由激励产生,人的行为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和目标,而目的和目标的产生又来自某种需要;一个人主观上认为能够达到目标,就会激发出强大的力量,做出个人成绩;而个人在做出成绩后,又总是期望得到组织适当的、合理的奖励,如奖金、提级、表扬等;这种奖励最好又能满足个人的需要,因为,不同年龄、性别、资历、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人需要不同;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书上概念,是指企业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环境的变化,科学地预测、分析企业在未来环境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保证企业在适当的时间和一定的岗位上获得所需的适当的人员数和量,并使企业和员工的长期利益得到满足;四、人员的业绩考评人员的业绩考评是指标企业按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员工的思想、品德、学识、业务、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成绩,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进行的考核与评定;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为发现与选拔人才,为员工实施奖惩、升降、调配、培训等工作提供基本依据;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客观评价,有利于发掘和。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大全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大全企业管理是组织、协调和控制在组织内部进行的各项活动,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企业管理是一个涵盖广泛领域的学科,它包括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良好的企业管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
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它涉及到管理层对企业整体结构、职能和层级关系的设计与规划。
在组织管理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组织结构:组织的结构应当清晰明了,包括部门设置、岗位职责和权力关系。
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够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协调性。
•层级关系:要建立合理的管理层级关系,明确各级管理者的权责和沟通渠道,确保决策的迅速有效传达和执行。
•分工与协作:在组织中进行合理的职能划分和协作安排,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达到整体运作的高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组织的核心资产,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企业员工的全过程,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以及员工关系的处理。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要点:•招聘与选拔:要根据企业的需求,设计合适的招聘渠道和标准,选择符合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的人才。
•培训与发展:为员工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整体团队的绩效水平。
•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工作,促进企业目标的达成。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关注企业的资金运作、投资决策和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
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资金管理:合理规划企业的资金使用和筹集渠道,确保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活动不受资金短缺困扰。
•投资决策:通过对各项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评估,选择最具价值和可行性的投资方案。
•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进行合理预测和控制,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和稳定。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过程,通过市场营销活动,企业可以获取市场信息、吸引客户、提升品牌价值。
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
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一、企业管理基本概念(一)企业概念与特征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及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并以获取盈利为目的,依法设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企业具有技术和组织特征,企业的发展状态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水平。
(二)管理的定义和作用管理是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来协调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实施的。
管理是一个过程。
管理由若干个职能构成。
管理的工作内容是优化调配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管理的目的是使组织高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各种组织都需要管理,管理是现代生产力要素之一。
(三)企业类型个人独资企业的优点是:设立、转让、关闭容易,出资人拥有绝对决策权,利润独享,结构简单,管理灵活,易于保护商业秘密,法律限制较松,政府管制较少。
个人独资企业的缺点是:负无限责任,当企业资产不足以清偿企业债务时,法律强制企业主以个人财产来清偿企业债务,可能造成倾家荡产;规模有限,受资金和个人管理能力限制,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企业生存寿命不稳定。
个人独资企业不适宜经营风险大的项目。
法律敎育网公司是法人,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人格,这是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重要区别。
公司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创办公司的手续复杂,组建成本较高;二是政府对公司监管较严;三是透明度较高,企业盈亏机密难以保守;四是公司易受"内部人"控制。
公司是最典型的现代企业形式。
对工业企业,大型企业需满足从业人员在2000人及以上,销售额在30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在40000万元及以上;小型企业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下,资产总额在4000万元以下。
(一)计划计划对管理的意义:计划是管理活动的依据,计划是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手段,计划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计划是管理者制定控制标准的依据。
企业管理基本知识
㈢、非结构化决策。
很难用确定的决策模型来描述,它强调决策 者的主观意志。这类问题一般都带有全局性、战 略性和复杂性。它所需要的信息大多来自于系统 的外部环境,来自内部的信息一般都带有综合性, 最终的决策取决于领域的专家知识的水平。这类 问题往往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帮助。通常,人们 力图把非结构化决策问题转化为半结构化决策问 题处理,以利于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求解。例如, 市场开发、企业发展战略等。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高 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例如,在一个工 厂中,影响全局的工作属于高层管理,各职能部 门(如销售部、财务部、企管办等)的工作属中 层管理,而车间主任的工作则属于基层管理。
①、高层管理。 属战略级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最高领导层。其 主要职能是根据组织内外的全面情况,分析和制定 该组织长远目标及政策。
②、中层管理。
属战术级的管理,主要任务是根据最高层管理 所确定总目标,具体对组织内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 制定资源分配计划和进度表,并组织基层单位来实 现总体目标。中层管理有时也称为控制管理。
③、基层管理。
也称执行层或作业层管理;主要任务是是按照 中层管理制定的计划,具体组织人力去完成计划。
2、管理部门的划分
表1-2-1决策类型的特点
类型特点 结构化决策
识别程度 问题确定, 参数量化
复杂程度 不太复杂
半结构 非结构化决策
化决策
问题较难 问题不确定,
确定
参数难以量化
较复杂 很复杂
模型描述 可用数学模 型规范描述
信息来源 内部
较难描述 需开发专用模 型或无法建模
主要是内 外部和内部综
部
合信息Βιβλιοθήκη ㈠、结构化决策除此之外,实际管理活动中还可以按 顾客划分、按市场划分、按工艺(铸造、 机加、钣金、电镀等)或设备划分等,有 些企业可能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部门的 划分,即采用混合的部门划分方法。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篇: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项核心工作,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成功。
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组织结构的构建、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规划等等。
一、组织结构的构建企业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这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组织结构的构建包括:1、制定明确的企业目标和使命,从而为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方向和支持。
2、设定完整的管理层级和职能分工,明确职责和权限。
3、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内容、标准和要求,保障管理和运营的高效进行。
二、人员管理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人员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核心的一部分。
人员管理包括:1、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内容,不断提升员工能力和水平。
2、制定完善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3、建立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塑造共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忠诚度。
三、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财务管理包括:1、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报告制度,保证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合规性。
2、科学合理的预算和成本控制体系,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3、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和资金运营,确保企业的经济安全和稳步发展。
四、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之一,它关系着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
市场营销包括:1、客户需求调研和产品定位,确定市场营销策略和目标。
2、运用各种渠道和营销手段,推广企业品牌和产品,并增加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3、持续评估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及时调整和升级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它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发展前景。
战略规划包括:1、制定和实施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和计划,为企业未来提供方向和支持。
2、持续分析和评估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调整和升级企业战略规划。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要点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要点
本文档旨在概述企业管理中的基础知识要点,提供对企业管理
的理解和指导。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
1. 组织结构
- 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的组织框架,决定了权力和责任的分配。
- 常见的组织结构类型包括功能性结构、分工结构、矩阵结构等。
2. 领导管理
- 领导管理是对组织进行指导和激励的过程。
- 领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
能力。
3. 团队合作
- 团队合作是企业中集体协作的重要方式。
- 有效的团队合作需要明确的目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4. 绩效管理
- 绩效管理是评估和提高员工绩效的过程。
- 包括设定目标、提供反馈和奖励等方面。
5. 项目管理
- 项目管理是规划、执行和控制项目的过程。
- 项目管理需要具备良好的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6. 决策分析
- 决策分析是在面对问题时进行决策的过程。
- 决策分析需要考虑利弊、风险和潜在影响等方面。
7. 变革管理
- 变革管理是在组织变革时进行管理的过程。
- 变革管理需要平衡利益冲突、管理风险和引导员工。
以上是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的要点概述,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试题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试题1. 简答题(1) 什么是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指在企业内部进行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和使命,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2) 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目标导向原理:明确企业的目标,并通过组织、决策等手段实现目标。
- 分权原理:将权力下放给各级管理者,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 协调原理:协调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整体目标。
- 效率原理:追求资源的最优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绩效。
- 现代化原理: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3) 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计划职能: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 组织职能:建立组织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岗位职责。
- 领导职能:指导和激励员工,推动工作的完成。
- 协调职能:协调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解决冲突。
- 控制职能:监控和评估工作的完成情况,纠正偏差。
2. 多选题(1) 企业管理的目标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利润最大化B. 产品质量提升C. 员工福利改善D. 客户满意度提高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企业组织结构中常见的形式?A. 功能型组织B. 岛型组织C. 矩阵型组织D. 圆形组织答案:A、C、D3. 名词解释(1)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制定评估标准和绩效考核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管理和评估的过程。
绩效管理旨在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2) SWOT分析SWOT分析是指对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评估和分析的工具。
通过SWOT分析,企业可以全面了解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抓住机会,应对挑战。
4. 论述题企业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有效的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在现代社会,企业管理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变化,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企业管理学的基础知识
企业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一:1、我们为什么需要管理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协调.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协调的主要手段是:生产、战争、道德、管理2、管理的本质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3、不当管理者的人也需要学习管理不学管理就不明白社会的真假美丑善恶人不是从事管理就是被人管理有利于了解相互行为增强生存能力、相对资源的有限性需要借助管理来实现更多的欲望4、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就是用相同的资源实现更大的效益.效率与效益相比效益是第一位的有效的管理即要讲求效益、也要讲求效率5、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表现为确定目标和过到目标的步骤组织目标变成现实需要的人力、资源、分工合作合理配置的过程领导运用职权和威信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控制保证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检查和纠偏工作6、管理学的特点1、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没有固定法则演算没有精确定律3、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文盲也能当好管理者4、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管理学的起源及发展ISO的发展熟读经书、结交高人、勤于实践、善于思考是学好管理的不二法门7、管理者区别于其他管理人员的显著特征就是拥有直接下属管理者与操作者的区别就是管理者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8、组织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1、个人之所以要加入组织就是因为自己无法独自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9、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充当着三方面共十种角色1、人际关系方面形象代言人、领导者、联络员。
2、信息传递方面组织发言人、信息监督者、信息传递者。
3、决策方面企业家、资源分配者、矛盾排除者、谈判者。
10、常见的管理者错位现象1、高层管理者事必躬亲。
抓权、不清楚自己定位、不信任别人、职业习惯2、中层管理者上传下达。
不承担责任不得罪人3、基层管理者只贯彻落实不管结果。
要么死执行要么不执行12、管理者的职权并不总是有效的1、当管理者运用权利的目的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权力不会太有效3、在组织权力范围内也会受到权力重叠交叉的限制4、若下属拒绝接受权力支配权力的有效性也会丧失13、影响管理者职权大小的因素2、能力个人素质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二:14、管理者不但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更要对下属的工作负责员工工作没干好固然与能力和积极性有关但选用合用的员工的调动积极性本身就是管理者的工作管理者没有识人之明在工作中用人之短下属即表现为笨所以问题出在下属身上根子却在管理者身上15、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三种基本技能1、技术技能诊断技术决策计划组织评价书写技术2、人际技术表达协调激励领导公关能力3、概念能力分析综合判断能力16、在工作中培养管理人员的方法1、管理工作扩大化职务轮换2、管理工作丰富化扩大工作范围3、设立副职或助理4、管理问题研讨会或案例研讨会5、敏感性训练模拟演练19、西方管理思想发展之三行为管理思想代表人物梅奥根据西方电气公司的霍叠实验得出结论1、人的行为与人的情感有密切关系。
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1、企业管理基本概念:企业管理是指企业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它是指企业组织内部管理者,根据企业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领导其他员工的活动,以实现企业的目标。
2、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企业管理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包括:正确的组织结构、有效的管理技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及时的信息反馈、充分的沟通渠道、公平的管理行为、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有效的决策机制。
3、企业管理的基本流程:企业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评价五个步骤。
规划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管理活动的准备工作;组织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指确定企业组织结构、分配职责、建立管理制度等;领导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指管理者对员工的指导、激励和督促;控制是企业管理的过程,是指管理者对员工的行为和工作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评价是企业管理的最终环节,是指对企业管理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一、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企业使命和目标,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的关于企业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指导方针和决策。
它提供了企业发展的全局视角,帮助企业领导者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企业战略管理包括制定、实施和评估战略,以及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战略。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涉及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管理等方面。
企业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其能否有效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以吸引和保留高效率、高技能的员工。
人力资源管理旨在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三、营销管理营销管理是企业管理中关于市场推广和销售的关键部分。
它开始于市场研究,了解客户需求和竞争状况,然后制定营销策略,通过各种营销工具(如产品、价格、促销和地点)来满足这些需求。
有效的营销管理需要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策略,使企业能够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四、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涉及企业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和监控。
财务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编制财务报告,进行财务分析,制定预算和财务计划,以及资本筹集和投资决策。
良好的财务管理能确保企业的财务健康,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持。
五、生产与运营管理生产与运营管理主要关注企业的生产过程和运营活动,包括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
它旨在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降低成本并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方法,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企业信息系统管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处理、传输和应用,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过程。
它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制造资源规划(MRP)等系统的实施与维护。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企业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和协调,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和方法。
它是企业运作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企业管理的定义、管理职能、管理层次、管理原则和管理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企业管理的定义企业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和协调的过程,以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活动。
它包括企业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各个方面。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二、管理职能管理职能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需要履行的各项职责和任务。
常见的管理职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1. 规划:规划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和方式的活动。
它包括制定目标、制定策略、制定计划和制定预算等环节。
2. 组织:组织是将企业资源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关系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
它包括确定组织结构、分配职责、建立工作流程和制定工作标准等方面。
3. 领导:领导是指对员工进行激励和管理的过程。
它包括制定员工目标、指导员工工作、激励员工和解决员工问题等方面。
4. 控制:控制是对企业运作过程进行监督和调整的活动。
它包括制定控制指标、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和采取措施等环节。
三、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是指企业管理中的各个级别。
一般来说,企业管理层次可以分为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三个层次。
1. 高层管理:高层管理是指企业的最高决策层。
他们负责制定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决策重大事项,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规划和确定。
2. 中层管理:中层管理是指企业中级管理人员层次。
他们负责执行高层决策,具体组织和协调各项工作,对下属员工进行管理和指导。
3. 基层管理:基层管理是指企业的一线管理人员层次。
他们直接管理和指导生产和运营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各项任务,保证日常的工作顺利进行。
四、管理原则管理原则是指在企业管理中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
常见的管理原则包括目标一致原则、协调一致原则、权责一致原则和激励约束原则等。
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企业管理学是管理学的基础,涵盖了企业组织、管理职能、组织行为、领导与决策、组织设计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企业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职能、管理层级和管理思想等内容。
一、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1. 企业管理的定义企业管理是指为达成组织目标而有效地运用组织资源的过程,它涉及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
2. 企业管理的特征•系统性: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性活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目标性: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
•动态性:管理活动是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
•效率性:企业管理追求用最少的资源达成最大的效果。
二、管理职能企业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职能,主要包括:1. 计划•制定明确目标•制定计划•确定工作程序2. 组织•确定组织结构•分配职能•分配职权3. 领导•激励员工•沟通协调•解决冲突4. 控制•设定标准•检查执行情况•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三、管理层级企业管理中的管理层级可分为三个层次:1.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企业的战略和政策。
2.中级管理层:负责实施高级管理层的决策,协调各部门工作。
3.基层管理层:直接领导员工,落实中、高层管理层的决策。
四、管理思想1. 科学管理由弗雷德里克·泰勒等人提出,着眼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注重工作方法的科学化和标准化。
2. 行为管理强调员工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关注员工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提出人际关系、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3. 现代管理强调系统思维、综合性,注重以人为本,推崇协作、创新和变革。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学是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学习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职能、管理层级和管理思想,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指导和管理组织,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章企业概述一、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所谓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
具有以下一些基本要素:1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设备和资金—财和物;2要有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土地;3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工人和管理者—人;4从事产品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服务;5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地位——法人;6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利润。
企业具有以下特征:1企业是一个经济性组织——盈利性。
2企业是一个社会性组织。
今天世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企业新概念,即企业已不再被看做只是为拥有者创造利润和财富的工具,它还必须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负责。
3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
从法律的角度说,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组织。
4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系统。
这就要求我们减少对企业的干预,特别是行政干涉。
二、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目标有两个:获利、满足社会需要。
五、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最早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在古典企业制度基础上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制度。
㈠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公司制度为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企业是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要求的企业体制,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公司制企业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㈢现代企业制度的容现代企业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容:1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现代企业法人制度主要体现为公司的产权制度,核心是要理顺和完善企业的产权关系。
根据企业法人财产权理论,公司企业对企业财产(动产、不动产和流动资金)所享有的权利,应为法人财产权;出资者对企业的权利为股东权。
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表现为企业依法拥有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企业对包括国家在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并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依法享有所有权的权益,承担有限责任。
2现代企业的组织制度①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和国家独资公司(公司法)②现代企业的组织体制——以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和监事会共同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公司的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领导;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另外还有企业党组织和工会。
3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运作和完善需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加强企业管理是我国企业面临的迫切与长期的重要任务。
科学的管理制度重点体现在:①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组织运营系统;②建立科学的劳动用工制度和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③建立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制度;④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等。
第二章管理概述一、管理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管理?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管理的这个综合概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①管理适用于任何一个社会组织。
管理的第一要素是组织,因为只有集体活动才需要协调,单个人的活动不能算是管理。
②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
组织活动的主体是人,尽管管理一般都要涉及到人、财、物、信息各方面。
这就是说管理是一种人际关系,存在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③管理是一种协调活动。
协调就是使个人的努力与集体的预期目标相一致。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每一项管理职能每一次管理决策都需要进行协调,都是为了协调。
当然协调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要讲究协调的艺术。
④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对企业来说就是要创造盈余(利润)。
就是要创造一种环境,使人们在这个环境里投入最少的时间、资金、原材料和个人的辛劳,能够完成集体的目标,或者在这个环境里使用现有的资源,完成的预期目标越多越好。
2管理者及其技能。
管理者是组织和利用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指挥者、组织者。
作为管理者应具有以下基本条件:①技术方面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具备承担某项具体任务的技能,包括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计算工具等方面,并且善于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②人文方面的基本条件,就是与人共事搞好人际关系,对部下进行有效地组织、领导的能力。
③观念方面的基本条件(如课本中的概念形成技能、诊断技能和分析技能等),就是对组织目标要有清晰地认识。
明确组织目标,了解自己的地位、任务,了解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以上三个方面对不同职位的要不一样的,对高层次的领导人来说,观念方面的要求高一些,而技术方面的要求低一些;对基层的管理者来说,技术方面的要求高一些,而观念方面的要求可以低一些。
但无论高层、中层、基层,对人文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
3企业管理的概念。
所谓企业管理就是由企业管理人员或机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赢利为目的的活动的总称。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下:生产管理前的市场调研、销售预测、经营决策、产品开发,资金筹措以及产品出产后的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工作。
二、管理的基本问题管理二重性理论的现实意义。
①要全面认识管理的任务和作用。
管理要求既要合理组织生产力,又要努力改善生产关系,两者不可偏废。
“见物不见人”和“见人不见物”的倾向都是错误的。
②要全面认识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管理的基本任务决定了管理人员既应具备组织生产力的技术知识和能力,又应具备处理人际关系及各种社会关系的知识和能力。
“软”“硬”兼备,又红又专。
③要全面地认识国外的管理理论和经验。
批判地吸收、学习和借鉴国外在生产力组织方面和处理人际关系及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先进理论和经验,不盲目照搬。
2管理的职能。
管理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呢?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行为科学学派的几个主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五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人的需要又是多层次的、多类型的。
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①生理需要——由于生理原因产生的某些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就谈不上其他需要。
这一需要人和动物是相同的,人们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首先必须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如衣、食、住、行等。
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在所有的需要中是最优先的。
②安全需要——生活方面有了保障后,就要求保证人的身体安全;要求职业生活有保障,不受外界的侵害。
③社交需要——社交需要是指人们对于友谊、爱情和归属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是独立地进行的。
因此,人们总希望在一种被接受或属于的情况下工作,也就是说,人们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别人的注意、接纳、关心、友爱、同情,在感情上有所归属,属于某一个社会群体。
④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人尊重。
人们都有取得成就、受人尊敬的需要。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实现个人某种理想和抱负而贡献一切,追求学术成就、追求某一真理的实现。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双因素理论。
五十年代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在《工作与激励》书中提出了双因素理论。
赫兹伯格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两种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①保健因素(维持因素)是指维持一个合理而满意的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因素。
没有这种因素或达不到这种因素的条件,人们就不满意,就不努力工作,但这种因素即使超过一定限度,也并不构成激励,就像医疗保健药品,少了它不行,多了也没用,只能防止疾病,不能医治疾病。
如企业政策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工作中必要的监督;和上级、同级、下级关系的搞好;必要的工资;安全、工作环境条件等等,保健因素大都属于物质方面的因素。
②激励因素是指对职工起到强烈激励的因素。
如工作上的成就感;受领导重视、群众赞扬;得到荣誉;得到提升以及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个人的发展前途等等,激励因素多为精神方面的因素。
③需要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的比较。
第三章组织一、企业组织管理的概念和容1企业组织管理的概念。
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一个协作系统。
一般地,组织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的特征:第一,每一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一般是以一个或一组目标来表示的。
第二,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
第三,每一个组织都通过一种系统性的结构来规和限制成员的行为。
例如,建立规则和规章制度;选拔领导人并赋予他们职权;编写职务说明书,使组织成员知道他们在组织中应该做什么。
2企业组织管理的容。
关于管理的组织职能,如果从比较抽象的概念看,就是把总任务分解成一个个的具体任务,然后再把它们合并成单位和部门,同时把权力分别授予每个单位或部门的管理人员,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划分任务、使任务部门化和授权三方面来论述。
企业组织管理的具体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确定领导体制,设立管理组织机构。
什么是体制呢?体制是一种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和领导关系、管理方式的结构体系。
确定领导体制,设立管理组织机构,其实就是要解决领导权的权力结构问题,它包括权力划分、职责分工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然,在确定领导体制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第二,对组织中的全体人员指定职位、明确职责及相互划分。
使组织中的每一个人明白自己在组织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需要干什么工作。
第三,设计有效的工作程序,包括工作流程及要求。
因为,一个企业的任何事情都应该按照某种程序来进行。
这就要求有明确的责任制和良好的操作规程。
一个混乱无序的企业组织是无法保证完成企业的总目标、总任务的。
二、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设计一个企业组织机构有效原则如下:⑴封闭原则。
任何组织及其管理系统必须构成一个连续的、封闭的循环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
⑵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原则。
这也是组织管理的最基本的一项原则。
组织设计一个职务就应该有人负责,同时明确他向谁负责,他负责的对象是谁。
在指挥上严格实行一元化,每一个人只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并对他负责。
具体要:第一,统一指挥,层层负责,上下级之间形成一个等级链,不能中断;第二,一个下级只能有一个上级,One man one boss;第三,不允许上级越过下级越级指挥;第四,各个管理业务部门(主要是指职能科室、咨询机构、参谋部门)在部同样要实行统一指挥,但在外部只是同级指挥系统的参谋,只能提供建议,无权进行直接领导。
这就要求各部门、各环节加强横向联系,并把横向联系的结果直接报告上级,以避免多头领导、政出多门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