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检测室内质控临床意义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血检测室内质控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黎德彬张廷胜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第34期

【摘要】目的探讨出凝血常规检测室内质控和出凝血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08年6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6例以及健康人群56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诊断将其分为四组,收集患者新鲜血液,分析凝血因子临床意义。结果重症肝炎组TT、FIB分别为() s和() g/L,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

【关键词】凝血检测;室内质控;临床意义

随着临床的需求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凝血检测项目逐渐增加[1],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是临床检测必不可少的项目。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这些项目的检验结果常出现与临床表现不相符的结果,出现不能解释的现象,因而做好室内质控至关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96例乙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探讨出凝血常规检测室内质控和出凝血疾病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入选2008年6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96例乙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其中急性肝炎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23~48岁,平均()岁;重症肝炎患者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32~46岁,平均

()岁;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42~53岁,平均

()岁;健康患者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34~51岁,平均

()岁。所有患者均未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衰、高血压、血液疾病以及服用其他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以上患者HAV、HCV、HEV检测均为阴性。

方法

血样采集所有入选者空腹12 h以上,晨起抽取静脉血5 ml,3000 r/15min离心,留取上层血浆待检。

检测方法从冰箱中取出常规配置的试剂盒,向试剂盒中加入去离子pH为6~7水,室温下放置半小时,使用时加入进口磁珠进行搅拌,使用半自动检测仪进行检测。

排除影响正确性的因素排除影响正确性的因素,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时标本留取时间不能超过2 h,因此采血后要及时送检。由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反应的是血浆总的凝固性,因而受血液中各种内源性凝血系统中各种凝血因子的量以及各种抗凝物质的影

响。检测结果组间与批间变异系数均很大。在血样中若因实验操作激活血小板,血小板释放出其第四因子可中和肝素,也会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结果不准确。

正常质控血浆范围;APTT 21~36

;;TT

。以上数据为笔者所在医院检验室提供了足够的信任值,根据需要进行全面有计划和系统的质控控制全部活动。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以各型肝病为例,分析显示,重症肝炎组TT、FIB分别为和

g/L,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多项指标联合分析的临床意义

组别例数APTT(s)TT(s)FIB(g/L)PT(s)

急性肝炎组

重症肝炎组

肝硬化组

健康人群组

3讨论

凝血四项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临床上采用半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一定要做好质控,根据实验室自身情况建立合适的参考值,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2]。

在本研究中,以肝病分析为例,研究发现,重症肝炎组TT、FIB分别为() s 和() g/L,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

综上所述,在凝血检测时严格地做好各项室内质控,确保各项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牟子新,吴雪峰,丛占杰.出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临床意义的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3):109.

[2]林诚,唐艳平,刘汉欣,等.凝血功能试验的全程质量控制[J].中国热带医

学,2010,10(12):1470-1471.

【收稿日期】2011-10-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