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重点超强总结
物化期末知识点总结大全
![物化期末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d20bb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1.png)
物化期末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机械运动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机械运动的基本量是位移、速度、加速度。
位移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是位移对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表示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量。
2.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普遍定律,包括惰性定律、运动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3. 动能和势能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转化为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位置和形状有关。
4. 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表示,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冲量是受力作用时间的乘积,是动量的变化量。
5. 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方法,通过受力分析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状态、加速度和速度等信息。
6. 转动运动转动运动是物体围绕轴线进行的旋转运动,与物体的转动惯量、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有关。
7. 简谐运动简谐运动是物体周期性运动的一种形式,与物体的振幅、周期和频率有关。
二、电磁学知识点总结1. 电荷、电场和电势电荷是物质固有的物理特性,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定义电场和电势。
电场是电荷在周围产生的力场,描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势是描述电荷位置的物理量,与电势能和电势差有关。
2. 电路和电流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阻等元件组成的电路网络,描述了电荷在电路中的流动情况。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数量,是描述电路中电荷流动的物理量。
3. 电场和电势的关系电场和电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电场强度的定义与电势的梯度有关,描述了电场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
4.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电磁感应是描述导体中感生感应电动势的物理过程,与导体的运动状态和磁场的变化有关。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电磁波动,与电磁场的振荡有关。
5. 电磁场的能量和动量电磁场具有能量和动量,能量密度和动量密度是描述电磁场物理性质的重要参数。
物理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b06267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f.png)
物理化学的知识点总结一、热力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规律的科学。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环境、热、功、内能、焓、熵等。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了能量守恒的原理,即能量可以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但总能量量不变。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能量转化的方向性,熵的增加是自然界中不可逆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4.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表明在绝对零度下熵接近零。
此定律是热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也说明了热力学的某些现象在低温下会呈现出独特的特性。
5. 热力学函数热力学函数是描述系统状态和性质的函数,包括内能、焓、自由能、吉布斯自由能等。
二、化学热力学1. 热力学平衡和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平衡是指系统各个部分之间没有宏观可观察的能量传输,热力学过程是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2. 能量转化和热力学函数能量转化是热力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热力学函数则是描述系统各种状态和性质的函数。
3. 热力学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是热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它通过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定律来描述气体的性质和行为。
4. 热力学方程热力学方程是描述系统热力学性质和行为的方程,包括焓-熵图、温度-熵图、压力-体积图等。
5. 反应焓和反应熵反应焓和反应熵是化学热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可以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过程。
三、物质平衡和相平衡1. 物质平衡物质平衡是研究物质在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中的转化和分配规律的一个重要概念。
2. 相平衡相平衡是研究不同相之间的平衡状态和转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固相、液相、气相以及其之间的平衡状态。
3. 物质平衡和相平衡的研究方法物质平衡和相平衡的研究方法包括热力学分析、相平衡曲线的绘制和分析、相平衡图的绘制等。
四、电化学1. 电解质和电解电解质是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化合物,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反之的过程。
2. 电化学反应和电势电化学反应是在电化学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电势是描述电化学系统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
高三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0510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f.png)
高三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物理知识点总结1. 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2) 动量和冲量:动量定理、冲击力(3)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行星运动定律(4) 静力学:平衡条件、弹力、浮力2. 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计、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相变和热力学循环:相变概念、相变热、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绝热过程3. 光学(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2)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干涉、衍射、光的波长和频率、光电效应(3) 光的成像:薄透镜成像公式、眼睛的调节、光学仪器4. 电学(1) 静电学: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电场、电势、静电场与导电体(2) 电流和电阻: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率、电功率、电路中的串并联、电流计和电压计的使用(3) 磁学:磁场、安培定律、负载线圈、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定律、自感和互感、变压器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 原子结构(1) 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元素的周期律、化学键2. 化学反应(1) 反应速率:速率常数、反应级数、活化能(2)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反应的移动方向、浓度对平衡的影响、温度与平衡(3) 酸碱中和:酸碱指示剂、中和滴定、pH值与酸碱度3. 化学能量(1) 反应热:焓变、焓变的计算、化学能量的利用(2) 化学能量与化学反应速率:活化能、催化剂4. 物质变化与电化学(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电位、电解、电池、电解质溶液、农药与抗菌药5. 有机化学(1) 烃类:烷烃、烯烃、炔烃(2) 醇、醚和酚:醇的性质、酸碱性、脂肪醇、醚的制备(3) 醛和酮:醛酮的分类、性质、氧化还原、酮醇互变(4) 脂肪酸和脂类:酯的制备、皂化反应、脂肪酸的鉴别、脂类的性质结语高三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仅对常见的知识点进行了概述,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9bd22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f.png)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物理化学是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入手,研究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涵盖了众多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对一些关键内容的总结。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保持不变。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热力学能的变化等于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与环境对系统所做的功之和,即ΔU = Q + W 。
这里的热力学能 U 是系统内部能量的总和,包括分子的动能、势能、化学键能等。
热 Q 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传递,功 W 则是系统与环境之间通过力的作用而发生的能量交换。
例如,在一个绝热容器中,对气体进行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升高,热力学能增加,此时 Q = 0 ,ΔU = W 。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在任何自发过程中,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
熵是系统混乱程度的度量。
常见的表述有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比如,热机在工作时,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一部分转化为有用功,一部分传递给低温热源,导致整个系统的熵增加。
三、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表明,纯物质完美晶体在 0 K 时的熵值为零。
这为计算物质在其他温度下的熵值提供了基准。
四、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平衡常数 K 可以用来衡量反应进行的程度。
对于一个一般的化学反应 aA + bB ⇌ cC + dD ,平衡常数 K = C^cD^d / A^aB^b 。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浓度等。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吸热方向移动;增大压力,平衡会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改变浓度会直接影响平衡的位置。
五、相平衡相平衡研究的是多相系统中各相的存在状态和相互转化规律。
相律是描述相平衡系统中自由度、组分数和相数之间关系的定律,即 F = C P + 2 。
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a47a30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c.png)
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说明:本文是一份初中物理和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初中生复习和巩固这两门科学学科的基础知识。
下面将按照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分别进行总结。
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1. 运动学1.1 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2 运动图象和运动规律的关系1.3 动力学中的牛顿三定律1.4 力的合成与分解1.5 简单机械原理的应用2. 声学2.1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受2.2 音的特征参数及其计算2.3 声音的干扰和共振现象2.4 声的传播速度和频率的关系3. 光学3.1 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3.2 光的色散和光的成像原理3.3 镜子和透镜的应用3.4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实验现象3.5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4. 电学4.1 电荷和电流的基本概念4.2 电阻、电压和电功率的关系4.3 并联与串联电路的特性4.4 电磁感应和电磁场的基本原理4.5 电能的转化和传输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1 原子和分子的概念1.2 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1.3 改变物质性质的方式2. 反应和平衡2.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2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2.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其影响因素2.4 确定反应类型的指标3. 物质的变化3.1 燃烧与氧化反应3.2 酸碱反应和中和反应3.3 晶体的溶解和结晶4.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4.1 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比较4.2 酸、碱和盐的性质和应用4.3 硫、氧和氢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总结:本文对初中物理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常见的物理和化学概念以及相关原理在其中都有涉及。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初中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门科学学科,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化学的重点公式总结
![物理化学的重点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5f9714e2bd960590c677e8.png)
6、非理想溶液化学势:用活度 a 代替 x 等。 7、活度测定:pA pA A , pB kB B
z 8、超额函数: E mixZ (real) mixZ (ideal) ,具体为:
n n GE RT nB ln B ; V E RT
(
B
ln p
1 n
m
10、兰格缪尔单分子吸附: q V ap qm V m 1 ap
第十七章 胶体分散体系
1、布朗运动: x RTt 3rL
x 2、爱因斯坦--布朗位移方程:
2 2Dt
3、粒子受力分析:
F F F r chen
zhong
4 3 g( )
4、复相多组分 Gibbs 关系式:
n dU TdS pdV
d
,
BB
B
n dH TdS Vdp
d
,
BB
B
n n dF SdT pdV
d
, dG SdT Vdp
BB
d
BB
B
B
第四章 气体热力学
3、德拜-休克尔公式: ln
i
A
Z
2 i
1 Ba
I I
; ln
AZZ 1 Ba I
I
;
稀水溶液中,
ln
A
Z
2 i
I
,T=298.15K 时,A=0.509(kg/mol)^0.5
4、电导与电导率: G A l
物化知识点高考总结大全
![物化知识点高考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708787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6.png)
物化知识点高考总结大全高考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重要考试,物理和化学科目是高考中的一大难点。
因此,对于物化知识的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高中物理和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和应对高考。
一、物理知识点总结1. 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二、三定律的内容,了解物体的平衡和非平衡状态。
(2) 动量和能量: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理解碰撞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3) 弹力和重力:了解弹性势能和弹性力,重力是力的基本性质,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4) 运动学: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图像,理解运动曲线和速度变化的关系。
2. 热学(1) 热力学基本定律:掌握热力学第一、二定律的内容,了解热力学循环的特点。
(2) 热传导和热辐射:理解热传导的机制、导热系数和热辐射的特性,掌握热传导和热辐射的计算方法。
(3) 热量和温度:了解热量和温度概念的区别,掌握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 热力学过程:了解绝热过程、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的特点与计算,掌握理想气体定律和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3. 光学(1) 光的传播和折射:理解光的传播速度和光的折射,掌握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2) 光的反射和成像: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和成像规律,掌握平面镜和球面镜的特性与应用。
(3) 光的干涉和衍射:理解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掌握干涉仪器和衍射的计算方法。
(4) 光的色散和光的波粒性: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波粒二象性,掌握光的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 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的概念和性质,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 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条件,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关系。
3. 高分子化合物: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性质和制备方法,了解聚合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4.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掌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浓度的关系。
物理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及其考点说明
![物理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及其考点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8bfdaa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4.png)
物理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及其考点说明
一、化学热力学
1、化学热力学的定义:化学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热量及能量变化的学科。
2、热力学三定律: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确定有序
能可以被有度能转化;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始终指出热力学反应的可能性和温度有关。
3、焓的概念:焓是衡量物质的热力学状态的量,它是物质的热力学特性连续变化的
测量,是物质拥有的热量能量,也可以视为物质拥有的有序能。
4、热力学平衡:热力学平衡是指在不变的温度、压力和其他条件下,恒定的化学反
应发生,直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形式和化学结构保持不变,热量吸积也变得稳定,这
种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
二、物理化学
1、物理化学的概念:物理化学是一门融合了物理学和化学的学科,通过应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性质的变化和分子间的作用及反应,其研究具有多学科的性质。
2、气体的特性:气体的物理性质有很多,如压强、体积、温度、熵、焓等。
质量和
体积的关系为: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质量和体积都成正比。
3、溶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是衡量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性质,它是指在一定温度、压
力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高溶解量。
溶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及溶剂特性有关。
4、化学均衡:化学均衡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强下,混合物中物质的各种浓度比例,
产物与原料之间的反应紊乱程度,变化状态的一种稳定平衡状态。
物理化学重点超强总结 doc
![物理化学重点超强总结 doc](https://img.taocdn.com/s3/m/cecdb0d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5.png)
物理化学重点超强总结 doc物理化学一、物理性质1、中性:反应物在中性环境下,都呈中性,无味无色;2、不溶解:物质不被水溶解,或是被极性溶剂溶解;3、软硬:反应物可以为软物质,也可以是硬物质。
4、温和性:遇到微弱的酸碱度,反应物仍可稳定存在;5、耐热性:反应物耐温度较高,抗热性较强,热力学性质较好;6、抗寒性:反应物耐冷,能够长时间驻留在这种环境下,抗非温性的腐蚀活动。
二、化学性质1、反应物自身:反应物各自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如碱金属、酸、碱、氧化剂等。
2、反应效应:在不同条件下考虑反应物之间的组成及活性强度,提高反应效率。
3、作用方式:主要是考虑物质凝固、溶解、混合及电离的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各种性质等。
4、稳定性:考虑反应物的热力学、动力学活性,变成最稳定的化合物,增加反应的稳定性。
5、动力学:动力学说明了反应物之间相互转变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反应是否会达到较稳定的状态。
6、电化学:电化学研究反应物在电场中的表现,反应物如何受电场作用及其相互作用,表现出的特性。
三、实验方法1、量化:量化是测定反应物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分析法,以量化的方式计算反应物的浓度;2、拉曼光谱:利用拉曼光谱的双光子散射,可以测定反应物的精细化学结构;3、红外光谱:利用红外光谱对反应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4、核磁共振:核磁共振光谱是研究反应物基本结构和性质的常用实验方法;5、色谱:利用色谱法可以分析反应物的组成,和控制反应物各自的含量;6、吸收光谱:研究反应物和反应结果对它们吸收特定电子谱讯号之结果所产生的不同响应度。
总之,物理化学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方法等,反应物的物理性质有:中性、不溶解、软硬、耐热性、抗寒性;反应物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反应物自身、反应效应、作用方式、稳定性、动力学和电化学;实验方法有量化、拉曼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色谱和吸收光谱等。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eaec60d4b35eefdc8d333a2.png)
物理化学每章总结 第1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1.系统、环境及性质热力学中把研究的对象(物质和空间)称为系统,与系统密切相关的其余物质和空间称为环境。
根据系统与环境之间是否有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系统分为三类: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敞开系统。
2.热力学平衡态系统的各种宏观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则称该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
必须同时包括四个平衡:力平衡、热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
3.热与功 (1) 热与功的定义热的定义:由于系统与环境间温度差的存在而引起的能量传递形式。
以Q 表示,Q>0 表示环境向系统传热。
功的定义:由于系统与环境之间压力差的存在或其它机、电的存在引起的能量传递形式。
以W 表示。
W>0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
(2) 体积功与非体积功功有多种形式,通常涉及到是体积功,是系统体积变化时的功,其定义为:V p Wd δe -=式中pe 表示环境的压力。
对于等外压过程 )(12e V V p W --=对于可逆过程,因ep p =,p 为系统的压力,则有Vp W V V d 21⎰-=体积功以外的其它功,如电功、表面功等叫非体积功,以W ′表示。
4.热力学能热力学能以符号U 表示,是系统的状态函数。
若系统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则过程的热力学增量为 12U U U -=∆对于一定量的系统,热力学能是任意两个独立变量的状态函数,即),(V T f U =则其全微分为VV U T T U U TV d d d ⎪⎭⎫ ⎝⎛∂∂+⎪⎭⎫ ⎝⎛∂∂=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则有 0=⎪⎭⎫⎝⎛∂∂TV U 或 U =f (T )即一定量纯态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5.热力学第一定律及数学表达式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经典描述①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但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数量不变 ② “不供给能量而可连续不断做功的机器称为第一类永动机,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
(2) 数学表达式对于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W Q U δδd += 或 W Q U +=∆即封闭系统的热力学能的改变量等于过程中环境传给系统的热和功的总和。
物理化学高考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高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c97dac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c.png)
物理化学高考知识点总结物理化学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物理化学的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我将总结一些物理化学的高考知识点,帮助大家复习备考。
一、热力学知识点总结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的功的代数和。
ΔU = Q + W。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能不能自行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自行传给低温物体,熵增原理。
3.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是无限接近的理论温度,系统的熵在绝对零度下为0。
4. 热力学循环:等压、等体、等温、绝热过程的组合,如卡诺循环。
5. 热力学性质:焓、熵、自由能、化学势等。
二、电化学知识点总结1. 电池:由正极、负极和导电电解质组成,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在溶液中分解成离子,电解过程为非自发过程,需要外加电源。
3.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和离子迁移速率有关,浓度越高,迁移速率越快,导电性越强。
4. 电解质溶液的离子速度:与离子电荷、半径、温度和溶液粘度有关,电荷越大、半径越小、温度越高、溶液粘度越低,离子迁移速度越快。
5.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导电性的指标,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电离度和离子迁移速度有关。
三、化学动力学知识点总结1. 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率,与反应物的摩尔数、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2. 反应速率方程: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通常为A^nB^m的形式。
3. 反应级数:与反应速率方程中的n和m有关,代表了各个反应物的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 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速率方程中的系数k有关,与温度和催化剂有关。
5. 反应速率与温度: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反应速率大约每升高10摄氏度,就增加一到两倍。
四、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1. 反应的方向: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同时进行,当正向反应速率等于逆向反应速率时,达到动态平衡。
2. 平衡常数:描述反应物浓度与平衡浓度的关系,与温度有关,可以用来判断反应的进行方向。
物化必备知识点总结
![物化必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0d9c64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2.png)
物化必备知识点总结下面就来总结一下物化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物态变化、溶液和溶解度、化学动力学和电化学等方面。
一、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1. 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能量变化的科学。
它是物理和化学的交叉学科,涉及热力学、动力学、统计力学等理论。
2. 物理化学的基本单位物理化学的基本单位有摄氏度(C)、千克(kg)、焦耳(J)、摩尔(mol)、千帕(kPa)等。
3. 物理化学的基本量物理化学的基本量有温度、质量、焓,摩尔等。
温度是物质分子热运动的强弱度量,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焓是系统吸放热量的性质,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
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 物质结构物质的结构指的是物质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和相互作用方式。
包括晶体、分子、离子和原子共价结构等。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如密度、颜色、相态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性质,如反应活性、化学稳定性等。
三、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加和反应等。
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的速率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包括不可逆性、浓度不变、速率相等等。
四、物态变化1. 固液气三态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存在三种不同的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液体向气体的转化称为汽化,气体向液体的转化称为凝结,固体向液体的转化称为熔化。
2. 混合和分离混合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互接触的物质整合在一起,分离是指将一个混合物的成分分开。
常见的分离方法有过滤、蒸馏、结晶、离心、萃取等。
五、溶液和溶解度1. 溶液溶液是指溶质和溶剂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溶解溶质的物质。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量。
物理化学重点总结
![物理化学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c9ab3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6.png)
物理化学重点总结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过程的科学学科。
它涉及了物质结构、性质、能量转化和反应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以下是物理化学的一些重点内容的总结:一、热力学:热力学研究了物质的能量转化和系统的宏观性质。
其中,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既不可破坏,也不可创造,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则讨论了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即自然界中过程的趋势向着增加熵(系统的无序度)的方向进行。
二、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学科。
它引入了量子概念,即离散的能量级和不确定性原理。
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是薛定谔方程,描述了粒子的波函数演化。
根据波函数,我们可以计算出粒子的能量及其它性质,例如其位置和动量。
三、分子动力学:分子动力学模拟了分子在时间上的演化。
它通过牛顿运动定律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来描述分子的运动轨迹。
分子动力学模拟常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粘度、热传导率等。
四、化学平衡和动力学: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与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的状态。
化学平衡通常通过平衡常数来描述,并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得到。
化学动力学研究了反应速率及其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之间的关系。
化学动力学中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等概念对于理解反应过程的速率决定因素非常重要。
五、电化学:电化学研究了电荷在溶液中传输的现象和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它涉及了电化学电池、电解过程、电化学反应速率、电流等方面的研究。
电化学对于电池、腐蚀、电解制氢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六、光谱学:光谱学研究了电磁辐射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通过测量物质在吸收、发射或散射光束时对光的能量或波长的依赖关系,获得关于物质的信息。
常见的光谱学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等。
物理化学的研究在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材料科学中,物理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新材料和改进材料性能。
在生物化学中,物理化学可以解释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4b9584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1.png)
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是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的交叉领域,涉及到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们来系统地总结一下物理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化学基础知识1. 物质和热力学物质是构成自然界的基本元素,它具有质量和体积。
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热现象和能量转化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到热力学系统、热容量、焓、熵、热力学定律等内容。
2.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
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影响着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 平衡态和反应动力学平衡态是指系统内各种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反应动力学研究了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机理、活化能等内容。
平衡态和反应动力学是物理化学的重要概念。
二、物理化学实验1. 测量技术物理化学实验中需要进行各种测量,包括质量、体积、温度、压力、浓度等物理化学量的测量。
测量技术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关键作用。
2. 实验操作物理化学实验中需要进行各种实验操作,包括配制溶液、燃烧实验、化学反应实验、物质性质测试等。
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对于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3. 数据处理物理化学实验得到的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整理、统计、误差分析等。
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于得出科学结论至关重要。
三、物理化学的应用1. 化学工业物理化学知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化工反应过程、催化剂、分离技术、化学能源等方面。
2. 材料科学许多材料的性质和合成方法都与物理化学有关,如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
3. 环境保护物理化学知识被用于环境领域,包括大气污染控制、水体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
四、物理化学的发展趋势1. 理论模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物理化学领域的理论模型越来越复杂和精确,例如分子动力学模拟、量子化学计算等。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caea8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c.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化学分支学科,它主要关注物质的能量变化和动力学过程。
以下是对物理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1. 原子结构:物理化学研究了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以不同能级分布在原子核周围。
2. 分子结构:分子由原子通过共用电子键连接而成。
物理化学研究了分子之间的化学键和键的性质,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3. 热力学:热力学研究了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其中包括能量的热力学函数,如内能、焓和自由能,以及热力学定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4. 热力学平衡:物理化学研究了热力学系统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的过程。
热力学平衡可以通过熵增准则来判断。
5. 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研究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机理。
它考虑了反应速率受到物质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6. 反应平衡:物理化学研究了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
平衡常数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数据来计算。
7. 电化学:电化学研究了物质的化学反应与电荷转移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电解过程和电化学电池等。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 量子化学:量子化学研究了原子和分子的量子力学行为。
它使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和预测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9. 分子光谱学:分子光谱学研究了分子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
它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
10. 表面化学:表面化学研究了物质与表面的相互作用。
它涉及表面吸附、催化反应和表面电化学等。
这些是物理化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化学现象和过程。
化学物理知识点全总结
![化学物理知识点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fa3b7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4.png)
化学物理知识点全总结1.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规律的学科。
其基本概念包括热力学系统、热力学过程、热力学状态函数和热力学平衡等。
在热力学中,最重要的是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函数。
(1)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是描述物质热力性质的基本规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加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定律)。
(2)热力学函数:在热力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热力学函数,如内能、焓、自由能、吉布斯自由能等。
这些函数可以描述系统的热力学性质和热力学平衡条件,对于热力学系统的特性和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2.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速率和机理的学科。
其基本概念包括反应速率、反应机理、动力学常数等。
在动力学中,最重要的是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
(1)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速度的物理量。
它可以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率来表示,通常用微分形式描述。
(2)反应动力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温度等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用动力学方程来描述,根据反应的不同阶次和机理,可以得到一阶反应、二阶反应、复合反应等不同类型的动力学方程。
3. 量子化学量子化学是研究微观世界中原子、分子和化学键的物理化学学科。
其基本概念包括波函数、薛定谔方程、分子轨道理论等。
在量子化学中,最重要的是波函数和分子轨道理论。
(1)波函数:波函数是量子力学中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数学函数。
它可以用薛定谔方程来描述,包括定态薛定谔方程和时间无关薛定谔方程等不同类型的方程。
(2)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是量子化学中描述分子结构和性质的重要理论。
通过线性组合原子轨道(LCAO)的方法,可以得到分子的分子轨道和分子轨道能级,从而理解分子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特性。
除了上述几个基本知识点,化学物理学还涉及到电化学、表观化学、结构化学等多个领域。
它们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原子、分子和化学反应,还包括晶体结构、表面界面、纳米材料等多种材料和物质。
物理化学重点超强总结
![物理化学重点超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7b51a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a.png)
物理化学重点超强总结引言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转换关系、物质结构及性质的一门学科。
本文旨在对物理化学的重点知识进行超强总结,以帮助读者加深对该学科的理解。
热力学热力学研究能量转化及其关系,是物理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描述了能量的转换和转移。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描述了能量转换的方向性,熵增是不可逆过程的特征。
热力学平衡热力学平衡是热力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热平衡:物体之间不存在热量的传递和温度梯度。
•力学平衡: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传递和受力的差异。
•相平衡:物体之间没有物质的传递和组分差异。
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中速率的变化规律。
•反应速率:描述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相变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相态转变为另一种相态的过程。
•凝固:液态物质转变为固态物质。
•熔化: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物质。
•蒸发:液态物质转变为气态物质。
•凝华:气态物质转变为固态物质。
电化学电化学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电解池:分成阴阳两极,实现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反应:包括电解和电池反应。
•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
微观结构微观结构是物理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包括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量子力学:描述微观粒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
综合应用物理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材料科学:可以通过控制物质结构和性质来实现物质的设计和合成。
•环境研究:可以通过研究物质的环境行为来解决环境问题。
•药物化学:可以通过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来设计新的药物。
结论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转换关系的重要学科,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等是物理化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物理化学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c84115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2.png)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物理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学科。
1. 物质和物性-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是由同一种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组成,而混合物包含多种物质的混合。
- 物性的分类:物性可以分为宏观物性和微观物性。
宏观物性是指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和测量的性质,如颜色、密度和熔点;微观物性是指与物质微观结构和分子运动性质相关的性质,如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动力学。
2.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并围绕原子核的轨道运动。
-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从小到大排列的,并根据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3. 热力学-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
-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包括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等,不同过程中系统的热量交换和功交换方式不同。
- 热力学函数:热力学函数包括内能、焓、自由能和吉布斯函数等,它们描述了系统的能量状态和稳定性。
4. 化学反应-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浓度、压力和温度达到一定比例和稳定态的状态。
-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是表示在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常数,不同反应具有不同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速度的物理量,它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得到。
以上是物理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三大系统:(1)敞开系统:有物质和能量交换;(2)密闭系统:无物质交换,有能量交换;(3)隔绝系统(孤立系统):无物质和能量交换。
2、状态性质(状态函数):(1)容量性质(广度性质):如体积,质量,热容量。
数值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和性。
(2)强度性质:如压力,温度,粘度,密度。
数值与物质的量无关;不具有加和性,整个系统的强度性质的数值与各部分的相同。
特征:往往两个容量性质之比成为系统的强度性质。
3、热力学四大平衡:(1)热平衡:没有热隔壁,系统各部分没有温度差。
(2)机械平衡:没有刚壁,系统各部分没有不平衡的力存在,即压力相同(3)化学平衡:没有化学变化的阻力因素存在,系统组成不随时间而变化。
(4)相平衡:在系统中各个相(包括气、液、固)的数量和组成不随时间而变化。
4、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U = Q + W Q为吸收的热(+),W为得到的功(+)。
12、在通常温度下,对理想气体来说,定容摩尔热容为:单原子分子系统 ,V m C =32R 双原子分子(或线型分子)系统 ,V m C =52R 多原子分子(非线型)系统 ,V m C 632R R == 定压摩尔热容:单原子分子系统 ,52p mC R =双原子分子(或线型分子)系统 ,,p m V m C C R -=,72p m C R =多原子分子(非线型)系统 ,4p m C R =可以看出:,,p m V m C C R -=13、,p m C 的两种经验公式:,2p m C a bTcT =++ (T 是热力学温度,a,b,c,c ’ 是经 ,2'p m c C a bT T=++ 验常数,与物质和温度范围有关)14、在发生一绝热过程时,由于0Qδ=,于是dU W δ=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过程,有:,V m nC dTpdV =- ⇒ 22,11lnln V m T V C R T V =- 21,12ln ,ln V m p V C Cp m p V ⇒= ,,p mV mC pV C γγ=常数 =>1. 15、-焦耳汤姆逊系数:J T T=()H pμ∂∂- J T μ->0 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降低;J T μ-<0 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升高; J T μ-=0 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不变。
16、气体的节流膨胀为一定焓过程,即0H∆=。
17、化学反应热效应:在定压或定容条件下,当产物的温度与反应物的温度相同而在反应过程中只做体积功不做其他功时,化学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称为此过程的热效应,或“反应热”。
18、化学反应进度:()()()n B n B B ξν-=末初(对于产物v 取正值,反应物取负值)1ξ=时,r r m UU ξ∆∆=,r r mHH ξ∆∆=19、(1)标准摩尔生成焓(0r m H ∆):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某物质的定压反应热,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2)标准摩尔燃烧焓(0c m H ∆):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某种物质被氧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焓,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任意一反应的反应焓0r m H ∆等于反应物燃烧焓之和减去产物燃烧焓之和。
20、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方程()()r B A p p p p p p H H H C B C A C T T T ∂∆∂∂⎛⎫⎛⎫⎛⎫=-=-=∆ ⎪ ⎪ ⎪∂∂∂⎝⎭⎝⎭⎝⎭()()()()210,021p p p C H T H H C T T ∆=∂∆>∆-∆=∆-0,Cp ∆<即产物热容小于反应物热容,则 ()0p H T ∂∆<,即温度升高时反应焓减小。
0,Cp ∆>即产物热容大于反应物热容,则 ()0p H T ∂∆>,即温度升高时反应焓增大。
0,pC ∆=或很小时,反应焓将不随温度而改变。
21、基尔霍夫方程的应用: ()()()2121p HH C T T ∆-∆=∆-适用条件: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将 p C ∆近似看作常数,与温度无关。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人们不可能设计成这样一种机器,这种机器能不断循环工作,它仅仅从单一热源吸热变为功而没有任何其他变化。
2、卡诺循环:过程1 保持T 2定温可逆膨胀。
故22121lnV Q W RT V =-= 过程2 绝热可逆膨胀。
由于系统不吸热,0Q =,故 212()V W U C T T =∆=-过程3 保持T 1定温可逆压缩。
故 41313lnV Q W RT V =-= 过程4 绝热可逆压缩。
故 421()V W U C T T =∆=-卡诺热机的效率:2122W T T Q T η--== 制冷效率:121T T T β=- 3、卡诺定理:(1)在两个不同温度的热源之间工作的任意热机,以卡渃热机的效率为最大。
否则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2)卡诺热机的效率只与两个热源的温度有关,而与工作物质无关。
否则也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4、热力学第二定律人数学表达式--------克劳修斯不等式QdS Tδ≥dS 是系统的熵变,Q δ是实际过程中传递的热,T 是热源温度,QTδ是实际过程中的热温商。
该式的等号适用于可逆过程;大于号适用于不可逆过程。
它的含义是:(1) 假如某一过程的发生将使系统的熵变大于热温商,则该过程是一个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有可能进行的不可逆过程。
(2) 假如某一过程发生时,系统的熵变为热温商相等地,则该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
(3)Q dS Tδ<的过程不可能发生。
(4) 克劳修斯不等式用于孤立系统时,0dS ≥,即孤立系统中所发生的任意过程总是向着熵增大的方向进行。
5、熵变的计算:(1)定温过程中的熵变:221112lnln ln rV nRT Q V p V SnR nR TT V p ∆====⎰(2)定压过程的熵变:221121ln T T rp T T Q C dT T SCp T T T δ∆===⎰⎰(3)定容过程的熵变:221121ln T T r V V T T Q C dT T S C T T T δ∆===⎰⎰(4)相变化的熵变:H n HS T T∆∆∆==(定温定压,两相平衡,可逆) 6、熵是系统混乱度的度量: ln S k =Ω Ω是热力学概率,k 是玻耳兹曼常数。
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一切自发过程,总的结果都是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进行。
8、热力学第三定律:在0K 时,任何纯物质的完美晶体其熵值为零。
9、有反应: aA bB gG hH +→+ 熵变计算:()()()()oo o o or mm m m m S gS G hS H aS A bS B ⎡⎤⎡⎤∆=+-+⎣⎦⎣⎦10、定温定容的系统--------亥姆霍兹函数A (1)定义A U TS =-(2)(),'T V A W ∆≤ 等式表示可逆,不等式表示不可逆。
在定温定容条件下,系统亥姆霍兹函数的减少等系统所能做的最大有效功(绝对值)。
(3)(),0T V A ∆< ,表示能够发生的不可逆过程。
(),0T V A ∆= ,表示可逆过程(或平衡) (),0T V A ∆> ,表示不可能发生的过程11、定温定压系统-----------吉布斯函数G (1)定义: G H TS U pV TS A p V=-=+-=+(2)(),'T p G W ∆≤ 等式表示可逆,不等式表示不可逆。
在定温定压条件下,系统亥姆霍兹函数的减少等系统所能做的最大有效功(绝对值)。
(3)(),0T p G ∆< ,表示能够发生的不可逆过程。
(),0T p G ∆= ,表示可逆过程(或平衡)(),0T p G ∆> ,表示不可能发生的过程12、热力学的基本公式:当系统只做体积功不做其他功时dU TdS pdVdH TdS VdpdA SdT pdV dG SdT Vdp=-=+=--=-+13、麦克斯韦关系式: V S T p V S ∂∂⎛⎫⎛⎫=-⎪ ⎪∂∂⎝⎭⎝⎭ S p T V p S ⎛⎫∂∂⎛⎫= ⎪ ⎪∂∂⎝⎭⎝⎭ V T S p V T ∂∂⎛⎫⎛⎫= ⎪ ⎪∂∂⎝⎭⎝⎭ p T S V p T ⎛⎫∂∂⎛⎫-= ⎪ ⎪∂∂⎝⎭⎝⎭ 14、计算G ∆:(1)定温:221121ln p p p p nRT p GVdp dp nRT p p ∆===⎰⎰(2)发生相变:始态和终态的两个相平衡,且温度和压力相同,则0G ∆= 始态和终态不平衡,则设计可逆过程来计算。
(3)化学反应:G H T S ∆=∆-∆(4)G ∆温度的变化--------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定温:()p G S T ∂∆⎡⎤=-∆⎢⎥∂⎣⎦ ()p G T G H T ∂∆⎡⎤⇒=∆-∆⎢⎥∂⎣⎦⇒ ()2p G T H T T ∂∆⎡⎤∆=-⎢⎥∂⎣⎦应用式: 221122111()T T T T G G H dT H T T TT T ∆∆∆⎛⎫⎛⎫⎛⎫-=-=∆- ⎪ ⎪ ⎪⎝⎭⎝⎭⎝⎭⎰附第二章 化学势1、 (1)偏摩尔量的定义:多组分系统的任一种容量性质X (X 可分别代表V ,U ,H ,S ,A ,G 等),可以看成是温度T 、压力p 及各物质的量,B C n n ,…的函数:(),,,,,B C D X f T p n n n =C A ,(B)A ,(B),,(C A)d d d d p n T n T p n X X X X T p n T p n ≠⎛⎫⎛⎫∂∂∂⎛⎫=++ ⎪ ⎪ ⎪∂∂∂⎝⎭⎝⎭⎝⎭C B B ,,(C B)d T p n X n n ≠⎛⎫∂++ ⎪∂⎝⎭ 定义:()BB ,,C B def C T p n X X n ≠⎛⎫∂ ⎪∂⎝⎭则A A B B d d d X X n X n =++B B Bd X n =∑B X 称为B 的“偏摩尔量”。
(2)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A A C C X n X n X =++……2、(1)化学势定义:BB B ,,(C B)C T P n G G n μ≠⎛⎫∂= ⎪∂⎝⎭ (2)物理意义:决定物质传递方向和限度的强度因素。
(3)定温定压下: 'BBr dG dnW μδ==∑ ,也就是说B B dn μ∑是定温度定压条件下一多组分均相系统在发生状态变化时所能做出的最大有效功。
(4)在不做其他功的条件下,(),0T p dG <是能够进行的过程;(),0T p dG =,过程即达平衡。
3、理想气体化学势表达式:lnp RT p θθμμ=+4、对于理想气体混合物来说,其中某种气体的行为与该气体单独占有混合气体总体积时的行为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