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通讯传递方式演变发展简史 组图

合集下载

通信演变历史过程

通信演变历史过程

通信演变历史过程1. 远古时代的通信方式
- 烽火传递信息
- 鼓声和号角传递信号
- 绘画和符号记录信息
2. 书写文字的出现
- 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 纸张和羊皮纸的使用
- 书信和文书的传递
3. 印刷术的发明
- 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 大规模复制和传播信息
- 报纸和期刊的出现
4. 电报和电话的发明
- 电报线路的铺设
- 电话的发明和普及
- 远距离实时通信成为可能
5. 无线电和广播的发展
- 无线电波的发现和应用
- 广播电台的建立
- 信息传播范围扩大
6.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兴起
- 计算机的发明和发展
- 互联网的诞生和蓬勃发展
- 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
7. 移动通信和社交媒体的时代
- 手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
- 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
- 信息交流更加即时和互动
通信技术的不断演变,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传播。

从远古时代的原始方式,到现代科技时代的先进手段,通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通信技术将继续创新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信息交流体验。

中国通信方式的发展变化-PPT--课件

中国通信方式的发展变化-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古代驿站
近代通信 马拉邮车
鸡毛信
近代通信
近代邮局
信件通信
电报通信
近代通信
有线电话
无线电话
移动手机
小朋友们,想一想 爸爸妈妈是用什么和别人联系的呢?
现代通信 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现代通信 移动手机/智能手机
现代通信 社交媒体(QQ\微博\微信)
新型主题邮局
熊猫邮局 少年邮局 未来邮局 太空邮局 ……
希望小朋友们努力学习, 继续关注咱们通信的发展变化。 最后,送给每位小朋友一个信封 可以写一封信给爸爸妈妈~谢谢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16
通信方式的发展变化
小朋友们,刚刚你们看到的是一种传递消息的方式, 我们把它叫做——寄信。
可是,你们知道古代的人是怎么传递消息的吗?
那么,今天让我们通过一段动画片,
看看过去的人们是如何传递消息的 O(∩_∩)O
古代通信 近代通信
现代通信
古代通信 烽火戏诸侯
飞鸽传书
古代通信 鸿雁传书
风筝通信
古代通信 击鼓传音

通信发展史.(PPT51页)

通信发展史.(PPT51页)

烽火传军情
三国时期的关羽仿照周烽火台旧制,沿江列布烽火台,一旦发现东吴军队,即点燃烽火,示警云长。 关羽得报,即可迅速回兵。
东吴吕蒙采取白衣渡江的方式迷惑蜀军。看守烽火台的蜀兵已经司空见惯了,而且蜀兵还经常接受动 物商人的贿赂。因此,虽然有大批白衣人过江,也丝毫没有引起蜀兵的警觉。东吴恰到好处的运用了瞒天 过海之计,使关羽不能从烽火台及时得到荆州的军事信息,以至于被铺被杀。
其他早期信息传播
• 信鸽传书 • 击鼓传书 • 黄儿传书 • 风筝通信 • 竹筒传书
邮驿通信
周朝时期,诸侯都自成一个国家。他们为政治、 军事上的需要,都在大道上经常设有驿马和邮 车,往返传送官府公文。 右边这幅图是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 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 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
鸿雁传书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匈奴 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朝 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 已死。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 给他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 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 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单于再也 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汉朝。从此, "鸿雁传书"的故事便流传成为千古佳话。而鸿 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称。
民信局的出现
• 大约在唐朝的时候,长安、洛阳之间,就有了主要为民间商 人服务的“驿驴”。
• 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由宁波帮商人首创的 “民信局”。民信局是由私人经营的赢利机构,业务 包括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到了清同治、咸丰、 光绪年间,全国大小民信局达数千家,机构遍布国内 及华侨聚居的亚洲、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地区,形成内 地信局、轮船信局和侨批局(福建话发音“信”为 “批”,故侨批局也就是侨信局,专门为南洋侨民服 务)。较大的民信局在商业中心上海设总店,各地设 分店和代办店,各民信局之间还联营协作,构成了民 间通信网。

通信的变迁PPT课件

通信的变迁PPT课件
人类通信史上革命性变化,是从 把电作为信息载体后发生的。电报、 电话相继出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 通信迅速发展。一个电话,一 个邮件,瞬间就能使远隔万里 的人们互相通信息。人们足不 出户,就能尽知天下事。
我们生活中的信使
舅舅寄来的汇款 和包裹。
爷爷奶奶 好,我给您 们拜年了。
我们生活中的信使
未来需要同学们来创造!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常用的交通工具有: 陆 地:步行、跑步、骑马 空 中:飞鸽、风筝 水 上:竹筏、船舶、漂流瓶
古代通讯方式之烽火传军情
• 烽火台,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烟墩,是古时 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 的高台,是古代重要的军事 防御设施,是最古老但行之 有效的土电报。烽火台是为 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 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 间点火,“台台”相连,传 递讯息。一台燃起烽烟,邻 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 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 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 、克敌制胜的目的
在手机上看地图、导航;
在手智机能上看手天气机预都报、能看汽车有没
? 有违做章什、看么最新吗的新闻;
在手机上办公。
沟通交流 信息获取 娱乐游戏 网上交易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互联网使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未来通信会有怎样 的发展呢?
更加安全
更加智能
更加舒适
更加便捷
更加健康
唐朝大诗人杜牧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就是当时唐玄宗为了讨好杨贵妃让骑士用最好的马分布在各个驿站从遥远的闽南摘容易变质的新鲜荔枝给身在长安的杨贵妃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 品德与社会

通讯演变

通讯演变

各种电话
下列有三段关于“古往今来人们与远方亲朋沟通联系的变迁” 的材料: 古代:“烽火戏诸侯”、“鸿雁传书”、“青鸟传书”、“鱼 传尺素”。 近代:“去邮局寄信、打电话、拍电报、鸡毛信”。 现代:电话(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发短信、传呼、上网 发E-mail、聊天。
①趋势:渠道越来越多,联系越来越方便。 ② 新的方式出现,但旧的联系方式并没有废止,都在发挥着 各自的不同作用;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地丰富; 沟通联系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竹筒传书
竹筒传书的故事,得从隋文帝开皇十一 年(公元590年)说起。那年十一月, 南方各地纷纷发生叛乱,为了平定叛 乱,稳定江山,隋文帝紧急下诏,任 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前去讨伐。
邮驿
也称驿传,是从早期的声光通信和专人送信演变 而来的。 中国的邮驿源远流长。原始社会出现了 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隶社会发展为早期的声光通 信和邮传,到封建社会时,中国的邮驿在世界上 已居于前列。
青鸟传书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 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 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 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 音传递给人间。
风筝通信
我们今天娱乐用的风筝,在古时候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 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巧匠公输盘(即鲁班)就曾仿照鸟 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以竹 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到了东汉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纸糊之,便 成了“纸鸢”。五代时人们在做纸鸢时,在上面拴上了一个 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风筝”这个词便由此而来。 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 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到了唐代以 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玩具,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信息传递的发展历程ppt实用资料

信息传递的发展历程ppt实用资料

宫商信任往来风。
“纸鸢”。五代时人们在做纸鸢时,在上 面拴上了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
依稀似曲才堪听
“风筝”这个词便由此而来。 最初的风筝
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
又被风吹别调中。
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 和军事情报。
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要举办一年一届的国际
风筝盛会,1988年,第五届国际风筝会将潍 坊定为“世界风筝都”。现在已经成功举办
国际标准刊号:ISSN2401-3636 国内统一刊号:CN 07-01001
封面 上页 目录 退出 下页 封底
1
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草标。也称之为草芥。本是自然 生长之物,但当其插在所售或待售 物品上时,便有了标识意义。在中 国古代社会不同 时期,小到日常 生活用品,大到贫困人家因饥寒出 卖儿女,均使用草芥。
电子邮件
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 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简称 E-mail,标志:@,也被大家昵称为 “伊妹儿”)又称电子信箱、电子 邮政,它是—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 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是Internet应 用最广的服务:通过网络的电子邮 件系统,用户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 格(不管发送到哪里,都只需负担 费和网费即可),以非常快速的方 式(几秒钟之内可以发送到世界上 任何你指定的目的地),与世界上 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系,这 些电子邮件可以是文字、图像、声 音等各种方式。同时,用户可以得 到大量免费的新闻、专题邮件,并 实现轻松的信息搜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 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乘 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 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 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 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 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 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通信发展史.ppt

通信发展史.ppt
• 直到1900年,我国的第一部市内电话在南京问世了, 并且正式在南京开始使用了,随后在1905年,在俄 国的帮助下,我国终于在烟台至牛庄的位置,开始架 设了无线电台,到此中国原先的古老通信机构彻底被 先进的通信逐步代替了。可惜的是,后来由于战争的 爆发,使得我国的通讯发展一度无限期的停了下来。
新中国通信起源
邮驿通信的负面影响
《新唐书·杨贵妃传》里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 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杨贵妃 爱吃荔枝,但荔枝易变味,那时候没有空运,只能靠驿 传,相当于现在的陆运快递。《大唐六典》记载:在唐 玄宗时期,全国大约有1639个驿站,其中水驿260个, 陆驿1297个,水陆相兼驿86个,唐代各道陆驿分为六 等:第一等驿配驿夫20 人,二等驿配驿夫15 人,三等 以下递减,最后一等第六等驿为驿夫二至三人。水驿则 根据驿务繁闲,也分为三等:事繁水驿配驿夫12 人, 事闲配驿夫九人,更闲水驿配备驿夫六人。有些学者据 有关各种资料统计,在唐代,全国的驿夫数总数合计当 在25000 人以上。这和1949 年前国民党统治时期全国 邮政人员总数几乎相当。
1G时代
• 到了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经过长时间的研究, 终于研制成功,当时十分先进的移动电话系统,并且 将其建成了蜂窝状的移动通信网,这么一来大大提高 了通讯系统的容量,而且在两年前1973年,摩托罗 拉公司打造出了首部移动通讯设备,也就是大哥大, 至此通讯技术开始进入了1G时代!
1G时代
通信旗
• 船上使用信号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旗号 通信的优点是十分简便,因此,即使当今现代通信技 术相当发达,这种简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来,成 为近程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进行旗号通信时,可 以把信号旗单独或组合起来使用,表示不同的意义。 通常悬挂单面旗表示最紧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内容。 例如,悬挂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潜水员,请慢 速远离我船";悬挂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悬挂 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医疗援助"等等。

中国通讯发展史PPT幻灯片

中国通讯发展史PPT幻灯片
关开始试办邮政。 ②1896年改为正式办
理,通信范围囊括了全国 各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
③辛亥革命后,大清 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 邮路进一步扩展。
④1949年11月,中华 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 新时代
• 像当时比较有名的有: • 有线通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电视等 • 无线通讯传输:如对讲机,BP机,收音机等 • 其余还有报纸,杂志等
14
2020/3/31
15
影响: 积极方面: 1、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 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消极方面:为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提供了条件。
2020/3/31
13
中国现代通讯的特点和影响
1、电话准确快速,普及性强,但是只有语言,不能同时传播图像和文字。 2、互联网快、准、全,信息多样,不受地域阻隔。但不适用于文化程度低 的人; 3、传递信息的速度很快,很自由,比较方便,但是要电费,邮费,不省钱, 办起来比较麻烦。
目的 传递军令 传递军情 传递信息 传递信息 传递信息
古代靠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靠驿员长途 跋涉。 缺点是信息传递速度慢、不精确。
信息形式单一,容易中断,传递信息速度 缓慢,受地域限制,不方便,但是资金消 耗少。
2020/3/31
12
中国近代通讯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1、近代中国交通事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 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发展不协调。
信息形式单一容易中断传递信息速度缓慢受地域限制不方便但是资金消通讯方式传递媒介传送方式目的击鼓传军令人力传递军令烽火台狼烟烽火人力传递军情信鸽传书鸽子畜力传递信息风筝传书风筝人力传递信息旗语旗子人力传递信息122020325特点

信息传递的从古到今ppt课件-2024鲜版

信息传递的从古到今ppt课件-2024鲜版

22
05
未来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2024/3/27
23
人工智能在信息传播中应用前景
01
02
03
个性化推荐
基于用户兴趣和行为,实 现精准内容推送。
2024/3/27
智能问答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实现智能问答和语音交互。
舆情分析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社 交媒体等平台的舆情进行 实时监测和分析。
24
大数据在信息传播中价值挖掘
信息传播范围的扩大
随着印刷品的广泛传播,人们的知识和信息获取途径大大拓宽。这不仅促进了 学术和文化的发展,也使得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信息更加透明。
2024/3/27
11
宗教对信息传播作用
宗教教义传播
在中世纪欧洲,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教会通过布道、祈祷和宗教仪式 等方式传播教义,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察。
2024/3/27
狼烟
用狼粪燃烧的烟,具有浓烈的气味 和颜色,可作为传递信号的标志。
传递方式
通过点燃烽火台中的狼粪,产生浓 烟和火光,以此传递信息。接收方 看到信号后,可根据事先约定的规 则解读信息内容。
4
驿站与快马
2024/3/27
驿站 古代官方设立的交通和通信机构,提供马匹、车辆和人员 等传递信息所需的资源。
宗教对信息传播的控制
教会不仅传播宗教信息,还承担着对世俗信息的审查和控制职责。在教会的影响下, 一些不符合教义的信息被限制传播,而符合教义的信息则得到广泛宣扬。
202024/3/27
13
电报和电话发明
19世纪中叶,电报机的发明实现了远距离信息的快速传递,标志着电信时代的开始。

中国通讯电话技术发展简史组图

中国通讯电话技术发展简史组图

中国通讯电话技术发展简史组图我国古代通讯技术工具变迁发展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在没有发明文字和使用交通工具之前,就已经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借助于呼叫、打手势,或采取以物示意的办法来相互传递一些简单的信息了。

远古传说中说,尧帝为了鼓励人民提意见,曾设置了木鼓。

谁有建议或不满,可以击鼓示意。

这种方式与至今尚在非洲大陆流行的“鼓邮”颇为相似,那里鼓手能在两面或多面鼓上敲击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表达不同的语言,以传递信息。

可以推断,我国使用击鼓传递信息,最早当在原始社会末期。

到了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后,我国中原地区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人们的通信活动比以前大大复杂化了。

国家组织人们治理洪水,需要完善的通信组织系统。

政府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管理,也需要较为严密的通信联络网。

夏朝设立了“牧正”、“庖正”和“车正”等与交通有关的官吏,交通道路及其设施也增多了,通信自然比以前大大方便了。

据甲骨文记载,到商朝纣王在位时,已经普遍利用了音传通信的手段。

至于“声光”通信,古代传说中有一段关于商纣王使用烽火的记载,把我国早期的“声光”通信,提前到大约3000年以前,这个时间比后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还要早400多年。

到西周时候,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

各种不同的传递方式有了不同的名称。

比如:以车传递称作“传”,这是一种轻车快传;还有一种车传称为“驲”。

主要在边境上传书的机构,人们叫它为“邮”。

另有一种叫做“徒”的,则为急行步传,让善于快跑的人传递公函或信息,有点类似古希腊马拉松的菲迪皮茨。

大体上,西周时单骑传书还不多,一般为车传。

在西周的邮传驿道上,沿途设置了休息站,叫做“委”、“馆”或“市”,并有一整套管理制度。

从史料上看,西周的通信邮驿,效率是很高的。

当时周公被封于鲁,姜尚封于齐。

姜尚到齐后不讲政策,滥杀了当地两个贤士。

周公闻听此事后,立刻乘“急传”赶到齐都临淄,制止了姜尚的专断行为。

“急传”能如此迅速地赶到,说明当时驿路的畅通。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时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PPT课件)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时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PPT课件)

Pag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9
我会读:
烽火 诸侯
深渊 两肋
报刊
警惕
基础 瘫痪
毒害
灼痛
憧憬 抢劫
奴役 陷阱 褒贬 署名
束缚 故伎重演
猝死 瞳孔
昏庸无能
心急如焚
铤而走险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Page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利耳利于行
20
我的畅想
Page 6
风筝传信
风筝最早叫纸鸢(yuān ) ,人们在 纸鸢上拴个竹哨,利用哨音传递信 息,风吹竹哨,声如筝鸣,后来人 们就叫它风筝了。 风筝就是运用了风的力量来传 递信息。它最早用于传递军情,到 了唐代以后,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 的玩具,也就是我们今天放的风筝。
Page 7
陆游——《渔家傲· 寄仲高》 【年代】:宋 【作者】:陆游——《渔家傲· 寄仲高》 【内容】 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词红桥桥下水, 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涯真老矣。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Page 8
写得家书空满纸!
写好的家书在我看来只是满纸空言
流清泪 ,
我流着眼泪,
书回已是明年事 回信要明年才能回到我的手里。
Page
9
一、过去的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击鼓传信
一、过去的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信 鸽 传 信
一、过去的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驿站传信
Page
13
Page
14
一、过去的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烽火台到互联网
——古今通信方式的演变
通信资料库
飞鸽传书
孔明灯传信

古代中国通讯传递方式演变发展简史 组图

古代中国通讯传递方式演变发展简史 组图

古代中国通讯传递方式演变发展简史组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

1?尧设诽谤之木:向上表达意见我国古代通信,由来久矣。

据古书《古今注》记载,尧曾经“设诽谤之木”。

这种木制品,形似后世的华表,既可以在上面书写对政府的意见,又可作为路标。

是用一根横木交叉在柱头上,“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在各路的交通口都有设置。

远古传说中说,尧为了鼓励人民提意见,曾设置了木鼓。

谁有建议或不满,可以击鼓示意。

这种方式与至今尚在非洲大陆流行的“鼓邮”颇为相似,鼓手能在两面或多面鼓上敲击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表达不同的语言,起着邮传通信的作用。

可以推断,我国使用击鼓传递信息,最早当在原始社会末期。

这大约是我国文字记载的向上表达意见的一种最早方式,也可以认为是上古时代原始形式的上书通信。

到舜的时候,这种以“诽谤之木”采纳意见的方式,形成为政治制度。

舜设有专司通信的官。

司马迁的《史记》说,舜曾设置 22 名“纳言”的官,“明通四方耳目”。

这些官员,“夙夜出入”,到各地听取民间意见,并把舜的意图传给大家。

他们被称为“喉舌之官”,实际上是当时起上通下达作用的通信官吏。

纳言制度,也就是上下交流意见的有组织的通信活动。

2?整修道路便于通讯尧时很注意道路的修整。

为了交通的通畅,他在都城平阳(今山西临汾一带)修了一条通衢大道,称为“康衢”,后来改此地为“康庄”。

现在我们常说的“康庄大道”,就源于此。

道路的宽广,说明了那时信息的传递较为迅速方便。

到了公元前 21 世纪的夏王朝时,我国中原地区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那时候,交通工具已较前代发达。

古书上说,“夏后氏二十人而辇[niǎn 碾,”,是指用 20 个奴隶拉着大车子。

若是没有宽阔的道路,2O 人拉的车是无法通行的。

《左传》引用上古文献《虞人之箴》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记载大禹治理水患后,把全国划为九个州,修整了九条宽广大道。

《古今信息的传播》课件

《古今信息的传播》课件

3
文化交流
信息的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世界更加多元和紧密。
未来信息传播的趋势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将进一步改变 信息传播的方式,提供个性化和 精准的信息服务。
虚拟和增强现实
社交媒体的演变
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将为信息传 播带来更加丰富和沉浸式的体验。
社交媒体将继续发展和演变,适 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社交媒体的崛起
全球互联
社交媒体打破了地域限制, 让全球连接在一起。
个人影响
个人的声音和影响力在社交 媒体上得以表达和扩散。
即时互动
社交媒体平台让人们能够实 时互动、分享和评论。
信息传播的影响
1
知识获取
信息的传播使得知识更加公开和易得,人们可以学习和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
2
舆论和观点
信息的传播使得舆论和观点更加广泛传播,但也带来了信息的泛滥和真实性的难以辨别。
现代信息传播方式
电视和广播
电视和广播媒体成为主流传播 渠道,将信息带到千家万户。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 了信息传播的方式,让人们可 以实时互动和分享。
移动通信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 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交 流。
古代信息传播方式
信鸽传信
古代人们使用信鸽将重要消息传 递给远方。
《古今信息的传播》PPT 课件
今天,我们将带您穿越古今,探索信息的传播方式。从古代的纸张卷轴到现 代的科技革新,让我们一起领略信息传播的世界。
信息的传递消息,一代一代
书信往来
2
延续。
古代的书信是人们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
建立了跨越时空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通讯传递方式演变发展简史组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

1?尧设诽谤之木:向上表达意见我国古代通信,由来久矣。

据古书《古今注》记载,尧曾经“设诽谤之木”。

这种木制品,形似后世的华表,既可以在上面书写对政府的意见,又可作为路标。

是用一根横木交叉在柱头上,“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在各路的交通口都有设置。

远古传说中说,尧为了鼓励人民提意见,曾设置了木鼓。

谁有建议或不满,可以击鼓示意。

这种方式与至今尚在非洲大陆流行的“鼓邮”颇为相似,鼓手能在两面或多面鼓上敲击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表达不同的语言,起着邮传通信的作用。

可以推断,我国使用击鼓传递信息,最早当在原始社会末期。

这大约是我国文字记载的向上表达意见的一种最早方式,也可以认为是上古时代原始形式的上书通信。

到舜的时候,这种以“诽谤之木”采纳意见的方式,形成为政治制度。

舜设有专司通信的官。

司马迁的《史记》说,舜曾设置 22 名“纳言”的官,“明通四方耳目”。

这些官员,“夙夜出入”,到各地听取民间意见,并把舜的意图传给大家。

他们被称为“喉舌之官”,实际上是当时起上通下达作用的通信官吏。

纳言制度,也就是上下交流意见的有组织的通信活动。

2?整修道路便于通讯尧时很注意道路的修整。

为了交通的通畅,他在都城平阳(今山西临汾一带)修了一条通衢大道,称为“康衢”,后来改此地为“康庄”。

现在我们常说的“康庄大道”,就源于此。

道路的宽广,说明了那时信息的传递较为迅速方便。

到了公元前 21 世纪的夏王朝时,我国中原地区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那时候,交通工具已较前代发达。

古书上说,“夏后氏二十人而辇[niǎn 碾,”,是指用 20 个奴隶拉着大车子。

若是没有宽阔的道路,2O 人拉的车是无法通行的。

《左传》引用上古文献《虞人之箴》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记载大禹治理水患后,把全国划为九个州,修整了九条宽广大道。

以后,夏朝统治者规定了定期整治清除大道的制度。

《夏小令》中称为“九月除道,十月成梁”,是说每年秋九月全国有一次扫除道路的任务,十月则修治桥梁。

这说明夏王朝对交通管理十分重视。

正因为道路的通畅,夏朝命令才下达迅速有效。

《史记?夏本纪》说,夏王朝统治区东到大海,西至大漠,“声教讫于四海”。

这时,人们的通信活动也比以前复杂化了。

流传下来的《夏书》说,有一种政府宣令的方式,是每年春三月,由称为“遒,qiú 求]人”的宣令官,手执木铎,在各交通要道,宣布政府的号令。

这是我国早期下达国家公文的方式。

国家组织人们治理洪水,需要完善的通报组织系统;政府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管理,也需要较为严密的通讯联络网。

所以,夏朝设立了“牧正”、“庖正”、“车正”等官吏。

牧正是专管畜牧的,庖正是管理膳食的,车正就是统管民间通信系统的官吏,负责天下“车旅”。

传说,夏禹治水时“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jú局]”(《史记?夏本纪》)。

有了这么多种交通工具,这时的通信就比以前方便了。

3?云南佤族木刻通讯联络民俗学的材料告诉我们,原始社会的居民,确实已经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很有趣的通信活动。

云南的佤族,直到解放前还进行着原始的木刻通讯联络:如甲乙两寨发生了纠纷,甲寨便命人给乙寨送去一件木条,在木条上方刻两个缺口,代表甲乙二寨,下方刻三个缺口,表明乙寨在三日内前去甲寨和解,前面再刻一斜角,表示事关紧要,不可延误。

这种原始的通信方式,考古学家们在青海乐都柳湾也同样发现过。

那里原始遗址出土的记事骨刻,其所刻缺口与佤族十分相像。

说明了距今数千年前母系氏族时代的我国原始居民,已经有了简单的通信活动。

4?乘马传递:从驿站到急递铺驿站——八百里加急。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历史长达3000多年。

从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史家认为是商代。

中国邮政史也引用这个结论。

目前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可以认为在殷商盘庚时期,已出现有组织的通信活动。

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边疆的通信兵---"僖"传递军情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记载通信的文字资料。

我国商代,最早的军事通信方式就是击鼓传声。

这个“来鼓”,说的就是鼓传来军事消息。

商代的邮驿发展。

从夏朝到商朝,信息传递发展得很快。

甲骨文里常有信息往来的记载。

比如,商代名王武丁的王妃妇好是著名女将,常带兵出征,武丁不放心,往往用卜辞问:“妇好有信,”或“妇好无信,”这个“信”,既是信息的意思,同时也就是问有无信使到来。

据文献和考古材料推断,商朝的道路交通网络比夏朝大大扩展。

《诗经?商颂》曾称赞规模宏大的商朝都城:“商城翼翼,四方之极”,意为整齐壮观的王都,是四方的表率。

据考古学家发掘,商都城内城外,大道纵横交错,有宽广大道 11 条,四通八达,其中有整齐石板铺的专供车马行驶的“马道”,可以直登城墙之上。

根据甲骨文提供的材料,商王都通往各地的道路,有几条主要干线:一条通往徐淮地区,一条通往湖南、江西,另两条一达西边的渭水流域,一达西北陕北甘肃一带。

这几条称为“王道”的通路,既宽广,又平坦,道路笔直,十分便利于车马行进。

商朝对道路管理有严格的制度。

甲骨文里记载说,为了旅途方便和防止不测,在通衢大道沿线,商朝政府设立了许多据点和止宿之处,这就形成了商朝最初的驿站制度。

起先这些据点称为“堞,dié蝶]”,大约是用木栅墙筑成的防守工事。

照韩非子计算法,当时 50 里设置一处。

后来这些堞发展成为“次”。

“次”是止舍安顿的意思,即逐渐成为可以暂住的旅舍之类。

当时有霍次、齐次、淮次等名目,就是在霍、齐、淮地止宿的临时客舍。

再后,又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羁”,古人注羁为“过行寄止者”。

这是商王朝专为商王、贵族建筑的道边旅舍,学者们认为这就是中国最早的“驿站一类的特别设置”。

商朝时候,羁还未冠以特别的地名,是按道路前进的次序依次排列命名的,甲骨文中曾出现一羁至五羁的记载,也即第一站到第五站。

据估计当时“三十里一宿”,第五羁当距王朝约 150 里之遥。

这些羁,不仅供止宿,而且供应饮食。

商朝已有专门传递信息的信使,在甲骨文中写作“ 〔Zhī支〕”或“”。

商王出行时,往往身边都要跟随几个,供他随时向臣下发布命令。

甲骨文里常有“王其田,往”,“盂田,其散”等,意思是商王去田猎,有跟随左右。

商时地方有许多附属于商的方国与部落,他们也往往派向商王汇报情况,互通消息。

甲骨文所谈“大使其”,是说大这个地方派来商;“亚旋其陟[Zhì质],入”,是指亚旋地方的入商汇报。

商朝时还没有像后世那样分段递送信息的常设的驿传之制,消息命令一般都由一个专人传送到底。

所以信使行途都是很辛苦的,有时还会遇上盗寇蛇虫的凶险。

有一片商王武丁时的甲骨片记载说,有一个年龄高迈的信使,在路上走了 26 天,行了 600 里的路,没有到达目的地就死了。

有的驿使,行程更长,有一片商王祖庚时的甲骨卜辞载,有一位,从一天的黄昏时分启程,在途中行了 48 天,终于到达目的地,估计共走了 1200 里左右。

从这个例子看,距今约 3000 多年前的商朝,我国驿传已有相当的水平了,在当时的世界居于先进地位。

有了夏、商的通信设置基础,到西周时候我国的通信邮传制度,才得以大大发展起来。

5?完备的西周邮传公元前 11 世纪,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建立(从公元前 11 世纪至前 771 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号曰西周。

公元前 770 年以后,都城迁到洛阳,历史上又称为东周。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各种制度开始完善的时期,邮驿制度在此时形成一个比较规整的系统。

西周时,政府特别重视修整道路,《诗经?小雅?大东》上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的形容,即是说,大道平坦似磨石,笔直像箭杆。

据《周礼》载,道途专管庐舍候馆的官员,称为“野庐氏”。

他负责筹办京城 500 里内所有馆舍的车马粮草、交通物资;要保证道路畅通,宾客安全;要安排白天轮流值班和夜间巡逻之人;还要及时组织检修车辆平整道路等。

周王朝在国都镐京和东都洛邑之间,修建了一条特别宽广平坦的大道,号称“周道”,又称为“王道”。

数百年后墨子评论这条大道说:“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觉不偏。

其直如矢,其易若底。

”意思是周道坦荡宽阔,平直易行。

按照周制的规定,京都的王道,应宽九轨。

一轨为 1.8 米,九轨约合 16.3 米。

这样宽的路面,行走自然要方便迅速多了。

除王道而外,周朝尚修了几条通往大诸侯国的通道。

例如从洛邑通往鲁国,称为“鲁道”,也相当宽阔,《诗经》颂它:“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意为:汶河不停地流淌,鲁道上行人来来往往。

在这条平坦大道上,东方的齐鲁国人自由翱翔~道路的平直加上车辆的进步,自然提高了行路的效率。

据说西周周穆王驾着八匹高头骏马驾驶的轻车,日行千里。

这当然有些文学夸张,但从正式史书《左传》的记载看,一天行车260 里大致是没有问题的。

西周时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

各种不同的文书传递方式有不同的名称,比如:以车传递称为“传”,这是一种轻车快传;还有另一种车传称为“驲”。

又一种称为“邮”的,在周代主要指边境上传书的机构。

还有一种叫做“徒”的,则为急行步传,让善于快跑的人传递公函或信息,有点类似古希腊马拉松的斐力庇第斯。

大体上,西周时单骑传书还不多,一般为车传。

在西周的邮传驿道上,沿途设置了休息站,叫做“委”、“馆”或“市”。

《周礼》记载,当时国家大道沿途,10 里设庐,庐有饮食;30 里有宿处,称之为委;50 里设市,市有候馆,接待来往信使宾客。

有一些讲究的馆、市,是为来往的各地高级信使准备的。

这些馆、市,设备考究,有楼厅、有浴室,可以在这里充分地休息,解除旅途的劳累。

西周政府里有一整套自上而下的邮驿通信职官系统。

在天官冢宰的统一领导下,有秋官司寇负责日常的通信,夏官司马负责紧急文书,地官司徒负责沿途馆驿供应和交通凭证以及道路管理。

负责日常通信事务的司寇下还有一系列专门人员,有大行人、小行人、行夫等。

其中行夫是管理来往信件、信使的具体执行官。

从史料看,西周的通信邮驿,效率是很高的。

《尚书》曾记载了周初的一件史事:武王去世时,成王即位,由周公辅政。

周公命召公去经营洛阳新都。

新都建成前后,周、召二公之间有许多通信往来,都靠传递两地公文的信使去完成。

当时史书上把这种信使称为“使”或“伻[bēng 崩]”。

还有一个故事,说周公被封于鲁,姜尚封于齐。

姜尚到齐后不讲政策,滥杀了当地两个不服管治的贤士。

周公闻听此事后,立刻乘“急传”赶到齐都临淄,制止姜尚的专断行为。

急传能如此及时迅速地赶到,说明当时驿路的畅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