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教育法规基础知识点笔记.doc
教育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笔记【范本模板】
教育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笔记第一讲依法治国—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1995年至得那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股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与此同时,自上而下的纵向型的教育行政管理关系的单一格局,已经开始并且正在转变成大量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横向型的教育法律关系东纵向型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并存的新格局。
作为教师,在法律上,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普通公民,另一方面是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治化和规范化。
依法执教的主体是特定的,只能坏死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和其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
教师执教是一种履行绞死职务的行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关系,即使完全民事关系,又是行政关系,而是一种传道授业,教学相长,尊师爱生的特殊综合法律关系。
因此教师的权利即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随意放弃。
当代教师依法执教的必要性/原因;1法制完善;2公民法律意思的不断增强。
3教师法律素质的亟待提高;4教师夷的执教的必然要求;5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教育立法,即教育法的制定,即使教育法制建设的起始环节,也是教育法制建设的基本前提。
1980年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
处理好依法治教和“以法执教”的关系:依法治教指依据法律来进行执教活动,其内容和形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
“以法执教”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执教活动,它侧重于法律形式的应用。
第二讲教育法律基本知识学科定位:教育法是教育科学与法学的一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
依法治教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显著特征。
依法执教的过程世界上教育和法这两种社会现象有机结合的过程。
广义的教育法,是指体现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教育法的特点:1教育法是一种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2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3教育法是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意志的体现;4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5教育法是教育客观规律法定化了的行为规范。
教育法律法规常考知识点
教育法律法规常考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常考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关于教育事务的法律规定和法规制度,包括宪法、教育法、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管理规定等。
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是考取教师资格证和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的必备知识。
下面将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常考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宪法中的教育相关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对教育的相关规定包括:1. 第一章“总纲”中明确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
2.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
3. 第五章“国家机构”中规定了国家教育制度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的职责。
二、教育法教育法是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了国家教育制度、教育管理、教育经费、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法主要包括:1.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普及义务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等。
2. 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
3. 教育管理:包括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责、学校管理、教师管理等。
4. 教育经费:包括教育经费的保障、使用和监督。
5. 教育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等。
三、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管理规定教育部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并颁布教育管理规定。
教育管理规定是对教育法实施细则的具体规定,涉及教育行政、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招生录取等方面的内容。
常见的教育管理规定包括:1. 学校管理规定: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教职员工管理、学生管理等。
2. 教学管理规定:包括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教材使用、考试评价等。
3. 学籍管理规定:包括学生注册、档案管理、学籍异动等。
4. 招生录取规定:包括招生计划、录取办法、招生政策等。
附件:1. 宪法全文2. 教育法全文3. 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管理规定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
2. 教育法: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 教育管理规定:教育部颁布的具体规定,对教育行政、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等进行细化和具体规范。
教育法律法规笔记
第一章——教育法律基础1、1995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
2、为维护未成年的合法权益,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根据《宪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
3、在我国,教育法律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关于教育的规范性文件。
4、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
5、学生、教师或学校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一定的手段或途径,请求政府实施强制性手段,这种方法或途径被称为教育救济。
6、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7、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30日内,做出处理。
8、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教师申诉、行政复议。
第二章——依法执教与教师违法行为预防1、1995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
2、教师的违法(侵权)行为是指教师出于故意或由于过失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3、教师违法(侵权)行为包括: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著作权、不作为违法侵权。
4、受教育权:平等权、入学权、参加考试权、随意开除学生等。
5、人身权:生命、肖像、名誉、姓名、人格尊严、自由、隐私、性侵等。
6、不作为违法侵权:照顾救护不力、活动组织失职、饮食安全、不告知监护人。
7、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法律责任。
8、体罚学生;品行不良、侮辱学生。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章——教育法(1995年通过并实施)1、教育目的: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
2、适用于在中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
3、提出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4、教育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一、教育法律法规概述教育法律法规是指为了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和有序进行而制定的相关法律和规章的总称。
它们对教育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和管理,保障了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
教育法律法规旨在维护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发展,落实教育改革,保证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安全。
在教育法律法规中,包括了教育法、办学法、校规校纪等内容。
二、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教育法教育法是影响教育整体发展的最基本的一种法律形式,包含了教育体制、教育机构、教育管理、教育经费、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的规定。
教育法对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办学法办学法是规定教育机构的建立、管理和运行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学校设置、办学资质、招生与管理、师资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规定。
办学法是为了保障教育机构的合法运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3. 校规校纪校规校纪是指学校内部制定的管理规范和纪律要求,规定学生和教师在校园中的行为规范和责任要求,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教育环境。
三、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教育活动的进行和教育主体的权益保护非常重要。
首先,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保护学生的教育权益,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
其次,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规范教育机构和教师的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再次,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维护教育环境的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校的正常运行。
最后,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四、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管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管是保障法律法规有效执行的关键环节。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教育法律法规,并对其实施进行监管和评估。
其次,学校和教师应当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办学,确保教育质量和教育安全。
教育法律法规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笔记教育法律法规笔记1. 前言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对教育领域中的各类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的总称。
它对于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权益、促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分类、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解析。
2. 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教育法律法规是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和规范的法律和法规的总称。
它是教育事业的基本保障和管理工具,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可以确保教育活动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3.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教育法律法规可以根据其性质和内容进行分类。
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1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法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法是指国家制定的最为重要和基础的法律法规文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性。
例如,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就是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法,规定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2 教育管理法规教育管理法规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的管理教育行为和组织管理教育工作的法规文件。
它主要包括教育行政法规、学校管理规定、教师管理规定等。
这些法规文件旨在规范和促进教育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3.3 教育绩效评估法规教育绩效评估法规是指对学校、教师以及教育部门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的法规文件。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能够激励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3.4 教育质量保障法规教育质量保障法规是指国家对教育质量进行监督、评估和保障的法规文件。
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核心,保障教育质量是保证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
4. 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包括:4.1 教育权益保障教育法律法规对学生和家长的教育权益进行了规定,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例如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以及学生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4.2 教育机构管理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机构的设置、管理和运营进行了规定,例如对学校的设立、办学条件、办学行为等进行了具体规定,保证了学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教育法规基础必学知识点
教育法规基础必学知识点1. 教育法规的定义和作用:教育法规是指国家制定的关于教育事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它具有规范教育行为、保护教育权益、促进教育发展的作用。
2. 教育法规的分类:教育法规可以分为宪法和教育法、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法规和规章制度、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的法规和规定、学校办学自主权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制度等。
3. 《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主要包括教育的基本任务、教育的目标、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校办学自主权、学校评估和监督、教育经费等内容。
4. 教育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教育计划和课程标准是教育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由教育部门制定并由学校实施,用于规定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5. 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保障:我国教育法规充分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学校可以自主确定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并进行自主招生、自主招聘教师等活动。
6. 学校评估和监督机制:为了保障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我国建立了学校评估和监督机制,包括对学校的审核、评估和监督。
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对学校进行评估,学校也要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7. 教育经费的保障:教育经费是保障教育发展的基础,我国教育法规明确了政府对教育经费的保障责任,规定了教育经费的使用原则和方式。
8. 教育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教育人员作为教育法规的执行者,必须具备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遵守教育法规,维护教育秩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9. 教育纠纷的解决途径:教育纠纷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发生的争议和纠纷。
我国教育法规规定了教育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调解、诉讼和仲裁等。
10. 教育立法的趋势和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立法也在不断发展,未来教育法规将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和公平,加强对教育经费的保障,推动教育创新和国际合作等。
教育政策法规必背知识点总结
教育政策法规必背知识点总结教育政策法规是规范我国教育行为、保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
为了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子更好地了解、学习和应用教育政策法规,本文对教育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和遵守法规的自觉性。
一、教育政策法规的重要性教育政策法规是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宏观调控手段,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教育政策法规具有以下特点:权威性、强制性、普遍性和针对性。
了解和掌握教育政策法规,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学子来说,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二、教育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教育政策法规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文件和教育部门规章。
1.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是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明确了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教育行政体制、教育活动的主体权益等。
2.教育政策文件:如《新时代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是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涉及到教育目标、改革举措、资源配置等方面。
3.教育部门规章:如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等,是对教育实践的具体规范,指导教育工作者和学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三、必背知识点总结1.教育法律法规条文:如《教育法》中关于教育行政体制、教育经费、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的规定;2.教育政策核心内容:如《新时代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的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战略举措等;3.教育部门规章关键点: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等。
四、如何学习和应用教育政策法规1.系统学习:教育工作者和学子应结合自身实际,系统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全面了解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部门规章的内容。
2.结合实际工作:将教育政策法规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中,指导和规范自身行为。
3.关注政策动态:密切关注教育政策动态,及时了解政策调整,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完整版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
完整版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1.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和法规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宪法、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育法规等文件,目的是保障教育事业的正常运行,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
2.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教育秩序、保障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它们规定了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权益和责任,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3.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对德育、普及教育、教育公平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它是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
2) 教育法教育法主要规定了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原则、制度和办法,包括教育的目标、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的规定。
3) 教师法教师法是为了规范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行为,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它涉及到教师的职业资格、聘任与成长、职业道德和责任等方面。
4) 中小学教育法规中小学教育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实施条例》、《中小学教师职务管理办法》等教育法规,它们规定了中小学教育的管理制度和各方面细则。
5) 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是教育机构内部制定的管理规定,它包括招生、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务管理、考试评价等方面的规定。
6) 教育行政部门规章教育行政部门规章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行使职权和管理教育事务而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
如《学校安全管理规定》、《教育行政执法办法》等。
4.研究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研究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他们明确自身的权益和责任,提高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规范教育行为,保证教育质量和师生权益。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理解教育法律法规有所帮助,也希望您能够认真研究教育法律法规的知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中学教资笔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
2023中学教资笔试《教育法律法规》知
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2023年中学教资笔试中与《教育法律法规》相关的知识点。
一、教育法律法规概述
- 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针对教育事业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目的是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维护教育秩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
1. 宪法和基本法律
-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教育法律法规按照层级不同分为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等。
3. 教育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 例如《中小学教师资格条例》
4. 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
- 各级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的校内规章制度。
三、常见的教育法律法规
1. 义务教育法律法规
- 例如《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 高等教育法律法规
- 例如《普通高等学校法》、《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法》
3. 中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 例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4.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
- 例如《学前教育法》、《幼儿园卫生标准》
四、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
- 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
- 维护教育秩序
- 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以上是对2023年中学教资笔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的一个概括和总结。
参考文献:。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规基础》知识点笔记(9页)
2013年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学》复习要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探索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人文学科。
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论语》(由孔子弟子辑录的孔子语录)、《孟子》、《礼记》、《四书集注》《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专著。
苏格拉底——产婆术培根——《论学术的价值和发展》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为教育学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卢梭——《爱弥儿》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勒图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劳动起源论—前苏联古代社会的教育:(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当代社会的教育:(1)教育全民化(2)教育民主化(3)教育信息化(4)教育的可持续发展(5)教育的个性化第二章教育与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2. 教育为经济发展准备新生的劳动力;3.教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职业培训;4. 教育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指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指学校教育选择文化中有价值的一部分进行传递和传播。
3.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指教育根据主流文化的要求,整合多样性的文化,并呈现给学生。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指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出新的文化知识体系。
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一、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教育法律法规学习资料.doc
学习资料(教育法律法规资料)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经人大审议通过并实施。
2.教育法的调整对象中的各级教育关系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条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5.“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6.教育法律规范一般由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
7.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精神财富。
8.教育法律关系可划分为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和教育民事法律关系两大类。
9.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与教师或其他教育工作者的聘用关系被列为民事法律关系的范畴。
10.人身权可以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
11.教育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
12.教育民事争议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就涉及教育事务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所发生的争议。
13.人们俗称的“打官司”在法律上叫做“民事诉讼”。
14.人们俗称的“民告官”在法律上叫做“行政诉讼”。
15.国家机关可分为国家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军事机关和行政管理机关。
16.教育部是最高的国家教育行政机关。
17.教育行政行为有成立要件、合法要件和生效要件。
18.教育行政行为的程序有步骤、顺序、期限和方式。
19.教育行政处罚的实施程序可分为: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
20.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权是教育行政处罚中被处罚者的权利之一。
21.教育行政确认是指教育行政机关依法对教育相对人的资质、条件、资历等进行甄别并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22.教育行政侵权赔偿的程序有:附带程序和单独程序。
23.目前我国的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主要实行校长责任制。
24.校长承担的法律责任形式有:撤消行政职务、行政处分、罚款、刑事制裁等。
《教育法律法规》复习重点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基本法,是我国的“教育宪法”。
2.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3.办学条件: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设施及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4.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校长必须是我国国籍的拥有着。
5.教育方针: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侵犯教师、学生、学校等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7.明知校舍或其他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损失及危害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8.学校应用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公平责任原则为辅。
9.学校自主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学校章程。
10.学校作为法人最重要最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依法成立。
11.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座位后调,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12.学校分配助学金用学生轮流坐庄的方式,侵犯了学生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单行法。
2.入学年龄,满6周岁,最迟不超过7周岁,免试入学。
3.均衡发展,不得分设重点和非重点班级。
4.校长责任制,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5.实施素质教育。
6.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法的时间为1986年。
7.我国目前主要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责任的主体是地方。
8.均衡配置本地区的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
9.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10.义务法还规定了教师平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单行法。
2.教师节日:每年的九月十日。
3.教师资格制度。
4.199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5.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进行考核的部门是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
6.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30日内作出处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教育的工作方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教育法规笔记
政策法规教育法制的含义:1、指国家制定的有关教育的法律和制度。
这是从法的表现形式上揭示教育法制。
2、指有关教育的立法、知法、司法、守法和合法刘监督的活动和过程。
这是对教育法之运行的概括。
3、讲起理解为“教育法制”,即与民主政治制度相联系的,按照依法治理的原则和方式来管理和规范各种教育活动。
这一含义是从本质上来认识教育法制。
而我国的教育法制,就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相联系的,按照依法治理的原则和依法办事的方式,来管理规范各种教育活动的法律制度及其运行。
总而言之,“教育法制”不仅包括教育法律,而且包括教育法律的运行,即教育立法、教育法律的普及、教育行政执法、教育司法、教育法制监督、教育法制监督、教育法律的遵守,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教育法制意识、教育法学教育和研究等。
依法治教:指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是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
依法治教是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方正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关系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方针。
贯彻依法治教的方针,对于加强教育法制的建设,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维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体:不仅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他职能部门,也包括各级权力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不仅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包括各级政府的其他有关行政部门。
范围:国家机关管理教育的有关活动,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办学活动,学生及其他受教育者接受和参与教育的活动,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从事和参与教育的活动。
依据:不仅包括专门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也包括其他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也包括其他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两个需要澄清的模糊认识:“依法治教”不同于“以法治教”,“以法治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教育,但是,运用法律手段不能等同于依法办事。
教育法规基础知识资料
【第六部分教育法规基础知识】(一)依法执教——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1、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
2、依法执教具有四个特点:①执教主体的特定性;②执教依据的专门性;③执教性质的特殊性;④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①依法执教的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和其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实施教育的教师的执教活动,必须依照教育法律进行并受教育法律调整和规范;③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行为,既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随意放弃,而是集权利处义务为一体,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3、当代教育为什么必须依法执教?(或简述当代教师依法执教的义务)答:当代教师依法执教是因为:①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②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③教师法律素质的亟待提高;④教师以德执教的必然要求;⑤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4、简述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哪几部?答: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①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②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⑤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⑦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与教育有关法律《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5、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颁布实施至今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
6、“依法执教”和“以法执教”区别:依法执教是指依据法律来进行执教活动,其内容和形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
以法执教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执教活动,它侧重于法律形式的应用。
教育法律基本知识1、狭义的教育法,是特指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制订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即教育法律,在我国它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最高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教育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重点知识笔记在教育领域,法律法规的适用和遵守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了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保护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权益。
本文将重点介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教育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宪法、教育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
其中,宪法是最高法律法规,规范了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法则是对教育内容、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定的法律;而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则是对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事项进行规范的一级、二级法规。
二、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1. 教育公平原则:按照国家政策,教育应该公平地普及,不得歧视任何个体,保障每个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2. 教育优质原则:教育应该合理配置资源,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保证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
3. 教育自主原则:教育机构应该享有自主管理权和办学自主权,依法开展教育活动。
4. 教育合作原则:教育部门应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形成教育的综合治理。
三、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教育机构的组织形式:包括幼儿园、学校、大学和职业培训机构等各级教育机构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设置。
2. 教育内容和目标: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包括学科知识、德育、体育、艺术等方面的要求。
3. 教育行政管理: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力进行规定,包括教育计划、招生、教材选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4. 教师资格和职业道德:对教师的资格证书、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进行了规范,保证教师的专业素质。
5. 学生权益和学籍管理:包括学生的权益保护、学籍登记、学生考核等方面的管理规定,保障学生的权益和发展。
四、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非常重要。
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实施各项教育政策。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监督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可以进行举报和投诉。
此外,教育部门还会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育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
教育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育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教育是国家的事业,为了保障这一事业,国家颁布并实施了多项教育法律法规,而这也成为了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的重要考点,因为只有了解了教育法律法规,教师们才有可能做到依法执教。
教育法律法规笔记
教育法律法规笔记教育,乃国家发展之基石,民族振兴之希望。
而教育法律法规,则是保障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准则和规范。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遵循这些法律规定,让我们一同来梳理和学习相关的重要内容。
教育法律法规涵盖了多个方面,从教育的基本制度到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义务,从教育机构的管理到教育经费的保障,无不有着明确的规定。
首先,我们来看看教育的基本制度。
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学前教育为幼儿提供了启蒙和初步的教育环境;初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中等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阶段,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高等教育则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
在教育法律法规中,对于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有着清晰的界定。
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等权利。
同时,教师也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关爱学生等义务。
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其权利的保障和义务的履行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也拥有一系列的权利。
他们有权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有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等。
而学生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育机构的管理是教育法律法规关注的重要方面。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要保障校园安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教育经费的保障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规基础》知识点笔记第一讲依法执教1999年3月15日把“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依法治教就是依据法律管理教育,它是指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是依法治国方针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方略。
2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冇教学活动中,按照教冇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丁•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它是依法治教方略在教师工作屮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特点有A执教主体的特定性,B执教依据的专门性C执教性质的特殊性I)权利和义务的双匝性3七部教冇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
行政法规有:《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幼儿园工作条例》<教师资格条例〉等部门规章有〈幼儿园工作规程X小学管理规程X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1当代教师如何依法执教:A提高教育法律意识,増强教育法制观念B努力学习和学握教冇法律的基本理论知识C注重培养和提高依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讲教育法律基本知识(上)5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前者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徳的活动。
后者是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层的要求有目的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6教育法狭义:特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即教育法律。
教育法的特点有a教育法是一种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b是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c是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的意志的体现d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e是客观规律法定化了的行为规范。
教育法的本质d是统治阶级在教育方血的婕体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b教育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7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有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b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c保障教冇的公共性原则d 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原则e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原则8教育法的作用:规范、指导、评价、教育、预测、强制。
9教冇法律规则是指山教冇法所规定、通过教冇法律条文表现出來的规范人们教冇活动的行为准则。
它是组成教育法的细胞。
它有国家意志性、规范性、概括性特征。
10教育法律文件是教育法律规则的载体而教育法律规则是它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教冇法律规则是它所追求的H的;教育法律规则是教育法律条文的实际内容,条文是教育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二者统一在教育法律文件屮;教育法律文书是指适用教育法律规则于社会生活屮的行为所产生的具育法律效力的文件11教育法律规则的结构有假定、处理和法律后果三个构成要素,也有学者将它分为法定条件、行为准则、法律后果,逻轲结构上有“如果……则……否则”12教育法律规则的类别有授权性和义务性,义务性又分命令性和禁止性规则第三讲教育法律基本知识(下)13教育法律关系是由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所构成的。
行为能力制度将人分为三类: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6至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來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力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末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贾任;已满14周岁末满16周岁的犯罪时应负刑事责任14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公民、企爭业单位和其它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利益共同体、国家15从逻辑结构上看,权利和义务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权利表现着利益,义务则意味着付出。
前者是主体的,后者是被动的。
就此而言它们是法律关系中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惯通的两个方面,从数最上看它们是等值关系,从功能上看,具有互补关系,从法律调整的价值取向上看, 具有主从关系16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指教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共同对象,种类有物、行为及其后果、稱神产品17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18教育法律形式的类别有:宪法中有关教育的规定、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国际教育条约《河南省征收教育附加实施办法》属于教育规章。
19教育法律体系是指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容和谐一致、形式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
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纵向结构层级图第一层级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层级教育基木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层级教育单行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层级教育行政法规国务院第五层级地方性教育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其它法定地方权力机关第六层级教育规章/部门规章/政府教育规章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法定地方行政机关判断和确定教育法律的效力等级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特殊法优于一般法:后定法优于前定法:特定程序法律优于一般程序法律第四讲教育法的产生和发展1教育法分为古代、近代、现代教育法2徳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3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教育法规,但它并末实施•11903年的<秦定学堂章程〉又称卯学制的颁布和推行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
第五讲教育法与教育政策1政策是指执政党或政府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是路线、方针、政策的统称。
依据其内容和相互关系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三个层次,亦称路线、方针、政策。
2教育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冃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统称。
3教育政策的形式分党的政策文件,国家的政策文件,党和国家机关联合制定发布的文件。
4教育政策的特点有政治性、可行性、原则性、权威性、稳定性5教育政策制定依据是A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垂要思想为指导。
B坚持从基木国情出发坚持教育科学理论,遵循教育规律6教冇法与教冇政策的关系:是调整教冇关系的两种社会行为规范,是党和国家管理教冇的两种互为补充的手段。
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有区别,相对立,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是统一的。
共同点有其一两者经济基础相同,其二体现的阶级意志相同,其三两者的指导思想和历史使命相同,其四两者都是教育规律的反映区别在一,两者的制定机关和程序不同,二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三两者调整的范用、实施的方式不同,四两者的稳定程度不一样,7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相互作用:一教育法以教育政策为指导,政策是法的依据,是法的灵魂,政策对教育法的执行具有指导作用;二教育政策依据教育法贯彻实施,教育法是政策的定型化、条文化: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教育法的规范和制约;四有法依法,无法依政策。
第六讲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1教冇立法即指教育法的制定,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法的立、改、废活动。
我们应从广义上理解教育立法。
我国现行立法体制属于“一元多级”,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教育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即教育单行法律。
2我国教冇立法分以下四个阶段:1教育法律议案的提出2教育法律草案的审议3教育法律案的通过4 教育法律的公布。
3广义的执法是指倒家机关(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具体实施法律的活动。
狭义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用内,按照法定程序适用法律的活动。
1教育执法又称教育行政执法,是特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囤内,按照法定具体适用教育法律规范的专门活动。
5教育执法的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及时6教育执法的基本原则:一行政合法性原则,二行政合理性原则,三责任行政原则7教育执法的形式(途径):教育行政措施(通知、批准、许可、注册等行为)、处罚(警告、罚款, 没收等行为),教育行政强制执行和教育行政救济四种8教育违法行为必备的四个要件:教育违法行为的客体,教育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教育违法行为的主体,教育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9教育法律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分为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法定解释或正式解释分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第七讲教师的法律地位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屮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赋予教师的特定含义。
该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这就是教师的法律概念。
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 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教师是专业人员。
第二,就职业特征而言,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
第三,就工作目的而言,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索质。
教师的社会地位是山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位等多因索构成的总体性范畴,其屮经济地位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声望、职业吸引力以及教师从事而项职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权力分一般公民所亭有的权利和教师作为教育者的权利。
教师的权利据《教师法》有以下六大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教育教学权):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屮发表意见(科学研究权):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管理学生权)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亭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获取报酬待遇权);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丁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有关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权)六是参加进修或者其它方式的培训(进修培训权)六大义务:其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徳,为人师表:其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其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徳、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其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垂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徳、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其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其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教师的工资报酬是指教师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课时报酬、津贴、奖金等的工资性收入,并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第八讲教师与其他主要教育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1、教师与教育行政机关的法律关系有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和教育民事法律关系。
2、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学校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机构,在法律上所具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责任能力,其主要特点有一具备相应法人资格,二依法自主办学,三亭有法人财产权,四具有公益性质3、据我国《民法通则》社会组织成为法人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