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算钢筋规则
钢筋的手算方法
![钢筋的手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9ea9367e21af45b207a83d.png)
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s: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11G101---1平法手算(柱)1
![11G101---1平法手算(柱)1](https://img.taocdn.com/s3/m/d2219be0ba0d4a7302763ae0.png)
公称直 屈强 极限强 径d(mm) 标值 度标值
6-22 300 420
说 明 H--热轧;P--光圆;R--带肋;F--细晶粒;R--余热。
热轧光圆筋强度300MPa 普通热轧带肋筋335MPa
6-50
335
455
细晶粒热轧带肋筋335MPa 普通热轧带肋筋400MPa 细晶粒热轧带肋筋400MPa 余热处理带肋筋400MPa
决定抗震等级的三个因素(1.结构类型;2.设防烈度;3.檐高)
混凝土标号:影响钢筋的锚固搭接(例如:C30
钢筋级别:影响钢筋的锚固搭接
保护层的厚度:影响钢筋的净长 搭接形式:影响柱的箍筋根数及纵向钢筋长度 钢筋长度=净长+锚固+搭接(Ll³接头个数n) 锚固=柱宽-保护层 ≥Lae 直锚 锚长 max([Lae(La),0.5hc+5d] 锚固=柱宽-保护层 <Lae 弯锚 锚长(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砼标号
←抗震等级→钢级别
结构类型+设防烈度+檐高 11G101-1与-3两本图集共计
新增36个节点,修改多达132处
11G与03G对比图集的变化
表示方法没有大变化;构造节点是主要变化
11G101--手算
影响钢筋计算的因素
+ E或e)
钢筋设置原则:
“▲能通则通▲”
即不截断或少截断 尽量采用焊接或机接连通
16
1.580
18
1.999
20
2.468
22
2.986
253.85628 Nhomakorabea4.837
30
5.553
11G101--手算
普通筋强度标准值(N/mm2)
牌号
工程实例教你手算钢筋
![工程实例教你手算钢筋](https://img.taocdn.com/s3/m/3a9c33217cd184254b3535bf.png)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mm)注:(1)轻骨料砼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骨料砼结构设计规程》。
板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
![板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87a00b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04.png)
独立基础
板的演变
温度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 参差长度×2+弯勾×2
温度筋根数
温度筋根数 =(轴线长- 负筋标注长) ÷温度筋间距 -1
双跨板
温度筋根数 =(轴线长-负筋标注长)÷温度筋间距-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跨板
底筋长度= 总净跨+伸 进长度×2 +弯勾 ×2+搭接 长度*搭接 个数
悬挑板
异形板
条形基础
伸进长度=按上图计算
板底筋根数
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净跨-50*2 布筋范围=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
+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
板面筋长度
按标注计算
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锚固长度La+弯勾
按标注计算
板厚-保护层*2 或(板厚-保护层)
板分布筋长
3.分布筋长度=布筋范围长度+弯勾×2
板分布筋根数
负筋分布筋根数 =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 负筋分布筋根数 =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
板中负筋分布筋
分布筋长度计算同前 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向上取整)+布筋
范围2÷间距(向上取整)
温度筋长度
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 而产生裂缝, 通常在板 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 置温度筋。
回总目录
板配筋计算
目录
1.板的平面表示方法 2.板钢筋的识别 3.板钢筋计算规则 4.板钢筋计算实例
B:下部 T:上部 X:从左到右 Y:从上到下
板底筋长度
钢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钩*2
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
![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90c6cf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1.png)
顶层边柱主筋长度
1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 +1.5锚固长度(65%) 2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锚
固长度(梁高-保护层+柱宽-2*保护层+8d )
基础箍筋根数计算 根数=(数计算 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
1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焊接计算
根部根数=(加密区长 度-50)/加密间距+1
梁下根数=加密区长度 /加密间距+1 梁高范围根数=梁高/ 加密间距
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 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 根数计算也可以加密区/间距+非加密/间距 • 逢小数进一
变截面
c/hb≤1/6情况 主筋计算同前
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首层层高 -首层非连接区 Hn/3+max(Hn/6, hc,500)+搭接长度 LlE
中间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中间层层 高-当前层非连接区+ (当前层+1)非连接 区+搭接长度LlE
非连接区=max (1/6Hn、500、Hc)
顶层中柱主筋长度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 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梁高-保护层) +12d
变截面
c/hb>1/6情况 上筋下插1.5LaE 下筋上弯折如图
回总目录
柱配筋计算
目录
1.柱的平面表示方法 2.柱钢筋的识别 3.柱钢筋计算规则
柱子基础插筋长度
-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1层层 高—1层非连接区 Hn/3+1层非连接区 Hn/3+搭接长度LlE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 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 层顶面是1/3净高其余 均为(1/6净高、500、 柱截面长边)取大值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822d459b6648d7c1c74676.png)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构件长-保护层*2+弯勾长*2+弯起钢筋增加值(△L)*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要求: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见下表:附注:①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②板墙壳中的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且不应小于10㎜;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2. 箍筋的弯勾长度:平钩(180 °)6.25d ;直钩(90 °) 3.5d ;斜钩(135 °)4.9d3. 弯起钢筋增加长度:30 °:0.268H0;45 °:0.41H0;60 °:0.585H04. 箍筋长度:封闭方箍箍筋长度=2*(长+宽)+20d或=构件截面外边周长-8倍保护层厚+27.8d⑶箍筋根数的确定:N= (构件长- 保护层)/ 间距+1二各种构件钢筋计算方法基础(一)条形基础1、横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一般为6~16mm;间距为120—250mm。
2、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一般为5~6mm;间距为250~350mm。
3、条形基础的宽度B≥1600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如图2-3示。
(二)独立基础1、独立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
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
楼梯钢筋手算计算方法
![楼梯钢筋手算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f43f0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f.png)
楼梯钢筋手算计算方法楼梯钢筋手算计算方法在楼梯的设计中,钢筋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因为钢筋的数量和布置直接影响到楼梯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在计算钢筋时,我们需要考虑楼梯的尺寸、结构、加载情况等因素。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楼梯钢筋手算计算方法。
一、计算方法1. 确定钢筋直径首先,需要确定楼梯钢筋的直径。
一般来说,楼梯的钢筋直径会根据楼梯的尺寸和承重而有所不同。
一般使用的钢筋直径有10mm、12mm、14mm等几种。
其中,10mm的钢筋适用于楼梯承重较小的情况,12mm和14mm的钢筋适用于承重较大的情况。
2. 计算钢筋截面积确定钢筋直径后,我们需要计算钢筋的截面积,公式为:A=πr2 (r为钢筋半径)。
例如,钢筋直径为10mm时,截面积为78.5平方毫米。
3. 确定楼梯间距接下来,需要确定楼梯的间距。
一般来说,楼梯的间距分为两种情况:楼梯踏面板需要设置钢筋时,钢筋距离不能超过150mm;楼梯踏面板无需设置钢筋时,两层钢筋的距离不能超过300mm。
4. 计算钢筋长度根据楼梯的高度和长度,可以计算出钢筋的长度。
在计算时,需要注意楼梯的弯头和转角处,钢筋需要留出一定长度。
一般来说,楼梯的钢筋长度会有所浪费,所以我们需要留出一定的浪费量。
5. 计算钢筋数量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钢筋的截面积和长度,来确定楼梯需要使用的钢筋数量。
我们需要将每条钢筋的长度累加,然后除以每段钢筋的长度,即可得到所需的钢筋数量。
二、计算注意事项1. 确认楼梯的设计荷载,根据设计荷载确定钢筋的直径和数量。
2. 确认楼梯的尺寸,将楼梯的高度、宽度和长度作为计算的基础。
3. 根据楼梯的形状和特点,决定钢筋的布置和分层数量。
4. 确认钢筋直径和截面积后,需要使用手算方法逐一计算,保证计算准确性。
三、总结楼梯钢筋的计算是楼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楼梯需要使用的钢筋数量和直径,保证楼梯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钢筋手工计算总结
![钢筋手工计算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a082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d.png)
钢筋手工计算总结介绍在土木工程中,钢筋是一种常用的构造材料,用于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拉强度。
钢筋的计算是土木工程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总结钢筋手工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经验。
1. 引言钢筋手工计算是指根据给定的设计荷载和构造要求,通过手工计算来确定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类型、数量和布置方式。
在一些简单的工程设计中,手工计算钢筋可以是一个高效可行的选择。
2. 计算步骤钢筋手工计算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确定设计荷载在进行钢筋计算之前,需要明确设计荷载的类型和大小。
设计荷载通常包括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如自身重荷载、使用荷载、风荷载等。
2.2 确定构造要求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级、工作性能和使用环境等。
2.3 选择钢筋类型和规格钢筋的选择要考虑到设计要求、工程实际情况和经济性。
常见的钢筋类型包括普通强度钢筋(如HRB335)、高强度钢筋(如HRB400)和预应力钢筋(如HPB300)等。
2.4 计算截面尺寸根据外部荷载和设计要求,计算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尺寸,包括有效高度、有效宽度和受压区高度等。
2.5 计算截面受力根据荷载作用和结构几何形状,计算钢筋截面的受力状态。
常见的受力状态包括受拉、受压和受剪等。
2.6 计算钢筋布置及数量根据截面的受力状态和设计要求,计算钢筋的布置方式和数量。
钢筋的布置要满足构造要求,并保证钢筋的充分受力。
2.7 核验对计算结果进行核验,包括满足混凝土截面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等强度验算。
3. 技巧和经验在进行钢筋手工计算时,以下技巧和经验可能会有所帮助:•尽可能利用标准截面和钢筋配置表,避免重复计算。
•合理选择钢筋的直径和间距,以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性。
•常用的钢筋配置方式包括等距离双筋、单倍筋、对称布置等,根据受力状态和设计要求灵活选择。
•考虑施工工艺和接头要求,合理安排钢筋的连接和锚固长度。
•在计算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工具,如Excel表格和程序等,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手算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手算钢筋算量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ba742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4.png)
手算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手算钢筋算量的基本方法如下:
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钢筋的直径、长度及位置。
2. 检查设计图纸是否包含加强筋和收缩缝钢筋的要求,如果有,也需要进行计算。
3. 根据钢筋的直径计算出钢筋的截面积,并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按照长度和位置排列。
4. 计算出每根钢筋的长度并将它们相加,得出总长度。
5. 根据钢筋的数量和长度计算出钢筋总长度。
6. 计算出每根钢筋的重量,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出钢筋的总重量。
7.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出钢筋的总数和长度,然后将它们填入设计图纸。
8. 最后进行检查,确保计算正确,并进行修改和校验。
需要注意的是,手算钢筋算量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计算,准
确无误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于钢筋算量(手算)
![关于钢筋算量(手算)](https://img.taocdn.com/s3/m/86842113866fb84ae45c8df3.png)
钢筋计算总结一、保护层厚度:为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
无规定时取值as一般情况:基础40mm 框架柱30mm 框架梁25mm 板15mm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二、钢筋每米重量: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φ6=0.222 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 Φ22=2.98kg Φ25=3.85kg Φ28=4.83kg............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三、箍筋计算1、双肢箍下料长度:无论箍筋还是拉筋,弯钩部分均按135°计算135°/135°弯钩矩形箍筋下料长度(l):按外包尺寸计算:l= 箍筋外包周长-3个90度弯曲调整值+2个135度弯钩增加值(1)、抗震结构l=箍筋4边外包尺寸-3×1.75d + 2×11.87d即l=2(b-2c+2d)+2(h-2c+2d)-1.75d×3+11.87d×2=2(b+h)-8c+26.5d =内包尺寸周长+26.5×箍筋直径(2)、一般结构(非抗震区),135°弯钩矩形箍筋下料长度(l):l=2(b-2c +2d)+2(h-2c +2d)-1.75d×3+6.87d×2=2(b+h)-8c +16.5d =内包尺寸周长+16.5×箍筋直径式中:b —构件截面宽;H —构件截面高;d —箍筋直径;c—主筋保护层厚;特别注意:计算过程中而采用内包尺寸时,箍筋下料长度=内包周长+26.5箍筋直径此点最容易忽视。
钢筋算量如何手算
![钢筋算量如何手算](https://img.taocdn.com/s3/m/3fd54b65d5bbfd0a795673bf.png)
梁1 首跨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2 中间跨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大全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e023e756137ee06eff918c5.png)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道长度在20m以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道长在20m以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2)处于室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
手算钢筋工程量2.框架柱钢筋
![手算钢筋工程量2.框架柱钢筋](https://img.taocdn.com/s3/m/2e10ad3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e.png)
非连接区高度a、嵌固部位:Hn/3b、其他部位:max(Hn/6;hc;500) hc为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Hn为所在楼层的柱子净高嵌固端指的是建筑的固定位置,基 础顶面是柱子的嵌固部位。
手算钢筋工程量
目录
框架柱的基本知识
柱钢筋算量的思路
框架柱纵筋的手算原理解析
框架柱箍筋的手算原理解析
框架柱的基本知识
框架柱的基本知识
b边
600h边
角筋
边筋
箍筋
纵筋
KZ1
1.1、框架柱的钢筋组成600
框架柱的钢筋
柱号
标高
b×h
角筋
b边纵筋
h边纵筋
箍筋型号
箍筋
KZ4
基础顶面~4.150
600×600
柱纵筋计算(实例讲解)-首层纵筋
1.首层较低纵筋计算钢筋长度:C25:单根长度=首层层高-首层非连接区长度+二层非连接区长度=(4150+1200)-(4150+1200-700)/3+max[(3600-700)/6,600,500]=4400mm。C22:单根长度=首层层高-首层非连接区长度+二层非连接区长度=(4150+1200)-(4150+1200-700)/3+max[(3600-700)/6,500,500]=4400mm。钢筋根数:根据KZ4首层钢筋信息可知C25总共有4根,C22总共有8根。钢筋的搭接率我们 按照50%来计算,所以较低位置的C25钢筋我们应该计算的根数为:4×50%=2根, 较低位置的C22钢筋我们应该计算的根数为:8×50%=4根。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929b6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f.png)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1.钢筋截面面积计算:
钢筋截面面积=π*(直径/2)^2
2.钢筋长度计算:
钢筋长度=楼板或梁的长度-预留长度
3.钢筋质量计算:
钢筋质量=钢筋截面面积*钢筋长度*钢筋比重
4.钢筋间距计算:
钢筋间距=(楼板或梁的长度-2*预留长度)/(钢筋数量-1)
5.钢筋抗弯强度计算:
钢筋抗弯强度=(钢筋截面面积*钢筋抗拉强度)/距离轴心的距离6.钢筋抗剪强度计算:
钢筋抗剪强度=(钢筋截面面积*钢筋抗压强度)/距离轴心的距离7.钢筋承载力计算:
钢筋承载力=钢筋截面面积*钢筋抗拉强度
8.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性能计算:
-抗弯矩计算:
抗弯矩=钢筋设计抗拉强度*钢筋截面面积*(钢筋高度-钢筋纵距/2) -抗剪承载力计算:
抗剪承载力=0.5*钢筋抗剪强度*钢筋截面面积*钢筋纵距
-混凝土压杆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压杆承载力=0.85*混凝土抗压强度*面积-钢筋截面面积*钢筋设计抗拉强度
9.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
挠度=(5*荷载*悬臂长度^4)/(384*弹性模量*截面转动惯量)
10.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性能计算:
-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轴心受压承载力=混凝土截面面积*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截面面积*钢筋设计抗拉强度
-侧向承载能力计算:
侧向承载能力=钢筋抗剪强度*钢筋截面面积
-钢筋混凝土柱的稳定性计算,涉及更多的参数和公式,请参考相关规范。
在进行以上计算时,需要根据不同设计要求和规范提供相应的参数,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筋的抗拉强度等,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此外,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用计算软件通常更为常见和方便,可以直接提供准确的计算结果。
1.独立基础钢筋--手算
![1.独立基础钢筋--手算](https://img.taocdn.com/s3/m/ea62d04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6.png)
钢筋的基本信息钢筋的算量思路ENTS 目录0102手算独立基础03钢筋的基本知识钢筋保护层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
钢筋的搭接方式搭接方式计算方式绑扎搭接计算搭接长度焊接计算接头个数机械连接计算接头个数钢筋的搭接方式思考:图下所示钢筋的连接方式是什么?绑扎搭接直螺纹接头电渣压力焊钢筋的算量思路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钢筋重量=设计长度×根数×理论重量(1)比重:钢筋单位理论质量kg/ma.钢筋的理论重量表b.公式计算:钢筋的理论重量=0.00617×d²(2)根数a、数根数b、距离/间距+1(3)长度计算(3)长度计算a、有支座的构件长度=构件净长+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钢筋连接板梁柱基础支座:构件之间由节点连接,节点的位置就是支座的位置例如:钢筋的计算规则(3)长度计算b、无支座的构件长度=构件总长+封边+钢筋连接例如:基础梁、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等独立基础的手算独立基础底板配筋底板长度<2500时,钢筋长度不缩减底板长度≥2500mm时,钢筋长度缩短10%独立基础钢筋手算--板底长度<2500mmX 向配筋为例:钢筋长度=x-2c (c 是指砼保护层)钢筋根数=(y-2×min(75;s/2))/s↑+1(s是钢筋间距)我们以DJ1为例讲解:DJ1的参数如下:长度1000,宽度1000,高度600,底筋为C12@150,独立基础保护层厚度40。
(一)X方向底筋计算:1.单根长度的计算=x方向长度-2×cx方向钢筋长度=1000-2×40=9202.根数的计算=[y方向长度-2×min(s/2,75)]/s(向上取整)+1,x方向钢筋根数=[1000-2×min(150/2,75)]/150(向上取整)+1=7根(二)y 方向底筋计算:1.单根长度的计算=y 方向长度-2×cy 方向钢筋长度=1000-2×40=9202.根数的计算=[x 方向长度-2×min (s/2,75)]/s (向上取整)+1,y 方向钢筋根数=[1000-2×min (150/2,75)]/150(向上取整)+1=7根。
土建钢筋手算公式[精彩]
![土建钢筋手算公式[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ba5d833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8.png)
土建钢筋手算公式[精彩]梁:(3跨为例)1、梁上部通长筋:净跨长度+两个支座宽度—保护层厚度(20)*2+弯折(15d)*22、支座部负筋:净跨长度*(1/3 1/4)+支座宽度—保护层厚度(20)+弯折(15d)3、当负筋穿过两个支座时:两边净跨长度*(1/3 1/4)+两个支座宽度+中间支座净宽度4、架立钢筋:搭接长度(150)*2+净跨长度*(1/3)5、侧面构造筋或扭筋(通长):净跨长度+锚固长度(15d)*26、下部受力钢筋:净跨长度+两个支座宽度—保护层厚度(20)*2+弯折(15d)*2当钢筋穿过支座时: 净长度+直锚(n*d)*2《n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确定的》7、箍筋长度:(如图所示)只有外侧双肢箍时:(柱截面高度—两个保护层厚度+柱截面宽度—两个保护层厚度)*2+(max(10d、75mm)+1.9d)*2四肢箍(梁截面高度—两个保护层厚度+梁截面宽度—两个保护层厚度)*2+(max(10d、75mm)+1.9d)*2 +(梁宽—保护层*2—两个纵筋的直径*2—两个纵筋的净间距*2)*2+(梁的截面高度—两个保护层)*2+(max(10d、75mm)+1.9d)*2 《第一根箍筋距基础的距离是50mm》(加密区范围: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2倍的梁高,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1.5倍的梁高,切均要满足大于500mm,如果不满足大于500mm,按500mm长度进行加密。
)8、(拉筋长度:梁截面宽度—两个保护层厚度+(max(10d、75mm)+1.9d)*2现浇板(3跨为例)1、板底部受力筋:净长度+锚固长度(max(梁截面宽度*1/2 5*d)*22、板内分布筋:净长度+搭接长度(150)3、板内负筋:净长度+梁截面宽度—梁保护层厚度(20)+弯折(15d)+板厚度—2*板保护层厚度(15)4、马凳筋=(板厚*2+0.2)*板面积构造柱B边和H边的钢筋:1、基础层 :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15d)+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 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15d)+基础纵筋外露长度/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2、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3)+(首层楼层净高/3)+与首层纵筋搭接(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3、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3)+max(二层净高/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 (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4、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与三层搭接(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5、顶层柱纵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保护层(20)+顶层弯折(12d)6、箍筋:(如图所示)只有外侧双肢箍时:(柱截面高度—两个保护层厚度+柱截面宽度—两个保护层厚度)*2+(max(10d、75mm)+1.9d)*2四肢箍(柱截面高度—两个保护层厚度+柱截面宽度—两个保护层厚度)*2+(max(10d、75mm)+1.9d)*2 +(柱宽—保护层*2—两个纵筋的直径*2—两个纵筋的净间距max(10d、75mm)+1.9d)*2 *2)*2+(柱的截面高度—两个保护层)*2+((加密区范围:底层柱的主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 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钢筋的手工计算-梁
![钢筋的手工计算-梁](https://img.taocdn.com/s3/m/45a9451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a.png)
1.上部贯通筋:计算公式:=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度端支座锚固长度的判别条件(即按端支座来判断)1、锚固2、支座宽度-保护层+15*d3、0.4Lae+15d4、当楼层框架梁的纵向钢筋直锚长度>=Lae且>= 0.5hc+5d时可不必往上(下)弯锚即支座宽度-保护层>=Lae且>=0.5hc+5d 取锚固长度2.端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上排钢筋长度=Ln/3+锚固下排钢筋长度=Ln/4+锚固(锚固即按端支座来判断)3.中间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为较大一跨的净跨长)上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下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4.架立筋:计算公式:架立筋长度=(Ln净跨长-左支座钢筋伸入的净长-右支座钢筋伸入的净长+2×搭接(取150MM)平法中规定,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取150MM5.下部钢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左锚固+右锚固注:锚固要分端支座锚固和中间支座锚固二种情况下部钢筋的计算不分上下排6.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计算公式:框架梁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净跨长度-2*0.1Ln 请注意标注方式7.腰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腰筋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注:锚固须分两种腰筋分别考虑在03G101-1(P24页)中对腰筋算法的规定在03G101-1(P24页)中对腰筋计算的规定8.拉筋:计算公式: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9.吊筋和次梁加筋:计算公式:吊筋长度=2 ×锚固+2 ×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 ×50)框梁高度>800mm a=60度<=800mm a=45度次梁加筋按根数计算长度同箍筋长度10.箍筋:箍筋长度=2 ×(H -2 × 25 +B -2 × 25)+(11.9 × 2 +8)d箍筋根数=2 ×[(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 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1~4级抗震屋面框架梁上部纵筋的端支座锚固: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梁高-保护层)直锚长度: (0.5支座宽度+5d)与Lae取大值非框架梁L:下部钢筋的锚固长度为15d或12d 在软件中选为普通梁P65。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手算方法总结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手算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cc3e9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4.png)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手算方法总结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施工形式之一,其优点包括强度高、抗震性能好、耐久性强等。
配筋是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构件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总结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手算的方法。
1.梁的配筋手算方法:(1)计算弯矩:根据悬臂梁或简支梁的荷载情况,可以计算出梁上各截面的弯矩大小。
(2)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荷载大小和构件的长度等因素,确定梁的截面尺寸。
(3)选取钢筋类型: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要求抗弯承载能力,选取合适的钢筋类型。
(4)计算配筋面积: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选取的钢筋类型,计算所需的配筋面积。
(5)确定配筋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6)绘制配筋图:将计算得到的钢筋布置方式绘制到梁的截面图上。
2.柱的配筋手算方法:(1)计算轴力:根据柱的截面尺寸和荷载情况,计算柱上各截面的轴力大小。
(2)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轴力大小和构件的长度等因素,确定柱的截面尺寸。
(3)选取钢筋类型:根据柱的受力情况和要求抗压承载能力,选取合适的钢筋类型。
(4)计算配筋面积:根据柱的受力情况和选取的钢筋类型,计算所需的配筋面积。
(5)确定配筋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6)绘制配筋图:将计算得到的钢筋布置方式绘制到柱的截面图上。
3.板的配筋手算方法:(1)计算弯矩:根据板的荷载情况,可以计算出板上各截面的弯矩大小。
(2)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荷载大小和板的长度、宽度等因素,确定板的截面尺寸。
(3)选取钢筋类型:根据板的受力情况和要求抗弯承载能力,选取合适的钢筋类型。
(4)计算配筋面积:根据板的受力情况和选取的钢筋类型,计算所需的配筋面积。
(5)确定配筋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6)绘制配筋图:将计算得到的钢筋布置方式绘制到板的截面图上。
在进行配筋手算时,需要根据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计算,并遵循以下原则:保证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尽量简化施工过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 筋 手 算 基 本 规 则
一、柱的锚固
(一)、边角柱到顶锚固长度算法
1、计算规则(依据11G101-1——P59)
)(5.1c h l b abE -->柱边长,选择B 节点; (1)、判断水平段长度: 柱边长>)(5.1c h l b abE
--,选择C 节点;
)(5.1c h l b abE --
(2)、当选择C 节点是判断长度取值: 比较取大值 15d
)(5.1c h l b abE --
所以,C 节点锚固总长度取值:max +(c h c -)
15d 注:①、b h 为梁的高度; ②、C 为保护层厚度。
2、附图:
(1)当柱子的钢筋锚入梁的长度abE l 5.1超过柱内侧边缘时,锚固长度abE l 5.1
l5.1未超过柱内侧边缘时,锚固长度按照上述②公式判断。
(2)当柱子的钢筋锚入梁的长度
abE
(二)、中柱到顶的锚固
1、计算规则/附图(依据11G101-1——P60)
(三)、基础部位柱的嵌固(“嵌固部位”很重要,一旦破坏影响整个楼的安全)
1、柱遇独立基础(依据11G101-1——P57)
2、柱遇地下室(依据11G101-1——P58)
注:图中c h 为柱截面长边尺寸,n H 为所在楼层的柱净高及层高减梁高。
3、柱遇基础连系梁(依据11G101-3——P92)
4、柱加密区(非连接区)(依据12G901-1——P2-8)
(1)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50)/间距+1(分界箍筋是加密区的)
5、其他
(1)、判别边角柱的两个条件:①、柱到顶;②、画完梁。
(2)、保护层厚度是柱外到钢筋外皮的距离。
(3)、钢筋弯180°和135°成为弯钩,弯90°成为弯折
135°弯钩:净长{1.9d+max(10d,75)}×2(4)、有弯钩钢筋计算公式:
180°弯钩:净长+{6.25d+max(10d,75)}×2 (5)、重量=比重(kg.m)×长度×根数
注:①、一般一段钢筋上会有两个弯钩,所以弯钩段长度乘以2。
②、一般光圆钢筋需设180°弯钩
二、梁的锚固
(一)、楼层框架梁锚固长度计算
1、计算规则(依据11G101-1——P79) d h c 55.0 直锚——锚固长度:max (1)
aE l
弯锚——锚固长度:(柱边长-保护层厚度)+15d
(2)梁上部通长钢筋与非贯通筋直径相同时,连接位置宜位于跨中3/n l 范围内;梁下部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支座3/n l 范围内;且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3)梁边支座处非贯通筋的长度要求:①、第一排支座负筋的净长为3/n l ;③、第二排支座负筋的净长度为4/n l ;③、若有第三排,支座负筋的净长度为5/n l 。
(4)梁中间支座处非贯通筋的长度要求:①、第一排支座负筋的净长为:2*3/n l +支座宽度;③、第二排支座负筋的净长度为:2*4/n l +支座宽度;③、当两跨长度不相同时,取较大的梁跨值,保证支座两边长度永远相等。
(5)注:①、c h 为柱边长; ②、n l 为梁的净跨长度;
③、(3)、(4)中非贯通筋的锚固规则同梁上部贯通筋的锚固规则,即(1)。
2、附图 (1)弯锚
(2)直锚
(二)、构造钢筋(不通长)的长度计算(依据11G101-1—P27)
1、腹板钢筋长度(梁高—板厚)≥450mm 时,在梁的两侧设置钢筋;
2、构造筋的长度=净长+2×15d ;
3、构造钢筋在中间支座处断开与否(通长/不通长)有争议,看预算员所在立场;若遇于支座断开所得的钢筋量大,若遇支座通过所得的梁量小; c h j -
4、梁侧面受扭钢筋锚固:和值 )(c h l j aE -- Max
15d
5、梁侧面受扭钢筋:锚固长度为a aE l l 或,锚固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钢筋(规范不明确,软件中节点二合理,同顶住思维相同)。
(三)、架立筋的长度计算(依据11G101-1—P27)
1、架立钢筋的长度=净长+搭接(净跨长-2×支座负筋长度+搭接长度);搭接长度为150mm ;
2、关于架立钢筋标注的附图
(四)、梁下部钢筋的长度计算(依据11G101-1—P29)
1、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不伸入支座的标注
2、梁下部不伸入支座的钢筋长度规定(依据11G101-1—P87)
3、梁中拉筋间距的规定(依据11G101-1—P87)
4、关于搭接的小知识点:①、架立筋、构造筋、分布筋是属于不受力钢筋,搭接长度为150mm ;②、温度筋是受力钢筋,搭接长度:a l l l *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搭接接头百分利率决定修正系数的值(依据11G101-1—P55);
5、广联达:在计算设置中温度筋与负筋的搭接长度建议输入具体的搭接值;
6、梁中下部钢筋在中间支座直锚长度的规定;与柱宽取大值abE l 。
基础
(一)独立基础底板钢筋
1、在定义独立基础中,相对标高不用修改;
2、基础受力钢筋长度的决定因素:①、截面尺寸;②、保护层厚度。
3、基础钢筋根数的决定因素:①、截面尺寸;②、间隔距离;③、起步距离。
4、起步取值,min(s/2,75),其中“s”为钢筋间距,“s/2”为第一根钢筋到基础边的距离。
5、若算出的根数是小数,软件默认是向上取整加1,但规范没有明确规定。
6、附图(依据11G101-3——P60)
6、当独立柱底板长度≥2500时,除外侧钢筋外,底板钢筋长度可取相应方向底板长度的0.9倍,间断布置,计算基础底板钢筋长度时,一个方向取两个长度值。
(依据11G101-3——P63)
7、软件没有计算偏心基础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