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财政危机与地方行政关系研究基于人户逃移政策的执行分析
宋朝财政危机与地方行政关系研究基于人户逃移政策的执…
宋朝财政危机与地方行政关系研究一、引言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但在其后期却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
这一财政危机不仅对中央政府造成了巨大压力,同时也对地方行政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通过研究宋朝财政危机与人户逃移政策的执行,探讨其对地方行政关系的影响。
二、宋朝财政危机的背景宋朝财政危机主要起因于战争的频繁发生和开支的巨大增加。
南宋时期,由于北方辽金战争的连年发生,军费开支大幅增加,严重超出了朝廷财政的承受能力。
另外,由于宋朝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对地方赋税的征收也非常严格,导致地方人民负担过重,致使人户逃移现象加剧。
三、人户逃移政策的执行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和人户逃移问题,宋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解决。
首先,朝廷加强了对逃亡人口的抓捕和追讨,建立了严密的人口管理体系。
其次,朝廷实行了一系列减税和赋役缓减的政策,以减轻地方负担,鼓励人民留在原地。
另外,朝廷还通过设立一些地方政府机构来加强对地方行政的管理,以维护社会稳定和财政秩序。
四、财政危机对地方行政关系的影响财政危机对地方行政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无法得到保证,导致地方行政效能下降。
其次,财政危机使得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压力,迫使其通过加强对地方商业和手工业的监管来增加财政收入,加剧了地方行政与民间经济的矛盾。
此外,财政危机还加剧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导致地方政府为了争夺财政资源而互相对抗,使地方行政关系紧张。
五、人户逃移政策对地方行政关系的影响人户逃移政策的执行也对地方行政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人户逃移政策加大了地方政府人口管理和追捕逃亡人口的工作,使得地方政府的行政负担加重。
其次,人户逃移政策的执行导致了地方人口的流动性增加,使得地方行政管理更加复杂,难以掌控。
此外,人户逃移政策对地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为逃亡人口的减少使得地方经济活动受限,给地方行政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宋朝财政危机与地方行政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财政危机对地方行政产生了深远影响,加剧了地方政府和民间经济的矛盾,增加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
宋朝政府对移民管理的因应与调适
人民论坛 / 2017.03 上142读史札记Notes of History两宋时期,城市流动人口类型多样,各具特点两宋时期,城市内外的人口流动频率日益加快,城市流动人口众多,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由于人口流入城市的原因各不相同,因而城市中流动人口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聚集在城市中的大量灾民,特别是较大的都市,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等首府,由于赈济工作较为完善和及时,且其他各种就业机会较乡村要多得多,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大量灾民逃移到那里。
在中国古代社会,水灾、早灾、蝗灾、流行疾病及地震等不断发生,宋代当然亦不例外。
如庆历三年(1043),韩琦担任陕西宣抚使时曾说,“是冬,大旱,河中、同、华等十余州军物价翔贵,饥民相率东徙”,后来被政府救济的人口达2,542,537人。
可见,自然灾害造成的流民数量是相当多的,在衣食无着的情况下,他们被迫迁徙到城镇或其他地方。
宋代户口的大量增加,再加上土地兼并的现象始终存在,特别是宋代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措施的巨大影响,这种社会现实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广大农民的贫困日益加剧。
“客户则无产而侨寓者也。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四川农民的情况是“蜀民岁增,旷土尽缺,下户才有田三五十亩或五七亩,而赡一家十数口,一不熟即转死沟壑,诚可矜恻”。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民被迫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成为从事各行各业的雇工。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地主来到城市经商,来往于城市和乡村之间。
也有外地商人来到城市,在不同城市间从事商业活动,其中既有资本雄厚的大【摘要】两宋时期,城市内外的人口流动频率日益加快,城市流动人口众多,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由于人口流入城市的原因各不相同,因而城市中流动人口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众多的流民给城市市场供应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为巩固赵宋王朝的统治,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宋庆历的财政政策赋税与财政平衡的探索
宋庆历的财政政策赋税与财政平衡的探索在明朝的历史上,宋庆历是一位备受争议的皇帝。
他在位的时期面临着许多经济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财政方面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庆历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赋税和财政平衡的探索。
本文将对宋庆历的财政政策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效果和意义。
一、财政政策概述宋庆历在处理财政问题上,秉持着稳定国家财政的原则。
他认识到财政平衡的重要性,既不能过于依赖赋税,也不能过分压缩开支。
因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调整财政收支的关系,以实现财政平衡。
二、赋税政策的调整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宋庆历对赋税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
首先,他对赋税对象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调查,确保每个人的纳税义务公平合理。
其次,他减少了一些繁重的赋税项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此外,他还鼓励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增加了商业税的征收。
通过这些调整,宋庆历成功地提高了财政收入,缓解了财政压力。
三、财政平衡的探索除了调整赋税政策外,宋庆历还尝试着通过平衡财政收支来实现财政平衡。
他注重财政的规范管理,加强了财政预算的制定和执行。
他要求各级官员严格控制开支,避免挥霍和浪费,确保国家财政的稳定。
此外,他还加强了财政统计和监督,确保了财政数据的真实可靠。
通过这些探索,宋庆历改善了财政状况,使国家经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
四、财政政策的意义宋庆历的财政政策赋税与财政平衡的探索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政策调整了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福利。
其次,该政策增加了财政收入,改善了财政状况,为国家的其他事业提供了资金保障。
再次,该政策强调财政平衡,促使官员们更加规范地管理财政,避免财政浪费和腐败。
最后,该政策对后世的财政管理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对财政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宋庆历的财政政策赋税与财政平衡的探索,对明朝的财政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他的政策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使得财政收支关系得到了较好的平衡。
宋朝的内忧外患与治理困境
宋朝的内忧外患与治理困境在宋朝时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但也深受内忧外患的困扰。
内忧方面,主要是经济困境和政治腐败的问题;外患则包括党争、族群问题以及对外侵略势力的威胁。
这些问题使得宋朝在治理过程中陷入困境。
一、经济困境宋朝经济发展起初较为繁荣,但到了后期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其中,货币贬值是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由于世界上流通的货币不断增加,加之政府经常发行钞票来满足开销,导致宋朝的货币逐渐贬值。
这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此外,农业产量的下降也是宋朝经济困境的一大原因。
由于农田过度开垦、土地私有化严重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农田退化,农作物产量下降。
这不仅让百姓生活更加困难,还导致了政府税收减少,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困难。
二、政治腐败宋朝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也面临着严重的腐败问题。
官僚体系庞大,官员却普遍缺乏廉洁奉公的精神,贪污腐化现象十分普遍。
贪官污吏钻法律的漏洞,私设关卡,以权谋私,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此外,宋朝政府的选拔制度也存在问题。
科举制度虽然为朝廷选拔人才提供了一种机会,但也让贪官污吏得以钻营,通过贿赂等手段获取官职。
这导致了政府官员普遍缺乏责任感和才干,无法有效地治理社会问题。
三、党争与族群问题宋朝时期,由于政治斗争激烈,形成了北方党争与南方党争的格局。
北方守旧派追求保守主义,崇尚儒家传统,强调稳定与秩序;而南方新党则追求变革,倡导法治与科学。
这种矛盾使得朝廷内部出现了激烈的党争现象,导致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困难。
此外,宋朝内部也存在着多个族群之间的矛盾。
北方的契丹族和西北的西夏族形成了对宋朝的边患,经常进行侵略。
这使得宋朝需要投入大量的军力来应对外患,不得不大量调动资源,加剧了内部的负担。
面对内忧外患与治理困境,宋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
首先,朝廷加强了对朝内腐败现象的打击,加大了监察力度,加强了法律执行力度,力图恢复社会的公平正义。
南宋县级财政困境成因及影响新论
南宋县级财政困境成因及影响新论柯稀云(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南宋时期县级财政独立性增强,但也出现了严重的困境。
面对财政困境,县官们常常陷入“病官”与“病民”的两难,而州县之间、朝廷与州县之间也不同程度上存在不相“通融”的现象。
究其原因,南宋县级财政在支出上远大于收入,同时数目字管理混乱又带来了赋税“有名无实之额”难以消除,赋税逃匿现象也比较突出,造成了县一级政权运作举步维艰、基层政治空心化严重、地方社会秩序日渐失范,并进一步加剧了国家与地方之间利益分配失衡。
关键词:南宋;县级;财政;困境;成因古往今来,县级财政收入直接决定着国家可支配财力,成为构成国家财富的基石。
研究县政,就不能不对维系县级政权运转的经济基础—县级财政做出深入解读,这也是本文研究知古鉴今、以史资政的初衷所在。
南宋一代(1127—1279 年)在传统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近年来,围绕“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的讨论议论纷纭,相关议题已呈愈辩愈明之势a,本文囿于篇幅,暂且不表。
本文选择南宋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考察赵宋立国已历一百余载,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产生了哪些新问题,人们又是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以县级财政问题为例,南宋时期,已经普遍出—————————————a具体可参考李华瑞:《唐宋史研究应当翻过这一页—从多视角看“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古代文明》2018年第1期,第 14—37 页。
56宋史研究论丛·第 27 辑现了“县计”“邑计”这类专业财政用语,这在北宋尚不为多见。
南宋时期县邑财政独立性增强,推动了县一级政府逐渐成为事实上独立的财政核算单位。
关于这一认识,学界已有定论a,本文亦不再过多展开。
宋史学界对财政史尤其是地方财政史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
漆侠《宋代经济史》、汪圣铎《两宋财政史》、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黄纯艳《宋代财政史》等一批学术专著对宋代财政问题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
宋朝财政危机与地方行政关系研究基于人户逃移政策的执…
宋朝财政危机与地方行政关系研究基于人户逃移政策的执…前言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被人们称为“中兴之世”。
然而,宋朝中期的财政危机和地方行政关系问题一直是历史学家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宋朝财政危机、地方行政关系以及人户逃移政策对这些问题的影响和作用。
宋朝财政危机财政危机是一个朝代必须直面的问题。
宋朝也不例外。
宋朝的财政危机主要是由于战争和军费开支导致的。
在宋朝时期,一些外族不断入侵中国。
为了保卫国家的领土,朝廷需要提供大量的军费。
加强军备支出防范外敌对宋朝的扰乱是不得不做的决策。
同时,为了扩大统治领土,朝廷还需要不断开发新的土地。
这也需要大量的资金。
宋朝财政危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官员们不断加薪导致的。
官员们往往能够从自己的职位中获取不少的利益。
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当官员,朝廷开始增加薪水,但这导致政府支出的剧增,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充。
面对财政危机,宋朝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措施就是增加税收。
朝廷增加了对土地、商业、个人等各方面的税收。
这一措施虽然点面广,但实际效果欠佳。
由于税收太重,民不聊生,导致了经济的萎缩。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发行纸币等措施,但这些措施也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地方行政关系宋朝时期,地方政府的作用日益重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对统治的需要不断增加,地方政府的权力也不断扩大。
地方政府开始成为朝廷统治的一条重要途径。
地方官员负责监督地方经济和管理地方事务。
宋朝政府对地方行政体制的严格管控也加大了地方政府的作用。
朝廷开始派遣中央官员到地方调查治安和开展统治活动。
经济危机加剧了地方与中央之间的矛盾。
朝廷不得不调整地方行政关系,以解决既需要对地方政府采取一定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的问题,又需要让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自治和发展空间,以维护朝廷在地方的统治。
就地方自治区域划分来说,宋朝实行了。
宋代逃户若干问题研究
III
Abstract
Tuyuhun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inorities in the northwest part of ancient China. The Tuyuhun Kingdom existed such a long tim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experienced many dynasties, which complicate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urrounding nations. In this paper, we will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yuhun and the Central Plains, the Tubo Regim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宋代逃户若干问题研究
作者:张东琳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引用本文格式:张东琳宋代逃户若干问题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3
烟台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吐谷浑民族关系探析姓名:刘楠楠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专门史
本人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和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全面分析,系统梳理和探讨吐谷浑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以期在有关问题上能有新的突破。由于笔者理论水平和学识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吐谷浑政权概述
吐谷浑是魏晋至隋唐时期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政权林立,民族关系复杂,吐谷浑政权的存在发展对当时西北地区与中原地区主要政权的民族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隋唐两代,吐谷浑政权逐渐衰落,但仍与中央王朝仍然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吐谷浑国最终被吐蕃所灭。本文通过论述吐谷浑政权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以及原因、影响来探讨与之社会形态、地缘相近的少数民族的发展规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吐谷浑的基本情况。
论北宋后期社会危机对宋代人口政策导向的影响
论北宋后期社会危机对宋代人口政策导向的影响作者:刘世龙杜鹏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02期摘要北宋后期的社会问题十分严重, 已经呈现一派危机。
战争对宋代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破坏极大,人口的正常增长也一再受到严重的影响。
另外,丁赋负担的沉重,也给宋代社会劳动力更新和人口增长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人口数量的多少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兵源、徭役及财政收入的,因此,宋政府一直有促进人口增长的政策出台。
但在过大的生存压力面前,宋人自觉选择节育行为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这些政策在实施起来十分困难。
关键词北宋后期社会危机人口政策导向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识码:ADiscussion of the Influence of Late Song DynastySocial Crisis on Song Population PolicyLIU Shilong, DU Peng(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AbstractIn late Song dynasty social question is extremely serious, and it has become a crisis. War damaged the normal life and production order in Song dynasty seriously. The population growth is also threatened. In addition, the heavy taxes have also affected the birth of the people. Population quantity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army and finance income. Therefore, Song government had been trying to promote population growth. But in excessive survival pressure, people in Song dynasty choose birth control behavior consciously. Therefore,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implement the population policy.Key wordslate Song dynasty; social crisis; population; policy guidance北宋后期外迫于边疆异族时时侵扰的压力,内受民生凋敝、农民起义的打击,已经呈现一派危机。
宋朝逃田产权制度与地方政府管理职能变迁
文 史 哲JO U RN AL O F L IT ERAT U RE,HIST O RY AN D PHI LOSOPHY 2005年第1期(总第286期)No.1,2005(Serial No.286)宋朝逃田产权制度与地方政府管理职能变迁陈明光(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比起唐朝五代,宋朝逃田产权制度变迁的特点,一是更加法制化,制定了“逃田法”、“远年无案籍逃田法”、逃田“请佃法”之类的专项法规;经常以诏敕的形式对这些“常法”作临时调整;官府在处理逃田产权时,更加注重以法律文书或者官府文书为据。
二是制度更加细化,对逃亡原因不同的逃户的土地所有权的保留期限、复业后的收益权等作出不同规定。
三是制定和调整政策时的财政考虑更加突出,更多地采用田赋减免措施,调整逃田收益权在官民之间的分配。
四是南宋进一步加强对“请射”或“权佃”逃田者的权益保护。
同时,中央对地方政府实施逃田产权制度的职责规定更加明确。
但是,受地方官员考课制度的影响,加上南宋以来财政困难加剧,地方官员上供财赋的压力增大,地方政府在处理逃田产权中存在着申逃不实和非法赋敛等诸多弊端,大大削弱了逃田产权制度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宋朝;逃田;产权制度;地方政府;管理职能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5)01-0048-08 学术界关于产权概念有几种侧重点不同的表述。
本文赞同这样的表述:“产权即财产权,是法权的一种,即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是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索取权、继承权等在内的权利束,这些权利既可以统一,又可以分离;同时,产权又是一种社会激励的约束机制,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1](P50)借助这一产权概念,我曾对唐五代逃田产权制度变迁与地方政府管理职能问题作过探讨,初步得出几点结论:“第一,为招诱逃户重新回到原籍复业,政府始终实行在一定期限之内保留其土地所有权乃至增加其收益权的政策。
宋代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法律制度也较为完善。
然而,在宋神宗时期,由于国家财政困难,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宋神宗采纳了王安石的变法建议,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青苗法”便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以“青苗法”的实施为案例,分析宋代法律在实施过程中的争议与问题。
二、案例分析1. 青苗法的背景宋神宗时期,由于战争、灾害等因素,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百姓生活困苦。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王安石提出了“青苗法”。
该法规定,每年春季和秋季,政府向农民发放贷款,利率较低,以帮助农民度过春荒和秋收。
同时,政府还规定,农民必须在当年秋季归还贷款,并支付一定的利息。
2. 青苗法的实施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方面,由于政府贷款利率较低,许多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贷款,往往虚报产量,导致政府贷款数额过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完成贷款回收任务,往往采取强制手段,导致农民负担加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3. 青苗法的争议(1)争议一:青苗法是否加重了农民负担?支持者认为,青苗法降低了农民的贷款利率,有助于缓解农民的负担。
反对者则认为,政府强制回收贷款,导致农民负担加重,尤其是对于那些无法按时还款的农民,更是雪上加霜。
(2)争议二:青苗法是否促进了农业生产?支持者认为,青苗法有助于农民解决生产资金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反对者则认为,青苗法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导致农业生产秩序混乱,反而影响了农业生产。
(3)争议三:青苗法是否有利于国家财政?支持者认为,青苗法有助于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困难。
反对者则认为,青苗法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回收任务,往往采取强制手段,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不利于国家财政的稳定。
三、结论青苗法在宋代实施过程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财政困难,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一方面,青苗法降低了农民的贷款利率,有助于缓解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过度干预,导致农民负担加重,社会矛盾加剧。
宋朝的税收与财政政策
宋朝的税收与财政政策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其税收与财政政策在当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宋朝的税收制度、财政政策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展开探讨。
一、宋朝的税收制度宋朝经历了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其税收制度有所不同。
北宋时期,税收主要包括田赋、户赋、商业税和附加税等。
田赋是最重要的一项税收,按照土地的产量划定赋税标准,然后由农民按照一定比例缴纳。
户赋是基于人口负担的税种,以户为单位征收。
商业税则是对商人的商品交易进行征税,附加税则是对于一些特定商品或行业额外征收的税款。
南宋时期,税制相对北宋有所改革,主要税种为地税和门税。
地税是对土地征收的赋税,按照土地的质量、产量和种类等进行分类,然后对土地征收相应的地租。
门税则是对商业和手工业者经营活动征税的一种税种。
二、宋朝的财政政策税收对于一个国家的财政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宋朝也非常注重财政管理。
宋朝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严谨的财务管理、强调财政收支平衡及改善税制等方面。
首先,宋朝实行了严谨的财务管理。
严格的财务制度包括公廨制度、仓储制度、账务制度等,将国家财务收支的各项细节纳入监管范畴,确保国家财务的透明公正。
其次,宋朝注重财政收支的平衡。
通过调整税收制度,不断增加财政收入,并且合理控制开支,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这种平衡的财政政策为宋朝提供了强大的财政支撑,使其能够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不俗的成就。
最后,宋朝不断改善税制,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
在税制改革方面,宋朝不断试行新的政策,以提高税收征收效率,同时减轻农民的负担。
例如,在北宋时期,先后实行了免粮法、免田法等,减轻了农民的税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南宋时期,继续进行税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三、税收与财政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宋朝的税收与财政政策在促进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合理的税收制度有助于提高财政收入。
宋代地方治理的诸问题思考
宋代地方治理的诸问题思考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地方治理非常重要的时期之一。
在宋代,地方治理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宋代地方治理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首先,宋代地方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官员的任命和选拔。
在宋代,官员的选拔和任命主要是通过科举制度来实现的。
然而,科举制度存在许多弊端,例如考试内容单一、考试难度过高等问题,这导致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无法得到应有的机会。
同时,科举制度也容易导致官员腐败和贪污现象的发生。
因此,在宋代地方治理中,如何选拔和任命官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宋代地方治理中还存在着农民起义和民间团体活动频繁的问题。
在宋代,由于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农民起义屡屡发生。
同时,民间团体活动也频繁出现,这些团体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和影响力。
因此,在宋代地方治理中,如何解决农民起义和民间团体活动频繁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第三,宋代地方治理中还存在着税收和财政管理方面的问题。
在宋代,政府对民间财产征收税收非常严格,这导致了许多民间财产流失。
同时,政府在财政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财政收支不平衡、财政预算不合理等问题。
因此,在宋代地方治理中,如何合理管理税收和财政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宋代地方治理中还存在着对外关系和国防安全方面的问题。
在宋代,由于外族侵扰和海盗活动频繁,国防安全问题成为了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同时,对外关系也需要得到合理处理,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
因此,在宋代地方治理中,如何处理对外关系和国防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总之,宋代地方治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当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今天我们回顾宋代地方治理时,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更好地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
宋朝的内忧外患与政治变革
宋朝的内忧外患与政治变革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一个充满了内忧外患的时期。
虽然宋朝在文化艺术、科技发展等方面有着辉煌的成就,但其政治面貌却饱受动荡和变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宋朝面临的内外挑战以及政治变革的原因与影响。
一、内忧的因素1. 官僚制度的腐败:宋朝官僚制度长期存在腐败问题。
官员贪污受贿、权钱交易,导致政府财政困难,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秩序岌岌可危。
2. 经济困境:宋朝重商轻农,导致农民负重税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潮起潮落。
同时,民间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大社会矛盾。
3. 安南(越南)的失陷:安南一度是宋朝的附庸国,但在宋徽宗时期,因内忧外患,安南失陷于南方山蛮,给宋朝在南方边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二、外患的挑战1. 北方的辽、金侵袭:宋朝北方边境多次遭辽、金侵袭,使国家资源被消耗殆尽,国力大幅度削弱。
2. 西北方的西夏侵扰:西夏以西北边疆地区为活动据点,频繁侵扰宋朝边境,对宋朝北方的经济和安全构成了威胁。
3. 南方方向的南宋和亡国之战:宋室南下后的南宋面临金朝的长期围剿,最终于绍兴二年(1132年)面临灭亡的危机。
三、政治变革的尝试与影响1. 宋太祖的政治改革:宋太祖赵匡胤在继位后实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设立法场、整顿官员、加强土地管理、改革刑政等措施。
这些改革试图恢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但由于内外因素太过复杂,成效有限。
2.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宋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主张以变法来跟人民改革官员制度、财政制度、军事制度等。
王安石变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反对派的强烈抵制以及运作不当等原因,最终变法失败。
3. 高宗时期的铩羽之矣:宋高宗继位后,面临败亡的局面。
他曾努力推行各项改革,但由于自身的缺陷和反对势力的阻挠,改革无果而终,最终南宋灭亡。
面对内忧外患,宋朝尝试了多种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改革制度。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和其他各种因素的限制,这些改革都无法彻底解决宋朝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宋朝的覆灭。
【论文精品】宋朝财政危机与地方行政关系研究基于人户逃移政策的执行分析
【论文精品】宋朝财政危机与地方行政关系研究基于人户逃移政策的执行分析宋朝财政危机与地方行政关系研究基于人户逃移政策的执行分析==================================================================== ==[论文关键词】财政危机地方政府人户逃移政策[论文摘要】通过分析宋朝地方政府执行人户逃移政策的情况,认为宋朝日益加重的财政危机直接影响了宋朝中央与地方财政的调配体制和地方官员的考课标准,使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人户逃移政策时受到影响。
由于更多地考虑赋税上供和本级地方财政的需要。
因此造成了实际执行情况与政策制定初衷相背离,出现了诸多弊端,降低了行政效率。
一、引言人户逃移,主要是指拥有一定田产并承担国家赋役的著藉人户流离逃亡他乡。
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历朝普遍存在,汉唐以后尤为突出,如汉代的流民、唐代的逃户、宋代的人户逃移、明代的流民等。
中国古代农民安土重迁,他们凡之所以抛弃田产、背井离乡,其缘由历代大同小异,大体不出西汉鲍宣的“民有七亡”之说,从而形成了政府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
中国古代历朝政府都采取相应的政治、经济政策试图对人户逃移加以控制,但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形势,取得的成效也有所不同。
对于人户逃移的政策控制,宋朝政府在汉唐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就荒政而言,宋朝的灾前预防、灾后救济与安置措施已相当完善。
从实践情况来看也是富有成效的,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控制。
因此,“两宋两三百年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颇富成效的社会救济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宋朝政府在政策上对财赋较为重视,无论是芳生人户逃移之前的灾伤娠济、赋税倚阁镯免,还是协户逃移之后的“申逃”、招诱逃移归业、招佃逃田、翅田拘籍系官经营等措施,都充分体现了朝廷在人广逃移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对财政支出与赋税损益的老虑。
而且,基于时局与财政形势的变化,中央政府又人户逃移的控制措施不断进行调整,日趋细化和失善。
中国经济史-论文-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
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寅格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宋之世。
”宋朝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一个时代。
而所谓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活动及其形成的分配关系。
宋朝的财政问题,特别是其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探究。
本文旨在对两宋的财政收支与其平衡问题进行初步的论述和探讨,大致从两宋财政的整体概貌、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收支平衡等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宋朝的财政概况宋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封建王朝之一,经济和赋税制度都较前朝有了很大的发展。
宋朝的军事力量虽弱小,但民间的财富却不亚于中国历史上任何盛世。
然至宋朝中后期,地方税制混乱,“古有剥削之法,本朝皆备”。
与此同时,地方财政却日益困窘,乃至成为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探讨宋朝的财政概况,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是财政机构。
两宋的财政机构包括中央计司(三司、户部) 及其它相关机构,如司农寺等,以及地方财政机构,如漕司与州军机构等。
二是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包括田赋、代役钱、人丁税、禁榷制度、工商税等、杂税、以及介于市场经营与赋税之间的科率与和买和籴等。
三是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包括军费、官吏禀给、皇室开支、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其它行政开支,如祭祀、工程、赈济等。
此外,还应包括与国家财政运作密切相关、并常常作为国家财政重要收入项目的货币制度的方面。
宋朝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其财政状况的变化过程,可将之简单归为以下几个阶段:1.立国之初与全盛时期纵观古代财政发展史,不难发现,宋代在财政管理制度上高度集权。
而从北宋初年开始,这种制度就奠定了其基础。
由于唐代、五代藩镇割据,宋代从立国之初便加强了中央集权——特别是财权。
表现有:财权集中于中央,中央财权集中于三司;宋朝皇帝亲自参与重要财政制度的制定并经常过问财计盈亏等。
而从这一时期的财政收支状况看,宋初至真宗时期,很少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仁宗、英宗时期,入不敷出的情况较多。
宋朝的财政与税收制度财政的掌控与挑战
宋朝的财政与税收制度财政的掌控与挑战宋朝的财政与税收制度:财政的掌控与挑战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其财政与税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探讨宋朝财政的掌控与挑战,从税收制度、财政管理以及财政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税收制度宋朝实行着相对复杂的税收制度,主要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主要包括田赋、户赋、身丁赋等,而间接税则包括商税、专利税等。
其中,田赋占据了主要地位,是宋朝最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
田赋根据田地的种植面积和丰收情况进行征收,尽量保证农民的生产能力不受过度压榨。
此外,商税也是宋朝的另一项重要税收,通过对商业交易征收一定比例的税费来强化财政实力。
二、财政管理宋朝财政管理相对完善,实行了专门的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税收政策、征收和管理财政收入,并进行财政预算和支出的监督。
同时,财政部门还着力开发潜在的财政资源,如通过开发荒地、整顿铁坛等方式来增加财政收入。
此外,宋朝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法规和制度,如《均输法》、《东京均输法》等,以确保财政的稳定和合理运行。
三、财政挑战然而,宋朝的财政体制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首先,田赋作为主要税收,对农民的压力较大,往往导致一些地方发生农民起义和税收抵抗。
其次,帝国的扩张使得军事开支不断增加,财政压力日益加大。
特别是南宋时期,面临金国的入侵,需要大量财政支出来维持战争,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困境。
另外,货币贬值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等原因,宋朝的货币价值不断下降,对经济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财政挑战,宋朝采取了一些措施。
首先,加强了对官员的财务监管,防止贪污和浪费,提高财政收入的透明度。
其次,加大了对商业和手工业的扶持力度,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来源。
此外,还通过改革税制、减少赋税负担等方式来减轻农民的负担,提高社会的稳定性。
总之,宋朝的财政与税收制度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合理性。
通过丰富多样的税收制度和相对完善的财政管理,宋朝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财政收入。
唐宋逃户与社会流动关系研究
流动。社会流动是每个社会所固有的属性, 任何社会都存在
社 会流动现象。
太祖建隆元 年 (6 年 ) 即从 “ 司请 , 诸道所 具 版簿 之 90 , 有 据
中国古代是一个 以农业立 国的传 统社会 , 土地和农 民构
成 了封建 国家统治 的基础 。对农 民严 加管制 , 将他们 固着 在 土地上 , 编户齐 民” 成 为历代 统治者 的治 国方略 。通 过 即“ ,
可见无论是在唐后期五代时期还是在细究上述举措虽有李峤垂恩德以抚之对于逃户宋代封建王朝招引逃户归籍的政策倾向主要还是在一定赈其乏少助其营造虽有阙赋悬徭背军离镇亦皆舍而不的年限内保留对逃田的所有权作为激励只是在不同时期2卷八五面临具体情况在时限上做一定的调整来兼顾各方利益以问但是如须百日自首过期不首即加检括谪15卷二一二避免最后造成朝廷人税两空的不利结果
数, 升降天下县望。……仍请三年一责户 1之籍, 3 别定升 降” 一 诏令:诸州版籍、 , “ 户帖、 户钞, 委本州判官、 录事掌
之, 旧无者创 造。始令 诸州岁所 奏户帐 , 其丁 口: 夫二十为 男 丁, 六十为 老。女 1不 须 通勘。 口 眷 于 民数 丁 1 进行 注 2 1 ” 1 对 3 册 入籍。
社会流动 , 在社会学 中通常被定义 为社会个 体与群体 的 社会地位或位 置的变化 。确 切地说 , 具有 两重 含义 : 是 它 一 社会性的流动 , 表现为社会群体或社会 阶层 的纵 向或 横向的 流动 ; 一是地域性 的流动 , 表现 为社 会个 体与群 体的空 间变
化。人们改变 自己社会地位 的流 动称 为垂 直流动 , 通常只 而
关键 词 : 宋 时期 ; 户 ; 会 流 动 ; 系 唐 逃 社 关
中图分类号 :2 K4
宋朝迁移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法律制度在社会管理、国家治理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关于迁移的法律规定,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宋朝迁移法律规定的内容,以期对宋代社会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宋朝迁移法律规定概述宋朝迁移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迁移原因、迁移程序、迁移管理、迁移限制等。
以下将分别进行阐述。
三、迁移原因1. 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导致人们生活无以为继,不得不迁移至他地。
2. 社会矛盾:如战争、政变、家族矛盾等社会矛盾导致人们生活不安,不得不迁移。
3. 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选择迁移。
4. 官方调动:政府为了加强地方治理,对官员进行调动,导致官员及其家属迁移。
四、迁移程序1. 申请:迁移者需向所在地官府提出迁移申请,并说明迁移原因。
2. 审批:官府对迁移申请进行审核,符合迁移条件的予以批准。
3. 准备:迁移者根据官府要求,准备迁移所需的物资和证件。
4. 迁移:迁移者按照官府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迁移。
五、迁移管理1. 官府管理:官府负责对迁移过程进行管理,确保迁移顺利进行。
2. 迁移路线:官府规定迁移路线,防止迁移者走错路线。
3. 迁移时间:官府规定迁移时间,确保迁移者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4. 迁移费用:官府对迁移费用进行补贴,减轻迁移者负担。
六、迁移限制1. 迁移范围:迁移者需在官府规定的范围内迁移,不得擅自越界。
2. 迁移次数:迁移者每年只能迁移一次,防止过度迁移。
3. 迁移时间:迁移者需在官府规定的时间内迁移,不得延误。
4. 迁移证件:迁移者需携带官府颁发的迁移证件,以备查验。
七、宋代迁移法律规定特点1. 重视社会稳定:宋代迁移法律规定强调维护社会稳定,防止因迁移引发的社会动荡。
2. 官府主导:迁移过程由官府主导,确保迁移有序进行。
3. 费用补贴:官府对迁移费用进行补贴,减轻迁移者负担。
宋朝逃田产权制度与地方政府管理职能变迁
宋朝逃田产权制度与地方政府管理职能变迁陈明光【期刊名称】《文史哲》【年(卷),期】2005(000)001【摘要】比起唐朝五代,宋朝逃田产权制度变迁的特点,一是更加法制化,制定了"逃田法"、"远年无案籍逃田法"、逃田"请佃法"之类的专项法规;经常以诏敕的形式对这些"常法"作临时调整;官府在处理逃田产权时,更加注重以法律文书或者官府文书为据.二是制度更加细化,对逃亡原因不同的逃户的土地所有权的保留期限、复业后的收益权等作出不同规定.三是制定和调整政策时的财政考虑更加突出,更多地采用田赋减免措施,调整逃田收益权在官民之间的分配.四是南宋进一步加强对"请射"或"权佃"逃田者的权益保护.同时,中央对地方政府实施逃田产权制度的职责规定更加明确.但是,受地方官员考课制度的影响,加上南宋以来财政困难加剧,地方官员上供财赋的压力增大,地方政府在处理逃田产权中存在着申逃不实和非法赋敛等诸多弊端,大大削弱了逃田产权制度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的激励作用.【总页数】8页(P48-55)【作者】陈明光【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44【相关文献】1.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与地方性法规 [J], 时晋2.论唐五代逃田产权制度变迁 [J], 陈明光3.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以1949年-1982年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为例浅谈我国政府在制度变迁中应有的角色定位 [J], 熊杰4.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基于"两田制"实践问题的实证分析[J], 刘卫军;赵敏娟5.晚清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变迁——以重庆消防管理为视角 [J], 丁小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研究──以叶适为中心一、宋学的“实学”倾向与“践履”同“事功”之分一般说来,实学是明中叶以降三百余年的重要社会思潮。
实际上,实学自宋即伴随新儒学(即宋学)而共生演化。
理学、心学中蕴涵反空疏虚学而主张“躬行践履”的实学特色,而浙东学派讲求实利功效力倡“经世致用”之实学,开明清事功实学之先河,成为东南区域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所谓“宋学”即宋代学术,包括文、史、哲、经各学。
其结构特征主要是学派林立各有传承,又相互汲取相互交锋,兼容并蓄相斥趋同;其学术特征主要是对儒家经典及其传注的质疑,通过较为开放自主的方式重新解经,以阐发学术见解思想主张,探索义理性命宇宙生成。
表现出经世济用、规范伦理或重思辨、明义理的思想倾向,学理思路又多吸收释、道二教,因而在方法、观念、学风上有别于传统儒学。
宋代丰富多彩的思想学说和格调迥异趋同的观点主张,汇集而成精神文化发展的五彩长河,蕴积而为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发展的又一高峰。
继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之后,宋学蓬起,自“宋初三先生”、李觏、范仲淹、欧阳修、周敦颐、邵雍、张载、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程颐、程颢到张轼、朱熹、陆九渊、吕祖谦、陈亮、叶适等思想家,人才济济,学派林立,各臻其妙,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兴起于北宋集成于南宋的理学。
自周敦颐、张载、二程,发展到南宋的朱熹、陆九渊,建构了理学发展的流脉体系,至元明而流变赓续,入清渐趋衰微。
理学融汇儒、释、道三教,结合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儒学思辨化、哲理化,并发展了儒家学说的道德伦理,成为中国帝政时代后期社会秩序意识形态的核心,和士林学术思想与思维定式的规范。
实学与理学共生而又对立于理学。
明代实学家崔铣说:“宋之四子造诣精矣,皆实学矣。
”(《洹词》卷10)“宋之四子”即周敦颐、程颐、张载、邵雍。
清代实学家章学诚也称赞朱子学是“性命、事功、学问、文章合而为一”,认为其后学“皆承朱子而务为实学”。
(《文史通义》卷3 《朱陆》)但“实学”一词在宋以前就有,如东汉王充《论衡·非韩篇》说:“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说,贪官尊荣,故不足贵。
”《全齐文》卷26《释玄光》有“圣贤功绩,何莫由斯。
实学者之渊海,生民之日月”(收入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 册)。
唐代道宣撰《续高僧传》卷13 《释道岳》“毗昙成实学知非好,摄大乘论诚乃清微。
”《旧唐书》卷119 《杨绾传》引其论贡举之弊的奏疏中有“人伦一变,既归实学,当识大猷”。
至宋,伴随着理学的兴起“实学”的概念被更多地运用,如《河南程氏遗书》卷一记载程颐说:“治经,实学也。
……如国家有九经及历代圣人之迹,莫非实学也。
”他强调“穷经将以致用也。
”(同上,卷4 )朱熹《中庸章句》的《题解》开篇讲程子释《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他批评“近世学者不知圣门实学之根本次第,而溺于老、佛之说,无致知之功,无力行之实”(《朱文公文集》卷46)。
他认为“今学问流而为禅,上蔡(指谢良佐)为之首,今人自无实学”(《朱子语类》卷5)“一味说入虚谈最为惑人,然亦但能谩得无学底人,若是有实学人,如何被他谩才说悟,便不是学问。
”(《朱子语类》卷121 )“大抵今日之弊,务讲学者多阙于践履,……殊不知因践履之实,以致讲学之功,使所知益明,则所守日用。
”(《朱文公文集》卷46)他指出:“只是无志,以举业为妨实学”,提出“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朱子语类》卷13)可见朱子是十分强调实学的。
其他宋学者也大多倡实学,如张拭说:“圣门实学,贵于践履”。
(《南轩全集·论语解》卷四)心学提倡“躬行实践”(《陆九渊集》卷6),陆九渊讲自己“平生学问惟有一实,一实则万虚皆碎。
”(《陆九渊集》卷36)其文集中有包恢在《三陆先生祠堂记》中提到“孟子之实学”(同上,卷36)“唐虞三代之实学”(同上,卷35)等说法。
宋代官方文书也用实学,如建炎元年科举诏令中有“俾谨择于考官,用精搜于实学”;庆元四年有言者叹云“天下士子,谁务实学哉!”(《文献通考》卷32《选举五》)“学校必选实有道德之人,使为学官,以来实学之士。
”(《文献通考》卷42《学校三》)应当说,儒家传统中是有经世内涵的,而无论程、朱还是陆、王,都未完全抛弃此传统,理学思想体系中也蕴涵着某些实学的因素,“所以明清时期的实学家在批评、否定理学的空谈心性的同时,对其中的某些实学思想也多加肯定和继承。
”(1) 但理学是在反对佛老的“虚无寂灭之教”与汉学“辞章记诵之学”中发展实学的,将追求人间真实的圣贤之学,和在现实生活中实践道德之学,称为实学,即日本学者所称的“追求人间真实之实学”与“道德实践之实学”,而称明末清初的实学为“经世致用之实学”。
著名实学研究者源了圆先生提出:“实学乃如具有多种侧面之巨像”,有实践、实用、实证、求实等等之学,观其与社会之关系有“经世济民、经世致用”、“利用厚生”等等之学。
“当人们不满意现存之思潮及价值观,社会价值体系发生动摇时,则有些人将支持当时价值观之学问贬为‘虚学’或‘伪学’,而将自己的学问称为‘实学’,以强调其正当性。
”(2)说到底,实学就是指实实在在的学问。
应当看到,宋明以来,理学以“新儒学”之风貌立世,今人视理学为空谈“性命义理”之虚学,而当时的理学家则恰恰认为自己的学问是反对章句训诂之空疏虚学而主张躬行践履的实学。
但这个“实”并非明清以后“实学”之“实”,而与后一意义的实学相近的事功之学也在这一时期大成气候,事功之学不仅与理学并存,而且本身就是“新儒学”的组成部分。
美国学者提出“道德伦理”与“事功伦理”之分,有“功利主义事功伦理学”和“个人德性与动机伦理学”之说,认为功利主义代表了传统儒家入世思想和政治主义取向的复兴。
(3)我认为心性修炼与社会实践都是理学的命题,理学与事功学派都师承儒家修、齐、治、平理念,涵蕴修养道德和经世致用的思想。
但事功学派以实现社会功利实效为经世致用,理学家则以追求真实学问、修养德性并付诸实践为实用;事功之学以改造外部社会并取得实利功效为宗旨,理学家则以内在的学问追求、德性涵养为本功利为末;虽都讲“务实”,经世致用与躬行践履是不同的。
这种不同寓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儒学至宋而学派分化并立(这也是自宋始可建瞻博之“学案”的缘由),经世传统向着潜沉践履和经世致用两个主要方向发展,尤其是后者对此后中国社会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很大,而这种影响对整个社会形态的演进起到重要作用。
到“天崩地析”时的明清实学,“主要分为实体实学、经世实学、质测实学、考据实学和启蒙实学。
其中经世实学是主流,其余则是支流,共同构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4) 经世致用之学(或称事功之学、经济之学等)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文化要素(5)。
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遍及社会各领域,谋求富强的需要与社会变革的要求,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二、浙东事功之学的地域经济文化特征区域史研究不能单纯依据行政区划,而应着力于地域的文化、社会、历史等特点,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性与一致性,从其系统性(时间)、联系性(空间)、特殊性(比较)、影响性(发展)等着眼;需要以科研分工细密、基本材料具备等为前提(基本材料多以行政区划为单位是区域史研究的困难)。
应当看到地域差异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客观影响,但不能完全以“地理环境决定论”来认识问题,尤其思想史,许多风格迥异的思想可能同出一地,同一地区的思想家乃至同一家庭的兄弟可能政治经济学术观点截然不同,这也是研究地域史中应当注意的。
我以为政治性制度建构与秩序性意识形态与地域的关系较为间接;而语言、习俗、民风等等则与地域有直接关系。
就区域文化类型来看,中国南北文化自古即有差异,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不同的风俗民情、士人心态、文化特征。
传说帝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即是相对于“北风”而言的。
自太史公记地域文化差异以来,历代文人学士不乏高论。
(6)南方士人聪慧、精细;北方士人憨直、阔博;南方文化明丽、纤巧、缜密、委婉、飘逸,内省、求精、温怨、柔曼、灵秀等等;北方文化豪迈、奔放、雄浑、质朴、拙括、外向、刚直、慷慨、俊肃等等,可以在习俗、性情、学风、观念、思维等若干方面,找到南北相对的许多语辞来形容或概括文化的差异,但也存在许多共性,共同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到宋代特别是南宋,南方尤其东南地区的思想文化发展,逐步取代有着厚重的历史传承的中原文化,而渐趋居于中国区域文化类型的高峰,具有改变区域文化结构中主导性文化类型的意义。
据《余干县学记》载:“古者,江南不能与中土等,宋受天命,然后七闽、二浙与江之西、东,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
”(《容斋随笔·四笔》卷5 《饶州风俗》)全祖望说:“吾乡自宋元以来,号为邹鲁。
”(《鲒琦亭集·外篇》卷16《槎湖书院记》)许多学者对中国南北文化及人才分布发展进行了研究,大抵认为:南宋前重心在黄河流域,此后趋于长江流域。
(7) 无论从物质文化的发达、制度文化的变迁,还是精神文化的领先来看,宋代的文化类型转化,奠定了自此以后中国社会文化结构的基本格局。
不少宋人具体论述了区域文化的差异及其演变,如欧阳修《论逐路取人札子》(《欧阳修全集·奏议集》卷17)分析“东南进士得多”的原因是“四方风俗异宜”,“东南之俗好文,故进士多而经学少。
西北之人尚质,故进士少而经学多。
”苏轼也说以文辞取士,“多是吴、楚、闽、蜀之人。
”(《苏东坡全集·奏议集》卷2)北人勇悍则武将多由是出。
朝廷用人方略对区域性文化的影响颇为明显,这也是区域文化发展使然。
陆游在《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中指出:“天圣以前,选用人材多取北人”,仁宗以后“公听并观,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此后南人取士更多,有“重南轻北”之说(《渭南文集》卷3)。
宋初重臣几尽北人,而至神宗朝南人为相居于主导,司马光曾说:“闽人狡险,楚人轻易。
今二相皆闽人,二参政皆楚人,必将援引乡党之士充塞朝廷,风俗何以更得淳厚?”(《三朝名臣言行录》卷7)到南宋,吴潜说:“公卿将相,大抵多江、浙、闽、蜀之人。
”(《许国公奏议》卷1)就学风而言,陈造说:“昔人论南北学异,古今几不可易。
……南北巧拙甚霄壤也。
”(《江湖长翁集》卷23)朱熹批评“江西士风,好为奇论,耻与人同,每立异以求胜。
”(《朱子语类》卷124)晁说之作《南北之学》提出南北学风不同古人,屡屡讲到大抵自魏晋以来如此“师先儒者,北方之学也;主新说者,南方之学也。
”(《景迂生集》卷13)宋代南方文化在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均有大的发展,代表着有生命力的发展趋向。
经济发达提供了文化兴盛的物质条件,科举入仕为南方士人实现政治抱负、改变旧俗与文化革新开辟了道路,促进了区域经济文化结构的转换和制度变迁,奠定了此后社会发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