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学概论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自考汉字学概论重点知识(山西)

自考汉字学概论重点知识(山西)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字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目录第零章导论汉字学及其演进 (2)第一章汉字的起源 (2)第二章汉字的演变 (3)第三章汉字的结构 (4)第四章汉字的变异 (5)第零章导论汉字学及其演进第一章汉字的起源契文字的事情。

八卦说★★为什么不能说汉字起源于八卦。

(简答题)八卦的封爻与数有关,但八卦只不过是三个奇数或偶数的排列符号,与汉字的起源是没有关系的。

汉字中确有个别文字采用了原始八卦符号作为构字偏旁,但决不能因此认为汉字起源于八卦,因为八卦与汉字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符号系统。

第二章汉字的演变请简述汉隶与篆书相比的变化。

(简答题)以东汉八分书为代表的成熟的隶书(汉隶)与篆书相比,具有两方面的变化。

首先是书写风格的变化,其次是部分文字结构的变化。

从书写风格方面看,篆书的行笔是均匀的,而隶书笔画有粗有细,提顿明显,末笔往往捺得很重,笔道极粗肥而长。

同时,隶书还改变了篆书的笔顺,把圆转的笔画改成平的或折转的笔画,也由此将原先的一笔分解成若干笔。

隶书讲究笔画结构的匀称平稳,因此,许多在篆书中原本相同的偏旁,隶变后由于所处部位的不同而写成不同的形体。

隶变过程中,许多形体由于简省、合并、讹变等,以致破坏了原先的结构。

八分书★★八分书(名词解释)以东汉的碑刻文字为代表的隶书字体,结构平整,布局稳重匀称,笔画带有明显的“蚕头雁尾”的作风。

这种字体旧称“八分书”(或简称为“分书”),又称为“汉隶”。

古隶★★古隶(名词解释)古隶指不成熟的隶书。

古隶在战国晚期的秦文字中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篆书是正体文字,由于文牍繁多,书写者为了方便,往往将篆文圆转笔画改为方折笔画,有时还略加省改,已略具隶书的风味。

第三章汉字的结构转注★转注(名词解释)所谓转注,就是将一类字统一在一个部首字之下,在同一部首的字中,两字意义相同,可以互相接受对方的解释,考老二字就是这样的字。

形声概述★★★★请说明学习形声字的注意事项。

(论述题)(1)形声字一般是由一个声旁、一个形旁组合而成,因而它必定是合体字。

汉字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汉字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汉字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A. 商代甲骨文B. 周代金文C. 秦代小篆D. 汉代隶书答案:A2. 下列汉字中,属于象形字的是:A. 山B. 马C. 河D. 书答案:A3. 汉字的造字方法中,“指事”是指:A. 用具体形象表示抽象概念B. 用抽象符号表示具体事物C. 用简单符号表示复杂事物D. 用具体事物表示抽象概念答案:A4. “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的是:A. 形声B. 会意C. 指事D. 假借答案:A5. 汉字的演变过程中,从甲骨文到金文的转变主要发生在:A. 商代B. 周代C. 秦代D. 汉代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字的六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2. 甲骨文是商代用于占卜的______文字。

答案:刻写3. 汉字的笔画中,横画的名称是______。

答案:一4. 汉字的结构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独体字、合体字、复合字5. 汉字的部首是用来______汉字的。

答案:分类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汉字的演变过程。

答案:汉字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阶段。

2. 什么是假借字?答案:假借字是指借用已有的字来表示另一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字。

3. 汉字的笔画有哪些?答案:汉字的笔画包括横、竖、撇、捺、折、点、提等。

4. 汉字的部首有哪些作用?答案:汉字的部首有助于汉字的分类、记忆和检索。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汉字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书写和交流的工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

2. 论述汉字的造字方法及其特点。

答案: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01103050詹鄞鑫-汉字学概论教学大纲

01103050詹鄞鑫-汉字学概论教学大纲

汉字学概论课程名称:汉字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Chinese Script)一、课程目的、任务:汉字学也称为文字学,是汉语言文字学的分支学科。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文字之一。

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必须掌握汉字的日常运用,而且有必要具备一定的有关汉字学的理论和知识。

这不仅有助于正确运用汉字,而且有助于提高汉语古文献的阅读能力,了解汉字的历史以及有关的历史文化,提高语言文字修养。

二、课程内容:该课主要处理以下几块的内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汉字的结构;汉字的字义;文献中的用字。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本课程将教师系统介绍知识体系、通过每章设立思考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启发新知,通过课后练习和考试巩固所学内容这几部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上获取和思维锻炼上都有提高。

该课并不是一门单纯的知识传授课,而是将学术界最新的成果和教师最新的思考放进去,力求每一次课都有新内容。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汉字说略》,詹鄞鑫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

《古代汉语》教材,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81年;参阅该书第一册通论(四)、(五)、(六),第二册附录一《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附录二《汉字部首举例》。

《古代汉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编教材),郭锡良、李玲璞主编,语文出版社,1992年修订版。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讨论交流:20% 课外作业:20% 期末考试:60%六、教授大纲绪论第一章汉字的性质第二章汉字的起源第三章汉字的演变第一~三节商周战国文字第四节秦汉文字第五节隶变第四章汉字的结构第一节传统六书理论及其修正第二~三节表意字第四节形声字(上)深层结构第五节形声字(下)表层结构变体字汉字学概论第五章汉字的意义第一节汉语词汇系统与汉字系统第二节本义与基本义第三节引申义、假借义第六章汉字的形音义关系第一节同源字第二节假借字与古今字第三节异体字与繁简字第七章汉字规范化问题考试七、教学时数分配:。

自考“汉字学概论”复习资料(2)

自考“汉字学概论”复习资料(2)

自考“汉字学概论”复习资料(2)自考“汉字学概论”复习资料(2)汉字学概论复习资料(五):名词术语文字:记录和传播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能的文化工具意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

音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

记号:在意义上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

孤离性:文字作为语言的书写形式,不可能把语言所传达的所有信息都记录下来,因而是语言的不完全信息。

对此做出相应补偿的是,文字可以不按句而按词或语素出现,可以脱离一定的上下文和语境孤立地出现。

文字的这种特点被称为“孤离性”。

六书:讲的是用汉字记录汉语的6种表词法。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小篆字系,为六书做出了明确的界说。

6种表词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隶变:隶书和小篆相比,具有质的变化。

隶书一方面通过变圆为方、变曲为直、调整省减线条结构等方法把小篆的线条变成了不同形态的笔画;另一方面通过同化、分化、简化、另构一体、改变偏旁部首的写法等方法打散、调整了小篆的字形结构。

隶变全面调整了汉字的构形,消除了古文字中遗留的象形因素,在符号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隶变把小篆圆转不断的线条变成点、横、竖、撇、捺等笔画,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全部丧失了。

拼音三原则(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有许多优点,它采用的是拉丁字母,是音素字母,是用来拼写汉语口语的。

这3个特点又称“拼音三原则”。

现代汉字:指的就是记录现代汉语的汉字。

现代汉字是经过改革、经过整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的用字。

具体的说,现代汉字是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 3500个字为基础的,以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7000个字为主体的,并且包括将来经过整理后颁布的姓名专用字、地名专用字、译音专用字、科技专用字、行业专业字在内的记录现代汉语的全部汉字。

识繁写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简化字简便易学,可以减轻学生学习汉字的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是有益的。

汉语言文字学复习提纲

汉语言文字学复习提纲

汉语言文字学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古代汉语》一、古代汉语复习提纲上册第一单元文选重点篇目:《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蜗补天》《螟蜥》《巫山、巫峡》《岳阳楼记》其他的篇目略做了解重点: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意和引申义词义分析举例熟记字的古义、引申义、例子文选重点篇目:《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塞之战》《晏婴论季世》《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孙膑》《韩信破赵之战》《张骞传》《华佗传》古代汉语常识重点:词类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古代汉语的词序: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副词;代词;介词;语气词和词头词尾词义分析举例:词的本义要熟记第二单元文选重点篇目:《谏逐客书》《论贵粟蔬》《报任安书》《出师表》《答李翊书》《封建论》《神灭论》《原臣》第三单元古代汉语常识重点:古代的历法,古汉语常用工具书词义分析举例熟记字的古义、引申义、例子下册第四单元文选重点篇目:《季氏将伐颛臾》《逍遥游》《齐桓晋文之事》《许行》古代汉语常识重点:古书的注解词义分析举例:词的本义要熟记第五单元古代汉语常识重点: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二、模拟试题《古代汉语》(一)(50分)一、单项选择(10分,每小题1分)①下列各组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鱼、末B.牧、逐C.江、莫D.上、须②“汤”的本意是()A.专指温泉B.煮东西的汁液C.热水D.中药的剂型③“报”的本意是()A.告诉B.报恩C报仇 D.判决罪人④下列个组字,共为异体字的一组是()A.凭懑B.蚤早C.娶圣D.酷沽⑤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A.响:回声一声音B.色:脸色一颜色C.狱:案件一监狱D坟:土堆一坟墓⑥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是:()A.南阳刘子骥,高尚土也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D.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⑦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为使动用法的是()A.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B.晋侯饮赵盾酒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D.范增数目项王⑧下列句中的“而”字表示顺接关系的意思的是(A.水浅而舟大也B.子产而死,谁其嗣之?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354汉语基础(初试统考大纲)

354汉语基础(初试统考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汉语基础考试科目代码:[354] 一、考试性质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汉语基础考试内容由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三部分组成。

(一)现代汉语部分第1章绪论一、什么是现代汉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三、现代汉语的方言四、现代汉语的特点五、现代汉语规范化六、推广普通话第2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二、语音单位三、记音符号第二节辅音与声母一、辅音的发音二、声母的发音三、声母辨正第三节元音与韵母一、元音的发音二、韵母的发音四、韵母辨正第四节声调一、什么是声调二、调值和调类三、普通话的声调第五节音节一、音节的结构二、拼音三、音节的拼写规则第六节音变一、变调二、轻声三、儿化四、语气词“啊”的音变第七节音位一、音位简说二、普通话音位第八节朗读和语调一、朗读二、语调第九节语音规范化一、确立正音标准二、推广标准音第3章文字:第一节汉字概说一、文字的性质二、汉字的产生三、汉字的特点四、汉字的作用第二节汉字的形体一、现行汉字的前身二、现行汉字的形体第三节汉字的结构(一)笔画、基本笔画、复合笔画(二)偏旁、成字偏旁、不成字偏旁、部首二、笔顺三、造字法(一)“六书”理论(二)造字法第四节汉字整理和标准化一、汉字改革问题二、汉字的整理三、汉字标准化四、汉字的信息处理第五节使用规范汉字一、掌握整理过的汉字二、纠正错别字第4章词汇第一节词汇和词的结构一、词汇二、几种词汇单位三、词的结构第二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一、什么是词义二、词义的性质三、词义的分类四、词义的理解与词的运用第三节义项和义素一、义项二、义素第四节语义场一、语义场二、同义义场和同义词三、反义义场和反义词第五节词义和语境的关系一、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二、语境对词义的影响第六节现代汉语词汇组成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三、行业语、隐语第七节熟语一、成语二、谚语三、惯用语四、歇后语第八节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一、词汇的发展变化二、词汇的规范化第5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二、语法的性质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第二节词类(上)一、划分词类的依据二、实词第三节词类(下)一、虚词二、词类小结三、词类的误用第四节短语一、短语及其分类二、短语的结构类型三、短语的功能类四、多义短语五、短语分析小结第五节句法成分一、主语和谓语二、动语和宾语三、定语四、状语五、补语六、中心语七、独立语八、句法成分小结及例释第六节单句一、句型二、几种常用句式三、变式句四、句子的变换五、句类六、单句分析小结第七节检查、修改语病的方法和原则一、常见的句法失误二、检查语病的方法三、修改语病的原则第八节复句一、概说二、复句意义类型三、多重复句和紧缩句四、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第九节句群一、句群该说二、句群的意义类型三、多重句群四、句群运用中常见的错误第十节标点符号一、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种类二、标点符号的用法三、标点符号用法的灵活性四、标点符号的位置第6章修辞第一节修辞概说一、什么是修辞二、修辞和语境三、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四、修辞与语用学五、修辞的左右和学习修辞的目的第二节词语的锤炼一、意义的锤炼二、声音的锤炼第三节句式的选择一、长句和短句二、整句和散句三、主动句和被动句四、肯定句和否定句五、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第四节辞格(一)一、比喻二、比拟三、借代四、拈连五、夸张第五节辞格(二)一、双关二、仿词三、反语四、婉曲第六节辞格(三)一、对偶二、排比三、层递四、顶真五、回环第七节辞格(四)一、对比二、映衬三、反复四、设问五、反问第八节辞格综合运用一、辞格的连用二、辞格的兼用三、辞格的套用第九节修辞常见的失误与评改一、韵律配合不协调二、词语选用不精当三、句子表意不畅达四、辞格运用不当第十节语体一、公文语体二、科技语体三、政论语体四、文艺语体(二)古代汉语部分绪论第一单元文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子产不毁乡校常用词(一)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第二单元文选: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江乙对荆宣王庄辛说楚襄王鲁仲连义不帝秦触詟说赵太后常用词(二)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第三单元文选:1.论语学而先进颜渊季氏阳货2.礼记苛政猛于虎大同教学相长博学常用词(三)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也字(八)叙述句,矣字,焉字(九)否定句,否定词(十)疑问句,疑问词第四单元文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许行舜发于畎亩之中常用词(四)古汉语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第五单元文选:1.老子2.庄子北冥有鱼不龟手之药庖丁解牛胠箧惠子相梁运斤成风曹商使秦3.荀子劝学(398)4.吕氏春秋察传(405)5.韩非子五蠹(409)常用词(五)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第六单元文选:《诗经》国风关雎卷耳桃夭苤苢北门静女柏舟墙有茨相鼠氓木瓜黍离硕鼠鸨羽蒹葭七月常用词(六)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第七单元文选:《楚辞》离骚常用词(七)古汉语通论:(十七)古书的注解(上)(十八)古书的注解(下)(三)语言学部分导言一、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应用价值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二、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三、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四、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五、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语言和说话二、语言与符号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二、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第三节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一、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別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一节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一、语音学和音系学二、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与音位三、国际音标第二节从声学看语音一、语音四要素二、音质的声学分析三、声学分析的仪器和软件第三节从发音生理看语音一、发音器官二、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三、元音四、辅音第四节音位与音系一、对立和互补二、音位和音位变体三、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第五节音位的聚合一、区别特征二、音位聚合群第六节语音单位的组合一、音节二、语流音变三、韵律层级第四章语法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一、语言结构是有规则的二、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三、语法单位第二节组合规则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二、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三、组合的层次性四、组合的递归性和开放性第三节聚合规则一、词类二、形态三、语法范畴第四节变换一、变换和句型二、变换和句法同义三、变换和句法多义第五节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一、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二、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三、语言的普遍特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二、词的词汇意义三、词义的概括性第二节词义的各种关系一、一词多义二、同义关系三、反义关系四、词义的上下位关系五、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第三节句义一、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二、句子的语义结构和人类经验的映像三、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四、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第四节语用一、语境与语境义二、话题和说明三、焦点和预设四、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五、言语行为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第一节文字和语言一、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二、文字的基本性质三、汉字和汉语第二节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一、实物记事二、图画记事三、刻划符号四、早期文字:原始的图画文字第三节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一、从文字的次小单位看文字的共性和分类二、从文字的最小单位看文字的不同类型第四节文字的发展与传播一、早期自源文字:不完善的意音文字二、自源文字的发展三、他源文字的创新与文字的换用四、文字适应语言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五、汉字与汉语拼音第五节书面语一、口语和书面语二、书面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改革三、书面语的规范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第一节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一、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二、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演变三、语言演变的特点第二节语言的分化一、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二、社会方言三、地域方言四、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第八章语言的接触第一节社会接触与语言接触第二节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一、借词二、借词与社会第三节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一、语言联盟与社会二、系统感染第四节语言的替换和底层一、语言替换二、语言替换的社会原因三、自愿替换和被迫替换四、语言替换的过程五、语言换用与底层遗留第五节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一、通用书面语与地方语二、文白异读与汉语方言中的通用语层次三、外族书面语的层次四、共同语第六节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混合语一、“洋泾浜”二、混合语三、我国境内的土汉语和混合语四、世界语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第一节语音的演变一、何以知道语音的演变二、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和演变机制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第二节语法的演变一、组合规则的演变二、聚合类的演变三、类推四、结构的重新分析五、语法化第三节词汇和词义的演变一、新词产生、旧词消亡和词语替换二、词汇演变与语言系统三、词义的演变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自考汉字学概论重点知识(重庆)

自考汉字学概论重点知识(重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字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三章汉字的起源 (2)第四章汉字的结构 (3)第五章汉字的形体 (4)第六章汉字的形音义关系 (5)第八章汉字与中国文化 (6)第九章汉字的研究方法和原则 (6)第十章女书概说 (8)甲、骨器、石器、陶器上的符号,距今8600~7800年,除了在骨笛上所见的设计音孔时的刻记和契刻骨板上的单道刻记外,可以确认的契刻符号共有17个。

以著名古文字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胡厚宣为代表的一种意见肯定地认为,贾湖考古发现的契刻符号就是文字,这些文字与4000年后殷墟甲骨文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最常考死背原始汉字的构形特点★★★简述原始汉字的构形特点。

(简答题)假设现在已经发现的原始刻画陶甲符号都是原始汉字的话,那么,从这些数量有限的资料中,可以发现原始汉字在构形上至少有如下特点:1.一般脱胎于图画,部分来源于随意刻画;2.字形趋于简化、符号化、线条化,但演变的趋势有不平衡性;3.基本上是独体字。

以象形、指事(多为数字)为主,已有会意字出现,但为数不多,还未出现形声字,可能有大量假借字存在(以族徽符号的形式出现在用作礼器的器物边缘上)。

一为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中引郑众的话:“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一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云:“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一为许慎,其《说文解字·叙》云:“周礼八岁人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日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日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讪,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揭,武信是也;五日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日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不仅指出了六书各书的名称,还给每一书下了定义,举了例字。

自考汉字学概论重点知识(山西)

自考汉字学概论重点知识(山西)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字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目录第零章导论汉字学及其演进 (2)第一章汉字的起源 (2)第二章汉字的演变 (3)第三章汉字的结构 (4)第四章汉字的变异 (5)第零章导论汉字学及其演进第一章汉字的起源契文字的事情。

八卦说★★为什么不能说汉字起源于八卦。

(简答题)八卦的封爻与数有关,但八卦只不过是三个奇数或偶数的排列符号,与汉字的起源是没有关系的。

汉字中确有个别文字采用了原始八卦符号作为构字偏旁,但决不能因此认为汉字起源于八卦,因为八卦与汉字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符号系统。

第二章汉字的演变请简述汉隶与篆书相比的变化。

(简答题)以东汉八分书为代表的成熟的隶书(汉隶)与篆书相比,具有两方面的变化。

首先是书写风格的变化,其次是部分文字结构的变化。

从书写风格方面看,篆书的行笔是均匀的,而隶书笔画有粗有细,提顿明显,末笔往往捺得很重,笔道极粗肥而长。

同时,隶书还改变了篆书的笔顺,把圆转的笔画改成平的或折转的笔画,也由此将原先的一笔分解成若干笔。

隶书讲究笔画结构的匀称平稳,因此,许多在篆书中原本相同的偏旁,隶变后由于所处部位的不同而写成不同的形体。

隶变过程中,许多形体由于简省、合并、讹变等,以致破坏了原先的结构。

八分书★★八分书(名词解释)以东汉的碑刻文字为代表的隶书字体,结构平整,布局稳重匀称,笔画带有明显的“蚕头雁尾”的作风。

这种字体旧称“八分书”(或简称为“分书”),又称为“汉隶”。

古隶★★古隶(名词解释)古隶指不成熟的隶书。

古隶在战国晚期的秦文字中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篆书是正体文字,由于文牍繁多,书写者为了方便,往往将篆文圆转笔画改为方折笔画,有时还略加省改,已略具隶书的风味。

第三章汉字的结构转注★转注(名词解释)所谓转注,就是将一类字统一在一个部首字之下,在同一部首的字中,两字意义相同,可以互相接受对方的解释,考老二字就是这样的字。

形声概述★★★★请说明学习形声字的注意事项。

(论述题)(1)形声字一般是由一个声旁、一个形旁组合而成,因而它必定是合体字。

汉字学概论

汉字学概论

汉字学概论(一)选择1、甲骨文之父---王懿荣;第一部关于甲骨文的书:《铁云藏龟》刘鹗,1903;2、甲骨四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唐;董作宾号彦唐,是第一个发现甲骨文中有“贞人之名”的现象的人;郭沫若号鼎堂。

3、欧阳修:《集古录》、《金石录》。

4、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青铜时代》5、战国阶段的文字包括:简牍文、帛书(缯书)、石鼓文、载书(盟书)、兵器刻辞、玺印文。

6、三书说:是唐兰1935年在《古文字学导论》中。

首先提出来的。

包括象形、象意、形声。

7、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8、文字的来历:名、书、文、字。

9、汉字学历史:小学、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

10、汉字产生之前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图画记事。

11、关于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结绳说、八卦说、起“一”成文说、仓颉造字说、书画同源说。

12、《说文解字》:许慎,中国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成书于汉代,汉代通行的是隶书。

有叙、目录、正文(十四篇)、主要字体是小篆,一部分古文、籀文(大篆)。

共540个部首,解析9353个字,编成了十四类;部首编排按“据形系联”,部内按“据义系联”。

13、郑樵是第一个撇开《说文解字》系统、专用六书来研究和归纳汉字的文学学家。

(二)名词解释一、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语言书面化的体现者,是最重要的扩大语言交际作用的辅助工具。

二、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符号系统。

是扩大汉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能的辅助工具。

三、汉字学:是一门研究汉字的构造原理,形义演变以及发展趋向和规律的学科。

四、六书:六书是前代学者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而得出的字体归类,许慎在《说文叙》中具体地给六书下了定义,举了字例,后经过历代文字学家补充和修正,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人们称为六书说,后人谈论六书一般采用许慎《说文》中所用的名称和班固《汉书'艺文志》里所述六书的顺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021年自学考试《汉字学概论》必考知识点

2021年自学考试《汉字学概论》必考知识点

2021年自学考试《汉字学概论》必考知识点□ 为什么文字会向适应语言的标的目的发展?答:词的音节犬牙交错,词形的变化非常丰富,可是字只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时候字与词之间,也就是文字系统和语言系统之间,产生了很大的不协调。

正是因为这种不协调,产生一种力量,促使文字向适应语言的标的目的发展。

□ 为什么说汉字基本与汉语相适应?答:①汉字记录汉语的适应性。

汉字区别性能好,语素,音节,汉字三位一体,充分说明了汉字记录汉语的适应性。

适应了分辨同音语素的需要。

②汉字区别性能好,适应了分辨同音语素的需要。

汉语属于分析语,是一种有理据的语言,词义或参与构词的语义正好由汉字来表现。

汉语有很多同音语素,由于汉字表意性能好,具备了分辨同音语素、同音词的能力,满足了区别同音语素、准确记录语言的需要。

□ 如何使汉字更加适应汉语?答:①不竭提高汉字的规范水平,随着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程度的提高,现代汉字越来越适应记录现代汉语的需要。

②随着对拼音文字和汉语的融合大众越来越能接受,我们要客不雅的对待文字这个问题,去规范,利用规范的办法使汉字更加适应汉语,还有就是实在不便于用汉字的地方,我们可以适当的考虑用拼音文字来代替,使拼音文字起到一个辅助汉字的功能。

□ 怎样看待汉字的语言功能和文化功能?答:①汉字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典籍。

就是汉字承载量大量的历史,非常之丰富,在十七世纪之前,世界上有一半的出版物都是汉字记录下来的。

这是令世人叹为不雅止的一笔图书财富,是汉字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示。

②汉字蕴含并造就了丰富的文化,汉字除了一般的语言交际功能之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这种功能主要表示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示为汉字字形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

另一方面表示为汉字在使用过程中所造就的种种文化现象。

□ 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答:由于文字和文化的认同,使不同方言的汉族人民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形成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强大鞭策力。

文字体系的改革对于文化的传承不成避免地会产生负面作用,负面作用的大小,决定于文字的负载功能的强弱。

汉字学概论试卷

汉字学概论试卷

附录:试题类型举例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哪一组是不规范汉字?A 答繁符 BC 通房相D 音易刊2.下面哪组字都是多音多义字?A 呆凿获B 剥削血C 吁纤斗D 波堤储3.形声字的形旁丧失表意作用的是A 输载转B 辆轨辙C 辈较辑D 轴轮辕4.首创文字学部首的是下列哪部词书?A 《辞源》 A 《辞海》C 《汉语大字典》D 《说文解字》5.下面哪组字平均笔画最少?A 《汉语大字典》56000多字B 《辞海》11000多字C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7000字D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3500字3.按照规范,笔顺为25251 的是()A 可B 闪C 凸D 凹4.部件的组合方式为左下包围的是()A边廷赶翅 B 厅庙层虑 C司可句氛 D 周风闪向5.按照六书,用象形造字法造的字是()A 瓜果眉胃B 母甘刃本C 功跑矿切D 淼磊森矗6.下列形声字中内形外声的是()A 锦群视期B 勇壁资警C 辨瓣闽闻D 疆赢颖载7.形声字的形旁丧失表意作用的是()A 驰驱驶驾B 验驳骄骗C 骑驮驯骚D 骏驹骒骡8.形声字的声旁丧失表音作用的是()A 溶蓉榕熔B 趟躺倘淌C 胎抬苔枱D 赌堵睹都9.简化字所用的简化方法为草书楷化的是()A 车专乐书B 伞齐齿卤C 笔宝灶帘D 鸡邓赵怀10.部首为201部的是()A 《现代汉语大词典》B 《现代汉语词典》C 《康熙字典》D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1.设立214部首的辞书是()A 《新华字典》B 《汉语大词典》C 《说文解字》D 《字汇》3. 按照规范,笔顺为1345的是()A 队B 区C 片D 仍4. 笔画的组合为相交关系的是()A 正月而上B 井也力子C 小川三心D 丁工口刀5. 部件的组合为相接关系的是()A 基圣各条B 他对化从C 回困囚国D 克占卢吊6.部件的组合方式为三面包围的是()A 司可句氛B 厅庙层虑C 周风闪向D 翅赶廷边 7.按照六书,用指事造字法造的字是()A 日月山川B 本甘刃牟C 益牧相看D 沐近缄故 8.下列形声字中上形下声的是()A 爸窍竿芳B 袋壁姿警C 功刺群锦D 帼矿跑泔 9.形声字的形旁丧失表意作用的是()A 媛娇姑姨B 猿猴猪猫C 颁颗颂预D 氧氢氮氦 10.形声字的声旁丧失表音作用的是()A 姨胰咦荑B 杨扬炀疡C 楠腩喃蝻D 略客洛路 11.简化字所用的简化方法为偏旁类推简化的是()A 胀怅伥张B 伞齐齿卤C 笔宝灶帘D 鸡邓赵怀 12.部首为189部的是()A 《新华字典》B 《汉语大词典》C 《说文解字》D 《字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不规范汉字指的是A 已被废除的繁体字B 已被废止的二简方案中的简化字C 自造的简体字及错别字D 未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字2.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的特点是A 汉字起源于图画B 汉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符号系统C 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是语素D 构成汉字的基本字符是意符3.在下列汉字中“斤”是记号的是A 斧B 近C 斯D 听4.形声字声旁兼有表意作用的是A 肢枝翅B 胫茎颈C 妈骂吗D 拘笱佝5.汉字的定量研究成果表现在A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B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C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D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1. 属于今文字的是()A 楷书B 隶书C 小篆D 金文2. 不规范汉字指的是()A被废止的《二简》的简化字 B 自造的简体字、错别字C 国家已经简化的繁体字D 已经整理的异体字、旧字形1. 属于古文字的是()A 甲骨文B 隶书C 小篆D 金文2. 不规范汉字指的是()A被废止的《二简》的简化字 B 自造的简体字、错别字C 国家已经简化的繁体字D 已经整理的异体字、旧字形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三.填空(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语言对文字的需求是文字发展演变的⎽⎽⎽⎽⎽⎽⎽,社会发展对文字的需求是文字发展演变的⎽⎽⎽⎽⎽⎽⎽⎽⎽⎽⎽。

自考汉字学概论提纲+必考重点(北京)

自考汉字学概论提纲+必考重点(北京)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字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目录第一章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2)第二章决定文字类型的内因和外因 (3)第三章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 (3)第四章方兴未艾的语文现代化运动 (4)第五章现代汉字和现代汉字学 (4)第六章现代汉字的字形 (5)第七章现代汉字的字音 (7)第八章现代汉字的字义 (8)第九章现代汉字的字量 (9)第十一章汉字的应用和前途 (9)第一章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第二章决定文字类型的内因和外因变前后的变化,可以把隶变前的古汉字称为意符音符文字,把隶变后的今文字以至现代汉字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或简称意符音符文字。

很常考必背汉字的特点★★简述汉字的特点。

(简答题)1、汉字符号繁多,以语素定型,孤立性强;2、汉字是音义二维的语素文字;3、汉字构形具有理据,绝大多数是形声字;4、汉字是方块形,结构复杂:5、汉字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

很常考必背汉字的优点和缺点★★如何看待汉字的优点和缺点?(论述题)1、汉字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优点和缺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共生的。

2、汉字符号繁多,作为优点是分辨性能好,作为缺点就是难学难用。

3、汉字作为语素文字,易于辨意,区分同音字;缺点是字符多,识认繁难。

4、形声字多是特点,作为优点是强调形旁声旁尚有示义示音功能,作为缺点,强调形旁声旁的示义示音功能很弱。

5、方块字结构复杂,作为优点是便于视读,并形成了书法艺术,作为缺点就是难于安排字序,检索困难,计算机编码有难度。

必背就的独特文化现象★★1、对联:(1)回文联(2)两读字构成的对联(3)拆字法和特殊部首构成对联。

2、字谜:利用汉字字形能够拆分的特点可以写对联,也可以编字谜。

字谜是谜语的一种,谜底是汉字。

猜字谜的时候往往要拆分汉字的字形。

3、拆字:拆字可以根据造字理据,拆分声旁、形旁,也可以不顾及造字理据,拆分部件或笔画。

拆字时有的只依据字形,有的还要兼顾到字义。

与拆字有关的文化现象还有某些歇后语、笑话、酒令、书名、人名,以至隐语、谣谶、测字等。

汉字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汉字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汉字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A. 商朝甲骨文B. 周朝金文C. 秦朝小篆D. 汉朝隶书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字的基本笔画?A. 横B. 竖C. 撇D. 圆答案:D3. “六书”是汉字构造的基本方法,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象形B. 指事C. 形声D. 转注答案:D4. 下列汉字中,属于形声字的是:A. 山B. 明C. 休D. 口答案:B5. “汉字规范化”是指:A. 统一汉字的书写形式B. 统一汉字的发音C. 统一汉字的意义D. 统一汉字的笔画数量答案:A6. 下列汉字中,属于会意字的是:A. 森B. 休C. 江D. 林答案:B7. 汉字的部首是指:A. 汉字的组成部分B. 汉字的构造单位C. 汉字的分类依据D. 汉字的书写顺序答案:C8. 下列哪一项是汉字的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汉字简化”主要是指:A. 减少汉字的笔画B. 改变汉字的结构C. 统一汉字的发音D. 改变汉字的意义答案:A10. 下列汉字中,属于指事字的是:A. 上B. 下C. 刀D. 鱼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汉字的构造方式主要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转注、假借12. 汉字的部首是汉字字典中用于________的依据。

答案:分类13. “四声”是指汉字的四种不同的________。

答案:声调14. 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楷书”是由________演变而来的。

答案:隶书15. “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________部分。

答案:基本16. “异体字”指的是读音、意义相同,但________不同的字。

答案:书写形式17. “汉字标准化”是指对汉字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统一规范。

答案:形体、读音、意义18. “部首检字法”是一种根据汉字的________来查找汉字的方法。

《语言学概论》(汉院)考试大纲【模板】

《语言学概论》(汉院)考试大纲【模板】

《语言学概论》(汉院)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语言学概论考试是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

语言学概论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语言分析能力。

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语言学基本理论知识,并能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考查语言现象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语言学基础知识和语言分析应用能力。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备较全面的语言学基础知识。

2. 具备较强的语言分析能力。

3. 具备一定的语言对比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语言学基础知识和语言分析应用能力。

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两个部分:语言学基础知识、语言分析应用能力。

I. 语言学基础知识1.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对语言学基础、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应用语言学,以及现代汉语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并能比较准确地加以理解和掌握。

2. 题型题型为语言学术语解释。

II. 语言分析应用能力1. 考试要求该部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有关语言知识进行应用,测试辨音和标音能力、对具体语言现象的分析应用能力、对宏观语言现象的理论分析和阐释能力等。

2. 题型题型包括辨音和标音、简答、综合论述等。

六.答题和计分要求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上。

《语言学概论》考试内容一览表。

《汉字学概论》总复习专题资料

《汉字学概论》总复习专题资料

《汉字学概论》总复习专题资料《汉字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绪论(3学时)第一节汉字学(1学时)一、汉字在明白什么是文字学之前应首先明白什么是文字;同样,在弄清什么是汉字学之前也应该清楚什么是汉字。

“文字”连在一起使用,最早见于秦代的琅琊刻石:“同书文字。

”在现存文献中还找不到先秦连用的例子。

先秦一般称“文”、“书”、“名”等。

《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

”《左传·昭公元年》:“夫文,皿虫为蛊。

”《左传》称文字为“文”。

《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

”称文字为“名”(“策”和“方”都是形状不同的竹木简)。

《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

”郑玄注:“古曰名,今曰字。

”《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谓之厶,背厶谓之公。

”《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称文字为“书”。

许慎《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

”“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

”“文”是一个象形字,甲金文都像人的正面形,中间画有交错花纹,表示在人的胸腹部纹身,汉字形体在不断演化,隶楷以后省略了交错花纹的部分。

“文”的本义是纹身之纹,纹是一个后起字。

“字”是会意兼形声字,房屋内有子出生,本义是生殖(乳也是生殖的意思)。

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按照许慎的意思,从描摹物体形状的图画演变来的象形字、抽象符号形成的指事字,形体结构是独体的,叫做文。

这是由文的纹饰引申为物象意义的。

其后由象形字、指事字互相组合,构加部分都作为形符的会意字,即所谓形相益;构加部分都作为声符的形声字,即所谓声相益。

这些合体结构的,叫做字。

这是由字的本义生殖引申为文字形体孳乳意义的。

并且以为“文”是仓颉初造汉字时的形体,“字”是后来“文”发展的结果。

《汉字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汉字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汉字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试题1一、不定项选择题:1、汉字的产生和发展,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A汉字是在八卦的基础上产生的。

B汉字是仓颉创造的。

C汉字是在原始图画的基础上产生的。

D结绳是汉字产生的源头。

E契刻是汉字产生的基础。

.2、古文字阶段的汉字包括()。

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E隶书3、下列全是形声字的有()。

A悲哀B分辨C放牧D根本E行走4、下列各组都是古今字的有()。

A说悦B修脩C概聚D其箕E责债5、下列属于假借用法的是()。

A大象的“象” B叔父的“叔” C大豆的“豆” D花朵的“花”E其实的“其”6、在《康熙字典》里查“郡”字和“降”字,正确的是()。

A、都属于“邑”部B、都属于“阜”部C、“郡”在“阜”部,“降”在“邑”部D、“郡”在“邑”部,“降”在“阜”部E、都属于““(耳旁)7、关于汉字体系的形成,正确的说法是()。

A、汉字体系大约形成于五千年前。

B、汉字体系大约形成于夏代中期。

C、汉字体系的形成距今约有四千年的历史。

D、汉字体系大约形成于商代晚期。

E、汉字体系大约形成于三千年前。

.8、“四体二用”中的“四体”指()。

A、象形、指事、会意、假借B、象形、指事、会意、形声C、象形、指事、形声、假借D、象形、指事、转注、假借E、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二、写出繁体或简体字罢()办()宝()补()长().丑()尝()达()当()独()节()发()历()罗()庙()买()蛮()优()书()丛()MO <()完()范()来()<()嫦()MOWO.MO莘()畲()黑()介()竟()营()翥()^()胸()橙()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造成一字数义的原因有假借和。

(汉字的性质特征1)2、迄今所能见到的,真正形成体系的汉字最早的是o (汉字的起源1)3、汉代谈“六书”的主要有三家,即,,o (汉字的结构1)4、小篆的主要特点是、、o (汉字形体的变迁2)5、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转变,是通过的过渡来实现的。

汉字学概论

汉字学概论

汉字学也称为文字学,是汉语言文字学的分支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

本课程的考试要求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汉字学概论》课程本科的结业水平。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文字之一。

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必须掌握汉字的日常运用,而且有必要具备一定的有关汉字学的理论和知识。

这不仅有助于正确运用汉字,而且有助于提高汉语古文献的阅读能力,了解汉字的历史以及有关的历史文化,提高语言文字修养。

二、学习方法与要求要求考生在阅读一定数量古代汉语文献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指定的必读书,以了解有关汉字的常识和理论,识记一定数量的相关字例,并通过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汉语(主要是古代汉语)文献中的一般用字现象。

指定的必读书和参考书,凡内容范围与本大纲有出入的,应以本大纲为准。

对于具体问题的阐述,凡参考书跟指定必读书不一致的,原则上以必读书为准;如果面授时的讲解有修正的,原则上以面授讲解为准,但答题可以按指定必读书的说法。

学习汉字学理论,必须密切结合文献用字及语言学相关理论,不宜脱离具体的文献语言而把汉字作为孤立的现象来对待。

必须把常识、理论、例证及应用能力四者相结合,避免顾此失彼。

本大纲是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本课程自学和助学的依据。

三、汉语文字学的内容和思考题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一)汉字的起源1.文字与图画的本质区别2.对有关汉字起源的传说的认识3.对出土原始陶器符号的性质的认识4.从历史文献的产生看汉字起源的时代(二)汉字的演变1.商代文字—甲骨文、一般金文和族徽文,商代文字的特点2.西周文字—西周金文,西周文字的特点3.春秋文字—春秋金文,鸟虫书4.战国六国文字—出土文字、《说文》“古文”,战国文字的特点5.秦系文字—出土秦文字、石鼓文、诅楚文、秦始皇东巡刻石、《说文》“篆文”和“籀文”6.隶书文字—古隶、东汉隶书,隶变7.草书文字—章草、今草8.楷书文字—东汉魏晋行书、六朝楷书【本章思考题】1.文字与图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仰韶文化陶器刻符及大汶口文化陶器刻符是什么性质的符号?3.为什么说用于记载历史的文字大约在夏代初期已经出现了?4.甲骨文与商代一般金文的区别主要有哪些?何者更接近原始面貌?5.西周金文与商代金文相比,主要的变化有哪些?6.谈谈春秋文字的美术化倾向。

基础汉字学考纲

基础汉字学考纲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汉字学一、文字汉字是普通文字的一种。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

文字在语言学界有广义和狭义两说:(狭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符号,将图画排斥在外(主张)(广义)文字是表示一定意义、用以传递信息的书面符号(该定义包括能表示意义并用以传递信息的图画)汉字三要素:形、音、义(后两者属于语言,具体说属于词)汉字学:是关于汉字的学说,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部门(名词解释)“小学”:传统的汉字学汉代名为小学,“小学”本来指对儿童进行初等教育的学校,汉人称文字学为“小学”;隋唐时,小学范围扩大到文字、音韵、训诂;宋代把小学分为体制、音韵、训诂三个门类,但仍统称小学;清末,“小学”名称被改为“语言文字之学”汉字学(研究内容)汉字结构、形体变迁、汉字应用、字形规范化及文字改革等汉字一般规律汉字历史悠久,但历史上汉字被称为“文”、“字”、“文字”第二节汉字性质汉字的性质与一般文字的性质紧密相关。

文字的基本性质就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汉字是依附于汉语的文字)A.文字总是为记录语言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是先有某种语言的存在B.无论是哪种文字都必须与它所记录的语言相适应,文字的特点必须适合语言的特点,文字的发展受语言发展制约。

汉字的作用:1是扩大汉语交际作用最重要的辅助工具2是一种社会现象3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汉字有很强的人为性第三节汉字特点一、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文字两大类:1、表音体系文字(拼音文字): 字词结合切入点在音1)音节文字(一个字母表示整个音节):日本假名2)音素文字(用字母表示语言中的音素):英语2、表意体系文字:字词结合切入点在意,文字发展史最早出现的文字类型,如:古汉字表意文字特点:文字符号不与词的声音发生直接联系,而从词或语素的意义入手(用一个或几个符号的组合表示,像图画)形声字不是表音文字原因:1、形声字必须有表意成分(如:“姑”有表意成分“女”表明性别)2、“表音成分”不单一(如“仕侍室”在现代汉语中读shi,但“表音成分”是“士寺至”)3、“表音成分”单独为字是表意文字(如“姑”的表音成分“古”)二、汉字是二维度平面构形的文字表音文字构形,字母由左到右排列组合成词,如英语汉字字符,左右方向排列“时”、上下方向“暂”不同字符可构成不同汉字(最普通的区别方式)相同字符也可构成不同汉字:1、字符位置不同(如“枷、架”由“木、加”)2、字符置向不同(比、从、北)3、字符数量不同(木、林、森)三、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中国方块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硬笔在软泥板上刻,笔画一头粗一头细,有意符和音符古埃及圣书字:过去翻译为象形文字,有碑铭体、僧侣体、大众体,圣书字是碑铭体的称呼也是三体的总称四、汉字是惟一可作艺术品的文字书法艺术蔡邕、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五、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第二章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第一节几种有关汉字起源的说法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

自考“汉字学概论”试卷

自考“汉字学概论”试卷

自考“汉字学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下列哪一组是不规范汉字A. 叠像覆B. 時簡筆C. 签易刊D. 量算横2. 下列各组汉字笔画为相交关系的是A. 车丈十B. 才占白C. 心川三D. 而上丁3. 下列各组汉字部件为相离关系的是A. 呆布克B. 吊卢单C. 汗伯臭D. 占名局4. 下列各组汉字结构属于左上右包孕的是A. 区医匡B. 庆房尼C. 画函凶D. 风冈向5. 下面哪组字都是多音同义字?A. 臭畜奇B. 勒色血C. 骠屏颤D. 乐曲泊6. 下面哪组字都是多音多义字?A. 剥苔螫B. 荨疟蔓C. 削熟厦D. 鲜行省7. 形声字的形旁丧失表意作用的是A. 糖糕粱B. 颁颂题C. 憎撼憔D. 蒿蓬篱8. 形声字的形旁丧失表音作用的是A. 痪焕唤B. 鸦芽雅C. 怡冶治D. 惊景鲸9. 下列各组汉字使用频度最高的一组是A. 十三只B. 几九区C. 航杯感D. 的一是10. 作为汉字构形依据的意义是A. 本义B. 基本义C. 实义D. 造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11. 规范汉字指的是A. 记录现代汉语的用字B. 隶变以后的汉字C. 现代通行的汉字D. 经过整理的,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主体的规范化标准化的用字12. “简化合理”的原则指的是A. 减少罕用部件B. 尽量使汉字的部件独立成字或便于称说C. 要计较一笔一画的简省D. 要追求新形声字的创造13. 下列简化字中简化得好的是A. 云家须B. 庐炉驴C. 才出板D. 粮胶态14. 鄙人列各组部件是不成字部件的是A. 欠山四B. 纟讠钅C. 乙贝干D. 宀勹冫15. 鄙人列汉字中“虫”是记号的是A. 烛B. 蛇C. 蝗D. 触16. 鄙人列汉字中“火”是意符的是A. 灭B. 伙C. 灰D. 灵17. 鄙人列汉字中“工”是意符的是A. 贡B. 左C. 功D. 巧18. 下列哪组的形声字具有表音功能A. 姨胰痍B. 贷玳黛C. 惶遑凰D. 路洛客19. 形声字声旁兼有表意作用的是A. 娶潮婚C. 避惑彩C. 讽诽伍D. 座擒芽20. 符合《汉字部件规范》的拆分原则是A. 在进行部件拆分时,相离、相接、相交的部件可拆B. 字形符合理据的进行有理据拆分C. 字形无法拆分理据或形与源矛盾的,依形进行无理据拆分D. 适度拆分,合理控制下限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汉字学也称为文字学,是汉语言文字学的分支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

本课程的考试要求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汉字学概论》课程本科的结业水平。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文字之一。

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必须掌握汉字的日常运用,而且有必要具备一定的有关汉字学的理论和知识。

这不仅有助于正确运用汉字,而且有助于提高汉语古文献的阅读能力,了解汉字的历史以及有关的历史文化,提高语言文字修养。

二、学习方法与要求要求考生在阅读一定数量古代汉语文献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指定的必读书,以了解有关汉字的常识和理论,识记一定数量的相关字例,并通过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汉语(主要是古代汉语)文献中的一般用字现象。

指定的必读书和参考书,凡内容范围与本大纲有出入的,应以本大纲为准。

对于具体问题的阐述,凡参考书跟指定必读书不一致的,原则上以必读书为准;如果面授时的讲解有修正的,原则上以面授讲解为准,但答题可以按指定必读书的说法。

学习汉字学理论,必须密切结合文献用字及语言学相关理论,不宜脱离具体的文献语言而把汉字作为孤立的现象来对待。

必须把常识、理论、例证及应用能力四者相结合,避免顾此失彼。

本大纲是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本课程自学和助学的依据。

三、汉语文字学的内容和思考题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一)汉字的起源1.文字与图画的本质区别2.对有关汉字起源的传说的认识3.对出土原始陶器符号的性质的认识4.从历史文献的产生看汉字起源的时代(二)汉字的演变1.商代文字—甲骨文、一般金文和族徽文,商代文字的特点2.西周文字—西周金文,西周文字的特点3.春秋文字—春秋金文,鸟虫书4.战国六国文字—出土文字、《说文》“古文”,战国文字的特点5.秦系文字—出土秦文字、石鼓文、诅楚文、秦始皇东巡刻石、《说文》“篆文”和“籀文”6.隶书文字—古隶、东汉隶书,隶变7.草书文字—章草、今草8.楷书文字—东汉魏晋行书、六朝楷书【本章思考题】1.文字与图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仰韶文化陶器刻符及大汶口文化陶器刻符是什么性质的符号?3.为什么说用于记载历史的文字大约在夏代初期已经出现了?4.甲骨文与商代一般金文的区别主要有哪些?何者更接近原始面貌?5.西周金文与商代金文相比,主要的变化有哪些?6.谈谈春秋文字的美术化倾向。

7.战国时代六国文字与秦系文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8.《说文》的“古文”和“籀文”是什么性质的文字?9.什么是“小篆”和“大篆”?小篆是怎样产生的?它与战国秦文字的关系如何?10.谈谈古隶产生的时代、来源和原因。

11.成熟的隶书大约出现于什么时期?12.谈谈隶变对汉字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13.谈谈章草与今草产生的时代、来源及其区别。

14.谈谈楷书产生的时代。

二、汉字的结构(一)许慎的“六书”理论1.许慎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理解2.转注和假借的性质(二)新六书理论1.象形字、指示字、象事字(1)象形字、指示字、象事字的定义及其字例(2)象形字、指示字、象事字的辨析2.会意字(1)会意字的定义(2)以形会意和以义会意的定义及其字例(3)会意字与象形字、指示字、象事字的辨析3.形声字(1)形声字的形成(即深层结构)①表意字附加表音符号②会意字意符声化③表音性文字附加表音符号④己有文字附加类化符号⑤改换己有形声字形符(2)形声字的结构(即表层结构)①形声字形符与声符的位置关系②形声字的结构层次③通过形声字形符和声符的功能辨析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④形声字造字结构与自然结构的区别⑤形声字的讹变⑥形声字的省形和省声(3)形声字与会意字的辨析4.变体字(1)变体字的定义(2)取形变体字、取义变体字、取音变体字【本章思考题】1.识记许慎有关六书的界说及字例,了解许慎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的理解。

2.谈谈象事字与象形字、会意字与象形字、会意字与象事字的区别。

3.谈谈意符兼表音的会意字与声符兼表意的形声字的区别。

4.谈谈形声字产生的几种途径。

5.什么叫类化符号?谈谈类化符号对形声字产生的作用。

6.掌握形声字的结构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术语,能够分析一般形声字及部分结构较特殊的形声字。

7.识记形符或声符讹变的形声字的结构。

8.识记省形和省声的形声字的结构。

9.注意某些本来声符不同而隶变后形体混同的形声字。

10.注意形声字声符的表意现象。

三、汉字的字义(一)汉字与词汇1.汉语词汇的载体2.一般了解词汇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性与继承性3.词汇系统及相应的字义系统(二)汉字的义项1.本义、基本义、语源义的定义及其区别2.引申义、引申义系统、词义引申方式,及词的同一性问题3.假借义(1)假借义与假借字(2)假借义与本义之间的关系【本章思考题】1.什么叫词汇系统?它是怎样形成的?2.谈谈汉语书面语中字与词的关系。

3.单音节词与词之间的词义关系有哪些?如何理解汉字的字义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

4.什么叫“本义”和“基本义”?5.为什么说造字本义本必是词的最早意义?6.谈谈词义引申的几种方式。

7.文字的假借义与该字本义之间一定没有意义联系吗?请举例说明。

四、文献中的用字(一)同源字1.同源字概念2.同源字之间的音义联系(二)假借字1.本字与借字、本义与借义2.无本字的假借、有本字的假借、本字后起的假借3.专职假借字与兼职假借字(三)古今字1.古今字概念及其与假借字的区别2.古今字的形成原因3.古今字的用法分工(四)异体字1.异体字之间的形体关系2.异体字与假借字、古今字的辨析(五)同形字1.理解同形字概念2.同形字形成的原因(六)繁简字1.简化字的形体来源2.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的对应关系【本章思考题】1.认识下列概念:同源字、本字与借字、本义与借义、假借与通假、古字与今字、广义异体字与狭义异体字、同形字、繁体字与简化字、同音替代字。

注意同源字、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这几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2.同源字之间在字义方面有什么关系?3.无本字的假借和有本字的假借,两者是否具有本质的区别?为什么?4.古今字是怎样形成的?今字与古字之间在形体上有什么关系?5.异体字之间在形体上有什么关系?6.同形字是怎样形成的?7.认识常用繁体字(参照《古代汉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中的文选常用字)8.识记因汉字简化造成的常见同形字、汉字简化中的同音替代字、多字简化为同一形体的繁简字的字例。

五、较重要的文献和古文字资料1.许慎《说文解字》(参见指定必读书第109页)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8页)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19页)4.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第56页)5.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57页)6.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68页)7.孙海波《甲骨文编》(第16、56页)8.容庚《金文编》(第16、68页)9.甲骨文(第53页)10.金文(第56页)11.石鼓文(第101页)12.侯马盟书(第79页)13.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09页)14.居延汉简(第117页)15.银雀山汉墓竹简(第126页)16.马王堆汉墓竹简帛书(第127页)四、必读书和参考书【必读书】《汉字说略》,詹郭鑫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参考书】《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

《文字学》,杨伍铭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古代汉语》教材,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81年;参阅该书第一册通论(四)、(五)、(六),第二册附录一《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附录二《汉字部首举例》。

《古代汉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编教材),郭锡良、李玲噗主编,语文出版社,1992年修订版;参阅该书与文字学有关的通论内容。

五、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关于自学和助学者使用本大纲的说明1.文字学的学习虽然有其一定的独立性,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2.本大钢有关汉字结构、汉字字义和文献用字的三个部分为本课程的重点。

3.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应结合汉字的具体使用加以理解,并能通过本课程所学习的知识来分析理解常见汉字或书面义献(主要是古书)中的一般用字现象。

4.指定必读书对各种问题的举例有限,应能举一反三。

5.助学者应在系统掌握汉字学有关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辅导。

二、关于考试命题者使用本大纲的说明1.本大纲各部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和知识点都是考试内容。

考试命题要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大纲各部分所列的思考题是各章重点问题的提示,不代表具体的考试题目。

2.指定必读书不是作为教材而编写的,举例中若涉及较有争议的问题,应尽量在试题中回避。

3.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是:识记占20%,理解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4.要合理安排试卷的难易程度。

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种。

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

5.由于学科的特点,适合本课程考核的试题类型也具有相应的特点。

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看下文的举例。

6.本课程采用闭卷书面考试。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六、适合本课程考试的试题类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下列各组繁简字中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1)後后(2)萬万(3)徵征(4)餘余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

下列各字中属于形声字的是………………………………………()(1)切(2)到(3)則(4)利(5)副三、填空题(l)古隶书的出现时代是晚期,隶书的成熟大约在晚期。

四、填空题(2)分析下列形声字的结构五、填空题(3)指出下列各字的结构类型(采用新六书分类法)六、填空题(4)按所示古文字分析下列会意字的结构,并说明字形与字义的关系七、填空题(5)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都具有某种关系,请指出它们的关系属于:A.假借字、B.古今字、C.异体字,将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1.今敺(驅)民而歸之農,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緣南畮(畝),則蓄積只而人樂其所矣。

《論積貯疏》2.唯求則非邦也與(歟)?(《論語》)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變),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莊子》)八、简答题什么是本字后起的假借,试举例说明。

九、论述题为什么说造字本义未必是词的最早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