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优质课水循环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3.1水循环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3.1水循环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756e53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6.png)
1600年
9700年
2500年
2.物质迁移
3.促进能量交换,调节地表温度
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吸收、转化和传输,缓解不同纬度地区 热量收支不平衡。
蒸发、蒸腾有利于减缓地面或者植物温度升高的速度和幅度, 降水也可以降低地面和近地面大气的温度。
太 地阳表能形的态能 的量 塑转 造换传输 4.影响气候和生态
城市内涝的原因: ①降水量大; ②植被覆盖率低; ③地面硬化程度大; ④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 解决措施: ①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推广使用渗水砖; ③加强市政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④建设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 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 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 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 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 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 ) A.地表径流减少 B.地下径流增加 C.下渗减少 D.降水明显增加 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地的( ) A.水土流失加剧 B.蒸腾减少 C.土壤含水减弱 D.甲乙河径流量变化较稳定 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 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
(1)植被对河流流量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植被覆盖率的高低,主要影响河流洪峰流量的大小、洪峰期到来时间的早晚以及河流 径流季节变化的大小。
(2)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在相同降雨条件下,如果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由于受植被阻挡,地表径流流速会减慢, 下渗会增加,也就是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地下径流随下渗的增加而增加,地表径流 减少。同时,下渗的增加会使区域自身蓄水量增加,意味着区域蒸发量可能增加,加上植 被覆盖率的提高导致植物蒸腾作用增强,二者都会导致大气中的水汽增多,水汽增加降水 可能增多。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3.1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43张)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3.1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43张)](https://img.taocdn.com/s3/m/33f72d7aa5e9856a57126020.png)
当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河水补给湖泊水;当河水水位 低于湖泊水位时,湖泊水补给河水。
(3)河水与地下水之间是怎样互相补给的?在图中画出。
当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时,河水补给地下水;当河水水 位低于地下水水位时,地下水补给河水。
(4)试比较长江、黄河在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四个方面 的差异。
下渗 植被状况、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地形坡度、地面性质
【学以致用】
2.[2019·青岛市高一期末]如图为江西省南部山区某小流域水 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1)~(2)题。
(1)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 ①太阳辐射能 ②地球重力能 ③潮汐能 ④地球内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若该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导致( ) A.甲增加 B.乙减少 C.丙减少 D.丁增加
2.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水文特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
①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降
流量
大或小 水量多少决定;②流域面积大,一般
流量大
水位(汛期)
水位高或低, 水位变化的 大或小(汛期
长或短)
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①分布在湿 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 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②分布在干 旱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水位变化由气温决定
间性 ② ①气温高低
连 续 性 ②积雪多少
③ 水 量 ③地形状况
稳定
①有时
间性 ② 有明显 的季节、 日变化 ③水量
①太阳辐射 ②气温变化 ③积雪和冰 川储量
较稳定
东北地 区
西北和 青藏高 原地区
湖泊水 补给
地下水 补给
全年 全年
① 较 稳 ①取决于湖
(3)河水与地下水之间是怎样互相补给的?在图中画出。
当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时,河水补给地下水;当河水水 位低于地下水水位时,地下水补给河水。
(4)试比较长江、黄河在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四个方面 的差异。
下渗 植被状况、降水强度和持续时间、地形坡度、地面性质
【学以致用】
2.[2019·青岛市高一期末]如图为江西省南部山区某小流域水 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1)~(2)题。
(1)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 ①太阳辐射能 ②地球重力能 ③潮汐能 ④地球内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若该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导致( ) A.甲增加 B.乙减少 C.丙减少 D.丁增加
2.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水文特征要素 描述特征
影响因素
①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降
流量
大或小 水量多少决定;②流域面积大,一般
流量大
水位(汛期)
水位高或低, 水位变化的 大或小(汛期
长或短)
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①分布在湿 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 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②分布在干 旱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水位变化由气温决定
间性 ② ①气温高低
连 续 性 ②积雪多少
③ 水 量 ③地形状况
稳定
①有时
间性 ② 有明显 的季节、 日变化 ③水量
①太阳辐射 ②气温变化 ③积雪和冰 川储量
较稳定
东北地 区
西北和 青藏高 原地区
湖泊水 补给
地下水 补给
全年 全年
① 较 稳 ①取决于湖
《水循环》精品系列-PPT高中地理人教版
![《水循环》精品系列-PPT高中地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6ed0d37e21af45b307a8e0.png)
•
4.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它产 生的变 化的磁 场不仅 在邻近 的电路 中激发 出感应电动势,同样也在它本身激 发出感 应电动 势。 这种现象称为自感 ,由于自感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做自 感电动 势。
•
5.通过学习并理解盖斯定律的内容,能 用盖斯 定律进 行有关 反应热 的简单 计算,培 养宏观 辨识与 微观探 析的核 心素养 。
•
6.通过学会有关反应热计算的方法技 巧,进一 步提高 化学计 算的能 力。
•
7.人生的苦难和挫折,实在是对人生的 一种造 就,战胜 挫折和 苦难就 会赢得 财富。
•
8.今天我们领悟了昌耀的人生体验,明 天我们 也要像 他那样 用自己 的顽强 意志去 直面挫 折,即使 身处孤 绝之境 ,也要 笑对人 生,走 向成功 的彼岸 !
①
蒸 发
③
降水
海洋
奔君
流不 到见 海黄 不河 复之 回水
天 上 来
请根据所学知识对这句 诗进行评析。
《将进酒》唐 ·李白
黄河之旅
上游
河口
中游
桃花峪
下游
请利用所学知识判断上、中、下游景观
上游
A
河口
中游
B
桃花峪
下游
C
小浪底
释放潜热 降水
吸收潜热
太阳
蒸发
水循环能量转换图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之二—— ?
绿色屋顶
地下排水系统
国际链接:各国排水经验
学以致用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 大工程,其中坎儿井古称“井渠”,是当地农业灌溉和 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
坎儿井的水参与了哪种水循环?其水循环的主要环 节有哪些?坎儿井主要改变了其中哪些水循环环节?
市优质课水循环完整ppt课件
![市优质课水循环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bf71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a.png)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推广低碳生活等方式,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适应气候变化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 洪抗旱能力;合理利用和保护水 资源,保障生态用水需求;加强 气候变化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
促进可持续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国 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01
02
03
04
凝结定义
水蒸气冷却后重新凝结为水滴 或冰晶的过程。
凝结条件
温度降低、湿度增大、凝结核 等条件可促进凝结。
凝结过程
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冷空气或 凝结核,形成水滴或冰晶,最
终形成云或雾。
凝结影响因素
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凝结核 的多少等条件影响凝结速率。
云的形成与降水
云的形成
水滴或冰晶在空中聚集形成云 ,云的形态和高度取决于水汽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灾害等 问题日益严重,对水资源管理与 保护带来巨大挑战。
机遇
随着科技发展和理念更新,水资 源管理与保护领域也面临许多发 展机遇,如节水技术、污水处理 技术、水资源综合管理等。
水循环研究的前沿技术与展望
遥感技术与GIS的应用
0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水循环的实时监测和数
据获取。
水文模型与数值模拟
02
发展更精确的水文模型,提高对水循环模拟和预测的准确性。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03
研究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
生态保护的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高一必修一地理水循环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
![高一必修一地理水循环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90dce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d.png)
降雨量 东部季风区
季节性积雪 融水
春季
温带、寒带的冬季
积雪,春暖后融化, 气温高低和
但因积雪量较少,
积雪量
仅形成春汛
东北地区
21
补给水源
永久性冰雪 融水
湖泊水
补给季节 夏季 全年
补给结果及原因 影响因素
温度较高的夏季,
冰雪融化,形成
夏汛,冬季温度 气温高低 降低,冰雪封冻,
河流断流
对河流径流量起 湖泊水与河水
19
雪乡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气温越高、积雪量越大, 水量越大
汛期在春季 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雨水 积雪融水
20
核心归纳: 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
补给水源 补给季节 补给结果及原因
影响因素
中国分布 (主要)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 意(以我国为例)
雨水
雨季
河流最主要的补给 形式,并在雨季形 成汛期
26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
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
← ↑
(2) 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 蒸发 ,C水汽输送, E 降水 ,F 地表径流。
(3)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 叫
陆地内循环;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
海上内循环 。
2答7 案
(4)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 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最重要的循环。使 得到补充,水
资源得以再生
循环水量 ,但对干
旱地区非常重要
7
海陆间循环: ① ③ ② ⑤ ⑥ ④ 海上内循环: ① ② 陆地内循环: ⑦ ⑧ ②
③
⑧
②
⑦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4821a402020740bf1e9b15.png)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水循环的意义:
1、“纽带”。 2、"调节器" 3、"雕塑家" 4、"传送带" 5、使水成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1 海陆间大循环 2 陆地内循环 3 海上内循环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凝结
土壤水
沼泽水
大气水
河水
生物水
永冻土 底冰 湖泊淡 水
•
世界的其它淡水中,
河流水和湖泊淡水分别占
了世界淡水总储量的
0.006%和0.26%,再加上少
量的浅层地下水,可利用的
淡水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
0.3%。
• 水资源是有限的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陆地淡水的组成
1.25
30.06 68.69
冰川 地下淡水 其它淡水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中地理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水循环(共27张PPT)
《水循环》课件(共20张PPT)
![《水循环》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7e8e2d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6a.png)
2. 运 用 水 循 环 的 原 理 , 分 析 常 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循环过程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过程及类型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_水__圈、_大__气__圈、_岩__石__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 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
2 课后总结
拓 展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回流四个环节。 蒸发是指水从地表或水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但温度越高,蒸发速度 越快。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起点,也是大气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凝结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较冷的空气或物体表面时,转化为小水滴或冰晶的过程。凝结是水循环的重 要过程之一,它是大气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滴或冰晶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上的过程。降水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它是大气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 回流是指水流从地表或水体表面流回水源的过程。回流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 。回流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主要 补给来源之一。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a蒸发、b_水__汽__输__送__、c降水、d_地__表__径__流__、e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A
f_________
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j蒸发、h植物蒸腾、c降水
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水循环示意图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过程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过程及类型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_水__圈、_大__气__圈、_岩__石__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 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
2 课后总结
拓 展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回流四个环节。 蒸发是指水从地表或水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但温度越高,蒸发速度 越快。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起点,也是大气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凝结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较冷的空气或物体表面时,转化为小水滴或冰晶的过程。凝结是水循环的重 要过程之一,它是大气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滴或冰晶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上的过程。降水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它是大气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 回流是指水流从地表或水体表面流回水源的过程。回流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 。回流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主要 补给来源之一。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a蒸发、b_水__汽__输__送__、c降水、d_地__表__径__流__、e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A
f_________
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j蒸发、h植物蒸腾、c降水
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水循环示意图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优质课件PPT
![《水循环》优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af282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9.png)
图4-8黄土高原鱼鳞坑
活动 Activity
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 水时,我国气象卫星对洞庭湖 区进行了实时监测。图 4-9 是 气象卫星拍摄的多光谱合成遥 感图像,其中右图中的红色部 分表示洪水新 淹没的范围,通 过与没有发生洪水时的遥感图 像(左图)进行对比分析,就 可以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及面 积。洪水分析是抗洪救灾与减 灾决策的重要依据。读图 4-9, 完成相关任务。
地处低洼地带的居民 要准备沙袋、挡水板 等物品,或砌好防水 门槛,设置挡水土坝, 以防止洪洪涝灾害防治
即使会游泳,也要尽量避免 下水,以免碰到暗流和旋涡。
如水位继续上涨, 暂避的地方已难自 保,则要充分利用 好救生器材逃生, 或者迅速找一些门 板、桌椅、木床、 大块的泡沫塑料等 能漂浮的材料扎成 筏子逃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缓解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
水循环深入大气系统内 部,深刻影响全球气候 的变化。水循环作为大 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 储存和转化者,通过对 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分 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 缓解。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 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 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 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 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 地貌得以发育、演化,形 成多字多彩的地表形态。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 的系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水资源,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 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 个系统中,水在持续不断的运 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 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形成 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水 循环还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 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 陆地水、地下水不会增多,也 不会减少。
活动 Activity
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 水时,我国气象卫星对洞庭湖 区进行了实时监测。图 4-9 是 气象卫星拍摄的多光谱合成遥 感图像,其中右图中的红色部 分表示洪水新 淹没的范围,通 过与没有发生洪水时的遥感图 像(左图)进行对比分析,就 可以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及面 积。洪水分析是抗洪救灾与减 灾决策的重要依据。读图 4-9, 完成相关任务。
地处低洼地带的居民 要准备沙袋、挡水板 等物品,或砌好防水 门槛,设置挡水土坝, 以防止洪洪涝灾害防治
即使会游泳,也要尽量避免 下水,以免碰到暗流和旋涡。
如水位继续上涨, 暂避的地方已难自 保,则要充分利用 好救生器材逃生, 或者迅速找一些门 板、桌椅、木床、 大块的泡沫塑料等 能漂浮的材料扎成 筏子逃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缓解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
水循环深入大气系统内 部,深刻影响全球气候 的变化。水循环作为大 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 储存和转化者,通过对 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分 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 缓解。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 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 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 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 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 地貌得以发育、演化,形 成多字多彩的地表形态。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 的系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水资源,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 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 个系统中,水在持续不断的运 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 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形成 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水 循环还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 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 陆地水、地下水不会增多,也 不会减少。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获奖课件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ac8a0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8.png)
练习
将下列选项的代表字母填空:
A、大气降水 B、湖泊 C、湖泊水
D、地下水 E、积雪融水 F、冰川融水 1、陆地水最重要的补给形式是( A )大气降水 2、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是( D )地下水
3、旱季,大多数河流补给靠( D )补给。 4、我国和世界绝大多数河流补给靠( A ) 大气降水
5、我国东北山区河流春汛流量增大来自( E )补给。
5、湖 泊 水补给 •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大气降水补给是最主要的补给
补给类型主要分布示意图
高山永 久积雪 区冬季 冰封, 夏季冰 川的融 水补给 的流量 最大
天山
昆仑山
东北山区冬积 雪,春融水, 河流形成春汛
喀斯特地区的河流与 地下暗河相互补给
长江中 游地区 的许多 湖泊, 对长江 及其支 流的洪 水起调 节作用
某区域或某时段水量:降水量-蒸发量=地域水的变化量
降水 119
陆地
水汽 577
蒸发 72
蒸发
降水
505
458
海洋
多年水平衡 年与年
冬季与夏季
小结
1、淡水占水总储量的 2.53 % ,冰川占 1.74 % . 2、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河流、湖泊、冰
川和地下水。 3、什么是自然界的水循环?它有什么作用? 4、海陆间水循环是怎样循环的? 5、水循环有哪些环节?它是通过哪两个输送来实
地下水 示意图
▲ 水位线是补给区最低点与排泄区最高点的连线。 ▲ 承压水的井口在水位线之下才可以自流。 ▲补给区属潜水。
拓展
陆地多数流域。
2、积雪融水补给 •我国东北山区。
3、冰川融水补给 •我国西部高山永久积雪区。
4、地 下 水补给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
高中地理[人教版]《水循环》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水循环》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7dd717856a561253d36f5d.png)
二、古希腊的文明成果: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奴求制民主政治是雅典的政治制度,东方古国的政治制度是奴隶制君主专制,所以东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相对专制,西方相对民主。)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达•伽马
1497-1498年 向东,绕非洲大陆南端前往东方
到达印度西海岸。
看来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仔细体会下面的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你能不能找到更多的实例?
2.《长江之歌》中唱道:“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 海陆间循环
3.塔里木河的水。
陆地内循环
活动题
(2)中程:非洲美洲(掠买黑奴) (7)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导入2:情境导入 三、大学的兴起 (二)找一找亚洲的分区 (2)一批新兴城市兴起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催生了 3、生产: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河南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织物残片和浙江湖州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线、丝带及丝织物表明,约在四五千年前黄 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出现了丝绸的生产。 1.日本的领土是由哪些岛屿组成?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2.在暖气片上放有一瓶冷水,过一段时间后水会出现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5)关系的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 4、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5、结果: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知识与能力】:
黄河断流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共36张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共36张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97564fcc22bcd127ff0c38.png)
在最迫切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七月份的转行新媒体咯,那么学习历练新媒体技能就是第一位。而新媒体所需学习的技能又有很多,那怎么办呢?先挑自己有点底子的,有点基础的,把巩固持
续加强。个人感觉自己写还是有点小基础的,所以就给自己一个小目标,每周必须持续输出几篇文字,加强文案方面的训练。而另外PS也是做运营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在训练文案的同时,还
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棋局该由自己来摆。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
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感的降临。你可不要这样。如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
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路面
含沙量变化 增加 减少
增加
铺设渗水 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 砖 位平缓
减少
修建水库 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
减少水库以下 河流含沙量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 围湖造田
陡落
增加
1.下图为我国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 读图,回答(1)~(2)题。
思考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促进水资源更新, 维持水量动态平衡;
2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 •(1)缓解了高低纬之间热量收支不平衡; •(2)把陆地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输送到海洋;
3、塑造地表形态
题组 3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5~7 题。
5.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
陆地水类型
空间 分布
陆 地 分类 水
含盐 多少
水循环-(共3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可编辑全文
![水循环-(共3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75947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5.png)
(1)海陆间循环
发生范围:
主要环节:
特点:
海洋与陆地之间
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发生范围:
主要环节:
特点: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2)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蒸发,降水
典例:
3.读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促进水体更新
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不同的水体更新周期不同,因此,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量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430000
390000
40000
40000
(3)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材料 水通过水循环和水的三态变化,不断地吸收太阳辐射,传输和放出热量。
吸热
吸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放热
这两幅图片中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4)塑造地表形态
(5)联系海陆的纽带
泥沙、有机物、无机盐类
水
沿海和内陆的气候
水体
江河
湖泊
深层地下水
高山冰川
极地冰川
海洋
更新周期
16天
17年
1400年
1600年
9700年
2500年
表3.1 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更新周期
材料 据统计,全球每年水的总蒸发量和总降水量均为500 000立方千米。全球海洋总蒸发量为430 000立方千米,总降水量为390 000立方千米,有40 000立方千米的水汽输送到大陆上空,陆地上约有40 000立方千米的径流又输送到海洋。
发生范围:
主要环节:
特点:
海洋与陆地之间
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发生范围:
主要环节:
特点: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2)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蒸发,降水
典例:
3.读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促进水体更新
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不同的水体更新周期不同,因此,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量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430000
390000
40000
40000
(3)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材料 水通过水循环和水的三态变化,不断地吸收太阳辐射,传输和放出热量。
吸热
吸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放热
这两幅图片中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4)塑造地表形态
(5)联系海陆的纽带
泥沙、有机物、无机盐类
水
沿海和内陆的气候
水体
江河
湖泊
深层地下水
高山冰川
极地冰川
海洋
更新周期
16天
17年
1400年
1600年
9700年
2500年
表3.1 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更新周期
材料 据统计,全球每年水的总蒸发量和总降水量均为500 000立方千米。全球海洋总蒸发量为430 000立方千米,总降水量为390 000立方千米,有40 000立方千米的水汽输送到大陆上空,陆地上约有40 000立方千米的径流又输送到海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是泰戈尔对泰姬陵的盛 赞。但这座见证爱情的泰姬陵目前正面临着倒塌消失的 危险。由于周遭的建筑者滥抽地下水,流经泰姬陵的亚 穆纳河水位不断下降,导致泰姬陵的木质基础结构开始 老化。亚穆纳河作为泰姬陵设计的一部分,河水干涸势 必会导致“河死陵亡”。这里面便藏着水循环的重要性。
当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 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 触电。
一、实验用品 烧瓶、石棉网、带有弯玻璃导管的橡皮塞、玻璃板、托盘、铁架台、酒精灯、火柴、自来水、冰块 等。 二、实验步骤 1.往烧瓶内加入适量的自来水。按图所示,将装置连接好。 2.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待玻璃导管中有充足的水蒸气释放出来,在玻璃板上放置若干冰块。 3.水蒸气遇到玻璃后,冷却凝结形成水滴,再降落到托盘中。 三、实验思考 1.描述实验中水的运动过程,据此推测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2.若要改变托盘中水量的多少,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通过实验验 证小组的想法。
1999年以来,我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及其他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高强度、大规模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黄河年均输沙量 从16亿吨减少到近年来的3亿吨左右。
黄河输沙造陆
1979年5月27日
2012年5月19日
1979年与2012年黄河三角洲卫星影像对比
洪涝灾害防治
概念
洪水灾害: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引起的江 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 所造成的灾害。
即使会游泳,也要尽量避免下水, 以免碰到暗流和旋涡。
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高压线铁 塔,也不要爬到泥坯墙的屋顶上面。
地处低洼地带的居民要准备沙袋、 挡水板等物品,或砌好防水门槛,设 置挡水土坝,以防止洪水进屋。
如水位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 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 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到一些门板、 桌椅、大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 浮的材料扎成筏子逃生。
地球上水的体积与地球体积大小对比
探究1
1.图中的三个水珠并不太大,但地球却被称为“水的行星”,你知道其中的原
因吗? “水珠”虽然不大,但地球上的水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面积。从太
空望去,地球大部分被蓝色的海洋所包围,所以人们称地球是“水球”。
2.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储量并不多,而人类每天都在大量取用它,这会不会造成
雨涝灾害:指由于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积水、淹 没的现象。
洪涝灾害防治
措施
1.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 2.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修筑堤坝、 整治河道、建立洪水预警机制等。
措施
洪涝灾害防治
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 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亡。
向山坡、高地、避洪台等就近迅速 转移,或者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 等高的地方暂避。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2.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 3.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 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4.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黄河输沙造陆
阅读
黄河以高含沙量而闻名。它流经黄土高原,从那里带来大量泥沙。黄 河每年从中游带入下游的泥沙约为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其 余输入渤海,在入海口处形成黄河三角洲。1954—1982年,黄河造陆面积 达1100平方千米,平均每年造陆约39平方千米,三角洲一带的海岸线平均 每年外延470米。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水循环
课堂导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 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课堂导入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课堂导入
黄河、长江被我们喻为母亲河,也是我们所熟悉的河 流,想一想,河流的水来自哪里?又去向何处?今天我们 就开始本课《水循环》的学习。
探究1
① ②
③
如图所示,若将①地球上的水,②沼 泽、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的液态淡水, ③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三者分别汇集起来, 只不过形成三个小水珠。这三个水珠相对 地球来说并不太大,直径分别约为1384 千米、273千米、56千米。
A蒸发
海洋
陆地内循环
C输送 A降水
陆地
降落到陆地上的水,部分或
B蒸发
全部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
蒸腾形成水汽,再降落到大陆上。
海上内循环
B输送 C降水
海洋
海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
A蒸发
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
又降落到海洋表面。
请你试着填一填!
水汽输送
降水
水汽蒸发 植物蒸腾
地表径流
下 渗
地下水补给
水资源的枯竭呢?为什么?
不会,淡水资源虽然不多,但通过水循环不停的运动,地球上的水总 量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若是较大程度的气候变化或严重的污染,这些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可能减少。
水存在的形式
“水的行星”
固态
液态
气态
水体类型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循环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 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湖泊
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
河流
水汽蒸发 海洋
降水
水循环示意
活动
水循环
有人认为,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常温条件下固、液、气三态的转化, 外因是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
同意。水的三态转化使水的转移、能量的交换成为可能。 太阳辐射的热力作用为水的三态转化提供了条件;太阳辐射 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空气的流动, 从而为水汽的移动提供了条件。重力则促使雨水的降落和水 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从而实现水循环。
(2)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 循环
正在饮水的非洲象
这些野生动物也参与了水循 环,所饮用的水经过它们的身体, 再排泄到大自然中去。
庐山云雾
江湖环绕的地理环境,为庐山提 供了生成云雾的充足水汽。此外,当 地郁郁葱葱的森林通过蒸腾作用,也 向大气输送了大量水汽。
活动
水循环主要环节模拟
水循环主要环节模拟
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 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
2.改变托盘中水量
增加
增加地表径流量; 增加降水的方式;
水循环主要环节模拟实验示意
减少
减少蒸发; 减少降水; 增加下渗;
海陆间循环
C降水
B输送
陆地
D下渗
海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 汽输送、凝结形成降水,降水通 过下渗和地表径流最终汇入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