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 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

一方以法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

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

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状态的政治格局。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它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关系条约。

主要内容:(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3个主教区;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

(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还规定卡尔文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教对新教的迫害。

对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意义):第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第二,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鸣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第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第四,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第五,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使节,进行外事活动。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但结束了30年战争,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

近代欧洲国际关系史

一)知识结构国际关系主要指主权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

只有当人类进入到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世界越来越联系为一体的情况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才开始出现。

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

2.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矛盾与斗争。

3.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对抗。

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过程来看,世界格局的演变是其核心内容。

本专题包括1、3两种类型,按以下几个时期来论述。

一、16世纪下半期新航路开辟以后至一战1.16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立的时期,也是早期西、荷、英、法向外扩张充满矛盾斗争的时期。

这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内容。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

17世纪,英、荷之间发生三次战争,荷兰战败,失去了海上强国的优势018世纪,英国又同法国进行了七年战争,英国打败法国,不仅掌握了欧洲霸权,而且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英国对欧洲大陆推行均势政策,多次组织反法同盟。

1815年拿破仑战败,英国和欧洲的封建君主们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建立了近现代史上第一个国际关系格局——维也纳体系,重新划分了欧洲的势力范围,奠定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

这个体系中,英国的霸主地位得到巩固,法国受到削弱,俄国实力增强。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为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争夺海外商品市场,欧洲列强们极力向外扩张,冲突不断,1853年至1856年,英、法同俄发生了克里米亚战争,俄国遭受失败。

1870年至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德国崛起,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2.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一战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候,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他们之间国家实力的对比,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市场。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波兰-萨克森问题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

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后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

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

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

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条约》。

主要内容: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要求。

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

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

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

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

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是指拿破论为了在经济上击垮英国而建立的一个战略体系。

它由两次“柏林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组成。

这一体系在最初有效地打击了英国,但随着英国拓展海外贸易,并实行反封锁政策,体系的物质基础受到了动摇,后来在欧洲大陆矛盾的斗争中,大陆封锁体系土崩瓦解了。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

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

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1.1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三十年战争(1618——1648)前的欧洲形势(P4)君主专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

南特赦令:亨利四世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赦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

亨利四世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黎塞留:1624——1642年,红衣主教黎塞留任路易十三的宰相,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将国王与国家视为一体;将加强绝对君主专制和把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国家视为两项基本国策,用高压手段治理国家。

1555年9月,《奥格斯堡宗教条约》签订后,新教与天主教势均力敌。

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中央集权实力与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在德意志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1608年,“新教同盟”成立,巴拉丁选侯为领袖;1609年,“天主教同盟”,巴伐利亚公爵为领袖。

教皇、皇帝、西班牙支持天主教同盟;法国、荷兰、英国支持新教同盟。

德意志问题复杂化,内部矛盾扩大为国际冲突,宗教矛盾演变为各国开疆拓土的斗争。

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利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的爆发是由宗教问题引起的,但宗教因素在战争中很快不是主要因素。

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秩序。

·战争直接原因:皇帝马提亚(1612-1619)对捷克新教徒实行镇压政策。

1618年5月23日,“掷出窗外事件”,捷克人民起义——导火线。

·战争进程: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5;丹麦阶段:1625-1629;瑞典阶段:1630-1635;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谈判:1643年起就开始了和谈。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欧洲外交革命:18世纪50年代,英法普奥为各自的霸权利益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战争,对欧洲国际力量的分配和国家关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普法同盟瓦解,法国与世仇奥地利修好;英国背弃了奥地利,与其对头普鲁士结盟。

欧洲出现了以英普为主和以法奥俄为主的两大对立集团。

两大集团形成后,“七年战争’爆发。

⏹普法战争:1867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组成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同盟,初步实现了德意志名邦的统一。

南部的巴伐利亚等四邦,由于法国的阻挠,仍处于同盟之外。

普鲁士王国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导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在色当战役中大败法军,俘虏法皇拿破仑三世,法军的战败投降,激怒了法国人民。

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路易·波拿巴统治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新政府,资产阶共和派取得了政权。

1871年2月与普鲁士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草案,答应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

通过这次战争,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法国则最终导致了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这次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权利法案》: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利,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形成和发展起来。

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标志着漫长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布列斯特和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俄国原出于协约国一方而继续作战,为了退出战争,巩固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谈判,最终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的停战协议。

这个合约对于苏俄来说是屈辱的,他是苏俄丧失了大量领土和自然、经济资源。

最新版教案近代国际关系史

最新版教案近代国际关系史

绪论1.1.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定义。

国际关系史是指国际社会中各地区、各国家、各国际组织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思想、教育、宗教和民族等领域中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冲突、相互制约的关系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结果的总和。

2.2.国际关系的产生。

古代和中世纪国际关系的内涵及其表现。

近代国际关系产生的条件。

地理大发现以后,大西洋市场和东方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加快了由分散到整体发展的步伐;资产阶级奋起反抗,纷纷战胜封建专制统治,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资本主义渐次成长壮大,世界市场走向成熟;通讯和交通业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联系交往更加频繁;世界列强侵占落后地区,落后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的漩涡,全球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全球性的国际关系体系宣告形成。

近代国际关系的新特征。

史入近代,独立的主权国家相继建立,主权国家成为国际关系运作的动力源泉;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演进,主权国家作为国际关系唯一的行为主体被打破,行为者日益增多,行为日益多样化;经济关系成为国家间关系的基础,通过国际分工,国际交换,使一国的经济活动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

3.3.近代国际关系史与世界近代史的相互关系。

两者紧密联系、互相渗透。

近代国际关系史是世界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世界近代史作为载体。

当近代国际关系史从世界近代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又是对世界近代史中国际关系史这部分内容的丰富、深化与扩展。

世界近代史以叙述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线,着重把握历史的整体发展与规律,研究国家和民族间内部发展的历史。

而近代国际关系史主要是研究国家和民族间外部动态发展的历史,着重从横向方面剖析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国家间和国际组织间的外部关系,阐释近代国际关系史对全球社会发展过程的牵制和影响。

4.4.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对象。

国际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为国际关系中多种关系的集中反映,政治关系在国家与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之间关系的演变中占据主导地位;国际经济关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说明:考试题型有三类,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分析。

下面,就这三大题型说一下各自的考点。

一、名词解释(共四题)1、《乌德勒支和约》1700—1713年所进行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交战双方以法西为一方,英、荷、普、撒、葡为另一方。

分别于1713-4月和7月在荷兰乌得勒支签订《乌德勒支条约》,条约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菲利普一世为西班牙国王,但他及其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不得与法国合并。

荷兰获得南尼德兰的一些堡垒,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海峡,从法国取得纽芬兰等北美属地,奥地利从西班牙取得伦巴第、那不勒斯、撒丁和西属尼德兰,勃兰登堡的腓特烈被承认为普鲁士国王,葡萄牙取得在亚马孙河进行贸易的权利-。

《乌约》签订后形成了欧洲大陆均势,大国受到削弱,小国崛起,普鲁士得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英国从一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国,获得海上主宰权。

2、七年战争1756年奥普为争夺西里西亚,英法为争夺政治优势、商业、殖民地及海上霸权而进行的全欧性战争,英法普奥的继续争斗导致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

俄、西、瑞典、萨克森加入法奥一方,与英普同盟作战。

战争持续7年,结果法国战败。

1763法西与英签订《巴黎条约》,法国丧失在北美与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

法奥与普缔结了《胡勃图斯伯格和约》,确认了普对西里西亚的占领,普的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

法国、西班牙被削弱,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3、大陆封锁体系由于海外贸易竞争,英国在法国大革命后多次组成反法同盟。

法国、英国对立,拿破仑无法从军事上征服英国,于是将战略中心转向经济战,推行大陆封锁战略。

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任何从属于法国或与法结盟国向英国及其殖民地输入货物,居住在欧陆的英国人,一律拘捕,英国的商船和货品一律没收。

1807年,两次颁布《米兰敕令》规定,任何中立国家船只,只要在英国停留就将被法没收。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在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

起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企图加强中央集权,联合天主教诸侯同新教诸侯进行的一场内战。

欧洲主要国家借机干预德意志事务,以便扩疆拓土,争夺霸权,都先后卷入战争,致使这一场以天主教同盟同新教同盟开始的德意志内部斗争演变成了广泛的国际战争。

结束战争的威斯特伐里亚和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主权民族国家构成的国际关系史真正开始。

遗产战争(1667~1668)法国为实现称霸欧洲的目的与西班牙进行的战争。

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迎娶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之女Marie Therese,1665年,查理二世继承西班牙王位,体弱多病。

两年后,路易十四借口其妻是现任西班牙国王之姊,宣称拥有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以此向西班牙索要西属尼德兰作为菲利普四世的遗产。

这一要求被西班牙拒绝。

法国于是向西班牙宣战。

这场战争打开了通往荷兰的大门。

1668年,在英、荷、瑞的介入下,签订亚琛条约(the Treaty of Aachen),战争结束。

西班牙继承战争1700年11月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死后无嗣,法奥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引起战争。

英荷对法作战。

这场战争把法国拖得筋疲力尽,并开始走下坡路。

战后,参战国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与《拉斯塔特和约》,保留路易十四之孙腓力普五世获得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但法西不得合并。

和约使英国保持了海上优势并为其近一步扩张扫除了障碍;法国虽然基本保住了欧洲大陆头等强国的地位,但丢失了大量海上殖民地,使其海上势力大大削弱。

北方战争(1700~1721)沙皇彼得一世为争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发动对瑞典作战所引起的一场欧洲国际战争。

战前,俄国、瑞典实力上升,土耳其北进,而处于战略要地的波兰相对弱小。

而西欧诸强忙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顾及。

战争以俄瑞为主,于1700年开始历时21年。

近代国关史名词解释

近代国关史名词解释

近代国关史期末考试名词解释三十年战争是指发生在1618—1648年的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次席卷欧洲的战争。

它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

战争起因于德意志新教诸侯与天主教诸侯及皇帝之间在政治、经济以及宗教上的矛盾以及欧洲诸强争夺欧洲事务主导权的矛盾。

战争基本上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英国、荷兰、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整个战争分为四个阶段:波希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法国—瑞典阶段。

最终法国取得决定性胜利。

1648年,双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根据和约,法瑞扩大了势力,德意志诸侯享有内政、外交上的自主权,新旧教获得同等地位。

三十年战争和《威约》深刻改变了欧洲政治、社会、宗教格局,创立了一系列国际关系准则,是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比利牛斯和约》是指1659年法西之间签订的一项和约。

《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和约》。

《比约》主要内容有: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⑶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

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约》后继续较量的结果。

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称霸欧洲作了准备。

法西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遗产继承与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浮笔。

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

法国的霸权政策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

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法王路易十四以王后为腓力四世长女的名义,向西班牙索取遗产,遭拒后转而要求割让南尼德兰,再次遭拒后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史称“遗产战争”。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波兰-萨克森问题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

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后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

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

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

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条约》。

主要内容: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要求。

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

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

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

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

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是指拿破论为了在经济上击垮英国而建立的一个战略体系。

它由两次“柏林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组成。

这一体系在最初有效地打击了英国,但随着英国拓展海外贸易,并实行反封锁政策,体系的物质基础受到了动摇,后来在欧洲大陆矛盾的斗争中,大陆封锁体系土崩瓦解了。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

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

近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要点

近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要点

一、填空选择1、国际关系意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作用的总和。

2、鉴于1919年5月3日对于国际关系步入正规化、学术化、专门化研究轨道具有里程碑意义,德国学者厄恩斯特·奥托·泽姆比将这一天视为国际关系史这门学科的正式诞生日。

3、近代国际关系史中呈现出的三大规律是列强称霸永不能得逞、国际关系运行的重心始终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伴随和国家间相互博弈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4、16世纪至17世纪相继称霸欧洲舞台的国家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俄国5、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三十年战争的结束。

6、1700年8月开始的北方大战是俄国与瑞典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争。

7、结束1701至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两个和约分别是《乌特勒支和约》和《拉什塔特和约》8、1832年美国《门罗宣言》是在神圣同盟拟对拉丁美洲革命进行干涉的背景下出笼的。

9、1848年革命在欧洲国际关系中造成的两个最重要的后果是神圣同盟的瓦解和维也纳体系的崩溃。

10克里米亚战争是欧洲列强争夺奥斯曼帝国特别是争夺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矛盾激化的产物。

11、19世纪后30年至20世纪初,国际关系表现出两个特点,在欧洲呈现出两极均势的局面,在广大亚、非、拉地区呈现出混战的局面。

12、18世纪初西欧国际关系的力量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欧洲大陆确立起新的均势结构的战争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3、实行开明专制,使普鲁士成为欧洲强国的国王是:腓特烈二世14、标志着第二次反法同盟进攻被粉碎的条约是:《吕内维尔条约》15、标明拿破伦帝国在欧洲的势力达到顶峰的条约是:《提尔西特和约》16、1870年普法战争起源于:西班牙王位争夺17、反映英俄在东方问题上矛盾的尖锐化,1887年由奥匈帝国和英国以互相照会的形式签订的协定是:第一次地中海协定18、近代国际关系史从时间概念上说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仍以欧洲为中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其后随着美国、日本和德国大量参与国际事务,才具有世界性。

近代国际关系史重点复习资料

近代国际关系史重点复习资料

近代国际关系史重点复习资料第一章前威斯特伐利亚时代一、东亚封贡体系1、名词解释:从西汉武帝时代直到晚清,由于中国一直在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居于中心位置,从而构建了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古代国际关系格局。

这一地区性国际秩序以华夷观念为基础,以中国为中心,主要内容是其他国家对中国朝贡和接受中国册封,故称之为“东亚封贡体系”。

其特点是单极性、差序性、封闭性。

二、穆斯林世界1、名词解释:穆斯林世界是指在1500年前后由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古代国际关系体系。

穆斯林国家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创建了一个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所构成穆斯林世界。

2、特点(名词解释最好答上):(1)伊斯兰世界的国家体系是通过长期的征服战争形成的。

(2)是靠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来维系的。

(3)帝国中央政权的兴衰影响整个国家体系的安危。

三、欧洲秩序1、名词解释当时的欧洲政治版图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宛如一件由一些大小王国、公国、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百衲衣”,不属于任何一方。

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罗马教皇的权威已经在几百年来教权与王权的争斗中衰微下去。

同东亚封贡体系和穆斯林世界相比,政治上的四分五裂是欧洲秩序最突出的特征。

2、中世纪以来,欧洲政治、宗教、外交的主要特点(1)中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是一个由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联合统治的政治秩序。

邦国林立、四分五裂,尚未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

各王国之间战争不断。

(2)16世纪前后,英、法等西欧封建国家的统一是历史明显的进步,这为后来以民族国家为主体建立国际秩序铺平了道路。

(3)14世纪以来罗马教廷权威的下降。

13世纪末十字军东征的失败使教廷建立世界教会的企图落空;内有诸多王国对教权的抗争以及16世纪的多个国家的宗教改革;外有14世纪下半叶以来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代表的穆斯林世界的冲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考试总结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考试总结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6个)1.国际关系: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关系。

2.掷出窗外事件: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的新教徒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将两名帝国大臣及一位书记官从窗口扔出。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位的事件结束,是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

4.费边战术:一种拖延迂回的战术,不急于达到目的,用时间拖垮敌人。

5.天定命运论:即向那些所谓尚未明白确定的地方扩展美国的共和主义、宗教自由、州权、自由贸易、廉价土地等制度和价值观念。

6.埃姆斯急电:1870年7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埃姆斯休养所接见法国驻普大使,会谈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并将经过用急电通知正在柏林的首相俾斯麦。

俾斯麦故意将急电改成带有侮辱法国的语气并予以公布,进行挑衅。

法皇拿破仑三世以此为口实,7月19日对普宣战,爆发了普法战争。

7.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刺杀。

奥匈帝国利用该事件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但为塞尔维亚拒绝。

7月28日,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由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8.二十一条: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的秘密条款。

1915年1月由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提出。

主要内容为: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延长旅顺、大连两港和南满、安奉两铁路的租借期限为九十九年,并承认日本在东三省南部和内蒙古东部的特权;中国警政和兵工厂由中日合办等。

袁世凯为了做皇帝,几乎全部接受了日本的要求。

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日本的侵略要求未能实现。

9.第五纵队:1936年10月西班牙内战时,叛军用四个纵队进攻首都马德里,把潜伏在马德里城内进行破坏活动的反革命组织叫做第五纵队。

近代国guan

近代国guan

近代国际关系名词解释:1、国际关系就是指国际社会中各地区、各国家、各国际机构组织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军事、思想教育、宗教和民族等领域中互相依存、互相交往、相互突出、相互制约的关系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结果的总和。

2、教皇子午线指地理大发现后教皇为了调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关于瓜分殖民地矛盾签订了一个宗教协定,划分了一条从北极穿过佛得角以西370里格处知道南极的“教皇子午线”在此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归葡萄牙所有,以西的地方归西班牙所有。

3、遗产战争指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路易四世之妻腓力四世之长女,法国要求西班牙割让西属尼德罗作为陪嫁品,被西班牙拒绝。

1667年路易四世迫不及待的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结果法国被西班牙击败,这就是著名的遗产战争。

4、正统主义原则指的是法国外交家塔列朗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提出的,内容是坚持正统性是维护国家实体和体制稳定的最佳手段,恢复18世纪以来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推翻的各国正统王朝,欧洲各国恢复到1792年的疆界,维也纳合约就是以这个为基础而制定的。

5、欧洲协调:欧洲协调就是指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列强以多变会议的方式协调处理欧洲重问哦提大的外交机制。

根据这一机制从1818 年到1822年欧洲列强共举行了亚琛、特勒波莱巴赫、维罗纳三次会议解决当时欧洲出现的问题,由于英国退出欧洲事务欧洲协调变成一句空话。

6、维罗纳会议:1822年10月12日,欧洲列强在意大利北部的维罗纳召开会议,讨论法国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等问题,俄、奥、普表示支持法国出兵西班牙,西班牙被镇压,恢复恢复了西班牙封建制度。

此合约是欧洲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

7、日美和好条约:又称《神奈户条约》是美国叩开日本国门后,于1854年强迫日本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开放通商口岸,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条约标志着美国在法律上打开了日本的国门。

8、杨达波条约:1826年英国攻占了缅甸,迫使缅甸国王孟既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杨达波条约》条约规定:缅甸割让阿萨姆等地给英国,允许英国代表常驻缅甸首都阿瓦,承认曼妮普尔等地为英国领土,允许英船在缅甸港口自由航行,该条约是缅甸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缅甸开始沦为殖民地的标志。

近代国际关系史

近代国际关系史

略述现代国际关系从西欧产生的原因按时间可以将国际关系划分为近代国际关系和现代国际关系。

近代国际关系是指从三十年战争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开始,直至一战结束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现代国际关系则是指从一战后到现今的国际关系。

近代国际关系毫无疑问是以欧洲为中心,而随着一战后美国、俄国及日本的崛起,而现代国际关系的重点则开始逐渐发生转移。

但不论是近代国际关系还是现代国际关系,它的起源都来自欧洲。

在考虑欧洲的具体情况之前,分析一下穆斯林和中国当时的状况。

穆斯林世界是指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

公元1500年前后,世界上存在三个穆斯林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萨非帝国、莫卧尔帝国。

伊斯兰国家体系是通过长期征服战争形成的,是靠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来维系的,而缺少经济、政治和其他文化的创造性与活力,中央集权的稳定与整个帝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由此可以推想,在这样一个由宗教信仰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中,对其它的宗教信仰和他国充满了敌意的地区,当然是不可能诞生近现代国际关系了。

而此时的中国应是处于明王朝统治时期。

洪武帝自开国之初就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竭力压制商业的发展,当然也就扼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而到了1500年前后,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明朝的文官集团已自成体系,日渐成熟。

他们亦严格执行洪武帝的政策:重农抑商。

并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来维系整个帝国的运转。

而在对外政策方面,采取的又是闭关锁国,中断与别国贸易的国策。

而且长期以天朝上国自居,接受附属国、邻邦国家的朝贡,而后又反以重利。

这种不对等的来往加剧了明王朝的财政负担,而到17世纪之际,这个体制臃肿的帝国也慢慢走到它生命的尽头,步入历史的尘封。

在这样的一个帝国中,近现代国际关系也根本无法建立。

与此同时的穆斯林世界和中国相反,欧洲却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洗礼,为日后的崛起作出了必要的准备和前提。

整个中世纪,欧洲除曾在14世纪衰退以外,其他时期基本都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

近代国际关系史

近代国际关系史

《近代国际关系史》答题范例一、名词解释:要求:所含内容一应俱全,语言精练,高度概括。

因为分值和时间有限,所以不可过多展开,点到为止。

涉及范围:战争、条约、同盟、体系、人物、外交政策等步骤:1)首起第一句很重要。

锁定范围,定性。

比如:俾斯麦: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维也纳会议:欧洲国家为重新安排拿破仑战争后的国际秩序而召开的一次盛大的和会。

维也纳体系: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欧洲列强所建立的欧洲秩序。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光辉孤立: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年英国所推行的外交政策。

2)接下来第二步,逐一展开交待。

以三十年战争为例:背景、战争双方、导火线、经过、结果、影响、意义。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爆发的一场几乎席卷整个欧洲的战争。

它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德意志内部及整个欧洲的宗教矛盾和经济、政体、土地等世俗矛盾激化的产物。

战争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国天主教诸侯、奥地利和西班牙为另一方。

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掷出窗外事件”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

这场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德意志境内,大致经历四个阶段:波希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和法国—瑞典阶段。

因为长期的战争,双方均筋疲力尽,在法国略占优势的形势下双方谈判,签订和约,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这场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均势秩序,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二、简答题和论述题同一题目均可以设计成两个题型中的任何一个。

答题步骤基本相同,即:陈述+分析。

以课本165页第四题为例:美、日崛起为世界大国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一步先分析题干,有两部分内容:第一,美日崛起为世界大国;第二,这一事实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

回答:第一,首先交待美日是怎样崛起为世界大国的。

(陈述)第二,接着分析美日崛起为世界大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人物1)黎塞留:路易十三时期的法国宰相,红衣主教。

对内,他主张强化绝对君主专制统治,并努力将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的国家。

对外他将哈布斯堡王朝作为主要竞争对手,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

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提出了“民族国家利益至上”,推动了近代国家的形成,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2)路易十四:法国国王,1643-1715年在位。

致力于独揽大权树立绝对君权,在全国建立中央集权,掌握全国大权。

对外沿袭马扎然、黎塞留的扩张政策,致力于实现法国“天然疆界”的宏大计划,夺取欧洲霸权,法荷战争后问鼎欧洲霸权,但随后实力被反法同盟一次次的削弱并在七年战争后失去霸主地位。

3)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国王。

对内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发展资本主义,发布了《民法典》,并随着他四处征战而广为流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欧洲其他各国,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

对外进行拿破仑战争,主要是他同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战争前期具有反干涉主义与霸权主义,但后期具有侵略性。

4)梅特涅:效忠哈布斯堡家族,信奉现实主义国家利益原则,坚持正统主义,竭力维护大国均势,鼓吹对他国内政的干预。

拿破仑战争后期,既促成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又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俄国西扩的企图,对欧洲均势的恢复起很大作用。

维也纳会议中代表奥地利居于主导地位,为奥地利在战后欧洲秩序的建立中谋得最大限度的利益。

主导了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因此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时期也被称作“梅特涅时代”,梅特涅本人也被称作“欧洲的马车夫”。

5)俾斯麦:德国铁血宰相,统一德意志,并使德国成为欧洲强国。

对外以遏制法国防止法俄联盟为核心与欧洲国家进行结盟,形成对德国发展有利的联盟体系,即俾斯麦体系以维持欧洲的均势。

俾斯麦体系不仅为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营造了和平的环境,促使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同时维持了欧洲的均势,使得整个欧洲能够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整个欧洲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战争1)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的一场大规模的宗教矛盾掩盖下的世俗利益之争。

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部分1.“30年战争”——发生于1618—1648年欧洲的大战,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掷出窗外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30年战争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30年战争”的结果,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从而在欧洲形成了一个相对均势的政治格局。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指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定的一系列和约。

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近代国际关系的第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该和约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3.北方大战(北方战争)——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而与瑞典发生了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俄国取胜,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特和约》。

根据和约,俄国获得波罗的海沿岸领土,打通了波罗的海出海口。

北方大战后俄国国力大振,一跃而成为当时的欧洲强国,奠定了以后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基础。

4.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年—1748年,因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欧洲两大阵营为争夺奥地利王位,并在奥地利攫取取利益而引发的战争,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当中包括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爭和第二次西里西亚战爭。

1740年12月,普鲁士派兵占领了西里西亚。

接着,巴伐利亚、萨克森和西班牙也向奥地利发动了进攻,奥地利战败,于1745年12月与奥地利签订了《德雷斯登和约》,以及1748年1月18日签订的《亚琛和约》,和约确认了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王位继承权,普鲁士如愿已尝地得到了西里西亚,正式加入欧洲强国行列。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说明:考试题型有三类,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分析。

下面,就这三大题型说一下各自的考点。

一、名词解释(共四题)1、《乌德勒支和约》1700—1713年所进行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交战双方以法西为一方,英、荷、普、撒、葡为另一方。

分别于1713-4月和7月在荷兰乌得勒支签订《乌德勒支条约》,条约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菲利普一世为西班牙国王,但他及其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不得与法国合并。

荷兰获得南尼德兰的一些堡垒,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海峡,从法国取得纽芬兰等北美属地,奥地利从西班牙取得伦巴第、那不勒斯、撒丁和西属尼德兰,勃兰登堡的腓特烈被承认为普鲁士国王,葡萄牙取得在亚马孙河进行贸易的权利-。

《乌约》签订后形成了欧洲大陆均势,大国受到削弱,小国崛起,普鲁士得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英国从一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国,获得海上主宰权。

2、七年战争1756年奥普为争夺西里西亚,英法为争夺政治优势、商业、殖民地及海上霸权而进行的全欧性战争,英法普奥的继续争斗导致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

俄、西、瑞典、萨克森加入法奥一方,与英普同盟作战。

战争持续7年,结果法国战败。

1763法西与英签订《巴黎条约》,法国丧失在北美与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

法奥与普缔结了《胡勃图斯伯格和约》,确认了普对西里西亚的占领,普的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

法国、西班牙被削弱,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3、大陆封锁体系由于海外贸易竞争,英国在法国大革命后多次组成反法同盟。

法国、英国对立,拿破仑无法从军事上征服英国,于是将战略中心转向经济战,推行大陆封锁战略。

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任何从属于法国或与法结盟国向英国及其殖民地输入货物,居住在欧陆的英国人,一律拘捕,英国的商船和货品一律没收。

1807年,两次颁布《米兰敕令》规定,任何中立国家船只,只要在英国停留就将被法没收。

近代国关史名词解释

近代国关史名词解释

近代国关史名词解释国关史名词解释(一)——三十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均势外交炮舰外交东方问题Sanshi Nian Zhanzheng1.三十年战争Thirty Y ears’War17世纪上半叶,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次席卷欧洲的战争。

它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

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

战争背景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

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波希米亚)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见彩图三十年战争—掷出窗外事件(1618年5月23日))战争过程整个战争大致分四个阶段:①捷克-普法尔茨时期(1618~1624):“掷出窗外事件”发生后,捷克摆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

1619年捷克议会选举普法尔茨选帝侯弗里德里希为国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1)黎塞留:路易十三时期的法国宰相,红衣主教。

对内,他主张强化绝对君主专制统治,并努力将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的国家。

对外他将哈布斯堡王朝作为主要竞争对手,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

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提出了“民族国家利益至上”,推动了近代国家的形成,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2)路易十四:法国国王,1643-1715年在位。

致力于独揽大权树立绝对君权,在全国建立中央集权,掌握全国大权。

对外沿袭马扎然、黎塞留的扩张政策,致力于实现法国“天然疆界”的宏大计划,夺取欧洲霸权,法荷战争后问鼎欧洲霸权,但随后实力被反法同盟一次次的削弱并在七年战争后失去霸主地位。

3)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国王。

对内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发展资本主义,发布了《民法典》,并随着他四处征战而广为流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欧洲其他各国,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

对外进行拿破仑战争,主要是他同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战争前期具有反干涉主义与霸权主义,但后期具有侵略性。

4)梅特涅:效忠哈布斯堡家族,信奉现实主义国家利益原则,坚持正统主义,竭力维护大国均势,鼓吹对他国内政的干预。

拿破仑战争后期,既促成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又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俄国西扩的企图,对欧洲均势的恢复起很大作用。

维也纳会议中代表奥地利居于主导地位,为奥地利在战后欧洲秩序的建立中谋得最大限度的利益。

主导了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因此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时期也被称作“梅特涅时代”,梅特涅本人也被称作“欧洲的马车夫”。

5)俾斯麦:德国铁血宰相,统一德意志,并使德国成为欧洲强国。

对外以遏制法国防止法俄联盟为核心与欧洲国家进行结盟,形成对德国发展有利的联盟体系,即俾斯麦体系以维持欧洲的均势。

俾斯麦体系不仅为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营造了和平的环境,促使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同时维持了欧洲的均势,使得整个欧洲能够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整个欧洲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战争1)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的一场大规模的宗教矛盾掩盖下的世俗利益之争。

战争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而起,经历了四个波西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和法国—瑞典阶段,以神圣罗马帝国的战败结束。

战后交战双方召开了威斯特伐利亚会议,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双方实力进行了重新划分,形成了均势格局。

在战争中法国提出了“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口号,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开启了近代国际关系史的新纪元。

2)西班牙王位继承战:发生于1704至1714年,它实质上是英法争霸的第二场战争,也是欧洲反对法国称霸的一场战争。

战争以法国的战败结束。

战争结束后双方签订了《乌德勒支和约》,重新分配了欧洲国家力量,建立起新的大陆均势,法国的霸主地位被削弱,英国的实力大大提高,普鲁士也借机一跃成为王国开始踏上强国之路,为普奥矛盾埋下伏笔。

3)北方大战:发生于1700年至1721年的一场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和黑海等出海口,进行对外扩张而展开的一场战争,战争以瑞典的战败告终。

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签署了《尼斯塔得和约》。

俄国通过和约合法取得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从内陆国转变为濒海强国。

而瑞典被大大削弱,从此衰落下去。

4)七年战争:发生于1756年至1763年,实质上是四次英法争霸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同时也是普奥为了争夺对德意志领导权的一场战争。

战争以英国的胜利告终。

法国在战争后走入低谷,英国建立起了在海上和殖民地的霸权。

而普奥之间较量的出现标志着国际政治的中心由西欧转入东欧。

5)拿破仑战争:是拿破仑同反法同盟进行的一系列战争的总称。

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

战争初期的主要倾向是为了保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反对反法同盟对法国内政进行干涉,反干涉主义。

战争后期的性质逐渐转变为对外的侵略战争,体现出强烈霸权主义。

但拿破仑对外征战期间,将《民法典》广泛在欧洲传播,使“平等、自由、博爱”的思想深入欧洲人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6)克里米亚战争:发生于1853年至1856年,是一场因沙俄和英法之间在近东争霸而起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战争以沙俄的失败告终。

沙俄的战败说明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腐朽,促成了俄国农奴制的改革。

克里米亚战争是继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又一次大国争霸战争,将所有欧洲大国都直接、间接地卷了进去。

欧洲政治格局也暂时由英、俄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占主导的均势。

而维也纳体系,由于未能阻止大国战争的重新爆发,也走到了尽头。

7)普法战争:指1870年至1871年期间普鲁士和法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也是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三场王朝战争中的最后一场。

战争以法国的战败收场。

战后双方签订了《法兰克福和约》。

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政治军事格局,德国完成统一,德意志帝国成立,成为强国,开始在欧洲占有优势;而法国受到削弱,国际地位下降。

普法战争还加深了法德的矛盾,为一战埋下祸根。

8)美西战争:指1898年间在发生的美国为夺取西班牙殖民地而发动的一场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以西班牙的战败结束,双方签订了《巴黎和约》。

通过美西战争,美国大大加强了它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远东地区的军事和政治经济地位,为进一步扩大对拉丁美洲和中国的侵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美西战争是一场典型的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的战争,标志着美国从此加入了争霸世界的行列。

9)英布战争:指1899年至1902年间发生在英国人和布尔人之间的有一场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的战争。

这场历时3年的战争使双方损失惨重,迫使双方进行和谈以停止战争。

交战双方签署了《韦雷尼井条约》英布战争对英国的“光辉孤立”的外交政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战争中孤立的应该在外交、军事等多方面受到了极大限制,迫使英国改变传统外交政策,开始寻求盟友。

10)日俄战争:指1904年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利益进行的以中国东北为主要战争的帝国主义战争。

在美国的调停下,双方于1905进行和谈并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

日俄战争扩大了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势力范围,使它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而战败的沙皇俄国危机重重,终于导致1905年革命的爆发。

但美国并不希望日本强大,因此在战争后美日矛盾逐渐凸显。

会议1)维也纳会议:指1814年根据第一次巴黎和约的规定,为继续解决欧洲战后秩序问题而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

会议在英俄普奥四国的操纵下,就如何处理战败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进行争论。

这次会议不仅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大国大体再次形成领土均势;同时还形成了以“大国协调”为核心的维也纳体系。

会议中的强权政治,恢复君主专制等内容体现了维也纳会议的局限性,但对于河流共管、外交语文和禁止黑奴和奴隶贸易方面的内容又是具有进步性的。

2)柏林会议:指1878年为解决东方问题和《圣斯蒂杰诺条约》引起的问题,在俾斯麦的主导下欧洲列强于柏林举行的一次会议。

会议签订了《柏林条约》条约重新勾画了近东地图,东方问题暂时得以缓和,并避免了一次大国战争的爆发。

为了继续控制欧洲局势,俾斯麦领导的德意志帝国开始走上了与别国秘密结盟的道路,并一度建立起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结盟体系,开启了纯实力政治的时代,成为欧洲国际关系的分水岭。

和约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签订的和约的总称。

它对领土分配问题、荷瑞的主权问题、帝国体制问题和宗教方面问题进行了规定。

和约调和了现有矛盾,从政治上分裂了神圣罗马帝国,严重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实力;但同时也造成了新的不均衡,法瑞通过和约使自身的实力加强,引起了英、荷、德意志和丹麦的不满,为战争埋下了隐患。

但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和结束战争的先例,和约本身也成为了近代国际法产生的起点,具有进步性。

2)乌德勒支和约: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后交战双方签订的和约的总称,内容包括对西班牙王位的安排,领土的安排等内容。

和约肯定了德意志存在,为日后普奥争夺德意志领导权奠定了基础。

同时,和约还重新分配了欧洲国家的力量,建立起了新的大陆均势格局。

第一次将“势力均衡”这一概念正式写进了条约,进一步丰富了国际关系内容。

3)巴黎和约:指克里米亚战争后交战双方在巴黎签署的和约。

和约中规定,黑海对各国商船开放,禁止沿岸国或任何其他国家军舰的通行。

这大大削弱了俄国的实力,其原来在黑海所享有的权益也不复存在;同时,1815年后对法一致的联盟彻底瓦解,欧洲均势格局也暂时由英、俄居优势的均势转变为英、法居优势的均势。

4)维也纳和约:P675)柏林条约:在柏林会议后欧洲列强签订的条约。

条约对《圣斯蒂杰诺条约》的部分修改,英俄奥三国在近东实现了一次权力的在分配,东方问题暂时缓和,避免了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同时,条约迫使俄国放弃了大保加利亚的计划,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俄国的扩张范围,重新勾画了近东地图,是列强博弈和妥协的结果。

体系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指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欧洲各个国家力量的重新分配后,所形成的新欧洲格局,即以法国和瑞典为主导的均势格局。

2)维也纳体系:是指根据维也纳会议后,建立起的一个新的以大国协调为载体,维持欧洲大国领土现状和保卫正统秩序的新格局。

它使欧洲大国在领土上形成了一种大体的均势,但这样的均势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加之英国在是否应该干涉他国内政上与其他国家的意见不一,这些注定了维也纳体系必将瓦解。

但维也纳体系中体现出的强权政治,大国干涉小国内政等因素却是退步的。

3)俾斯麦体系:其他1)神圣同盟:指1815年在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由俄国发起,奥地利和普鲁士国赞同,于同年签署《神圣同盟宣言》,以三国共同存在的君主专制为基础建立的俄普奥的三国间的同盟。

神圣同盟实际上是维也纳体系的一个补充,是为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秩序这个大环境下的产物。

它从精神方面吧个君主国联系起来,为合力镇压革命提供了一个连接的纽带。

2)四国同盟:指英、俄、奥、普4国为保证1815年巴黎条约的实施而缔结的同盟。

四国同盟和神圣同盟相互配合,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法国再起,反对新的革命运动。

从其后欧洲协调的时间看,它的作用主要是维护反动统治调和列强矛盾,因此它在客观长增加了维也纳体系的稳定程度。

3)欧洲协调:指由《四国同盟条约》中确定的定期的多边外交协商安排。

由于大国定期开会,试图取得一致意见们因此形式上又叫做欧洲大国的协调,即欧洲协调,在当时叫做会议外交。

其实质目的是为了谋求欧洲大国间矛盾的妥协,进行种种政治交易,维护大国的利益,保持强权政治。

这种体制为后来的国际关系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4)东方问题:是19世纪欧洲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

5)天定命运:是19世纪30、40年代扩张主义者为给扩张制造理论根据而把各种扩张思潮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炮制出的理论,认为“北美是上帝分配给美国增长数百万人让美国人自由发展的地方”,鼓励人们通过暴力或非暴力的方式扩张美国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