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商品农业基地建设-重庆地理教研网首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

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途径之一。图12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

生产基地,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3)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4)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

14.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商品性农业基地的建设,到目前已经建成十

大商品粮基地、三大商品棉基地和油料、糖料作物基地。读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③、④、⑦四个著名商品农业基地与其相对应的优势农产品,正确的

一组是 A.①——甜菜、水稻、亚麻 B.③——棉花、水稻、油菜

c.④——甘蔗、水稻、甜菜 D.⑦——水稻、亚麻、甜菜

(2)试简要分析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宜建成哪些商品农业基地?发展商品农

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3)简要分析④和⑥两个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4)④和⑥所在的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

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5)图中②③⑤所在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1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山脉名称:A。

(2)图中字母B所代表的平原及代表性粮食作物分别、、。

(3)图中字母C代表的邻国是。

(4)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的自然带属于。

(5)2000年XX省政府作出停止开垦北大荒沼泽地的决定,请说明这一保护湿地举措

的意义。

16.阅读下列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03年12月15日《XX日报》称:据央视报道,日前,国家正式启动

了“振兴东北”的100个项目。

材料二2003年12月16日《XX日报》报道:“我省农民纷纷到东北建粮仓。北上种粮、省内销售已成为我省粮食生产一个新特点。”

材料三中国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近年来水位骤降,盐碱化加剧,水环

境恶化令人触目惊心,已严重危及中国北方绿色屏障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

岭林区。

(1)国家“振兴东北”的100个项目,多集中在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上,下列

属于东北地区优势产业的有()。 (多项选择)

A.机械制造业 B.原材料加工业

C.棉纺织工业.D.农产品加工业

(2)图中A平原近年来耕地面积有所减少,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XX省农民为什么要到东北种粮?

(4)图中B即为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试分析其水位骤降的原因及危害。

17.图为中国和美国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

然条件。

(2)影响中美两国玉米带形成和发展的共同社会经济因素有

(单项选择) ( )

①劳动力②机械化程度③市场④农业生物技术

⑤交通运输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3)填表比较上图中A、B两工业区的相关内容。

18.材料一:东北黑土地作为我国唯一且很难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以其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但是,这里经过近百年的过度开发,作为耕作层的黑土层已流失三分之二以上,按现在的耕作强度和方式,黑土耕作层再过几十年有流失殆尽、成为不毛之地的危险。

XX XX XX XX XX XX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hm2)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1)针对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等现象,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2)分析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原因。

(3)计算XX省和XX省的人均谷物产量,并说明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

东北的商品农业基地建设(参考答案)

2---4 C、B、B

5.答案要点:(17分)

(1)、小地形

(2)、南部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北部夏季暖热,冬季寒冷,且冬季气温远低于南部,气温年较差大

B地区C地区

商品粮基地名称江淮地区三江平原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优势自然条件热量丰富;降水充足;灌溉水源充足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

6.【解析】分析图I中的等高线和湖泊位置,可推知该湖为一火山口湖,是长白山天池。图Ⅱ选取了XX 省和中朝交界处附近地区为命题背景。图中等温线向南弯曲是长白山及其东北一西南走向造成的。P处与Q 处相比,P处的纬度和海拔较低,气温比Q处低10℃左右。河流L1为辽河,k为鸭绿江,比较两河的水文特征应联系流域内的气候和河水补给等方面来分析。图Ⅱ中城市①是东北地区最大城市XX,城市②是钢铁工业城市XX。

【答案】 (1)B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成湖。 (2)向西南(或向南)弯曲;受山脉(长白山)及其走向影响。

(3)10℃;纬度和海拔高度。 (4)河流L,流量较小,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较大。河流L2 流量较大,有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小,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河流L。主要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河流L:流经湿润的山区,流域面积虽小于L,,但河水补给量大,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

(5)该城市及周围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有京哈线、哈大线等铁路和多条公路通过,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

(6)有利条件:附近铁矿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原有基础较好等。不利条件:水源、能源不足。

7.【答案】 (1)48 o【=XX(2)39 oC 小P地为大兴安岭,受山地地形影响,气温年较差较小(3)由南向北逐渐增大(由高纬向低纬逐渐减小)。(4)XX高原大兴安岭长白山地 (5)特点:①粮食商品率高;

②提供的商品粮多;③机械化程度高。形成条件:①耕地面积广大;②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③土壤肥沃。

(6)发展条件: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工业基础雄厚。存在问题:能源和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7)XX、XX铁矿,XX、XX煤矿,哈大铁路,辽河(水源),接近市场。近年来省内的煤炭资源枯竭,交通运输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工业发展有了新的机遇。

8.(14分)(1)说明A处河流封冻日数少于同纬度附近地区(2分) A处位于大兴安岭东坡,冬季风的背

风坡,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附近地区(2分)

(2)160日

(3)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气温低,蒸发量小(2分);有冻土层分布;水系发育;河流

有凌汛(答出其中两点2分)

(4)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的蓄水、调节气候功能(2分)

9.(1)图中一2()℃等温线向南(或向低纬方向)突出,说明气温比同纬度两侧地区低。主要是受山地地形(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的影响。

(2)有广阔的平原,有肥沃的黑土,人均耕地多,机械化程度高。

(3)城市A(XX)是松花江沿岸的重要港口,内河航运便利,又有京哈、滨洲、滨绥等铁路干线在此交会,是XX省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同时还有四通八达的公路例和通往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空线。

(4)B河流(松花江)由于纬度位代较高,冬季长、气温低,所以结冰期较长;春季由积雪融水补给出现的春汛,夏季由雨水补给出现的夏汛,有两个汛期;流经地区林木比较茂密,所以含沙量比较小;由于补给较充足,汇入支流也较多,所以流量较大。

(5)水污染较重的化上厂不宜建在处于河流上游的城镇,尤其是流经省区(或国家)较多的大河。城镇居民的饮用水源应有多种渠道,最好以不易污染的水源为主。各城镇应进一步加强环境的监测和统筹工作,尤其是以地表水作为饮用水源的地区,发现问题必须及时通报相关地区和单位,及时做好应急准备,把危害和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10.【参考答案】

1.自东南向西北递减距海的远近和地形。 2.内力作用鸭绿江 3.赤潮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海水养殖业的扩大 4.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有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辽河水源,劳动力资源或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 5.煤炭资源枯竭,交通运输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等都使)工业发展有了新的机遇。

11.(1)A地地处河谷(或盆地),地势较低,热量较充足,E地地处山坡,气温较低。A地1月距离冷空气源地较E地远

(2)E处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B处为雨影区

(3)海拉尔市比XX纬度高,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年太阳辐射总量与XX相当

(4)土地资源(面积广、肥力高) 热量资源(积温低、气温低)

12.(1)辽中南生产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老化,部分矿区资源枯竭,沿海新兴工业区的冲击,世界性钢铁过剩,环境污染等(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①增大②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畜牧产品需求量增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温凉,降水适中,适合牧草生长③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防止土地沙化碱化,调节气候

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