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
高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高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20f113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5.png)
高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活动主题:高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说课内容:一、说教材根据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相关章节,介绍教材主要内容和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教材中应该包括五四爱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教材中还应涉及到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等知识点。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等知识点。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五四爱国运动的原因和影响,理解并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对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影响有清晰的认识,理解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五四爱国运动对中国现代史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四、说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法:根据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当时的社会氛围和学生运动的蓬勃力量。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于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影响进行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3. 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和历史意义,帮助学生将知识点整理成体系化的知识结构。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具,通过图片、音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五四爱国运动,增加学习趣味性和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与五四爱国运动有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景模拟: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五四爱国运动当中的一个角色,在课堂上进行一次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当时的社会氛围和学生运动的蓬勃力量。
3.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e1256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c.png)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五四运动》是人教版小学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历史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起因和影响,掌握五四运动的基本事件和重要人物。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起因和影响,能够描述五四运动的基本事件和重要人物。
难点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五四运动》的内容特点,我选择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景再现法学法:合作学习法、讨论学习法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教学素材,同时还准备了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以便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五四运动》,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 背景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中国近代社会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2. 五四运动的起因和背景:通过讲授法和情景再现法,我将向学生介绍五四运动的起因和背景,让学生了解到五四运动是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对于国家面临的危机和不公平待遇做出的积极反应。
3. 五四运动的基本事件和重要人物:通过讨论法和讲授法,我将向学生介绍五四运动中的基本事件和重要人物,包括北京学生的爱国示威、五四爱国大会等重要事件,以及陈独秀、胡适等重要人物。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于中国整体发展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d319cb051e79b8968022675.png)
《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爱国运动》,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近代史具有两条明显的主线,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民的不断抗争,其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本课内容在全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根据课标和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使学生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五四爱国运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重点:五四爱国运动背景和过程4、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我根据对本课的教材分析和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下的史料分析法、分组讨论和归纳总结法。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的学习通过诗歌《五四!我们的节日》,引出“大家知道为什么把每年的五月四日作为我国的青年节吗?”激发学生探究“五四爱国运动”的动机。
(二)新知探究五四爱国运动(分爆发的导火线、过程、及性质)(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通过《顾维钧》的视频指导学生得出结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学生讨论、分析(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政府的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许多特权,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和史料,提炼出有效信息。
五四运动的爆发:出示“五四”传单,进行设问“这段材料反映了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从这段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你认为是什么?”(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归纳出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式、要求。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精装版范文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精装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b7ede6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e.png)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精装版范文这是一个关于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的示例,范文如下:一、说教材1、《五四运动》是高中历史课本上的内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
通过学习这一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原因、经过以及对中国社会和国家命运的深远影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掌握五四运动的经过和影响。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学习五四运动的经过和影响。
难点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让学生对五四运动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将采用多种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献资料来展示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度,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五四运动的图片,我引导学生思考图片所反映的情景和意义。
然后,我会提问题,让学生回忆起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以及补充相关的知识点,我引导学生逐渐进入新课内容。
2、讲授五四运动的经过和影响在讲授的过程中,我将结合多媒体资料和案例分析,系统地介绍五四运动的经过和影响。
通过讲述五四运动的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3、讨论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探讨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和对中国社会和国家命运的深远影响。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的背景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的背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d212bf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d.png)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的背景说课稿一、引入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解的是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的背景》。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爱国运动,对于我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那么,在我们深入了解五四运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背景。
二、政治背景辛亥革命的胜利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辛亥革命的胜利给予了中国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也为后来的五四运动奠定了基础。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压迫随着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面临着来自西方列强的压迫和控制。
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失去了部分领土和主权,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外国的侵占。
这种列强统治的不公平现状,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抵抗意识。
三、文化背景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知识分子中兴起了一股追求现代化的思潮,其中包括了白话文运动。
这一思潮主张用白话文字来进行传播和表达,以取代传统文言文的使用。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为五四运动的呼声和宣传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前身,它倡导以科学、民主、自由为导向的新文化观念。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和反思,促进了社会思想的转型和社会进步的推动。
在这一背景下,五四运动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
四、经济背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在五四运动前后的时间里,中国面临了帝国主义的严重侵略。
列强瓜分中国市场,并将中国变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剥削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
这种压迫和剥削加深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不满,也给了五四运动更大的动力。
五、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五四运动背后有着复杂多样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背景。
辛亥革命的胜利、西方列强的压迫、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五四运动的背景。
五四运动的发生无疑是对不平等和压迫的抗争,也是中国爱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说课稿.docx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说课稿.docx](https://img.taocdn.com/s3/m/687c560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4.png)
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五四运动》说课稿“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维往开来。
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四运动》。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堂课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3课的内容。
它上承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既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题材。
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对知识发展、迁移能力的实际情况,我将教材内容稍作调整,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把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现在面对的是初二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已经初步建立起历史的学习思维,整体较好,但就平时上课情况来看应该是喜中带忧,大部分学生勤奋,小部分学生不爱学历史,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多引导,多鼓励学生学历史。
三、教学目标分析1.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事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阅读相关费料和提取《逮捕北大学生》《上海商人罢市》《上海工人罢工》等图片中的信息,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
3.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征。
四、教学过程为实现教学目标,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创新的课堂氛围,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来优化课堂教学:1、创设情景直观感知通过多媒体链接视频一一《觉醒年代》视频片段,创设情景,激起学生了解这场运动的求知欲望,从而揭示课,题。
紧跟着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知识结构,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考虑到声音和图像比单纯的文字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因此通过展示五四运动的剧照图片和文字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印象。
新人教版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
![新人教版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838b36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e.png)
新人教版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四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课程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好本课,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内容:本节一共有三个子目录,分别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扩大、五四运动的意义。
根据课标安排,我将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3、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字资料和提取教材图片中信息,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4、难点: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二、说教法与学法:1、学情分析:根据八年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主动参与性较强,这就是有助于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展开教学。
2、教法结合内容特点及学生实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将综合的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3、学法指导学生从史料、图片以及电影片段中捕捉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把握历史宏观概念、获取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的学习(2分)我通过播放《中国共青团团歌》作为背景音乐,把学生的思绪带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篇章。
《五四运动》word说课教案
![《五四运动》word说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9ac5b002768e9950e7385f.png)
《五四运动》word说课教案三官寺中学邓春艳《五四运动》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五四运动》。
根据现行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定位、教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优化思考五个方面来向大家介绍。
一、教材分析《五四运动》是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的重点课。
本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它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篇章,改变了世纪的中国命运。
本课的重点是五四运动的性质、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难点是五四精神的理解及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教学目标定位针对八年级学生感性思维强,理性思维也有了一定发展的特点,同时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的实质。
能力目标通过对五四运动背景、经过、影响等的讲述和分析,培养学生把握历史线索、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思维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情感目标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彻底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三、教法分析根据本课内容及学习要求,针对八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水平较低的特点,我采取了如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歌曲、视频片段展示历史图片及相关史料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问题探究法:采用以探究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程度不一的问题,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开展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3、情景设置法:五四运动的时代离现在比较远,学生难以想象。
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让学生置身其中,引起共鸣。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五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中的一段。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范文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2827c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f.png)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五四运动》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并了解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历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爱国主义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历史知识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起因、过程和影响,掌握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意义。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学科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的热爱和民族精神的培养。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掌握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意义。
难点是:培养学生利用历史学科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在历史学科中,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和影响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问题导入法,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探究历史事件;学法是讨论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展示五四运动的标志性图片和影像资料,我将提出如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1. 五四运动是什么?你们对五四运动有什么了解?2. 五四运动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爆发五四运动?3. 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什么?它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主动思考,引发学生对五四运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四运动人教版说课稿
![五四运动人教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d3cf9e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0.png)
五四运动人教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五四运动”,这是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单元。
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政治运动,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革命,它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和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第三章。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材首先介绍了五四运动前的国内外形势,然后详细叙述了运动的爆发、发展和高潮,最后分析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其背景、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历史事实记忆能力和历史事件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事件联系实际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五四运动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科学思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运动的爆发及主要经过、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五四运动中爱国主义精神的现代内涵,以及如何将五四精神与当代社会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和过程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或人物,深入分析其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五四运动中的人物,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历史情境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辛亥革命及其后的中国社会状况,引出五四运动的背景。
(2)新课讲解:详细讲解五四运动的经过,包括导火索、主要事件、参与人物和组织。
(3)案例分析:选取五四运动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分析其对运动的影响。
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
![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a9947c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2.png)
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一、引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它不仅在政治上引起了巨大震荡,也对中国的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说课稿旨在通过对五四运动的介绍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二、分析教材教材选择的是《中华民族近代史》第三册,该教材系统地讲解了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并通过图片、文档等形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英勇斗争。
本课将围绕教材内容展开,但也会适当增加相关的补充材料,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视野。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发起原因;b. 掌握五四运动的主要过程和重要事件;c. 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影响。
2. 能力目标:a.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b.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c.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分为三个环节:导入、知识讲解和拓展延伸。
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五四运动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在学生中引发思考和猜测,帮助他们激发对这段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探讨与其相关的现象和问题。
2. 知识讲解(40分钟)a. 五四运动的起因和背景:i. 介绍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特别是反帝反封建思潮的高涨和中国共产党的逐渐崛起。
ii. 解释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即巴黎和会上丧失领土主权的问题。
b. 五四运动的主要过程:i. 介绍五四运动的爆发地点和时间,以及各地学生爱国爱民的示威游行和罢课运动。
ii. 阐述五四运动的高潮阶段,包括学生群众的团结和抗议、爱国主义思想的发酵以及运动的扩大化。
c. 五四运动的重要事件:i. 分析五四爱国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关系,介绍五四爱国运动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ii. 介绍五四运动的影响事件,如《新青年》的创刊、五四运动的开展、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等。
3. 拓展延伸(20分钟)a. 分组讨论:根据教材和相关补充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五四运动对中国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课件(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课件(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ce57652b8f67c1cfad6b8cc.png)
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 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 精神。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 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 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三、说教学过程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 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 乏味的知识趣味化。此外,我还重视 教材中疑点的讲解,并适当对知识点 进行引申,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 串联、积累和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 三的效果。
三、说教学过程
3.小结巩固;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
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简单扼要 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 知识点。五四爱国运动精神正在当今 社会发扬,学生们都是热血青年,需 要有一个仪式感,在课堂最后,请全 体同学起立,共同宣言,本课在高潮 中结束。
《五四运动》 说课稿
陈慧
目 01
录 02
CONTENTS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分析; 《五四运动》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第
四单元第二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 经学习了三个单元,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 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
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 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说教学过程
2.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由今年的新冠肺炎抗疫中的英雄的导 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把现实生 活中的事情引入课堂,贴近生活引发学生 的同感。二是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13课五四运动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13课五四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d667d11b4b73f242336c5f4b.png)
时间:1919 年 5 月 4 日; 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 3000 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 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 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 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
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爱国:从背
景、口号方面去理解;反帝反封建:外争主
权,内除国贼;彻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不妥协。
3.教师讲述:为了纪念青年学生发起的
这场爱国运动,为了让五四的火炬代代相
传,我国政府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为“五四
青年节”。从中你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作
列表讲解: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结果 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
前途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革命 资产阶级世界革 无产阶级世界革
时代 命一部分
命一部分
教师讲解: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各阶层的仁人志士
都为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如:洋务派的洋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教师讲述:1919 年 6 月,五四运动扩
大到上海。出示材料: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
放。”
——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
不开市。”
——商人罢
市
提出:6 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 现?有何特点?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0d256555acfa1c7aa00ccc3.png)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四爱国运动》,现在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内容,板书设计四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又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故教材的地位相当重要。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二十一条”的严重影响;巴黎和会的概况、性质;五四运动的爆发、口号、发展及结果;五四精神的内涵;通过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②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二十一条”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而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人们的反帝斗争,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深层背景。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③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结果及五四精神难点:五四精神的内涵二、教法、学法(为了解决刚才所提到的重点难点,我设置了以下的教法学法)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教学本人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如讲述法、提问法、设问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引导讨论法、小组讨论回答得分法等,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
特别是本人还将采用倒叙法,打破教材结构,把五四运动背景放到五四运动经过、结果之后并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讲授。
对五四运动经过和结果的讲授,本人将采用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融于其中。
高中历史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
![高中历史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4699d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0.png)
高中历史五四运动说课稿说课稿【五四运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高中历史课本中关于五四运动的部分。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对中国社会和革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发展和意义,进一步理解中国近代史和革命史的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起因;- 掌握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和影响;- 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意义。
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释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能够发表自己对五四运动的观点和看法。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革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认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讲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起因;- 分析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和影响。
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深远意义;-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表看法。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 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五四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 展示五四运动的标志性图片,如抬起红旗的学生群众;- 播放与五四运动相关的短视频,如游行示威场景。
2. 说故事,引发思考:讲述五四运动的起因和背景,激发学生对五四运动的思考和感受。
- 通过讲解五四运动前后的社会背景,如列强侵略、中华民族危机等;- 讲述五四运动的具体起因,如巴黎和会、《巴黎和约》等。
3. 分组合作,理解发展过程: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和影响。
-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阶段,研究该阶段的重要事件和表现;- 小组成员分享各自研究结果,进行集体讨论。
4. 资料分析,探究影响:提供相关资料和文献,引导学生分析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 提供五四运动期间的宣言、演讲等文献资料;- 引导学生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深远影响。
5. 对话互动,展示见解:组织学生进行对话互动,展示个人对五四运动的理解和观点。
《第13课 五四运动》优秀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第13课 五四运动》优秀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https://img.taocdn.com/s3/m/6d4bf1c24431b90d6d85c720.png)
《五四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发展过程、结果以及运动的性质、意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相关资料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情感,传承与发扬五四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的性质、意义。
难点:“五四”精神。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五四青年节话题导入。
二、新课探究●梦想破灭——了解“五四”之因。
师生合作,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青春不悔——重现“五四”之史(1)五四运动的经过自主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爆发与扩大的相关信息,并完成表格(2)角色扮演——穿越时空,展开想象的翅膀。
(二选一)情境一: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北大学生,5月4日,你来到天安门前集会,站在人群中发表演讲,你会怎么说?情境二:假如你是一名工人,你怎样动员身边的人支援学生的爱国行动。
三、合作交流,魅力展示●生生不息——继承“五四”之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五四口号中国的土地可以断送而不可以征服!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但不可以低头!——五四传单材料二:习近平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根据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以下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五四“精神有哪些?(3)作为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五四精神呢?四、课堂小结五、课堂检测1、“共争青岛归还,同看民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范文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34ca9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c.png)
2024《五四运动》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五四运动》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背景、原因、经过和影响,并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①认知目标: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原因、经过和影响。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的热爱和对先辈们的敬仰之情。
3、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原因、经过和影响。
难点是: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探索历史事件,本课采用了教法: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法。
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和合作交流法。
三、说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呈现五四运动的历史事件,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具,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历史资料,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环节一、导入新课我会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如:“你们知道五四运动吗?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为什么会被称为五四运动?”通过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对五四运动的初步认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二、观看视频我将播放一段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将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视频中的场景和人物,以培养他们获取历史信息和思考分析的能力。
环节三、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五四运动中的不同方面,如运动的经过、有影响的人物等,然后让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在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过程中,我将适时给予指导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
环节四、总结归纳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我将引导学生提炼出五四运动的核心内容,包括背景、原因、经过和影响,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洁明了地总结起来。
五、板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五四运动的重要内容,我将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内容,如“五四运动”的主题,以及背景、原因、经过和影响的关键词和要点。
五四运动说课稿
![五四运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2e77d0581c758f5f71f6724.png)
第13课五四运动音三中王艳尊敬的各位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五四运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说教材本课是要让学生学习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意义,并说明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本课以国际视野下的巴黎和会为导入,讲述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地位。
时人对会议的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既是中国国际地位的写照,更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在此基础上,教材以时间为序,展示了“五四”运动由爱国学生运动发展成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的过程,点明工人阶级如何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先进分子开始了中国发展道路的新探索。
本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识记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2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性质和重要意义,以及五四精神。
3探究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归纳知识要点,理解重点,难点。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未能得到应有的利益。
列强反而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了日本。
消息传到北京,愤怒的学生们上街游行示威,并得到了工人、商人等社会各界的支持,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和历史意义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四、说学情初二的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了很多,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但注意力仍然易分散,好奇心强, 形象思维能力强,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历史思维的培养。
五四运动说课课件(新部编)
![五四运动说课课件(新部编)](https://img.taocdn.com/s3/m/1b5934a583d049649b66586c.png)
指导思想
结果 前途 结论
三民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资本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马克思主义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 1949
1840 中国近代史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弘扬五四
什么是“五四精神”?今 天,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 精神”?作为一名年轻人通 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你又有 何感想?
时间:1919年5月4日 主力: 学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 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问: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B C.有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 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
北京学生街头演讲
感知五四
五四运动的爆发
时间:1919、5、4 开始地点:北京 人物:北大等校学生
上海(中心) 6 月 3日 工人(主力)
五四运动的发展
北京(中心) 5月 4日 学生(先锋)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
弘扬五四
材料研读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 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 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 “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材料二 “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 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 君努力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五四运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课程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好本课,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内容:本节一共有三个子目录,分别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扩大、五四运动的意义。
根据课标安排,我将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3、教学目标:
!
①、知识与能力
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字资料和提取教材图片中信息,引导学生掌握
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
4、难点: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根据八年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主动参与性较强,这就是有助于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展开教学。
2、教法
结合内容特点及学生实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将综合的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3、学法
指导学生从史料、图片以及电影片段中捕捉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把握历史宏观概念、获取知识。
、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的学习(2分)
我通过播放《中国共青团团歌》作为背景音乐,把学生的思绪带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
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篇章。
(二)新知探究
1、五四运动的爆发(10分)
①、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通过《顾维钧》的视频指导学生得出结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学生讨论、分析(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政府的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许多特权,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②、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0页内容和史料,提炼出有效信息。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时间、地点、参加者、口号、要求、结果)
3、五四运动的扩大及结果(8分)
师: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
出示材料:
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
师:结合教材第61页内容,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
生: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师: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
生:陈独秀等人的积极号召、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威胁。
师:面对民族危机,上海工人积极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师: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生: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4、在讲述五四运动的意义及五四精神(10分)
·
①让学生讨论并总结五四运动的性质及意思,并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和五四精神的内涵。
②、弘扬五四这个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说明“在和平年代如何弘扬五四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关注“理性爱国”这一话题,提高学生对国际现象的理性认识。
5、最后,在激昂的《中国共青团团歌》的背景音乐下,我展示以下几幅图片,突出五四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激励学生奋发图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观看《五四运动》片段,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
明白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勇于承担建设祖国的重任,这也达到了学习历史,以史鉴今的目的。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探讨本节课所学所感。
(四)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教材第62页的课后活动
教学反思➷
五四运动是本教材中重要的一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了展示大量的各种史料,进行小组探究性
学习,让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提高自己分析史料、解读运用史料的重要能力,同时注重拓展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和空间,让学生灵活运动相关知识。
通过问题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科学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使得学生的爱国情感进一步得打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