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微课程)二十四式太极拳太极拳——云手.ppt
二十四式太极拳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种流派,是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编创的简化太极拳 套路。
二十四式太极拳共24个动作,包括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 琶等招式。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简练、易学易练,适合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的人练习。
02
二十四式太极拳基本动作
起势与收势
起势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正直,两臂自然下垂,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避免常见错误的建议和指导
避免急于求成
太极拳注重内外兼修,需要长时间的 练习和体悟,不可急于求成。
避免用力过猛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避免使用拙 力,要注重松柔轻灵。
避免姿势不正
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安舒,避免前俯 后仰、左右歪斜等姿势不正的现象。
避免呼吸不畅
太极拳注重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要避免憋气、呼吸急促等呼吸不畅的 现象。
海底针
右脚向前跟进半步落下;同时右手下落经体 前向后、向上提抽至肩上耳旁再随身体左转 由右耳旁斜向前下方插出。
04
二十四式太极拳身法与呼吸配合
身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保持中正安舒
身体保持自然直立,不偏不倚, 中正安舒。
沉肩坠肘
两肩放松下沉,两肘自然下坠, 保持上肢松沉。
含胸拔背
胸部微含,背部挺拔,有助于 气沉丹田。
肘底捶与金鸡独立
肘底捶
身体微向右转,重心右移;两手在右 胸前相合后,左手外旋向下、向左划 弧置于左胯旁,右手握拳向右前方以 虎口向上抛出。
金鸡独立
左腿收回平屈成左虚步;同时右手先 下按至右胯旁,再经左胯前向右上方 划弧至右额上方。
二十四式太极拳示范图解83843
二十四式太极拳示范图解(技术讲解版)1起势2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4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倒卷肱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9单鞭10云手11单鞭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臂21转身搬拦锤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势第一式:起势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野马分鬃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24式太极拳(超精致版)PPT
8.抗老防衰的作用
太极拳以其轻、柔、平稳 ,没有忽起忽 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在用力均 匀的全身运动状态下,使身体各肌群都能得 到锻炼,从而增加了肌力、肌弹性、肌肉的 兴奋性 ,使人精神充沛,不易疲劳。
“太极拳”汇集了佛学,道学,儒学,医学, 武学的精髓,将他们有机地运化于一体,是多代 人锲而不舍地钻研、实践的结晶。 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自身的身体素质和 健康状况。所以,太极拳健身是具有坚实的科学 基础,是中国传统养生、医疗、保健运动方法的 典型代表。
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轻灵,处处带有 螺旋和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连。它不 仅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也 是一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因为它是 练意、练身、练气三结合的运动,使人达到心 静气和的状态,调和人体之阴阳,疏通人体之 经络,故而是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最佳运动之 一。
太极拳的功效
整个套路虽然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 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精炼了, 动作更规范了,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出太极 拳的运动特点。正是因为24式太极拳套路 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容充实,易学易 练,所以深受太极拳学练者喜爱。是较为 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
24式简化太极拳的特点
全部内容选自传统杨式太极拳,动作柔和均 匀,姿势中正平稳,老幼咸宜, 人人可练,易于推广。为传统套路的1/4~1/3 ,适于在早操、工间操活动中开展。 内容尽量减少重复。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主要技术 内容及基本规格要领,同时又避免了传统套路中半数以 上为重复动作的现象。
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
一、起势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四、左右搂膝拗步 五、手挥琵琶 六、左右倒卷肱 七、左揽雀尾 八、右揽雀尾 九、单鞭 十、云手 十一、单鞭 十二、高探马 十三、右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十七、右下势独立 十八、左右穿梭 十九、海底针 二十、闪通背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二十二、如封似闭 二十三、十字手 二十四、收势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图示
图 3-91
图 3-94 (七)第七组 1. 左右穿梭 (1)左穿梭 ①丁步抱球
图 3-95
图 3-87 ④提膝挑掌
图 3-88
图 3-92 ③弓步挑掌
图 3-93
图 3-96 ②弓步架推
图 3-97
图 3-98 (2)右穿梭 ①丁步抱球
图 3-99 ②弓步架推
图 3-100
1. 单鞭 ①转体侧抱
图 3-55
图 3-56 ②丁步勾手
图 3-57 ③弓步推掌
图 3-58
图 3-59 2. 云手
(1)云手一 ①转体侧抱
图 3-60 ②并步云手
图 3-61 (2)云手二 ①开步云手
图 3-62 ②并步云手
图 3-63 (3)云手三 ①开步云手
图 3-64 ②并步云
图 3-65 3. 单鞭 ①丁步勾手
图 3-38 ③后坐捋
图 3-41 ⑤后坐收掌
图 3-44 2. 右揽雀尾 ①转体抱球
图 3-39
图 3-42
图 3-45
图 3-46
图 3-47 ②弓步掤 图 3-48 ③后坐捋 图 3-49
图 3-50
④弓步挤
图 3-51 ⑤后坐收掌
图 3-52
图 3-53 ⑥弓步按掌
图 3-54 (四)第四组
图 3-19 Leabharlann 弓步推掌图 3-22 ③弓步推掌
图 3-25 ③弓步推掌
图 3-20 (2) 搂膝拗步二 ①重心后坐
图 3-23 (3) 搂膝拗步三 ①重心后坐
图 3-26 2. 手挥琵琶
①顺势跟步
图 3-21
图 3-24
图 3-27
24式太极拳带图解最全的
24 式太极拳一、起势1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左脚向左分开半步同肩宽2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似直非直,肘关节微微的弯屈,手心向下3 两腿慢慢屈膝下蹲成马步。
两掌至于腹前,上身体保持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二、野马分鬃〔三次〕左野马分鬃1 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2 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3 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 60°), 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4 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右野马分鬃(同左野马分鬃,左右方向相反)左野马分鬃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
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
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
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
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 -- 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
二十四式太极拳示范图解
一十四式太极拳示范图解(技术讲解版)1 起势2 野马分鬃3 白鹤亮翅4 搂膝拗步5 手挥琵王壬 琶 6 倒卷肱 7 左揽雀尾 8 右揽雀尾9单鞭 10 云手 11 单鞭 12 高探马 13 右蹬脚14 双峰贯耳 15 转身左蹬脚 16 左下势独立17 右下势 独立18 左右穿梭 19 海底针 20 闪通臂21转身搬 拦锤 22 如封似闭 23 十字手 24 收势眼平看 前方.要点:头颈正直, 下颏微 向后收, 不要故 意挺胸 或收腹。
精神要 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 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 开,成开 立步)。
第二式:野马分鬃①身体②两臂 自然直 慢慢向 立,两脚 前平开立,与 举,两肩同宽, 手高与脚尖向 肩平,前;两臂 与肩同自然下 宽,手垂,两手 心向放在大 下。
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岀,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 腿外侧;点地;眼看右手。
③上体慢慢后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岀,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坐,身体重心移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至右腿,左脚尖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 ° --60 ° ,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只是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
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
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
弓步做弓步时,迈岀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 45。
--60 ° (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
(微课程)二十四式太极拳太极拳——云手
七、教学总结
云手动作因为涉及到手法、步法、眼法 之间的协调配合,利用腰部拧转,带动背部, 背带肩,肩带肘,肘再带动手腕云转,同时 还要注重手腕的翻转动作。本次课通过上下 肢分解教学,结合两个辅助性练习,学生基 本掌握云手的动作要领。教学过程环环相扣, 讲解清楚,示范准确,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2、背面、镜面完整示范
从单鞭动作开始,做云手 完整示范,利用完整示范使 学生了解“云手”的完整动 作过程。
3、讲解、示范“云手” 动作的攻防含义
一名学生配合,讲解和示 范云手的攻防含义。
4、上肢动作练习
(1)单手练习
一手背后,另一手做云转 动作,强调转腰和手腕翻 转。
(2)双手练习
两手配合做云手动作,强 调转腰和手腕翻转,两手 协调配合。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体育专业本科学生, 此学生群体身体素质和条件较好,有较强的 运动能力,且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具备独立 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如今的媒体、影 视等传媒对太极拳运动的宣传使得他们对这 项运动有很大兴趣,这是一个有利因素。不 利因素是:他们是太极拳初学者,难以快速 掌握太极拳运动以意带形的特点。同时,年 轻人很难把握住心静体松的身心状态,也不 习惯太极拳运动缓缓用力、行云流水的特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云手的上肢动作。 2、教学难点:云手动作中以腰带手,手
腕翻转,上下肢协调运行。
五、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完整示范法(正面、背面) 3、领做法(背面、镜面) 4、点评纠错法
六、教学过程
1、集合整队,讲解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 作特点并引入教学内容。
师生问好,回顾太极拳运动特点:心静体 松、圆活连贯、虚实分明、呼吸自然。引入本 次课教学内容。
24式太极图解8页word
第十五式:转身左蹬脚
①左腿屈膝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左腿,上体左转,右脚尖里扣;同时两拳变掌,由上向左右划弧分开平举,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②身体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由外圈向里圈划弧合抱于胸前,左手在外,手心均向后;眼平看左方
<
<
③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向左腿的同时,左掌随上体的继续左转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齐平,臂微屈;眼看左手。
要点:上体保持正直,松腰。完成式时,右肘稍下垂,左肘与左膝上下相对,两肩下沉。左手向外翻掌前推时,要随转体边翻边推出,不要翻掌太快或最后突然翻掌。全部过渡动作,上下要协调一致。如面向南起势,单鞭的方向(左脚尖)应向东偏北(大约15度)。
③两臂左右划弧分开平举,肘部微屈,手心均向外;同时左腿屈膝提起,左脚向左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左手。
要点:与左蹬脚式相同,只是左右相反。左蹬脚方向与右蹬脚成180度)(即正西偏北,约30度)。
第十六式:左下势独立
(1)左腿收回平屈,上体右转;右掌变成勾手,左掌向上、向右划弧下落,落于右肩前,掌心斜向后;眼看右手。
<
<
<
①上体后坐,身体重心逐渐移至左腿上,右脚尖里扣;同时上体左转,两手(左高右低)向左弧形运转,直至左臂平举,伸于身体左侧,手心向左,右手经腹前运至左肋前,手心向后上方;眼看左手。
②身体重心再逐渐移至右腿上,上体右转,左脚向右脚靠拢,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向右上方划弧(手心由里转向外),,至右侧方时变勾手,臂与肩平;左手向下经腹前向下划弧停于右肩前,手心向里;眼看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