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重点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导言: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学,下面将介绍中医学基础知识的重点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理论1.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人体各器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阐述了世界万物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事物分为五个元素(金、木、水、火、土),用以描述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
3. 气血津液理论:中医强调人体的气血津液对健康的重要性,即脏腑组织器官需要充足的气血津液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中医诊断方法1. 四诊合参: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是四诊合参,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貌、舌苔、脉搏等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并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 脉诊:中医脉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来判断病情,包括脉搏的频率、形态、力度等变化。
通过脉诊,可以了解病人的阴阳、气血等方面的情况。
三、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应用单味草药或复方药物来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经典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形式,通过手法的推拿和按摩来刺激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达到调节气血、舒缓疼痛、促进病灶复原的作用。
四、中医文化与养生1. 中医养生理论:中医强调预防和调护,注重提高个体的自身抵抗力。
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都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
2. 中医与四季饮食:中医将食物与四季变化、气候特点相结合,提倡根据季节来调整饮食,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3. 中医与心理健康:中医注重身心的调和,认为情绪的失衡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来保护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久负盛名。
其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正确性、先进性与科学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下面,我们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知识进行。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由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组成。
四诊法•望诊:通过观察面色、舌苔、舌质等部位的变化,判断疾病的位置、性质、程度和预后等。
•闻诊: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咳嗽和呕吐的声音等,判断疾病的变化。
•问诊: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过往病史、家庭病史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切诊:通过检查患者的脉搏特征,以判断疾病的情况。
中医体系中医体系主要包括“五行”、“阴阳”、“经络”、“气血”、“精神”、“脏腑”等。
•五行:中医学的一种理论,包括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
这五种元素相互制约、相互生克,影响各个器官的功能。
•阴阳:阴阳平衡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是指人体内部运动和代谢活动的均衡状态,阴阳之间互生互化,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
•经络:经脉是中医理论中的主要概念,是在人体内部布置有特定的路径和穴位,负责输送气血、调节身体机能和维持健康。
•气血:气和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气血充足,身体健康,气血不足,就会出现各种疾病。
•精神:精神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基础,精神失常会导致各种身体和心理疾病。
•脏腑:脏腑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把人体根据其功能分成五脏六腑,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的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式中医治疗方式包括:中药治疗、针灸、艾灸、拔罐、推拿、气功、食疗、养生等。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学的一种主要治疗方式,它依据中医理论,采用天然植物和矿物等中药材制成,施以口服或外用的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
中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安全易用、通用于内外、长期使用不会导致耐药性等特点。
针灸针灸是中医学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用特定的针刺入人体的特定穴位,刺激或抑制人体的生理活动,调节体内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和防病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一、绪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④、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知道疾病的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 火曰炎上: “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
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爰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7、五行的生克关系:1) 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五行的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发展概况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重点的两部著作: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①《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②《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预防与治则等。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是指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②主要内容A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
★诊治上的整体性:由外察内,整体调节。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2、辨证论治①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经典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复制★病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症的基本概念:是指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
★证(证候)的基本概念: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中医药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医学院校都设立了相关专业课程,并且也在国际范围内逐渐受到关注与认可。
然而,学习中医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有一些重点与难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本文将从理论学习、实践应用和专业素养等方面,探讨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一、理论学习中医药学习中的理论学习是基础,也是学习者首先需要投入精力的部分。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是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1.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习的核心,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等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这些概念虽然与西医学的理论有所不同,但却是中医药学体系的基石,需要学习者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才能领会其中的内涵。
2. 中药学:中药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习者熟悉中药材的种类、功效、用法等,并掌握中药方剂的配伍原则和应用方法。
中药学习中的难点在于大量的记忆和理解,以及对药材特性和方剂应用的把握。
3.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药学习中的核心内容,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以及中医病因病机等方面的理论。
学习者需要通过实践与学习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辨识和分析能力,这是中医学习的一大难点。
二、实践应用中医药学的实践应用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治疗能力。
在实践应用中,以下几个方面是中医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1. 临床实习:中医专业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临床实习,通过与患者接触和实际治疗,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者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例和疾病,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辨证施治,这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2. 各类病例分析:学习者在培训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类病例的分析与讨论,探究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案,这对于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病例分析中,学习者需要运用所学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进行全面的诊断与治疗规划。
三、专业素养中医药学习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还需要培养学习者的专业素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1.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它强调“要治病,先求人体整体的协调与平衡”。
2.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辨证论治包括辨证、辨证施治、辨证施药。
3.中医的阴阳学说:中医学认为存在着阴阳两种相对对立而统一的基本范畴,阴阳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内,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了整体的动态平衡。
5.中医的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和能量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贯穿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起着重要影响。
6.中医的气血理论:中医学认为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主动,血主静,二者密切相互关联。
气血的运行畅通与否决定了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否。
7.中医的病因病理学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失调等外因内因。
疾病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
8.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个方面。
中医强调辩证论治,注重从整体、动态、直观的角度进行诊断,通过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得出全面准确的诊断结果。
9.中医的药物学:中医药物学包括草药学和中药制剂学两个方面。
草药学研究草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作用等;中药制剂学研究中药的制备工艺和配伍规律。
10.中医的预防保健:中医强调预防保健,注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中医的预防保健包括养生、食疗、按摩、气功等多种方法。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知识的汇总。
这些知识对于学习中医学和应用中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基础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
因此,建议学习者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这些重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中医重点学习资料
中医重点学习资料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理论丰富,被广大学习者所关注和研究。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中医知识,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重点学习资料,希望能够对广大中医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
《素问》主要论述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包括五脏六腑、阴阳五行等重要概念;《灵枢》则侧重于中医的治疗方法和养生保健,涉及针灸、推拿、饮食调理等内容。
这两部书被誉为中医学的宝库,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治疗外感热病的经典著作,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经验和方法,对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热病具有重要价值。
学习《伤寒杂病论》可以帮助中医学习者掌握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中的巨著,系统介绍了大量草药的性能、功效和使用方法。
中草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而《本草纲目》则是学习中草药基本知识的权威资料。
掌握《本草纲目》可以帮助中医学习者了解各种草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从而更好地运用中草药进行治疗。
四、中医学院教材各个中医学院编写的教材也是学习中医的重要资料。
这些教材通常包括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技术等内容,既有理论的介绍,又有实践的指导。
通过学习中医学院教材,可以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科的知识框架,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
五、学术期刊和论文学术期刊和论文是了解中医研究最新动态的重要途径。
许多中医学术期刊定期发表临床研究、理论研究等论文,包括《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医杂志》等。
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期刊和论文,了解当前中医研究的前沿进展,加深对中医学科的理解。
六、网络资源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中医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料来源。
有很多中医学习网站、博客和论坛,提供了丰富的中医学习资源。
学习者可以通过浏览这些网站,参与讨论和交流,获取更多的中医学习资料和经验分享。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归纳
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归纳【中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归纳】一、中医学基础概念1. 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医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和自然环境相互关联,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受到自然界的影响。
3. 中医学的辩证施治中医学强调辩证施治,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病情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学基本理论1. 阴阳五行理论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阐述了世界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 五脏六腑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3. 经络与气血经络与气血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调理气血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中医诊断方法1. 望闻问切中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通过观察、听诊、询问和脉诊等手段了解患者的病情。
2. 舌诊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舌苔的颜色、厚薄、湿燥等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
3. 脉诊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脉象来判断其体质和病情。
四、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通过选用具有药理作用的药物来调理患者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施针或灸灼来调整患者的气血,从而治疗疾病。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按摩特定部位和穴位来调整气血,促进疾病康复。
五、中医药文化与传统医学1. 中医药文化的特点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
2. 传统医学的价值传统医学在治疗慢性病、康复保健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3. 中医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医药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空间。
总结回顾: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中医药文化等方面。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中医药学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体系,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信赖。
学习中医药不仅是学习一门学科,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方式。
然而,由于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其学习难度也相应较大。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1.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是学习中医药的基础,包括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理论。
其中最重要的是阴阳理论,它是中医学术体系的核心。
学习中医基本理论需要系统性的学习和透彻理解,只有掌握了中医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学知识。
2. 中药学中药学是中医药学习的另一个重点。
中药学包括对中药的分类、药性、功效以及配伍规律等方面的学习。
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的灵魂,学习中药学需要记忆大量的中药材及其特性,同时还需要深入理解中药的炮制方法和使用原则。
3. 方剂学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中药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起来以治疗疾病的学科。
学习方剂学需要广泛阅读和记忆大量的方剂,了解方剂的组成和应用原则。
同时,还需要通过实践掌握方剂的配伍规律和临床应用。
二、中医药学习中的难点1. 术语繁多中医药学存在大量的专业术语,这对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挑战。
许多术语需要牢记其名称和含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的知识。
为克服这一难点,学习者可以采用分类记忆、反复复习等方法,加强对专业术语的掌握。
2. 知识体系庞杂中医药学知识体系庞杂,涵盖面广,学习者需要同时学习基本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多个学科。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学习者可以采用分科学习,逐步深入,循序渐进。
3. 实践困难中医药学是需要实践的学科,很多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然而,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学习者面临的实践机会相对较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习者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或者寻找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进行实践操作和交流。
三、解决方法1. 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中医药学习的基础理论是学习的重点,学习者应该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深入理解其中的核心理念,牢固掌握基本原理。
中医学基础重点
中医学基础重点
以下是关于中医学基础重点的内容。
中医学基础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阴阳五行学说:阴阳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用于阐述自然界事物的相互关系和生理、病理变化。
五行学说则是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各脏腑器官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2.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对人体内脏器官系统功能和结构的阐述。
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
3.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对人体经络系统功能的阐述,包括经脉、络脉、孙脉和穴位。
经络系统贯穿全身,连接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起到运行气血、防御外邪、调节阴阳、沟通上下、传导感应等作用。
4.病因病机学说:病因是导致疾病的原因,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内在规律。
病因包括六欲、七情、邪气、痰饮、瘀血等,病机则涉及邪正斗争、阴阳失调、气血失常、脏腑功能紊乱等。
5.诊断学: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象、脉象等,了解病人的病情、病性和病位。
6.防治法则:中医防治法则包括预防、治疗和康复三个方面。
预防为主,包括调养精神、增强体质、生活起居、药物预防等;治疗则依据辨证论治原则,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康复则是对慢性病、术后康复及残疾者进行调养、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
以上是中医学基础的重点内容。
中医学期末考试必背重点
中医学期末考试必背重点中医学重点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阶段,分为《素咨询》和《灵枢》,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典医籍,奠定了独特的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2、《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4、《脉经》,晋,王叔和,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5、《针灸甲乙经》,西晋,皇莆溢,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6、《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我国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症候学的专著;7、宋金元阶段百家争鸣:(1)南宋-陈无择《三因方》,提出“三因学讲”,是对宋代往常病因理论的总结,对其后病因学的进展妨碍极为深远;(2)元-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我国现存第一部验舌的专著;(3)宋-宋慈《洗冤录》,世界上最早的法医著作。
金元四大伙儿:(1)刘完素:“寒凉派”,倡导火热论,为后世温病学派开创了先河;(2)张从正:“攻下派”,主张治病以攻邪为要;(3)李杲:“补土派”,治疗善用补益脾胃之法;(4)朱震亨:“滋阴派”,治病以滋阴落火为主。
8、温病学派的崛起:明清阶段;9、整体观念:中医学理论以为,人体是一具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并且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妨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10、辨证论治:答:包括辩证和论治两慷慨面,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办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缘故、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成某种性质证的过程;论治,是依照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办法,实施治疗的过程,要紧包括三个步骤:因证立法、随法选方和据方施治。
辨证论治的过程,算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中医药学作为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应用。
然而,学习中医药并非易事,其中存在着一些重点和难点。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学习中的这些重点和难点,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知识。
重点一:基础理论的学习中医药学学习的第一个重点在于掌握基础理论。
中医药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其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等。
学习者需要深入了解这些理论的内涵和应用,掌握其核心观点和基本原理。
例如,了解阴阳平衡的重要性以及阴阳失调对健康的影响,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分析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
重点二:四诊合参的应用在中医诊断中,四诊合参是重要的诊断方法。
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合参则是指通过综合分析四诊所得的病情资料进行判断。
这一过程既需要对中医理论有深入的理解,也需要实际操作的技巧。
学习者需要学习如何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以及如何提问和倾听患者的描述。
通过四诊合参的应用,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病情,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难点一:中药的辨证运用中药是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包含大量的药物和配伍规律。
辨证运用中药是中医学习中的难点之一。
在临床应用中,药方的组成、药性的特点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需要考虑。
学习者需要掌握中药的归经、病机、辨证,以及常用中药的功效和用法。
此外,学习者还需要了解药方的合理搭配原则,以及对不同体质和病情的个体化处理。
难点二:个体差异和综合分析中医强调“因人而异”,即同样的病在不同人身上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这对学习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不断积累临床经验和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需要学会综合分析各种症状、体征与病机之间的关系,准确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病情。
在面对复杂的病例时,学习者还需要具备判断、推理和决策的能力,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包括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四诊合参的应用,难点则体现在中药的辨证运用和个体差异的分析。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作文标题: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治疗理念。
在学习中医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着重关注一些重点和难点。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理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中医药学习的第一个重点就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中医药理论知识丰富而复杂,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这些理论对于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原则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在掌握理论知识时,常常遇到的难点是理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
比如,阴阳学说涉及到对事物的内在属性的理解,而五行学说则需要理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多渠道获取信息:参考教材、文献资料以及授课老师的讲解,多角度理解理论知识。
2. 制作概念图和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进行整理和归纳,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3. 实际应用练习:通过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加深理解和记忆。
二、诊断与辨证的重点和难点中医药学习的另一个重点是诊断与辨证。
中医药治疗注重整体观察和个体化治疗,需要通过辨证论治来确定病因病机,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
首先,辨证是基于中医四诊观察病情,包括望、闻、问、切。
这些观察方法对初学者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来提高准确性。
其次,针对同一病症,不同人的辨证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要求学习者要善于发现问题的共性和个体差异,结合病史和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针对诊断与辨证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多实践、多观察: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病例,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辨证的准确性。
2. 学习经典著作:学习中医名家的经典著作,深入理解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
3. 寻求老师指导: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分享实际操作中的困惑和问题,获得指导与帮助。
三、方剂和药物的重点和难点中医药学习的另一个重点是方剂和药物的学习。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1.中医学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2.证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是通过分析、综合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XXX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消长、阴阳的转化、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知识汇总绪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问世。
2.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是:一、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4.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5.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6.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侯,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2.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3.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基本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比较对象不同;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4.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5.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6.阴阳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7.脏腑形体阴阳属性:心—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阴,脾—阴中之至阴;8.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9.阴阳分析病理变化:阴阳失调主要表现形式:“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中医学重点大全
中医学重点⼤全第⼀章绪论1.《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分为《伤寒论》和《⾦匮要略》两部分,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元四⼤家:刘完素、张⼦和、李东垣(李杲)、朱丹溪(朱震亨)。
刘完素倡导“⽕热论”,认为疾病多因⽕热⽽起,在治疗上多运⽤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正安,”在治疗⽅⾯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
李杲认为“⼈以脾胃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称之为“补⼟派”。
朱震亨举“相⽕论”,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善⽤“滋阴降⽕”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3.中医学结构体系:元⽓论——哲学基础阴阳五⾏学说——⽅法论脏腑经络理论——核⼼4.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恒动观念第⼆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的对⽴制约阴阳的互根互⽤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热,热极⽣寒”阴阳的交感相错“阴阳者,万物之始也”“阴阳相错,⽽变由⽣”2.⾃然界与⼈体五⾏归类简表⾃然界五⾏⼈体五味五⾊五⽓五⽅五季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酸青风东春⽊肝胆⽬筋怒苦⾚暑南夏⽕⼼⼩肠⾆脉喜⽢黄湿中长夏⼟脾胃⼝⾁思⾟⽩燥西秋⾦肺⼤肠⿐⽪⽑悲咸⿊寒北冬⽔肾膀胱⽿⾻恐3相⽣:指五⾏中某⼀⾏事物对另⼀⾏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的作⽤4相克:指五⾏中某⼀⾏事物对另⼀⾏事物具有抑制、约束、消弱等作⽤5相乘:即乘虚⽽⼊,相克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关系。
相克与相乘在次序上相同,但相克是⽣理功能,相乘是病理改变6相侮:即恃强凌弱.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反7相⽣(母⼦)关系的传变母病及⼦:是指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脏⼦病犯母:是指疾病的传变从⼦脏传及母脏第三章中医的⽣理观1.五脏:⼼.肝.脾.肺.肾六腑:胆.胃.⼤肠.⼩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脉.胆.⼥⼦胞“五脏者,藏精⽓⽽不泻……六腑者,传化物⽽不藏”2.⼼:主⾎脉,主神明,开窍于⾆,其华在⾯,在五⾏属⽕,在志为喜,在液为汗3.肺:主⽓、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道,朝百脉、主治节,开窍于⿐,在五⾏属⾦,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外合⽪⽑,“相府之官”4.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开窍于⼝,其华在唇,在五⾏属⼟,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主肌⾁与四肢5.肝:藏⾎,主疏泄,开窍于⽬,其华在⽖(为筋之余),在五⾏属⽊,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中医内科学重点
中医内科学重点中医内科学重点一、概述1.1 什么是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中医药防治内科疾病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等内容。
1.2 中医内科学的研究领域1.2.1 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1.2.2 中医内科学的临床诊断与辨证1.2.3 中医内科学的药物治疗1.2.4 中医内科学的针灸治疗1.2.5 中医内科学的内服和外用方剂1.2.6 中医内科学的预防与保健二、内科常见疾病2.1 心血管疾病2.1.1 高血压2.1.2 冠心病2.1.3 心绞痛2.1.4 心律失常2.2 呼吸系统疾病2.2.1 慢性支气管炎2.2.2 支气管哮喘2.2.3 肺结核2.2.4 肺炎2.3 消化系统疾病2.3.1 胃炎2.3.2 胃溃疡2.3.3 胃癌2.3.4 肝炎2.3.5 肝硬化2.4 内分泌系统疾病2.4.1 糖尿病2.4.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4.3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2.4.4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三、内科疾病的中医诊断与辨证3.1 中医四诊合参法3.1.1 观察诊3.1.2 问诊3.1.3 摸诊3.1.4 切诊3.2 内科疾病的常见辨证3.2.1 病因辨证3.2.2 脏腑辨证3.2.3 病位辨证3.2.4 病机辨证四、中医内科药物治疗4.1 常用中药汤剂4.1.1 温中扶正类4.1.2 清热利湿类4.1.3 补虚安神类4.1.4 活血化痰类4.2 中成药的应用4.2.1 云南白药4.2.2 逍遥丸4.2.3 刘聪救心丸4.2.4 十滴水五、中医内科针灸治疗5.1 针灸治疗原理5.1.1 刺激穴位5.1.2 调节气血5.1.3 调整脏腑功能5.2 内科常用针灸疗法 5.2.1 穴位刺激5.2.2 艾灸治疗5.2.3 密刺六、中医内科预防与保健6.1 饮食保健6.1.1 清淡饮食6.1.2 合理搭配6.1.3 远离辛辣食物6.2 运动保健6.2.1 适度运动6.2.2 散步锻炼6.2.3 太极拳6.3 睡眠保健6.3.1 定时作息6.3.2 保持良好睡眠环境6.3.3 预防失眠附件:相关临床案例、药物名称解释、辨证论治方案等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指国家/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中医内科学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重点总结一、理论基础:1.五脏:心、肺、肝、脾、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各有其主要功能和调节作用。
2.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为有挟积物的六个器官,与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相关。
3.十二经脉:经脉是人体内部传导气血的通道,掌握经络的运行规律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4.辨证施治:根据临床表现和辨证结果,确定病因病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常用方法包括针灸、草药、按摩等。
二、常见疾病与治疗:1.咳嗽:咳嗽是常见内科疾病,中医认为多为肺失宣降而引起的。
治疗方案包括清肺、宣肺等方法,常用药物有川贝、百部、杏仁等。
2.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多由肺气虚、肺肾阴虚等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扶正气、补肺阴、通络畅气等,药物有细辛、麻黄、玄参等。
3.高血压:中医认为高血压多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等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平肝息风、益肾补气、疏肝解郁等,药物有黄连、黄芪、丹参等。
4.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脏病,多由心肝不足、痰浊内蘊等引发。
治疗方案包括养心安神、活血化瘀、化痰降脂等,药物有丹参、三七、决明子等。
5.糖尿病:糖尿病多由脾胃虚弱、肺肾阴虚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健脾养胃、益气养阴、滋阴降火等,药物有黄芪、山药、当归、桑叶等。
三、预防和养生:1.合理饮食:中医强调饮食调养,合理搭配食物,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选择适宜的食物。
2.调节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情绪调节等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3.护肝肾:肝肾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保护肝肾功能有利于身体健康。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掌握了中医学丰富的理论与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它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身心的平衡与和谐。
同时,中医内科学强调个性化治疗,针对不同个体的疾病表现和辨证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中医内科学的研究与实践,可以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方法,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重点总结
一五行生克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金克木,木克土,水克火,火克金,土克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及认知方法中医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
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
辨证论治:包括辩证和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
辩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然后概括为某一性质证的过程。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恒动观念:只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应持有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
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司外揣内,注重整体研究,援物比类。
三阴阳特性1.阴阳学说是指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中的一切实物和现象中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基本概念)3.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
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四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系统联属(一)心: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有推动和调节血液循环于脉中,周流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主血:心主血的基本内涵,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
主脉:心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节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心主血脉功能正常时,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正常;心的阳气充沛,血液充盈,面色红润,舌色淡红,滋润灵活而有光泽,脉道通利,脉和缓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医学最早第一部经典巨著:《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组成最早药物学专著:《神农百草经》现存最早的伤科学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经效产宝》现存最早的小儿科专著:《颅囟经》中医诊断学的奠基之作:王叔和的《脉经》最早针灸专书: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最早病因病机症候学专著: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金元四大家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寒凉派”张从正:主张“邪去则正安”,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内伤学说,治疗重在升补脾胃,称“补土派”朱丹溪:提出“相火”和“阴不足阳有余”,善从气血痰火湿食六郁辩证治疗,称“滋阴派”第二章中医学特点:整体观念和辩证论证整体观念分类1)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2)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3)中西医学整体观的差异证和症的区别症:即使症状和体征,亦即疾病的临床表现。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症状、体征等疾病现象而表现出来。
证:又称症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因此,症只是疾病的现象,证才是疾病的本质,通过疾病的现象认识疾病的本质,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论治和辩证的区别辩证:就是把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政协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决定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什么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
第四章阴阳学说的含义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制约2)阴阳互根互用3)阴阳消长平衡4)阴阳相互转化阴阳互根互用(名词解释):阴阳互根互用即阴阳相成,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互为根本,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存在,任何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双方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相互助长。
阳中之阴,阴中之阳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阳,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五脏对应阴阳心: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脾:阴中之至阴肾:阴中之阴五行基本特性1)木曰曲直2)火曰炎上3)土爰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五行相生次序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和五脏的对应关系: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例题:肝的子(我生):心肝的母(生我):肾肝的所胜(我克):脾肝的所不胜(克我):肺藏象学说:(名词解释)是指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脏六腑的特点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五脏的生理特点:化生、储藏精气,其结构相对于六腑具有内部充实的特点。
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受盛、传化水谷,其结构相对于五脏具有中空的特点。
肝主疏泄(名词解释):肝属木,其性喜调达而恶抑郁,有疏通血气,调畅情志的功能五脏的生理功能(背)1. 心:“君主之官”生理功能1)主血脉2)主神志(藏神)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1)心在体合脉2)心开窍于舌3)心在志为喜4)心在液为汗2 . 肺:“华盖”、“相府之官”生理功能:1)主宣发与肃降2)主呼吸之气3)主通调水道4)主朝百脉5)主治节与形、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开窍与鼻3)在志为忧4)在液为涕3. 脾:“仓廉之官”生理功能:1)主运化2)主升清3)主统血与形、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肌肉,主四肢2)开窍于口,其华在唇3)在志为思4)在液为涎4. 肝生理功能:1)主疏泄2)主藏血与形、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2)开窍于目3)在志为怒4)在液为泪5 .肾生理功能:1)主藏精2)主水3)主纳气与形、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骨,主骨生髓2)在窍为耳及二阴3)在志为恐4)在液为唾六腑既是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腑:胆既是奇恒之腑,又是五体:脉,骨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什么是气机、气化气机:气的运动气化:气化作用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通常指精、气、血、精、液的各自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实际上,气化过程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由此可见气化运动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元气(名词解释)又名原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根源于肾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包括元阴、元阳之气元气、宗气功能元气的功能:元气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各个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的功能:1)走息道而司呼吸2)贯心脉而行气血3)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功能有关。
血液的运行、代谢和哪些脏腑关系密切P42心主血脉,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肺主一身之气,与宗气的生成密切相关,宗气具有贯心脉、行气血的功能,又“肺朝百脉”可辅心行血脾主统血,使血行脉中,而不致逸出脉外肝主疏泄促进血行,肝藏血,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并防止出血津液的运行、代谢和哪些脏腑关系密切(问答题)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完成。
脾气散精,一方面将津液上输于肺,由肺的宣发和肃降,将津液输布于全身二灌溉脏腑、形体和诸窍;另一方面,又可直接将津液向四周布散至全身。
肺主行水,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一方面用过其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至人体上部和体表;另一方面,通过肃降作用,将津液输布至肾和膀胱以及人体的下部形体。
肾主水,一方面,肾中经期的蒸腾气化作用,是脾气散精、肺主通调水道,以及小肠分别清浊等作用的动力,推动着津液的输布;另一方面,由肺下输至肾的津液,在肾气的作用下,轻者蒸腾,经三焦上输于肺而布散于全身,浊者化为尿液注入膀胱。
肝主疏泄,使气机调畅。
三焦气治,气行则津行,促进了津液的输布环流,是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
经络(名词解释):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奇经八脉一源而三歧:任脉、督脉、冲脉同起于胞中阳脉之海:督脉阴脉之海任脉十二经脉之海:冲脉六淫致病特点1)外感性2)季节性3)地区性4)相兼性5)转化性风邪、寒邪、湿邪致病特点风邪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性主动4)风为百病之长寒邪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湿邪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浊3)湿性黏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七情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2)影响肺腑气机3)怒则气上4)喜则气缓5)悲则气消6)恐则气下7)惊则气乱8)思则气结水湿痰饮致病特点:1)阻滞气机,阻碍气血2)致病广泛,变化多端3)病势缠绵,病程较长4)易扰乱神明5)多见滑腻舌苔淤血致病特点1)疼痛2)肿块3)出血4)发绀(gan4)5)舌质紫暗6)脉涩或结代第五章名词解释哮症:为呼吸急促似喘,声高断续,喉间痰鸣,往往时发时止,缠绵难愈。
喘症:是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的表现,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里急后重:指便前腹痛,时时欲便,便时窘迫不畅,肛门重坠,便意频数的症状。
多因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致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生姜能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的症状望色:青赤黄白黑1.青色(肝):主寒症、气滞、血瘀、疼痛、惊风2.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3.黄色(脾):主脾虚、湿证4.白色():主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症、失血证5.黑色():主肾虚、寒症、水饮、血瘀、剧痛望舌P88正常人的舌象:淡红舌,薄白苔1)齿痕舌舌象特征:舌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多伴舌体胖大临床意义:主脾虚,水湿内盛证2)痿软舌舌象特征: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临床意义:多为伤阴或气血俱虚3)胖大舌舌象特征:舌体比正常的人大而厚,伸舌满口临床意义:胖大舌多主水湿内停,上溢舌体所致脉象P109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安临床意义:一般见于表证。
亦主虚证机制分析: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的部位2)弦脉脉象特征:端直而长,如按琴弦临床意义: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机制分析:弦是脉气紧张的表现3)细脉脉象特征: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临床意义:气血两虚,又主湿病机制分析:细为气血两虚所致4)滑脉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临床意义:痰饮,食滞,实热机制分析:实邪壅盛于内,气血涌盛,故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疼痛P1011.胀痛:气滞2.刺痛:淤血肺阴虚证和燥邪犯肺证有什么异同(问答题):肺阴虚证是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的症候。
多由久咳伤阴,痨虫袭肺,或热病后期阴津损伤所致。
燥邪犯肺证是指秋令感受燥邪,侵犯肺卫所表现的症候。
两证都有干燥少津的表现,根本区别在于燥邪犯肺证属外感,可见发热恶寒;肺阴虚证为内伤,无发热恶寒。
脾气虚证临床表现、特点P124临床表现: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机制分析:本证以脾病的常见症状和气虚证共见为诊断依据脾虚气陷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脘腹坠胀,食后益甚,或久泻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浑浊如米泔。
伴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缓弱机制分析:本证以脾气虚证和内脏下垂等共见为审计要点。
第六章祛风湿药(治外湿)P165凡以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有独活、威灵仙、蕲蛇、木瓜气中之血药:香附;血中之气药:川芎1. 生姜:呕家圣药药性:辛,温。
归肺、脾、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应用: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
歌诀:生姜性温,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呕家圣药。
2. 防风:风家圣药药性: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