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形成性作业:江苏地域文化总论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第一次作业参考(第一章 总论)(整理)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第一次作业参考(第一章 总论)(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719decaeaad1f346933fa0.png)
一、填空题1、江苏境内以平原为主,包括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四部分。
2、江苏省的名称,始于清代康熙六年即_1667年,取江宁府和苏州府的首字组成。
3、南京东郊汤山葫芦洞发现的两块人类头骨化石,是距今约_30万年的“南京猿人”。
4、明清_时期,宜兴以紫砂陶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
5、唐代,苏州成为江南运河的交通枢纽,人口稠密,百工兴旺。
6、清朝康熙至嘉庆年间,南京丝织业在全国首屈一指,被称为“云锦之乡”。
7、隋唐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的水运和造船中心。
8、宋代时,人们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形容苏州的繁荣程度。
9、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因此而名为“彭城”。
10、张之洞在南京创办了江南储才学堂,后改为江南高等学堂。
11、每年正月十六南京人都有和家人或三五好友登上城头览胜的习俗。
12、徐海风味,指徐州、连云港一带的地方风味。
二、名词解释1、金陵文化:也称“宁镇文化”,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唐代时亦称金陵)。
三国时期孙吴建都京口(今镇江),随后又移都建业(今南京),自此形成文化圈。
金陵文化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并存互融为语言文化的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2、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形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3、维扬文化:取名于南北朝诗人庾信《哀江南赋》中的名句“淮海维扬,三千余里”,明代曾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又有“淮左名都”之称,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
4、徐淮文化:也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主要指今徐州、淮阴、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5、苏东海洋文化:江苏东部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沿海的南通市、盐城市和连云港市三地主体的文化圈。
6、书院:是封建教育制度下与官学并存的高级形态的私学。
三、简答题1、简述江苏的地理特征。
第一次形成性作业:江苏地域文化总论(参考答案)
![第一次形成性作业:江苏地域文化总论(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68e55a71fe910ef12df8dc.png)
第一次形成性作业:江苏地域文化总论(参考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江苏地域文化△ > 单元一:江苏地域文化总论第一次形考作业(占课程总成绩 20 %)1.江苏历史悠久,得名于清康熙六年,即公元__B____年。
A 368B 1667C 1949D 19122.纵贯江苏八个省辖设区市的京杭___B___,把苏北、苏中、苏南文化紧紧地连为一体。
A 黄河B 大运河C 淮河 D长江3.流经江苏的长江与黄海交汇,给___C___、苏北文化注入了开放、包容的元素。
A苏北 B 苏南 C 苏中淮河两岸4.得利于水的滋润,江苏农业大部分地区以种植__B____为主,副业以淡水养殖为胜。
A棉花 B 水稻 C 小麦 D五谷杂粮5.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其中___B___居第三位和第四位。
A太湖、骆马湖 B 太湖、洪泽湖 C 太湖、高邮湖 D洪泽湖、太湖6.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___C___的丝织业全国首屈一指,被称为“云锦之乡”。
A 苏州 B杭州 C南京 D扬州7.____B__是东汉五斗米道创始人,他是沛国丰(今徐州丰县)人。
A刘邦 B 张道陵 C张果老D泰伯8.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_B_____成为全国的水运和造船中心。
A 淮安B 扬州C 镇江 D无锡9.苏南地区利用江南的气候条件,在____A__时就开始试种双季稻,一年三熟。
A 清朝B明朝C宋朝D 元朝10.江苏跨江滨海,海岸线长__C____公里,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75万平方公里。
A780 B 1235 C 954 D 152911.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区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区,属于金陵八大家。
“淮海维扬,三千余里”。
14.以今徐州、宿迁、淮安等地区为中心的文化圈,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的巍巍雄风为文化的标志,属于楚汉文个符号。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34882d783e0912a2162a63.png)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1-4)参考答案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 1、江苏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由1、江苏水文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些要素构成的整体文化面貌的总特征。
答:水的灵动使江苏文化在发展中形成了智慧特征。
2、金陵文化: 也称“宁镇文化”,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
三国时期孙吴建都京口(今一是勤思。
江苏人凡事爱动脑筋而不使蛮力,比如先秦时期的《孙子兵法》,处处体现着镇江),随后移都建业(今南京),自此形成金陵文化圈。
金陵文化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并多想办法、多动脑筋的指导思想,与当时中原诸子的著作有着明显的不同风格。
存互融为其语言文化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二是善思。
江苏人眼界开阔,思维敏捷,不仅善于抓住机遇,而且在时机的等待上也善于3、吴文化: 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从大处做好工作,准备之细、忍耐之坚,都是有口皆碑的,比如汉初风云人物张良的“运筹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4、维扬文化: 取名于南北朝诗人庾信《哀江南赋》中名句“淮海维扬,三千余里”,明代曾三是奇思。
历史上,江苏出了许多富于奇思妙想的人物,他们的创新精神留下了丰富的人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
文财富。
5、徐淮文化:也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的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2、富庶安定环境下的江苏文化有哪些特征, 主要指以今徐州、淮安、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答:富庶安定环境下的江苏人追求尽善,主要表现为: 6、苏东海洋文化: 苏东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以沿(1)地尽其力:江苏没有闲人,没有闲地。
比如古城扬州就是依靠运河水道而发展起来的商海的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2023年成人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地域文化作业1
![2023年成人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地域文化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8c01f40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7.png)
2023年成人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地域文化作业1引言江苏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省份之一。
江苏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对于了解江苏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江苏的地域文化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江苏的独特魅力。
江苏的地理和历史背景地理特点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黄海,南临杭州湾,地理位置优越。
江苏省幅员辽阔,总面积为102,600平方千米,是中国较小的省份之一。
江苏地势较为平坦,但也有着部分山脉和丘陵。
江苏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长江、淮河等重要河流纵贯全境,为江苏的经济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历史背景江苏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江苏地区就有人类居住。
公元前3世纪,江苏地区成为楚汉之间的争夺重点。
汉代,江苏地区纳入中国统一的版图,成为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交汇地。
唐宋时期,江苏地区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明清时期,江苏成为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代以后,江苏经历了苦难和风雨洗礼,但也迅速崛起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
江苏的地域文化特色传统文化江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包括音乐、戏曲、绘画、建筑等多个方面。
苏州评弹、苏州园林、扬州花鼓戏等都是江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苏州评弹是江苏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以独特的声腔和婉转的旋律而闻名。
苏州园林是江苏地区独特的建筑艺术,以精致的设计和细腻的园林景观吸引了世人的赞誉。
扬州花鼓戏是江苏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以其激情四溢的唱腔和高超的表演技巧而著称。
美食文化江苏的美食文化也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菜、徽菜、淮扬菜等都是江苏地区的传统菜系,以其细腻的烹饪工艺和独特的风味而享誉中外。
苏菜是江苏地区的主要菜系之一,以其精细的烹饪技巧和清淡爽口的口味而著称。
徽菜是江苏和安徽交界地区的传统菜系,以其注重色香味形俱佳而受到食客的喜爱。
淮扬菜是江苏扬州地区的传统菜系,以其选材严谨、烹饪精细而享誉江南。
《江苏地域文化》网上形考作业 (1)
![《江苏地域文化》网上形考作业 (1)](https://img.taocdn.com/s3/m/81200cff26fff705cc170a35.png)
1、简述镇江文化的特征。
答:(1)历史悠久,文脉绵长。
文献记载2500年前的朱方是其最早的地名。
考古证明镇江从南朝宋设南徐州,至今有1600年历史。
镇江历代名人辈出,鸿篇巨制迭见,《文心雕龙》、《世说新语》等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开山之作”或“千古名篇”的地位。
(2)“吴头楚尾”的移民文化。
京口(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先秦时受吴越文化影响,号称“吴头楚尾”;历史上受北方移民影响很大,成为吴文化与北方文化冲突融汇的典型地带。
(3)以“城市山林”著称的山水文化。
镇江处于长江和运河交汇处,交通极为便利。
境内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茅山等著名山峰和诸多的寺观园林,历史上吸引过无数文人学士、达官贵人来此,或归隐,或陶冶情操、或访古探幽、或山水寻游,并留下了众多著称于世的文学艺术作品。
(4)镇江使用的语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方言,其东南部地区有明显的吴方言特征。
2、简述苏州文化的特征。
答:(1)厚重辉煌的吴文化底蕴。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查山、崧泽等地遗址下层出土的文物距今已有5900多年;苏州建城已有2500多年历史。
苏州价值取向多元的传统,容许和鼓励“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在园林、丝绸、服装、刺绣、灯彩、木刻、盆景、绘画、医药等方面均获得较高的成就。
(2)海纳百川的水文化特征。
苏州濒临长江和太湖,浩瀚的长江和太湖水,碧波万顷,浩浩荡荡,成为苏州文化的发生和发展之流。
水是柔和的,但能克刚。
苏州人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广阔胸襟容纳各个方面的各种事物,呈现出新旧杂糅的文化景观。
刚柔相济,包容开放,精细雅致成为苏州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
(3)崇文、仁爱的传统。
“状元群”、“院士群”人文现象的出现,说明苏州具有滋养和吸引智者的优越山水环境与发达的经济条件,也反映了苏州人积极进取、永不满足的心态。
苏州人怀着克己仁爱之心,最先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响亮口号。
(4)秀外慧中,精细雅致。
1地域文化作业一
![1地域文化作业一](https://img.taocdn.com/s3/m/58c8f64df7ec4afe04a1df0b.png)
《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作业1学习点:学号:姓名:成绩:(A4纸打印,手写完成)一、填空题1、据地质学家研究,台湾和台湾海峡,本来就是和福建相连的华夏古陆的一部分。
台湾是以为根生成的一个岛屿,在地缘上与大陆是不可分的。
是福建与台湾史前文化关系的一个有力的历史见证。
2、春秋至秦汉时期,居住在福建境内的越人称“闽越”,其最重要的文化标志是以蛇为图腾和断发文身,他们不少人迁徙到时台湾岛,成为台湾族的祖先。
3、有历史记载的台湾人定居大陆(福建)沿海的第一次是隋炀帝时期武贲郎从台湾掳回数千人安置于福清县福庐山。
此人被后世奉祀为台湾的“开山祖”,郑成功在台湾为他修“”以为纪念。
4、13世纪末,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于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厦门)。
这是我国在台湾附近岛屿上设立专门政权机构的开始。
5、,政府的文件中正式使用台湾这一名称。
6、民族英雄郑成功是明末之际抗清名将,也是台湾省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他对收复和开发台湾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台胞尊称为“”。
7、于绍熙间任漳州知州,他笃意学校,力倡儒学;使“漳民独蒙大儒之泽”,造就一些文人学者,文化发昌盛,文化教育普及。
8、是漳州文化的缩影,与水仙花、片仔癀合称“漳州三宝”。
9、泉州别称“刺桐城”“”“温陵”,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二、选择题1、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台湾的名称有()A 蓬莱B 贷舆C 员峤D 瀛洲E 岛夷F 夷州G 琉求2、从现存文献看,福建汉族人民较大规模迁居台澎是从()朝开始的。
A 唐B 五代C 宋D 元3、清朝统一台湾的时间是()A 1680年B 1681年C 1682年D 1683年4、泉州可称是“宗教博物馆”,以下哪个是泉州所信奉的宗教()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景教E 明教F 天主教G 印度教三、名词解释1、东山陆桥2、左镇人3、台湾文化4、闽南文化四、简答题1、概括闽台地缘、人缘的密切关系。
2、概括台湾人与闽南人的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75f38abd524de518964b7d8c.png)
《江苏地域文化》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学校名称: _姓名: __ _ _____ ____学号: __ _ _ ___班级: ___ _ ____ _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占25%)成绩:时间: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30 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汤山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以后,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_中原__文化融合的进程。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_江浙__行省,以北属__河南__行省。
4、__1667(康熙六年)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_阿拉伯_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 天京省和__苏福__省。
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_徽派__风格。
8、__郑和__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__苏常__熟,天下足”的民谚。
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_黄道婆_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淮盐,顾名思义以__淮河__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2、宜兴以__紫砂陶__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可以上溯至宋代13、1863年,__李鸿章__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4、常州西郊距今__2800_年的周__淹城__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的一条有11米长。
15、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__彭城__”。
16、无锡__薛氏_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江苏地域文化答:江苏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整体文化面貌的总特征。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综合练习(一)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综合练习(一)](https://img.taocdn.com/s3/m/627c7428647d27284b7351f2.png)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江苏的文化由吴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徐淮文化和苏东海洋文化组成。
2、江苏省的名称取江宁和苏州二府的首字组成。
3、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4、东晋“二王”指建康人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
5、隋唐时期的“扬一益二”是指扬州和成都。
6、明以后,“官话”是以江淮方言为基础语言、以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白话小说为其语法楷模的市民社会语言。
7、30年代,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培养小学教师的晓庄学校。
8、梁文帝时编辑的《千字文》是世界教育史上时间最早、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
9、南朝《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提倡家庭教育和儿童教育的著作。
10、清代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名词解释题1、维扬文化: 是以扬州和泰州为为中心的区域文化。
历史上明代曾经设立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
2、金陵文化: 或称“宁镇文化”。
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唐代时亦称金陵)。
以三国吴先建都京口(镇江)后移都建业(今南京)为契机,以江淮方言与晚方言的并存互融为语言文化的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3、吴越文化: 春秋中期,吴王寿梦以邗邑(今扬州)为政治、军事中心,自称邗王。
后吴王阖闾任用伍子婿和孙武,破楚克郢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后勾践败夫差灭吴,范蠡在今脑筋长干里筑越城,为南京古城的雏形。
这段时间形成的文化和产生的影响称吴越文化4、秦淮: 秦始皇三次东巡途经吴楚,见金陵有帝王之气,于是改金陵为秣陵,凿钟阜,所开河道称之为“秦淮”。
5、两江:清初,今江苏隶属江南省,今安徽地称“上江”,苏沪地称“下江”,合称“两江”。
另有一说为两江指江南和江西两省。
三、简答题1、简述江苏传统文化经历的四次南北文化大交流答:(1)永嘉之乱与晋室南迁。
(2)唐代的安史之乱。
(3)两宋之交的靖康之变。
(4)明初迁民云南和移民“填实京师”。
2、简述江苏经济文化的基本特征答:(1)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形成经济优势。
国家开放大学精品课程“江苏地域文化”
![国家开放大学精品课程“江苏地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3e7d54f804d2b160b4ec0e5.png)
霸汪 器地 城文 化的 历史 特i 正
固 江 苏螂 文 化的煎 辑 持证
合, 图文 并茂 , 界 面 良好 , 讲 解全 面 , 不 仅 能 充 分
满 足 各 类 学 习者 的 不 同 需求 , 更 能 满 足 文 学 爱 好 者 的 审 美 与 综 合 素 养 提 升 的 需 求 。课 程 教 学
学、 中国文学 、 文 艺学 、 教 育技术 为主。核心成 员
都 具有 扎 实的 专业基 础及 丰 富的 网络 教 学和课
◆【 罚_ 虞精 叟 奉 】◆
程建设经验 , 取得丰富的教学 、 科研成果 。
荡 怎样学 习 I 苏地 域 文化
荡 第一章 学习 蔓点
◆【 点譬辅导梗频】●
课程 主持教 师为我校徐 四海教授 , 团 队 核 心 成员由 1 3人 组 成 , 其 中 教授 2人 , 副教 授 6人 ; 博
● l ~
‘ 第一单元l江苏地埔文化总论 ( 1 . 5 周) 2 0 1 4 年1 0  ̄1 1 8至2 0 1 4 年l O  ̄2 O B
士 2人 , 硕 士 4人 。专 业 背 景 以汉 语 言 文 学 、 艺 术
课 件 等 学 习 资源 , 文 面 美观 , 视频清晰 , 视 听 结
9 ◆£ 进入 B 髂| 仑 蛀变 蔓1 ◆
◆【 评怕事习成果 】 ◆ ( B 寸 通:2 o 1 4 一 l 0 - 【 l 歪2 o I B — I 2 一 O l 】{ = J荨 【 一单元考梭齄 c 占舯戚性考恢a o I ◆【 誊拓展i 暂 源 】◆ 嘲 江棼地域文化 ( C * k r 谦件, 江苏Rl “薰年 i 花*砬葛 ◆C ; 嵝 P T 专区】◆
国 家 开 孜 大 掌 精 品 课 程
2011春期《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2011春期《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f9f2c78bd63186bcebbc3a.png)
《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要求:答案准确,不能出现错别字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古代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多万年,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廪君。
11. 后世多以的槃瓠、板楯、廪君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 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长约450公里,总面积达8.2 万平方公里,14.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性。
2012秋期《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
![2012秋期《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c6bc39d1a37f111f1855b29.png)
《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要求:答案准确,不能出现错别字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古代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多万年,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廪君。
11. 后世多以的槃瓠、板楯、廪君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 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长约450公里,总面积达8.2 万平方公里,14.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性。
第一次形成性作业:江苏地域文化总论(参考答案)
![第一次形成性作业:江苏地域文化总论(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d57073de80d4d8d15a4ff2.png)
江苏地域文化△ > 单元一:江苏地域文化总论第一次形考作业(占课程总成绩20 %)1.江苏历史悠久,得名于清康熙六年,即公元__B____年。
A 368B 1667C 1949D 19122.纵贯江苏八个省辖设区市的京杭___B___,把苏北、苏中、苏南文化紧紧地连为一体。
A 黄河B 大运河C 淮河D长江3.流经江苏的长江与黄海交汇,给___C___、苏北文化注入了开放、包容的元素。
A苏北 B 苏南C 苏中淮河两岸4.得利于水的滋润,江苏农业大部分地区以种植__B____为主,副业以淡水养殖为胜。
A棉花 B 水稻C 小麦D五谷杂粮5.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其中___B___居第三位和第四位。
A太湖、骆马湖B 太湖、洪泽湖C 太湖、高邮湖D洪泽湖、太湖6.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___C___的丝织业全国首屈一指,被称为“云锦之乡”。
A 苏州B杭州C南京D扬州7.____B__是东汉五斗米道创始人,他是沛国丰(今徐州丰县)人。
A刘邦B 张道陵C张果老D泰伯8.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_B_____成为全国的水运和造船中心。
A 淮安B 扬州C 镇江D无锡9.苏南地区利用江南的气候条件,在____A__时就开始试种双季稻,一年三熟。
A 清朝B明朝C宋朝D 元朝10.江苏跨江滨海,海岸线长__C____公里,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75万平方公里。
A780 B 1235 C 954 D 1529类型。
金陵八大家。
“淮海维扬,三千余里”。
14.以今徐州、宿迁、淮安等地区为中心的文化圈,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的巍巍雄风为文化的标志,属于楚汉文个符号。
试述明清时期江苏小说创作的巨大成就。
正确答案:(1)明代长篇小说成就巨大,史上著名的四部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都是江苏人。
(2)清代寓居南京的吴敬梓著的《儒林外史》,江苏人李宝嘉、刘鹗、曾朴的《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并称为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
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本)》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本)》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e455c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e.png)
《地域文化(本)》形考大作业一、作业主题:寻访荆楚文化,讲述荆楚故事,弘扬凤凰精神二、作业内容:学生结合所在地的荆楚文化资源,参考“四、作业选题指南”(包括但不限于其范围)、“五、作业选题参考目录”(包括但不限于其范围),任选某一方面的一个荆楚文化知识点,通过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实地探访等环节,完成形考作业。
三、作业要求:1、作业形式:文字+图片+视频。
①文字不少于1200字,游记、作文、小论文、解说词、调查报告,皆可;②图片不少于5张,其中有学生本人实地出镜照片不少于2张;③视频不少于2分钟,其中学生本人讲述不少于1分钟。
2、作业提交途径:将上述作业(文本、图片、视频)打包成压缩文件夹,压缩文件夹以“地域文化(本)+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命名后,在“一网一平台”《地域文化(本)》课程网页“形考作业”栏答题框内录入文字、以附件形式上传压缩文件夹、完成在线提交。
3、学生答题完毕后,可点击保存;在提交前可反复修改并保存;学生一旦提交后,不能再进行修改。
四、作业选题指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荆楚历史文化探究2、荆楚历史文物探寻3、荆楚历史人物事迹探访4、荆楚文学艺术作品赏析5、荆楚民俗文化探寻6、荆楚名山大川寻访7、荆楚名胜古迹寻访8、荆楚民间故事讲述五、《地域文化(本)》课程形考作业选题参考目录(一)总论篇1.为什么说湖北是楚文化的中心?2.为什么说东周文化的精华大半集中在楚文化中?3.楚文化与长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4.荆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5.楚文化的六大支柱是什么?6.楚文化的五种精神是什么?7.楚文化兴起的地理环境是什么?8.楚文化的民族环境是什么?9.楚文化考古有哪些重大发现?10.凤与楚文化的关系是什么?11.为什么说湖北是远古人类之乡?12.湖北境内的旧石器文化主要有哪些?13.湖北境内的新石器文化主要有哪些?14.为什么说湖北是三国文化之乡?(二)人物篇15.为什么炎帝神农氏被尊崇为中华民族始祖?16.“三年不鸣,﹣鸣惊人”指的是哪一位楚王?17.“百步穿杨”的来历与楚国什么人有关?18.被称为中国古代戏剧鼻祖的是指谁?19.成语“高山流水”说的是什么人的什么故事?20.东汉开国帝刘秀是湖北什么地方的人?21.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孟浩然是湖北什么地方人?代表作品有什么?22.文学流派“公安派”和“竟陵派”的代表作家是谁?23.被誉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的是谁?24.张之洞主政湖北期间,主要做了哪些事?25.是谁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26.辛亥武昌起义三烈土是指哪三人?27.在中共一大代表中,湖北籍就有5人,是人数最多的省份。
江苏开放大学城市文化(本)第一次形考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城市文化(本)第一次形考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28a47ba6529647d272852b7.png)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 020132 课程名称城市文化评阅教师周效柱第 1 次任务共 3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B )1、城市文化,就是指城市的建设者、各类活动者在城市运转过程中形成或表现出来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城市市民共同体所凝聚成的______、城市精神。
A.城市绿化B.城市形象C.城市名片D.城市建筑( B )2、中国的许多内陆中小城市依然是功能比较单一的______ ,而各省会基本上都市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
A.工业城市B.农业城市C.旅游观光度假城市D.贸易城市( C )3、城市本来是“城”与______ 两个含义远不相同的词后天组合的产物。
A.“井”B.“乡”C.“市”D.“邦”( C )4、城市是否有魅力、是否有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是提升城市文化含量的同时如何保持与_____ 的亲近。
A.风景B.工业文明C.大自然D.时尚( D )5、巴黎号称_____ ,历史上有过两次大规模的改造。
A.“欧洲精神的心脏”B.“世界文化的心脏”C.“欧洲艺术的心脏”D.“欧洲文化的心脏”( B )6、英国曾以______ 著称于世。
1952年的光化毒气泄漏导致5天里4000余人丧生,举世震动。
A.“煤都”B.“雾都”C.“艺术之都”D.“文化之都”( C )7、华盛顿市因纪念美国首任总统______ 而得名,是世界瞩目的现代化城市。
A.林肯B.杰斐逊C.乔治·华盛顿D.华盛顿·乔治( A )8、______ 是国内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设计之都”。
A.深圳B.广州C.香港D.上海( D )9、城市既然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必然形成对市民有约束性和______ 的公共准则。
A.凝聚力B.内容要素C.构图要素D.文化要素( B )10、人类是群居动物,______ 决定了城市文化的集体参与性。
《地域文化》平时作业册
![《地域文化》平时作业册](https://img.taocdn.com/s3/m/dff0183df18583d0496459f1.png)
《江苏地域文化》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学校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_____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_____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以降,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______文化融合的进程。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______行省,以北属_______行省。
4、_______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_____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______省和_______省。
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______风格。
8、_______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_______熟,天下足”的民谚。
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_____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淮盐,顾名思义以_______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2、宜兴以_______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可以上溯至宋代13、1863年,_______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4、常州西郊距今_______年的周_______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的一条有11M长。
15、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_______”。
16、无锡______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地域文化△>单元一:江苏地域文化总论
第一次形考作业(占课程总成绩20 %)
1.江苏历史悠久,得名于清康熙六年,即公元__B____年。
A 368
B 1667
C 1949
D 1912
2.纵贯江苏八个省辖设区市的京杭___B___,把苏北、苏中、苏南文化紧紧地连为一体。
A 黄河
B 大运河
C 淮河D长江
3.流经江苏的长江与黄海交汇,给___C___、苏北文化注入了开放、包容的元素。
A苏北 B 苏南C 苏中淮河两岸
4.得利于水的滋润,江苏农业大部分地区以种植__B____为主,副业以淡水养殖为胜。
A棉花 B 水稻C 小麦D五谷杂粮
5.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其中___B___居第三位和第四位。
A太湖、骆马湖B 太湖、洪泽湖C 太湖、高邮湖D洪泽湖、太湖
6.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___C___的丝织业全国首屈一指,被称为“云锦之乡”。
A 苏州B杭州C南京D扬州
是东汉五斗米道创始人,他是沛国丰(今徐州丰县)人。
A刘邦B 张道陵C张果老D泰伯
8.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_B_____成为全国的水运和造船中心。
A 淮安
B 扬州
C 镇江D无锡
9.苏南地区利用江南的气候条件,在____A__时就开始试种双季稻,一年三熟。
A 清朝B明朝C宋朝D 元朝
10.江苏跨江滨海,海岸线长__C____公里,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万平方公里。
A780 B 1235 C 954 D 1529
类型。
陵八大家。
海维扬,三千余里”。
14.以今徐州、宿迁、淮安等地区为中心的文化圈,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的巍巍雄风为文化的标志,属于楚汉文化,
符号。
试述明清时期江苏小说创作的巨大成就。
正确答案:
(1)明代长篇小说成就巨大,史上着名的四部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都是江苏人。
(2)清代寓居南京的吴敬梓着的《儒林外史》,江苏人李宝嘉、刘鹗、曾朴的《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并称为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
(3)白话短篇小说成就突出。
明代苏州人冯梦龙纂辑的《喻世明言》(即《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成为我国白话短篇小说的重要代表作。
(4)“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家群,大多数作家为江苏人。
吴趼人的言情小说《恨海》和哀情小说《禽海石》;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将言情、社会、武侠熔于一炉。
简述江苏南北文化的包容特征。
正确答案:
(1)价值多元化。
江苏人在价值取向上不偏执,最突出表现是历史上江苏虽重儒学但并不轻商,工商同道,在儒学之外的商业等领域里获得成就的人同样可以获得社会的尊重。
(2)富于交融性。
历史上,西晋之末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和两宋之交靖康之变等社会动荡使北方文化大规模进入江苏,但江苏文化并没有受到冲击,相反是迅速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在文化大交流中形成新的文化中心,文化交融使江苏文化充满了活力。
(3)社会和谐性。
江苏的地理位置使江苏文化有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条件,使江苏文化始终处于一种开放的发展形态,不封闭,不排外。
对待矛盾少有激烈的行为,而是柔性化解,求同存异。
和睦相处成为江苏居民的自觉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