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电影投融资调研报告
2019年电影市场总结及展望报告
![2019年电影市场总结及展望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3fbe345f0e7cd184253657.png)
2019年电影市场总结及展望报告投资要点:⏹2018年1-11月全国电影市场总结,高开低走档期波动国产片质量相对提升。
2018年春节档七天观影人次1.44亿,首次过“亿”,票房54.6亿元,增速69%,推动全年票房高预期。
随后进入未出现爆款的五一档,2018年五一档取得9.3亿元,同比增速26%,同时4月28日猫眼平台发布声明平台疑似被恶意刷票并退票数量约38万张,猫眼暂时关闭退票功能。
2018年1-6月电影分账票房合计299.67亿元,同比增加18%,三四线票房增速26.73% 驱动2018年上半年行业增速,三四线票房占总票房比例从38.2%提升至41.2%。
暑假档10.7%的增速未延续春节档增长态势,但《我不是药神》逆袭,在2017年的《战狼2》高基数下仍取得10.7%增长,同时,《我不是药神》获得AACT奖,也是中国影片首次获得此虚荣,凸显国产影片质量渐升。
2018年国庆档喜剧未超预期,票补减少及高基数下分账票房同比增速有所下滑至-16.5%增速,但港片《无双》逆袭。
⏹2018年1-11月三四线票房增速15.17%超过全国票房整体增速10.33% 2018年1-11月全国分账票房525.17亿元,同比增加10.33%,其中,一、二线合计分账票房314.92亿元,同比增加8.49%,三四线合计分账票房208.01亿元同比增加15.17%,三四线票房增速拉动全国票房整体增速。
2018年1-11月三四线城市院线的平均票价上涨 3.3%,超过行业 2.2%的增速。
全国平均票价增速从2016-2017年的负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8.1%、-2.7%)回到2018年平均票价的正增长(同比增速2.2%)。
2018年全国平均票价32.9元,增速2.2%,其中,三四线平均票价分别为30.8元、30.9元,增速分别为3.4%、3.3%,超过全国平均票价增速,票价上涨进而助推三四线票房增长。
2018年1-11月二线用户对价格较为敏感。
2019中国电影投融资调研报告-聚影汇-2019.4-52页
![2019中国电影投融资调研报告-聚影汇-2019.4-52页](https://img.taocdn.com/s3/m/7ff5b0a79b89680203d825a8.png)
《中国电影投融资调研报告(2019)》“大数据+精准数据+高新技术”“洞悉观众,精准定位,有的放矢”北京· 4月影汇电影测评及观众调研体系旨在通过“大数据+精准数据+高新科技”,精准锁定目标观影人群,在专业测评分析基础之上,洞悉观众的真实观影体验,捕捉观众的兴趣点,完善影片,并为影片的营销发行策略提供决策依据和参照。
为国内首个电影测评及观众调研平台,聚影汇借鉴国内外电影观众学研究成果,并结合脑神经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成果,以及大数据和精准数据,切合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脑电测试+表情捕捉+调查问卷+焦点访谈”的定性+定量的科学方法,建立起从电影剧本测评、投资测评、初剪片测评、成片观众测评和调研,发行测评到舆情监测为一体的测评评估体系,推动中国电影向规模化、工业化发展,规避电影运作风险。
影汇电影测评及观众调研体系成功为近百部电影完成剧本测评、投资测评,以及初剪测评、观众调研、初剪片测评和发行测评。
聚作聚目录CONTENTS 1234研究价值与意义调研十大观点金融机构结果分析投资机构结果分析PART ONE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价值与意义•作为国内针对电影与投融资跨界研究的专业调研报告,《中国电影投融资调研报告》顺应国家对文化产业大力扶持的潮流趋势,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中国电影投融资现状,探讨投资领域与电影领域的合作新方式,助推产业融合发展。
•聚影汇历时三个月,深入走访调研全国范围内的60余家金融机构、80余家投资机构,共收集有效样本372份,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总结电影投融资问题与矛盾、把握市场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在当前资本与电影行业不断紧密联合却又相互认知不足的背景下,本报告的实施和发布,有助于破除电影界与资本领域的认知壁垒,推动双方高效沟通交流,必将引起国内资本界和电影业界的强烈关注和讨论。
PART TWO 调研十大观点金融机构涉足影视文娱板块的意愿较以往有了较大提升,55.6%的金融机构已出台各种电影融资业务优先或特色支持信贷政策;金融机构进行电影授信合作时依然谨慎保守,倾向于通过资金监管、不动产抵押、在项目中后期介入等保证收益稳定;金融机构与电影业务的交流合作仍处于探索初期,在投资额度、预计收益比、回款周期等方面并未建立起量化的指标;132电影仍然是投资机构最青睐的板块,但互联网娱乐势头猛进;“喜剧”“剧情”“动作”“爱情”是最受欢迎的题材信息不对称、收益不固定、对影视行业不了解,是金融机构在进行影视业务拓展时,最主要的难点所在,未来专业第三方机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内容为王时代,金融机构在授信合作时,更关心电影项目本身情况、更信赖成熟企业,以便在确保收益的同时,达到品牌宣传的效果465投资机构更关注于项目内容故事本身,无论是导演演员选择,还是前期市场调研,抑或是主控出品方选择,都是为项目和内容服务。
中国电影2019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中国电影2019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636653bb4cf7ec4afed0ed.png)
中国电影2019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一、资产结构分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中国电影2019年资产总额为1,725,851.21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204,826万元,主要分布在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69.12%、13.38%和11.5%。
非流动资产为521,025.21万元,主要分布在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43.19%、18.51%。
资产构成表项目名称2019年 2018年 2017年 数值 百分比(%)数值百分比(%)数值百分比(%)总资产 1,725,851.21100.001,633,705.62 100.001,530,436.07 100.00 流动资产 1,204,826 69.811,161,612.77 71.101,112,282.82 72.68 长期投资 96,426.3 5.59 85,700.07 5.25 84,474.93 5.52 固定资产 225,029.46 13.04 247,683.05 15.16 254,978.35 16.66 其他199,569.4611.56 138,709.728.49 78,699.965.14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70.74%,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
但应当关注货币性资产的投向。
流动资产构成表项目名称2019年 2018年 2017年 数值 百分比(%)数值百分比(%)数值百分比(%)流动资产 1,204,826 100.001,161,612.77 100.001,112,282.82 100.00 存货 138,576.33 11.50 179,528.86 15.46 124,322.71 11.18 应收账款 161,229.7 13.38 147,353.57 12.69 148,895.45 13.39 其他应收款 20,483.01 1.70 17,485.21 1.51 12,928.21 1.16 交易性金融资产 17,392 1.440.00 0 0.00 应收票据 2,079.69 0.17 12,352.27 1.06 1,486.3 0.13 货币资金 832,781.45 69.12 735,740.59 63.34 787,290.6670.78 其他32,283.822.68 69,152.265.9537,359.53.363.资产的增减变化2019年总资产为1,725,851.21万元,与2018年的1,633,705.62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5.64%。
2019年电影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2019年电影行业专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19dc0a31126edb6f1a104c.png)
2019年电影行业专题研究报告目录1.电影行业产业链概况 (5)2.上游制片领域:影片数量持续增长,竞争激烈 (6)2.1制片环节分解:包括开发、立项和生产 (6)2.2监管制度:涉及三大资格许可 (8)2.3影片类型:主要分为国产片和进口片两大类 (10)2.4制片行业现状:数量持续增长,竞争加剧 (12)3.中游发行领域:互联网发行逐步强势 (14)3.1发行环节分解:与上下游联系密切 (14)3.2监管制度:发行资格准入许可 (16)3.3发行类型:分为传统发行和互联网发行两大主体 (17)3.4发行市场现状:互联网发行逐步崛起 (18)4.下游院线(影院)领域:集中度持续提升 (20)4.1院线环节分解:院线是基本单元 (20)4.2监管制度:院线资格准入许可是关键 (21)4.3院线类型:主要分为资产连接和签约加盟两种类型 (22)4.4院线行业现状:集中度持续提升 (22)图目录图1:国内电影产业链主要分布图 (5)图2:电影制作的主要流程 (7)图3:国内上映的电影分类 (11)图4:07-18年国内上映电影总量持续增长 (12)图5:10-18年国产电影上映数量 (12)图6:10-18年进口电影上映数量 (12)图7:电影发行的主要流程 (14)图8:国内上映的电影发行方式分类 (15)图9:国内电影发行方式分类 (17)图10:16-18年民营TOP3发行票房及占比 (18)图11:16-18年民营TOP5发行票房及占比 (18)图12:国内院线经营的主要流程 (20)图13:06-17年国内院线数量保持稳定 (22)图14:06-17年国内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快速增长 (22)表目录表1:2018年国内主出品电影总票房前十公司 (13)表2:2018年主发行电影总票房前十公司 (19)表3:资产联结和签约加盟院线的主要特点 (22)表4:2018年前十大院线票房等排名 (23)1.电影行业产业链概况中国电影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制片—中游发行—下游院线(影院)三大环节。
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e1b8e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2.png)
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一、前言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19年是中国电影业的重要节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内市场的扩大,中国电影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日益增强。
本报告旨在对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概况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实现了总票房7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5%。
其中,国产电影总票房为424.8亿元人民币,占比达到55.31%,外国电影总票房为342.5亿元人民币,占比为44.69%。
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国产电影的市场占比逐渐提高。
中国电影院线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19年底,中国电影院线总数达到1.96万家,座位数超过7亿。
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电影院数量增长迅速,成为拉动电影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此外,2019年中国电影院均票价为38.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5.43%。
三、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增长,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1.院线观影体验仍待提升中国电影院线规模虽然庞大,但电影院的观影体验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一方面,部分院线设备老化,观影环境不佳;另一方面,观众对于音响效果、座椅舒适度等要求越来越高。
提升观影体验,提高院线的服务质量,是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2.电影题材和内容创作亟待创新虽然国产电影在市场占比不断提高,但与好莱坞大片相比,中国电影的专业度、创新性和故事性有一定差距。
很多国产电影还停留在商业片、喜剧片等传统类型上,缺乏多样性和深度。
提高电影题材的多样性,培养优秀的编剧和导演,加强故事创作,对于中国电影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3.版权保护问题仍待解决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版权保护的问题。
盗版、侵权等问题广泛存在,给电影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加强版权保护,加大侵权惩罚力度,是中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19年影视行业中国电影发展研究报告
![2019年影视行业中国电影发展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40555af12d2af90342e616.png)
2019年影视行业中国电影发展研究报告目录1 四大主业贯穿全产业链 (1)2 集全产业链业务于一身,公司稳坐影视龙头地位 (2)2.1 发行业务:政策壁垒高启,辉煌持续 (2)2.2 电影放映:参控股影院持续扩张,院线市占率较大 (7)2.3 制作制片:业绩波动大,主投出品爆款延续 (10)2.4 影视服务:市场影视器材需求旺盛,公司影视服务业绩可期 (12)3 电影行业最大的国有舆论渠道资源 (14)3.1 上层管理机构改革驱动影视内容标准提升 (14)3.2 长效治理与短期引导相结合,影视内容要求标准进一步提升 (15)3.3 高标准严要求下公司优势:正确舆论传导的践行者 (17)4 政策支持+基础扎实,公司正扬帆海外 (19)4.1 多项政策助国产电影“出海” (19)4.2 国产电影海外发行缓慢推进,合拍片为绝对主力 (20)4.3 基础扎实经验丰富,出海扬帆正当时 (22)5 盈利预测与估值 (23)6 风险提示 (24)图目录图1:公司的营业收入(亿元) (1)图2: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亿元) (1)图3:公司各项业务实现的毛利情况(亿元) (2)图4:进口分账票票房分账规则 (3)图5:好莱坞电影自影院发行之日起7 年内的发行窗口期 (4)图6:公司电影发行业务营收增速与毛利率情况 (5)图7:近两年公司进口电影发行情况 (5)图8:进口电影数量及票房占比 (6)图9:公司电影发行业务营收增速与毛利率情况 (7)图10:公司影投品牌中影国际影城 (10)图11:公司制作制片业务营收与营利 (11)图12:公司制片制作业务成本 (11)图13:公司影视服务业绩情况 (12)图14:中国巨幕影厅 (14)图15:近10 年中国电影海外成绩 (21)图16:2011 年以来公司的电影备案立项情况 (22)表目录表1:2013-2018 年中国进口电影数量 (3)表2:2016-2018 年我国进口电影的票房结构 (6)表3:2019 年公司已上映进口分账片 (6)表4:公司影投品牌中影国际的参控股影院数量变化 (8)表5:公司控股影院整体经营情况 (8)表6:2018 年中影国际影城票房表现前10 及后10 的影院经营情况 (8)表7:公司控股院线票房情况 (9)表8:2017-2019 公司主投或参投出品的上映电影情况 (11)表9:近3 年公司旗下中影基地制作作品情况 (12)表10:中国巨幕经营情况 (13)表11:中国巨幕与IMAX 对比 (13)表12:近几年中影巴可经营情况 (14)表13:2018 年电影电视剧管理机构改革 (15)表14:2019 年以来发布的内容监管相关政策梳理 (15)表15:2019 年以来部分被延期、被撤档或被下架剧集情况 (16)表16:2019 年暑期档部分影片档期调整情况 (17)表17:公司主导或者联合出品的部分主旋律电影表现 (18)表18:部分文化产业层面对影视产业“出海”的支持政策 (19)表19:部分针对影视产品“出海”的支持政策/法律 (20)表20:2008 年以来国产电影海外票房榜TOP10 (21)表21:2008 年以来国产电影海外票房榜TOP10 公司的参与情况 (22)表22:分业务盈利预测 (23)表23:可比公司相对估值 (24)附表:财务预测与估值 (25)1 四大主业贯穿全产业链作为国内电影领域最大的集团类公司之一,中国电影上市以后,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1)从营业收入的角度,公司收入规模从2013 年的45.6 亿到2018 年的90.4 亿,5年时间实现了收入的翻倍;2)利润方面,公司归母净利润从2013 年的4.3 亿,到2018 年的15 亿,实现了超过两倍的增长,即使扣掉2018 年股权溢价带来的约4.5 亿投资收益,公司归母净利润也实现了100%以上的增长。
2019年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电影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64db78be1e650e52ea999a.png)
2019年电影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5月目录一、电影行业产业链概况 (5)二、上游制片领域:影片数量持续增长,竞争激烈 (6)1、制片环节分解:包括开发、立项和生产 (6)(1)剧本开发 (6)(2)立项 (6)(3)电影生产 (6)2、监管制度:涉及三大资格许可 (8)(1)电影制片制作资格准入许可 (8)(2)电影摄制行政许可 (8)(3)电影内容审查许可 (9)3、影片类型:主要分为国产片和进口片两大类 (10)4、制片行业现状:数量持续增长,竞争加剧 (12)三、中游发行领域:互联网发行逐步强势 (14)1、发行环节分解:与上下游联系密切 (14)2、监管制度:发行资格准入许可 (16)3、发行类型:分为传统发行和互联网发行两大主体 (17)4、发行市场现状:互联网发行逐步崛起 (19)四、下游院线(影院)领域:集中度持续提升 (20)1、院线环节分解:院线是基本单元 (20)2、监管制度:院线资格准入许可是关键 (21)3、院线类型:主要分为资产连接和签约加盟两种类型 (23)4、院线行业现状:集中度持续提升 (23)电影行业产业链概况:主要分为三大环节。
中国电影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制片—中游发行—下游院线(影院)三大环节。
行业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下游影院放映电影产生的票房收入,因此上下游的结构和议价能力十分之一,而收入分成是决定产业链上下游话语权和发展空间的关键因素。
上游制片领域:影片数量持续增长,竞争激烈。
电影行业的上游制片环节主要包括剧本开发、立项、电影生产构成,涉及的监管准入主要包括电影制片制作资格准入许可、电影摄制行政许可、电影内容审查许可。
影片类型上,目前主要分为国产电影和进口电影两大类,其中进口电影又分为分账片和买断片(批片)两大类,国内每年上映的电影数量持续增长,使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单一影片表现好坏的影响相对较大。
中游发行领域:互联网发行逐步强势。
发行环节的上下游沟通非常重要。
2018-2019中国电影投融资调研报告
![2018-2019中国电影投融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602742a417866fb84a8e81.png)
资金监管 信贷担保 内部前期评估 固定资产抵押 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评… 完片担保
其他
10.5%
78.9% 68.4% 63.2% 63.2% 57.9% 52.6%
21
授信电影项目产业环节兴趣度
关于授信电影项目产业环节兴趣度,分别有近七成金融机构选择 “剧本”、“版权”,超六成金融机构选择 “制作”,近五成金融机构选择“技术”,近三成金融机构选择“其他”。
9
十大结论
10
投资机构介入电影项目时,倾向于在“已有成熟剧本阶段”时介入,决策 周期通常为一个月以上,回报理想周期为一年之内。 Nhomakorabea10
PART THREE
金融机构调研结果分析
是否有影视文创部门
关于是否有设置影视文创部门,近一半金融机构选择单位“有”影视文创部门。
47.4%
有
52.6%
无
12
影视文创部门归属
不动产抵押 担保公司担保 版权、知识产权质押
信用担保 第三方企业担保
其他
10.5%
73.7% 68.4% 63.2% 57.9% 57.9%
18
授信电影项目的主要诉求
关于授信电影项目的主要诉求方面,近七成金融机构选择 “固定收益”,近六成选择“品牌宣传”; 分别有超五成金融机构选择“授信合作”、“投贷联动”,超四成选择“政策导向”,一成选择“其他”。
10.5%
500万元-1000万元
63.2%
21.1%
1000万元-3000万元 ≥3000万元
5.3%
依项目而定,无投资限额
16
授信单个电影项目的资金额度
关于授信单个电影项目的资金额度,近七成金融机构选择 “依项目而定,无投资限额”, 分别有一成半金融机构选择“500万元-1000万元”及“1000万元-3000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是否有相关支持举措
关于对电影行业融资业务是否有优先或特色支持信贷政策、专项支持额度, 超五成半金融机构选择单位“有”相关支持举措。
有 44.4%
55.6%
无
13
授信电影项目的主要诉求/原因
关于授信电影项目的主要诉求/原因方面,近六成金融机构是为了“品牌宣传”;超四成半金融机构选择“授 信合作”和“固定收益”; 选择“投贷联动”和“政策导向”的超过四成;选择其他的占比不足一成。
13.3%
6.7% 28.9%
≤5% 5%~8% 8%~10% 10%~15%
22.2% 17.8%
≥15% 无特定
11.1%
18
授信电影项目风险规避方式
风险规避方式方面,五成的金融机构选择通过“资金监管”;超四成金融机构信赖“第三方专业机构评
估”;近四成选择“固定资产抵押”和“信贷担保”;近三成半选择“完片担保”和“内部前期评估”;
3.8% 3.8% 半年之内 一年之内 61.6% 两年以内 两年以上
30.8%
17
授信电影项目的收益期望值
预期收益比方面,分布相对较为均为,超半成的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为“≤5%”;近三成的金融机 构选择“5%~8%”;近两成选择“8%~10%”;超一成选择“10%~15%”;超两成选择 “≥15%”;此外,还有近一成半金融机构选择“无特定”。
选择“其他”的不足半成。
资金监管 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 信贷担保 固定资产抵押 内部前期评估 完片担保 其他 3.8% 42.3% 38.5% 38.5% 34.6% 34.6%
50.0%
19
电影项目授信接受的担保方式
可接受的担保方式方面,近七成半的金融机构更信赖“不动产抵押”;超六成半倾向于“担保公 司担保”;近四成选择“版权、知识产权质押”;超三层选择“第三方企业担保”;选择“信用 担保”的超一成半。
5
信息不对称、收益不固定、对影视行业不了解,是金融机构在进行影视业 务拓展时,最主要的难点所在,未来专业第三方机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6
电影仍然是投资机构最青睐的板块,但互联网娱乐势头猛进;“喜 剧”“剧情”“动作”“爱情”是最受欢迎的题材
7
十大观点
7
投资机构更关注于项目内容故事本身,无论是导演演员选择,还是前期 市场调研,抑或是主控出品方选择,都是为项目和内容服务。
2.2%
13.3%
500万元以下
500~1000万元
17.8% 64.5% 2.2%
1000~3000万元 3000万元以上 依项目而定,无投资限额
16
授信电影项目理想回款周期
理想回款周期方面,超六成金融机构期望能在“一年以内”回款;超三成金融机构选择“两年以内
”;选择“半年之内”、“两年以上”的均不足半成。
8
近两年的影视产业调整,让投资机构更加理性,小额投资占据主流,通过 战略收缩降低投资风险。不过,政策及艺人风险正在被放大。
9
投资机构的风控意识仍有待加强,虽然会通过内部评估、市场调研等方式 进行风险把控,但仍有50.6%的影视投资机构没有接触过专业的风控系统。
8
十大观点
10
资金周转困难、优质项目稀缺、缺乏专业团队等是投资机构在进行影视投 资时面临的主要困难,迫使投资机构加强资金管理、主动寻找优质项目。
2
金融机构与电影业务的交流合作仍处于探索初期,在投资额度、预计收 益比、回款周期等方面并未建立起量化的指标;
3
金融机构进行电影授信合作时依然谨慎保守,倾向于通过资金监管、不 动产抵押、在项目中后期介入等保证收益稳定;
6
十大观点
4
内容为王时代,金融机构在授信合作时,更关心电影项目本身情况、更信 赖成熟企业,以便在确保收益的同时,达到品牌宣传的效果
电影项目情况 回款周期 投资总额 出品企业实力 投资收益 所占份额 其他 7.7% 23.1% 42.3% 38.5% 38.5% 34.6%
61.5%
15
授信单个电影项目的资金额度
单个电影项目的授信资金额度方面,近六成半的金融机构选择“依项目而定,无投资限额”; 选择“500万元以下”和“3000万元以上”的仅为2.2%;近一成半选择“500~1000万元”;近 两成选择“1000~3000万元”。
品牌宣传 固定收益 授信合作 投贷联动 政策导向 46.7% 46.7% 42.2% 40.0%
57.8%
其他
8.9% 14
授信电影项目关注要素
关于授信电影项目的关注要素方面,超六成金融机构更关注“电影项目情况”本身;超四成投资企业关注“回 款周期”;近四成较关注“出品企业实力”和“投资总额”; 近三成半选择“投资收益”;近两成半选择“所占份额”;选择“其他”的不足一成。
9
PART T H R E E
金融机构结果分析
是否有影视文创部门
关于是否有设置影视文创部门,超六成半金融机构选择单
是否有业务参与计划
关于是否涉足电影信贷或相关业务的参与计划,八近成金融机构选择单位“有”业务参与计划。
22.2% 有 无 77.8%
•
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在当前资本与电影行业不断紧密联合却又相互认知不足的背景下,本报告的实施和发布,有助 于破除电影界与资本领域的认知壁垒,推动双方高效沟通交流,必将引起国内资本界和电影业 界的强烈关注和讨论。
5
•
PART TWO
调研十大观点
十大观点
1
金融机构涉足影视文娱板块的意愿较以往有了较大提升,55.6%的金融机 构已出台各种电影融资业务优先或特色支持信贷政策;
2019中国电影投融资调研报告
“ 大数据+ 精准数据+ 高新技术”
北京· 4月
目录CO NT EN T S
1
2
研究价值与意义
调研十大观点
3
4
金融机构结果分析
投资机构结果分析
PART O N E
研究价值与意义
研究价值与意义
• 作为国内针对电影与投融资跨界研究的专业调研报告, 《中国电影投融资调研报告》顺应国家 对文化产业大力扶持的潮流趋势,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中国电影投融资现状,探讨投资 领域与电影领域的合作新方式,助推产业融合发展。 聚影汇历时三个月,深入走访调研全国范围内的60余家金融机构、80余家投资机构,共收集有 效样本372份,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总结电影投融资问题与矛盾、把握市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