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春西南大学[1157]《课程与教学论》作业问题详解
(1157)《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1906批次第四套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4.0分,共40.0分)1.是指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的阶段内,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
()A.教育目标B.教育方针C.教学目标D.教学目的2.以下属于班内个别教学的特点的是()。
A.学生个性得到良好发展B.小组为具体的教学活动而组建C.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D.因人而异地布置学习任务3.包括未被教育者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如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等。
()A.隐形课程资源B.校外课程资源C.活动资源D.社会课程资源4.以下属于回应性评价模式的特点的是()。
A.要求课程评价者掌握整个评价方案的特点B.强调对课程完整过程的描述C.包括四个部分和五个评价阶段D.侧重于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5.课程改革呈现出的平衡性趋势体现在()。
A.体现在参与人员的广泛性上B.需要处理学科课程与其他课程形态的关系C.教学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D.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实施过程越来越复杂6.详尽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其中包括自然适应性原则、直观性原则。
()A.第斯多惠B.佩斯泰洛奇C.卢梭D.夸美纽斯7.以下属于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课堂教学气氛管理的是()。
A.集体促成纪律的管理B.课堂外向问题管理C.管理学生的课堂不良情绪D.无效交流管理管理8.拉斯卡的教学方法分类不包括()。
A.实践方法B.教学方法C.强化方法D.发现方法9.是指对具体一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效果诊断的设计和对整个教学方案评价的设计。
()A.教学评价设计B.教学目标设计C.教学内容设计D.教学过程设计10.从课程开发内容的角度看,其开发层次不包括()。
A.中观课程开发B.系统层次C.宏观课程开发D.微观课程开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道题3.0分,共24.0分)1.教学方法中的是指教师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内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情感的体验、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体验。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次作业
问答题:(答题要求:观点明确,简要阐述,表达流畅。
)1.为什么说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是主辅关系?2.教学方式变革的内涵与价值?当代教学方式变革的主要特点。
3.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资源?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应遵循哪些原则?1.为什么说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是主辅关系?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而成的课程。
其优势在于:第一,它有助于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第二,它有助于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它有助于组织教学活动,有助于组织教学评价。
其缺陷是,容易导致对学生的需要、经验的忽视,导致对社会生活实际的忽视,导致对现成知识的死记硬背。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其优势有:第一,它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学习动机;第二,它能够有利于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以活动为中心整合起来。
其缺陷在于,容易导致对文化遗产、对系统的知识学习的忽视。
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因为时间和教学目的的局限性,主要是以学科课程为主,让学生在原来具备的一定的直接经验的基础上,主要借助书本知识,通过概念和推理来掌握前人留下的间接经验,学习中获得的间接经验,可以大大的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活动课程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各类实践活动,获得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的大量的直接经验。
在学校的的课程设置中以辅助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为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2.教学方式变革的内涵与价值?当代教学方式变革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式变革的思考目前存在的很多课堂教学方式,很难充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更新、教学方式比较陈旧、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以及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的情况。
2018年度春西南大学继续教育提高学院学前教育提高课程与教学活动论答案解析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1157 学年学季:20181单项选择题1、在教科书内容设计中,()就是把教科书的内容按照线性方式来排列,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直接联系的直线,前后的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1学科逻辑2心理逻辑3直线式组织4纵向组织2、在课程与教学变革模式中,以下属于“情境模式”的特点的是()。
5极为强调专家学者的作用6主张教师是积极创造的主体7其通则包括非正式的个人接触8由“启动、实施、合作”三个阶段构成3、以下属于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实施阶段的内容的是()。
9采用质性的评价方式10评价学生成绩11依据事先确定的目标进行总结12确定评价目标可能的各种非预期效应4、课程评价的模式中,与CIPP评价模式的不同决策类型相对应的评价包括()。
13目标评价14过程评价15回应性评价16课程差距评价5、在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中,以下处理方式属于正面激励策略的是()。
17强化情感因素18慎用批评19发现并管理学生的对抗行为20常规-奖赏-处罚6、在教学模式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模式被称为()。
21“探究式”教学模式22“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23范例教学模式24“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7、()是指学校范围之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25校内课程资源26校外课程资源27自然课程资源28社会课程资源8、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使教学设计方案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整个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29开放性30多维性31系统性32基本性9、西汉建立不久主张设置()课程。
33《射》34《御》35《数》36《六经》10、课程与教学研究关注的实质性范畴是指()。
37使其目的和手段呈现政治和社会过程38课程与教学研究共同要素的本质、特征和价值39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领域40教学案例等的设计与制作11、以下不属于课堂教学管理的特点的是()。
(1157)《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1906批次第五套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A.B.C.D.A.B.C.D.ABCA.B.C.D.A.B. C. D.A. B. C. D.A.B. C. D.A. B. C. D.A. B.C. D.A. B. C. D.A.B.C.D.指导原则等。
具体物化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或学区教育行政机构制定的官方正式文件,包括维持整个课程系统的政策、特定课程或具体课程的指导原则,为制定专门的课程标准指明方向,为形成课程做出总体设计。
一般而言,宏观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国家,主要开发成员由课程研究专家学者、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
在我国,宏观层次的课程开发是国家层面对课程的开发,面向全国中小学教育,开发形成的课程文件是有关的课程计划,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等。
2.中观课程开发中观课程开发重点是研制课程标准或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教材。
中观课程开发既有国家层面的开发,也有地方层面、学区层面或者学校层面的开发。
不同教育行政体制的国家,要求不尽相同。
就我国而言,中观课程开发是由国家主持进行的,一般由政府的教育官员、政府委托的教育和学科专家学者及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开发成员组,在课程计划的总体规划的具体课程规定下,根据课程计划中的课程宗旨和目的,结合各具体课程的学科性质与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等,设计具体课程的课程标准或指导文件,在此基础上选择并确定具体的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和结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编制教材。
如我国各学科义务教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教学参考材料等。
作为学科课程标准,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课程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教学与评价建议等)以及附录(包括课程内容课内外学习建议、拓展学习建议及教学的背景材料等)。
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一般情况下,中观课程开发则主要提供一个基本的指南,指明课程的具体目标,框架性地设计课程内容板块,确定课程教学与评价的原则性指导意见。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1157]课程与教学论大作业答案
1157课程与教学论一、举例论述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依据。
(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过程中最首要的组成部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起着指导作用。
内容选择必须依照目标,即有什么目标,便有什么内容,让目标和内容取得一致。
(2)学生的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课程的基本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学生本身的情况,必须以对学生的研究为依据(3)社会发展需要:课程一方面为学生发展服务,同时又是教育的核心,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
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除了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还必须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阐述教学目标设计过程:第一步:评测学生需求,识别教学目标,进行目标分析,设计目标要求第二部:识别师生的入门行为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环境,撰写行动目标,进行任务分析第三步:设计教学思路和实施步骤第四步:开发评测工具,设计并从事规范化评估第五步:设计与从事综述性评估,进行教后反思四、论述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
答:1 转变教师的角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整体素质。
2 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 培养学生实践与探究的能力和爱乡爱国的情感。
3 丰富课程及教材内容 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活动 增添教学活力。
因此 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实施策略必须从课改的大背景和教育理念上认真研究策略、内化策。
同时还要从传授者、管理者角度进行转化 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成为促进者、引导者、学习者和研究者。
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学会整合各种能力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让理论付诸于实践。
第一节拓展教育内容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以新的教育哲学和课程理念提出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所规范的内容 大同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领导班子在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过程中 以贯穿于实施为目的 以学校现已有的教育资源为立足点 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协调充分、各有特色的发展为发展方向 以综合性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 还结合学生自主参与的实际操作、评论创作、调查研究、问题探究和社会服务等活动学习方式。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题问题详解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与意义。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发展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
认识说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通过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2.简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
(1)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2)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缺乏必要的直接经验时,还应当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获得一定的感性经验。
(3)在学生掌握一些间接经验时,就可引导学生把间接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加一定的直接经验,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主要矛盾。
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双边性;认知性;实践性。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4.简述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
教学目标: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陶治、升华,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的知识。
操作程序: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5.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哪些趋势?(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6. 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
它是由美国道尔顿城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试行的。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接受教师考查,然后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及优缺点特征: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将学生编班;把教学内容按照学科和学年分解为小的教学单位——课;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教学场所较为固定。
《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版)》见面课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版)》见面课及答案见面课:教师的课程领导力1、课程领导是领导者与追随者不断交互作用的一个动态过程。
A.对B.错正确答案:对2、教师专业能力包括教师能力和教师课程领导力。
A.对B.错正确答案:错3、将国家意志、教育标准规范等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多样性结合好是教师课程领导的重要责任。
A.对B.错正确答案:对4、作为学校课程负责人和领导者,教师课程领导力深刻影响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为充分发挥教师课程领导效能,应不断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具体包括哪些能力:A.课程价值愿景的引导能力B.课程过程发展的示范能力C.课程文化品质的塑造能力D.课程素养或胜任力正确答案:课程价值愿景的引导能力;课程过程发展的示范能力;课程文化品质的塑造能力5、自从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以来,突出了哪一群体的核心课程领导责任:A.校长B.教研员C.教师D.学生正确答案:教师见面课:现代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1、教学模式的特点有哪些A.完整性B.针对性C.操作性D.简明性正确答案:完整性;针对性;操作性;简明性2、个别化教学模式的心理学理论是A.行为主义B.人本主义C.认知主义D.信息加工正确答案:人本主义3、教学模式的功能有A.指导实践B.改进实践C.发展理论D.应用理论正确答案:指导实践;改进实践;发展理论;应用理论4、合作学习的主要类型有A.师生互动型B.生生互动型C.师师互动型正确答案:师生互动型;生生互动型;师师互动型5、探究教学的技能包括A.收集B.组织C.创造D.操作正确答案:收集;组织;创造;操作见面课:课程与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1、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体系是A.二维目标体系B.三维目标体系C.四维目标体系D.五维目标体系正确答案:三维目标体系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般分为A.一个层次B.二个层次C.三个层次D.四个层次正确答案:二个层次3、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来源包括A.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C.学科发展的需要D.国家发展的需要正确答案: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4、对于知识目标,可将其分为以下哪些层次A.了解B.领会C.理解D.应用正确答案:了解;理解;应用5、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几个目标体系是均等存在的。
西南大学2020年春[1157]《课程与教学论》辅导资料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代码:1157 学年学季:20201单项选择题
1、在课程与教学变革模式中,以下属于“情境模式”的特点的是()。
A.极为强调专家学者的作用
B.主张教师是积极创造的主体【√】
C.其通则包括非正式的个人接触
D.由“启动、实施、合作”三个阶段构成
2、在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中,以下处理方式属于正面激励策略的是()。
A.强化情感因素【√】
B.慎用批评
C.发现并管理学生的对抗行为
D.常规-奖赏-处罚
3、在教学模式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
能力的培养的模式被称为()。
A.“探究式”教学模式【√】
B.“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
D.“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
4、()是指学校范围之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中
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A.校内课程资源
B.校外课程资源【√】
C.自然课程资源
D.社会课程资源
5、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使教学设计方案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
的作用,整个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开放性
B.多维性【√】
C.系统性
D.基本性。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目标、_______、学习活动、_______和其他要素。
2.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是_______、学生、_______。
3.教学模式的结构应该包括_______、功能目标、实现条件、_______和评价。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_______模式.5.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性语言、论证性语言、_______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6.为了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_______。
参考答案:1.课程内容评价2.教师数学内容3.理论基础活动程序4.个别化教学5.叙述说明6.终结性评价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lo分。
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正”或“误’)1.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 )2.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
( ) 3.板书的艺术特点之一是要具有示范性。
( )4.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
( )5.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对教师的评价.( )参考答案:1.错2.对3.对4.对5.错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教学?2.简述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的内涵。
3:什么是螺旋式课程组织?4.简述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
参考答案:1.教学:从广义上讲,教学是指教者指导学习者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
从狭义上讲,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
2.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同时得到情感陶冶的一种教学模式。
《课程与教学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名词概念解释❖泰勒的课程目标模式:泰勒总结了“八年研究”的成果”,于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及如何确定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和如何评价结果,建立起了著名的课程编制泰勒原理,即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学科课程:是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由于它是分门别类地设置,所以又被称为“分科课程”。
❖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索的一种教学方式。
❖活动课程:是指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经验得到丰富和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生成性目标:又称“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展开性目标”。
它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
❖课程实施:是课程编制的必要环节,是验证和发展课程的重要形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实质性阶段和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任务的规定或设想。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18春西南大学《教学论》网上作业
18春西南大学《教学论》网上作业1、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学校课程”,它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
2、开放课堂在一个大教室内设计若干个功能不同的活动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不同的活动区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形式不固定。
3.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4.形成性目标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叫做形成性目标。
5、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6.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7、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指那些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共同学习内容,它被置于整个课程的核心。
1、以某项测验应达到的目标为参照点的评价,是常模参照评价。
不正确。
以某项测验应达到的目标为参照点的评价,是标准参照评价。
常模参照评价是指以某一团体在考试中达到的平均成绩为参照点的评价。
2、活动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课程类型。
正确。
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其优势有:第一,它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学习动机;第二,它能够有利于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以活动为中心整合起来。
3、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不能由教师教的活动所取代的认知活动。
正确。
(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
(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具有发展的可塑性。
(3)学生是能够主动建构知识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4、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不大。
不正确。
课堂气氛,又称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
课堂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态度、行为及学习结果,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维持、定向的作用。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1157课程与教学论
行动研究法即身处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研究者、一线教师和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学者密切协作,以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或者独立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去的一种研究方法。一般而言,行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发现问题。通过对实践的观察与思考,发现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观察的主要途径包括:参观、听课、出席学校的各类会议、活动以及追踪观察等。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如果没有研究对象的第一手原始材料,就无法进一步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观察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观察,即一般日常的观察,即通过研究者的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偶然性。日常观察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基础和初级形式。另一种是科学观察,研究者按照预定的计划,对观察对象的范围、条件和方法做出明确选择,有目的地直接观察处于自然条件下的研究对象的言语、行为等外部表现,搜集事实材料并加以分析研究,从而获得对问题较为深入的认识。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学前教育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课程与教学论【1157】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请从下列5道题目中任选2道题目作答,满分100分。
一、举例论述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依据。(50分)
二、论述课程与教学论的常用研究方法。(50分)
答: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需要恰当的方法论指导。在研究中,一般包括实证主义方法论、理性思辨主义方法论和人文理解主义方法论。同时,研究课程与教学论还需要贯彻古今中外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可供人们选择和运用的方法很多,在此仅列举一些较为常用的具体的研究方法。
按照内容性质划分,文献分为一级文献、二级文献与三级文献。一级文献是指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会议文件、档案材料、原著原声等。二级文献是把分散的一级原始文献加以整理组织,使之成为系统文献,便于查找利用,如索引、书目、文摘等。三级文献是在二级文献基础上将上一级文献内容分类整理的成果,例如综述、评述、汇集等。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需要加强对一级文献的挖掘与运用,同时充分利用二人类运用文字、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记载下来的人类认识成果,是人类智慧的集中展现。文献研究法就是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综合与整理的过程,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开展的有关文献的一种方法。在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文献研究法又具体分为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前者是对文献的量化分析,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描述性和相关性分析,揭示文献之间的数量关系;后者是对研究文献具体内容的整理,通过对某一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主要观点、存在问题以及发展策略等的归纳分析,整体把握该研究领域的全貌。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
问答题:(答题要求,观点明确,简要阐述,表达流畅)1.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课程?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
论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1、课程论和教学论有不同的研究领域,课程是指学习内容或者教材,教学则关注内容传递的过程与方法;2、课程是学习的结果,而教学是实现或者达到目标的手段;3、课程只涉及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是一个大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比教学大;4、课程与教学是各自独立的系统,但是它们又相互影响;5、课程论和教学论一部分内容相互交叉,对共同部分的研究影响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两者虽然独立存在,但是存在互为反馈的关系,课程论发展影响教学论,例如对于课程标准的制定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等;6、教学论的发展也影响着课程论的发展。
2.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有哪些?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其主要环节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主要环节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和学习效果评价。
(1157)《课程与教学论》
B.具有怜悯心
C. 善于运用表扬
D.订立契约
10.
以下属于课程差距评价模式的特点的是( )。
A.要求课程评价者掌握整个评价方案的特点
B.强调对课程完整过程的描述
C.包括四个部分和五个评价阶段
D.侧重于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道题3.0分,共24.0分)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4.0分,共40.0分)
1.
强调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的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
A.“昆西教学法”
B.“设计教学法”
C.有机教育学校
D.“蒙氏教学法”
2.
洋务教育派主张培养 的洋务人才。( )
2.
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简述课程的价值体现。
课程价值是指课程对人们某种需要的满足,是课程内容自身所具有的效用(内在价值)和课程作为工具所起到的作用(外在功能)的统一体。所以,课程价值包含内在价值和外在功能两个向度。课程的内在价值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程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人类经验的总结,课程自身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对受教育者的理性发展和心智成熟具有推动作用。第二,知识是构成课程体系的核心要素,课程实践通过知识的传承能够达到发展学习者能力的目的。第三,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尽管历史上各派观点纷呈,看法各异,但人格的培养和完善是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可的目标。课程的外在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程是一种社会性的价值活动,课程的社会本质是社会(统治阶级)对其未来成员(学生)加以控制(亦即社会控制)的一种中介。第二,作为独立的教育活动,课程本身并不直接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课程的文化功能在继承和传递文化的过程中存在和运行,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进行保持和传递。第三,社会化是社会行为塑造的过程,学校课程体系极力强调课程内容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突出作用,试图把课程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将课程视为促进学生处理社会问题的手段,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西南大学21春[1157]《课程与教学论》作业答案
1157 20211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我国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界说的是()。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2.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3.教学方法教师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4.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2、在课程评价的模式中,以下属于课程差距评价模式的特点的是()。
1.要求课程评价者掌握整个评价方案的特点2.包括四个部分和五个评价阶段3.侧重于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4.强调对课程完整过程的描述3、课程资源开发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包括()。
1.形成僵化的学校文化2.学校优良传统的丧失3.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4.缩小学校的教育空间4、课程资源开发对学生成长的促进方面不包括()。
1.有助于学生合作学习者角色的适应2.有助于学生知识探究者角色的适应3.有助于实现学生的“社会参与”4.有助于学生提升对学校的兴趣5、以下不属于班级授课制的特点的是()。
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能够大面积地培养人才3.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6、()是指具体学校主持的课程开发活动。
它是学校行政部门组织本校教师进行的、基于本校的与适用于本校的课程开发活动。
1. B. 校本课程开发2.国家课程开发3.地方课程开发4.课程内容开发7、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的相同趋势不包括()。
1.渐进性2.发展性3.平衡性4.复杂性8、蔡元培()的教学目的对中国近代教学实践和理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中学治身心2.西学应世事3.“五育并举”4.思想自由,兼容并包9、()包括未被教育者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如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等。
1.活动资源2.社会课程资源3.隐形课程资源4.校外课程资源10、以下属于对教师课堂教学组织与方法的评价为()。
1.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2.包含对教学目标的评价3.教师教学道德意识是否强烈4.教师对教学内容所作的补充11、以下属于“社会互动模式”的特点的是()。
18春西南大学[1157]《课程与教学论》作业问题详解
18春西南⼤学[1157]《课程与教学论》作业问题详解1、在教科书容设计中,()就是把教科书的容按照线性⽅式来排列,组织成⼀条在逻辑上前后直接联系的直线,前后的容基本上不重复。
1.学科逻辑2. ⼼理逻辑3. 直线式组织4. 纵向组织2、在课程与教学变⾰模式中,以下属于“情境模式”的特点的是()。
1.极为强调专家学者的作⽤2. 主教师是积极创造的主体3. 其通则包括⾮正式的个⼈接触4. 由“启动、实施、合作”三个阶段构成3、以下属于学⽣学业成就评价实施阶段的容的是()。
1.采⽤质性的评价⽅式2.依据事先确定的⽬标进⾏总结4.确定评价⽬标可能的各种⾮预期效应4、课程评价的模式中,与CIPP评价模式的不同决策类型相对应的评价包括()。
1.⽬标评价2.过程评价3.回应性评价4.课程差距评价5、在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中,以下处理⽅式属于正⾯激励策略的是()。
1.强化情感因素2.慎⽤批评3.发现并管理学⽣的对抗⾏为4.常规-奖赏-处罚6、在教学模式中,以问题解决为中⼼,注重学⽣的独⽴活动,着眼于学⽣思维能⼒的培养的模式被称为()。
1.“探究式”教学模式2.“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3.例教学模式4.“⾃学-辅导式”教学模式7、()是指学校围之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学⽣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可⽤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然资源。
1.校课程资源2.校外课程资源3.⾃然课程资源4.社会课程资源8、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使教学设计⽅案能为学⽣的终⾝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整个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1.开放性2.多维性3.系统性4.基本性9、西汉建⽴不久主设置()课程。
1.《射》2. 《御》3. 《数》4. 《六经》10、课程与教学研究关注的实质性畴是指()。
1.使其⽬的和⼿段呈现政治和社会过程2. 课程与教学研究共同要素的本质、特征和价值3. 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领域4. 教学案例等的设计与制作11、以下不属于课堂教学管理的特点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教科书容设计中,( )就是把教科书的容按照线性方式来排列,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直接联系的直线,前后的容基本上不重复。
1.学科逻辑2. 心理逻辑3. 直线式组织4. 纵向组织2、在课程与教学变革模式中,以下属于“情境模式”的特点的是( )。
1.极为强调专家学者的作用2. 主教师是积极创造的主体3. 其通则包括非正式的个人接触4. 由“启动、实施、合作”三个阶段构成3、以下属于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实施阶段的容的是()。
1.采用质性的评价方式2.评价学生成绩3.依据事先确定的目标进行总结4.确定评价目标可能的各种非预期效应4、课程评价的模式中,与CIPP评价模式的不同决策类型相对应的评价包括()。
1.目标评价2.过程评价3.回应性评价4.课程差距评价5、在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中,以下处理方式属于正面激励策略的是()。
1.强化情感因素2.慎用批评3.发现并管理学生的对抗行为4.常规-奖赏-处罚6、在教学模式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模式被称为()。
1.“探究式”教学模式2.“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3.例教学模式4.“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7、()是指学校围之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1.校课程资源2.校外课程资源3.自然课程资源4.社会课程资源8、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使教学设计方案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整个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1.开放性2.多维性3.系统性4.基本性9、西汉建立不久主设置( )课程。
1.《射》2. 《御》3. 《数》4. 《六经》10、课程与教学研究关注的实质性畴是指( )。
1.使其目的和手段呈现政治和社会过程2. 课程与教学研究共同要素的本质、特征和价值3. 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领域4. 教学案例等的设计与制作11、以下不属于课堂教学管理的特点的是( )。
1.协作性2. 及时性3. 自组织性4. 个体性12、教科书容的选择考虑的要素不包括( )。
1.家长的需要2.课程目标3. 社会发展的需要4.学生的兴趣13、校本课程开发具有( )的特点。
1.开放性2. 多维性3.校本性4. 基本性14、课程价值取向以( )为中介对教学目标产生重要影响。
1.教学媒介2.教师3.课程体系诸多要素4.教学方法15、1896年,()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把当时的手工训练、新教学方法以及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等因素融在一起。
1.约翰逊2.杜威3. 帕克赫斯特4. 华虚朋16、以下哪一种观点不能描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
1.大课程观2.大教学观3.相互作用观4. 媒体说17、下列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技术专业性畴的是()。
1.使其目的和手段呈现政治和社会过程2. 课程与教学研究共同要素的本质、特征和价值3. 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领域4. 教学案例等的设计与制作18、施良方将繁多的课程定义加以归类,以下属于其分类的是( )。
1.可接受课程2.广义课程3.课程即学习经验4.狭义课程19、以下属于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课堂教学交流管理的是()。
1.集体促成纪律的管理2.课堂外向问题管理3.管理学生的课堂不良情绪4.无效交流管理20、在教科书容设计中,()指在不同阶段上根据课程目标使教科书容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重复出现。
1.学科逻辑2.螺旋式组织3.直线式组织4.纵向组织21、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泰勒提出并阐述的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不包括()。
1.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2.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3.这些目标对学生有什么实际意义?4.学校应该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22、以下属于课程的外在功能的是()。
1.课程的文化功能2.课程的发展功能3.课程的教育功能4.课程的完善功能23、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在教学实践领域,联的教育学著作大量引介到国,其中以凯洛夫主编的()影响最为巨大。
1.《中学暂行规程(草案)》2.《教育学》3.《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4.《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24、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1. A. 系统性2. B. 多维性3.C. 层次性4. D. 原发性25、以下不属于课程的在价值的是()。
1. E. 推动受教育者心智成熟2. F. 发展学习者能力3.有助于人格的培养和完善4.课程的社会本质多项选择题26、布卢姆于1956年出版了专著《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将认知教学目标分为层次。
()1.综合、评价2.知识、领会3.掌握、分析4.应用、分析27、教师要有效地进行课程开发必须借助相应的途径,具备相应的方法,那么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有()。
1.讲授法2.探究法3.体验法4.反思法28、斯巴达教育为使公民英勇善战,设置了等军事体育教育课程。
()1.跑步2.铁饼3.投标枪4.跳跃29、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多层次、多侧面的,通过对不同学者观点的比较,可以归纳出目前得到认同的教学过程本质的特征有()。
1.教学过程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2.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和实践的过程3.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30、夸美纽斯详尽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各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其中包括()。
1.循序渐进原则2.巩固性原则3.量力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31、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各国的课程改革也会呈现出一些相同的趋势。
目前课程与教学变革趋势是()。
1.渐进性2.整体性3.复杂性4.平衡性32、在课堂教学管理中,能否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十分重要,那么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1.尽力而为即可2.常用批评3.充分尊重学生4.接纳每一位学生33、根据呈现方式的不同,课程资源可分为()。
1.信息化资源2.活动资源3.文字资源4.实物资源34、按照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态度,课堂教学管理可以划分为()。
1.悲观的课堂管理2.乐观的课堂管理3.积极的课堂管理4.消极的课堂管理35、从课程领导含义可以看出,课程领导是关注参与主体的自主性以及人的自我发展,注重人的价值、团队力量的展现,由此课程领导特征有()。
1.共同参与性2.互动对话性3.平等性4.实践生成性36、综观国家课程的开发,可以认为,国家课程开发具有如下特点。
()1.强制性2.统一性3.基础性4.多元性37、教学可以看作由若干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下列属于教学的构成要素的有()。
1.教学评价2.教学目标3.教学环境4.教学方法和手段38、在兼顾多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以系统思想为根本指导,认为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是: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评价设计。
()1.教学过程设计2.教学实施设计3.教学目标设计4.教学容设计39、学生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错误2.生活经验3.兴趣与爱好4.思维差异40、课程与教学变革作为社会变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
这些特点集中表现为()。
1.创新性2.教育性3.政策性4.协调性41、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操作一般分为等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运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措施。
()1.实施2.准备3.总结4.反馈42、课程与教学变革策略是指课程与教学变革的产生可采用的方式方法,则基本变革策略有()。
1.自中而上策略2.自上而下策略3.自中而下策略4.自下而上策略43、从课程开发主体的角度看,主要有等几个层次。
()1.地方课程开发2.国家课程开发3.师本课程开发4.校本课程开发44、课程的定义纷繁复杂,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
1.“包容”说2.“经验活动”说3.“科目进程”说4.“媒体”说45、以下属于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基本模式的有()。
1.情境模式2.兰德变革模式3.“研究—开发—推广”模式4.社会互动模式判断题46、科学主义式是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一大主流,这种式深受行为和实证研究的影响,把课程与教学的主要任务看作是因果关系的解释。
1.A.√2. B.×47、课堂教学管理的中观层面主要是指以国家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宏观把握、规与导向,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1. A.√2. B.×48、情知说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动态体系,由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两部分组成。
1. A.√2. B.×49、原始社会的教育容是零散的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教育的手段主要是口耳相传以及观察模仿。
1. A.√2.B.×50、人文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根据主体的期望对课程与教学中的行为进行意义诠释,可以运用数字化的方法来进行。
1.A.√2.B.×51、在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囊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容、教学安排以及教学成效等方面的评价。
1.A.√2.B.×52、教学的五要素说包括:教师、学生、容、方法和媒体。
1.A.√2.B.×53、统一中国时期在文献中出现了“课程”一词。
1.A.√2. B.×54、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科学主义式认为必须从可见的行为出发,通过观察和测量可见行为以及最终的结果来确定输入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1. A.√2. B.×55、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四个层面的容,即对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系统、课堂教学素养的评价。
1. A.√2. B.×56、从外部角度来看,课程实施是一个上位概念,包括完成整个课程设计的所有环节;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是课程编制的下位概念。
1.A.√2. B.×57、课程开发通常被理解为一个从课程规划到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过程,是一种从宏观到中观和微观的课程运作活动。
1.A.√2.B.×58、晋南北朝时期,人才培养受到重视,教育理论争鸣氛围浓厚,各民族教育大融合。
1.A.√2.B.×59、社会适应与发展的功能是指课程与教学变革不断促进自身领域的改变,更好地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
1.A.√2.B.×60、例教学模式主选取蕴含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案例,通过对例的研究,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认识到实践理解、掌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原理的模式。
1.A.√2.B.×主观题61、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参考答案: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62、教学评价参考答案: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63、课程与教学行动研究参考答案:课程与教学行动研究是由课程教学情境的参与者,对自己实践活动上所遭遇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对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进行的反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