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试 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汇总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部分是考察考生的基础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其中涉及到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

掌握这些公式,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进行汇总,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数学相关公式1. 百分数转化公式(1)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化:百分数 = 小数× 100%,小数= 百分数÷ 100%。

(2)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转化:百分数 = 分子÷分母×100%。

2. 相关系数公式(1)两组数X和Y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 = Σ[(X - X') × (Y -Y')] ÷ [√(Σ(X - X')²) ×√(Σ(Y - Y')²)] (其中,X'和Y'分别代表X和Y的平均数)。

3. 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公式(1)平均数:平均数 = 总和÷个数。

(2)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 = (数值1 ×权数1 + 数值2 ×权数2 + ……)÷(权数1 + 权数2 + ……)。

4. 利率和利息公式(1)简单利息:利息 = 本金×利率×时间。

(2)复合利息:利息 = 本金× (1 + 利率) ^ 时间 - 本金。

5. 平方和立方公式(1)平方公式:(a + b)² = a² +2ab + b²。

(2)立方公式:(a + 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

二、逻辑推理相关公式1. 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公式(1)正确率:正确率 = (TP + TN)÷总数。

(2)灵敏度:灵敏度 = TP ÷(TP + FN)。

(3)特异度:特异度 = TN ÷(TN + FP)。

2020年公务员行测考点:数学推理公式

2020年公务员行测考点:数学推理公式

2020 年公事员行测考点 : 数学推理公式1、分数比率形式整除若 a∶b=m∶n(m、 n 互 ) , a 是 m的倍数, b 是 n 的倍数。

若a=m/n×b, a=m/(m+n)×(a+b) ,即 a+b 是 m+n的倍数2、尾数法(1)尾数不一样,且运算法加、减、乘、乘方运算,先使用尾数行判断 ;(2)所需算数据多,算复考尾数判断迅速获得答案。

常用在容斥原理中。

3、等差数列有关公式和=( 首 +末 ) × 数÷ 2=均匀数× 数 =中位数× 数 ;数 =( 末 - 首 ) ÷ 数 +1。

从 1 开始,的 n 个奇数相加,和 =n×n,如: 1+3+5+7=4×4=16,⋯⋯4、几何端有关公式(1)型植公式 ( 两植 ) :棵 =÷ 隔 +1,=( 棵 - 1) × 隔(2) 植不移公式:在一条路的一等距离种植 m棵,而后要整种 n 棵,不需要移的木棵: (m-1) 与(n-1) 的最大公数 +1 棵;(3)型植公式 ( 型植 ) :棵 =÷ 隔, =棵× 隔(4)楼植公式 ( 两不植 ) :棵 =÷ 隔 -1 ,=( 棵 +1)× 隔(5)方阵问题:最外层总人数 =4×(N-1) ,相邻两层人数相差 8 人,n 阶方阵的总人数为n?。

5、行程问题(1)火车过桥中心公式:行程 =桥长 +车长 ( 火车过桥过的不是桥,而是桥长 +车长 )(2)相遇追及问题公式:相遇距离 =( 速度 1+速度 2) ×相遇时间追及距离 =( 速度 1- 速度 2) ×追实时间(3)队伍前进问题公式:队首→队尾:队伍长度 =( 人速 +队伍速度) ×时间 ; 队尾→队首:队伍长度 =( 人速 - 队伍速度 ) ×时间(4)流水行船问题公式:顺速 =船速 +水速,逆速 =船速 - 水速(5)来回相遇问题公式:两岸型两次相遇: S=3S1-S2,( 第一次相遇距离 A 为 S1,第二次相遇距离 B 为 S2)单岸型两次相遇: S=(3S1+S2)/2,( 第一次相遇距离 A 为 S1,第二次相遇距离 A 为 S2);左右点出发:第 N次迎面相遇,行程和 =(2N- 1) ×全程 ; 第 N次追上相遇,行程差 =(2N- 1) ×全程。

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公式

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公式

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公式
行测逻辑判断推理涉及到一些常用的公式,具体如下:
1. 充分必要条件公式:表示条件A是事件B发生的充分条件,也是事件B 发生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充分必要条件公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如果A,则B;反之,如果非B,则非A。

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可以表示为A↔B。

A是B的充分条件,可以表示为A→B。

B是A的必要条件,可以表示为B→A。

2. 命题逻辑公式:通过对命题的逻辑连接和推理,来判断命题的真假。

常见的命题逻辑公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与(∧):表示两个命题都为真时,结果为真;一方为假时,结果为假。

或(∨):表示两个命题有一个为真时,结果为真;两个都为假时,结果为假。

非(¬):表示对一个命题否定,即取反。

蕴含(→):表示如果A成立,则B也成立。

等价(↔):表示A成立当且仅当B成立。

3. 翻译推理:
“如果...就...” 翻译规则:前句推出后句。

“只有...才...” 翻译规则:后句推出前句。

“且” 口诀:全真为真,一假全假。

“或” 口诀:一真既真,全假为假。

4. 逆否命题: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否前肯后无必然结果,只能推出可能性结果。

5. 摩根定公式:
-(A 且 B)=-A 或-B
-(A 或 B)=-A 且-B
这些公式在行测逻辑判断推理中应用广泛,可以帮助考生快速准确地解答相关题目。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基础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基础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基础公式汇总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和公式,掌握这些基础公式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为大家汇总了一些行测常见的基础公式。

一、数量关系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_n = a_1 +(n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值,$a_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例如,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3,公差为 2,求第 10 项的值。

则$a_{10} = 3 +(10 1)×2 = 2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_n =\frac{n(a_1 + a_n)}{2}$,其中$S_n$表示前$n$项的和。

例如,求上述等差数列前 10 项的和,$a_{10} = 21$,则$S_{10}=\frac{10×(3 + 21)}{2} = 120$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_n = a_1×q^{n 1}$,其中$q$为公比。

例如,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 2,公比为 3,求第 5 项的值。

则$a_{5} = 2×3^{5 1} = 16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_n =\frac{a_1(1 q^n)}{1 q}$($q ≠1$)3、行程问题相遇问题:$S =(v_1 + v_2)×t$,其中$S$表示路程,$v_1$、$v_2$表示两个物体的速度,$t$表示相遇时间。

例如,甲、乙两人分别以 5 米/秒和 3 米/秒的速度相向而行,经过10 秒相遇,求他们最初的距离。

则$S =(5 + 3)×10 = 80$米追及问题:$S =(v_1 v_2)×t$例如,甲以 8 米/秒的速度追赶以 5 米/秒速度前行的乙,经过 10 秒追上,求他们最初的距离差。

则$S =(8 5)×10 = 30$米4、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 10 天,乙单独完成需要 15 天,两人合作需要的时间为:$1÷(\frac{1}{10} +\frac{1}{15})=6$天5、利润问题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例如,一件商品成本为 80 元,售价为 100 元,则利润为$100 80 =20$元,利润率为$20÷80×100\%= 25\%$二、资料分析1、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例如,某地区去年的 GDP 为 100 亿元,今年为 120 亿元,则增长率为$(120 100)÷100×100\%= 20\%$2、平均数平均数=总数÷个数例如,某班级 5 名学生的成绩分别为 80、90、85、95、70 分,平均成绩为$(80 + 90 + 85 + 95 + 70)÷5 = 84$分3、比重比重=部分÷整体×100%例如,某公司总人数为 500 人,其中男性 250 人,则男性所占比重为$250÷500×100\%= 50\%$三、判断推理1、集合推理“所有的 S 都是P”可以推出“有的 S 是P”“某个 S 是P”可以推出“有的 S 是P”2、翻译推理“如果……那么……”:前推后“只有……才……”:后推前3、逻辑论证加强论证:增加论据、建立联系、补充前提削弱论证:削弱论据、切断联系、否定前提四、言语理解与表达虽然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没有像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那样有明确的公式,但一些解题技巧和规律还是需要掌握的。

行测考试十大数据推理规律

行测考试十大数据推理规律

一、行测考试十大数据推理规律:①奇偶数规律:各个数都是奇数(单数)或偶数(双数)。

②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列递增或递减。

③等比: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④二级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

⑤二级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一个等比数列。

⑥加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

⑦减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

⑧乘法(除法)规律:前两个数之乘积(或相除)等于第三个数。

⑨完全平方数:数列中蕴含着一个完全平方数序列,或明显、或隐含。

⑩混合型规律:由以上基本规律组合而成,可以是二级、三级的基本规律,也可能是两个规律的数列交叉组合成一个数列。

二、经典题型分类练习:1.等差数列例1:1, 4, 7, 10, 13,( )A.14B.15C.16D.172.等差数列的变式例1:3, 4, 6, 9,( ),18A.11B.12C.13D.143.“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型例1:34, 35, 69, 104, ( )A.138B.139C.173D.179例2:…101102203305508( )1321…A.812B.814C.813D. 8114.等比数列例1:3, 9, 27, 81, ( )A.433B.342C.243D.1355.等比数列的变式例1:8, 12, 24, 60, ( )A.90B.120C.180D.240例2:8, 14, 26, 50, ( )A.104B.100C. 98D. 76例3:1/2, 1, 7/5, 13/9, ( )A. 17/13B. 19/15C. 21/17D. 23/196.平方型及其变式例1:1, 4, 9, ( ), 25, 36A.10B.14C.16D.20例2:1/2, 1, 5/7, ( ), 9/32A. 5/11B.7/11C.7/16D.9/167.利用“凑整法”求解例1:52+136+38+64的值为:A. 300B. 292C. 290D. 280例2:12.5×0.25×0.5×32的值为:( )A. 50.25B. 100C. 50D. 258.利用“尾数估算法”求解例1:425+683+544+828的值是:A. 2484B. 2482C. 2480D. 2478例2:1997+1998+1999+2000+2001A. 9993B. 9994C. 9995D. 9996。

行测翻译推理公式

行测翻译推理公式

行测翻译推理公式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式:
逆否等价公式:A→B= -B→-A。

递推推理公式:A→B,B→C,所以A→C。

摩根等价定律:-(A 且B)=-A 或-B,-(A 或B)=-A 且-B。

否定肯定公式:A或B=-A→B。

二难推理公式:A→B,-A→B,所以B 恒成立。

归谬推理公式:A→B,A→-B,所以-A 恒成立。

在行测翻译推理中,还有选择翻译和推理判断两种题型。

选择翻译是行测翻译推理中最常见的题型,考生需要根据原文句子和给出的选项翻译,进行对比判断,找出正确的翻译答案。

推理判断是行测翻译推理中的高难度题型,需要考生通过逻辑推理和判断,根据原文句子和题目要求进行翻译。

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如果还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行测公式口诀大全

行测公式口诀大全

行测公式口诀大全一、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1. 等差数列。

- 通项公式:a_n=a_1+(n - 1)d(a_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口诀:数列等差有规律,首项公差要牢记。

n项数值轻松觅,通项公式来帮你。

2. 等比数列。

- 通项公式:a_n=a_1q^n-1(a_1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 口诀:等比数列看公比,首项乘上它幂次。

n项数值由此知,通项公式莫忽视。

(二)数学运算。

1. 工程问题。

- 基本公式: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 口诀:工程问题三要素,总量效率和时间。

已知两者求其一,公式变形来计算。

2. 行程问题。

- 基本公式:路程 = 速度×时间。

- 相遇问题公式:s=(v_1+v_2)t(s为路程,v_1、v_2为两者速度,t为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公式:s=(v_1-v_2)t(s为路程,v_1为快者速度,v_2为慢者速度,t 为追及时间)- 口诀:行程问题路速时,相遇追及有公式。

相向速度来求和,同向速度做差之。

3. 利润问题。

- 基本公式:利润 = 售价 -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价 = 成本×(1 + 利润率)- 口诀:利润问题要记清,售价成本和利润。

利润率也很重要,公式之间会变形。

二、资料分析。

(一)增长相关。

1. 增长量。

- 公式:增长量=现期量 - 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1 + 增长率)- 口诀:增长量,有两种,现减基期最普通。

还有基期乘率除一加率,计算准确就成功。

2. 增长率。

- 公式:增长率=(现期量 - 基期量)/(基期量)×100%=(增长量)/(基期量)×100%- 口诀:增长率,分式求,现减基期除以基。

增长量与基期比,概念理解不费力。

(二)比重相关。

1. 比重。

- 公式: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口诀:比重部分比整体,公式简单要牢记。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一、概述随着国家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选拔和录用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备受关注和热议。

而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涵盖了诸多知识点和应试技巧。

其中,数学实在是行测中的一大难点,而其中的公式更是让考生头疼的部分。

我们特整理了以下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以便考生备考时能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数量关系题目公式1. 平均值计算公式平均值 = 总值 / 个数2. 比例计算公式两者之比 = 较多者 / 较少者3. 反比例计算公式两者之比 = 较少者 / 较多者4. 增减百分比计算公式百分比增加 = (增加值 / 原值) * 100百分比减少 = (减少值 / 原值) * 1005. 资料图计算公式根据柱状图、折线图或饼状图进行计算6. 存在关系计算公式混合物的平均浓度 = (已知浓度1 * 体积1 + 已知浓度2 * 体积2) / (体积1 + 体积2)三、判断推理题目公式1. 判断题公式真命题的否定为假命题假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2. 排序题公式正序排列:A<B<C逆序排列:A>B>C3. 相同字母代表相同物品四、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公式1. 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意思相近的词反义词:意思相反的词2. 词类变化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数词→代词→连词→介词→感叹词3. 词语搭配正词相反:冷热、高低动名结合:吃饭、送信五、综合分析题目公式1. 逻辑判断公式A→B 非B→非AA→B 非A→非B2. 选择判断公式对A的肯定是否定了B的否定3. 数字推理公式数字之和、差、乘积、商之间的规律4. 资料分析公式根据给出的数据进行图表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六、总结以上整理的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只是行测知识点的冰山一角,但通过对这些公式的学习和掌握,能让考生更快地应对行测考试中的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综合分析等题目类型。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比重比较(27)某部分现期量为A ,整体现期量为BBA =现期比重 相当于分数大小比较,同上述做法 (28)基期比重与现期比重比较:某部分现期量为A ,增长率a%,整体现期量为B ,增长率b%)a%1()b%1(+⨯+⨯=B A 基期比重当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现期比重大于基期比重。

(方法为“看”增长率) 平均数计算 (29)已知N 个量的值,求平均数 Nn n n N++=21平均数凑整法 直接读数类(30)方法:读题做标记,辅助工具(直尺)综合分析题 (31)四项基本原则:题干短原则,不计算原则(时间与材料时间一致),信息易得原则,简单计算原则平均量增长率:,约等于总增长率-份数增长率。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平均量增加;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平均量减少;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平均量不变。

答题注意事项:常识题没开考心里就开始默选1. 言语理解与表达:根据最有把握的空来确定选项,或者肯定能排除的词来排除某选项;还要看词性:动词、褒贬等;注意词语等搭配用法。

2.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根据题干,在脑中把规律过一遍;逻辑推理:代入法、直推法,必要时打草稿。

类比推理要搞清组成关系和种属关系;还要看词性:动词、褒贬等3. 数学题:做前面五道,其他选C4.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不要用算的思维方式认真读题,确定在题目中的位置;观察题干,节省时间;熟记公式,巧用估算;比重公式和平均数增长率公式很重要综合分析题C选项往里带一下,如果不对,就选D。

5. 稿纸工整,编写题号6. 不确定的画圈,来不及写划勾。

备战公务员笔试判断推理必须记住的6组公式

备战公务员笔试判断推理必须记住的6组公式

备战公务员笔试判断推理必须记住的6组公式备战公务员笔试是一个相对复杂和综合的过程,需要广泛而深入的知识储备以及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其中,判断推理是考察候选人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部分。

下面是六组公式,希望对备战公务员笔试判断推理部分的候选人有所帮助。

一、充分必要条件公式在判断推理题中,很多题目都需要根据给出的条件进行判断或推理,而这些条件通常包含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表示如果条件成立,则结论一定成立;必要条件表示如果结论成立,则条件一定成立。

在解答题目时必须准确理解条件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完成判断或推理。

例题:条件:如果下雨了,那么路面湿滑。

结论:路面湿滑,则一定下雨了。

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公式,如果路面湿滑,则一定下雨了。

但是,如果下雨了,路面是否湿滑不能确切得知。

因此,结论不能成立。

二、排列组合公式排列组合在判断推理题中常常涉及到,它是组合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排列是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不重复;组合是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不考虑顺序排列,不重复。

熟练掌握排列组合的计算公式,能够在解答题目时节省时间并减少错误。

例题:条件:A、B、C、D、E这5个人排成一排。

结论:A排在B的前面,C排在D的前面。

根据排列组合公式,5个人排成一排总共有5!种可能性,而A排在B 前面、C排在D前面的情况只是其中一种。

因此,结论成立。

三、逻辑联结词公式逻辑联结词是判断推理题中常用的关键词,如“如果……,那么……”、“或者”、“并且”等。

逻辑联结词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对于准确解答题目至关重要。

例题:条件:如果今天是星期天,那么明天是星期一结论:要么今天不是星期天,要么明天不是星期一根据逻辑联结词公式,如果今天是星期天,则明天必定是星期一、因此,结论不能成立。

四、逻辑关系公式在判断推理题中,常常需要分析或推测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包括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等。

行测:判断推理全部知识点思维导图(公务员、编制考试通用)

行测:判断推理全部知识点思维导图(公务员、编制考试通用)
推理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其余不一定
逆否等价:A→B=-B→-A
翻译形式:B→A
后推前
特征词:1.只有A,才B 2.除非A,否则不B 3. 不A,不/勿/非B(主体要一致) 4.A是B的必要/必不可少的条件/基础/假设/前提/关键/重要(谁必不可少谁就放在 箭头的后面)
推理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其余不一定
语法关系
1.主谓关系(学生:学习) 2.动宾关系(学习:功课) 3.主宾关系(学生:功课)
二级辨析:词语结构(大同小异)、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词性(名 词、动词)、主客体是否一致(违章:罚款)
翻译形式:A→B,“否定词”用“—”
前推后
特征词:1.如果A,那么B 2.只要A,就B 3.倘若A,则B 4.凡是/所有A,都B 5.为了A,一定/必须B 6.A是/就/都/则B 7.如果/只要A,B 8.A是B的充分条件
加强削弱(注意主体是否一致)
否定论点
削弱题(反对 ) 力度:否定论点>拆桥>否定论据
拆桥 否定论据
因果论证、另有他因
话题一致原则
日常结论
选项绝对化要慎选,一般带有“可能”表述的选项才是正确答案
选项出现“比较”词语,那么题干也至少要出现两种情况才可以选
特征图:单条直线或曲线、端点、丁字口、五角星、日、圆、多个相交(相切)的 圆、与圆相交(相切)的线段或图形
笔画数
一笔画(能一笔画成的图形)
判断依据:图形之间线段连通且奇点数量=0或2 奇点:由一个点发射出奇数条线,只看源头发出线的数量,与发出后的线是否连通 无关
多笔画(两笔画特征图:田):笔画数=奇点数/2,奇点一定是偶数个
行测
判断推理
定义判断(根据题干给出的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选项)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一、概述在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判断推理题目形式多样,涉及范围广泛,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灵活的应用能力。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判断推理的技巧和方法,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判断推理公式,这些公式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得出的,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判断推理公式是对各种推理规则和方法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们可以帮助考生快速识别题目类型,确定解题思路。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公式,考生可以更加系统地理解判断推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从而在考试中更加得心应手。

判断推理公式的应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虽然公式本身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但在具体题目中,往往会涉及到一些特殊情况和复杂因素,需要考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运用和判断。

考生在学习和运用判断推理公式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判断推理公式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随着考试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新的推理规则和方法也会不断涌现。

考生需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考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判断推理公式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工具,它们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判断推理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考生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公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运用和完善。

1.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型概述在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这类题型旨在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是评估考生综合素质和潜力的关键指标之一。

判断推理题型通常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多种类型。

图形推理要求考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的规律,推断出隐藏的信息或逻辑关系;定义判断则需要考生根据给定定义,准确判断某一事物或现象是否符合该定义;类比推理则要求考生找出两个或多个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进而进行推理;逻辑判断则更注重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包括分析论证的有效性、识别逻辑谬误等。

【技巧】判断推理公式13条

【技巧】判断推理公式13条

判断推理公式速记册子判断推理速记公式技巧集合:一、翻译推理四个翻译(1)“如果...就...”翻译规则前句推出后句替代关联词 1.只要...就/则2.为了...一定3....必须...4.凡是...都5....离不开...(2)”只有...才...”翻译规则后句推出前句替代关联词 1....是...的基础2....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必要条件3.不...不...4.除非...否则不...除非A否则不B B→A除非A否则B-B→A(3)“且”口诀:全真为真,一假全假替代关联词 1....又...2....和...3....但是...4.虽然...但是...5.....并且...6.、(顿号)(4)“或”口诀一真既真,全假为假先否定一个再肯定另外一个替代关联词 1.或者...或者2.至少一个两个推理(1)逆否命题1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结果,只能推出可能性结果2公式A→B=-B→-A(2)摩根定公式1.-(A且B)=-A或-B2.-(A或B)=-A且-B二、真假推理矛盾关系:非此即彼必有一真一假对象一直才会存在矛盾六组表现形式 1.A是B——A不是B2.所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3.所有的S不是P——有的S是P4.A→B——A且-B①-A→B——-A且-B②A→-B——A且B③-A→-B——-A且B5.A且B——-A或-B6.A或B——-A且-B反对关系: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两组表现形式1.所有的S是P——所有的S不是P2.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两个“所有”必有一假、两个“有的”必有一真三、论证1.因果加强别无他因(排除他因)有因有果无因无果2.因果削弱因果倒置另有他因有因无果无因有果3.非因果加强论据:肯定原论据、补充新论据(最弱)论证方式:搭桥、样本典型、肯定前提(最强)论点:肯定论点(次强)4.非因果削弱论据:否定原论据、补充反论据(最弱)论证方式:拆桥、样本不典型、否定前提(次强)论点:否定论点(最强)▲论证慎选词汇1.感情词(激励、妨碍、倾向于、未发现...)2.没有实际数据显示3.据以往的经验来看4.据古代典籍记载。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判断推理常用公式一、逻辑判断⏹翻译推理德摩根定律:并非(A 且B)=非A 或非B并非(A 或B)=非A 且非B⏹真假判断题型解题技巧六种关系矛盾关系(主体相同的两句话,必一真一假)①某个S 是P,某个S 不是P;②所有S 都是P,有的S 不是P;③所有的S 都不是P,有的S 是P;④P→Q P, 且非Q。

反对关系⑤有的S 是P,有的S 不是P(至少有一真);⑥所有S 都是P,所有S 都不是P(至少有一假)。

五个解题步骤①符号化;②找关系(六种关系);③推知其余项真假;④根据其余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带回“矛盾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

⏹排列组合题型1.选项信息充分,运用排除法,2.选项不处分,找推理起点:信息最大优先,特殊信息优先■削弱题型方法:1.否因削弱已知因果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削弱:强调原因不成立或起不到作用。

2.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他因削弱:强调存在别的原因会导致该结果,或者导致不了该结果。

3.反例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反例削弱:举出一个反例,即满足了“因”却没有得到所说的“果”。

4.因果倒置已知推理主线:A、B 两个现象同时出现→A 导致了 B因果倒置:很有可能是 B 导致了A。

■假设、支持题型方法:1.排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排他因: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或排除其他可能性,使推理更可信。

2.否因否果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否果:非因→非果,会支持“因→果”3.建立联系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建立联系:因果之间有跳跃,唯有建立联系才可行。

4.推论可行已知推理主线:因→果推论可行:因果之间有漏洞,需加前提才可行。

■解释题型关键:解题技巧:抓住需要解释的关键信息。

■归纳题型技巧:1.四项原则:从弱原则,整体原则,就近原则、协调原则2.不能夸大事实3.不能无根据地猜测4.结论越宏观不一定好5.“绝对答案”一般不选:必然、必须、一定、肯定。

二、图形推理■规律推理类解题思路图■立体折叠解题技巧总结1.特殊面法:针对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有凸凹),选择一个特殊面。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汇总】包含图形推理-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定义判断等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汇总】包含图形推理-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定义判断等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汇总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题解答技巧分析推理型题目是最直接考查考生推理能力的一类题目1、真假矛盾法:首先要判断题型给出的条件是“只有一真”,“只有一假” 还是“两真两假”;其次,在题干当中寻找一组矛盾关系(如果题中所给条件是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则相矛盾关系中的条件必有一个满足题目给出的条件),反对关系(如果题中所给条件是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则相反对关系中的条件必有一个满足题目给出的条件)和推出关系(如果题中所给条件是有两个为真或两个为假,则利用假设为真的两个条件推导其余条件,如果满足题目条件则成立),判断这两个条件是一真一假、不能同真、不能同假,还是必须同真、必须同假;最后,进行推导,得出结论。

【例题】桌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都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所有的杯子里都有啤酒”;第二个:“本杯中有可乐”;第三杯“本杯中没有咖啡”;第四个“有些杯子中没有啤酒”。

假如四句话只有一个为真话,那么()为真。

A.所有的杯子中有啤酒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可乐C.第三个杯子中有咖啡D.第二个杯子中有可乐【解析】首先看提问部分,本题属于“只有一真”类型。

其次看题干,发现这四句话中的第一句与第四句是一对矛盾关系,则矛盾关系必然是一个为真,一个为假。

由此推理得出第四条件为真,第二、三句肯定都是假的,故选C。

【例题】在一次对全市中学假期加课情况的检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结论:甲: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

乙:有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

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B.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C.一中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D.一中不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存在【解析】分析题目,属于“只有一真”类型,利用反对关系可以得知甲乙必有一真,结合丙所给可以推出甲所说为真,故选A【例题】有一件未留姓名的好人好事在某社区传开,甲乙丙丁四人有如下对话:甲说:这件事肯定是乙、丙、丁中的一位做的。

公务员逻辑判断公式总结大全

公务员逻辑判断公式总结大全

逻辑判断公式大全一、有真有假型
解题思路:矛盾→包容→反对
1、矛盾关系
(1)矛盾关系必然是一真一假
(2)常见矛盾关系
2、包容关系
一真前假,一假后真
(1)若A→B,则A真B真,B假A假
①只有一真,一真前假
②只有一假,一假后真
(2)常见包容关系
①所有→某人→有的
②A且B→A(B)→A或B
3、反对关系
(1)两个“有的”,必有一真
(2)两个“所有”,必有一假
二、翻译推理型
1、全真判断型
(1)翻译:
(2)三段论:
A→B,B→C,退出A→C(3)判断:
(4)推理
2、全真推理型
(1)
(2)已知P→Q,则
①肯定P,也就是肯定Q
②否定Q,也就是否定P
③否定P和肯定Q,什么也推理不出来
(3)A且B→C 等价于A→(B→C)等价于A且B→C A→B 等价于–A或B
三、排列组合题型
题干充分用图表法→信息最大优先原则
选项充分用排除法→特殊信息优先原则
四、日常推理型
1、主体一致原则
2、无关概念排除原则
3、优选“可能”论断→慎选宏观论断
4、因果关系看清
五、加强型
六、削弱型。

国考省考公务员数学推理计算公式汇总

国考省考公务员数学推理计算公式汇总

行测考试中(包含初中所有的公式)用到的公式总结:1.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222)2a b a ab b ±=±+((2)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3)22()()a b a b a b -=-+(4)33223)33a b a a b ab b ±=±+±((5)3322()()a b a b a ab b ±=±+ 2. 指数(1)m n m n a a a +⋅= (2)m n m n a a a -÷= (3)()m n m n a a = (4)()m m m ab a b =(5)()mmm aab b = (6)1mmaa-=3. 对数(log ,0,1a N a a >≠) (1)对数恒等式 l o g a NN a=,更常用ln N N e =(2)log ()log log a a a M N M N =+ (3)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4)log ()log na a M n M =(5)1log log aa M n=(6)换底公式log log log b a b M M a=(7)log 10a =,log 1a a = 4.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1)排列 (1)(2)[(1mn A n n n n m =--⋅⋅⋅-- (2)全排列 (1)(2)321nn A n n n n =--⋅⋅⋅⋅⋅=(3)组合 (1)(2)[(1)]!!!()!mn n n n n m n C m m n m --⋅⋅⋅--==-lObbaAC组合的性质:(1)m n m n n C C -= (2)111m m m n n n C C C ---=+ (3)二项式定理 ()01111nn n n n n n n nnna b C a C a b Ca b C b---+=++++●展开式特征:1)11,0,1,...,k n k k k n k T C a b k n -++==通项公式:第项为 2)1n +项数:展开总共项 3)指数:1100;a n b n a b n−−−→−−−→逐渐减逐渐加的指数:由;的指数:由各项与的指数之和为 4)展开式的最大系数: 212132nn n n n n C n n n C +++当为偶数时,则中间项(第项)系数最大2+1当为奇数时,则中间两项(第和项)系数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因果倒置 已知推理主线:A、B 两个现象同时出现→A 导致了 B 因果倒置:很有可能是 B 导致了 A。 ■ 假设、支持题型方法: 1.排他因 已知推理主线:因→果 排他因: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或排除其他可能性,使推理更可信。 2.否因否果 已知推理主线:因→果 否因否果:非因→非果,会支持“因→果” 3.建立联系 已知推理主线:因→果 建立联系:因果之间有跳跃,唯有建立联系才可行。 4.推论可行 已知推理主线:因→果 推论可行:因果之间有漏洞,需加前提才可行。 ■ 解释题型关键: 解题技巧:抓住需要解释的关键信息。 ■ 归纳题型技巧: 1.四项原则:从弱原则,整体原则,就近原则、协调原则 2.不能夸大事实 3.不能无根据地猜测 4.结论越宏观不一定好 5.“绝对答案”一般不选:必然、必须、一定、肯定。 二、图形推理 ■ 规律推理类解题思路图
■ 立体折叠解题技巧总结 1.特殊面法:针对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有凸凹) ,选择一个特殊 面。 2.相邻面法:相邻面的位置关系在折叠前后要对应,不能有变
动。 3.相对面法:相对面不能同时出现,但是必现其一。 ■ 图形重组解题技巧总结 1.子图前后对应:原有子图在重组后要对应,不能出现多余或新 图形。 2.旋转而不翻转:每个子图只能旋转,而不能翻转。 三、类比推理 ■ 解题技巧 1.想关系:词义、范围、对应、条件、程度 2.造句子:加“谓语” 、加“宾语” 、谓宾结构 3.看词性:动词、名词、形容词;抽象和具体 四、定义判断 ■ 解题技巧 1.提取定义中的“关键信息” ,并将其作为判断依据作为快速解题的切入点。 2.使用“代入法”与“排除法”相结合解题。 3.定义要件过长时,可将定义进行合理拆分,从而找出符合或不符合定义要件的选项。
第七章----关键词 如果 P,那么 Q 所有的 P 都是 Q 为了 P,一定 Q P 需要 Q P 离不开 Q 只有 Q,才 P 不 Q,不 P 除非 Q,否则不 P Q 是 P 必不可少的 Q 是 P 的基础 且、和、既…又… 或,至少有一个 A且B A或B AB 两者并存 AB 中至少有一 个存在 否定肯定式:非 A→B 非 B→A P→Q Q 是 P 的必要条 件 非 P 和 Q 作为前提的时候,不能得到肯定的结 论,能够得到的是可能的结论。 形式表达 P→Q 逻辑含义 P 是 Q 的充分条 件 推理规则 肯前必肯后:P→Q 否后比否前:非 Q→非 P P→Q,Q→R 可得 P→R
德摩根定律:并非(A 且 B)=非 A 或非 B 并非(A 或 B)=非 A 且非 B � 真假判断题型解题技巧 六种关系 矛盾关系(主体相同的两句话,必一真一假) ①某个 S 是 P,某个 S 不是 P;②所有 S 都是 P,有的 S 不是 P;③所有的 S 都不是 P,有的 S 是 P;④P →Q,P 且非 Q。 反对关系 ⑤有的 S 是 P,有的 S 不是 P(至少有一真) ;⑥所有 S 都是 P,所有 S 都不是 P(至少有一假) 。 五个解题步骤 ①符号化;②找关系(六种关系) ;③推知其余项真假;④根据其余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带回“矛盾 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 � 排列组合题型 1.选项信息充分,运用排除法, 2.选项不处分,找推理起点:信息最大优先,特殊信息优先 ■ 削弱题型方法: 1.否因削弱 已知因果推理主线:因→果 否因削弱:强调原因不成立或起不到作用。 2.他因 已知推理主线:因→果 他因削弱:强调存在别的原因会导致该结果,或者导致不了该结果。 3.反例 已知推理主线:因→果 反例削弱:举出一个反例,即满足了“因”却没有得到所说的“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