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doc

合集下载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第二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例2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主题图、PPT课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6÷3×2= 15+10-8=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教师:昨天我们学的算式里面只包括加减或乘除,可是如果一个算式里面既有乘除,又有加减,该怎么办了?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教师: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游乐园看看,看!小朋友们玩的多开心啊?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吗?学生可能会获得以下信息:跷跷板乐园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内还有7个人。

教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书面问题吗?学生可能会回答:跷跷板上一共有多少人?跷跷板乐园一共多少人?跷跷板上的人比没在跷跷板上的人多多少?·····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与学生肯定的评价。

教师:同学们真棒,能提出这么多问题,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主要来探讨一个问题,就是“跷跷板乐园一共多少人?”你能解决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1: 3×4=12(人)12+7=19(人)学生2: 3×4+7=19(人)学生4: 7+(3×4)=13(元)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学同意吗?教师:三位同学说的都很好,第2个同学和第3个同学列的综合算式,你们知道这个综合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为什么先算“3×4”?教师:第三个算式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吗?加括号是什么意思?不加这个括号先算谁?不加这个括号可以吗?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呢?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

第二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执教者:甄月梅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

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师:同学们在昨天的数学课里还知道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吗?生1:我学到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课件出示)生2:我学会了怎样写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

生3:计算混合运算时,要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算一算12+4+3=46 15+10-8=172×4×7=56 6÷3×2=4÷这些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的?二、讲授新课师: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那么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又如何计算呢?课件出示课题: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2、齐读课题3、教学例2: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面有很多玩的项目,你们还想去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再次来到游乐园,看看哪里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请打开48页看看。

课件出示:教材28页主题图师: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1:在跷跷板乐园里,有3组小朋友正在玩跷跷板,每组有4人。

生2:还有7位小朋友在周围观看。

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3: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算呢?生1:我先算跷跷板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4×3=12 (人) 12+7=19 (人)生2:我也是这么算的,不过我列的是综合算式。

4×3+7=12+7=19 (人)生3:我也是列综合算式,因为我先求4×3,就用小括号。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乘除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乘除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乘除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西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乘除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 | 西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因此,我总是认真准备每一堂课。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乘除法和加减法的四则混合运算。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包括第5章第1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乘除法和加减法的四则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二是能够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三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而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候需要先进行乘除法,有时候需要先进行加减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计算器等教具,以及练习本、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导入本节课,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给了他4个苹果,小明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加减法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我通过PPT展示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我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例如:“23 + 4 × 5”和“25 ÷ 5 3”。

4.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

5. 课堂小结:我在课堂结束时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板书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一些重要的点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并找出其中的规律和技巧。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由数学网提供,经过教案的学习,使先生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下面一同来学习吧。

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的:1.借助处置效果的进程让先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先生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停止计算。

3.培育先生育成先看运算顺序,再停止计算的良好习气,提高先生的运算才干。

教学重点:正确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了解规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进程:一、温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6÷3×2= 15+10-8=效果: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要加法、减法运算或只要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停止计算?二、探求新知(一)细心观察,搜集信息,处置效果效果: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 依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效果?3. 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效果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三)练习辨析,进一步稳固混合运算的顺序效果:1. 有的同窗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2. 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3. 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4. 这个小括号该加吗?5. 用脱式计算的方式怎样算的啊?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与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7+12÷3=7+4=11效果:1. 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设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稳固练习(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20-8÷2 7×5-3 4+4×681÷9+2效果: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停止计算?(二)小植物回家(四)下面的计算对吗?假设不对,把它矫正过去效果:1. 谁读懂标题的意思了?2. 你能说说错误的缘由吗?3. 你有什么要提示大家留意的?四、课堂作业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乘除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乘除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乘除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加减与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确定解题方法;3.能够将实际问题转换为算式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1.乘除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2.如何确定解题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1.1.引入乘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例如:小明生日收到了100元礼物,他打算买一件50元的衣服,但是他不小心掉了10元,他现在还有多少钱?1.2.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提出对应的计算各步骤。

2.课堂讲解2.1.引入乘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为了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计算,我们需要运用到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方法。

2.2.讲解解题方法在进行乘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时,需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关键词来确定解题方向。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确定解题方向为先计算小明手里还剩下的钱数(用减法),再决定小明是否可以买下衣服(用比较运算),最后计算小明实际剩下多少钱(用加法)。

3.板书展示3.1.让学生将上述问题的算式公示在板书上。

3.2.制作相关的算式板书,包括:•用加减法、乘除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算式;•确定解题方向的方法。

4.课堂练习在完成了基本的知识讲解后,我们要进行相关的练习,来让学生更好理解上述涉及到的知识点。

4.1.练习题1.小明家里有30只鸡,他卖了三分之一的鸡,还剩下多少只?2.小明在超市买了5袋糖,每袋糖20元钱,他一共付了多少钱?3.家长帮孩子买了一个499元的手表,一起去参加了同学的生日宴会,花了77元钱。

孩子得到了多少钱的零花钱?4.2.练习细节•练习时可不计时,让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思考解题方法;•适当加大练习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评估教学评估要根据新学知识点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可以通过课后题目的完成情况来进行静态式评估,也可以通过课堂上学生参与情况来进行动态式评估。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等奖创新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等奖创新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等奖创新教案)《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一、【课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P34~35例1、想想做做T1~6。

二、【教材简解】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还初步接触了乘加、乘减(乘法在前面)的计算。

本单元的混合运算,从同级运算扩展到不同级运算,要求学生体会并掌握运算顺序,学会使用递等式表示运算过程与步骤,初步运用混合运算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混合运算是对四则计算的综合应用。

进行混合运算,要认真分析算式里有哪些运算,按一定的运算顺序逐步计算。

书上把“算式中有乘除法,也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这一条运算顺序,分解成“有乘法也有加减法”“有除法也有加减法”两段,降低了认知难度,方便教与学。

三、【目标预设】1.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不含小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能正确使用递等式,能准确表达计算过程。

3.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的递等式格式。

难点——理解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并用递等式正确计算。

五、【设计理念】本课内容难度不是很高,所以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独立探究和交流讨论中悟出乘加和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六、【设计思路】1.复习铺垫——学生在二年级已学过同级混合运算以及乘加、乘减(乘法都在前面)的相关内容,新课前让学生通过两道练习题,唤醒他们的已有知识经验,为新知做好铺垫。

2.关注算理——通过具体的情境,帮助理解运算顺序,让学生多表达,用数学的语言把计算过程描述出来,包括练习题,也可以让学生把混合运算放置到具体情境中,而不是单纯地计算核对答案,这样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会更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说数学”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单元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单元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单元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乘除法的基本运算,以及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学生将通过学习,掌握乘除法的运算规则,理解乘除法与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乘除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使学生理解乘除法与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到混合运算中。

教学难点:1. 乘除法运算规则的掌握,特别是除法的运算。

2. 乘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用,如何正确地进行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示例。

2. 计算器,用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

3.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乘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3. 引导学生进行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方法。

4.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能力。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单元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2. 乘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3. 乘除法与加减法的关系4.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方法5. 课堂练习题目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题,巩固乘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综合练习题,运用乘除法和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乘除法与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乘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通过混合运算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于一些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强,需要更多的个别辅导。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能正确进行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学生能正确进行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练习题。

2.准备计算器、小黑板等教学工具。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可以这样计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和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5.拓展(5分钟)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进一步巩固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

6.小结(3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巩固知识点。

7.家庭作业(2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有关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案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案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中的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计算。

目标解析:创设跷跷板乐园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在算法的比较中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

在练习的设计中注意层次性,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观察、比较、讨论、归纳教学准备: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好玩吗?那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看,跷跷板乐园到了。

)课件出示第48页例2的情境图。

(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二)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1.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2.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二、凭借情境,合作探究(一)解决以上两个问题1.解决“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1)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2)学生汇报、交流。

2.小组合作解决“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1)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2)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可能出现以下方法:方法一:分步计算:4×3=12(人) 12+7=19(人)方法二:综合算式: 4×3+77+4×33.让解法不同的学生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二)合作探究1、交流比较、发现运算顺序出示:方法一:分步计算:4×3=12(人) 12+7=19(人)方法二:综合算式: 4×3+7 或7+4×3引导学生发现: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先求玩跷跷板的人数。

第五单元《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

第五单元《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解决四则混合运算问题时,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发展个性化思维;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练习题,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5.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能够将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五单元《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
2.能够熟练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能够正确添加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熟练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具体内容包括:
1.举例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先乘除后加减,括号内优先计算等;
2.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括号的使用方法,体会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4.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并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计算过程。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讲授新课的时候,我尝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这样做的效果还是挺好的,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表达式时,还是显得有些吃力。我想,下次可以多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参与度很高,大家能够积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导致在解决问题时出现了一些错误。因此,我决定在下一节课的开始,先对乘法分配律进行一次巩固讲解,确保学生们能够真正掌握这个重要的运算规则。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重点: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脱式计算。

教法:激趣法、点拨、引导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课前准备:情境图、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4分)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15+10-8=6÷3×2=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二、揭示目标(1分)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三、自学指导。

(5分)出示48页例2情境图问题: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3.利用哪些信息可以解决“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4.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综合算式计算?自学方法: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四、质疑探究(15分)1、指名列出算式分步算式4×3=1212+7=19综合算式综合算式4×3+77+4×3追问1:这两个算式含有哪些运算?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追问2:为什么先算4×3?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乘加算式或乘减算式都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2、练习:出示7+(4×3)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不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我们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练习:7+12÷3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五、当堂训练(15分)(b)强化练习1、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20-8÷27×5-34+4×681÷9+22、在○里填上“>”“<”或“=”54÷9÷2○33×6÷2○13+56÷73×7-16○2745-9×3○5×8-18(a)堂清作业1、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8×3+412-3×44+4÷4=24+4=9×4=8÷4=28=36=22、脱式计算:16÷4+35=47-5×8=4×8-16=60-56÷8=板书设计: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分步4×3=1212+7=19综合算式综合算式4×3+77+4×3=12+7=7+12=19=19。

人教版二下数学第2课时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二下数学第2课时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公开课课件教案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五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2课时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教学内容:1.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2.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3.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2. 培养学生运用简便方法进行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能力;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1.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2.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计算器、练习题等教具;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等学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练习巩固:教师布置一些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2.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3. 实际生活中的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问题。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完成一些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拓展题:让学生探索一些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对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简便方法,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二年级下册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展开。

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能熟练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掌握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

3. 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分析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运算过程。

3.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新课标2.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3.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4. 实例演示5. 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3. 思考题:探讨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讲解新课、练习巩固、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1. 生活实例: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乘除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乘除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乘除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灵活应用加减法和乘除法进行四则混合运算;2.能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确加减法和乘除法的主要性质;2.让学生能够准确应用所有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并能够独立应用;2.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习题集;2.课堂黑板;3.教学投影仪。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学期开始,我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和乘除法,并能够熟练地做出相应的计算。

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将加减法和乘除法结合起来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 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例题:公交车每7分钟一班,地铁每5分钟一班,现在是下午4点25分,Nancy准备离开学校,她想坐公交车到地铁站,再转乘地铁。

请问她最早在几点钟到地铁站?让学生阅读例题并思考如何解题,解决问题后进行课堂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学习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 让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步骤让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步骤: 1. 先进行乘除运算(按从左到右顺序),将乘法和除法括起来优先计算,得到一个新的数; 2. 然后进行加减运算(按从左到右顺序),将加法和减法括起来优先计算,得到最终结果。

4. 让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进行习题练习,加深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并应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问题。

5. 检查学生作业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6. 课堂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进行知识点巩固,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灵活应用加减法和乘除法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并且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青岛版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法:激趣法点拨引导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课前准备:三角形学具情境图课件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老师利用学具,在黑板上展示小魔术。

二、探究新知(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问题: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说一说吧。

学生交流后,回答。

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3. 选择问题“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4.让学生利用学具,在黑板上展示出来,理清思绪。

5.仔细动动你的脑筋,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该怎样列式计算呢?(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分步算式:4×3=1212+7=19问:这是谁列的?4×3+7=12+7=19追问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追问2 :为什么先算4×3?说说是怎么想的。

7+4×3=7+12=19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7+12÷3=7+4=11问题:1. 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20-8÷27×5-3 4+4×681÷9+2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二)小动物回家(三)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问题: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2. 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3.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四、课堂作业五、作业:课后练习,第4题,第5题。

数学课《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范文

数学课《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范文

数学课《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范文数学课《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范文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可以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才能,有效进步课堂教学效率。

提供的这套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标准,思路明晰,构造合理,适宜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本册教科书第9页例1,第10页例2、例3,练习三第1~3题。

使同学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展脱式计算。

1.复习(1)先说一说复习题中各题的运算顺序,再口算出来(直接报出答数)。

(2)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

2.新课(1)通过例1教学脱式计算的`方法。

着重说明: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写在原来算式的下面,还没计算的局部“+5”要誊写下来;注意各行开头的数上下对齐,数左面的等号也上下对齐。

然后让同学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

教师巡视,对书写不标准的协助改正。

然后一起订正。

(2)教学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

出例如2:把两个算式都写在黑板上。

提问:这两个算式含有哪些运算?它们有什么一样的运算?说明:在这两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不管乘法在前面或在后面,都要先算乘法。

先做左边的式题。

由于同学做过这样的题,可指名说先做什么运算,再做什么运算。

同时教师用红粉笔在乘法下面画一条横线,表示要先做。

并写出分步计算过程。

边写边提问应注意的事项。

然后再让同学说一说运算顺序。

再做右边的式题。

这个算式与左边的算式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师说明,在这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减法,但是乘法在后面,按照规定也要先算乘法。

边说边在乘法下面画一条横线,也表示要先做。

然后说明分步计算过程的写法。

强调先算乘法,后算减法,6×3的积18,在第二步计算时作减数,因此要把没算的局部“50-”先照抄下来,再写6×3的积18。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主题: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与分析: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是二年级下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材呈现了学生列式的3种方式:分步;乘加综合算式;加乘综合算式。

其中重点在于对第三个算式的解读。

教学对象及特点: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

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

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温故迎新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15+10-8=6÷3×2=师:在数学王国中我们称加法和减法叫作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作二级运算,像刚才我们所做的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都是同级运算,谁能说一说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生: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师:他(她)说的太棒了!掌声送给他(她)。

师:同学们!你们还想不想对混合运算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生:想!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2年级数学教案《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2年级数学教案《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学会正确、规范地写出综合算式每次的计算结果。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系统掌握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两步)的重要单元,是学生学习第二学段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加减、乘除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进行混合运算的正确计算。

4教学过程第二学时:(1)、复习导入22+5+2021 3×3×7=13+5-8=8÷4×7=(2)、揭示课题师:一个算式里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我们称作为混合运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3)、从事例角度探究(1)【出示主题图】师:要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请生汇报:预设一:4×3=12(人)127=19(人)预设二:74×3;4×37预设三:7(4×3)师:第一位同学列的是分步算式,第二位同学列的是综合算式。

虽然算式列的形式不一样,我们为什么都要先算乘法呢?(任意叫号)师:她说了自己的想法,你们是怎样想的?(多叫几名同学说一说)师:求一共多少人,就是把正在跷跷板上玩的人和旁观的人合起来,我们要用乘法先算出跷跷板上有多少人,【点课件】也就是先算3个4是多少,然后再算一共有多少人?师:所以74×3这道题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4)、全课小结师: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发现的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吧。

【结合板书请学生小结】师:在今后进行混合运算时,一定要先判断清楚运算顺序再做题。

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计算:56-(238)24-18÷95×(28÷7)88-46-48(1435)÷79×8-26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说一说计算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在昨天的数学课里还知道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吗?
生1:我学到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课件出示)
生2:我学会了怎样写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

生3:计算混合运算时,要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算一算
12+4+3=46 15+10-8=17
2×4×7=56 6÷3×2=4÷
这些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的?
二、讲授新课
师: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那么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又如何计算呢?
课件出示课题: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2、齐读课题
3、教学例2: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游乐园里面有很多玩的项目,你们还想去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再次来到游乐园,看看哪里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请打开48页看看。

课件出示:教材28页主题图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在跷跷板乐园里,有3组小朋友正在玩跷跷板,每组有4人。

生2:还有7位小朋友在周围观看。

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3: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算呢?
生1:我先算跷跷板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4×3=12 (人) 12+7=19 (人)
生2:我也是这么算的,不过我列的是综合算式。

4×3+7
=12+7
=19 (人)
生3:我也是列综合算式,因为我先求4×3,就用小括号。

7+(4×3)
=7+12
=19 (人)
4、师:请同学再来观察上面这三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生1:我们组的同学发现了无论是哪一种方法,第一步都是先算4×3。

师:谁能说说4×3表示什么?
(生:表示求出跷跷板的人数)
师:为什么先算4×3
生:因为如果不是先算3个跷跷上一共有多少人就没办法算出一共的人数。

师:大家的意思我明白了,这道题因为解决问题的需要,必须先求跷跷板上有多少人?然后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5、师:大家再来看看7+(4×3)这个小括号不加上可以吗?
生:可以
课件出示: 7+(4×3) 7+4×3
=7+12 =7+12
=19(人) =19(人)
师:同学们,看看这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这两个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生2:我发现这两道算式无论4×3放在前面或放在后面都是先算4×3。

师:同学们发表的意见都很好,这道算式有加又有乘法,我们先算乘法,就符合我们解决问题的需要,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课件出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运用规定,进行运算
师:刚才我们计算的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我们又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规定,那么大家会算除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吗?
课件出示:7+(12÷3)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计算。

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课本P48页第1题。

2、下列各题运算顺序相同的就打“√”,运算顺序不同的就打“×”。

2×9÷3 36-6×5 56÷7×5
2+9-3 36÷6×5 56+7×5
()()()
五、小游戏(找有虫苹果)
六、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习有什么不同?
2、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小测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法,后算()法。

2、在计算10+3×2时,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

3、脱式计算。

⑴18+16÷4 ⑵50+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