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课件ppt

合集下载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第一节课件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第一节课件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预见未来的科学态度 “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 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 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 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 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 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 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 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 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 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 --列宁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 主义社会的展望
1、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 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 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 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 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 的未来的发展。” --列宁
人的 依赖 关系
物的 依赖 关系
人的自由 而全面 的发展
共产主 义社会
人的自由时间 大大延长
1、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预测未 来的一贯立场、观点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不会是一种没有 任何矛盾的社会,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 静止状态。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 发展和前进的社会。它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 史的开端。 2、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 它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觉历史的开端。


按 需 分 配 ” 实 现 的 意 义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无阶级
阶级
国家
阶级消灭
国家消亡
社会管理
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国家也将消 亡,战争也不复存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2) 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2) ppt课件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实现共 产主义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 社会
很长的历史时期
共产主义 社会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 系(P270)
两个“必然”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 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两个“决不会”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 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 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 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 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 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 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 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 供这种研究使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 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资 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 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 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 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 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 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 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 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 运动的发展。
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 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找到现实的阶级力量,这就是现代工人 阶级或无产阶级。
我国现在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将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PPT课件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 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 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结合起来,积极 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 详尽的细节描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 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 由王国的飞跃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树立和 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 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的实际行动中。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 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 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 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 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 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 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
◆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 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 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 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 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 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 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7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7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 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 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 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 现的必然性。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奋斗目标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标,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奋斗的最 高纲领,也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 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 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 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 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邓小平
在将来某个特定的 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 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 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 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 特定的历史环境。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 境界极大提高
在共产主义社会,由 于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 “三大差别”消除,社会 关系实现了高度和谐。与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 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相联 系,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 极大提高。这是共产主义 新人的重要体现。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 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不同社会阶段的共同特征:人类社会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 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

共自
然 王
……产 主由王

义国
第七章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第七章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法国大革命 第七章
(一)以往的 任何阶级都 不可能实现 消灭剥削和 压迫的社会 理想。
教学要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
方法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 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的关系
第七章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 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自然关系和谐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 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 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 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 条件。”
——摘自《共产党宣言》
第七章
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是历史的必然
必 然 王 国
实 践

第七章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七章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制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品的极大丰富
度 特 征
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 有制
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
————摘自《共产党宣言》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 然要求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 程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 要求
1、共产主义是 能够实现的社会 理想。 2、共产主义理 想的实现是历史 规律的必然要求
• 城市之间互通有无,但是同样不需要用货币来交换。他们 把大量的剩余产品运到国外,换回自己缺少的铁和大量的 金银。金银的主要用途是雇用外国人为乌托邦作战。除此 之外,它们就用作制造便器和惩罚罪犯的链锁了。 • 莫尔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描述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 判的基础上的。莫尔用大量篇幅揭露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时期“圈地运动”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刻苦难。他这样骂 道:“你们的绵羊本来是《乌托邦》一书的封面那么驯服, 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 掉,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城市要蹂躏完啦。”“羊吃人” 这就是莫尔对当时英国状况的形象概括。莫尔对穷苦的劳 动人民予以深切的同情,他用悲愤的笔触写道:
• 当他们获得值钱的宝物,就会忘乎所以,俨然以神仙自居。 当他们遇见了富人,又会卑躬屈膝,阿谀逢迎。对金钱的 崇拜使生活变得扭曲了:一个人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他是否 有才能、是否对人类有贡献,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有钱。谁 有了钱谁就有了一切,即使他是一个十足的傻子,只要他 有了钱,就可以把大批的人变成奴隶。可是在乌托邦情况 下就不同,乌托邦人是按照金银的实际用处来对待和使用 它们的,它们并不比铁和陶器更受重视。 • 于是,在乌托邦,金银被用来制成便桶溺器之类的用具, 犯人也都佩戴金子的耳环、戒指和项圈,作为他们耻辱的 标志。在外邦人看来无比珍贵的珍珠宝石,在乌托邦人眼 中也只不过是儿童手中的玩物。所以当外邦的富人身着华 装丽服,珠光宝气地来到乌托邦时,立刻受到乌托邦人的 嘲笑,被当成傻瓜和小丑。

《概论》第七章2015版

《概论》第七章2015版

中国稀土利用率只有10%,污染严重
53
3.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 改革。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 进变革,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和兴起 。(工业4.0时代即将到来)
54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目 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
2.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 界制造业大国。
2015年8月大陆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达 106家(含香港),比2002年增加95家,美国 128家入榜,总数位列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
22
3.交通运输设施日益完善
2014年 铁路营业里程 公路 民用航空 输油(气)管道 高度公路 12万公里 1978年 95.8%, 世界第二
,彻底扭转当时的严重局势,成为人心所向。
社会主义建设坎坷,文革浩劫,国弱民穷,穷则
思变。
13
文革后的中国面貌 政治 经济 冤假错案堆积成山 发展停滞,崩溃边缘
文化
科学断层、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14
(1)国内背景-政治方面
整个政治局面十分混乱,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遭到严 重破坏。 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55
国家治理体系
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 领域体制机制、法律规律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 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国家治理能力
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 军等各方面。 两者是有机整体,相辅相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
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 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 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 历史阶段, 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 代人、十几代人, 代人、十几代人,甚至 几十代人 坚持不懈地 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 轻心。” ——江泽民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一)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坚定共产主 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 义必胜信念 “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 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 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 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 根本价值目标, 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 会的根本特征。 会的根本特征。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
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 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 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 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 会”的关系
1、“两个必然”的含义 两个必然”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 挥出来以前, 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 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 不会出现的。 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 ——马克思
“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 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 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 有理想。” ——邓小平 有理想 ”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 神支柱, 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江泽民

马原 第七章(课堂PPT)

马原 第七章(课堂PPT)
23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 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 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 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 阔的前景。
24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在共产主义社会, 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 生的手段,而成为乐 生的活动,成为“生 活的第一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展望 未来社会时,总是只 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 展的方向、原则和基 本特征,而把具体情 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 回答。
9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思考
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 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 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p220-跟世界潮流
7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 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新思潮的优点又恰 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 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 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8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 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21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 各方面的才能和潜力得到发 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 会交往也得到发展。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22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 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 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 由发展的条件。”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ppt课件



18年
33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 过程
3 .“两个必然”和“两个 决不会”的现实意义
㈢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 关系
有利于我们坚定资 本主义必然灭亡、 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的信心。
㈠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 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1. 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本身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时机、方式、任务尚需要随历史的发展进行 长期的探索和认识。
18年
27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 过程
18年
3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㈡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 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我们不想教条地 预期未来,而只是 想通过批判旧世界 发现新世界。
18年 4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㈡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 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恩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 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 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据此作 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18年
这种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互 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 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 个社会来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 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 的参加下来经营。
8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国家、只有社会公共管理机构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任何战争的高度和平安宁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三大差别”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们全面发展、具有崇高精神境界、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人与人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

2015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课件ppt

2015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课件ppt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规律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21页,共23页。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很长的历史 时期;
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22页,共23页。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 共产主义而奋斗
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 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16页,共23页。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3、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明,取 代资产阶级的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 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 件。”随后,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将为未来的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会 将是“一个把每一个人都有完全的自由发展作为根 本原则的高级社会形态”。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二、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 向;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13页,共23页。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七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 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 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 当代中国应当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条道路, 路。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条道路, 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的方 面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面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为 了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抉择, 了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抉择,是中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经验总结,也将是中 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康庄大道。 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康庄大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
•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胜的信念 • 1、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 、 和精神动力。 和精神动力。 • 2、牢固地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来自 、牢固地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于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 于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对 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的掌握, 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的掌握, 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 奋斗 一、 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有着不同 历史阶段的过程。 历史阶段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上都有相应的目 这些阶段性目标彼此联结,通向共产主义。 标,这些阶段性目标彼此联结,通向共产主义。 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就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 统一的。 统一的。 在当前, 在当前,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知识点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知识点PPT课件

2021/7/24
9
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作用。
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采取正确的方 法,从而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会引导实 践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失败
2021/7/24
7
七、意识问题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 的是社会劳动的产物。(狼孩的事例)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意识的功能 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2021/7/24
8
第二章:认识的规律
第一讲:认识的本质 第二讲:认识的辩证过程 第三讲:真理的属性及其检验标准
2021/7/24
10
2、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定义 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
的反映。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内部
联系的反映。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2021/7/24
11
4、认识的辩证过程:
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定义 2、剩余价值率的公式
九、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的区分
2021/7/24
22
十、资本的积累、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2、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3、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十一、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ppt课件
2020/2/17
?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 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 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恩格斯指出:“这种新的社 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 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 整个社会来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 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 那时,由于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生产, 以及共同分配产品,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个人利 益与社会利益达成了直接统一。
? 恩格斯:“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 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 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 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 明。”
? 列宁:“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定会使人类 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 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 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 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
2020/2/17
?到共产主义社会,国家也将消亡,作为阶级压迫工 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恩格斯指出: “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也要消失。在 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法来组织 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 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 起。”随着国家的消亡,人类第一次作为统一的社 会而存在和发展,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为统一 的世度发展又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 要特征。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不仅以高度发展的生 产力为基础,而且将使未来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更高 的发展。恩格斯指出:“摆脱了私有制压迫的大工 业的发展规模将十分宏伟,相形之下,目前的大工 业状况将显得非常渺小,正像工场手工业和我们今 天的大工业相比一样。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 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现在由于私有 制的压迫和土地的分散而难以利用现有改良成果和 科学成就的农业,将来同样也会进入崭新的繁荣时 期,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演示PPT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演示PPT第七章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 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揭示了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 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 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 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 关系
两个“必然”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 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共产党宣言》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 关系
两个“决不会”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 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 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 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 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生产力高度 发展,产品 极大丰富。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对生产进行有计划 的组织和管理。
生产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按需分配实现的可能性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 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自身产生、巩固和 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社会主 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 西 门
傅 立 叶
欧 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20世纪西方社会学家预言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理论;
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性经济; 职业与上层建筑方面,一个新的专业化或技术职业性阶层的
出现及其主导地位的确立;
社会发展方向方面,对技术的控制与鉴定;
决策方面,创造新型的“智能技术”;整个社会的中轴原则
道家“小国寡民”的理想人类分成许多互相隔 绝的“小国”,每一个小国的人民都从事着极端落 后的农业生产以维持生存,废弃文字,尽量不使用 工具,人人满足于简陋低下的生活而不求改进;同 外部世界断绝一切联系,即使对“鸡犬相闻”的
“邻国”(实际上是邻村),也“老死不相往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
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二)西方人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柏拉图的理想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柏拉图的《理想国》: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
邦的画面,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 柏拉图的理想
体系,现今的共产主义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基本
思想。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一
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现人类自
我解放的社会,也是社会化集体大生产的社会,面对
恶势力也会团结一致。共产主义者认为未来所有阶级 社会最终将过渡到各尽所能 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将进入高级阶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很长
的历史时期;
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
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 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 大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2、道家的“小国寡民”思想。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及其最终实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 社会的展望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 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主 要 内 容
1
人类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 3
3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一、人类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一)中国古代人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1、儒家的“大同”思想。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拥有了体格的、能力的、 人格的全面具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代替那阶级和阶级 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 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 体,在那里,每个人的 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 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理论知识占中心地位,是一切社会变革和政策制定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二、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
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
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
别就在于:马克思恩格
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
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 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二、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 的方向;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 描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共产主义(Communism):是一种政治观点和思想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
消除了“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
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社会关系实现了高度
和谐。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
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
“柏拉图式的爱情”:被称为“精神恋爱”的一种真爱。
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
和性欲是相互对立的两种状态。柏拉图恋爱重视精神的交
流,而不是肉体的欲望,是一种真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预言
度和谐相联系,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
这是共产主义新人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3、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明,取 代资产阶级的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 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 件。”随后,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将为未来的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会 将是“一个把每一个人都有完全的自由发展作为根 本原则的高级社会形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主 要 内 容
1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规律
2 3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3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 产主义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规律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3、世外桃源。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
溪水行船,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渔人划
船到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有个小洞口,于是从洞口 进去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 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 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实现
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 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
由之路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