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国,含义]浅析“黄色”一词含义历史变迁及中国传统文化反思
黄色在中国的象征意义
黄色在中国的象征意义
“黄”大概是中国文化中出现最早的色彩,在甲骨文中,就发现有记载。
关于黄色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解释,可以参考《说文解字》卷十三黄部,“黄,地之色也”。
在黄色的文化义产生之初,就与农耕文明中视为万物之母的土地联系在一起,可
以想象,在早期极度依赖土地提供物资的古人心中,黄色就具有非同寻常的地位。
黄色色调明丽、温暖,颜色鲜亮,带给人积极向上、轻松舒适的心理感觉,在我
国古代很长时间内一直作为古代帝王的专用色,是高贵与荣誉的象征色。
古代君
王服黄且禁止其他人穿着黄色衣装即是鲜明的例证。
黄色自古以来就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后又因皇权而尊贵,因宗教而吉祥。
当封建王权覆亡之后,黄色显贵独尊的象征意义依然在今天闪现,不过与之不同的是曾经附加其上的枷锁却变成了荣耀的光环。
且在审美日益自由化的当下,看似对色彩美随意的追求实际上却更加注重它们的文化内涵。
色彩是一个很深邃的感情世界,不同的色彩有着各自不同的表情,红色吉祥,黄色豪华,蓝色宁静,白色纯洁,黑色庄重. . . 有光,有物,透过眼就会发现色彩,经由色彩,人们又进一步联想到冷暖、强弱、刚柔,感受到不同的性格、民族、文化等。
中国传统色彩缤纷绚丽,意境优。
从“黄色”看词汇的文化涵义
从“黄色”看词汇的文化涵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
“黄色”一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涵义。
黄色是汉民族崇尚的颜色之一,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色,象征着神圣、高贵、皇权,庄严等。
传统宗教也非常推崇黄色,黄色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但随着中西文化的碰撞,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黄色”一词具有了贬义色彩,有了色情、低级下流的意思。
从黄色的文化涵义的变迁可以看出,词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词义的变迁也反映了整个民族观念的变迁。
标签:“黄色” 词汇文化涵义一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把语言学分成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对内部语言学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研究语言的内部要素、结构,而对外部语言学很少论及,没有把语言和社会文化联系起来。
但语言是存在于社会之中,服务于社会,并反映文化的,因此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
“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
”[1]它必须也必然反映人们的社会活动、思想方法、心理过程和价值观念等。
词汇作为人与人之间传达信息或表达思想的媒介,被赋予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具有浓重的民族性和强烈的时代性。
汉语有许多语言现象和词语的语义内涵,往往都直接或间接地和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
透过汉语的词汇层,可以窥见汉民族文化的状况和词汇的文化渊源。
“黄色”一词就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透过它,可以看出我们汉民族的文化状况和文化心理。
二黄色是汉民族崇尚的颜色之一,汉語中的黄颜色分很多种,如:金黄、蛋黄、土黄、橘黄、米黄、淡黄、蜡黄、韭黄等等。
以“黄”作为构词材料的汉语词汇有很多,如“黄连”是指一种根连种而色黄的多年生植物;“黄雀”是上体略带黄色的一种鸟。
“黄色”除了表示黄颜色观念外,在古代还具有高贵、庄严、神圣、崇高等文化涵义。
“黄色”是中华民族古代传统文化中推崇的颜色。
古代把色彩分成两种,即正色和间色。
颜色词与汉文化
颜色词与汉文化一、颜色词与古代尊卑等级制度人们对各种不同颜色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往往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特定的社会习惯。
文化心理、审美情趣、阶级结构以及经济背景等等。
汉语的颜色词,是汉民族文化心理的表征,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颜色词所蕴涵的高低尊卑等级的象征意义。
1、黄色——帝王之色日本有一个从事舞台设计的艺术家曾经做过一个关于色彩感情的调查,发现日本人一看到黄色就会联想到菜花、中国、水仙、柠檬、佛光、小提琴的高音等等。
这种心理感觉的产生,有的自然是因为物体本身的颜色引起,如菜花、柠檬,而有的则很奇怪,如小提琴的高音、中国。
本来日本人也是黄种人,但他们为什么不会由黄色联想到自身,却把黄色与中国联系在一起?这也许与中国的文化有关。
人们认为,黄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色,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我国自古就崇尚黄色,在《淮南子》、《山海经》和《太平御览》等文献中都记载了“女娲以黄土造人”的传说。
女娲以黄土造人,这些黄土人就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祖先。
因为是用黄土造成,所以我们汉族人的皮肤上黄色的。
黄皮肤的汉族人是黄帝的子孙,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生长繁衍的摇篮,又是汉文化的发源地。
几千年来,耕种的是黄土地,吃的是黄米,饮的是黄河水,因而,汉民族与黄色自古就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黄皮肤的中国人自古就崇尚黄色。
其实,古人崇尚黄色并不仅仅是由于人们对色彩本身的感觉,最根本的原因应源自古人对黄色的象征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古人认为,黄色是土地的颜色,代表永不变易的自然之色,代表了天德之美,如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说:“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古不易。
”古人认为黄色是自然之色,万古不易,所以人们用黄色代表五行中的“土”和五方的“中央”。
宋代的思想家朱熹认为:“黄,中央土之正色。
”因而,在汉民族传统文化中,黄色象征着生长万物的土地,同时也象征着中央皇权和国家社稷,人们用黄色代表五行中的土和五方中的中央。
由此,黄色具有了神圣、尊贵、崇高和庄严的象征意义。
颜色词“黄”的字义演变探析
颜色词“黄”的字义演变探析摘要:汉语颜色词“黄”的字义在人脑认知机制及社会文化交流的推动下,经历了由封建社会的“至尊之色”急转直下成为“色情、污秽”之代表词的巨大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与民族文化的变迁与发展,对当今文字研究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演变社会文化认知机制汉语中基本颜色词的字义除了表示自然界的色彩外,还可扩展为其他诸多义项,这是汉语语义演变的结果。
本文选取其中的颜色词“黄”作为研究对象,从起源、字义扩展及认知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探讨。
一、“黄”之字义起源“黄”属象形字,其甲骨文如佩环形,上为系,下为垂穗,中间为双璜并联状。
郭沫若在《金文丛考》中提到:“黄即佩玉,后假借为黄白字,卒至假借义行而本义废,乃造珩若璜以代之,或更假用衡字。
”另《甲骨文字典》记载:“黄,像人佩环之行……古代贵族有佩玉之习。
”由此可见,“黄”为“璜”的本字,是种半环状佩玉,合则为璧,分则为璜。
如“赐汝朱黄、玄衣”中的“黄”即佩玉之意。
而后金文繁化,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黄”。
字形的演变往往伴随字义的演变。
“黄”最初的假借之义在《说文·黄部》中做过记载:“黄,地之色也。
从田,从炗,炗亦声。
炗,古文光……”这其中“黄,地之色也”所解为其假借义,表土地之色,也是“黄”作为颜色词的本义。
在此基础上,“黄”的字义不断演变,直至今天的“色情”之义。
下文将对此演变过程及原因做具体阐述。
二、“黄”之字义衍生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黄”表示“地之色”开始,“黄”的字义随历史朝代及社会需要的发展而衍生出多种义项。
按衍生来源进行划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黄”的传统字义,即多由“地之色”扩展而来;二为英文“yellow”对应的“色情、淫秽、肮脏”之义,最初来自西方社会,后在本国愈演愈烈,以致成为现代社会“黄”字的代表义项。
1.传统字义。
“黄”的词性可分形容词、动词和名词三类。
最初的形容词义项即许慎所言“地之色”。
在这一义项的基础上,“黄”的字义扩展为“泛指一切带黄的颜色”,如“枯黄”——“黄落、黄桑”;而“庄稼丰收之时的金黄景象”又引申出义项“美好”,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
黄色传统中国风工作总结国潮
感 谢 您 的
汇
观报 人 :
看
应风黄 用在色 与工传 效作统 果中中
的国
黄色传统中国风在办公室的运用
办公室装修:采用黄 色传统中国风元素, 如屏风、字画、陶瓷 等,营造古典氛围
办公用品:使用黄色传 统中国风设计的文具、 办公用品,如笔筒、笔 记本、文件夹等
员工着装:员工穿着 黄色传统中国风元素 的服装,如旗袍、汉 服等,展现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将黄色传统 中国风元素融入企业文 化,如公司LOGO、宣 传资料等,提升企业形 象
黄色传统中国风在会议室的运用
墙面装饰:使用黄色传 统中国风图案的壁纸或 挂画,营造出古典、优 雅的氛围。
家具选择:选用具有中 国风元素的家具,如中 式茶几、座椅等,增加 会议室的独特韵味。
灯光设计:采用暖色调 的灯光,与黄色传统中 国风相协调,营造出温 馨、舒适的氛围。
黄色传统中国风的起源
起源原因:唐朝时期,黄色被 视为尊贵的颜色,象征着皇权 和富贵
起源时间:黄色传统中国风 起源于唐朝
起源地点:黄色传统中国风 起源于中原地区
起源文化:黄色传统中国风起 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
道家等
黄色传统中国风在文化中的地位
象征意义: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尊贵、吉祥、繁荣 历史渊源:黄色传统中国风源于古代皇家建筑和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艺术价值:黄色传统中国风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现代应用:黄色传统中国风在现代设计中广泛应用,成为国潮文化的重要元素
对黄色传统中国风与国潮风格的总结
传统中国风:以黄色为主色调,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如龙、凤、祥云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韵味。
国潮风格:将传统中国风与时尚潮流相结合,打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国潮风 格。
近代中国“黄色”词义变异考析
近代中国“黄色”词义变异考析近代中国“黄色”词义变异考析在中国文化中,“黄色”一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极富有特色的词汇,它既有实际意义上的色彩,也有象征性的含义。
然而,在近代中国,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历史进程的发展,“黄色”这一词义发生了明显的变异。
本文将对近代中国“黄色”词义变异的原因、内容以及影响进行考析。
首先,近代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是“黄色”词义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以道德伦理为导向的价值观念。
在这种语境下,对“黄色”的定义开始转变为与色情相关的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违纪的事物。
这种变异主要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提倡思想解放和道德革新的新风潮使得“黄色”逐渐被贴上了不光彩的标签。
其次,政治因素也对“黄色”词义的变异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进入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各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在这一时期,为了维护纯洁的社会道德风尚,对“黄色”与色情内容的追求进行了严厉打击和批判。
各种被标榜为“黄色”的书籍、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统统被封杀,这使得“黄色”一词的内涵更多地被局限在了不良文化的范畴内。
与此同时,经济因素也对“黄色”词义的变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渐崛起,人们开始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希望消费到更多的文化产品。
与此同时,娱乐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黄色”逐渐开始与赚钱挂钩,并以低俗、猥亵等负面形象出现。
大量以黄色内容为卖点的图书、电影、综艺节目等泛滥一时,使得“黄色”逐渐变成了封建陋习与低俗娱乐的代名词。
然而,这种具有消极意义的“黄色”词义变异并非绝对,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黄色”的看法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可以说,在当代中国,人们对“黄色”的认识已经趋于全面和复杂。
一方面,“黄色”在艺术、文学、电影等领域中得到了新的解读。
作为一种表达手法,艺术家开始将“黄色”与人性、社会问题等主题相结合,形成了更加深刻和立体的作品。
浅析“黄色”一词含义历史变迁及中国传统文化反思
浅析
摘 要
“
黄色
纵观
,
”
一 词 含 义 历 史 变 迁 及 中国 传 统 文 化 反 思
李娅 林
西 华师 范 大 学
, ,
:
“
黄色
,
”
一 词 含 义 的 发展
;
“ “ ”
在 中 国 古代
0 世纪初 2
”
、
代 以来
,
种学 大 明
,
,
称 震 旦 之 民 为黄 种
’ ,
。 。
。
而 征 之 中 国古 籍
、
,
对我 国
,
的 归类 逐渐 具 有 了 强 烈 的 自我 意识
加之德皇威 廉 二 世 等有 在西 方鼓
因而为 中
,
,
大家 只 知 道 一
,
军 事 方面 日益 强盛 的现 实威 胁 文化
,
而 对其 产 生
,
、
发展
、
寓意 己 经 忘 却 了
黄 祸论
“
”
,
又从反 面刺 激 和 强 化 了 这 一 意 识
,
”
概 念 的介 绍 和 使 用
”
革 命精神 和 爱 国精神使 很 多爱 国人 士 赋 予 黄
。
逐渐 增 多 加速
“
,
到 4 0 年代 中 后 期
”
“
黄 色新 闻
。
语义 的变 异 忽 然
色新 含义
“
,
而 西 方肤色种 族 分 类 理论 的传 入 也 增 强 了 国人 对
色 情 的主 导 含义 得 以迅 速确 立
等 一 类 文化 概 念 中 的
关于黄字的研究报告
关于黄字的研究报告摘要“黄”是一个广泛使用的中文词汇,具有复杂的语义和语用特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黄”字的语义、语用、文化、历史、演变、语法和用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其丰富的内涵和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黄”字是一个富有内涵的词汇,具有正面的和负面的含义,在不同语境下表达不同的意义。
同时,“黄”字在语用方面具有许多特征,如指称性、情感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特征。
最后,本研究对“黄”字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启示和建议。
引言“黄”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中文词汇,具有相对独特的语义和语用特征。
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同时,“黄”字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词汇,因为它不仅有正面的含义,还有负面的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不同的意义。
此外,对于外国人来说,“黄”字也具有文化差异的特征,因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对“黄”字的理解和使用也有所不同。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黄”字的语义、语用、文化、历史、演变、语法和用法进行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其丰富的内涵和特征。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我们将深入探讨“黄”字的语义特征,包括其正面和负面含义的解析。
其次,我们将分析“黄”字的语用特征,包括指称性、情感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特征。
然后,我们将从文化、历史和演变的角度来介绍“黄”字的背景和演变过程。
接着,我们将分析“黄”字的语法特征和用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应用和发展。
最后,我们将进行讨论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启示和建议。
一、“黄”字的语义特征“黄”字是一个有形容词和名词两种意义的词汇,它的正面含义可以解释为颜色的黄、金色、宝贵的、珍贵的、丰富的、肥沃的等等;而负面含义可以解释为色情的、下流的、低劣的、脏乱的、丑陋的等等。
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黄”字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含义,下面是一个具体的例子:例句一:黄金(huáng jīn) —表示金子的颜色。
这是“黄”字的一个正面含义,代表着富有、珍贵和财富。
浅谈颜色词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浅谈颜⾊词语在中国传统⽂化中的象征意义2019-03-03摘要:在汉语中,颜⾊词语表现出的独特魅⼒,着实令⼈刮⽬相看。
在语⾔中,表⽰各种不同颜⾊或⾊彩的词也⼗分丰富。
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它们内含深⼴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颜⾊词语中国传统⽂化象征意义颜⾊词在中国传统⽂化中有着举⾜轻重的地位。
中国⽂化博⼤精深,有着深厚的⽂化底蕴,颜⾊词在汉语中的使⽤为汉语词汇意义的丰富增添了⾊彩,各种颜⾊词意义不同,不同的颜⾊词可以代表不同的感情⾊彩,颜⾊词是使⽤颜⾊语⾔来说话或传递信息的⼀种符号。
颜⾊有渲染视觉美感的能⼒,各种常⽤颜⾊词象征意义如下:⼀、红⾊在中国传统⽂化中的象征意义红⾊是中国⽂化中的基本⾊,它体现了中国⼈在精神和物质上的美好追求。
它象征着喜庆和吉祥,红⾊是⼀种鲜艳的颜⾊,是喜庆的象征。
⾃古以来,⽆论婚嫁喜事、逢年过节,从张灯结彩,装饰配备,服装⽤具,⽆不⽤⼤红的颜⾊来体现喜事的丰采,不仅表达了对节⽇的美好祝贺,内⼼的⽆⽐喜悦胡⼼情也从红红的喜⽓当中散发出来。
这象征吉祥的红⾊,也绵延地传递了恒久的喜庆⽓息。
红⾊是欢乐、健康、热情、朝⽓、活⼒、⽣命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化中的象征意义⽩⾊在汉民族⽂化中,⽩⾊与死亡、丧事相联系,如“红⽩喜事”中的“⽩”则指的是丧事。
今天,在中国⼈的葬礼上,死者的亲属朋友通常还挽着⿊纱,胸襟上别着⽩⾊的⼩花,以此来表达⾃⼰对逝世亲⼈的敬意和哀悼。
它同时也是愚蠢、失败的象征,我们通常称智⼒低下的⼈为“⽩痴”;⽐如在⼀场战争或决⽃中,失败的⼀⽅总是⽤打着“⽩旗”的⽅式来表⽰投降;它还象征奸邪、阴险,如“⽩脸”奸雄。
它也象征着⼈没有功名⽽且知识浅薄,“⽩”在封建社会常指平民,称平民百姓为“⽩丁”、“⽩⾝”、“⽩⾐”。
如果受到别⼈的冷落或讥讽则会说“遭到某⼈的⽩眼”;常会把阅历浅薄、缺乏锻炼的读书⼈称作“⽩⾯书⽣”。
在传统戏剧当中,⽩脸表⽰奸诈、阴险及狡猾之⼈,将做得罪⼈的事⽐喻作“唱⽩脸”。
第三章颜色词与中国文化
红粉
本指胭脂和铅粉,后引申指貌 美的女子。如在“偶已发狂惊满座, 两行红粉一时回”(杜牧《兵部尚 书席上作》)中,“红粉”指貌美 的烟花女,而在“冀马燕犀动地来, 自埋红粉自成灰”(李商隐《马嵬》 之二)中,“红粉”指的是绝代佳 人杨贵妃。
红豆
是红豆树、海红豆及相思子等 植物种子的统称,古人常用以象征爱 情或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 枝”(王维《相思》)和 “中有兰 膏渍红豆,每回拈着长相忆”(韩偓 《玉台》)都以红豆寄相思,这象征 爱情的红豆曾勾起过多少异地情侣的 相思之情。
⑤(授予比赛第一名的)蓝授带;如: blue ribbon(头奖), Blue-ribbon
(按教育程度或资历特别挑选出来的, 第一流的,拥有最佳成员的);bluestocking(女学者,才女)。
忧郁、忧伤的“blue”
英语中的蓝色(blue)除了 表示高贵的意思外,还常表示忧 郁、忧伤等意思。“blues”英语 口语中表示忧郁和沮丧,另外它 还是一种缓慢带有感伤情调的黑 人民歌的代称。
三 绿色及其文化含义 “青”和“绿”在古代曾有 卑微、下贱的 含义。这与古代官职的服饰规定有关系。 唐代官制规定七品以下穿绿袍。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
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 ——白居易《忆微之》
绿色的卑贱义与“绿帽子”
【明】郎瑛《七修类稿》:“吴人称人妻有 淫者为“绿头巾”。”
走红: be in favor; be in vogue. 开门红:make a good start; an auspicious
start. 满堂红:all-round victory ,success in every
field; triumph on all fronts. 红火,红红火火:flourishing; prosperous. 红妆: gay feminine attire; young woman.
试论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精选五篇)
试论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精选五篇)第一篇:试论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试论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摘要: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
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它们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
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去分析、探究各民族文化发展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影响。
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语表现出的独特魅力,令人刮目相看。
在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都很丰富。
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
由于我国与绝大部分英语国家相隔万里,地理位置、自然现象、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等千差万别,人们对于颜色的感受和表达不尽相同。
这样,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自然又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本文拟就中西文化中词语的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作一些对比和探讨,以求教于同行和读者。
从科学的定义来说,颜色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一定光波所引起的视觉现象,是人眼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
颜色生成的这种定义,对经历封建社会时间相对短,且在近代和现代教育和科学得到普及和飞速发展的西方来说,是比较易于为他们所接受的。
西方从文明一开始,就比较注重科学理性的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发现,对客观世界和客观认识采取现实的科学态度。
因此,西方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往往比较直接,一般是用客观事物的具体颜色来象征某些抽象的文化含义,所以更易追溯其语义理据和逻辑理据。
例如: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主要指鲜血(blood)颜色,而blood在西方人心目中是奔腾在人体内的“生命之液”。
浅谈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含义
人 文 论 坛160INTELLIGENCE························浅谈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含义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 甫如孜·霍加摘 要:在人类社会的实际生活中离不开颜色词,颜色词不仅表示大自然的绚丽色彩,还承担着一定数量的和民族传统文化密切关联的文化含义,汉语中常见的黄、红、白、绿、黑颜色词就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不再只是一种客观事物的属性的一般表现,而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领悟、总结提升。
关键词:汉语 颜色词 文化含义一 黄色词语及其文化含义我们中华民族格外崇尚黄色,黄色象征着神圣、皇权、贵族、崇高、庄严、土地、国土等文化含义。
黄色几乎成了中华民族的代表色。
在古代“五行”中的“土”和“五方”中的“中央”都用黄色代表,有“黄,中央土之正色”之说,黄色又象征着中央皇权和社稷。
古人之所以重视黄色,把它看作中来之色,帝王之色,归根到底是因为黄色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颜色。
班固在《白虎通译》中说:“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古不易。
”黄色是万世不易的大自然之颜色。
时代变迁、社会变化, 在现代中国, 黄色已经有了贬义。
这主要是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
18世纪以来,英国出了一本《黄杂志》,刊登一些淫秽色情的文章。
之后,人们就用“黄色”指称各种反动色情、淫秽的东西,于是汉语就有了“黄色书刊”、“黄色电影”、“扫黄打非”等说法,进一步又有了用“黄”作语素构成的一批词语, 如“黄源、黄根、黄货、黄潮、黄窝、黄害、黄毒、贩黄、制黄”等。
这样,在现代中国人的文化联想中,“黄色”、“黄”已逐步失去了传统文化中的那种神圣与尊贵。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黄色”一词词义的古今转变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黄色”一词词义的古今转变作者:刘娇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15期摘要:“黄色”作为在中国古代传统语境中象征皇权与高贵、贞洁与正义、金钱与财富一类褒义意义的词,于今日却常常带有淫秽、下流、色情等意义。
这两者截然相反的意象,在对外汉语高级班的教学中无疑是很难解释的。
细追其原因,跟社会变革、中西交流等等紧密相关,只能从历史的发展中来考究。
关键词:黄色;内涵;传统;转变;历史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060-02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系统,具有文化的承载功能。
[1]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互动性、时空性、动态性、对象性、外显性、载体性。
因此,即使是同一语言的同一词语在不同的时代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文化形态。
例如,对外汉语教学高级班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黄色”这个词已经突破了它原本单纯的物理含义,更混合了褒贬不同的语言色彩。
近年来,有关“黄色”一词的讨论频繁,这一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中原本象征高贵、尊严、贞洁的颜色词,在社会流通层面竟然快速转变,由以前的褒义色彩为主,迅速地加入了淫秽和庸俗的含义,和传统意义上的高贵、尊崇二者矛盾并存、模糊兼容、褒贬对立。
基于此种现象,甚至有学者认为从中国民族文化自尊这一角度强调,“黄色”这个词应当不再适合作为淫秽和色情的代名词来使用。
那么,“黄色”该词的意义转变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在此,本文就“黄色”一词的意义转变情况展开论述。
一、传统语境中的“黄色”内涵1、皇权和高贵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青赤黄白黑五色之中,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中华民族的本色,而且被历代帝王推崇,被认为是帝王之色。
比如,“黄榜”是指皇帝的文告,因用黄色纸书写而得名,“黄历”是朝廷颁布的历法,“黄马褂”则是清朝皇帝赏赐给有功之臣,最高规格的礼物,古时皇帝住的宫殿,也一定是红墙黄瓦。
赵匡胤“黄袍加身”就意味着自己登基成为了天子。
清代皇帝溥仪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也讲到“从小在宫中周围所有只属于自己的明黄色暗示了自己唯我独尊的意识。
浅谈颜色词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浅谈颜色词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摘要:在汉语中,颜色词语表现出的独特魅力,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在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也十分丰富。
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内含深广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颜色词语中国传统文化象征意义颜色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颜色词在汉语中的使用为汉语词汇意义的丰富增添了色彩,各种颜色词意义不同,不同的颜色词可以代表不同的感情色彩,颜色词是使用颜色语言来说话或传递信息的一种符号。
颜色有渲染视觉美感的能力,各种常用颜色词象征意义如下:一、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红色是中国文化中的基本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美好追求。
它象征着喜庆和吉祥,红色是一种鲜艳的颜色,是喜庆的象征。
自古以来,无论婚嫁喜事、逢年过节,从张灯结彩,装饰配备,服装用具,无不用大红的颜色来体现喜事的丰采,不仅表达了对节日的美好祝贺,内心的无比喜悦胡心情也从红红的喜气当中散发出来。
这象征吉祥的红色,也绵延地传递了恒久的喜庆气息。
红色是欢乐、健康、热情、朝气、活力、生命的象征。
二、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白色在汉民族文化中,白色与死亡、丧事相联系,如“红白喜事”中的“白”则指的是丧事。
今天,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的亲属朋友通常还挽着黑纱,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来表达自己对逝世亲人的敬意和哀悼。
它同时也是愚蠢、失败的象征,我们通常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比如在一场战争或决斗中,失败的一方总是用打着“白旗”的方式来表示投降;它还象征奸邪、阴险,如“白脸”奸雄。
它也象征着人没有功名而且知识浅薄,“白”在封建社会常指平民,称平民百姓为“白丁”、“白身”、“白衣”。
[传统文化,中国,含义]浅析“黄色”一词含义历史变迁及中国传统文化反思
浅析“黄色”一词含义历史变迁及中国传统文化反思黄色代表端庄典雅、荣华、富贵,它给人一种内心平静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感觉。
黄色在中国最初的含义是明亮和富贵,代表鲜明的个性,沉甸甸的财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居五色之中,是帝王之色,象征着尊贵。
五行学说记载黄色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
《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谥也。
可见,黄色在中国古代崇高的含义。
到了近代,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使很多爱国人士赋予黄色新含义,而西方肤色种族分类理论的传入也增强了国人对黄色的感知。
绝大多数西方科学家援引肤色标准即白种、黄种和黑种将地球人分为三种,它们分别居住在三块大陆,其中黄种人居于亚洲,黄种人观念在19世纪的西方文学中被迅速普及,并通过传教士传到中国。
近代中国人在与西方列强的接触和对抗中,对自己黄种的肤色和黄种人的归类逐渐具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加之德皇威廉二世等有感于日本在经济、军事方面日益强盛的现实威胁,在西方鼓噪黄祸论,又从反面刺激和强化了这一意识,因而为中国传统的尚黄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而黄种人也逐渐被视为中国人的代名词。
20世纪初,中国在国际上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列强不但向占用我国的土地资源,还想在思想上将国人控制在他们的魔抓下,因此不断向中国灌输一些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对抗的东西,其中不乏一些不道德、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传入,企图通过思想文化上的侵蚀来摧垮国人的抗争意志,然而这丑陋的目标并未得逞。
西方人以肤色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而称中国人为黄种人,在西方,黄色本身就具有丑陋、胆小、无能之意思,将中国人称为黄种人本身是想要污蔑、诋毁中国人,然而国人并不吃这一套,反而增加了对黄色一词的民族认同感,凡是提到黄色、黄种等词必然激发其民族、爱国情绪的千层顽浪。
因此欧美种族肤色分类理论的传入促使了中国人赋予黄色一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这甚至使国内掀起尚黄大潮。
民国时期,对黄色的文化尊崇得到进一步延展。
黄字研究报告
黄字研究报告黄字研究报告引言:黄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颜色,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黄字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作用。
一、黄字的文化内涵黄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黄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颜色,在古代中国,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黄色。
黄字也象征着金子和财富,它常用来表示富裕和繁荣。
此外,黄字还有代表温暖、希望和快乐的含义。
二、黄字的心理效应黄字在心理上对人们有着不同的影响。
黄色是一种明亮和活跃的颜色,它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和乐观态度。
黄字还可以提高人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因此在学习和工作环境中广泛应用。
此外,黄字还能够增加食欲和引起人们的食欲。
三、黄字在设计和广告中的应用黄字在设计和广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中,黄字通常被用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和突出重点。
黄字的明亮和活跃特性使其成为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和积极的感受。
在广告中,黄字经常被用来表示促销和打折,因为黄色能够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
四、黄字在交通安全中的作用黄色是一种特别醒目的颜色,因此在交通安全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黄色的信号灯在道路上起着引导和警示的作用,帮助驾驶员和行人注意安全。
黄字也常被用在道路标志和警示牌上,提醒人们注意危险和遵守交通规则。
五、黄字与健康的关系近年来,更多的研究表明黄色对健康有益。
黄字可以促进大脑的活跃和提高注意力,对预防老年痴呆症有积极作用。
此外,黄字还能够改善人们的心情和缓解压力,对情绪和心理健康有益。
结论:通过对黄字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
黄字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能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在设计和广告中,黄字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提高销售和推广效果。
在交通安全和健康领域中,黄字能够起到引导和警示的作用,保障人们的安全和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黄字的作用,合理运用它在各个领域中。
不仅可以增加色彩的丰富性和视觉效果,还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
近代中国“黄色”词义变异考析
近代中国“黄色”词义变异考析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中,词汇的语义演变经常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中,一个经历过显著变异的词汇之一便是“黄色”。
在传统文化中,“黄色”往往指代着土地的肥沃和丰饶,与财富、繁荣、吉祥等积极含义相联系。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发生变异,开始与淫秽、色情等阴暗的意义联系在一起。
本文旨在考析这一词义变异的原因以及在中国社会中的文化影响。
首先,词义变异与社会现实的变化密不可分。
在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风气开始发生巨大转变,西方的新文化思潮涌入,社会风气变得开放、自由。
这个时期,被称为“新文化运动”,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性解放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与此同时,许多西方文化中的色情元素也被引入到中国社会中,慢慢地塑造了“黄色”的新含义。
第二个原因是语言的不断演进和发展。
语言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现象,它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
人们对事物名词的理解和词义的修饰,是随着时代的更迭而发生演变的。
因此,“黄色”这个词的变异也是语言的自然发展结果。
无论是在海外留学的学者还是国内研究人员,当他们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间尺度来研究词义的变异时,不难发现这一点。
此外,词义变异也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中国传统社会中对性的认知一直在封闭和忌讳状态下。
然而,近代社会的衰败、租界的出现以及女性独立思想的觉醒,社会对性的态度发生了可观的转变。
人们开始思考性的话题,特别是男人对于性的渴望和表达,这些思考和表达使得“黄色”逐渐成为了对性的标志。
这种标志也彰显了近代中国社会中性意识的觉醒和解放。
最后,这一词义变异的文化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
正是这种词义的变异导致了社会对性的认知与态度发生了显著转变。
人们开始敢于谈论性,接受性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的现实。
在当代社会中,“黄色”已经成为了对性话题的隐晦称谓。
这种变异提供了一个让人们更加自由地表达和交流性观念的方式。
同时,也为性工作者及相应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与道德认可的土壤。
浅析汉语词汇中的黄色、红色词语及其文化含义
浅析汉语词汇中的黄色、红色词语及其文化含义[摘要]汉语自古代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词,颜色词多数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并且不同的时代,某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不同。
本文主要分析了汉语词汇中的黄色、红色词语及它们所具有的文化含义。
[关键词]颜色词红色黄色文化含义象征意义汉语的颜色词蕴含着深厚的汉民族的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因此,颜色词多数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汉语自古代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词。
《说文解字》系部关于丝帛的颜色词就有24个,例如“红、绿、紫、绛(深红色)、绯(鲜红色)、绀(深青色)、绢(白色)、缥(白青色)、缇(丹黄色)、缁(黑色)、素”等。
这说明汉语的颜色词大部分与中国古代的丝染纺织业有密切关系。
另一方面也说明汉语颜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是通过客观事物的色彩联想而生发出来的。
总之,颜色词与社会文化思想有密切关系。
一、汉语词汇中的黄色词语及其文化含义黄色是汉民族崇尚的颜色之一。
汉语的黄颜色,细分种类很多,例如:正黄、金黄、淡黄、土黄、蛋黄、橙黄、橘黄、蕉黄、鹅黄.韭黄、芩黄、苍黄、葱黄、焦黄、蜡黄、米黄等。
黄色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色。
在古代,黄色象征神圣、皇权、尊贵、崇高、庄严、土地、国土等文化含义。
古人认为黄色代表永不变易的自然之色,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说:“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古不易。
”华夏汉族自古生活繁衍的黄河流域,也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所以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又称“黄龙”。
汉民族几千年来生活在黄河流域,耕种在黄土地,吃的是黄米,饮的是黄河水,生成黄皮肤,总之,这一切黄颜色与汉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
黄色又与黄金同色,所以黄色又象征富贵、辉煌等含义。
富贵官宦人家,常佩戴各种金制的首饰,使用各种金色器皿,显示出金光耀眼、富丽堂皇的富贵之气。
因黄金的珍贵,人们常把最宝贵的时间称作黄金日、黄金周、黄金月,一刻干金,黄金季节,把人的青春年华称之为黄金时代。
在中国戏剧脸谱艺术中,黄色代表勇猛或干练的性格,如三国戏中黄盖、典韦等人物的脸谱以黄色为主。
“黄色”的文化内涵
“黄色”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始祖为“黄帝”,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为“黄土高原”,中华民族的摇篮为“黄河”,炎黄子孙的肤色为“黄皮肤”……。
黄色自古以来就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中华民族对黄色的崇拜,是与太阳崇拜、土地崇拜联系在一起的。
《说文解字》对“黄”的解释是:“黄——地之色也。
”所谓“黄道”,是古人想象中的太阳绕地的运行的轨道。
可见“黄”字与太阳也有密切的联系。
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居五色之中,是帝王之色。
黄色象征着中央政权,有国土之义。
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地神的崇拜,渊源于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由五行推衍出五色。
最早说明五色的是《周礼·考工记》:“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
”可以看到,古人称土地为黄色,是中央之色。
《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谥也。
”黄色是大地的自然之色,亘古不易。
这种色彩代表了“天德”之美,也就是“中和”之美,所以成为尊色,象征着无上的皇权和崇高的地位。
黄色成为君主的御用颜色,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君权,如“黄袍”是古代帝王的袍服;“黄钺”最初是帝王所持的兵器,后作帝王仪仗;“黄榜”指帝王的文告;“黄麾”是帝王仪仗所用的旌旗等。
在现代汉语里,诸如“黄道吉日”、“黄灿灿”等词语都反映出“黄”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尊贵地位。
另外,黄色也是金子的颜色,所以它也代表财富和辉煌。
大户人家经常佩戴各种黄金首饰,使用各种黄金器皿,以此来显示他们家族的富有与显赫的地位。
又因为黄金的价值很高,所以人们把最宝贵的时间叫做“黄金周”、“黄金月”、“一刻千金”、“黄金季节”,把年青时代叫做“黄金时代”。
关于黄字的由来和研究报告
关于黄字的由来和研究报告
黄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黄帝时代,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此他的名字也成为了黄字的代表。
在中国文化中,黄色象征着土地的育肥作用、充满生机的阳光、丰收和祥瑞,因此被视为吉祥、幸运与福气的象征。
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可以包括对黄色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在面对黄色时产生的感受和行为的变化,以及黄色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象征意义等。
此外,还可以探讨黄色在广告和宣传中的运用,黄色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以及黄色在品牌标识和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等。
研究报告可以从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采用实地调查、实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来收集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解读和分析。
最终的研究报告应该能够提供对黄色的综合认识,并探讨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黄色”一词含义历史变迁及中国传统文化反思
黄色代表端庄典雅、荣华、富贵,它给人一种内心平静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感觉。
黄色在中国最初的含义是明亮和富贵,代表鲜明的个性,沉甸甸的财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居五色之中,是帝王之色,象征着尊贵。
五行学说记载黄色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
《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谥也。
可见,黄色在中国古代崇高的含义。
到了近代,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使很多爱国人士赋予黄色新含义,而西方肤色种族分类理论的传入也增强了国人对黄色的感知。
绝大多数西方科学家援引肤色标准即白种、黄种和黑种将地球人分为三种,它们分别居住在三块大陆,其中黄种人居于亚洲,黄种人观念在19世纪的西方文学中被迅速普及,并通过传教士传到中国。
近代中国人在与西方列强的接触和对抗中,对自己黄种的肤色和黄种人的归类逐渐具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加之德皇威廉二世等有感于日本在经济、军事方面日益强盛的现实威胁,在西方鼓噪黄祸论,又从反面刺激和强化了这一意识,因而为中国传统的尚黄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而黄种人也逐渐被视为中国人的代名词。
20世纪初,中国在国际上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列强不但向占用我国的土地资源,还想在思想上将国人控制在他们的魔抓下,因此不断向中国灌输一些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对抗的东西,其中不乏一些不道德、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传入,企图通过思想文化上的侵蚀来摧垮国人的抗争意志,然而这丑陋的目标并未得逞。
西方人以肤色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而称中国人为黄种人,在西方,黄色本身就具有丑陋、胆小、无能之意思,将中国人称为黄种人本身是想要污蔑、诋毁中国人,然而国人并不吃这一套,反而增加了对黄色一词的民族认同感,凡是提到黄色、黄种等词必然激发其民族、爱国情绪的千层顽浪。
因此欧美种族肤色分类理论的传入促使了中国人赋予黄色一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这甚至使国内掀起尚黄大潮。
民国时期,对黄色的文化尊崇得到进一步延展。
国粹派代表刘师培《古代以黄色为重》一文,开篇写道:近代以来,种学大明,称震旦之民为黄种。
而征之中国古籍,则五色之中,独崇黄色。
他从政治文化角度对当时兴盛的种族和民族革命浪潮的一种独特呼应。
1934年,时任广州市长的刘纪文提议定黄色为市色,该提案经议决通过,这说明直到民国中期,20世纪初年所形成的以黄色作为民族国家象征色彩的含义,仍然在得到了继承和重视,甚至可以说,它继续构成许多中国人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及认同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十年之后,中国人长期珍重、近代以降又格外赋予其民族象征意义并声称应保护其纯洁的黄色,在社会流通层面竟然迅速地加入了庸俗和淫秽之义,而且这一负面含义日益显豁和占优,与象征高贵、尊崇的传统涵义矛盾并存。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正如许多学者所已经指出的,西方有关黄色概念的传入,无疑产生了直接影响。
1924年,《国闻周报》认为国外黄色新闻就是那些刻意耸人听闻、引人兴趣的新闻,而所谓动人耳目之新闻者,不外乎各地暗杀、抢劫、离婚、苟合之事。
在随后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初期,国内对黄色新闻概念的介绍和使用逐渐增多,到40年代中后期,黄色新闻语义的变异忽然加速,色情的主导含义得以迅速确立。
黄色一词含义的巨大转变在一方面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另一方面更加显示了国人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轻视和忽略。
现在的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黄色一词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如此高贵的含义,而是当每每谈起黄色就漏出尴尬表情,这主要是因为对我国传统文化了解太少,对我国的历史认知水平也有限。
比如对节日的了解,大家只知道一些熟悉的传统节日,而对其产生、发展、寓意已经忘却了,相反的是,西方的洋节日,在我国比传统节日更受重视,西方的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现在反而成为我国一些人心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了。
国人虽然还是要过中国自己的节日,可是其受重视程度和热闹程度却赶不上西方的节日。
对西方的"黄色新闻"等一类文化概念中的"黄色"内涵一知半解,便视为时髦,敢于且乐于囫囵吞枣地加以使用,而对传统的民族肤色之象征义、对于那种代表高贵、尊崇的"尚黄"文化传统却如此漫不经心,这句话中的黄色一词,不就正如上面提到的节日一样吗?
追根索源,这是崇洋媚外的结果,这更是国人自身文化认同的缺失,这不仅表现在对传统节日的遗忘忽视,还体现在其他很多方面,如我们的汉字、语言,仪式等,对于我国独有的精粹如果再不加重视,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特色也许很快就会被淹没在历史大潮中。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向大家介绍黄色一词在历史上、国际国内的含义,我更是想警醒我们的国人要多读中国历史,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懂得保护我国独有的文化特色,使其不受外来文化的侵蚀。
从而使我国的文化精髓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