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完整篇.doc
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据调查统计,截止到xx年9月底,全省有国家级3个、省级开发区30家、市县级工业园区173家,批准规划面积1313.8平方公里,建成土地面积325平方公里,出让土地面积209平方公里,收取土地出让金98.6亿元,现有企业数8525个,资本748.4亿元。
全省开发区和工业园区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68亿元,占全省的14.1%。
园区经济正在成为我省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载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xx年,全省开发区全年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3亿元由xx年的占全省的比重4.7%提高到7.4%;完成工业总产值650亿元,同比增长37%;完成企业经营收人827亿元,同比增长43%。
虽然我省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开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推动我省改革开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省开发区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和沿海先进省市有着较大的差距,大局部开发区对外资的吸引力还不强,规模还较小、享受的优惠政策较少。
此外,目前,我省大局部工业园区刚完成园区规划,刚进入实施阶段。
从总体上来讲目前我省园区经济的开展还处在初级阶段。
与沿海省份相比,我省开发区总量少、类型单一。
xx年年初,江苏省拥有12个国家级开发区,68个省级开发区;浙江省拥有8个国家级开发区,5个重点省级开发区,48个省级开发区;福建省拥有12个国家级开发区,66个省级开发区。
山东省拥有6个国家级开发区,59个省级开发区。
此外,这些省份还有数量众多的各类工业园区。
从类型上来说,这些省除了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外,还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农业开发区、民营经济开发区等类型的开发区。
从区位上来讲,我省开发区比不过东部沿海;从优惠政策上来讲,我省开发区享受的优惠政策比不过经济特区、国家级开发区;从开展的历史机遇上讲,我省的开发区生不逢时,错过了1993年前后开展的黄金时机。
当前,国务院对开发区进行的清理整顿,客观上对我省园区经济的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关于开发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开发区建设的调研报告开发区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区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的重要途径,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为了了解开发区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我们对某市的开发区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我们深入该市的几个开发区,考察了各个开发区的规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情况。
2. 实地采访:我们对开发区的管理人员、企业代表和居民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对开发区建设的看法和意见。
3. 数据分析:我们收集了开发区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比对。
三、调研结果1. 开发区规模不一:根据我们的调研,该市的几个开发区规模不一,有的规模较大,有的规模较小,无法形成区域经济的聚集效应。
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开发区的布局,加强规划和管理。
2. 产业布局不合理:目前的开发区产业布局比较单一,以制造业为主。
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考虑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和服务业,以提高开发区的综合经济效益。
3.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虽然开发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好,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道路交通拥堵、供水不稳定等。
因此,需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4. 管理不规范:开发区的的管理不够规范,在一些重要事项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指导,容易导致企业和居民的权益受损。
这需要加强对开发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
四、调研建议1. 加强规划和管理:在开发区建设中,应注重区域经济的整合和聚集效应,合理规划和布局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和功能。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提高开发区的管理效能。
2. 多元化产业布局:转变传统的制造业导向发展策略,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和服务业,以提高开发区的综合经济效益。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解决开发区的瓶颈问题,提高开发区的服务能力。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一、引言开发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拉动和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某开发区的工业经济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该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该开发区的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查现有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企业运营状况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等,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走访、访谈以及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等。
调研范围主要集中在开发区内的工业企业和相关政府机构,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等。
三、发展现状分析1. 工业布局该开发区拥有一批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涵盖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能源等多个行业。
然而,在工业布局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工业园区之间的协同配合不够,导致资源和市场竞争激烈,缺乏整体规划和优化配置。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产业结构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特点和竞争优势。
在本开发区,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相对较为发达,占据了工业经济的重要地位。
但是,传统产业比例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
3. 企业运营状况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体现,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
调研发现,该开发区的工业企业整体运营状况较为良好,许多企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然而,也有部分企业存在生产效率低下、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和提高管理水平。
四、问题与挑战1. 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足。
传统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足,导致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受到限制。
2. 人才流失和人力资源短缺。
一些人才流失到发达地区或者高科技企业,造成人力资源的短缺,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3.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
关于对南京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完整版)

关于对南京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完整版)一、背景南京市作为中国东部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吸引外资和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南京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1.了解南京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2.调查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内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需求;3.探索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方面的作用;4.分析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文献分析:收集和分析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相关规划文件和政策文件,了解其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2.实地调研:走访南京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与企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需求;3.数据统计:收集和分析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经济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对其发展进行量化分析。
四、调研结果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南京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相对完善,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内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大部分企业实现了较好的发展;3.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4.当前开发区及工业园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土地供应紧张、人才短缺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五、建议和对策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进一步优化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2.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解决企业人才短缺问题;3.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提高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环境质量;4.加强开发区及工业园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创新发展。
六、结论通过对南京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调研,可以看出其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还需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推动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关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对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调研分析。
首先,报告介绍了工业园区的概念和作用。
其次,报告分析了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园区规模、园区企业数量、园区产值等指标。
然后,报告探讨了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区位优势等。
最后,报告提出了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强政府支持、提升园区产业链水平、加强人才培养等。
报告内容:1. 工业园区的概念和作用- 工业园区是经过规划建设的专门用于发展工业生产的区域。
- 工业园区可以提供企业所需的土地、基础设施和服务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
2. 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工业园区的规模日益扩大,土地面积增加。
- 工业园区的企业数量和产值不断增长,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
- 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决定了园区的发展水平。
- 区位优势: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对吸引企业和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4. 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加强政府支持:政府要向工业园区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 提升园区产业链水平:工业园区要培育和引进更多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产业链的高端水平。
- 加强人才培养:工业园区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结论:工业园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工业园区也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身竞争力,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推动经济发展。
工业经济园区调研报告(五篇材料)

工业经济园区调研报告(五篇材料)第一篇:工业经济园区调研报告工业经济园区调研报告xxx 工业园区属于省级100 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园区规划为“一园三区”(罐子窑(北部)工业聚集区、江西坡(东部)轻工业聚集区、青山(南部)工业聚集区),总面积40 平方公里。
为推动xxx 园区经济更好发展,根据县政协常委会的安排,于 2019 年 11 月19 日,县政协副主席王强带领县政协调研组,对全县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xxx 园区发展现状(一)青山园区:规划面积 30 平方公里(核心区 10 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以新型建材、冶金、物流为主。
承接沿海东部地区转移的相关产业。
目前,入驻企业 2 家。
(二)江西坡园区:规划面积 10 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 5 平方公里),在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建设集“世界茶乡、慢病康疗、民族风情、精准扶贫”于一体的绿色发展示范区,以产定城、以产养城,打造以茶产业种植及系列茶产品深加工、茶旅一体化文化旅游和康养基地。
以“正山堂·普安红”为品牌,深度挖掘茶文化产业链。
依托“四球古茶、普安独有”的唯一性,慢病康疗与国民养生的独特性,融合地方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大力推进世界茶源文化广场、布依生态小镇、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进程及精准扶贫和民生改善,形成“产养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目前有入驻企业 15 家。
(三)北部石材园区:规划面积 10 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 5 平方公里),主要以石材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同时发展冶炼、载能、建材工业基地;打造现代新型化工业发展基地,承接沿海地区转移的潜在优势区。
目前引进石材加工企业 5 家,其中 2 家正在进行厂房建设。
二、xxx 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缺乏建设资金,目前,除江西坡园区外,园区内道路建设、亮化、绿化、给排水、弱电管沟(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没有完全建成。
关于我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简洁范本

关于我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我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工业园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了解我所在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本次调查报告对工业园区的规模、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2. 规模和产业布局分析我所在的工业园区总面积约为1000亩,分为A区、B区和C区。
其中,A区以轻工业、电子产品制造为主导产业;B区以汽车零部件加工为主导产业;C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涵盖了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
工业园区内设有多个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
企业的发展相对平衡,其中一些企业已经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链配套能力,有利于促进整个工业园区的发展。
3. 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情况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工业园区注重环境保护工作。
园区内建有生态公园,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治理措施,如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中心等,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
,工业园区还推广了节能减排技术,在企业中普及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引导企业采取绿色生产方式。
4. 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了培养专业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工业园区与多所高等院校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的项目,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园区还设立了创新基地,为企业提供科研设施和技术支持。
5. 园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尽管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园区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
园区间的协同发展仍有待加强,可以通过加强园区合作、加强信息交流等方式实现。
鉴于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园区的整体功能和竞争力;2. 持续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3. 加强园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6.通过本次调查报告,我们对我所在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工业园区的规模、产业布局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工业园区调研情况汇报(三篇)

工业园区调研情况汇报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我们组织了一次工业园区调研。
二、调研目的与方法1. 调研目的1.1 了解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包括规模、产业结构等;1.2 分析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1.3 探讨工业园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2. 调研方法2.1 文献调研: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包括工业园区建设的政策文件、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等;2.2 实地考察:考察了五个不同地区的工业园区,包括省会城市、一二线城市和新兴城市,旨在全面了解不同地区的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和特点;2.3 问卷调查:针对工业园区的企业和管理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工业园区发展的看法和需求。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工业园区的规模和产业结构我们调研的工业园区规模各不相同,从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的小型园区到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大型园区都有。
产业结构也各不相同,有些园区以轻工业为主,有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还有些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2. 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与问题2.1 发展状况大部分工业园区在建设初期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入驻,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
园区内的企业得到了规模效应和区位效应的发挥,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2 存在问题2.2.1 产业集聚度不高:一些工业园区中的企业同质性较高,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2.2.2 环保问题:一些工业园区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缺乏有效的环保措施。
2.2.3 人才流失问题:一些工业园区的人才流动率较高,人才留存困难。
2.2.4 服务水平不高:一些工业园区的公共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不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3. 工业园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3.1 高端制造业的集聚:未来工业园区应着力引进和培育高端制造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关于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经过对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我们整理了以下报告:1.总体情况:区工业经济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区内的工业产值稳步增长,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从业人员也在增加。
区内的工业结构逐渐优化,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在增加,传统产业的比重在下降。
2.主要产业:区内的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能源行业等。
制造业是区内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柱,包括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
建筑业也在快速发展,不断推动地方经济增长。
能源行业在区内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涉及油气开采、煤炭开采等。
3.存在的问题:尽管区工业经济发展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较慢,亟需转型升级。
其次,环保问题仍然突出,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最后,一些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弱,导致产品竞争力不足。
4.发展机遇:区工业经济发展有许多机遇。
首先,国家政策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发展。
其次,区域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良好,有利于工业发展。
此外,经济转型和升级将为区内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机遇。
5.发展建议:为进一步促进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转型支持力度,推动其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发展。
- 加强对环保工作的监管和执法,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
- 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开拓新的市场和客户,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以上是对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供参考。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对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企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分析,总结了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引言】开发区是各地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工业经济建设是开发区的核心任务。
通过对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情况的调研,可以全面了解开发区的发展情况,为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一、企业发展状况开发区内的企业是工业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
根据调查,开发区内的企业规模较大,多数为中大型企业,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发展状况良好,产值和利润均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然而,在部分企业中,仍存在生产成本过高、产品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二、产业结构开发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资源加工业等领域。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最高,这符合新经济发展趋势,也契合了开发区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然而,部分传统产业仍占据较大比重,亟需进行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的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开发区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量企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研发新产品。
但是,整体上技术创新仍相对薄弱,企业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技术壁垒和研发困难。
因此,建议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研发经费和人才扶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四、人才引进人才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开发区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采取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和措施。
然而,人才引进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引进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不匹配、人才流动性较大等。
因此,建议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此外,提高人才待遇和激励机制也十分重要。
五、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的调研研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产业结构亟需优化升级、技术创新水平有待提高、人才引进与需求不匹配等。
关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引言
工业园区是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培育
新兴产业、吸引外资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工业园区的定位与功能
1. 工业园区的定位和主要功能
2. 不同类型工业园区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三、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1. 工业园区数量和规模的总体情况
2. 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
3. 工业园区在地方经济中的地位和贡献
四、工业园区的优势与挑战
1. 工业园区的优势分析
2. 工业园区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五、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 优化政策环境,提升工业园区的吸引力
2. 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培育新兴产业
3. 加强产业协同和互联互通,促进工业园区的协同发展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5. 加强人才培养和流动,支持工业园区的人力资源需求
六、结语
本报告通过对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为工业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和工业园区管理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工业园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工业园开发区工业世界经济建设调研报告立“全党抓经济,全民抓招商,全力抓质效”的意识。
二是实施“领导工程”。
开发区主要领导把工作班子成员重心转移到招商引资上来,把主要心思和时间放在招商引资中,主动出击,亲自外出与外商谈判。
三是逐步完善管理体制,成立了**工作委员会,专门针对负责招商引资、工业世界经济管理和项目推进工作。
其中由x名管委会副主任具体负责不同区块的招商引资组织工作。
四是设立招商专业机构机构,在**年就组建了招商引资部,抽调精兵强将到招商引资一线工作。
2、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加快引进专业人才,着力提高专业城建队伍整体素质。
近年来,开发区坚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努力打造一支既懂外语、又懂经营管理、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招商队伍。
一方面在引进人才上下功夫。
去年和今年推向市场了**名学外贸、具有英语六级水平的人员充实到专业招商队伍中;另一方面,在强化学习,在提高人才队伍自身文化素质上下功夫。
以学习为起点,全面提高招商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的政治思想素质、政策理论发展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增强做好脚踏实地的本领,实现知识德博瓦桑县,技能不断提高、本领不断增强的目标,适应新形势下工作需要。
二是组建辅助招商队伍,夯实招商引资基础。
近年来,开发区组建了四支强大的招商引资队伍:一是由**名开发区机关和村支书组成的青年干部干部招商队伍;二是由开发区内私营业主,专业中介经纪人组成的卖方民间招商队伍;三是由近百名**籍在外工作人士和曾在**串成任职的领导干部组合成的外地招商队伍;四是由在**投资办企业的外地企业主的以商招商队伍。
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开发区招商引资部为航空港,以四支队伍为旁支,涉及到社会各个统治阶级,各个地区的可观招商网络。
; (三)、狠抓企业开工开业,培育优强企业,持续提升企业市场竟争力。
工业经济政策要实现持续增长,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抓好企业的开工。
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据调查统计,截止到2003年9月底,全省有国家级3个、省级开发区30家、市县级工业园区173家,批准规划面积1313.8平方公里,建成土地面积325平方公里,出让土地面积209平方公里,收取土地出让金98.6亿元,现有企业数8525个,注册资本748.4亿元。
全省开发区和工业园区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68亿元,占全省的14.1%。
园区经济正在成为我省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载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省级以上开发区经济增长迅猛,部分开发区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
2002年,全省开发区全年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3亿元由2001年的占全省的比重4.7%提高到7.4%;完成工业总产值650亿元,同比增长37%;完成企业经营收人827亿元,同比增长43%。
2、园区已经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
至2002年底,全省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732个。
其中省级以上开发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683个,合同外资34.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9亿美元,分别占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累计总数的12.9%、48.8%和47%。
2002年,省级以上开发区新批外资项目123个,合同外资5.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7%、75%和1倍。
三项指标占全省总数的比重由上年的35.4%、46.1%和37.7%分别上升为36.4%、58.5%和67.7%。
3、园区经济成为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以吸引外资为主,以发展现代工业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省开发区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近年来,各级开发区在努力扩大引资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引资的质量,吸引了新加坡佳通、日本日立、香港伟业、德国库尔兹、海尔、康佳、科龙、实达电脑等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海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开发区,促进了全省及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马鞍山市是以钢立市的传统重工业城市,长期以来该市经济形成了以钢为主、国有经济占绝对控制地位的相对单一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难以适应。
关于我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第一篇:关于我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关于我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2008年10月31日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城环工委主任×××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为本次人大常委会会议认真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市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按照市委确定的工业年建设这一主题,在五月份人大组织的政府职能部门对入园企业的服务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建军与城环工委的同志一道,于10月下旬,就我市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园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为5平方公里,于2006年10月由原市科技工业园与原农业科技园合并成××经济开发区。
近几年来,经济开发区坚持“园区工业化,工业园区化”的理念,强力推进园区招商,共引进企业47家,其中规模企业16家,合同引资18亿元,已建成投产企业25家,逐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为主导,以食品加工,纸品深加工,纺织和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五大产业支拄。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市人民政府立足工业强市,突出项目建设的发展定位是正确的,使得××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呈现四个明显特点。
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潜力逐步呈现;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三是园区基础不断夯实,项目承载力明显增强;四是发展定位逐步明晰,运行机制不断完善。
与此同时,经济开发区狠抓载体建设,着力打造发展平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近2500万元,使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夯实,项目承载能力逐步增强。
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给、排水管网建设全面启动。
一是投资116.4万元,安装自来水主管道2.7公里,也就是说完成了从接水管到通威800#至500#供水主管道的建设。
二是投资344.5万元,安装排水管道14处,管径为1000#至400#规格,完成安装总排水管道5988米,近6公里。
开发区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全文)

开发区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2月18-20日,省进展改革委沈卫国主任率委国民经济综合、产业协调、高技术产业和地区经济等处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赴宣城市调研开发区工作。
调研组在宣城市召开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座谈会,实地考察了宣城经济开发区、宣州经济开发区、广德经济开发区、广德新杭经济开发区、郎溪经济开发区、郎溪十字经济开发区和宣城市的市政建设。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宣城市开发园区基本情况宣城市现有省级经济开发区13个(含筹建),其中:GJ核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4个,分别为宣城经济开发区、宣州经济开发区、宁国经济开发区和广德经济开发区,核准面积14.22平方公里;省政府批准筹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9个,分别为郎溪经济开发区、泾县经济开发区、绩溪生态工业园区、旌德经济开发区、宣州狸桥经济开发区、宁国港口生态工业园区、郎溪十字经济开发区、广德新杭经济开发区、泾县云岭经济开发区,9个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批准规划面积69.96平方公里。
近年来,宣城市抢抓机遇、先行先试,以打造开发区载体建设为抓手,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把区位转化为优势,把后发彰显为先行,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显著成效,开发园区建设各具特色,如火如荼,已经成为区域经济进展的重要增长极。
,全市13个省级开发区(含筹建)实现工业增加值125.66亿元,占全市43.5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74.98亿元,占全市37.65%;完成财政收入30.76亿元,占全市36.3%。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在实地参观和座谈中,宣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进展,不断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方法、好做法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具体可以概括为“六新”:1.出台承接产业转移新政策。
在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基础上,宣城市制定了含金量较高、操作性较强的《关于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40条。
其中:市本级产业投资专项基金2亿元已基本到位,运作方案正在拟定;企业运营应急互助资金3000万元也已基本到位。
关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的调研报告(完整版)

关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的调研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Ieting The T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Ian f A RePOrt WiIl Be FOrmed Ib RefI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I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不大,质量也不是很高,对母城和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力度还不大,市场体制建设也不够完善,经济运行机制和行政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对外开放功能需进一步深化。
如何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推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值得关注和思考,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
一、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情况。
近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提出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战略决策以来,招商引资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最强音,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被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位置,各地都加大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体制创新快,规范高效的经济运行和管理体制开始凸现。
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虽然普遍起步较晩,但通过参照周边发达地区开发区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积极进行行政管理、投融资、土地使用制度等方面的率先改革。
从行政管理体制上,各管委会均实行“小政府,大服务”,“一幢楼办公,一条龙服务”的新型运行机制,改变了计划体制下的政府机构垂直对口、机构人员臃肿的局面; 在投资管理方面,以优质服务,创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在土地使用上,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制度。
因为发挥了体制创新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试验区”。
(二)滚动发展好,稳步推进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规模扩大和功能完善。
我市开发区、工业园区自设立伊始,就从市政建设、项目引进、资金运筹等方面提出构想和目标。
工业园区调研情况汇报模板(三篇)

工业园区调研情况汇报模板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园区作为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起到了推动经济发展、吸引投资、促进产业集聚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把握工业园区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我们组织了工业园区调研活动,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前景,为工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目的本次工业园区调研的主要目的是:1. 了解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包括规模、产业结构、招商引资情况等;2. 分析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找出发展中的瓶颈和制约因素;3. 探讨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和战略,为后续工作提出建议和措施。
三、调研内容1. 工业园区基本情况调研我们首先对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包括规划面积、用地利用情况、企业数量、从业人员等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座谈会的形式,与工业园区的管理机构、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访谈,了解了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产业布局以及企业运营情况。
2. 工业园区问题和挑战调研在了解了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对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主要包括税收政策、土地供应、环境治理、人才引进等诸多方面。
我们采用了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多种方法,获得了丰富的信息和数据。
3. 工业园区发展方向和战略调研通过对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和问题的调研,我们进一步展开了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的研究。
我们参考了国内外先进的工业园区发展经验和成功案例,结合工业园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建议。
四、调研结果1. 工业园区基本情况根据我们的调研情况,工业园区规模较大,拥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工业园区的企业数量较多,从业人员众多。
但是,仍有部分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率较低,产业结构仍不够多样化。
2. 工业园区问题和挑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工业园区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创新破难加快发展经济开发区是一个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
近些年来,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经济开发区之间的竞争。
加快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是县委、县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实现“接轨上海、融入杭州”和“三年冲百强”战略的基础。
开发区和配套工业园区可以把服务、土地、劳动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
总体上看,近几年来**经济开发区和配套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较快,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但同时,也存在发展中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总量不大,质量也不是很高,对县城和周边乡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力度还不大,市场体制建设也不够完善,经济运行机制和行政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对外开放功能需进一步深化。
如何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推动开发区和配套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值得关注和思考,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
一、开发区基本情况**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并于1994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具备规模开发建设总体框架,形成了良性循环投资环境,得到了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商的青睐,一些知名企业如**企业、**有限公司、**集团、**集团等纷纷落户开发区,开发区已成为**县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区对管理区域内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宽视野、适度超前的原则致力于“一城五区”建设:以**大道为中轴,在**大道与**路之间打造了一个8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凝聚了**广场、县行政中心、步行街、生态街等一批精品工程。
初步建成了4000余亩的**工业园区和**特色园区,吸引国内外企业80余家,总投资逾27亿元人民币,其中有**等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内外资企业,已成为全省样板工业园区。
为进一步拓展工业平台,开发区已在原**省道**段规划建设了4.62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工业区的性质定位为以新型材料、医药、电子为主的生态工业园。
首期500亩现已开发完成,入园企业19家,总投资2.93亿元人民币,意向入园企业达到23家。
二期区块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现对外实行全面招商。
**县委、县政府为了集全县之力支持开发区建设,今年又将县内**工业园和**产业园并入开发区管理。
**工业园是**工业重心北移的重要平台,地处**县北部中心镇高禹,首期规划面积6.68平方公里,目前已形成办公转椅、五金机械和IT产业三个区块。
**产业园是中科院**分院、**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一个产业基地,规划面积3000亩,位于县城北侧,投资领域主要以药品、保健品研发及制造等。
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的悠然人居——**生态园区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招商工作也全面展开。
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国际一流的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居住为一体的生态园区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生态园之后,开发区另一大手笔是即将建设的**博览园,主要包括植物博览园、濒危动物放养基地、教育、科研创业基地、低密度乡村别墅等项目,现该区块已基本完成概念性规划,即将开始对外招商。
二、开发区经济发展现状(一)、2004年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工业总产值**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亿元,同比增长23.2%。
2、工业增加值**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亿元,同比增长39.5%。
3、利税累计完成**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亿元,同比增长32%。
4、技改投入**亿元,同比增长27%。
5、出口交货值**亿美元,同比增长16.3%。
6、全年合同引进外资**万美元,同比减少11.8%,其中实到外资**万美元,同比减少11%。
实到内资**亿元,同比增长64%。
(二)、2005年1—10月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工业总产值**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亿元,同比增长67.39%。
2、工业增加值**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亿元,同比增长67.9%。
3、利税**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亿元,同比增长29.47%。
4、技改投入**亿元,同比增长18.97%。
5、出口交货值**亿美元,同比增长42.18%。
6、合同引进外资**亿美元,其中实到外资**万美元。
实到内资**亿元。
(三)、开发区工业企业情况开发区现有工业企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
2005年1—10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亿元,同比增长67.39%。
**公司**亿元,同比增长20.17%;**1.5亿元,同比增长76.72%。
2005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家,共完成工业产值**亿元。
作为两大支柱产业之一的转椅及配套企业**家, 1—10月份销售收入**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 销售收入**亿元。
竹木制品企业**家, 1—10月份销售收入**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 销售收入**亿元。
三、开发区在发展工业经济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口号好多年前就提出来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财政上对开发区的支持还很有限,在园区建设上大部分的资金需要开发区自筹解决。
一些该落实的优惠政策没能得到落实,比如文件规定免去企业的闭路电视开户费,但实际上并未落实,企业彼有怨言。
3、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
目前**X家工业企业中,转椅及配套行业有**X多家,竹木制品行业有**X 多家,在规模型企业中也占了全壁江山,两个行业的生产总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
根据本地的资源特色,大力发展转椅和竹木制品产业,打造区域品牌,这个经济发展战略无疑是对的,但就象一只椅子有四只脚一样,要发展壮大我县的工业经济,我们必须还要有其它的支柱产业来补充。
另外,开发区现有企业的产品整体科技含量低,档次不高,产品附加值少。
转椅行业中除正在生产的**、**X外,科技含量较高的**X至今未能建成。
竹制品行业中,**公司投资的**公司也未能按原定计划投产。
4、入园企业开工不足,建成率不高。
企业引进来了,但却迟迟不能投入建设,迟迟不能产生效益,这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土地制约的影响导致境外资金注入不足;二是由于国内钢材涨幅较大,,一些企业正持币观望;三是园区部分道路至今未通,给企业开工建设带来很大不便。
最重要的还是土地农保区调整及农转等用地手续审批速度慢,使大部分的企业无立足之地。
在目前急需开工建设的企业中,未落实土地的就有**家,其中投资额亿元以上的企业就有**家,如果现未完工的**X多家企业都投入生产了,那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5、企业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品牌战略的运作。
现在开发区企业中,品牌型企业偏少,部分企业还是在贴牌生产。
没有属于自己的牌子,就不可能去开拓市场,做大做强企业,同时,也容易产生纠纷。
这两年来,在竹制品行业中,连续发生了几起外省企业注册了商标然后控告我县的企业侵犯了他的知识产权,给我县的竹制品生产和出口带来严重影响。
另外,部分企业主不注重对职工的技能培训,企业的生产操作不规范,特别是各个家庭作坊“三合一”现象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五、对加快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1、加快开发区经济发展,必须在规划上坚持科学化、全局化。
**经济开发区面积有**平方公里,对于如此大的经济发展区域,如何去建设它、发展它,首先是要立足长远、科学规划。
作为一个成功的开发区,在规划上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讲究形象,规划好进出口通道,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二是着力营造环境效果。
留足充分的绿地和空间,建设花园式、生态型开发区;三是主次干道宽度协调,井然有序;四是项目分布的功能区相当明确,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项目提供相对集中的适宜场所,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五是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为开发区分步开发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保证。
另外还需要严格去执行规划,尤其要注重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切实防止科学的规划被实践的随意性所破坏。
2、加快开发区经济发展,必须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一般来说,客商总是选择投资条件成熟,环境优越的开发区进行投资。
事实表明,开发区的形象首先是具体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经济开发区完善良好的基础设施,反映出一个地方对开发区的重视程度和发展信心,能给投资者以极大的信任感。
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
“钱从哪里来?”对此,不能光等上级财政拔款,要敢于转变思路、敢于创新。
可以采用借用国债资金或从地方企业中募股等方式筹集资金,千方百计把基础设施建设到位,从而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当然,在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还应把握基础设施建设之“度”,合理调度资金,分步实施,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项目投资的承载作用。
3、加快开发区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在招商引资工作上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
我们现在在招商引资上还是由政府在搭台,机关人员在唱戏,这个传统的作法和思路必须破除。
招商引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政府的推动与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在企业对接,要让对接双方企业代表有直接沟通的机会。
有关部门要积极收集一批以世界500强为首的国内外包括港、台知名企业有关资料,研究其主营业务,了解其发展战略,收集其投资部门负责人有关信息,从中选择出与我县产业政策相对接或可能对接的知名大企业,汇编成资料提供各有关部门。
全面发动寻找对接途径,力争尽快与一批知名企业投资部门开展对接。
同时,要让专业人员进入招商引资队伍,甚至可以考虑营造专职的招商引资中介机构和经纪人,县里在招商引资上的奖励政策同样也适合他们,这样就可以避免机关人员参于招商干好了有奖励,干不好也没关系的状态。
4、加快开发区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引导和协调的职能,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中,政府合理定位是关键。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抓经济的职能定位,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不抓经济”,市场做不好的才是政府要做的。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在为社会公众的服务上,用驾驭市场经济的胆略和魄力,大力扶持企业发展,不干预企业内部事务,把重点放在政策扶持、技术指导、项目引导等外部环节上。
针对我县工业企业中转椅、竹木制品企业家数多,并且绝大多数属于小而散的特点,建议县里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这些小作坊生产的家庭企业积累技术和资金,联合办厂或者以现有规模进行合并,从而扩大企业规模。
另外,要积极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
要利用各类活动,突出宣传我县名牌产品及优势企业。
要鼓励企业设立网页,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创新破难加快发展经济开发区是一个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