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处方点评记录
中药处方点评小结(二)
中药处方书写格式
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
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 位号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我中心使用的处方 增加了一项,病人联系电话)
(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 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第三、证型不符
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不规范处方点评
点评: 项目不全(年龄、 科别)、无诊断
2019/9/16
XX社区卫生服8 务中心
不规范处方点评
点评: 项目不全(年龄、 科别)、无诊断、 格式不对
2019/9/16
XX社区卫生9 服务中心
不规范处方点评
2019/9/16
XX社区卫生10 服务中心
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药饮片处方书写要求
(五)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六)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 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七)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 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八)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九)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 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 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 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十)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和规章的规定
2019/9/16
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8
将进一步促进医院药学管理水平和药物治疗水 平的提高
中医处方点评记录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2/ 2下载文档可编辑
中医处方点评记录
被检科室及
检查日期
人员
检查人员
1、前记
2、诊断
3、药品名称
4、剂量规格
5、单位
检查内容6、用法
及缺陷7、药味
8、签字
9、别字、错字、字迹
10、中药饮片
11、麻醉处方
12、其他
1/ 2下载文档可编辑检Biblioteka 结果抽查处方张,合格张,合格率%。
整改措施
(干预记
录)
处理结果
被检责任
人
院长签字
签字
下载文档可编辑中医处方点评记录检查日期被检科室及人员检查人员检查内容2诊断3药品名称4剂量规格5单位6用法7药味8签字9别字错字字迹10中药饮片11麻醉处方12其他下载文档可编辑检查结果抽查处方张合格张合格率整改措施干预记处理结果被检责任签字院长签字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中医处方点评记录
中医处方点评记录据古籍记载,中医药历史悠久,经过千百年的实践积累,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处方药物系统。
任何一份中医处方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理论基础,经过医师的临床经验和研究,制定出来的处方有时能取得显著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以下是对一份中医处方进行的点评记录。
处方名称:清热解毒汤处方组成:-黄连:6克-黄芩:12克-黄柏:9克-薄荷:3克-芦根:9克-牛膝:6克处方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处方用药说明:该处方选用了黄连、黄芩、黄柏等中药,主要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黄连可疏散温热之病邪,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黄芩能够清热解毒,具有镇静、抗炎的作用。
黄柏能够清热燥湿,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薄荷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可缓解口苦舌燥等症状。
芦根可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牛膝可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处方优点:1.该处方选药匹配合理,黄连、黄芩、黄柏等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对于热毒、痞满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2.薄荷和芦根的加入,能够缓解口苦、舌燥等症状,提升患者的舒适感。
3.牛膝的加入,可活血化瘀,对于热毒引起的瘀血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处方不足之处:1.该处方注重清热解毒,但对于湿热症状的改善较弱,可能需要配合其他药物来加强湿热的排出。
2.处方中未选用具有补气、益肾等作用的药物,对于贫血、肾虚等患者可能不够全面。
3.处方中的用量可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
处方用药时间:每日三次,每次一剂,连续服用七天。
处方点评总结:该处方适用于热毒引起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状。
药物选用合理,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
如果患者病情较轻,服用该处方即可缓解症状;如果病情复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配伍调整,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同时,患者在服用时应注意饮食、生活规律等方面的调整,配合药物治疗,以加速病情的康复。
中医处方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处方点评及用药案例分析
案例1:【案情简介】药房发错药患者脑损伤,今年55岁的张某,是顺义区的一位农民。
她头晕、口干、消瘦3个多月后,于5月8日,来到顺义区某职工医院就诊。
接诊医生按“抑郁症”给予治疗,开出9种药物。
药房误将“优降糖”当成“苯海拉明片”发给了她。
8日晚和9日全天,张某共服用优降糖4片。
9日晚,家人发现她的病情发生了变化,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
9日、10日上午,张某的家属两次找到经治医生询问,医生没有发现药房发错了药,只是在药瓶上写了服药方法,也没有再诊查病人。
家人发现张某神志不清,四肢抽搐,病情严重,于10日当天,将她送到顺义区医院。
当日晚,张某又被送往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脑炎。
住院23天后,张某的病情比较平稳了,但仍有昏迷、躁动症状。
在家属的要求下,经征得原治疗医院的同意,张某回到顺义区某职工医院,又治疗了72天,病情好转后出院。
此后,张某又先后到宣武医院等处进行了治疗。
【问题与思考】1、药师和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存在那些问题?案例2:【案情简介】2006年9月12日,从甘肃省通渭县到新疆务工的乔玉兰,因脱发由同乡王九平陪同到乌鲁木齐市天山中医院看病,未拿药。
9月16日,王九平持医院医生开的处方到玛纳斯县医药药材公司中药柜台抓药,当班的高金萍拿药时没有认真看处方药名,疏忽大意,误将处方上的中药“首乌”看成“草乌”,使得每副中药超剂量抓了30克草乌(按规定,草乌煎服每副不得超过5克)。
当晚10时许,乔玉兰喝下熬好的中药后不久身体出现不适,全身发麻、呕吐继而昏迷,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后经法医鉴定:被害人乔玉兰的死亡原因为服用中药草乌过量导致急性中毒死亡。
4月30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高金萍因抓错中药致人死亡被法院一审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赔偿被害人家属8万余元。
【问题与思考】1、草乌、川乌的区别?性状区别乌头是川乌和草乌的统称,川乌和草乌是同一种系下的两种不同的植物。
处方点评小组会议纪要
处方点评小组会议纪要处方点评小组会议纪要一、时间:2012年3月6日下午5:00二、地点:中医院办公楼五楼会议室三、主持人:胡忠良四、记录人:张娇儿五、参加人员:胡忠良、何广武、林跃芳、王晓、应月丹、施式式吕伟胜、应声闻、陈武、周文军、吕金法、吴筱花六、会议内容1、2011年12月、2012年1月份处方点评结果讨论及讨论解决点评中遇到的问题。
2、Ⅰ类切口检查结果讨论及新制定一些规定(一)2011年12月、2012年1月处方点评结果:合格率86.6%及94.54%,较前几个月有明显提高,处方质量有所改善,但还存在多种问题,如诊断书写不全、适应症不适宜、抗菌药物未按规定使用等,点评小组及时将问题反馈人临床科室及当事医师,并将医师申诉理由提交处方点评专家组讨论,按规定处罚不合格处方。
几个不合理诊断拟进一步与国际标准编码ICD-10查实:多生齿、颈椎间盘疾患、耳病类、软组织挫伤等;诊断空缺原因督促电脑房进一步检查。
(二)Ⅰ类切口检查结果讨论及处罚措施制定1、Ⅰ类切口预防使用率:2011年12月82.6%;2012年1月为68.3%。
2、存在问题:(1)选药理由缺或不正确;(2)围术期未按规定选药;(3)单次剂量不正确;(4)给药频次不符说明书;(5)术前未给药,术后或切皮后给药;(6)用药时间过长,不符24h规定,或超24h未在病程录中注明合理理由;(7)溶媒用量不正确。
3、针对以上问题,讨论决定:(1)选药理由缺或不正确:每例扣20元(2)未按规定选药:每例扣100元(3)用药时间不符合24h的规定或超24h未在病程录中注明合理理由:每例扣20元(4)溶媒用量按规定应选100ml,未按规定则每例扣20元。
以上规定自3月8日始执行,并由各临床主任通知科室每位医师(第一条自2012年3月15日始执行)。
处方点评专家组二○一二年三月六日永康市中医院Ⅰ类切口抗生素预防应用管理相关规定为进一步规范Ⅰ类切口抗生素预防应用,以及更好地开展病历点评工作,经处方点评专家组讨论,报院务会通过,规定如下:一、选药理由缺或不正确:每例扣20元。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表
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工作表医疗机构名称:点评人:填表日期:序号处方日期(年月日)姓名年龄诊断及证型饮片味数处方付数贵重药材数处方金额每付金额处方医师审核、调配药师核对、发药药师称量总重是否合理(0/1)存在问题(代码)12345678910以上处方汇总A=B=C= D= E= F= G=附录:有=1,无=0.A:总饮片品种数B:平均每付饮片品种数C:总金额D:平均每付金额E:称量总重F:平均每付重量G:费用评价1、不规范处方1.01处方前记内容中“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内容不完整,用语不规范。
1.02开具处方未写中医诊断及证型或书写不全。
1.03新生儿、婴幼儿未写日、月龄。
1.04处方后记中审核、调剂、核对、发药药师签字或加盖专用签章等项目缺项。
1.05处方如有修改应有医师签字并注明日期。
1.06处方医师无相应的权限。
1.07麻醉药品(如罂粟壳)未单独开具红色处方或红处方未注明患者身份证编号、代办人姓名及身份证编号等。
涉及麻醉药品的处方必须附红处方并有以上必要信息。
1.08中药饮片名称未使用标准规范的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医嘱和病历中名称不一致。
1.09处方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未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有特殊要求的。
1.10处方中未写煎服方法或书写不全的。
1.11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2、不适宜处方的判定:2.1药物选择与诊断辩证不一致。
2.2药物调整无记录或依据不完整不充分。
2.3炮制品选择不恰当。
炮制品选择与用药目的不一致。
2.4饮片剂量不适当,若超量未注明原因并双签字。
毒性药物不应超过规定量,若超过是否注明原因并双签字,部分毒性药品(28个毒性品种)单张处方不应超过2日极量。
2.5处方存在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未注明原因并双签名。
2.6联合用药不适当。
中药方剂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方剂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1. 引言中药方剂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调理人体健康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为了保证中药方剂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制定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是非常必要的。
2. 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中药方剂的处方过程,提高处方质量,确保患者健康安全。
3. 制度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中医医疗机构内进行中药方剂处方的临床医生和中药师。
4. 重要原则- 药物合理性:处方中药物的选择应符合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求,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合理性:处方中药物的选择应符合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求,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 剂量准确性:药物的使用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合理调配,避免用药过量或过少。
剂量准确性:药物的使用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合理调配,避免用药过量或过少。
- 配伍合理性:各药物之间的搭配应符合中药配伍原则,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配伍合理性:各药物之间的搭配应符合中药配伍原则,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监测与调整:处方后应对患者进行监测,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方剂,优化治疗效果。
监测与调整:处方后应对患者进行监测,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方剂,优化治疗效果。
5. 处方点评流程- 医生或中药师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诊断。
- 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处方。
- 处方完成后,进行内部点评,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 如有必要,可以进行外部专家点评,获得更多专业意见。
- 在处方后,对患者进行监测,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方剂。
6. 处方点评细则- 处方的合理性:评估处方中药物的适应症和疗效是否符合。
- 药物的剂量:评估处方中药物的剂量是否合理、准确。
- 药物的配伍:评估处方中药物的配伍是否合理,是否会产生相互作用。
- 药物的禁忌和不良反应:评估处方中药物是否有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 处方的持续性和调整:评估处方对患者的持续性治疗效果和可调整性。
7. 处方点评结果记录医生或中药师应将处方点评结果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以备日后参考和审核。
中药饮片门诊处方点评表(正式版).doc
门诊处方点评 ( 表中药饮片)处方日期:2016 年月日处方总数: 100点评日期:2016 年月日点评人:序患者性年龄药材十八含有下列特殊用法药材处方处方药师审、调是否合理存在问题中医诊断反十号姓名别味数金额医师、核、发( 0/1)(代码)岁/ 月/ 日九畏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单煎冲服1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79899100结果 1 0 0 0 0 0 0 0 0 0总A= B=C=D=E= F=G=H=I= K=计结果为字母对应上栏统J= 0.0 P= 0.0% 计备注:有= 1 无= 0;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A:饮片品种总数; B :含十八反十九畏药材处方总数;C:含先煎药材处方数; D :含后下药材处方总数;E:含包煎药材处方数; F :含烊化使用药材处方总数;G:含需要单煎药材处方数;H :含需要冲服使用药材处方数;I :处方总金额;J :(平均每张处方金额 = I/ 处方总数);K:合理处方总数P :合理处方百分率: K/ 处方总数存在问题代码(1)不规范处方:。
二级医院处方点评总结
二级医院处方点评总结二级医院处方点评总结二级医院处方点评总结篇一:一、处方点评表显示1月份抽查一日门诊处方100张,每张处方平均用药2.2种,注射剂使用率为15.0%,抗菌药物使用率32.0%(高于卫生部规定的20%的指标),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平均每张处方药品金额为92.5元,合格处方率为93.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未注明理由;2、适应症不适宜;3、无适应症用药。
部分不合理处方如下:三、分析本月处方合格率较上月提高,无审核调配药师签字、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等问题已明显改进。
但适应症不适宜以及无适应症用药处方的存在依然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另外,抗菌药物使用率远高于卫生部规定的20%,抽查处方发现,本月口服用抗菌药物较多,且支气管炎等季节性疾病较多,这是抗菌药物使用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四、改进措施:1、本月不合理处方主要是无适应症用药及适应症不适宜处方。
多名患者持一张就诊卡就诊或一名患者就诊于多个科室,医师未对诊断进行修改直接开具药物等,要避免这类处方的出现,医师应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临床诊断要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完善信息系统,杜绝该类处方。
2、网络中心等相关部门继续完善信息系统,支持电子化处方点评及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避免主观误差,使数据更具普遍性及合理性。
xxxx年1月24日二级医院处方点评总结篇二:为规范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办法》、《准格尔旗中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对xxxx年全年处方随机抽取进行点评。
旨在规范处方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高我院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点评方式:每月5日之前随机抽查上个月7天的处方进行点评,全年抽查处方4846张,平均每月抽查403.8张处方。
xxxx年抽查结果:合理处方为77.6%,不合理的处方主要是不规范处方;平均每张处方用2.56个药物、用药金额47.8元,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7.4%、通用名称的使用率为98.7%、注射剂的使用率为22.9%、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7.8%。
中药处方点评表
年龄处方存在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总计A=c=E=G=I=O=000000平均B= 0.0P=F=H=J=00###注:1.有=1 无=0;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A :用药品种总数; B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 A/处方总数;C :中成药的处方数; D :中成药使用百分率= C/处方总数;E :含西药处方数; F :含西药处方使用百分率= E/处方总数;G :中药饮片处方总数; H :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G/A ;I :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 J :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I/A ;K :处方总金额; L :平均每张处方金额=K/处方总数。
O :合理处方总数 P :合理处方百分率:O/处方总数2.存在问题代码(1)不规范处方:医师审核调配药师核对发药药师是否合理(1/0)(代码)中成药(0/1)序号%处方日期(年月日)(岁)诊断D= 重华镇卫生院中药处方点评工作表点评人:填表日期:药品品种含西药品种(0/1)中药饮片(0/1)药品通用名数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面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1-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1-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通用名称)开具处方的;1-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1-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中药处方未书写中医临床诊断;1-11. 单张门急诊中成药或西药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12.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13.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1-14. 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1-15. 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
处方点评记录表模板范文
处方点评记录表模板范文# 处方点评记录表。
一、基本信息。
日期:[具体日期]医院名称:[医院名字]点评人:[你的名字]二、处方信息。
患者姓名:[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年龄:[X]岁。
临床诊断:[诊断结果]处方内容:1. [药品名称1]:[剂型(如片剂、胶囊等)],[规格(如0.5g)],[用法(如口服,每日3次,每次1片)],[用量],[开具数量]。
2. [药品名称2]:……三、点评内容。
# (一)用药合理性。
1. 适应证。
点评:总体来说,这些药品的使用与患者的临床诊断基本相符。
[药品名称1]对[诊断疾病相关症状或病因]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比如它可以[简述药物作用机制与诊断疾病的关联]。
不过呢,对于[药品名称2],虽然它在大方向上是针对这类疾病的,但如果能更精准地根据患者目前的[特殊症状或病情阶段]调整剂量或者剂型可能会更好。
就像是给一个爱喝粥的人盛饭,虽然都是食物,但粥可能更适合他现在的胃口(比喻药物更精准的剂型或剂量对患者病情的适配性)。
结论:基本合理,但有小的优化空间。
2. 药物选择。
点评:在药物选择方面,医生考虑得还是比较周全的。
[药品名称1]是这种疾病治疗的一线用药,具有[列举药物优点,如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的优点。
[药品名称2]则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与[药品名称1]起到协同作用,就像蝙蝠侠和罗宾(比喻两种药物的配合关系),一个主打,一个辅助,共同对抗病魔。
但是呢,现在市场上有一些新的药物,虽然价格可能稍高一点,但在[特定方面,如起效更快或者副作用更少]方面有优势,医生也可以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和对治疗的期望来考虑是否选用。
结论:合理,但可关注新的药物选择。
3. 药物相互作用。
点评:仔细查看了这几种药物,[药品名称1]和[药品名称2]之间没有明显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它们就像两个相处融洽的室友(比喻药物间的关系),不会互相干扰。
[药品名称3](如果有其他相关药物)和患者可能正在使用的一些非处方药或者保健品之间可能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
中医医院住院病历中药处方点评专家讲座
第17页
住院病历常见问题
• 体格检验:
• 按查体次序统计查体阳性体征及含有判别意义阴性体征。 • 应按系统循序书写。
包含 •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 普通情况,皮肤、粘膜、全身淋巴结。 • 头部及其器官。 • 颈部、胸部,腹部, • 直肠肛门、外生殖器, • 脊柱、四肢、 • 神经系统等。
中医医院住院病历中药处方点评
中医医院住院病历中药处方点评
20
第20页
住院病历常见问题
(初步诊疗)
•入院诊疗:
中医诊疗:胸痹 寒凝血瘀
西医诊疗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高血压病(2级,高危)
中医医院住院病历中药处方点评
21
第21页
首次病程统计(格式)
• 时间(统计到分钟 如:-12-12,15:00) • 病例特点 • 初步诊疗 • 诊疗依据:
中医医院住院病历中药处方点评
25
第25页
首程: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主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入院,当属中医“中风 中经络”范围。(中风之病,以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 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患者老年女性, 素体肝肾阴虚,阴虚火旺,风阳内动,上扰于脑,夹于舌故 见言语不利,风痰闭阻经络故见肢体活动不利,阴虚风动故 见肢体颤动。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均为肝肾阴虚,风阳 上扰之象。
中医医院住院病历中药处方点评
29
第29页
病程统计:上级医师查房统计
1、主治医生查房统计(3天内) 2、主任医师查房统计(7天内)
【注意】
1、一定要有中医内容 2、与诊疗方案、临床路径相结合
中医医院住院病历中药处方点评
30
第30页
病程统计:主治医师查房统计
XXXXX卫生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点评细则和汇总表格模板
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1-5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1-6
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1-7
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9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C/A
点评汇总人: 填表日期:年月日
1-10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1-11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12
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用药不适宜处方
2-1
适应证不适宜的
2-2
项目代码
点评内容
出错处方张数
不规范处方
1-1
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1-2
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1-3
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2-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2-4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2-5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2-6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2-7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统计
A
B
C
D
点评处方总数
不符合书写要求的处方张数
合理处方数
用药品种总数
处方汇总
中成药处方点评表格
18
体炎
甘桔冰梅片
风热犯肺
96
20190104048 807
女
49
心脏病 盾叶冠心宁
气血瘀阻
片
97
20190104048 826
男
44
颈部损伤 气滞血瘀证
消痛贴膏
98
20190104048 822
女
99
20190104048 825
女
100
20190104048 829
男
总计
26
PCOS 气血两虚
定坤丹
1-8.用 法、用 量使用 “遵医 嘱”、 “自用 ”等含 糊不清 字句 的;
1-9.处 方修改 未签名 并注明 修改日 期,或 药品超 剂量使 用未注 明原因 和再次 签名 的;
1-10. 处方脚 注不规 范1-1的1.;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或采用西医诊断无中医诊断 的;
1-12. 无特殊 情况 下,门 诊处方 超过7 日用 量,急 诊处方 超过3 日用 量,慢 性病、 老年病 或特殊 情况下 需要适 当
男
89
门 诊 处 方 点 评 表(中成药)
处方总数:
诊断及 辩证
右手外伤
点评人:
注射剂 药品名称 (是\否)
1/0
云南白药胶
气滞血瘀证
囊
颈部损伤 气滞血瘀证
消痛贴膏
腰痛查因 气滞血瘀证
筋骨痛消丸
褥疮 瘀血阻滞
康复新液
发热查因 清开灵注射
外感风热
液
1
外伤 气滞血瘀证
云南白药膏
发热 热毒雍盛
肿节风分散 片
女
咳嗽 支气管
53
炎
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处方点评总结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总结一、中药注射剂相关简要介绍中药注射剂是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其药效迅速,便于昏迷、急症、重症、不能吞咽或消化系统障碍患者使用,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优势。
2011年4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指出,2010年全年,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在中成药中的占比分别为50.9%、87.2%,在引起不良反应/事件、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排名前20位的中成药中,中药注射剂分别占据17位、20位。
由此可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已不能忽视。
为警示社会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自2001年11月起,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不断以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形式,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告知社会,以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相关中药注射剂信息见附件)。
中药注射剂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如下几点:①药物自身问题,如:原料药材、制备工艺、组成成分、质量控制标准、运输和存储等不符合相关要求,未能保证药品质量;②安全性研究与风险管理缺乏,如临床前动物试验、临床试验、上市后临床研究等不足或不完整,未能充分证实药品的安全;③个体差异,如患者年龄、性别、生理状态、伴随治疗、合并用药、中医证候或体质等的不同,导致机体对药品的反应不同;④临床不合理使用。
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2008年,卫生部发布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指出,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做到:①选用品种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②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③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④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⑤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慎用;⑥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慎重使用,加强监测;⑦加强用药监护。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表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表医疗机构名称:十堰市郧阳区中医医院点评人:1=合理, 0=不合理一、存在问题代码及处方汇总3 (1)不规范处方:1 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0 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0 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1 1-4.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0 1-5.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0 1-6.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0 1-7.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0 1-8.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 1-9.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0 1-10.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0 1-11.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0 1-12.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1 (2)用药不适宜处方:1 2-1.适应证不适宜的;0 2-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0 2-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0 2-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0 2-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0 2-6.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0 2-7.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A:用药品种总数 B: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A/处方总数 C:合理处方数 D:合理处方率=C/处方总数。